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和循证医学

合集下载

浅议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意义

浅议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意义

浅议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郑海生,徐海春,刘凯,王荣【摘要】通过对循证医学特点的论述,分析其在中医疗效评价的应用意义,探讨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契入点,实现中西医理论深层次的沟通与融合。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循证医学中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诊疗理论在具体的医药实践中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验证,是中国社会医药卫生保健的主导力量,伴随着现代西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并成为现代医药体系的主导诊疗模式,传统的中医诊疗模式的改进也就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中医学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中医诊疗体系评价的客观化,其本质也就是顺应并借鉴现代医学模式,使中医诊疗体系具有更适宜的现代性,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由于中医学属复杂性科学,当前适合于评价中医治疗疾病,能反映出特色和优势的疗效评价体系并不多,如晚期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中,如完全套用西医的标准则显示不出中医药的优势,反而得到中医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结论。

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而现存的中医学体系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没有公认的标准,其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行中医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中医学经历数千年,在现代具体疾病谱改观及诊治方式的改进中,虽面临着挑战但仍具有生命力,关键的核心是其临床疗效的存在,这一基本点是中医学存在的前提,也是中医学面向未来,向前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基于此,探讨适合中医药诊疗的疗效评价体系,使其凸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此一方面容易在医学界达成共识,从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以此为纲,为逐步解决一些中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中医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是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今存在的各种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西医学体系为基本点,所以探寻能体现中医的特色,反映中医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的疗效评价系统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中之重,如果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构建,那么制定疾病的可行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措施和策略,客观地判定药物或治疗措施具有改变某一个体或人群的特定病证的自然进程、结局或预后的能力等各种疗效评价的问题就有了可行通用的的依据。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论证,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一直备受争议。

为了提高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学研究中,成为一条有益的道路。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估和应用临床研究的证据,以指导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

它强调根据可靠的证据进行医疗决策,而不仅仅是凭借个人经验或传统观念。

在该方法的指导下,中医药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首先,循证医学可以帮助中医药学确定其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中医药学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可以对中药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估,并确定其安全性。

这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中药治疗的担忧,并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明智的医疗决策。

其次,循证医学可以促进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治疗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促进中医药学向现代医学靠拢,形成一种综合的、科学的医学模式。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学的学术地位和国际认可度,进一步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此外,循证医学还可以推动中医药学的个体化治疗。

传统中医药学侧重于整体观念,根据个体身体的特点和病情进行治疗。

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通过对个体病例的研究,找出不同人群中药的差异性和个体化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

这有助于中医药学更好地为个体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与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较为宽泛,往往难以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验证。

为此,需要研究者们在循证医学的框架下,寻找适合中医药学特点的研究设计和评估方法。

其次,中医药学的临床试验数据相对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EBM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

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系统评价/Meta一分析。

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

在治疗方面,国际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或Meta一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

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及其SR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可靠性降低。

循证医疗保健(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EBH)循证医学用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时称为Evidence Based Medicine,在用于对成组病人或群体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又称为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

循证医学的基本实践过程1.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

2.高效率收集解决问题的最好研究依据。

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

5.对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出后效评价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SR是按照特定的病种和疗法,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s,RCT)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合成(Meta一分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即这种疗法究竟有效、无效、或还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发达国家已将SR和RCT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研究

循 证 医 学 与 中 医 临 床 研 究
严晓 燕 郭 明 陕 西 中医 学 院 附 属 医院 ( 1 0 0 720 )
提 要 证 医 学 与 中医 临 床 在 思维 方 式上 的 异 同 , 为 应 当 比 认
借 鉴循 证 医 学 思 维 方 式 和科 学方 法 , 以 加 速 中 医临 床 研 究进 展 , 高 中 医 治 疗 水 平 。 籍 提
以言 诊 , 以 乱 经 … … 夫 标 本 之 道 , 而 博 , 而 足 要 小
大 , 以言 一 而 知 百 病 之 害 。足 见 这 一 理 论 在 临证 可 ”
从 上 述 仲 景 在 < 寒 论 > 对 标 本 中 气 论 理 的 伤 中 应 用情况来看 , 何一 经 的发 病 , 有 “ 本” “ 任 都 从 、 从 标 ” “ 乎 中气 ” 者 。 < 、从 三 内经 > 所 以 说 “ 阳 、 之 少 太 阴从 本 ” “ 阳 、 阴 从 标 从 本 ” “ 明 、 阴 从 乎 ,太 少 ,阳 厥 中气 ” 一 是 突 出 其 易 生 之 病 , 太 阴 之 本 湿 标 阴 其 , 如 病 多 湿 , 阳 之 本 阳标 阳 故 多 阳热 之 证 等 。二 是 强 少
加 了心 肌 梗 塞 的 死 亡 率 , B受 体 阻 滞 剂 在 理 论 上 而
纠 正 心 律 失 常 不 及 利 多 卡 因 , 实 际 上 显 著 降 低 了 但
心 肌 梗 塞 的死 亡 和 再 发 。 这 些 事 实 促 使 人 们 反 思 现 在 的 医 疗 决 策 模 式 的 缺 陷 , 9 2年 加 拿 大 Mc 19 — Mat se大 学 的 临 床 流 行 病 学 专 家 Da i ak t 教 vd S c et 授 正 式 提 出 了 循 证 医 学 的 概 念 【1 同 年 英 国 牛 津 2。 大 学 成立 了 以 ArheC c rn c i o h a e的 姓 氏命 名 的 世 界

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对比中医与西医是两大不同的医学体系,而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医学实践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优劣与应用情况。

一、中医与西医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医学体系。

中医历史悠久,强调整体观念,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而西医则是以解剖、生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强调病因学和诊断学。

中医和西医在诊疗方法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中医倾向于使用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

西医则更注重手术和药物治疗,有着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诊断与治疗程序。

二、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经验医学是指基于医生个人经验和医学传统而形成的一种医学实践方法。

医生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凭借直觉和观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经验医学强调医生熟练的技能和经验,但有时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循证医学则是一种基于循证实践、以证据为依据的医学实践方法。

循证医学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病例分析和系统评价,生成可靠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以提供可复制和可验证的临床决策依据。

三、对比与评价中医与西医以及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优劣。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在慢性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然而,中医的理论体系复杂,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同时,中医在病因学和诊断学方面相对较弱,需要与西医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西医通过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在急性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西医在治疗长期慢性病方面常常只能提供对症治疗,缺乏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经验医学强调医生的经验和技能,可以迅速作出决策,尤其在紧急情况下非常有用。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经验医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循证医学通过收集临床研究数据和系统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指南和决策依据,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优点。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思考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思考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思考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强调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证证据的医学决策和治疗方法。

它强调采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指导医疗决策,以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和可靠性。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形式,基于对经典文献和传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防治结合,强调平衡和调节整个身体系统的功能以促进健康。

它使用中药、针灸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在循证医学和中医学的思考中,可以发现两个主要观点之间的一些冲突。

一方面,循证医学强调临床研究和实证证据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科学方法获得的证据才能说服人。

而中医学则依赖于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很难通过传统科学研究的方式得到证明。

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循证医学和中医学之间并不完全相互排斥。

他们认为,在治疗特定疾病或状况时,循证医学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和可靠的方法,而中医学则可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治疗方法。

这种思考方式仍然强调经验和实证证据之间的平衡。

总之,循证医学和中医学在医学思考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差异。

循证医学注重科学证据和临床研究,而中医学依赖于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二者可能会相互补充和结合,以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选择。

循证医学对中医教育的意义

循证医学对中医教育的意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30卷第4期:2墨:墅些堂堂坠璺璺!堂鱼堂!篷堂墅型垒2鲤鱼丛堡!!丛鲤丝竺!坐:兰塑21堂:!Q塑2:堡循证医学对中医教育的意义张星(武汉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循证医学是一新兴的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临床研究及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为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

在中医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将会为中医证明自身医学价值,跻身于世界科学体系提供机会。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教育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68X(2007)04-0078-02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它正悄悄的推动着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

是否有必要在中医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其意义有那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强调医师对患者作出的任何临床决策必须基于当前得到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医师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而制定,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是以高质量的系统评价结果或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1"031一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结论,作为最高级别的证据,来评价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即总病死率、生活质量和成本效益)。

循证医学所关注和评价的是一些最终结局(即终点指标,包括总死亡率、脑卒中、猝死等)、生活质量以及对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如费用一疗效比)等,而化验指标、仪器或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中间指标或替代指标的改变则作为参考。

2中医与循证医学的结合在西医作为主流医学的当今社会,中医依靠其独特的疗效被人们认可。

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尚难以用客观、准确、可重复的实验数据说明其疗效,长期被拒于科学体系之外。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悄盛行的新兴的西医科学,是一种以凭证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改革,简单来说,即“以凭证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像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中医、西医哲学思想差别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遇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中国和西方截然相反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

哲学思想中起着长久影响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以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经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行切割的。

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

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只是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脑筋中的反应常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色反应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时间、地址都会有不一样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圣人则以为宇宙是构造化的。

这类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详细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此刻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构造的详细化剖析,也就是此刻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

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从前出现过很是相像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

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只是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其实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倒是详细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构成”。

之所以产生这类不一样的结果完整部是跟着科技的发展、由不一样的思想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致使了中西医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西方医学在文艺中兴以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展开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剖析获得了快速发展。

现代细胞学和分子学说固然相像于中国的“象”,但对比之下中医的“象”更加抽象和复杂。

2“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假如说连续和构造的看法对医学的直接作用决定了中西医发展的不一样方向的话,那么从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和复原的看法则决定了医学这一门详细学科在中国和西方不一样方向中的进一步升华。

中医人文特征与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中医人文特征与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中 医 学 >天 人 合 一"形 神 合 一?这 种 人 与 自 然 的 统 一 "形 1身 2与 神 1心 2的 统 一 的 思 想 "促 进 生 物 医 学 模 式 向 >生物<心理<社会?的医 学 模 式 转 变 = 9@: 认 识 到 疾 病的发生是机体与外环境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生理
功 能 和 相 互 之 间 的 关 系 发 生 紊 乱 的 过 程"患 者 所 表 现 的 是 以 一 个 证 候 为 主 "兼 夹 其 他 证 候 的 复 合 证 候 "反 映 了一个 疾 病 的 阶 段 性 特 点"在 治 疗 上 有 >同 病 异 证 异 治 ?;>异 病 同 证 同 治 ?不 同 = 随 着 疾 病 谱 群 由 感 染 和 营 养 失 调 等 单 因 素 致 病"转 向 以 机 体 自 身 代 谢 和 调 控 失 常 而 发 病 "研 究 生 活 行 为 ;心 理 状 况 ;社 会 ;家 庭 等 因 素 的 影 响"对 分 析 判 断 疾 病 现 状 以 及 预 后 也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如 中 医 的 >脾 虚 证 ?"它 既 可 涉 及 现 代 医 学 中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1脾 主 运 化 水 谷 精 微2"也 可 涉 及 血 液 系 统 疾 病 1脾 为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脾 统 血 2"还 可 涉 及 内 分 泌 系 统 疾 病 1运 化 水 湿 2"仅 将 餐 后 唾 液 淀 粉 酶 活 性 比 值 异 常 ; CD木 糖 排 泄 率 降 低 及 胃 肠 电 生 理 异 常 等 指 标 作 为 脾 虚
中医的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原则与循证医学

谈循证医学用于中医教育

谈循证医学用于中医教育

谈循证医学用于中医教育中医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提出新的中医循证观念,下文就来谈谈循证医学用于中医教育。

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来,这项工作还有待加强。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廷谦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类13种核心杂志进行调查发现,从1980年回顾性查阅至1998年为止,手检13种期刊的临床试验32939篇中,属RCT(随机对照实验)者3312篇,占10.06%,为数较少,其中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最多,占24.24%,最低者仅占4.03%。

在32939篇论文中符合临床对照试验(Clinion-trolledtrial,CCT)者有2522篇,占7.66%,仍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最高,占13.62%,最低者占3.10%。

由此表明部分杂志论文质量较低,真正符合RCT者数量有限。

除此以外,循证人才的缺乏和循证理念的薄弱也是我国中医学循证的现状,虽然曾有大批人才被派往国外学习循证理念,但是他们大多以临床西医学为主,中医学人才并不多,这直接导致了中医领域循证人才缺乏或质量不高,进一步影响了中医的创新发展。

2.1对中医学循证的思考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大不一样,虽然同属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学科,但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建立于临床经验之上,而后有理论;西方医学建立于自然科学,理论先于实践。

而循证医学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医学对其基础———自然科学的尊敬;中医学里虽有循证元素,却并未提出类似理论,是出于中医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先验性。

所以从循证医学被引入国内以来,中医学界对中医学能否循证就一直存在着争议。

很多中医专家认为,循证医学就是要完全摒弃医生的个人经验而遵循所谓的经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所获得的.证据循证,因而不适合中医。

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师更加重视经验在治疗中的作用,原因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而轻视现代检查技术,这就要求医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另一方面,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但是中医领域的研究成果、文献数量有限、质量也并不高,故而容易出现无证可循的尴尬场面。

询证医药和中医学

询证医药和中医学

循证医学和中医学1.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循证医学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其核心思想是“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

其研究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它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但更主要的是指临床上有关诊断、预后、治疗、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EBM要求医生把个人临床经验与最新临床试验研究成果相结合,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与以往的经验医学模式相比,在评价结果的指标、证据的来源、研究方法以及样本量有不同的要求。

它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对证据进行严格分级,对医学文献评价分级的实践指南提供指导,并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解决具体临床问题。

EBM越来越重视解决临床问题的特殊方法,那就是要认真、明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的最好证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愿望,对病人作出医疗决策,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2)医师自己的工作能力;(3)病人的意愿和选择。

如果脱离了“三要素” ,那就不是循证医学,而是经验医学。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2.循证医学和中医药的关系: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循证医学作为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模式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中西医学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紧密。

中医学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体系,在循证医学时代中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阐述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一、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的发展现状1. 循证医学理念逐渐渗透到中医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出现使得临床医生更加重视临床实践的证据性,通过查阅最新的研究论文和临床试验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为贴切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一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医临床实践中,许多中医临床医生通过学习循证医学基本知识,逐渐转变治疗思路,运用证据为基础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医疗难题。

2. 中药临床试验的增多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药临床试验被启动和开展。

这些药物试验旨在检验中药药物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旨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中药临床试验体系。

一方面这些临床实验的建立为中医理论的严谨性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3. 传统中医理论在循证医学下的再次理解和发展循证医学的推崇以证据为基础的做法,要求对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在这种背景下,片面而盲目的推崇传统中医理论已经不再普遍。

而是更加依赖于临床实践和实验数据,只有证明治疗方案在多次实验中都是有效的,并且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二、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所面临的挑战1. 传统中医理论与循证医学之间的差异循证医学理念是强调以最新科学研究结果为指导的医学体系,而传统中医理论则基于古代文献、个人经验和传统规定。

这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为了实现更好的中西医学整合,在循证医学的框架下,需要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重新解析和评估。

2. 基于证据的中医药疗法证据的质量提升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在于我们需要强调基于证据的医学体系,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摘要:循证医学在中医当中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和中医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临床当中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四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文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予以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本文主要分析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临床试验;评价研究;中医药学文献;数学计算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实践之后,中医药学实际上在理论方面也有了很明显的发展和转变,这种转变对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医学模式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十分的重视,中医药学一方面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要素,同时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同时它也成为了很多人保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1、循证医学的基本特点循证医学如果从文字上去理解就是将证据当做是基础的一个医学,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就证据的定义和获得途径以及利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医学,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其特点予以简要的介绍。

首先是循证医学比较关注的是临床医学当中的实践工作和治疗工作,所以医疗护理的对策合理性和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如果是从系统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的证据,其就被我们称作是外部证据,一个医生的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实际上主要是来源于专业的教育和医疗的实践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要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获取和利用外部的证据,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外部的证据予以更好的扩充,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个过程就是医护人员自我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要想保证治疗的效果,必须要将二者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从系统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充足的证据,才能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

如果没有将个人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融入其中,就客呢能够会受到外部证据的很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即使是最好的外部证据也可能对某一例患者的病情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循证医学当中主要强调的是科学治疗这一原则。

中医与西医循证医学的不同应用

中医与西医循证医学的不同应用

中医与西医循证医学的不同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和理论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循证实践为基础的医学方法,它在中医和西医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一、中医循证医学的应用中医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根据中医经典,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行规范化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中医循证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主张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中医循证医学广泛运用于中医药防治实践以及中医药学科研领域,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循证医学常常运用中医经典文献作为依据,通过分析病情和辨证,选择相应的中草药、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它强调患者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化差异,并注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和反馈。

中医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医学知识,同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此外,中医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中草药的药理学研究、中医经典的解读以及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西医循证医学的应用西医循证医学源于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它以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实践为基础,强调科学研究的严格性和规范性。

西医循证医学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指南和标准化治疗方案,旨在提供更为准确和可复制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西医循证医学重视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倡导依据临床实验和系统评价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

西医循证医学采用量化的疾病评估标准和治疗指南,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疗效。

此外,西医循证医学在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和药物安全性考察,为西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西医循证医学注重医学科研的证据评价和应用,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起来,中医循证医学和西医循证医学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中医经典的应用和医生的实践经验。

西医则注重大样本研究和证据评价,强调药物治疗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

循证医学与中医期刊的编辑和论文评价

循证医学与中医期刊的编辑和论文评价

3. 1 诊断性研究论文的 评价标准:( 1)诊断性 研究的设计是否正确, 是否与金标准进行了比
较; (2) 金标准的纯度如何; ( 3) 是否应用了盲 法;(4)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如何, 是否包括各
使个别有记载也过于简单, 甚至随机、 半随机 和随意混淆不清。(2) 多数没有纳人标准和 排除标准, 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及疗效观察指 标。(3)疗程不规范、 不统一。(4) 样本含量 小, 尤其两组样本量差异较大。(5) 观察时间 过长, 可控因素差。(6) 不良反应观察很少, 常缺乏客观观察指标。(7) 研究者“ 报喜不报 优”极少有阴性结果的文章, , 存在发表性偏 倚。 关于方法学或评论性文章很少。( 8) 多
的 象。 茂 等[3]】 现 卫 玲 [ 对1995 ~2000 年11种
地方性中医药期刊临床研究文献( 共 66 卷 390 期) 的评价发现, 在22739 篇临床研究中, 发表的 RCT 为 1416 篇, 仅占总发表量的6.
23% , 且无一种期刊刊载的 RCT 比例大于 10% 。 上述检索结果还发现,1) 刊载的RCT ( 文献绝大多数只是写有” 随机” 字样, 但没有 记载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可比 即 性,
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远远不能满足
EBM的 要求。
有学者已制定和规范了诊断性研究论文、 病因学研究论文、 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预后研
究 论文的 评价标准〔]1, 医 5,6 而中 期刊的 论文
又以后两者论文为多, 为中医期刊编辑对论文
取舍提供了参考.
性或不良 反应;普遍存在发表偏倚等导致RCT 的方法学质量不高, 严重影响研究结果可靠性
择出28 种进行手工检索(迄至 1997 年 1 月 1
日) 的RCT 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 RCT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

的综 合 答 案 , 改 进 和 提 高 临床 治 疗 试验 的 水 平 为 提 供依 据 。
近 几 年 来 , 国 医 学 期 刊 陆续 发 表 了对 mea 我 t
分 析 的介 绍 。检 索 CB i Mds 据 库 中 1 9 ~ 2 0 c数 95 01
年 的循 证 医学 或 mea分 析 , t 文献 量 分别 为 l 、 、 、 l 9 9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3期 02
循 证 医学 与 中 医药 临床 文献研 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 究所(0 0 2 李 20 3 ) 沽
关键词: 循证 医学 中医药 临床文献
循 证 医 学 ( vd n e E ie c —B sd Me iie E M ) ae dcn , B
杂 志 上 , 个 内科 临 床 医师 需 要 每 天不 问断 地 阅读 一
l 篇 本 专 业 的 文献 才 能基 本 掌 握 本学 科 的新 进展 、 9 新 研究 结 果 。 临床 医师 、 医学研 究 人员 和其 他 决策 者
西 医 , 并 不排 斥 每 一个 国家 的传 统 医学 『。 但 1 中医药 中有 大 量行 之有 效 的 临 床实 践 经 验 有 待 挖 掘 , 老 名
信息 . 多数 临床 医师 喜欢 阅读 医学 文献 综述 。 随着 方 法 学 的 日趋完 善 , 质量 的文献 综 述 , 高 特别 是 系统评
价 的 出现 , 确实 为临床 医务 工作 者 提供 了大量 真实 、
提 下 , 用 循证 医学 方 法 , 中 医药 的疗 效评 价 体系 借 使
维普资讯
中 医文献 杂志 发 表 的论 文 采 用 R T 方 法 进 行 临 床 研 究 的 很 少 。 C 有 人 对 《 国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9 9 1 1 9 中 19 ~ 96年 间 的 临 床 试 验 报 告 论 文 进 行 分 析 表 明 . 文 型 RC 论 全 T 文 仅 占 2 . , 且 在 这部 分 RC 论 文 中 . 45 而 T 大多 数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的理念逐渐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养生中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一、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1、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出最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临床诊疗指南。

在循证医学的指引下,诊疗决策需要兼顾患者的整体情况、患者目前的临床状态、以及不同治疗的风险和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中医药的基本原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经络穴位、气血津液等传统中医理论,以及四气五味、归经分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

在中医药的指引下,医生需要从整个人体的视角考虑诊疗决策,包括患者体质、病因病机、药物配伍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调理作用等。

3、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在循证医学的指引下,中医药也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研究和验证。

其中,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验证,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中医药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西医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和特点。

4、中医药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其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针灸疗法已被证明对一些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病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方法,其采用天然植物和动物中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中药治疗也被证明对一些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冠心病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3)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地位中医药和西医药在治疗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是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中西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调节免疫、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