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导学案含答案-语文九年级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理清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3.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4.学习文中介绍的读书和鉴赏方法,迁移运用,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思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品质。

学法指导:

预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5课时

二、单元导航

作者简介:1.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2.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3.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4.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5.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文体链接: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培根、马南邨、李可染、朱光潜、叶圣陶的经历及其创作。

2.积累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3.通过课前预习,梳理思路,整体感知各篇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通过课前预习,梳理思路,整体感知各篇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积累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一、预习导学、基础积累(课前完成)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将加点字字音写在括号里。

狡黠.( ) 诘.难( ) 咀嚼.( ) 味同嚼.蜡( )

聪颖.( ) 滞.碍( ) 阐.证( ) 吹毛求疵.( )

提倡.( ) 滥.用( ) 粲.然( ) 瞬.息万变( )

惆怅

..( ) 暮霭.( ) 渲.染( ) 朝.朝暮暮( )

抠.门( ) 夔.门( ) 缥缈

..( ) 铢两悉称.( ) 怆.然( ) 涕.泪( ) 惩.罚( ) 东施效颦.( )

琵琶

..( ) 菩.萨( ) 挣扎.( ) 栩.栩如生( )

呼号.( ) 桥堍.( ) 拘泥.( ) 信手拈.来( )

2.解释下列的词语。

(1)高谈阔论: (2)文采藻饰:

(3)诘难:(4)惆怅:

(5)味同嚼蜡: (6)吹毛求疵:

(7)不求甚解: (8)咬文嚼字:

(9)豁然贯通: (10)开卷有益:

(11)寻章摘句: (12)胸有成竹:

(13)浮光掠影: (14)富丽堂皇:

(15) 信手拈来: (16)铢两悉称:

(17)言不尽意: (18)闲情逸致:

(19)惟妙惟肖: (20)栩栩如生:

(21)寂寥: (22)附丽:

(23)苟安: (24)拘泥:

3.文学常识填空。

(1)培根,_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3

(4)

二、课堂交流、整体感知(课上交流,合作完成)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感知。)1.《谈读书》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2.《不求甚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3.阅读《山水画的意境》,说说什么是“意境”?

4.阅读《无言之美》,说说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5.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两文读书观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习难点:

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一、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谈读书》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