梦想的心理学内涵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想的心理学内涵及意义

作者:马震炜

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看,梦想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需求,能够发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职业教育中要发挥梦想重要的心理学作用,要做到使学生正确竖立自己的梦想;不断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激情;使学生产生追求梦想的快乐。

关键词:梦想,心理学,意义

梦想是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梦想的作用不可轻忽,特别是学校作为教育部门,既不能像专政机关那样用暴力管理,也不能像商业单位那样用金钱来管理,这就更需要积极发挥梦想在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1.梦想的心理学定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想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需求,它通常呈现为对理想的一种更亲切、更形象、更接地气的一种表达。

1.1梦想的内容体现出人的需求层次。从梦想的内容来讲,它与人的需求层次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按需求层次的高低,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生理、安全、爱及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样五种需求。梦想的内容也与这五种需求密切相关。人首先得满足生存需要,其次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与成长的需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离开经济工作谈教育、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1](P437)

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人们的梦想层次也会随之上升。爱与归属的需求便会居于梦想的前列。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挂印封金”,辞去高官厚禄,奔向“桃园结义”的兄长刘备而去,这就体现了梦想层次中“爱与归属”需求的重要意义。“自我实现”则是梦想中更高层次的需求,它属于人的需求从“温饱”向“富裕”阶段的飞跃。中国古代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就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视。

1.2梦想的层级受到情感及认识的催化。即使面对同样的环境或遭遇,不同的人仍然会具有不同的梦想,这与人们之间情感及认识的差异有着巨大关系。鲁迅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2](P199)所以一个人要想产生更高层次的梦想,就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感及认识水平,以产生更大的感召力,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周恩来总理在读书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马克思说

“我的幸福属于全人类”。他们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正与他们树立梦想时所怀的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尚的情感与认识激发下的梦想,不是幻想,往往具有感人的巨大力量。

1.3梦想对于人类潜力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人脑潜力的开发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情商”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都不是智能的差异,只不过是学习态度和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只要渴望成功,并能付诸行动,90%的学生都能学好每门功课,达到确定的全部教学目标。”[3](P24)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惰性”的影响,限制了自己的潜能发挥。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其梦想,鼓励其为梦想奋斗的热情,其收效将是巨大的。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在15岁时立下127个梦想,59岁时他已实现了109个,包揽了属于探险家的所有荣誉。约翰·戈达德说:“我只是让心灵先到那个地方,随后浑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罢了,很简单……有些事情可能超出了你的能力,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得放弃整个梦想。”[4](P73)

2. 梦想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它的命名来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相传国王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少女,雕像在爱的滋润下复活并成为其爱人。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梦想”具有巨大的“期待效应”,它可以在生活中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2.1梦想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因此,对当事人所展示出的符合其愿望的的梦想既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又有利于其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可以从精神上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使当事人发挥出更好的能力与状态。

2.2梦想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俗话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信心是动力的源泉,也是一个人证明自我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如果一个人没了自信,那么他固有的力量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怎样在信心的虚实变化中使心态最优化,以趋于胜利呢?发挥梦想及环境因素的激励、催眠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人的心理状态直线上升,在起伏中达到优化,从而战胜前途中的挫折与险境。

2.3梦想可以坚定人的意志。心理学认为:“当人强烈渴望某个事物,尤其当这种渴望的强烈程度已深入影响到潜意识时,他便会求助于潜意识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动和刺激下,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超人力量。”[3](P25)所以梦想对人的意志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敢来源于意志的力量,而后者往往离不开梦想的驱动。

3.怎样更好地发挥梦想的作用

通过以上心理学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梦想所起到的重大作用。那么怎样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梦想重要的心理学作用呢?

3.1使学生正确竖立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心理学的重要阵地,如果不及时帮助学生认清自身资质潜力以及社会需求,进而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梦想,那么“三室一厅”等不健康的“杂草”便会逐渐长满学生的心田。一旦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沾染了学生的心灵,他们养成了打游戏、逃课、乱花钱、抽烟喝酒等不良的梦想,那么学校教育便会雾霾重重,教育起来越发困难。

3.2不断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激情。年轻人往往缺乏稳定性的意志,被人称为“三分钟热度”,所以要想更好地发挥梦想的激励作用,就要不断地激发对梦想的激情,以便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梦想建设中去。激发对梦想热情的手段有许多种,这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比如有的人性格优柔寡断,对自己缺乏信心,需要以鼓励的方法来激发其对梦想的热情。

3.3使学生产生追求梦想的快乐。不少家长喜欢用金钱等物质手段来奖励学生的学习,这样做表面有效,但却杀伤了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所以要更好的激励学生进步,还是要发挥梦想的力量,使其主动产生进步的兴趣与动力。一旦学生树立梦想,并感受到追求的快乐,那么他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为梦想而奋斗的实践中。《论语》中颜回身处陋巷,饮食粗劣,却仍不改心中的快乐。我们如果能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保持并不断深化追求梦想的快乐,定能推动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积极进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尹美丽.开发潜能,成就梦想[J].上海:大众心理学,2015(6)

[4]姚柏林.让心灵先达到那个地方[J].西宁:中国土族,2007(1)

作者简介:马震炜(1973-),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及心理学工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