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
【教学方案】《辛德勒名单》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辛德勒名单》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16d6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2.png)
《辛德勒名单》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欣赏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体会音乐在表现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乐曲旋律波浪式进行的特点。
3.对比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色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现与剧情画面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欣赏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体会音乐在表现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乐曲旋律波浪式进行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等主演的战争类电影,于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2018年在北美进行重映。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帮助1100多名犹太人逃过被屠杀的故事。
1994年,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德国商人辛德勒1908年4月28日出生于现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
二战初期,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
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纳粹的迫害。
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1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
同时,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他人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
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当你挽救了一条生命就等于挽救了整个世界。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71d8a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7.png)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2、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 乐于参与欣赏活动, 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3.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进行与音乐情感表达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感受主题音乐的旋律进行与音乐情感表达间的联系。
三、教具: 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学生(闭眼)联想音乐和情景画面二、感受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欣赏1.这段音乐你又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和画面?(播放主题旋律)那这部电影究竟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2.电影概况。
(配主题旋律和画面)电影的名字叫《辛德勒的名单》, 它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3.分段聆听(1)主题A音乐的总体情绪是伤感的, 音乐就是在倾诉这种情感中又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故事呢?高八度——低八度, 对比聆听, 给你什么感受呢?仿佛让我们看到灾难的不同场景, 又仿佛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情绪来倾诉。
(2)主题B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这是长笛在中音区演奏的, 刚才同学们听了它不是一种乐器演奏的, 紧接着小提琴进入, 两件乐器交替出现, 形成了相互倾诉的一种情景。
让我们感觉到似乎一桩桩悲惨的情景, 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脑海中快速浮现, 也感到倾诉者越来越激动。
那么转调后, 小提琴又强调了这种情绪。
一段相对活泼而激动的旋律。
(3)第三次主题A主题旋律再次重复, 又开始了那段如泣如诉、缠绵忧伤的旋律。
让我们感到倾诉者的声嘶力竭、泣不成声、肝肠寸断, 还有在强弱的变化上更为突出。
永远倾诉不完的话题, 抹之不去的伤痛。
(4)尾声最后音乐在绵长、深情地小提琴声中结束, 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进入尾声。
4.主题音乐旋律的特点a: 旋律的波浪式进行, 起伏明显体现情绪的波动明显, 心情忐忑不安。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b478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e.png)
5.请同学们尝试创作一段音乐,表达一种情感或氛围,如快乐、悲伤、紧张等,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题目示例:
1.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音乐如何与画面、情节相匹配,增强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答案:《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与画面、情节紧密相连,通过音乐元素的变化来反映画面的变化和情节的发展。例如,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音乐节奏加快,旋律激昂,与画面中的紧张氛围相匹配,增强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乐与电影画面、情节的关联和音乐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写300字,用Fra bibliotek1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电影音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音乐与电影画面、情节的关联和音乐的情感表达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写400字,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电影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3.音乐与电影的融合: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观影体验。
14.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音乐在电影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能够为电影增色添彩,使电影更具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15.音乐在电影中的价值:音乐在电影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能够为电影增色添彩,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观影体验。
音乐七年级人音版 欣赏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
![音乐七年级人音版 欣赏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6b64b6360cba1aa811da78.png)
一、教学导入:播放电影主题曲师:我们先来听一段《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这段小提琴声在电影中不断重复出现,显得是那么的深沉而悲壮,仿佛在为那些在二战中被残酷迫害的600万犹太人默默哀悼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19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并获得了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但让人觉得很奇怪的是,在20世纪,电影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导演却采用了黑白摄影技术这部电影,从开头的烛光渐渐熄灭就开始进入了黑白世界我们今天读到的是这部电影剧本的节选部分同学们能从这节选部分找到导演这样处理的用意吗?教师准备:引导学生要找出剧本中关于这个历史环境的描写——镜头一: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落,在街道、汽车、行人身上布上了厚厚的一层……辛德勒从引擎盖上拢起一把在手里捻了捻那不是什么雪,那是骨灰……——镜头二:焚烧尸体产生的浓烟遮天蔽日……——镜头三:德国官兵命令犹太人用铁镐挖掘自己同胞的尸体这些尸体被送上传送带,投进焚尸炉——镜头四:一个德国军官目睹这一切,发疯似的狂吼着,他被眼前发生的事逼疯了,他只会握着手枪冲焚尸炉叭叭地开枪——镜头五:只见一辆辆载着尸体的小推车来回奔跑学生回答,小结:1. 真实再现历史忘记那段劫难就等于是背叛历史2. 让人觉得非常沉重3. 暗示拯救过程的艰辛(可及时引导学生简单复述本节选部分的情节)4. 暗示那是个荒谬的、疯狂的、充满杀戮的、没有人性的世界教师适时补充关于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表现(看学生答的情况而定):1. 被眼前的场景和自己的行为逼疯的德国士兵更突现了这是种泯灭人性,作为一个人无法承受的世界2. 对海伦作杀头动作的小孩杀戮在孩子的眼里已经一点都不可怕更显得这个世界的残酷二、研习文本:(读出辛德勒“人性复苏”的过程及原因,体会出人性的复杂)师:在这样冷酷、灰暗、人性泯灭的世界里,我们能否感受到一些温情,看到一些希望呢?请同学们从剧本中找找这方面的镜头、对白等,选择一处读给同学听,说给同学听(这里最好引导学生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提到越黑暗,越显得温情的可贵PPT两手准备)学生阅读,寻找,分析,教师适时引导总结:1. 辛德勒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出了人性善的回归、燃烧,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希望在一步步靠近(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隐藏在客观平静的语言叙述中学生发掘体会起来会有难度这也正是教师要引导的地方,就是要引导学生注意,电影剧本语言与小说语言在体现人物内心复杂世界方面的不同电影剧本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时,多采用客观语言叙述,而小说语言带有强烈的主观的情感色彩)A. 那不是什么雪,那是骨灰……——这个荒谬的可怕的世界带给辛德勒灵魂的震撼辛德勒的诧异、惊恐、对纳粹做法的反感B. 辛德勒回过头,看着眼前正在发生的这一幕,陷入了沉思——他对犹太人的处境和自己的做法有了新的思考C. 他轻轻把箱子合上,转身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不禁思绪万千——他的良知在觉醒是选择奢靡的生活,还是抛洒钱财、乃至自己的生命去拯救犹太人的生命?这是堕落与崇高的挣扎,恶性与善性的搏斗“清晨”一词,也暗示了辛德勒可能彻夜未眠,思想在作激烈的斗争(教师及时总结:面对这些场景一次次陷入了沉思,说明暴行使辛德勒的灵魂受到震撼,它使辛德勒认识到这个世界越来越荒谬正是纳粹的暴行唤醒了辛德勒的人性)D. 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最终,他战胜了自己,“人性”的火焰在心底蔓延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所以之后辛付诸行动拯救犹太人:敲定辛德勒名单,尽己所能拯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与高斯谈判,用金钱贿赂;劝说其他老板;运用金钱与智慧救回被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女工(教师追问:那为什么纳粹的暴行没有唤醒高斯的人性?为什么没有唤醒其他人的人性?)学生回答,总结:中国有句古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辛德勒来说,能“放下屠刀”,能“立地成佛”,都因为他心中还有善根在辛德勒的内心深处有着没有泯灭的人性的种子他还没有从一个人沦为一个杀人成魔的兽他身上的人性的力量强大于他身上的兽性力量2. 辛德勒与伊特兹哈克的对话,充满了深情长期的相处,两人已经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感情人性是无法被残暴的杀戮完全毁灭的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已不是一个纳粹,而是一个人,有着“人的感情”的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引导注意以下这些加点字:“我让高斯答应我为你说情,到了那边你会受到特别待遇”“深情地望着这位老搭档”“辛德勒眼中已噙满了泪水”3. 不断切换的106镜头不断闪现的镜头,体现了辛德勒欲救人的急迫心理也是我们看到美好情感与巨大生的希望的地方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名单那代表的是生命,是希望,名单以外就是深渊也是辛德勒的心血所在,爱的倾泄之所4. 高斯与辛德勒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渴望爱的一个人他在内心深处深爱着犹太女佣海伦,这是爱情,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但“丧失人性的纳粹”压倒了“作为一个人的高斯”,在挣扎与斗争中,他的“兽性”压倒了“人性”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和温情证明了人性力量的强大(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教师总结:从我们同学刚才的回答中,我们发现,纳粹的残忍,与犹太人的朝夕相处,都是唤醒辛德勒心中未泯灭的善良之心的重要原因在我们感受辛德勒人性复苏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三、问题探讨:师:很多同学在预习中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辛德勒只是用他从犹太人身上剥削来的钱拯救了犹太人,也等于是犹太人用自己的血汗钱拯救了自己所以辛德勒不值得我们这样去赞颂他现在我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教师准备:(大概)——认同这种说法他原先也是个纳粹分子,也曾参加过战争,犯下过滔天的罪行他利用廉价的犹太人赚钱,赚到了一辈子也用不完的钱之后,他良心发现了,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用犹太人的钱去买犹太人的命顶多他是在为自己赎罪的罪人,而不能当作要赞颂的对象——不认同首先,背景不同那是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与时代所有的德国人都疯狂,所有的犹太人的生命价值都被视为低于动物,他当初的盲目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醒悟及时在看清纳粹的暴行之后,能在复杂的思想斗争中摆脱当时的处境与私欲,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其三,超越自己比较于高斯,他的思想已超越了个人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力量在那个社会,辛德勒的行为犹如黑暗中的一点烛光,让人看到了微茫的希望,看到了在黑暗中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芒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我想用(PPT 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为我们的话题做一个总结:辛德勒要不要把他当作英雄一样来赞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兽性中将自己解救出来了,证明了人性的力量强大他拯救了犹太人,其实就拯救了他自己,拯救了全人类拯救了我们的信念,证明了人性的不可摧毁性和永久性正说明了电影中的一句犹太人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四、结束本课:教师边播放影片结尾,边在旁作有感情地讲解最后,我们在电影的最后片断中结束我们的课:二战结束,辛德勒作为战犯准备逃离在下大雪的一个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 1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他们用自己保存下来的一颗金牙和私藏下来的金首饰,也是他们战后唯一的所有,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哽咽着感谢犹太人,犹太人握着他的手安慰着他施义的和受义的相互感激成就了一段相互拯救的历史五、布置作业:看《辛德勒名单》电影,然后写一篇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教案
![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cbd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7.png)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探讨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学习并演奏电影中的经典音乐片段。
教学重点:1. 了解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背景和主题。
2. 分析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并探讨其在情节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 学习并演奏电影中的音乐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片段或剧照。
2. 与电影相关的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或音乐软件,用于学生学习和演奏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片段或剧照,引导学生了解电影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兴趣。
2. 学习:播放电影中的经典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如如何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
3. 演奏:学习并演奏电影中的音乐片段,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选择合适的乐器或音乐软件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关联,加深学生对音乐和电影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和电影的个人见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选择其他电影音乐进行分析和演奏,拓展对电影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观影活动,邀请音乐老师或专业音乐人进行讲解和交流,深入了解电影音乐的创作和表现方式。
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了解和兴趣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和表现?2. 学生在学习和演奏电影音乐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3. 学生对电影音乐的分析和讨论是否能够促进他们对音乐和电影的理解和欣赏?。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60e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c.png)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教案篇一: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投入地欣赏主题音乐,喜爱所聆听的电影音乐,并有进一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愿望。
②聆听《辛德勒的名单》,体会电影音乐在深化主题、烘托情感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②通过亲身参与演唱等艺术实践活动,适当地运用模仿法积累感性经验。
3、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辛德勒的名单》的历史背景②知道美国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贡献。
③能辨析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主题时的情感变化。
④结合作品,了解乐曲旋律波浪式的进行方式。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体会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②丰富情感体验,通过参与活动,激起进一步探究影视音乐的愿望。
2、教学难点:①主题旋律学唱的准确性。
②辨析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主题时的情感变化。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让你为陌生人冒着生命危险,倾家荡产地无私奉献,你能做到吗?”(同学们相互探讨)(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做好铺垫。
)(三)新课学习1、展示课题《辛德勒的名单》2、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资料,以提问的形式来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3、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辛德勒的名单》的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学习新课做好资料铺垫。
)4、视频赏析——《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
(思考:辛德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设计意图:结合影片积极思考,为欣赏做好情感的铺垫。
)5、学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根据图形谱了解波浪式的旋律)。
(设计意图:图形谱的学习,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和进行。
)6、走近美国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
(设计意图:介绍曲作者,对于了解乐曲的内涵及欣赏乐曲是非常必要的。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2e3174028915f804dc2eb.png)
高中音乐导教案科目 音乐 年级 高一 备课教师 王馨源课题 《电影音乐—主题音乐》课时 15分钟 备课时间 2020.6.1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能够体会电影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理解作品的深层情感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电影音乐的分类。
2.聆听与鉴赏电影音乐中的主题音乐。
3.学习音乐配置手段中的音画同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主题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2.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电影音乐中的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理解电影音乐中“音画同步”的概念。
核心问题1.了解主题音乐的概念;2.理解主题音乐的作用;3.音画对位中的“音画同步”。
教与学方法谈话法、实践法、演示法、发现法课堂准备多媒体、小提琴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期待预设时间(一) 导入 一、话题式导入教师演唱《大鱼》并由学生参与竞猜,歌曲出自哪部电影?学生聆听并参与互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电影音乐的回顾1分钟(二) 新课学习 二、介绍电影音乐1.介绍电影音乐的概念。
2.电影音乐的类型。
3.引出本节课重点——主学生聆听并回答对主题音乐概念的认知初步建立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概念2分钟题音乐,并介绍主题音乐的概念。
认知(三) 作品欣赏 三、欣赏《辛德勒的名单》1.介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四、实践活动1.实践活动——“如果你是作曲家”。
2.播放(无声)电影片段。
3.播放(原声)电影片段,教师演奏电影片段中的主题音乐。
4.主题音乐在电影当中的作用。
5.音画对位中的“音画同步”。
1.学生观看(无声)电影片段,并根据剧情,为电影片段进行音乐配乐。
音色小提琴小号速度稍慢稍快节奏舒缓紧凑调式大调小调2.学生根据欣赏无声与原声电影片段,回答主题音乐在电影当中的作用。
3.音画同步:剧情与音乐情绪相一致。
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剧情初步创作音乐。
初步了解主题音乐在电影当中的作用。
1分钟5分钟2分钟2分钟(四) 模唱 五、模唱主题音乐模唱主题音乐前3小结。
初中音乐_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83bf40b7360b4c2e3f64d0.png)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配置方式:音画同步和音画对应。
2.能力目标:学会演唱欣赏《辛德勒的名单》,感受音乐沉痛悲伤的情绪,能用连贯富有感情的声音,唱好主题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培养学生了解纳粹德军在二战犯下的罪行,凸显辛德勒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家乡以及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唱音乐主题,准确把握音乐沉痛悲伤的情绪,体会电影配乐的两种不同形式:音画同步和音画对应。
三、教学难点:通过主题音乐学习,掌握旋律的起伏,了解三种乐器演奏的音区、速度和对应的情绪以及象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录音机、CD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意图:以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九儿》为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揭示课题。
意图:通过观看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影视音乐的了解,进行情感的铺垫。
引导学生发现视频配乐,进而揭示课题。
二、感受体验作品:1、初听歌曲,提出问题:师:(1)乐曲讲述了什么故事?(2)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意图:通过初次聆听和师生问答,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情绪和将要表达的故事。
2、复听乐曲,提出问题:在复听乐曲时,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触动学生学生的内心。
意图:突出音乐对人的震撼。
3、三听乐曲,再提问题:通过三听乐曲,学生发现乐谱由哪些音区组成,让学生了解主题音乐的音区。
为演唱主题音乐做铺垫。
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主题音乐的组成。
4、演唱音乐主题通过学唱音乐主题,让学生感受主题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意图:为完成实践与创造做铺垫。
三、实践与创造1.教师播放三段音乐片段,提出问题:乐器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略。
初中音乐辛德勒名单教案
![初中音乐辛德勒名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2b8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a.png)
初中音乐辛德勒名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对电影音乐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
2. 欣赏歌曲,想象乐曲表现的情景。
3. 通过聆听、对比、讨论、分析的基础上熟悉《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旋律,同时体会音乐在表现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1. 主动思考、体验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领会传达的情感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2. 教导学生学会哼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旋律。
3. 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为电影片段配乐,并感受不同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1. 能够了解背景音乐表现的场景和情绪。
2. 能够对音乐进行正确情绪配乐,能够讲述配乐的原因,并讲述配乐后音乐情绪。
3. 能够与小组合作影视配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使其对电影有一定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电影音乐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
二、欣赏主题音乐(15分钟)1.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情景,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乐曲带来的感受。
三、学习主题旋律(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讨论主题旋律的特点,让学生分析旋律的节奏、音高等。
2. 教师演奏主题曲,学生跟随哼唱,熟悉主题旋律。
四、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15分钟)1. 教师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音乐在片段中的作用,如表现情绪、塑造人物形象等。
五、影视配乐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电影片段,让学生分组为片段配乐。
2. 学生根据片段的情节、情绪,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
3. 各小组展示配乐成果,让大家共同讨论、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邀请电影音乐作曲家或导演,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和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1c2ce66bd97f192379e916.png)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音乐进行了解与感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初步了解音乐的姊妹艺术——影视音乐。
【过程与方法】在鉴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初步区分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及场景音乐;能简述出音画“对位”及“同步”的表现手法和涵义。
【知识与技能】在为影视片段配乐的活动中,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尝试选择恰当的音乐为电影画面进行配乐,并乐于参加讨论相关话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影视音乐分类的特点和要求。
三、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影视方面的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对比导入、激发兴趣:(1)师:我们首先观看三段电影片段,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请你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允许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小声讨论;教师也可以用一定时间运用学生所收集、整理的材料作为导入,然后再进行电影片段视听的教学活动)。
(2)观看三遍《无间道ⅱ》片段(第一遍有画面、没有声音;第二遍是配上一段欢快的电子音乐;第三段是电影原音画面)。
(3)学生对所观看的电影片段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感受。
(4)通过三遍的观看,学生讨论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和音乐与电影的关系(师生讨论与交流)。
(5)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音乐在现代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成分,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二)新课教授,欣赏与体验,了解影视音乐的发展过程1.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之---无声电影—卓别林(1)播放无声电影的片段,通过提问“这是哪位喜剧大师?他用什么来向观众表达和诠释剧情呢?”。
(喜剧大师卓别林用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彩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剧情)(2)教师简单介绍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表现形式。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辛德勒的名单》教案2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辛德勒的名单》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027d885b1eb91a37f1115c72.png)
309教育网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掌握欣赏电影音乐的基本方法。
2、寻找剧中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3、通过学习知道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点:
着眼于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鉴赏作品的细节和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音乐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导入本课:爱情的主题是永恒的,而和平也是人类的愿望。
战争是残酷的,而在战争中展现出的人性的光芒也引起了我们沉重的思考。
2、聆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3、讲授新课。
(1)分析剧情。
影片由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而成。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2)再次聆听音乐。
一圈烛光照亮整个疯癫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单》经典图片在主题音乐中不断闪现,帕尔曼的如泣如诉的小提琴乐曲缓缓响起。
(3)分析辛德勒的人性。
真实的英雄未必完美,辛德勒是人性舞台上一个两面真实的英雄未必完美,辛德勒是人性舞台上一个两面的人。
辛德勒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最后荣获一枚“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戒指,“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称号。
309教育资源库。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2.2.1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2.2.1辛德勒的名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b9ff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3.请解释《辛德勒的名单》中钢琴演奏技巧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答案:在这首曲子的钢琴演奏中,使用了大量的颤音、滑音和连音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颤音和滑音模仿了犹太人在苦难中的哭泣和哀嚎,而连音则表达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4.请举例说明《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音乐是如何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以及它们如何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
答案:在这部电影中,当犹太人在集中营中遭受苦难时,音乐中的低沉、悲壮的和声与画面中的阴暗、压抑的场景相结合,增强了电影对苦难的描绘。而当犹太人获得救赎时,音乐中的温暖、柔和的旋律与画面中的明亮、自由的场景相结合,增强了电影对希望和救赎的描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实践,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表达方式,理解音乐的审美价值。学生将有机会参与音乐实践,如演奏、合唱、音乐创作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还将介绍《辛德勒的名单》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培养音乐文化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解《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创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任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辛德勒的名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音乐感动你们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辛德勒的名单》的奥秘。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
![《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5c5e1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d.png)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1、复习歌曲《长江之歌》(学生演唱,指导学生演唱不够之处)师及时范唱2、引导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师:《长江之歌》是电影《话说长江》的主题曲,师:你知道什么叫影视音乐吗?生:。
电影里的音乐。
3、影视音乐:指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
4、出示课题《辛德勒的名单》二、新课教学1、欣赏《辛德勒的名单》(1 )介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感受到了影视音乐对于电影来说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对影视音乐感兴趣,并热爱这类音乐。
下课!师生再见五、板书设计:《辛德勒的名单》约翰、威廉姆斯:美国作曲家。
旋律:旋律也称为“曲调”旋律的进行大致有:平行、上行、下行、波浪式进行六、教学反思:《辛德勒的名单》。
大家都说影视音乐属于综合性的一个课程,不是太能突显音乐主体性,而且情感的东西不好挖掘。
但是我还是毅然选择了这个题目,就是想通过这次来挑战一下自己。
对于以前喜欢上一些热闹、活跃课程的我来说,能否沉下心来上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课呢?能否将内容再挖深一些,即突显音乐的主体性又能把握情感的脉络,真正做到触及学生的心灵。
我通过复习《长江之歌》让学生觉得非常熟悉,很自然的过渡到影视音乐中来。
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和找出主奏乐器如何对故事的表达,让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再让学生通过模唱和划旋律线,更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把握。
但是困惑的是觉得自己的新型创意不够。
希望老师们多多指教!谢谢!。
人音版初中音乐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a09e3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3.png)
人音版初中音乐辛德勒的名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感知旋律方向与进行的基本形式,体验不同旋律特征的情感表现力。
二、赏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分析旋律特征,进一步深入地体验旋律在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通过对《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的了解,感受主题音乐在影片中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及其背后的民族深情。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赏析《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感受旋律的进行特征对音乐情绪、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背后的民族深情,探索人性的光芒。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感知旋律的四种进行方向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条线段,请学生用声音来表现三条线段的方向。
2、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三段旋律,学生判断旋律的进行方向并且感受旋律的不同进行方向带来不同的情绪特点。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②彩云追月③小白菜3、揭示四种旋律进行方向:平行、上行、下行、波浪形。
小结旋律的表现作用。
活动2【讲授】二、赏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1、聆听音乐,捕捉情感基调,关注并分辨旋律的进行方向。
2、学生自主学习,在谱例上寻找下行的旋律进行。
3、探究跳进下行带来的情绪感受。
4、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进一步体会旋律进行特征的表现力。
活动3【讲授】三、介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深入赏析1、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介绍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与时代背景,引发思考。
2、再次聆听音乐,体验并交流:①在了解文化背景后对主题音乐有何新的感悟②关注主题旋律每次重复有何不同3、聆听中间过渡句,再次关注其旋律的进行方向,讨论作曲意图4、解析小提琴作为这段音乐主奏乐器的原因5、欣赏帕尔曼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活动4【讲授】四、课堂小结。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2.2.1辛德勒的名单 教案设计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2.2.1辛德勒的名单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07228cbed5b9f3f90f1cac.png)
《辛德勒的名单》一、教材分析《辛德勒的名单》是美国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为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创作的主题音乐。
音乐中,小提琴分三次奏出音乐主题,充满了犹太民族那饱含苦难和难以言喻的激情。
最后,音乐在绵长、深情的小提琴声中结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教学目标1、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体验其在影片中深层次的情感内涵;2、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以及它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和作用,学习体验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2、体验影视音乐在影片中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钢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听音乐猜片名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猜影片名。
(二)进行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影片片段,看完后请谈谈感受。
(目的:引入新课)播放《辛德勒的名单》MV,介绍影片基本信息。
生:观看后说一说观看感受。
(从画面、画外音、背景音乐等方面入手)2、讲解“影视音乐”基本概念。
(目的:学习基本概念)(影视音乐:指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歌曲包括主题歌曲、插曲。
)3、聆听《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片段)(目的:学习欣赏音乐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音乐与影片内容契合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生:契合。
(从音色、速度、旋律的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再次播放片段,鼓励学生跟着旋律用手划出图线谱。
4、聆听《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目的:体验音乐在影片中的情感内涵)师:听完后回答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共出现三次,音乐在影片中层层递进的进行了情感的宣泄。
)5、欣赏影片结尾片段(目的: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特点及作用)(1)第一次无声播放(2)第二次有声播放师:两遍的区别是什么?在体验上有何不同?生:有音乐和无音乐的区别,有音乐片段情感上体验更深刻……归纳总结: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特点及作用(三)拓展练习播放“红衣女孩”片段师:片段中出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它在这个场景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四)小结。
初中音乐七年级14下《辛德勒名单》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七年级14下《辛德勒名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6e8dfb9b89680202d82511.png)
7年级14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第2课时
《辛德勒的名单》
【教学课题】电影配乐《辛德勒的名单》
【课型】器乐欣赏
【课标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
经过第1课时《长江之歌》的学习,确立了“主题歌”概念,但大多数学生未曾关注过影视主题音乐。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影片及其配乐信息量庞大,是本单元的重点欣赏内容,一节课的内容不宜过多,且课堂必须突出音乐性,该影片的辉煌史、在电影界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创作背景,以及养成良好观影习惯等内容,应留给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旋律(波浪式进行)、音色等音乐要素,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以及配乐与画面间的关系、主题音乐的作用。
欣赏过程重在以“情”动人,教师要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乐曲,并始终沉浸在乐曲的氛围中。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接受能力,影片及配乐关于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稍嫌厚重,故不在此设计相关教学环节,若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涉及应该更为合适。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全曲、画旋律线、哼唱主题句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乐曲旋律波浪式进行的特点。
2、对比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色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现与剧情画面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影视配乐,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体会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掌握欣赏电影音乐的基本方法。
2、寻找剧中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
着眼于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鉴赏作品的细节和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音乐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对影视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影视音乐。
2、新课教授。
(1)了解作品
进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介绍影片人物、剧情,了解导演与作曲指挥。
(2)初步赏析
在介绍与了解后,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经典音乐。
(3)了解小提琴的音色,体会小提琴独奏表达的情感。
3、讨论歌曲。
(1)这首音乐的情绪。
(痛楚的。
)
(2)塑造了辛德勒怎样的形象。
(塑造了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英雄形象。
)
4、再次聆听歌曲,结合老师介绍的剧情想象电影情节和人物形象。
5、师生交流想法,老师作总结。
6、布置作业,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