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地理七下《樱花之国-日本》同课异构教案 (1)

合集下载

樱花之国——日本教案

樱花之国——日本教案
习准备
创设情景
活动探究
1、阅读、 回忆、讨 论得出结 论。2、 读 图作答。 3、 分析讨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备注
2、说一说日本经济发展的国情(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 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⑴自然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严重不足) ,国内市场狭 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不利条件。 ⑵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 的;有丰富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科技发达;管 理效率高。 3、日本工业生产的类型是什么? 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 出口工业产品(经济大国) 。 二、 【活动 2】看 P.32 页图 7.57 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图: 1、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即思考 并完成 P.32 活动 2; 2、完成 P.32 活动 3: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五大工 业区)?①找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沿海的 沿洋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分布特点是什么 (集中, 临海型) ?指出共有哪几大主要的工业区 (主 要有五大工业区即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 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 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 州工业区)? ②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 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临海型: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产品销售地:美国、西欧、东亚及东南亚 4、日本为发展经济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①实施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扩大工业用地面积, 兴办企业。 ②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诞生了北 九州微电子工业基地和筑波科学城。 5、由日本领组成及工业区分布的位置,分析日本的交 通运输业? 日本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了以海运为中心、公路 为骨干、与铁路和航空运输相配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 体系: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 以沿海航运和高速公路占优。 6、农业生产情况?机械化程度高、精耕细作、科学耕 种,单位面积产量高。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 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B.本州; C.四国;D.九州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五节 樱花之国-日本(教案)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五节 樱花之国-日本(教案)粤教版
1、强调其工业产品占世界时常的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三、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
2、日本不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更重要的是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大量重要的原料和燃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一步说明日本发展工业和经济的不利因素。
本学期总第27课时
本单元第2课时
课题
日本(2)
课型
新授课




1、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重点难点
重难点:通过资料和读图,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3、由学生探讨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
4、讲述日本的工业时,可先由学生列举所见的日本生产的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或品牌。
5、引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港口城市分布特征和原因。
6、由工业区的位置推测日本的交通运输业,可通过阅读材料提供的补充材料了解。
7、主要城市部分:较详细叙述了日本首都东京的城市职能和规模,可结合日本的港口进行介绍。
教师做系统性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一、
激情
导入
二、
自主
学习
一、导入:
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

粤人版地理七下7.5《日本》教案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下7.5《日本》教案设计

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记住日本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四大岛屿),并能正确填图。

2.使学生记住日本的地形特点。

3.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胡原因,以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4. 记住日本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2.结合日本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学生读图、讨论、比较,自己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图片展示日本和服、樱花、茶道。

问:以上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国家的文化?答:日本。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

【板书】第五节日本一、一衣带水的邻国,位置,组成1、【指导读图】读日本地图,读图要求:(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日本首都。

(2)日本濒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

首都是东京。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黄海、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指导读图】读日本地形,读图要求:(1)找出日本主要的山脉、平原和河流。

(2)归纳日本地形的特点。

学生回答:山脉:奥羽山脉、赤石山脉、越后山脉、飞弹山脉。

平原:关东平原。

河流:信浓川。

日本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

3、【板书】文化【展示图片】城市街景中的招牌上的汉子、具有中国唐朝建筑风格的唐招提寺、源于中国的日本茶道与和服。

【启发提问】为什么日本的和服与中国古代的服装非常相似?阅读课本P29自然段。

学生回答:因为日本与中国相邻,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指投影讲解】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国家,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现代受西方欧美文化和科技的影响。

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板书】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指导读图】日本民居图、具有防震设计的建筑图【启发引导】(1)日本的传统民居为什么多采用较轻的木结构?(2)为什么日本现代建筑要有防震设计呢?【指投影讲解】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与中国有着复杂历史关系的国家,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难点:对于日本的一些特定地理现象和问题,如地震、火山、经济模式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地图教学法:通过绘制和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日本的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图片: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3.地图: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地图4.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或其他形式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和看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初中地理教案“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樱花之国——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读图说出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导入。

二、了解日本。

问:1、你对日本了解多少?2、为什么日本的文字、建筑风格,甚至城市街道的名字都可以找到我们中国的文化痕迹呢?3、为什么日本的和服像中国古代的服装?学生回答(可讨论合作)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国家。

从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到近现代广泛受西方欧美文体和技术的影响,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2、看地图册P.18日本在亚洲的位置图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属于亚洲的哪一区?3、看地图册P.4世界地图,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四、学习日本的地形特征。

1、看教材P.28图7.50日本地图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在岛屿,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同座讨论,教师引导)3、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城市。

问: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引导问: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五、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看教材P.16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问:日本有哪些气候类型?六、小结。

【板书】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北温带38万平方千米岛国——四大岛为主体东京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地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日语以山地地形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下第7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课件 (共53张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下第7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课件 (共53张PPT)

“火山国”、“世界火山博物馆”
圣岳——富士山 日本北海道有珠火山爆发
全国有大小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80多座。日 本的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却集中了世 界上活火山的1/l 0,故有“火山国”之称。
1923年关东大地震
地点 时间 关东 1923.9
震级 死亡人数 8.2 15万
北部主要是:
温带季风气候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最冷月 均温
最热月 均温
年降 水量
东京 3.7 oC 25.1 oC 1610mm
北京 -4.7 oC 26.1 oC 636mm
温带、亚热 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较为温暖 夏季较为凉爽 降水比较丰富
思考: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
P30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火山国”、“世界火山博物馆”
圣岳——富士山 日本北海道有珠火山爆发
全国有大小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80多座。日 本的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却集中了世 界上活火山的1/l 0,故有“火山国”之称。
第五节 日本
动漫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P35
日出之国
樱花之国




1、地理位置
P28
中国
俄 罗 斯
朝鲜
韩 国
日本位于亚欧
大陆的东岸, ___太__平__洋的
西岸,西北部 隔__日__本___海 与_俄__罗__斯__、 __中__国__、 __朝__鲜___及韩
国相望。
2、范围和领土组成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日本作为一个与中国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国家,其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

2.难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资料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课件和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日本地理知识的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2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2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日本。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通过小组讨论,了解日本的经济和文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

2.难点:日本的经济和文化。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就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资源、经济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表格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国旗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件中的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等特点,并总结出日本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

粤教版七下地理7.5樱花之国--日本1

粤教版七下地理7.5樱花之国--日本1

平原是。
关东平原
2、海岸线长,沿岸多岛屿、 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3、日本多火山地震。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日本天然温泉
日本温泉
日本传统民居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气候特点 1、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

城市
最冷月气 温
最热月气 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
北京 -4.7℃
25.1℃ 26.1℃
1610mm 636mm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 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棉花
进口% 99.7 94.3 90.9 99.8 100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P32页活动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工业城市: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 神户、北九州、长崎。想一想, 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 料,出口工业产品。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品І:
数码相机
佳能
索尼
日本的产品Ⅱ: 汽车
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一、一衣带水的邻国
1、位置:
俄 中国 罗
亚洲东部,东临太

平洋,西临日
本海
朝鲜
2、领土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 韩 国、九州(本 国 州最大)
3、邻国
中国、朝鲜、俄罗 斯、韩国
九州 四国
北海道 本州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日本》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日本》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日本》教材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国家地理知识的拓展,通过对日本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亚洲地区的国家差异和发展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提高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

2.了解日本的人文环境,包括人口、文化、教育等方面。

3.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日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特点。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日本的人文环境特点,包括人口、文化、教育等方面。

3.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发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日本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环境。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为例,深入剖析亚洲国家的地理差异和发展特点。

3.利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4.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

3.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4.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日本的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2.呈现(15分钟)介绍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口、文化、教育等人文环境特点。

樱花之国-日本

樱花之国-日本
1、展示日本各个方面的图片,并配上《樱花》这首歌。
2、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对日本的了解,从服饰、建筑、文化、经济等方面来一]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日本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周围邻国比较得出日本的面积狭小特点。
[活动二]看图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看地图册P.18“日本的地形图”,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道与九州岛),记住它们的名称。
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板书设计
日本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30°N—45°N北半球
125°E—145°E东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二、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道、九州岛
三、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具有典型的海洋性
教材说明
粤教版、地理学科、初一年级
第八章第五节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樱花之国--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 能
记住日本的主要组成:四大岛屿;地形与气候特征;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过程与 方 法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在读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2、展示日本近年来地震的图片资料,探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可让学生先回顾复习七年级上策火山地震带的相关内容,投影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3、讨论分析:为什么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呢?(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因此多火山地震)
[活动五]播放日本大地震的视频,防震小游戏
1、比较日本大地震与我国汶川地震,学生回答我国应向日本学习什么。

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最新资料推荐------------------------------------------------------ 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基本信息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亚洲》的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

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初一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用激趣的方法,多用实图展示,增强学生的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a. 掌握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并会举一反三。

b. 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 多火山和地震, 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

情感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 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1 / 5b.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

难点是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1. 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图片《樱花、日本的和服和城市街道》让学生观察图,并根据自己的了解,来讨论:通过对日本的服饰、街道等方面的了解,概括日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活动一:看图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首都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教学内容日本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记住日本的主要组成:四大岛屿;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日本多火山、
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过程与
方法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在读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
市。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懂得国际合作的重
要性;学会借鉴他国经验与教训。

教学重点
记住日本四大岛屿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大大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教学具器材地图
批注[新课导入]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介绍日本的知识竞赛或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

2、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对日本的了解,从服饰、建筑等方面来了解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3、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和展示,概括日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中西方兼容)
[活动一]看图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看地图册“日本的地形图”,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道与九州岛),
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测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曲折)这对日本的那些方面有利?(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
和对外经济联系)
3、在图上指出重要的城市名称,并分析城市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引导学生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
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形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分布着狭窄的平原,因此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平原。

)[活动二]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日本的海陆位置和周围邻国比较得出日本的面积狭小特点。

[活动三]多火山地震
1、在日本地形图上找出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由图例可以判断出它还是什么山?(火山)
[展示]富士山景观图片,学生欣赏富士山图片,感受其美丽。

2、展示日本近年来地震的图片资料,探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可让学生先回顾复习七年级上策
火山地震带的相关内容,投影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3、讨论分析活动1问题:为什么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呢?(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交界地带,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因此多火山地震)
4、增加有关防震避震的知识,学生班上交流对火山地震防避的认识。

[活动四]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1、阅读课本图7.55和图7.56,结合具体数据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生产特点。

(1)先让学生读书本文字内容和图表,然后出示日本的原料进口图和产品出口图,了解日本的国情,完成活动1。

(2)工业生产特点。

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出口工业产品(经济大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地都有,说出在我国市场上有日本的那些产品呢?(丰田、尼桑轿车,索尼、松下电器等,展示知名产品图片)
2、工业布局:看图7.57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图,根据日本的经济特点,由学生太像日本的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什么地方?(沿海)然后置图说出工业分布,找出几大重要工业区,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分布?
(1)思考并完成活动2和活动3:找出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并在版图上指出几大主要的工业区。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临海型: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教师总结]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但是日本发挥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利用岛国多良港的有利条件,将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加工成工业品,再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我国的国情和日本不一样,我国的经济要迅速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别人,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的经济。

板书设计
日本
一、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道、九州岛
二、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三、多火山、地震
四、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1、工业特点
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出口工业产品2、工业区的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临海型: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作业设计练习册
小结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
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
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
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
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
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
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
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三)降水的分布
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
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
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