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摘要】儒学是关于“人”的学说。儒学不是旨在成就专业人才,而是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学问之道在于成德、成圣,而成德、成圣便必然是在人性中完成。由此人性论乃成为整个儒家系统的基础。先秦儒家人性观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而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就是孔子,但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善恶,孔子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确定人性以及善,他只说“性相近”而不说“性相同”。孟子在继承孔子等的人性论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性善的理论。而荀子则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的主张。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观孔子孟子荀子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思想文化中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人性问

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

题,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西方哲学在研究人和人性的问

题的时候,习于采取一种逻辑的方式,把人或人性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予以分析。

从内容上说,人性首先是被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属性如社会性、生物性、诸种心

理要素、宗教性的企向等。然后抽出所谓的本质属性来构成人性的概念。从语言

的形式上看,它仍采取主谓结构的定义方式。儒学理解人和人性的方式与此大为

不同。从内容上讲,它不把人看做一个静态的、客观的、现成设定的分析对象;

从表述形式上讲,它亦不采取抽象定义的方式来表达人性的内涵。孔子论性,有

三句话概括了儒家理解人、人性的基本方式,一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曰“成之者性”。第一句是落实于自然个体生命以论

性;“性相近”则是从个体性中体现着“类”的共性的意义上言性;但此个体性体

现着共性,不是静态的说法,“成之者性”,即着眼于过程性、活动性以显性之本

真意义。在动态的、历时性的展开、生成中显现其整体性内涵,以确立人的存在

的形上基础。儒家理解人性的方式有其独特性,而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为儒家的哲

学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孔子的人性观

关于孔子的人性论,历来学界有各种争论,或从善、恶的方面来理解;或从自

然性、社会性方面来探究。其实,孔子没有明言人性之善恶,在《论语》的《阳

货》篇中记载着孔子对人性的最基本见解: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这句话意义并不是十分明确,没有指出人性善恶问题。

张岱年先生对这句话有一段中肯的说明:“孔子所谓性,乃与习相对的。孔子不以

善恶讲性,只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所谓的相异,皆由于习。”要明确这句话

的含义,先须明了它指的是什么。从主要意旨的角度可以把中国古代哲学家言性

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规定性之范围。中国古代哲学家言性,皆以性为先天或天生如此。告

子:“生之谓性。”《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孟子:“人之所不学而

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荀子:“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

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是诸家人性论虽不同,然就“性”所指范围来说,皆同,即以为先天、为天生所秉。

其二,规定性之内容。有以性为食色自然之性,有以性为血气心知之性,有

以性为天德良知之性。此诸家所异。

其三,性之善恶评价。如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性无善恶、性善情恶等。

依此,上引孔子《阳货》篇论“性”的话,只明确讲到性之范围一点,对“性”

之内容和评价,则无明确的解说。“性”与“习”相对而言,则性为先天、自然;“习”为后天,属社会性的修为。所以此处言性之范围,亦“生之谓性”之说。由于这里未对性的内容及其评价作出明确规定,故后儒对它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争议。

我们认为。孔子在这里实质上是从人之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规定人性的内容。首先,“相近”,应是从人之为“类”的共性角度来讲“性”。“相近”是从“同类”的意义上讲。以后儒家言性,很重人禽之辨,当源于此。

其次,从人禽之辨说,人类之性“相近”之因,亦即其可以“相远”之因。人可因“习”而“相远”。禽兽却不能“相远”;禽兽不能“相远”,乃因其一切活动只是因任自然的本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从“气质”即其自然本性、生物本能上来解释“性相近”的“性”,就不好说明人、禽的区别,也就不好说明人作为一个“类”的“相近”之性。中国古代哲学说性本自然,是说性天然如此,本来如此。这是就“性”所指的范围说,而不是就其内容说。孔子以“性相近”与“习相远”相对而言,即以“生”为性,只明确讲到“性”所指的范围。所谓气质之性或自然本性,则指人的自然本能而言,孔子显然未对“性”作出这种内容的规定。从语义的分析来看,孔子此语显然是从“类”的角度来谈性的内容。就“类”而言,此“性”应指人之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这个“类”性必与“气质”上而言,但却显然不宜仅限于气质之性和自然本性。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是什么?孔子认为是“仁”,所以他说“仁者人也”。而要成“仁”,就要靠后天修为。人能以修为以成就其为人,而禽兽却不可以诱化为“人”。由此而言,德的高下,为“习”之结果;但“德”作为人道之规律性或共性,乃包括与人作为“类”性的规定中。

其三,孔子虽以“性”标举“类”的本性,但并没把人的整体存在抽象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对待的方面。孔子所言“类”性,乃实即人的具体现实存在中来表现。“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知”、“下愚”,即就人的才质而言。人的才质有自然差异,或知或愚,或狂或狷,或勇或怯,但在其中,却贯通着人之所以为人之性。既有人之为人的共性,又有自然的差异,故从两方面统一言之,不能不说是“性相近”。

从以上语义分析可见,“性相近,习相远”这一个命题有两个要点:第一,以“类”性规定“性”之内容;第二,在个性上显现“类”的共性。

孔子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孔子的人性观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观。孔子提倡用“诗”、“礼”和“乐”涵养和塑造人性,有一系列的人性修养方法、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并提出了方法论的诸原则。孔子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性乃人的自然属性,孟子的假设和论证从一下几个层面展开:

第一,从自然属性的层面。孟子认为,人有自然的食色之性,但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在于人有内在的道德的知、情、意,这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属性。按孟子的看法,善性良知是天赋予人的,是先于经验的,是人区别于他物的类特性、类本质,在人之内的范围是具有普遍性的。人性之善源自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为天所赋予,一方面,人之有四善端犹人之有四体,乃天所禀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