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24年冰蓄冷空调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冰蓄冷空调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冰蓄冷空调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通过利用低峰电时段将电能转化为冷能存储在冰蓄冷装置中,然后在高峰电时段释放冷能提供空调服务。
在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当下,冰蓄冷空调具有重要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析当前冰蓄冷空调市场的环境,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相关政策,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冰蓄冷空调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冰蓄冷空调市场的规模受制于多个因素,包括技术成熟度、价格、能源政策、市场需求等。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其中,亚洲市场占据了最大份额,北美和欧洲市场紧随其后。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冰蓄冷空调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3. 竞争格局目前,冰蓄冷空调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造商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冰蓄冷技术。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的ABC公司、日本的DEF公司以及中国的GHI公司等。
这些公司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为市场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在竞争格局中,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是制胜的关键。
冰蓄冷空调产品需要具备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等优势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此外,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也对竞争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4. 政策环境在促进冰蓄冷空调市场发展方面,政策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冰蓄冷空调进行了财政补贴或减税政策,鼓励市场推广和应用。
此外,能源政策也对冰蓄冷空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制定了严格的能源消耗指标和环境标准。
这为冰蓄冷空调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5. 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冰蓄冷空调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预计冰蓄冷空调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美元。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采用冰蓄冷在制冷空调,是空调技术革命的又一卓越贡献,是解决我国特大型城市夏季电力问题的最优方案之一,也是未来楼宇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夏天用电高峰负荷,大量减少夏天高温季节停电拉闸的概率;有利于人们的和谐幸福安定工作和生活。
标签:冷蓄冷;制冷空调;应用前景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建筑物空调时间所需要冷量的部分或全部在非空调时间利用蓄冰介质水的显热及潜热迁移等特性,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与PLC的控制,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出来的一种新颖技术制冷技术。
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
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一、冰蓄冷技术1、冰蓄冷空调系统。
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送风温差一般控制在8~10℃,送风温度在15~18℃范围,如果系统有再热,则盘管出口空气温度可低到12℃左右。
而在冰蓄冷系统中,利用低温冷水,可将盘管出口空气温度降到4~6℃,送风温差可达20℃左右,形成所谓“低温送风系统”。
20世纪末期,我国的冰蓄冷技术日趋完善,于是全面提出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的理论,对这种系统的特点、技术性能、设计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系统的优越性,这是冰蓄冷技术的重大突破,理论方面也已经很完善。
进入21世纪以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理论日趋成熟,在吸取了国外大量先进技术以后,2002年首次由国内设计完成的集成冰蓄冷、低温送风、变风量等多项国内国际先进的空调新技术的系统在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圓满竣工,接着西北电力调度中心等电力部门都成功应用了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
至此,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这项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近年来,对于这种新型的冰蓄冷空调技术,我国虽然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024年冰蓄冷空调市场调研报告
冰蓄冷空调市场调研报告1. 简介冰蓄冷空调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在空调运行时通过夜间低温储存冰能,并在白天释放冰能提供制冷效果,从而降低能耗。
本报告对冰蓄冷空调的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冰蓄冷空调市场在近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底,全球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X%的年增长率继续增长。
3. 市场动态3.1 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冰蓄冷空调受到政策支持和环保意识的推动,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X%的年增长率。
3.2 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冰蓄冷空调受到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驱动。
目前,发达国家的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较大,而新兴国家的市场规模正在逐渐增长。
4. 市场竞争冰蓄冷空调市场存在着较高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商,如XXX、YYY等。
这些厂商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5. 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冰蓄冷空调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将不断创新,提升能效和降低成本。
- 市场扩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冰蓄冷空调市场将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如商业建筑、工业制冷等。
- 政策支持:政府在环保政策方面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冰蓄冷空调的发展。
6. 市场前景综合以上分析,冰蓄冷空调市场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创新,冰蓄冷空调将在未来成为空调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
7. 结论冰蓄冷空调市场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增长,并且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关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大,以提升竞争力,开拓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政策支持和环保意识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分析概述冰蓄冷中央空调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通过利用不同时间段的低峰电力价格冷却水进行蓄冷,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意识的增强,冰蓄冷中央空调在市场上的需求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本文将对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1. 市场现状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和能源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市场前景广阔。
2. 市场增长趋势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其中,以下几个因素对市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环保意识增强:冰蓄冷中央空调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得到了愈加重视的环保意识的支持,促使用户选择冰蓄冷中央空调产品。
•节能需求增加: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低峰值电力进行蓄冷,可以有效利用廉价电力,以降低空调运行成本。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用户对节能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政府政策支持:为鼓励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应用,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来推动市场发展。
•技术创新促进发展: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有较大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产品性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 市场前景展望预计未来几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以下几个因素将促进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冰蓄冷中央空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进一步突破: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的持续创新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能效,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建筑节能要求提高:随着人们对能源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业将面临更多的节能要求,这将进一步促进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政策支持持续加大:政府对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冰蓄冷空调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冰蓄冷空调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is report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Current Market Status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global market size of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was valued at USD 3.36 billion in 2019, and it is expected to reach USD 5.75 billion by 2026, with a CAGR of 7.9 during the forecast period.In terms of regional market, Asia-Pacific is the largest market for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global market share in 2019.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India ar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growth of the Asia-Pacific market.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re also important markets for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with a market share of about 20 and 16 respectively in 2019.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is highly competitiv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layers operating in the market. Major players include CALMAC, Ice Energy, Trane, and Baltimore Aircoil Company. These companies are focusing on product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partnerships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market.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its growth trajectory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key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industry:1.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re becoming mor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which will drive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2. Government Support: Governments across the world are providing incentives and subsidies for the adoption of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cluding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which will fuel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3. Integration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he integration of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and wind power will provide further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dustry.4. Increasing Demand from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Th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are the major consumers of ic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rom these sectors will drive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5. Strategic Partnerships: The industry players are focusing on strategic partnerships to expand their product portfolio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which will provide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dustry.未来三到五年冰蓄冷空调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随着节能环保需求的增加,冰蓄冷空调行业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的原理及市场前景分析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的原理及市场前景分析摘要冰蓄冷空调技术是利用夜间网低谷电运转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的一项调节负荷、节约能源的技术。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是转移高峰电力、开发低谷用电、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符合我国的长期国策。
那么根据冰蓄冷空调技术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大温差与低温送风的优点。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技术;移峰填谷;低温送风目录1、技术背景 (1)2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2.1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1)2.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选择 (1)2.2.1 部分蓄冷运行方式 (1)2.2.2 全部蓄冷运行方式 (2)2.2.3 分时蓄冷运行方式 (2)3、冰蓄冷空调系统评价 (2)3.1 冰蓄冷空调的优势 (2)3.2 冰蓄冷空调的特点 (3)4、国外冰蓄冷空调的概况 (3)5 、我国冰蓄冷空调现状及发展趋势 (4)5.1 冰蓄冷空调发展概况 (4)5.2 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发展趋势 (4)5.2.1 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 (4)5.2.2 实现区域供冷 (5)5.2.3 新型蓄冷技术和蓄冷材料的开发 (5)5.3 冰蓄冷现阶段的机遇 (6)参考文献 (7)1、技术背景电力蓄冷技术,以其独特的移峰填谷作用成为我国改善电力紧张局面,并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2005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召开“应对空调负荷措施技术交流会”会上指出,继续大力推广蓄冷空调技术,采用需求侧管理(DSM)的水蓄冷、冰蓄冷技术来达到削峰填谷,充分运用价格杠杆,鼓励用户采用蓄冷空调[1].随着各地峰谷电价实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峰谷电价比的加大,推动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电力蓄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组成2.1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所谓蓄冷空调,是指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制冷主机开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再将冷量释放出来.2.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选择冰蓄冷系统的蓄冷运行方式通常有3种,即部分蓄冷、全部蓄冷、分时蓄冷.在确定冰蓄冷空调的制冷机组容量之前,首先,应按照该建筑计算逐时空调冷负荷的方法,计算出建筑逐时冷负荷.2.2.1 部分蓄冷运行方式制冷机在夜间的低谷蓄冷,白天融冰供冷以满足冷负荷要求,供冷不足的部分由制冷机供给.主要特点是减少了装机容量,一般可减少到峰值冷负荷的30%~60%.这种蓄冷对电网的削峰填谷没有发挥最大作用.2.2.2 全部蓄冷运行方式夜间蓄冷,白天融冰供冷,完全满足白天冷负荷要求,即空调冷负荷全部靠融冰来供给.当冷负荷全部出现在高峰用电时间段时,能最大限度的起到削峰填谷作用.由于制冷设备容量没有减少,因而初始投资仍然很大.2.2.3 分时蓄冷运行方式充分利用低谷电来制冰蓄冷,而在用电高峰时段靠融冰供冷,满足空调冷负荷要求,真正起到电网的移峰填谷作用.由于分时蓄冷运行方式既可以分时融冰供冷较大限度的利用蓄冰供冷,同时,又兼顾了高峰时刻的负荷要求,因此,冰蓄冷中央空调方案一般采用这种运行策略.3、冰蓄冷空调系统评价3.1 冰蓄冷空调的优势蓄冷空调系统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移峰填谷”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紧张状况,提高发电效率,转移电力高峰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新建火力发电厂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环境,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社会生态平衡效益.另一方面,冰蓄冷中央空调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峰谷电价差可节省相当可观的运行电费,由于可以依靠融冰来供冷,因此,可以减少制冷机组容量与台数,减少其投资,同时,也减少电力容量与变配电设施费用,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2 冰蓄冷空调的特点冰蓄冷空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力降低制冷机组的容量,减少电力增容费与机组设备费.同时,还可以使空调用冷水温度降至1℃~4℃,从而获取较低的送风温度,节省风机的运行能耗.采用冰蓄冷技术使得制冷系统全负荷运行的比例增大,机组开停次数减少,系统状态稳定.同时,由于其可作为应急冷源使用,提高了供冷的可靠性.冰蓄冷空调最大的缺点就是初投资大,蓄冷工况运行时制冷机组效率低,控制系统较复杂.目前的蓄冰槽与板式换热器,由于制造工艺要求高,价格往往是制冷机组的1.5倍.投资费用较高已成为冰蓄冷空调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蓄冰槽的性能和蓄冷设备国产化率以降低成本,已成当务之急.4、国外冰蓄冷空调的概况1994年底前,美国约有4000多个蓄冷空调系统用于不同的建筑物,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医院、学校、工厂、工艺设备及集会中心.美国芝加哥市Unicon热能技术公司,建立了小区冷冻生产中心,拥有60个BAC蓄冰槽,可提供232400kWh的蓄冰量.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能源的有效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就开始对蓄冷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随后推出了分时电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推广蓄冷空调应用技术.到1998年,日本共有5566个蓄冷空调系统.5 、我国冰蓄冷空调现状及发展趋势5.1 冰蓄冷空调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造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迅速、同时还有电力紧缺的北京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已有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448个,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18个省,全国2/3的省市都建造了蓄冷空调系统,蓄冷空调最多的依次是浙江省(67项)、北京市(64项)、江苏省(57项)、广东省(29项)、山东省(28项)和上海市(27项).5.2 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蓄冷空调技术经过十几年发展和使用,人们已经认识到其在电网运行中的移峰填谷作用,且该系统有利于提高电网负荷率并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并通过实际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5.2.1 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由于蓄冰储能提供了低温冷源,为低温送风技术的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风机在电力峰值时间运行,由于采用低温系统,送风量可以减小,风机消耗功率则相对减少,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峰值电力需求,从而降低运行费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样,低温送风系统所需的冷冻水量也相应减少,若与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比较,常规空调系统(送风温度13℃,无冰蓄冷系统)的冷冻机及冷却塔的容量将增加60%左右,水泵容量则增加一倍.由于送风量减少,相应的空调设备和风道尺寸均减少,系统所占建筑空间就小了,可降低建筑物层高,从而降低建设费用.蓄冰技术与低温送风技术的结合有其优越的经济特性,如推行冰蓄冷空调配合低温送风方式,将大大降低能耗,既可以有效地使峰谷差减小,又可节能并节省初投资.因此,低温送风技术必将成为我国空调系统发展的重点.5.2.2 实现区域供冷区域性的供热或供冷对于实现节能及有效利用资源是较为合理的.对于单个供冷站而言,区域供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减少了电力消耗及环境污染.由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可以建立区域性空调供冷,实现区域集中供冷,使供冷方式变得更为灵活,更加符合区域性的实际用冷需求,真正的达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5.2.3 新型蓄冷技术和蓄冷材料的开发随着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对新型蓄能技术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通过制冷工质替代、加大传热速率及强化系统内的传热传质过程来实现缩短蓄放冷时间,并通过降低间壁传热热阻,以及降低制冷剂与水之间的附加热阻来实现更快速的新型蓄冷制冰技术.与此同时,对新型蓄冷、蓄热介质的开发也受到关注.目前,应用的蓄冷材料主要包括水、冰和共晶盐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固液相变潜热大,经久耐用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易于保存和无腐蚀性的新型蓄冷材料正被人们所期待.5.3 冰蓄冷现阶段的机遇中国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为实施区域集中蓄冷/供冷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园区、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为区域集中蓄冷/供冷奠定了基础;城市或区域商业中心、行政中心的集中建设,使实现区域集中蓄冷/供冷有了现实的条件;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次能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实,使实施以移峰填谷为主要特征的集中蓄冷/供冷成为必然。
2024年冰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冰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空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传统空调使用制冷剂来降低温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冰蓄冷空调技术应运而生。
冰蓄冷空调利用峰谷电价,将电能转化为冷能储存在冰蓄冷装置中,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空调使用。
本文拟对冰蓄冷空调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2. 市场概况目前,全球空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冰蓄冷空调作为一种环保节能产品,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每年15%的增速增长。
3. 优势与劣势分析冰蓄冷空调相较于传统空调具有以下优势:•环保节能:冰蓄冷空调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经济效益:冰蓄冷空调利用峰谷电价,降低了使用成本。
•能量利用高效:冰蓄冷技术可以在低负荷时段制冷,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降噪性能好:冰蓄冷空调减少了空调运行时的噪音。
然而,冰蓄冷空调也存在一些劣势:•技术成熟度不高:由于冰蓄冷空调技术相对较新,其成熟度相对较低,可能存在性能稳定性等问题。
•初始投资高:相较传统空调,冰蓄冷空调的初始投资较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4. 市场需求分析4.1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冰蓄冷空调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保节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保节能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能源成本:由于冰蓄冷空调可以利用峰谷电价,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因此受到注重节能的消费者的欢迎。
•室内舒适度:消费者对空调系统提供的舒适性有较高的要求,冰蓄冷空调通过稳定温度、减少噪音等方面满足了这一需求。
•智能化: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消费者对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冰蓄冷空调在智能化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4.2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冰蓄冷空调市场上存在多家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传统空调制造商以及冰蓄冷空调新进入者。
2023年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通过冷冻水蓄冷,将蓄冷水用于空调制冷,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和节能水平的一种空调系统。
在近年来,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市场规模和潜力冰蓄冷中央空调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峰谷差,提高系统平均效能。
据统计,我国现有建筑用电的30%左右用于空调。
如果广泛推广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巨大的节能减排效果。
因此,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大型空调企业如美的、格力、海尔等,以及一些专业从事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研发和制造的企业。
国内大型空调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但在冰蓄冷中央空调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上相对较为薄弱,专业企业则相对更加专注于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三、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将不仅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楼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将进一步渗透到中小型商业建筑和普通住宅领域。
同时,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此外,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广下,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行业格局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四、市场挑战和问题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相对较新,市场接受度有限。
其次,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技术难题,例如,蓄冷水的凝结和分离等问题。
此外,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了市场推广和应用难度。
五、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二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三是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和市场纪律;四是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蓄冷空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蓄冷空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贵银 邢 琳 杨 帆(南京大学)摘 要 阐述应用蓄冷空调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介绍各种类型的蓄冷空调系统,指出蓄冷空调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空调 水蓄冷 冰蓄冷 共晶盐The developing status and trend of cool storage air 2conditioning technologyFang Guiyin Xing Lin Yang Fan(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ing status of cool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All kinds of cool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re introduced.The trend of cool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pointed out.KE Y WOR DS air 2conditioning ;water storage ;ice storage ;eutectic salt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商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蓄冷空调技术具有很大的移峰填谷潜力。
在建筑空调系统中应用蓄冷技术已成为我国今后进行电力负荷需求侧管理、改善电力供需矛盾最主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目前峰谷电价政策的出台及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促进我国蓄冷空调的发展和应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蓄冷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将形成不断发展的趋势。
1 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促使蓄冷技术迅速发展。
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重新将冰蓄冷技术引入建筑物空调,积极开发蓄冷设备和系统,实施的工程项目也逐年增多。
2023年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趋势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耗大量能源的传统空调正面临淘汰的风险,而冰蓄冷中央空调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
以下是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卓越的节能效果使得冰蓄冷中央空调成为当今空调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市场统计,目前全国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5年,中国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将以19.8%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以上。
二、品牌竞争加剧随着不同品牌的进入,冰蓄冷中央空调的竞争也逐渐加剧。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品牌有格力、美的、海尔、长虹等。
作为业内巨头,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这些品牌的加入也使得市场的竞争不断紧张。
三、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政策是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为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已经超过30项。
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冰蓄冷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在不断地更新迭代,目前正在向着高效节能、智能化、绿色环保等方面发展。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目前,大多数的冰蓄冷中央空调产品已实现了一机多控、远程控制、定时开关等智能功能。
五、市场前景广阔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兴起。
这种生活方式的普及将推动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冰蓄冷中央空调行业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前途光明的市场。
总之,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品牌竞争加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企业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品牌营销、完善售后服务、注重品质监管,才能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大型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的主要空调解决方案,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凸显,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逐渐得到了市场的关注。
本文将就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该市场的发展情况。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中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X%。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环保要求的提升: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和企业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因其较低的能耗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青睐。
•节能效益的优势:冰蓄冷技术可以利用夜间的低峰电进行冰蓄冷储能,然后在白天高峰期用于空调制冷。
这种节能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能源浪费和成本支出。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加,对高效节能的空调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增长。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满足大规模建筑物的制冷需求。
3. 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目前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在这个市场上,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创新、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等。
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目前仍然以少数大型制造商和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主要参与者通常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并且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消费者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提高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4. 市场机遇与挑战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2023年冰蓄冷空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冰蓄冷空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冰蓄冷空调是一种利用水蓄冷装置实现低温环境制冷的空调系统。
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稳定等特点,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三个方面进行对冰蓄冷空调行业进行市场研究。
首先是市场规模。
据行业数据显示,冰蓄冷空调市场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中国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商业建筑领域是冰蓄冷空调的主要应用场景,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X%。
而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用建筑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其次是发展趋势。
冰蓄冷空调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政府的支持政策对冰蓄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政府对于节能产品的补贴政策以及相关研发资金的投入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冰蓄冷空调的发展。
其次,随着环保概念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冰蓄冷空调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次,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推动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最后是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冰蓄冷空调市场上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的一些知名空调企业以及一些专注于冰蓄冷技术研发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市场推广,以争夺市场份额。
目前,一些国内空调企业正致力于改进产品性能和外观设计,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行业内还存在一些专业的冰蓄冷技术研发企业,他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冰蓄冷空调市场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政策的支持、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将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
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因此,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冰蓄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冰蓄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清华大学张寅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邱国佺**Present state and perspectives of ice cool storage researchBy Zhang Yinping and Qiu Guoquan提要对冰蓄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状作了综述,讨论了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及技术难点,展望了近期冰蓄冷研究和开发的走向。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换热Abstract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ce cool storage technology.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new key technologies, presents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ice cool storage in the near future.Keywords ice cool storage,air-conditioning,heat exchange1 引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想方设法降低电网负荷的峰谷差,而空调电耗对电网负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低能耗、可用电网低谷电的空调设备及相应的蓄冷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开发就成了近年来空调、储能领域的国际性热门课题,其中,尤以冰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应用受到研究者重视。
这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较高。
本文基于对日本在该领域研究状况的分析,对冰蓄冷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我国正在崛起的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开发有所帮助。
2 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开发现状2.1 制冰方法的分类和评述与水蓄冷相比,冰蓄冷系统的优点是:蓄冷密度高,使蓄冷槽体积较小;温度稳定,便于控制;热设计的灵活性强。
冰蓄冷中的制冰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静态制冰方式,即在冷却管外或盛冰容器内结冰,冰本身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②动态制冰方式,该方式中有冰晶、冰浆(ice slurry)生成,且冰晶、冰浆处于运动状态。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冰蓄冷中央空调是一种采用冷水蓄冷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在夜间利用低峰时段的便宜电力将水冷却并储存起来,然后在白天高峰时段使用冷水来制冷,从而降低空调系统在高峰时段的负荷。
本报告旨在对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目前已经成为空调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个市场还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3. 市场驱动因素•节能效果:冰蓄冷中央空调通过利用低峰时段的便宜电力制冷,有效降低了能耗,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环保要求:传统空调系统使用常规冷媒,对环境有一定的损害。
而冰蓄冷中央空调采用水作为冷媒,无污染无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得到广泛认可。
•成本效益:冰蓄冷中央空调在长期运行中节约了大量能源和维护成本,其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吸引了许多用户的关注和采用。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同时也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竞争。
大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保持了市场的竞争优势。
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通过低成本和技术专长,在某些细分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
5. 市场前景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未来几年内,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冰蓄冷中央空调将进一步普及,成为主流选择。
6. 总结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小型企业也有机会在细分市场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整体而言,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冰蓄冷空调的发展前景及意义
我国冰蓄冷空调的发展前景及意义【摘要】自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能源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节约能源”与新型替代能源的开发,因为空调冰蓄冷技术具备移峰填谷、备用能源、大幅节约费用的多重功效,赢得了政府及用户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热泵;节约能源;削峰填谷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用空调已普及,然而,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能源价格节节攀升,使用空调的成本也日益增加,如何在享受舒适温度的同时,降低成本成为国家和人民日益重视的问题。
当前市场上冰蓄冷空调以其独特的节能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家和人民的青睐。
1.冰蓄冰空调的概念冰蓄冷空调系统,即指在夜间电力负荷很低的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贮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制冷的需要。
少开或者不开主机,尽量融冰释冷,提供冷量。
由此可见,蓄冰空调系统是电力移峰填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合理平衡用电的有效手段。
2.国内外冰蓄冷空调的发展现状欧美日韩一些国家在60年代率先将冰蓄冷技术引入到建筑空调系统里来,目前已大面积普及应用了该蓄能技术。
日本目前在使用冰蓄冷的建筑物已有10多万个;美国提出将在1997年将空调蓄冷技术普及应用到99%的实施目标;韩国也制定了使用冰蓄冷产品的强制政策,要求3000平米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拥有该系统。
我国台湾省自1984年建成第一个冰蓄冷空调系统以来,蓄冷空调应用发展很快,由1992年33个蓄冷空调系统,到1993年为142个,到1994年就已建成225个蓄冷空调系统,总冷量高达2009000Kwh;转移高峰用电超过52000Kw。
为了解决我国电力出现的白天及夜间的巨大负荷差,充分利用电网夜间的低谷电,我国成立了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心,并从90年代初开始引进和研制冰蓄冷技术,到目前全国蓄能工程项目累计只有500多个;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建设部等决策机构联合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了电价峰谷差政策,目前已达到4:1/5:1,国家在未来两年内还要不断拉大峰谷差,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达1:10的费率比还有很大差距;为鼓励蓄能技术的推广使用,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硬性政策支持蓄冰技术的发展应用。
冰蓄冷空调市场分析报告
冰蓄冷空调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冰蓄冷空调是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低峰时段将水转化为冰进行储存,然后在高峰时段释放冰能量来制冷空调,以实现能耗的平衡和节约。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的压力不断加大,冰蓄冷空调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冰蓄冷空调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现状、优势与劣势、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冰蓄冷空调市场分析报告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报告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冰蓄冷空调的定义与原理,分析市场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主要应用领域与用户群体、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以及优势与劣势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与挑战。
在结论部分,将展望冰蓄冷空调市场的前景,提出发展建议,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论证,读者将了解冰蓄冷空调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行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冰蓄冷空调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优劣势,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冰蓄冷空调的定义与原理进行介绍,分析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探讨主要应用领域与用户群体,研究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以及优势与劣势分析,为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发展建议的探讨,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1.4 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冰蓄冷空调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其主要应用领域涵盖了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用户群体较为广泛,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其次,冰蓄冷空调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能,减少用电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蓄冷技术现状与展望
蓄 冷 设 备
B A C
C I A T
浙 江 国 祥
清 华 同 方
北 京 西 冷
水 蓄 冷
其 它
项目 总数
63
18
101
14
5
5
81
36
3
27
5
37
4
图1 全国蓄冰空调项目按蓄冰设备统计
清华同方 浙江国祥 北京西冷
QINGHUA 7%
XILENG 1%
其他 1%
KING 1%
BAC 17% FAFCO 5%
浙江华源
HUAYUAN 33% CRYOGEL 1% MUELLER 1% CALMAC 4%
CIAT 29%
图2 全国蓄冰空调项目按蓄冰量统计
KING 0.35% QINGHUA 4.27% XILENG 0.35% BAC 40.35%
HUAYUAN 19.04% CRYOGEL 0.59% MUELLER 6.07% CALMAC 2.25%
我国冰蓄冷空调工程363个,不仅采用美 国BAC、FAFCO、CALMAC、MUELLER、 CRYOGEL和法国CIAT的先进蓄冰设备,我 国北京西冷、清华同方、浙江华源和浙 江国祥等也开发有自己特色的蓄冰设备.
表2 全国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 按蓄冰设备分
F A F C O C A L M A C M U E L L E R C R Y O G E L 浙江 浙江 华源 华源 (蕊心 (导热 冰球和 塑料 小圆冰 盘管) 盘管) 球)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上海科技城 西北电力集团公司调度通讯楼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候机楼 四川邮政管网中心大楼 嘉兴华庭街主力百货和地下超市 上海浦东国际儿童医学中心 杭州建设银行(银泰广场) 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北京中关村西区区域供冷 广州大学城 上海东华大学 浙江金华时代广场 上海浦东机场能源中心 上海中凯城市之光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空调领域,冰蓄冷中央空调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能耗的新型空调系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需求的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前景的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2. 冰蓄冷中央空调的概述2.1 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在夜间低峰期使用电力将水冷却至冰点,然后储存起来。
白天高峰期,冰蓄冷系统通过冷却剂循环将冷水通过蓄冷贮槽送往空调末端,实现空调制冷需求。
此外,冰蓄冷中央空调还可利用电力储冷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冷。
2.2 冰蓄冷中央空调的优势•节能环保:冰蓄冷中央空调能够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进行储冷,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减少能耗。
•灵活性强:冰蓄冷系统可以根据用电需求进行灵活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维护成本低:冰蓄冷中央空调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3. 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趋势3.1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冰蓄冷中央空调的使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冰蓄冷中央空调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电力资源的依赖,因此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3.3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冰蓄冷中央空调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
同时,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系统控制技术的进步也进一步推动了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
4. 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的竞争格局目前,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竞争还相对较小,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
预计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冰蓄冷中央空调市场需要不断创新,开发更高效、更节能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蓄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清华大学张寅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邱国佺**Present state and perspectives of ice cool storage researchBy Zhang Yinping and Qiu Guoquan提要对冰蓄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状作了综述,讨论了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及技术难点,展望了近期冰蓄冷研究和开发的走向。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换热Abstract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ce cool storage technology.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new key technologies, presents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ice cool storage in the near future.Keywords ice cool storage,air-conditioning,heat exchange1 引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想方设法降低电网负荷的峰谷差,而空调电耗对电网负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低能耗、可用电网低谷电的空调设备及相应的蓄冷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开发就成了近年来空调、储能领域的国际性热门课题,其中,尤以冰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应用受到研究者重视。
这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较高。
本文基于对日本在该领域研究状况的分析,对冰蓄冷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我国正在崛起的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开发有所帮助。
2 蓄冷空调的研究和开发现状2.1 制冰方法的分类和评述与水蓄冷相比,冰蓄冷系统的优点是:蓄冷密度高,使蓄冷槽体积较小;温度稳定,便于控制;热设计的灵活性强。
冰蓄冷中的制冰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静态制冰方式,即在冷却管外或盛冰容器内结冰,冰本身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②动态制冰方式,该方式中有冰晶、冰浆(ice slurry)生成,且冰晶、冰浆处于运动状态。
静态制冰由于系统简单,现已成为应用中冰蓄冷系统的主流。
然而,静态制冰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冰层的增厚使热阻增大,导致冷冻机的性能系数(COP)降低;一些静态系统中冰块的相互粘连导致水路堵塞。
目前,冰蓄冷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动态制冰技术。
动态制冰方式约有40多种,其中冰水混合浆(即含有很多悬浮冰晶的不,英文名为ice slurry)技术最受研究者关注。
冰水混合浆可采用管道输运,其换热需采用换热器。
虽然这种动态制冰方式很有前途,但迄今尚未商业化。
该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管理技术和经济性还需进一步完善。
2.2 制冰技术2.2.1 制冰技术的现状冰蓄冷技术中制冰是关键,各类制冰法如表1所示。
图1~4为几种制冰方法的示意图。
图1 流动过冷却水制冰法图2 冷媒(戊烷)蒸发制冰法图3 低沸点冷媒蒸发制冰法图4 低温液态冷媒显热换热制冰法2.2 制冰技术课题关于制冰法中的技术问题,下面列举的研究开发课题是很有意义的:(1)客观地评价各种制冰法,统一制冰效率的含义;(2)确立各种制冰法充填率(IPF,即ice packing factor)的合适算法;(3)研究静态制冷法高IPF情况下避免冰层相互粘连的办法;(4)研究管内制冰法高IPF情况下防止冰堵塞的方法;(5)图5所示的制冰方式中,如何使水滴下时形成厚度均匀的冰层;(6)对密闭容器内的制冰方式,增加密闭容器材料的导热性能、防止相变材料的过冷和分层、防止冰生长时容器内空气压力增大导致容器破裂;(7)对收获(harvest)型制冰,寻找新型冰层剥离法和减少剥离能耗以及延长机械冰剥离器寿命和降低剥离噪声;(8)对图6所示的冰水悬浮液制冰法,如何有效增加IPF和防止管内壁冰层附着造成流道冰堵塞;图5 下降液膜制冰法图6 管内水溶液下降膜制冰法(9)对图1所示的过冷水制冰系统,如何避免过冷水在换热器壁上冻结形成的阻塞;(10)对片状冰晶制冰法,如何提高其IPF及如何提高低温冷媒和水的换热效率;(11)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储冷相变材料)--水的流动性能及其改善的研究,它们的稳定性及其改善的研究;(12)对采用笼形化合物(Clathrate)--水的储冷系统,研配不污染环境的笼形化合物;(13)对喷射水雾型冰晶产生系统,如何防止冰片间的粘合及如何提高冷媒蒸气和水雾的高效接触和换热。
2.3 蓄冰和取冰技术2.3.1 蓄冰槽①蓄冰槽的容量若蓄冰槽兼作冬天的热水蓄热槽,则蓄冰槽的体积需比仅考虑夏天蓄冷用的要大。
一般,蓄冰槽体积按蓄冷量能满足冷气设备负荷的50%设计,这样,它在冬天作为热水蓄热槽的功能也可得以发挥。
②蓄冰槽的形状蓄冰槽一般是立方体形或圆筒形。
长宽比关系到充、释冷速率和蓄冰效率。
要优化蓄冰槽内的换热,必须考虑蓄冰槽(或盛装相变材料的容器)的形状;蓄冰槽的设置位置和所用的冷媒决定了应采用开放型还是密闭型蓄冰槽。
③蓄冰槽的隔热蓄冰槽隔热材料需作防水处理,特别是纤维系列的隔热材料,吸水后冻结,隔热性能大为下降。
2.3.2 蓄冰槽放冷技术①动态制冰法中冰的分散和输送动态制冰法中冰块在水溶液中处于分散状态,因此需在蓄冰槽内设置泵,强制冰--水循环形成。
在蓄冰槽的冰水混合浆取出口,安有喷嘴。
此外,为防止冰块进入输送管,在输送管口,需安置金属网。
②冰浆取出机旋转翼型:旋转翼把蓄冰槽内的冰水混合浆送进输送管。
螺杆(screw)型:如图7所示,凭借蓄冰槽内的喷射泵喷射水的力量,使冰水混合将流入配管。
图7 螺杆(screw)型冰浆输送法球阀型:如图8所示,凭借蓄冰槽下部的泵,使冰浆流入配管。
图8 球阀型冰浆输送法③冰充填率(IPE)控制器为调整冰水混合浆的冰充填率(IPF),图9所示的管壁上,有一些孔穴,可将部分水排到管外,达到调整IPF的目的。
此外,在冰水混合将流动方向上,可设置分流管,将水排出,达到增加IPF的目的。
图9 冰充填率(IPF)控制器2.3.3 蓄冰和取冰技术展望为使蓄冰槽内的冰可长期储存,有必要研究防止冰块粘连的技术和取冰技术。
若这些技术有所突破,则动态制冰技术将获得实质性发展。
最近,下列技术得以实现或正在研究:利用冰的输送管实现小型蓄冰槽的二次利用,低温能量的分散储存,冰输送管兼作蓄冰槽。
2.4 冰输运技术冰水混合浆的输送技术,关系到动态制冰技术的普及。
采用此技术输送冷量,与用冷水管输送相比,可大幅度缩小输送管的直径,降低配管投资。
例如,与给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的冷水输送情况比,输送IPF为15%冰浆,其配管管径约可减小一半。
2.4.1 细微冰浆的管内液体输送的现状和课题①冰浆在管内输送的流动状态和压力损失对IPF对20%以下、粒径1mm以下的细微冰粒,大致的管内流动情况和压力损失关系见图10。
其中各种冰浆流动情况说明如下:图10 冰浆在管内输送的流动状态和压力损失示意图(a)浮冰/冷水双层流管内流速﹤0.5m/s,部分冰粒子停留在管子上部,其下部有冷水流动,形成双层流。
与纯水的情况相比,此类流动压力损失较大。
(b)冰粒子的飘浮流动管内流速>0.5m/s,滞留在管子上部的冰粒子群向下部的水流层扩散,其压力损失和流速的关系见图10。
(c)冰粒子的扩散剥离流动管内流速>1m/s,冰粒子分布范围扩大到管内整个横断面,但上总后冰粒子密度仍较大,流动压力损失曲线和水的相应曲线已较接近。
(d)冰粒子的均质流动管内流速>2m/s,冰粒子在管内形成均匀分散的均质流动。
其流动压力损失曲线和水的相应曲线很接近。
若增大IPF,冰粒子会向管中央集中,与管壁的水流形成二层流,降低了流动阻力。
流动压力损失曲线和水的相应曲线较接近。
这里,管内流动压力损失随IPF的增大而增大,对应于压力损失最小值的临界流速也增大。
如何减小管内流动阻力是今后需研究的课题。
②冰块的管内阻塞现象冰块的管内阻塞现象是冰浆在管内输送的最大问题,目前,采取的防止方法有:增大管径,增大弯管的曲率和使用可挠管:为防止流量变动而采用定流量的泵;为防止冰在管内滞留而采用高速管流,以确保冰浆在管内的均质流动等。
此外,更积极的办法是,采用定形相变材料颗粒,这类相变材料颗粒外部覆有一层膜,防止相变材料颗粒间的粘连;可采用乙二醇溶液作为传热液体。
③采用大直径冰粒子和小直径冰粒子的混合以增大管道输送的载热能力如图11所示,直径为几cm的大粒子群和直径为1mm以下的小粒子混合,流动阻力小的小冰粒子在管壁附近流动,大的冰粒子在管道中央流动,出现了"分球"现象。
这样,在不增加流动阻力的情况下,增大了IPF,从而增大了载热能力。
图11 大、小直径冰粒子的混合对压力损失和IPF的影响示意图④冰浆在弯曲管、旁路管和阀门周围的流动状态和压力损失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至今仍只有定性研究结果,如:(a)垂直配管与水平配管相比,管内冰的浮力影响增大,管内流动压力损失较水小。
(b)对90°弯管而言,冰浆的压力损失和水的接近或稍大。
(c)分流管中冰浆的流动损失增大,且弯曲度增大,流动损失增大。
(d)阀门部分(特别是喉道部分)易形成冰块阻塞。
⑤输送配管可采用往返双管方式或循环单管方式。
2.4.2 冰粒子空气输送的现状和课题冰粒子可用空气输送。
对口径为100~200mm的配管,需要的风速为15~30m/s。
若用风速为5~10 m/s的空气输送冰粒子,多数冰粒子以活塞(piston)状态流动,对该状态,有冰堵塞管道的危险。
若冰与空气的体积比<5%,用空气输送冰耗能较少。
作为短距离的冰输送技术,高速空气运送是有趣的课题。
2.5 融冰技术的现状和展望2.5.1 利用蓄冰槽内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器一般采用管式。
2.5.2 冰和回流冷媒(水、盐水、空气)的直接接触换热①由静态制冰法制成的冰和回流冷媒(水、盐水、空气)的直接接触换热蓄冰槽内的冷却管外形成冰层,回流冷媒被用来的冰层外强迫循环,靠对流换热融解冰层。
这种外融式方法中,冰层周围有均一流动的回流冷媒是很重要的,这要求安装好冷媒液的均流板和分流管。
此外,为增加传热,在蓄冰槽内吹空气光,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②冰浆和回流液冷媒直接接触换热由动态制冰法获得的蓄冰槽内的冰浆分布在回流液冷媒中,因此,冷媒的温度较低,据报道,这种方法随负荷变化有很好的调节性能。
2.5.3 利用冰浆和回流暖空气间接接触换热同心套管式换热器,一侧流冰浆,另一侧流暖空气。
换热过程中,冰粒子边流动,边融解。
冰粒子的融解速度是重要的释冷参数,这种方式与单管输送冰浆相比,IPF可有所增大(5%~10%),因为,这种情况下,冰层不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