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之 马尔萨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是以议论人具有食欲和性欲这两个“本性” 开始的。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两个前提、三个定理”来概括。
两个前提
一,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从这两个“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 出发,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经济比例:食物或生活资料的增长与人口的增殖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说, 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增长的要快,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则只按算术级数增长。 但是,马尔萨斯并不认为这两个级数就是人口规律的反映,他提出,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就是抑制人口的增长。他把所谓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人口自然法则, 归纳
成以下三个定理:
第一点是人口的制约原理, 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 即“人口的增长, 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第二点是人口的增殖原理, 即“生活资料增加, 人口也常随着增加”; 第三点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核心, 称之为人口的均衡原理, 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这个原理与前两个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它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最终将实现均衡, 但是这种均衡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种种“抑制”的产物。 马尔萨斯认为,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因为空间和滋养物的缺乏会受到抑制, 人类的生长繁衍则会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但是人类的抑制分为预防抑制和积极抑制两种。预防抑制主要是道德的抑制,即考虑到无力负担家庭而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马尔萨斯反对堕胎和避孕)。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是积极抑制, 即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饥荒等等, 灾难会缩短生命, 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他认为, 人世间的一切灾难都是人口与生活资料均衡过程中的产物, 人类的发展也必然与灾难始终相伴。因此, 马尔萨斯也被视为对人类社会前景极度悲观的人口学家。 从人口原理出发,马尔萨斯还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推论: 第一, 平等制度不可能实现。他抨击社会改良派建立平等制度的主张, 认为这种制度既是不理想的, 又是不现实的, 理由是: 平等状态不适应于刺激人类努力上进, 难以克服人类好逸恶劳的恶习; 因为人口增长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一部分人必然要丧失生活资料,平等即被打破了。他认为不平等的制度才符合自然法则,才能最好的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最有利于人类品德的锻炼和改进。 第二,济贫

法的作用适得其反。马尔萨斯认为,贫民是贫困的原因,摆脱贫苦的唯一方法是让大自然发挥“抑制” 的作用, 强制地实现人口与事物的平衡。1834年, 英国政府根据马尔萨斯的思想撤销了1601年以来的旧济贫法, 并制定了一项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规定: 取消一切对穷人的金钱和实物救济,让贫民到习艺所进行沉重的劳动。
所得出的结论
过去发生的事情将来还可能发生;人口的增长会受到贫困或其他困苦因素的遏制,除非我们以资源节制的方式,并且要过道德清白的生活,力戒早婚。
编辑本段影响与传播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无疑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它的原本目的是反对社会改良, 为资产阶级推卸造成社会灾难的责任。当时, 资产阶级还处在上升的阶段,大卫·李嘉图等人也持与马尔萨斯相似的人口 观点。 马尔萨斯为人类描绘了一幅阴郁的未来图景: 人口增长会达到食物供应的极限, 这将引起贫穷和饥荒, 由此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马尔萨斯的理论在当时是超前的,但是,200多年前的理论在今天还是超前的, 仍有指导作用。计划生育仍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策。当想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对的,全人类正在遵循。
编辑本段专家点评
 其实,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问世开始,就遭到了猛烈的抨击。道德论者批评他的规律的残酷性, 认为它不符合人类的永恒正义; 生物学家批评它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观点不可靠, 认为人类越文明、越发达则增长速度就会越慢。而马尔萨斯将贫困、灾难归之为自然规律,对人类的苦痛持冷漠不关心的态度,多年来更是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理论上,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人首先是生产者, 其次才是消费者。而且, 人类能够控制人口增长, 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至于失业、贫困等等是与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现象, 主要不决定于人口的多少。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马尔萨斯的荒谬, 并进一步阐释出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 但是, 不管人们把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当作指南还是靶子, 它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 防止、抑制人口的过速增长的作用, 从而成为现代人口理论的开端。就经济学来说,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一些论点还被古典派用来论证某些理论, 如地租理论、工资基金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



马尔萨斯主义为何能在欧洲乃至世界得以迅速传播

?其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
第一,近代欧洲,尤其是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的长期增长趋势。大
约在近代初期以后,欧洲人口基本上处于不断增长之中。1500年至1700
年的200年间,是欧洲人口膨胀时期。从18世纪起,欧洲各国人口进一
步持续增长,大部分国家持续增长到整个19世纪。具体而言,欧洲人口
在1500年时约在8000万至8500万之间,1600年欧洲人口约为1亿到1.1亿,
1700年为1.1亿至1.2亿,而到1800年时已增至1.87亿,1850年约为2.65
亿,1900年欧洲人口已达4亿。在此期间,英国一马当先,它的人口增
长幅度远远高于西欧其他主要国家(如法国、尼德兰、西班牙、意大利
和德国),从1680年到1820年,西欧各国的人口总数平均增长62%,
1820年到1900年平均增长73%,而英国的人口在这两个时期的增幅分别
达到133%和166%[5]。
第二,人口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增长对人们生活的影
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物价也跟着上涨,这种密切
的关系至少在巴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以前的25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
并延续到19世纪的最初十年[6]。下表小麦价格的不断上涨是英国人口
与物价关系的一个具体例证[7]。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的实际收
入下降了。这两者在英国长期成反比关系,只是在19世纪初期以后才改
变[8],至少在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前后的那个时代,英国人的
生活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人口过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不断流入城市,
成为无产者;另一方面,工厂制度的建立、机器的使用,大量的小生产
者和工人被排挤出生产领域,他们成了一批“过剩”的人口。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早已作过深刻的揭露。
以上三方面情况是马尔萨斯主义兴起的基本原因,所以,人们的解
释通常也限于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为
什么反人口主义,“或者把它和19世纪使这种态度大为流行的一个人的
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马尔萨斯主义——竟能从18世纪中叶起就在经济
学家中间冒了出来”。他认为,反人口主义学说实际上起源于法国,18
世纪法国并不美妙的经济和政治处境,使得“人们的思想从大胆的冒险
转向于农业所能提供的机会,从不断进化的梦想转向一幅‘成熟的’或
接近静止的经济的图景”。而在英国,由于人们经常受失业的困扰,尤
其在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期间,这些问题比以前变得更加严重,结果,
“反人口主义的情绪也在英国人头脑里占据地位”[9]

。作为当代西方
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十分富有逻辑。但是应当指
出,他的分析基本上限于经济学的思维框架。
本来,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二元的特性决定了人口问题首先
是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人口问题远比人们通常所想的复杂。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10],与政治、军
事、文化、社会习惯、心理、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密切相
关,这就需要研究者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比如,从物质经
济方面看,马尔萨斯主义的兴起显然表明当时的英国和西欧面临着一定
的人口压力。但也应看到,一定的人口压力并非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
反应,人口压力是一种伸缩性极强的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稍有人口压力,
便会迅速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另一个社会有很大的人口压力,却会麻木
不仁,直至人满为患。在这两种情况下,影响到人口压力的因素就不止
是经济方面了,许多被研究者所忽视的因素,实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文化传统就是这样一种不易为人察觉而又左右着社会对人口压力
的态度的因素。这一认识是我们通过对中国近代人口问题的对比而得出
的。

二、中国“马尔萨斯主义”的命运
中国近代人口增长极快。从1650年约0.9亿人口,增至1850年前后
约4.5亿[11],200年间人口净增4倍,我们称此一时期的中国人口增长
发生了革命并无不妥。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识之士开始考虑人口问题,洪亮吉(1746
-1809)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两篇文章中阐述
了自己对当时人口问题的看法,认为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而
田地、房屋“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显然,
这里的数字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他的看法与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按几
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观点相类似。此外,他预见人
口过多可能会带来的社会后果,提出了解决人口过剩问题的办法,与马
尔萨斯多有相同之处。应当指出,这位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高
宗实录馆纂修官等职的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还在1793年的时候就提出了
他的人口思想,比马尔萨斯首次阐述的人口理论早5年。然其命运与马
氏理论迥然不同,据称是在故纸堆里被埋没了100多年以后,方为世人
所知[1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在西方人口史上, 马尔萨斯是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名字, 也是一个争议最多的风云人物。马尔萨斯

之所以成为焦点, 是由他的有争议作品《人口原理》引起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问世后, 掀起了轩然大波, 舆论哗然, 评价不一。喝彩者有之, 咒骂者有之, 可谓毁誉参半。赞同者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大加赞赏, 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代表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李嘉图说“ 关于马尔萨斯先生的《人口原理》, 我在这里能有机会表示赞赏, 不胜欣幸。反对这部著作的人的攻击, 只能证明它的力量。”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人, 往往对其阶级倾向十分关注, 认为马氏的人口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意志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学术上不具有创见性, 特别是马尔萨斯用“ 积极抑制”的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更成为遭到批判的口实, 因而他的人口理论被人称为“ 吃人生番的理论”。

200年后的今天,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争议依旧尘埃未定。像人们所戏言, 他至今尚未长眠, 他的灵魂仍然到处游荡。怎样正确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马尔萨斯开拓了从消费领域研究人口的新渠道

在马尔萨斯之前, 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研究人口问题主要是从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中来进行。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增加, 财富也随之增加。英国托马斯· 曼说“ 在人数众多和技术高超的地方, 一定是商业繁荣和国家富裕的。” 他们认为一方面人口多就能制造出更多的工业产品, 就能产生国际收支的余裕, 于是这些余裕使外国的金银流入本国, 使国家富裕, 因而人口是国家富强的源泉。同时人口是扩展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的军队的来源, 有了强大的军队, 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另一方面又认为政府实行贸易管理和产业奖励政策, 可以给更多的人口提供就业的机会, 获得工资收入, 维持生活, 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才会实现, 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如果说重商主义是从流通领域中研究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那么, 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生产领域考察人口经济关系。他们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提出了人口与财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人口生产受劳动需求的调节, 而劳动需求取决于流动资本多少, 通过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供求关系, 自发地调节人口生产。亚当· 斯密说“ 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 必随着一国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收入和资本的增加, 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加。” 李嘉图说“ 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 资本增加而劳动需求不随之增加是难以想象的。至多只能说劳动增加率是递减的。”

与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不同, 马尔萨斯从消费领域去分析人口生产和生活资

料之间的关系。消费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条件, 没有消费人类就无法生存和繁衍, 人类社会也不会存在, 当然也谈不上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问题。人口生产与再生产同时和生产、分配、交换都有一定关系, 然而消费欲望、消费方式、生活资料、消费水平都会影响人口生产。所有这些因素中, 生活资料无疑对人口生产的影响最大。马尔萨斯高明之处在于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并从这一点入手, 进行分析和探索。《人口原理》正是以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之间关系为线索, 从消费领域进行人口问题研究。在书中马尔萨斯探讨了生活资料对人口的制约关系, 以及怎样保持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均衡。“ 尽管马尔萨斯上述想法不那么科学, ? ?但它却反映了人口与经济相平衡或相适应的必然性”。

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此前也有人作了一些探索。马尔萨斯把前人的这些零星的观点加以整理, 使之成为系统。马尔萨斯认为前人已认识到人口不能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增长, 二者必须平衡。但前人没有认识到为什么要平衡, 是如何平衡的。于是他着重论述了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平衡过程, 这是他超越前人的地方。

在《人口原理》中, 马尔萨斯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人口的抑制问题, 认为“ 积极的抑制”和“ 预防的抑制” 的共同作用使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他还详尽地分析了不同抑制的作用、效果及出现的问题。这种从消费领域对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 为以后人口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马尔萨斯从消费领域研究人口问题, 对当代中国有直接而现实的借鉴意义。在战争年代里, 由于我们发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淹没了日本帝国主义, 也淹没了国民党。我们之所以在装备条件低劣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人口众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们没有认识到内外部条件的变化, 还沿用战争年代的思维方式, 认为人多力量大, 人多就能生产出更多的社会产品, 用老一套去搞社会主义建设。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 在事实面前碰了壁。过去我们只看到人口具有生产性的一面, 没有看到人口还有消费性的一面。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必须消费一定的社会产品, 吃穿住用, 必不可少, 而且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人们最低的生活条件, 而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达到共同富裕。人口过多, 就会消耗大量的劳动产品, 影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我国每年的社会产品被新增人口消耗掉很大一部分, 影响了我国经济质量和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应该看到人口问题的不同方面, 既要从生产领域

研究人口, 又要从消费领域研究人口, 避免孤立片面看待人口问题, 否则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基本内容具有真知灼见

1、两个公理。二个公理指第一,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由一般生物推及人类的, 马氏把人类最普遍的欲望概括为人类的两个公理, 并因此推断出人口增加力, 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地较为巨大。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组成,马尔萨斯人口论中“ 两个公理”重点讨论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人虽然脱离了动物界, 但并不能完全脱离动物本性和自然法则的支配。马尔萨斯“ 两个公理” 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他能够抓住人的自然属性, 从人的食欲和性欲这种自然的东西中解释人口增长的规律性, 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可以说这一理论部分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长期以来, 马尔萨斯人口论被指责为只讲自然规律, 不讲社会规律。他曾明确地说“ 真理是这样的, 人类制度给人类以许多祸患的明白而有力的原因”可见, 马尔萨斯并非否认社会规律在人口问题中的作用, 而应该说马尔萨斯主要强调人口的自然规律。在此之前, 人们对人口研究恰恰忽视人的自然属性, 使人脱离了他的生物基础, 成为高高在上的圣者。这与中世纪的重神性轻人性的宗教理念有一定关系。马尔萨斯摘去了人头上的神圣光环, 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是对中世纪神本位的宗教教条的批判, 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在人口理论中的合理延伸。

就我国人口研究而言, 正确地看待马尔萨斯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观点, 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更全面一些对人口问题认识更深刻一些。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人的自然属性, 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把人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英雄, 就使人失去其存在的生物基础。否认了人的生物性需求, 把人的生理需求看成是低级下流的资产阶级趣味, 人性中美的东西被视为毒草而禁绝, 人的本性被扭曲, 思维被异化, 给我国社会一定时期造成极大的损害, 这一教训是我们应该汲取的。

2、两个级数。马尔萨斯由二个公理得出两个级数的结论。两个级数指人口在无妨碍时, 以几何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增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函数, 实际工资的提高必然会刺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具有加速度的趋势, 而食物的增长却表现出另一趋势, 即粮食的增加只会体现出递减的趋势。因而人口增长必然会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马尔萨斯说“ 人口的增长同食物增长两者之间的对

比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准确性把它表达出来, 但是已经说得清楚, 必须永远把人口抑低到和生活资料相适应的水平。”两个级数的理论为那些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和民族敲响了警钟。

马尔萨斯在年前就提出这样精辟的见解, 可谓具有远见卓识。我国曾把马尔萨斯视作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其人口论也被视作极其反动的理论。在人口政策上采取无政府主义, 结果在建国十来年的时间里, 我国人口增长了近亿。到目前为止, 年的时间, 人口增长了倍, 这还不包括我们多年来计划生育而少增加的人口。我国曾一度出现粮食供应紧张, 虽然天灾是一个原因, 但人口过多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人口学家马寅初在年出版了《新人口论》一书, 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非但没有受到重视, 反而遭到有组织的大肆批判, 我们的人口工作也因此遭到重大挫折。有人说错批一个人, 多生几亿人。如果早一点搞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基数一定会小得多, 就业、住房、食物等压力也会小得多。马尔萨斯人口论给我们提出了警告, 如果再盲目生育, 人口就会失控, 生活资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二个抑制。二个抑制一个是积极的抑制, 一个是消级的抑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攻击主要集中在积极抑制上, 马尔萨斯因此被称作人类的敌人。其实马尔萨斯并非主张用战争、饥俄等手段控制人口, 马尔萨斯只是主观上强调人口增长超过了食物增长, 大自然就会自动起作用, 必然会引起战争、饥饿等罪恶, 强制实现平衡。可见积极的抑制并非马尔萨斯个人主张和偏好, 而是对客观过程和结果的描述。过去, 我们忽视他的积极抑制中必须保持平衡的科学思想, 望文生义地对马尔萨斯提出种种话难。

积极的抑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 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 非洲大陆战火、饥饿、疾病不断。因为生活资料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于是就产生战争和饥饿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年代末年代初的那场大饥荒,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事实证明, 积极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

马尔萨斯人口抑制的另一方法是道德抑制。从积极的抑制到两种抑制并存, 反映了他认识到了人的理性作用。这种人类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抑制保持人口与生活资料平衡的见解, 指明了控制人口的新路子。


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和三个法则。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两个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会保持现状。从这两个前提出发,他推论出人类有无限增殖的倾向

,而食物却不能无限增长。由于食物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产生人口过剩,或者产生贫困、灾难和罪恶。在两个前提基础上,他提出两个级数理论。他断言,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在两个技术以后,马尔萨斯提出了三个法则:第一,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利的抑制。马尔萨斯看来,人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然规律要求上述的两个增长必须保持平衡,否则,自然规律必然使两者之间恢复平衡,于是就产生贫困和罪恶。所以,必须抑制人口的增殖,抑制有两种:一是积极的抑制,如饥饿等;二是预防的抑制,有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预防之分,道德的预防比如不结婚,不道德的预防比如不正当的节育。马尔萨斯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永恒的,财产私有制是保持人口繁殖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平衡的最有效的制度。
马尔萨斯把人口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认为要从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关系中来考察人口问题,二者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稳定。马尔萨斯充分认识到人口过剩的危害性,提出要采取社会措施、道德措施来抑制人口增长。但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存在许多的不足,而且他说的两个论据都是不能成立的。
2、价值理论
马尔萨斯把价值归结为交换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购买的劳动决定的。而一个商品实际所能够购买到的劳动量,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马尔萨斯用需求强度、生产费用论来弥补他的供求论的不足。
3、利润理论
在商品价值取决于购买劳动的基础上,马尔萨斯论述了利润。他认为利润是垫支资本的公平报酬,是在交换中产生的让渡收入。他还认为,劳动本身的价值是不变的,利润率的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他的结论是利润高低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
4、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在马尔萨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地租是总产品价值中扣除各种耕种费用后归地主的部分。地租产生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使土地的性质,土地能生产出比维持耕种者的需要还多的生活必需品;第二,是生活必需品所特有的性质;第三,肥沃土地的相对稀缺性。他把地租看成是土地本身生产出来的,是大自然的恩赐,地租与劳动、土地所有权都没有关系。它既不是对劳动者的剥削,也不妨碍资本家的利润收入,地租必然和利润及工资分开。
5、经济危机理论
马尔萨斯认为,为了促进财富的增长,必须维持足够的有效

需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是由一批非生产性的消费者提供的,他们不生产,但是他们有收入,他们可以用地租、赋税等收入来购买商品,实现利润。而且地租越高,不生产消费者阶级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大,商品出卖的价格就越高,资本家实现的利润就越多。由此,马尔萨斯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由于生产的增长超过了有效需求的必然结果。只有一个不生产只消费的阶级存在,才能为全部产品提供有效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