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记》的文化学术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山石记》的文化学术价值

林勋

清·康熙七年(1668-戊申年),著名学者高兆的《观石录》,与康熙二十六年(1678-丁卯年),毛奇龄的《后观石录》,被公认为清代早期研究寿山石文化的“双璧”,统称为前后《观石录》。两书以所见之石“质、色、纹理”加以具象的描述,及《后观石录》的“三坑”论,一直成为至今寿山石文化定位、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现在的寿山石文化的研究和著述中,称“《观石录》是专论寿山石的第一篇著述。”(见1989年香港八龙书屋出版的《寿山石全书》第146页,第十一章“寿山石专著评介”)但从现存的清代寿山石专著来看,将《观石录》定为第一篇寿山石专著,是与文化史实不相符合的,存在明显的失实之误。而《观石录》中收录的《寿山石记》,才是一篇客观上早于《观石录》的研究寿山石专著,并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故引为共同探讨。

一、《寿山石记》著作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寿山石记》:“尔来三四年间,射利之徒尽手足之能,凿山博取,而石之精者出焉。”和《观石录》:“吾友陈越山齐粮采石山中,得其神品,始大著。去秋予江左归,好事家伐石于山凡三月矣。日数十夫,穴山穿涧,摧崖为谷……”二位作者把清代早期寿山石被大量开采,优质石

材大量面世,向读者作了说明。这是他们能观赏到绚丽多彩

的寿山石精品的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也是引发他们著述寿山石专著的文化背景条件。

卞二济先生的生平与他相关的著述的版本,我们己无从查考。但从《寿山石记》中提到:“予友陈越山、林道仪、彭水涯、石钟、林陡庐兄弟,率购藏之。每为予陈于几案,俨游山荫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使人应接不暇。”和高兆《观石录》中记述的有关藏石家:“吾友陈越山……”。还有林道仪、彭水涯、陈嵩山、林陟庐、王君宠、杨去声、唐湛一、李某、二胜道人、长庆定公等十一人。说明卞二济和高兆先生经常聚会于以上的藏石家之间,与这些藏石家都是朋友关系,或许他们早就是朋友关系。

正如《观石录》中记述在当时:“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锦囊玉案,横陈斋馆,接文采则增荣,共欣赏则无倦。”文化人汇聚在一起,以石会友,吟诗品题,观赏评析寿山美石的热烈场景。面对多彩多姿的寿山石浮想联翩,将世间美好的事物、景象,都与眼前的美石联系在一起。赏石品石和发表赏析意见、看法是文人的喜好,看看石头,写写文章,似乎是一种娱乐和趣事,或许有关寿山石的著述还不止卞二济先生一篇。只可能卞二济的《寿山石记》的理论观点,在当时得到众多文化人的认可或推崇,有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引发高兆著述《观石录》的兴致所在。高兆先生根据其评析寿山石的眼光,看中了《寿山石记》的赏石观点,所以收录到自己的文章中,使《寿山石记》得以借《观石录》一书留传至今,成为书中书。

给现在读者提供了了解清代早期寿山石文化著述的一些可贵

的资料。

卞二济说;“予贫不能购,聊记一则,以当藏石,庶天下知闽之奇如此。”和高兆的“予也负荷,慕悦莫致,往往命驾周览故人之家。心目既荡,嗜好为移,讵比烟云过眼之喻?乃忆所见录为一卷,聊以自娱,且概兹山焉。”实是同感。正由于他们社会背景、文化素养、经济能力、交友层面极为相似,两人都属于爱石而贫者一类文化人,只能眼观他人之石,以饱眼福,而无力购藏。《寿山石记》和《观石录》是他们以文字形式来抒发其爱之莫及的爱石情结,写下传世之作,传播了寿山石文化。使天下人都认识福建寿山石是人世间奇石异宝,才是他们著述的目的所在。今天,寿山石文化艺术远播海内外,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走向世界,卞二济的“庶天下知闽之奇如此”的心愿不是已得到实现。

二、《寿山石记》的学术观点和文化价值

《寿山石记》全文总计715字。作者对所观赏的寿山石不作详细的一一介绍和评述,或加以个别的评论。只注重于从总体上对寿山石的质、色、纹理变幻,作客观认识上的理论把握,以物象、色相的比对为赏析的切入点,作为寿山石鉴赏文化、艺术欣赏的理论依据。以文化人智慧的眼光,抓住了赏石的本质和要点,以石论石,用美妙的文句,揭示寿山石所蕴含的文化意韵,增强了石文化的感染力。而不涉及人为主观设定的矿洞冠名,以及产石区域的地貌形态划分的“坑位”之说。应该说是清代早期文人雅士研究

寿山石文化理论的雏型,是寿山石赏析理论定位的一个类型,

为前后《观石录》研究寿山石文化,提供了可参照的理论依据。

我们可以从《寿山石记》描述寿山石的文句中,清晰地感觉到这篇寿山石专著充满文化的韵味,虽是写石,却无枯燥无味感觉,读之有如诗如画、沁人肺腑的美好感受。这是《寿山石记》文化定位的艺术技巧所在,把在别人眼前看来毫无生命的矿产的石头,通过作者笔墨渲染,变为富有文化内涵、充满生机,令人陶醉的人间奇珍异宝。正如《寿山石记》中指明:“言夫奇幻,有不胜形,噫亦异矣!夫土出之宝,无胜于玉,按王逸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纯漆。’而兹石之美,何必不然?”

三、《寿山石记》和前后《观石录》之间文化关系。

(一)其实,我们在前后《观石录》文中不难发现,两位著名学者都相继引用卞二济的《寿山石记》的品石观点。并且,高兆先生在十一年后(1679-己未己年),为《观石录》补跋时,仍保留《寿山石记》全文。由此可见,《寿山石记》虽是《观石录》中所录的一篇文章,但作者仍把它看作是一篇独立完整的著作对待。这也说明《寿山石记》在当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寿山石文化专著。

(二)从《后观石录》中,有三处引录了《寿山石记》著作相关论述:

一是“《寿山石记》有云:色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斑,正指此类。”

二是“《寿山石记》云:如蜜,如酱,如鞠尘。”

三是引作文章的结束语“卞二济《寿山石记》云:‘间有类玉者、琥珀者、玻璃、玳瑁、朱砂、玛瑙、犀若象焉者。……又或如米芾之淡描,云烟一抹;又或如徐熙之墨笔,丹粉兼施。’石之奇妙也如此。”

引录《观石录》有七处。可见,毛奇龄也把《寿山石记》和《观石录》,看作两篇独立的著作对待的,这是对作者对文化史实的尊重。

(三)、从《寿山石记》和前后《观石录》的文化关系,我们还可以从三篇专著的写作特点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三篇著述的序文共同点,是以寿山的地理位置,产石历史,宋代石农反抗,明时品石标准和当时开采盛况介绍为开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

(四)、虽然《寿山石记》和《观石录》是以观赏他人之石而著,《后观石录》是以已有之石的收藏著作。在他们著述中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寿山石记》以概括记述,将所观赏之石按石质、色、纹理特征归类描述,突出寿山石变幻之美。将寿山石与滇汉白玉石、玉石、青田石作比较,更突出寿山石的“顾孰与兹石尤陆离满目也?”和“夫天下四洲,华藏庄严,海微麈所不能尽,但求之今皇帝版图,度玉石鲜如此者”的赞美。

《观石录》是以每个收藏家的藏石为描述对象,首次提出了“石有水坑、山坑;水坑悬绠下凿,质润姿温;山坑发之山蹊,姿暗然,质微坚,往往有沙隐肤里,手磨挲则见。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

的两坑论,初步将两坑的石质特征,向读者作细致的解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