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
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平行文本理论在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的综述,阐明该理论在企业外宣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对平行文本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
接着阐述了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的原则,并探讨了该理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该理论在外宣翻译中的有效性。
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企业外宣英译提供理论指导,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平行文本理论、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概述、现状分析、原则、应用、案例分析、总结、不足之处、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宣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背景下,对企业外宣英译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英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语言风格不同等各种复杂因素,企业外宣英译一直面临着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的研究进行综述,以系统地总结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揭示平行文本理论在企业外宣英译中的应用规律,为提高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Overall,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ranslators working on corporat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projec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potential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materials and facilitate effectiv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businesses and their global stakeholders.1.3 研究意义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翻译质量。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最新文档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一、外宣翻译的相关理论1、外宣翻译和对外宣传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
在做外宣翻译的时候,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好“宣”的问题,也要从微观的角度上做好“翻”的功课。
2、外宣翻译的特点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强调“内外有别”,即“内宣”和“外宣”有着很大的不同:宣传目的不同,宣传对象不同,宣传策略不同……而“对象”不同是最大的不同。
外宣有着特殊的受众群体——外国人及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二、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一)冗余现象频现1. 名词范畴词频现Joan 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指出:这类名词(名词范畴词)应得到特别关注,因为这是中式英语中最常见并且是最无用的一类词汇。
这类名词就是为了介绍接下来将会出现的名词的范畴:在“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work of planning.”一句中,“planning”归属于“work”的范畴。
与“工作”类似的范畴词在汉语中还有很多,例如“步伐pace”、“进程process”、“问题problem”等。
例如:中文: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英文:We formulated policies,measures and national objectives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 and drew up a comprehensive work plan for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s.该例中,work是范畴词,就是为了说明plan,可以直接译为a comprehensive plan for…2. 修饰语冗长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中还指出,修饰语过于冗长也是英汉表达的不同之一。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现状及对策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现状及对策随着企业对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也显得日趋重要。
但很多企业宣传品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分析了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现状,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标签:企业宣传资料翻译现状对策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企业向国际领域的拓展,企业对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也显得日趋重要。
好的翻译对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是,这类翻译并未引起高度重视,翻译中问题繁多。
就笔者接触到的一些企业宣传品而言,有些中文译成英文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现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汉式英语(Chinglish)。
很多资料往往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和语序结构,用“对号人座”和“亦步亦趋”的方法进行生硬的“套译”,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不规范英语,特别是汉式英语。
比如在英语已经大大普及的今天居然还有企业将“欢迎你来到……”(Welcome to…)译成了…Welcome you to…。
而很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新词难以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问题就更多了。
如将“拳头产品”译成fist product就是典型的汉式英语。
fist这个词只是握住拳头,并不能表示打出去的动作和力量,可以考虑译为knockout product,hard-punch product,core product,product with a competitive edge,market-penetrating product等。
其他误译如:外向型产业:external directed industries(参考译文: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self-controlling system of enterprises(参考译文:self-regulating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目标管理:objective management(参考译文:management by objectives;quota management)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参考译文:quality control)追求卓越管理:working for brilliant management(参考译文:in search of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commitment to managerial excellence)保税区:tax-protected zone(参考译文:bonded zone;free-trade zone)黄金地段:golden area(参考译文:prime / central / ideal location)开发热点地区:heating point of development(参考译文:a popular destination of investors for development projects)小商品博览会:small goods/commodities fair(参考译文:general merchandise show/expo)取得成就:make achievements(参考译文:Score / attain achievements)重合同, 守信用:emphasize contracts and fame / reputation(参考译文:abide by contracts and keep one’s words;honor contracts and stand by reputation)有些译文和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如把“进出口商品结构” 译为foreign trade structure,让外国人觉得不知所云,可以参考the make-up / composition of imports and exports;又如把“一小时内免费上门送票”(某航空公司推出的新的服务项目)译成Drop in to Give Ticket Free of Charge,其意思是“上门送免费机票”,实际上应该是We offer free delivery service of air tickets at customers’doorsteps one hour after booking confirmation.其他如:超值享受:super value enjoyment(参考译文:enjoyment with extra benefits)免淘米:needn’ t wash rice(参考译文:pre-washed rice)旋转果合(一种可以转动的盛糖果的圆盘):spinning fruit box(参考译文:rotating dish for nuts and candies)有些翻译者不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在进行语际转换时没有注意语言的独特文化内涵,生搬硬套,致使企业的对外交流无法有效地完成。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研究【摘要】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对保定企业外宣翻译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然后对保定企业外宣翻译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翻译质量的对策。
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总结了功能翻译理论对提升翻译质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为保定企业外宣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扩大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研究、质量提升、案例分析、重要性、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保定企业外宣翻译作为企业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保定地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对外宣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对外宣传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形象和国际声誉,因此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功能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
目前关于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功能翻译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较为有限。
本研究旨在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保定企业外宣翻译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提升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保定企业外宣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分析保定企业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提升翻译质量。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实际外宣翻译中的情况,为保定企业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本研究旨在凸显保定企业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质量提升的启示,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保定企业的国际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企业外宣翻译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中国企业外宣翻译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作者:徐婧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1期徐婧(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企业外宣文本的英译材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主要渠道,因此,企业外宣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甚至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企业外宣翻译的定义和特征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外宣文本翻译所面临的两大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外宣翻译;外宣三贴近;软实力;审美差异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130—02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走出去”战略从模糊到清晰,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指导地位。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号召,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尤其是某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动辄阻碍中国企业的进入。
因此,正确而规范的企业外宣文本作为功能性文本,除了要担负起宣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作用外,更要起到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形象的作用,从而扩大外国客户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以求得企业的更大发展。
一、企业外宣翻译概念的厘定及其特征黄友义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1]企业外宣翻译属于外宣翻译的一个分支,相对于外宣翻译内容政治性强、政治敏感度高的特征,企业外宣翻译则偏重于语言专业化和导向营销化。
企业外宣翻译的受众具有小众化、专业化的特征,目标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信息和企业资质两方面。
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文本的时候,应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将产品和企业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传递出去,才能有效满足海外客户的信息需求。
此外,企业外宣翻译应以营销为导向。
很多企业在对外宣传方面投资颇为可观,但收效却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外宣文本不应仅仅是企业内宣文本的直接转化,译者应同时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认同感,以营销为导向,对于内宣文本进行重构,才能使中国企业的产品对外国客户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企业外宣文本英译之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企业外宣文本英译之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作者:何媛媛来源:《商业文化》2021年第04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企业迎来了更多的契机,因此企业外宣文本英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榆林市中小企业外宣文本英译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与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
企业外宣文本在对外宣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是企业对外交往的一扇窗口,更是企业产品在国际上赢得青睐的重要途径。
但不少企业在对外宣传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译文准确性的缺失,非但不能达到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反而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做好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译文质量也急需提高。
该研究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榆林市部分企业英文介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呼吁译界对该领域的重视,提升企业对外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企业外宣文本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翻译的特殊性给企业外宣文本英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翻译人才队伍的严重断层造成翻译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形象(王晨,2009)。
”肖师铃认为“当前,企业的对外宣传在数量上、实效性上、覆盖面上都还做得不够,而最根本的一点,外宣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队伍”。
因此,译者翻译水平的不足很大程度地阻碍了企业海外市场的发展,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译者在翻译时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缩略语的不当英译缩略语的产生为人们的沟通表达带来了很大的便捷。
母语使用者对缩略语的表达已经非常熟悉,但是不同语言的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因此翻译时缩略语不能照搬照套,要灵活处理。
杨婷(2007)通过对英语缩略语的分类,对每种现象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英语缩略语翻译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她强调在文章结论中,应该对这些缩略语进行解释性说明,以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外宣翻译中式英语现状分析及翻译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外宣工作实际,探讨了当代外宣翻译的重大作用;然后以传统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为基点,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及论证法对外宣翻译资料中的中式英语现象进行阐述,分析出中式英语存在于外宣翻译工作中的缘由以及因此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根据中译英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总结出适合解决政策性外宣翻译以及企业外宣翻译中出现中式英语问题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外宣翻译;政策性外宣翻译;企业;研究;中式英语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rnal publicity in the modern China,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publicity materials. It then points out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elaborates the the common phenomenon of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econo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and political documents in terms of its definition,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forms, and it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as well as on the results of external publicity. It finally discuss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and envading chinglish in translating publicity materials based on traditional C-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Keywords:study; research; chinglishContents1. Introduction (1)2.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rnal publicity (2)2.1 The definition of external publicity (2)2.2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3)2.3 Feature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3)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s of external publicity (5)3.1 The translations of external publicity (5)3.2 Problems in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5)4.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external publicit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7)4.1 The definition of Chinglish (7)4.2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7)4.3 The cause of Chinglish (8)4.4 The effect of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external publicity (9)4.5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Publicity materials (9)4.5.1 Connecting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paraphrase (10)4.5.2 Addition and deletion (10)4.5.3 Dialectical utilization on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11)5.C onclusion (12)Acknowledgement (13)References (14)1.IntroductionSince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adopted over two decades ago,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have been growing. External publicity, a vital par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publicity materials has been enhanced. However, problems arise when some texts though grammatically correct, are culturally incorrect or unintelligible, especially the common phenomenon of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Chinglish was a distorted English and would be gradually reduced or eradicated along with the wide u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constant examination of the English used by themselves.[1]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grees that Chinglish exert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external publicity, therefore it needs improv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Chinglish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by discussing its definition, causes and solution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This paper will first discuss the sense of external publicity, t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finally,the phenomenon of Chinglish in translation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2.The sense of external publicityExternal publicity,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s to transmit her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s, which refers to a translation but is not confined to the translation. In China, external publicity just means to transmit the Chinese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Since English is the major language, the English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target to research.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external publicity, the outdated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our external publicity, the lack of the research of our external publicity, the special external publicity object,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tate and the sever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media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actual effect of our external publicity.2.1The definition of external publicityIn Chinese, the phrase “dui wai xuan chuan (对外宣传)”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ers and publicity of China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宣传”means explaining a situation to the mass of people and disseminating truth among them[2]. It is a neutral word without any negative connotations.The definition of external publicity contains two-level of meaning, that is broad meaning and narrow meaning. In the broad speaking, it means to publicize outside the own area. In the narrow speaking, it means to carry out publicity activities towards foreign countries and foreign areas. To be specific, it is a kind of activity to publicize and spread the Chinese information, 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s, views as well as standpoint of international events. It is a special and external-orient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meanwhile, it is a political and cross-cultural work. Because it characterized by not only the media to publicize news, knowledge as well as information, etc., but also the method to change or impact the values, views as well as attitudes of the public.In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Press Neologisms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对外宣传”is translated a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ublicizing China overseas”.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 the present thesis will adopt the term “publicity targeted at foreign audiences”for“对外宣传”,and“publicity materials”for“对外宣传材料”[3].2.2Classific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In a broad sense,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as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 includes all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fields of foreign affairs, cultural exchanges, business and tr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 But the present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in a narrow sense. It particularly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and econo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These materials mostly provide non-specialized information to the general audience and publicize China to foreigners.Duan Liancheng[4]distinguishes between two kinds of publicity materials, that is, ordinary materials and formal materials. In his opinion, ordinary publicity materials refers to materials to promote foreigners‟understanding of China, including materials o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history, people‟ s life,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in the forms of reports in newspapers, magazines or books, brochures, leaflets or even free talks with foreigners. The target readers of such materials are ordinary foreigners or overseas Chinese who do not speak Chinese. More formal materials refer to official documents, formal talks and works of high ranking officials, diplomatic talks and economic and trade contracts, legal instruments as well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s.2.3Features of publicity materialsFirst, publicit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field,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ocial development, tourism, to mention only a few.Publicity materials tend to be filled with political slogans, jargons or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l of which are especially common in political writings and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many new polic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many new phenomena have popped up, bringing with them a lot of expressions that were unheard of before to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readers. Names of the policies or projects with numerals for succinctness constitute som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or translators. For example:“豆腐渣”工程“jerrybuilt”(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的犹如“豆腐渣”般的建筑工程,其中的“豆腐渣”正好与英语中的“jerrybuilt”构成对应词),“三高农业”(高产量、高效益、高技术农业)“three highs”agriculture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atives”(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Second, publicity materials in Chinese tend to contain a lot of pompous words, modifiersand flowery expressions that need "slimming" in the English version.For example: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仰视彩鸽翩飞,低眸漂灯流霓,焰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朝,射击手点破满天彩球,跳伞健儿绽空中花蕾,抢鸭勇士谱水上凯歌……啊,XX城是不夜城,龙舟会是群英会。
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
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对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进行了综述。
首先概述了平行文本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企业外宣英译的现状。
接着探讨了平行文本理论在企业外宣英译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研究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平行文本理论对企业外宣英译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为提升外宣翻译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平行文本理论、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概述、现状分析、应用、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综述简介Introduction:The translation of corporate external publicity materials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convey the intended message to the target audience. Parallel text theory offers a valuabl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improvingtranslation quality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parallel texts in different languages.2. 正文2.1 平行文本理论概述平行文本理论指导企业外宣英译研究所涉及的一个关键概念就是平行文本理论。
平行文本指的是同源的两种文本,一种是原文,另一种是译文。
平行文本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在形式、结构、风格等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及相关问题研究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及相关问题研究作者:段春艳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05期本文主要以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及相关问题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国内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理清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阅读偏好、结合宣传资料母本进行内容重构、灵活应用直译意译完成文本翻译、增加目标市场消费者关心的信息、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优化翻译资料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将提高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效率,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引言:由于国内企业对外交往活动逐渐增加,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也日益突显。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包含的种类比较多,如电子宣传片、各类文字资料以及外文网站等,而企业文字资料又包含产品介绍、品牌名、简介以及广告语等皆存在着怎样翻译的问题。
上述内容的翻译质量与受众对企业的了解与印象有直接影响,与产品的外销业绩有巨大关联。
若是存在错误或是不标准译文,不但不能实现宣传的目的,还容易出现误导问题,甚至导致一些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1目前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诸多企业,尤其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企业不但具备双语材料,还具备多语材料,并构建了公司网站,同时准备中外两种版本的企业介绍,为消费者与用户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企业的平台。
但诸多国内企业翻译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或是用户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如今含有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1.1企业未认真对待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校对工作,甚至存在拼写错误。
部分企业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中不仅存在语法、拼写错误,还有用词错误,企业未给予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校对工作高度重视,导致资料中存在的错误依旧存在,从而使消费者与用户产生对企业产生负面心理。
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十分不利,不仅会影响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提升。
1.2对外宣传资料中企业的说明书与外文名称中含有的诸多术语存在一定差异。
此种现象并非个别企业存在,有诸多企业都有此种问题。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本文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以海尔集团外宣材料为语料,从目的语受众的角度,就企业文案外宣的接受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译出更符合英语受众心理认知的外宣文案。
研究发现,企业文案外宣翻译应该遵循三个原则:术语准确性;句法规范性;篇章连贯性。
标签:企业文案外宣接受美学目的语读者翻译原则一、引言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
企业外宣文案对树立企业形象,吸引潜在顾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
但从目前企业外宣文案的汉英翻译现状来看,大多数讨论仍停留在纯语言文本和翻译技巧上。
丁衡祁(2005:44-46)在《对外宣传英语质量亟待提高》一文中总结了十三种该类文本翻译质量不高的原因,其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出现大量“Chinglish”译文,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
文军、陈梅(2015:14-18)认为企业文案翻译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分别是:综合性、科技性、实效性、社会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真实有效的商业营销价值,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应该站在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翻译活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企业外宣文案的英译,提出应遵循以下三点:术语准确性;句法规范性;篇章连贯性。
鉴于企业外宣材料种类繁多,很难划定一个明确的范围,本文将重点讨论企业以推销产品为目的而完成的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产品推介、广告宣传等材料,以及为招商引资而散发的有关宣传材料。
二、问题发现(一)中式表达1.术语中式在企业文案外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术语英译的问题,若不能准确使用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则容易出现带有中式烙印的英文术语(如下表)。
在笔者收集的企业外宣英译材料中,中式英语并不少见。
表1原译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文案中出现“Chinglish”的表达会让英语受众感到不知所云,这种完全忽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和目的语受众想要得到的信息的翻译是无效的。
第七章企业外宣文本翻译
第七章企业外宣文本翻译1. 企业外宣的目的企业宣传文本(Corporate Promotional Text)属于“信息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文本”(vocative text),旨在宣传企业产品和服务、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吸引潜在顾客、扩大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2.英汉企业外宣特点企业宣传文本与其他应用文本一样,具有相对固定的带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形式。
因此,英汉企业宣传文本在内容、语言表达和行文结构上表现出巨大差异。
2.1文本内容汉语文本从文本内容看,汉语文本往往长篇大论,大量使用概念性或空洞夸张的套话,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等,并且习惯罗列权威机构认证以及在国内获得的各种奖项等,殊不知这类认证和奖项并不为西方公众所认知,在对外宣传中意义不大。
而且,行文平铺直叙,在一些枝节信息上重墨渲染。
另外,在产品说明中将产品介绍与广告宣传相结合。
具体表现如下:1)信息杂陈,面面俱到,通常包含企业性质、成立时间、历史发展、产品类别、服务项目、生产规模、研发能力、财务状况、员工人数、企业文化、获奖荣誉、辉煌成就、交流合作、社会服务、目标愿景,等等。
2)充斥意识形态浓厚的政治性内容,如强调企业的国有性质,政治发展方向,获得的荣誉奖项,上级领导的视察和亲笔题词等。
例1:中国移动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致力于实现企业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相关方不断创造丰富价值,实现和谐发展。
例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海外读者从以上两段企业介绍中可以获得什么行业信息呢?英语文本英语企业宣传注重突出公司形象及产品,充分传达实质性信息,用事实和数字说话。
中国企业荣誉外宣汉英翻译的规范化探析
2452020年29期总第521期ENGLISH ON CAMPUS中国企业荣誉外宣汉英翻译的规范化探析文/李小英宣传方式具有高度相似之处,国外企业荣誉外宣已经形成一种习惯,这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在荣誉外宣材料的排版模式上可以借鉴颁奖机构的给定版本。
二、中国企业荣誉外宣的形式现状1.统一性不足。
从当前我国企业荣誉外宣汉英翻译文本来看,荣誉外宣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荣誉在英译上的呈现缺乏一致性,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形象宣传,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在荣誉称号上,我国企业都较为相似,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诚信企业、模范职工之家等,但是查询不同企业的英文网站后发现,对同一种荣誉名称的英语翻译很不一致。
由于各个企业在翻译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导致呈现出不同的英译版本,有些采用省译,有些采用直译和意译。
2.准确性有待提高。
翻译中还存在汉语荣誉与英译名称的内涵不一致,在现实中大多数的英译名称还是能够表达汉语荣誉内涵的,但是多个英译名的存在容易造成理解的不通,其中还有些英译名的内涵与汉语荣誉的内涵完全不一样,这种情况本身也违背了翻译的原则,如“信”“忠实”。
还存在不同汉语荣誉名称的英译名一样的情况,不同的汉语荣誉,英译名在意思上很接近,在翻译的过程中若采用意译的方式,就会存在不同汉语荣誉的英译名一样的情况。
3.规范性弱。
在企业荣誉外宣翻译中还存在英文网站出现汉语的荒谬之处。
很多企业在英文网站中对企业介绍的篇幅很长,荣誉介绍就穿插在企业介绍中,呈现出杂乱之感。
有些企业则在英文网站中直接开设了荣誉介绍窗口,但是其中陈列了许多汉语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同时国际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从以前的有形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企业的形象等无形竞争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企业为增强和展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重视企业形象的宣传,而企业的荣誉正是企业形象及企业信誉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 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
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 59),提髙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
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
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
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
(刘洪潮,2005: 66) o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
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猛珍、曾利沙,2006: 23) o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企业外宣翻译问题研究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企业外宣翻译问题研究摘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翻译的准确性对企业外宣翻译的影响尤为重要。
外宣翻译不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还承担着国际交流中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企业外宣翻译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有灵活的技巧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提高外宣翻译的水平。
关键词:翻译;准确性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同时也让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为中国对外交流和发展做的奠定的基础。
企业外宣翻译涉及了企业自身的管理,企业外宣翻译是各个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社会间交流的桥梁。
正确的企业外宣翻译有利于世界各国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更利于进行企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一、企业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具体举例●“Our company is specialized in toy production for many years.”这句话明显存在语法错误,后面已有”for many years”,因此前面不应该用”is”,正确翻译应为”Our company has been specialized in toy production for many years.”其实,翻译此类句子并不困难,它不考验翻译者的专业程度,更注重翻译人员是否细心。
虽然这可能并不会影响读者对句意的理解,但很容易使企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Disabled Elevators”看到这个词,我相信很多国人都能猜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并且会对此觉得好笑,但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朋友们就不一定能理解了。
这显然就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中式英文。
在外人看来,它很容易被理解为“残疾的电梯”,而它的正确翻译则是”Elevator for handicapped people”。
中式英文现在正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对于企业外宣翻译者来说,也很容易被同化,因而在正式场合及进行外宣翻译时不小心运用了中式英文,这有时候很可能会令对方一头雾水。
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研究
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文章分析了目前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优化建议。
通过研究外宣翻译的语言特点和质量评估,深入探讨了外宣翻译策略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完善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质量评估机制和优化翻译策略,对提升企业形象和拓展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提升翻译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分析、策略、语言特点、质量评估、策略优化、挑战、发展前景、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歧义,影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一些企业网站外宣翻译质量不高,语言表达欠缺专业性和准确性,影响了企业形象和声誉。
外宣翻译策略的制定和优化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和受众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外宣翻译策略的有效性和优化方向,评估外宣翻译质量,有助于提升江西省企业网站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1.2 研究意义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宣翻译是企业对外的窗口和形象展示,能够帮助企业传播自身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外宣翻译可以帮助企业顺利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国际合作机会,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外宣翻译也有助于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研究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江西省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外宣翻译策略的应用情况,并深入挖掘外宣翻译语言特点和质量评估的关键因素。
论新媒介环境下企业外宣翻译的发展趋势
妖
S a n iJa y ・ oi h a x io u Ga j o a
・ 教 高化艺 术 Nhomakorabea李 俊 丽
【 摘
要】随着新媒介环境 日趋复杂化、 多维・ , " i 企业外宣翻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 - 企业只有认识新媒
体 的特 性 和 传播 模 式 , 整 企 业 外 宣翻 译 战 略 思 维模 式 , 翻 译 的 目的性 、 文化 性 和新 媒 体 的媒 体 性 、 文 调 将 跨 人
新 媒体 环 境 下 企 业 外 宣翻 译 的研 究 方 向
制, 采用先 进 的数 字化技术 , 进行 信息采播 、 传输 和处理 , 使信
息传播跨越 了时 间和 空间的局限 。随着 国内外互联 网和 WII F
新媒体环境下 , 需要对外宣 翻译 的形 式 、 内容 、 策略 和传播
模式进行战略性地探究 ,把握外宣 翻译发展的契机。
社 .0 4 20.
论》 则成 功地 塑造 了这个关键 时期人们 的世 界观 , , 并深刻影 响
了中国近现代社会 的学术 与思想 。 自《 天演 论》 以后 , 复又相 严
继译 出了西方社会 许多重要 的社会科学 著作 ,即亚 当 ・ 斯密 的
f 马 勇 . 复 学 术 思 想 评 传 [ . 京 : 京 图 书馆 出 版 社 , 9 】 严 M] 北 北
新媒体环境下 ,企业 外宣翻译的形式 以媒体性 为特征 , 也 影响到 内容的媒体性 。企业外宣翻译 内容将会更加 丰富 , 仅 不 仅局 限于简单 的企 业简介 , 所有有 关企 业的实 用信息 , 包括 企
业文化 、 企业新闻 、 用户评价 、 互动平 台等都成 了受 众关 注的内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外宣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市场活动。
企业外宣是企业在国内外宣传自己的形象、品牌、业务等方面进行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开展企业外宣,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也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
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外宣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1. 企业外宣翻译认识度明显提高在中国,随着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很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品牌的打造,而翻译是品牌打造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在国内,企业对于外宣翻译的认识逐渐提高,并且逐步将外宣翻译视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
2. 知名企业成立翻译团队目前,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在国内成立了专业的翻译团队,以便更好地进行外宣翻译工作。
这些团队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品牌、产品说明书、网站等相关文本的翻译工作。
而这种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个人翻译机构在发展由于企业外宣翻译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翻译从业者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翻译机构。
这些翻译机构在向企业推广自己的服务时,通常会强调专业性和质量保证。
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拓,个人翻译机构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二、国外研究现状1. 英美企业用语风格的不同在英美企业的外宣翻译中,由于英美企业用语风格的不同,通常需要进行文本的重写和再翻译。
举例而言,英国企业通常会采用较为保守的词汇和语气,而美国企业则更倾向于直接、幽默和引人注目的用语。
2. 翻译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成效在国外,也有很多中小企业将外宣翻译视为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翻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销成效。
因此,这些企业通常会寻求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以确保译文的质量和水准。
3. 翻译工作越来越多元化负责翻译的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多种语言,还需要了解企业业务、文化等相关背景知识。
因此,翻译工作越来越多元化,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翻译需求。
结论总之,企业外宣翻译已经成为一项日益广泛的市场活动。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摘要】企业文案外宣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外宣翻译的接受性,并从定义、重要性、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研究表明,外宣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果和企业形象的塑造。
了解外宣翻译接受性的因素至关重要。
在探索研究方法的本文还探讨了外宣翻译对目标受众的启示,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外宣翻译接受性的研究,可为提升企业文案传播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企业文案外宣翻译、接受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定义、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启示、局限性、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文案外宣翻译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企业走向世界、拓展国际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拓展步伐的加快,外宣翻译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挑战。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质量、准确性和传达效果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外宣翻译的接受性成为一项迫切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外宣翻译的接受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对企业文案外宣的看法和态度,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外宣翻译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宣翻译的接受性问题,从而为企业文案外宣翻译提供更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外宣翻译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影响外宣翻译接受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研究外宣翻译的接受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宣翻译对于企业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作用,进而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外宣翻译接受性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企业文案外宣的翻译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提升外宣翻译的影响力和效果,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1.3 研究意义企业文案外宣翻译是企业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手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和声誉。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
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通过对文化差异、语种特点、翻译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了影响接受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实践证明,适应目标受众、注重文化转化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
关键词:企业文案外宣翻译;接受性;文化差异;语种特点;翻译方法;对策正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向不同文化背景、语言水平的受众展示自己,因此,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语种特点、翻译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文案的外宣翻译存在一定的接受性问题,这不利于企业的宣传效果。
首先,文化差异是影响文案翻译接受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等,这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企业文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例如,西方文化注重直白、简洁、个性张扬,而东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含蓄、委婉、礼貌,这就需要翻译人员进行文化转换,使原文本具有文化可读性和文化可接受性,从而增加受众的阅读兴趣和信任感。
其次,语种特点也是阻碍企业文案翻译接受性的因素之一。
由于各国语言的语法、表达习惯、逻辑结构等不同,翻译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特点,运用当地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语言来传达源语言的意思。
同时,翻译过程中还应当避免语义歧义、失真等问题,确保文案的信息准确传达。
最后,翻译方法也对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产生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文案,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注重翻译的求真求实,使受众能够真正获取到原本文案的真正意图,从而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对于广告文案,需要采用创意翻译方法,融入当地文化习惯,使受众能够快速且深入地理解文案的含义。
综上所述,企业文案外宣翻译的接受性问题需要注意文化差异、语种特点、翻译方法等方面,提高文案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翻译人员应当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转换,对目标受众有所针对,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最终形成具有良好阅读体验的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
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59),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
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
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
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
(刘洪潮,2005:66)。
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
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锰珍、曾利沙,2006:23)。
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二外宣翻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1 术语和译名的不统一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
与外文中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
相对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现状而言,外宣翻译研究还十分落后。
国内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屈指可数。
对对外宣传的提法也有很多,如:汉英翻译、中译英、汉译外、实用翻译、外事汉英翻译、对外宣传、对外报道等,却未能统一提法。
没有固定统一的术语,研究比较分散,而且起步较晚。
李欣(2001)是最早使用外宣翻译术语的学者之一。
文中,虽然没有相应界定,但提到了对外宣传翻译的特定受众和特殊目的,强调了此类翻译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上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翻译,为后来外宣翻译的发展扩宽了视野。
外宣翻译之名可概括为无名形成不统一,术语的确立与否,直接影响着外宣翻译研究的目标明确性、内容具体性和方法合理性(徐建国,2009:93)。
外宣及外宣翻译名称的多样性造成外宣翻译的名称翻译至今仍不统一。
率先使用外宣翻译这一术语时译为Translating for Overseas Audience(李欣,2001:18);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探讨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论依据时,外宣翻译被译为Publicity-oriented C/E Translation(袁晓宁,2005:75);在探讨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策略原则与信息性质之间的价值关系时,外宣翻译译为Translation for Overseas Publicity(周锰珍、曾利沙,2006:23);而从词汇意义、感情色彩、术语特征等方面对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类后,外宣翻译宜译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李崇月、张健,2009:79)。
翻译研究名称的不统一,显然会影响外宣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 系统研究理论的缺失相对于新闻传播理论和翻译理论的总体研究而言,有关外宣翻译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的专著在国内少之又少。
对外传播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段连城和沈苏儒的几本著作,以他们的实践经验为指导思想,指引着我国的对外传播学走过了奠基和开创的初级阶段。
其中,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总结了对外宣传实务中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被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的第一本学术性专著,为我国对外传播理论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沈苏儒的《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侧重于理论探究,从理论高度帮助外宣人员认识对外传播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对外传播的原则、对象、方式、对外传播的特殊性和实际效果等,这些都属于对外传播学需要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外宣翻译的著作仍然屈指可数,国内几乎没有对外宣翻译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书籍。
本文作者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0年和外宣翻译相关的论文,查到的结果为39篇,分别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关联理论、传播学、交际理论、等效理论、归化异化理论和多元系统论、语用负迁移理论、美学理论等进行研究。
从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0年和外宣翻译相关的论文,查到的结果为1篇,在刘雅峰2009年所做博士论文《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一文中,作者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对外宣翻译进行研究,强调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同时,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2年共计70篇专门研究外宣翻译的论文,外宣翻译研究已经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但细心浏览后不难发现,选题重复现象较多,很多论文中的理论基本上停留在对译文的评价上,是为了批评而寻找的一种理论根据,未能真正找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操作性比较强的实用英语翻译理论。
多数研究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微观剖析论证。
特别是缺乏一种理论,不但能够正确地指出有些实用英语翻译如何质量低下,展示成功的实用英语翻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且还能告诉读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怎么去做,才能切实提高实用英语翻译质量(林克难,2007:6)。
本文认为,需要对外宣翻译中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做出可描写性、可印证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周锰珍、曾利沙,2006:26)。
3 研究的隶属关系含糊外宣翻译的定位不明确,隶属关系含混不清。
外宣翻译的同级和下属类别更是未得到细分。
在科学翻译、应用翻译或实用翻译的定位中,都可以感觉到外宣翻译的存在,但不清晰,不明确。
以题材而论,部分学者将外宣翻译归为应用翻译范畴。
应用翻译使用范围较广,涉及我们日常接触和各类应用,包括对外宣传、生产生活、经营活动等。
韩子满(2005)对应用翻译的范围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应用翻译包括所有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非文学文本翻译。
林克难采用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的分类法,将实用英语翻译划分在文学翻译与专门用途翻译之外。
实用英语翻译大致包括新闻翻译、广告翻译、电影(包括配音、片名、字幕)翻译、公示语翻译等等(林克难,2007:5)。
在这一说法下,可以将外宣翻译纳入实用英语翻译范畴。
事实上,外宣翻译实践在大外宣的格局下已经遍及各行各业,这也给外宣翻译的界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1 外宣翻译的特殊性我国外宣翻译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起步较晚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有其特殊性,尤其对翻译工作者有着更高、更特殊的要求。
翻译者在熟练掌握中外文语言习惯的同时,需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努力克服文化鸿沟,达到沟通目的。
与此同时,译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也要具备国内外政治、经济知识,不可单单为了翻译而翻译。
中国曾是文化大国,但就目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很弱。
中国在文化方面的贸易严重入超,就拿电影而言,目前国内市场每年能观赏到大量的美国大片。
相反,在美国,却很少能欣赏到我们中国的电影作品。
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多为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类信息从中文翻译为外语。
但在国际翻译界存在一个共识,即翻译工作者最合适的工作应该是把外语翻译为母语。
黄友义曾指出:外宣翻译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
(2004:27)众所周知,从口头、文字、印刷到电子、卫星、网络传播,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都具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
但我们知道,世界上大多数翻译工作者是从事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这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大障碍。
中文的难度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
在全球化时代,为人所知甚少的语言尤其受到威胁,翻译和翻译研究显得愈发重要(Gentzler,2001)。
2 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外宣翻译无系统理论支持,未成体系,少人问津,学术性弱。
当前外宣翻译缺乏全面的翻译技巧研究,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建构,与西方先进的翻译研究体系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始终无法解开我国翻译探究中的关键症结。
在实践中,虽然对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技巧等进行了诸多探讨,但大框架小内容的格局始终未被打破,无法准确定位。
外宣翻译不能不讲理论,不是汉语和外语之间的简单转换。
无论是信达雅、目的论、语境理论、语言适应理论、选择论还是关联理论,都不是外宣翻译独特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这些理论之间是独立的、分散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
3 受外宣翻译人才缺失的制约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翻译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现阶段急缺大批复合型翻译人才。
但匮乏的教学资源、单纯的翻译理论、良莠不齐的翻译教材、注重知识灌输、脱离实际应用等状况都使得外宣翻译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认为,丰富教学资源,以实践意义促进翻译理论发展,教学内容顺应信息时代要求,用合理化的课程设置促使翻译教学内容与实际翻译应用相结合,可以促进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
我国目前高层次翻译的教学与培训,比如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投入力量有限,方法陈旧,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高层次翻译人才的严重短缺。
而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翻译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工具作用。
此外,目前翻译人才的培养似乎与大学教学严重脱节,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空有一套翻译理论,却没有翻译实践经验,而从事外宣翻译者多为工作实践、业余兼职者。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宣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外宣翻译的目的是在内外有别的基础上,让目标受众明确无误且顺利地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译者的主体性在成功的文本转换中应该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本文认为,了解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大研究中的创新意识,借鉴国际先进的翻译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使外宣翻译研究朝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