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A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8心血管2009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8呼吸2010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9消化2009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8肾病2009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8血液2010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8内分泌与代谢2009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9感染病2010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15儿科2009主任委员:桂永浩/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侯任主任委员: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副主任委员:秦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赵正言/浙江大学儿童医院[重],毛萌/四川大学第二医院[重]5神经病学2010主任委员: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蒲传强/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委员: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胡学强/中山大学第三医院[重],谢鹏/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5精神病学2009主任委员:赵靖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周东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于欣/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委员:马辛/首都医科大学安定医院,施慎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孙学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7老年医学2009主任委员: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前任主任委员:陈可冀(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候任主任委员:李小鹰/解放军总医院[重]副主任委员:于普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社,王林/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拓西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蹇在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8物理医学与康复2008主任委员:李玲/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院前任主任委员:华桂茹/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候任主任委员:顾新/卫生部北京医院副主任委员:吴毅/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燕铁斌/中山大学第二医院16普通外科2010主任委员:赵玉沛/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副主任委员:刘永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秦新裕/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郑树森(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窦科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8骨科2007主任委员:邱贵兴(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王岩/解放军总医院[重]副主任委员:陈仲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曾炳芳/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重],金大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裴福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5神经外科2008主任委员: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委员:王硕/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张建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周良辅(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重]7胸心血管外科2009主任委员: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石应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副主任委员:高长青/解放军总医院,张逊/天津医科大学胸科医院,王春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8泌尿外科2007主任委员:那彦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重]副主任委员: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重],孙则禹/南京大学鼓楼医院7烧伤外科2008主任委员:黄跃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柴家科/解放军总第一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夏照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重]副主任委员:张国安/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廖镇江/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谢卫国/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黄晓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6整形外科2009主任委员:曹谊林/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祁佐良/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副主任委员:归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邢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世荣/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郭树忠/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5创伤2007(“野战外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委员:蒋建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王正国(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候任主任委员:付小兵(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院副主任委员:姜保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峥嵘/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石应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妇产科学2009主任委员:郎景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副主任委员:沈铿/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魏丽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张为远/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院,狄文/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孔北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6小儿外科2007主任委员:李仲智/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孙宁/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副主任委员:王维林/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肖现民/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袁继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金先庆/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10眼科2010主任委员:赵堪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前任主任委员:黎晓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重]副主任委员:孙兴怀/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重],姚克/浙江大学第二医院[重],瞿佳/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葛坚/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重]9耳鼻喉科2009主任委员: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重]侯任主任委员:韩东一/解放军总医院[重]副主任委员:高志强/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迟放鲁/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重],王海波/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孔维佳/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12皮肤科2009主任委员:张学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张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副主任委员: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何春涤/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郑捷/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王宝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重]8肿瘤2007主任委员:郝希山(院士)/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顾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重]副主任委员:王士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樊嘉/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刘奇/山东大学省立医院,戎铁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重]1运动医疗2007主任委员:李国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候任主任委员:于长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副主任委员:敖英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世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12放射医学2008主任委员:郭启勇/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重]前任主任委员:祁吉/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医院候任主任委员:冯晓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重]副主任委员:李坤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周诚/卫生部北京医院,徐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孟悛非/中山大学第一医院7超声医学2010主任委员: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前任主任委员:姜玉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其余不详8核医学2008主任委员:田嘉禾/解放军总医院前任主任委员:匡安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候任主任委员:黄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副主任委员:王铁/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李亚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安锐/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重],蒋宁一/中山大学第二医院10麻醉2009主任委员:于布为/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前任主任委员:吴新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候任主任委员:刘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副主任委员:黄宇光/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薛张纲/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田玉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重],熊利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7检验医学2008主任委员:尚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前任主任委员:丛玉隆/解放军总医院侯任主任委员:申子瑜/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委员:郭健/卫生部北京医院,潘柏申/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王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中华口腔医学会2006会长:王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重]副会长:俞光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孙正/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栾文民/卫生部北京医院,张志愿/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重],石四箴/同济大学口腔医院,边专/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重],黄洪章/中山大学口腔医院,周学东/四川大学口腔医院[重],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重]。
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导读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上尿路结石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为更好地规范及推广该项技术,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学组、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牵头,邀请国内泌尿外科结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应用负压技术的实践应用和临床经验,共同编写了本共识。
术前准备术前检查评估按上尿路结石的常规术前准备,此部分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建议术前完善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
医务人员保障及科室条件保障开展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需要主治医师以上,熟练掌握输尿管镜手术操作技巧,开展初期医护团队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科室需具备专业的结石诊疗团队和疑难患者多学科MDT,能够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器械设备配置手术医师应根据各自掌握的负压技术以及所在诊疗中心具备的负压技术设备,选择合适的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及相应的负压器械设备配置。
其他如导丝、激光光纤、套石网篮、输尿管内支架等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相同。
适应证及禁忌证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
但联合使用负压技术,综合考虑结石大小、CT值、手术时间、患者基本情况等方面,可将适应证适当放宽至3cm以下的上尿路结石,特殊情况下可作为3cm以上的上尿路结石的替代治疗,如孤立肾、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等。
术前感染的控制术前感染的控制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
建议对于按HALF分组的高危组、无症状菌尿组、发热组或者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尿培养无法转阴的患者优先使用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以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发生的风险。
对于术前合并急性感染的患者建议一期肾造瘘外引流或双J管内引流后,二期联合负压技术手术。
是否术前置管术前不建议常规置管,但因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若因输尿管狭窄,镜鞘之间液体流通受阻,灌注加大的同时负压无法吸引为负压技术的手术禁忌证,故建议对于术前有明确感染、输尿管狭窄、扭曲、结石体积较大或预计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可术前置管1~2周。
膀胱过渡活动证临床诊治指南

其它行为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训练 催眠疗法
2. 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托特罗定(舍尼停)
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
乙酰胆碱
对逼尿肌选择性作用最强的药物
M受体 托特罗定
副作用较小可耐受性较好
✓其它可选药物
其它M受体拮抗剂: 奥宁、普鲁苯辛 三环抗抑郁药: 丙咪嗪
钙通道阻断剂 异搏停、心痛定
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消炎痛
大脑
觉过敏-M受体拮抗可能
尿意
有效。
OAB机理之二:
下传冲动增加-精神心
理因素- M受体拮抗可能
无效。
如何鉴别?
尚无直接确定膀
胱感觉的方法
各种 原因
检测膀胱感觉传入功能是一未解决的问题
大脑
尿意
正常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均有皮肤 交感反应
前臂皮肤 交感反应
48%出现 OAB 交感反应
膀胱
灌注
前臂皮肤交感试验
检查目的:确定是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 确定压力性和紧迫性尿失禁程度
治疗原则
➢以OAB为主要症状者首选抗OAB治疗 ➢OAB解除后,压力性尿失禁仍严重者,采用针
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治疗
1。筛选检查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OAB症伴逼尿肌收缩力受损 1) 排尿困难症状 2) 存在明显影响逼尿肌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脑卒中等 3) 有逼尿肌功能可能受损的指征:如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会
综合治疗参考原则:
★ 膀胱训练与药物合用 ★ 合理使用镇静抗焦虑药 ★ 合用使用不同机理的抑制膀胱收缩药 ★ 合理使用女性激素 ★ 用药剂量可逐渐增加 ★ 用药两周后评估,常需较长时间用药
其它疾病中OAB症状的诊治原则
➢ OAB是一种独立的征候群 ➢ 许多种疾病均可有OAB症状的临床表现
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

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膀胱癌指南摘要自2014年后尚无更新,但国外指南更新迅速。
目前最新的2020版欧洲膀胱癌诊疗指南[1]有许多更新之处,现总结如下。
1介绍主要目的是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IBC)的临床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2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请参看肌层非浸润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指南概要[2]。
本指南新增一项内容,即不要给患有活动性膀胱癌或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开吡格列酮。
3诊断评估检查3.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治疗MIBC包括肿瘤的外生部分,肿瘤后方的带有逼尿肌肌肉膀胱壁,切除区域的边缘。
3.2尿道切除术如有指征,取出切除的前列腺膀胱标本后,在膜部尿道尖部进行冰冻活检。
3.3伴发前列腺癌有21%~50%MIBC患者发现前列腺癌,偶然发现临床有意义的前列腺癌,但并没有改变生存。
3.4影像学诊断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造影剂有导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的危险,应避免使用非离子线性钆造影剂,使用稳定的大环造影剂。
进行计算机扫描尿路造影(computedtomographyurography,CTU)以进行上尿路评估和分期。
3.5病理诊断巴黎工作组标准化报告系统(2016)建议使用。
3.6内镜诊断仅在其他信息会影响治疗决策的情况下,使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和活检。
3.7手术相关并发症3.7.1年龄因素与70岁患者相比,80岁老人的死亡风险更高(4.3%vs.2.3%)。
3.7.2术式选择多数患者接受了回肠膀胱术。
3.7.3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肌肉减少症是总体生存(overall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survival,CSS)的独立预测因子。
石家庄蓝天中医院男科专家到院,主持人、院长讲话稿

18:30开始主持人讲话稿(第一部分,开场)尊敬的周教授,各位医生:大家晚上好!今天又到了我们蓝天中医院“百人专家团学术交流活动”的日子,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周柏发教授。
非常感谢周教授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为我们指导工作,欢迎您的光临!“百人专家团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是医院为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经过多方努力促成的一项长期的专家交流活动,上周来自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妇产科主任范颖教授为我们妇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今天,经过医院领导不断沟通努力,今天我们请到首位泌尿外科专家的到来!接下来,请张院长为周教授的到来致欢迎辞!(第二部分,张院长致辞后)周柏发教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主要研究领域为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早泄及泌尿专业相关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并对久治不愈的男科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在男性多方面疾病治疗方面享有极高声誉。
发表论文40余篇,主参编著作5部。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男科学组副主任、中国健康管理促进会委员、《中华泌尿外科》、《中国外科学》、《中国外科急救》等杂志编委、《健康报》顾问专家。
今天周柏发教授为我们分享的课题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有请周教授!(第三部分,周教授讲座结束)感谢周柏发教授精彩的课题分享!接下来请张院长为周教授颁发顾问专家聘书!(第四部分)合影留念。
(拍照时间,医生主动上前合影)张院长讲话稿——尊敬周柏发教授,各位同事: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请到周教授来为我们进行学术交流。
我代表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周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百人专家团学术交流活动”是我们医院为了加强医疗团队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成的学术交流平台。
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让我们的医疗团队得到长期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学习、分享,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我们的医疗技术更精湛、团队更加强大。
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评选规则-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评选规则及申请表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泌尿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泌尿外科医学技术进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制定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评选规则。
第二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旨在奖励在泌尿外科医学临床、科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
第三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每年颁发一次,每次颁发1-2人(如无合适人选,可以空缺),颁发获奖证书、奖章及奖金。
第四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奖金来自于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亦接受个人和社会各界捐款,所接受款项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章推荐和评审第五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候选人由具有推荐资格者推荐产生,审评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扰。
第六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组成。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为评审委员会主席,现任主任委员为副主席。
第七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以个人名义书面形式(含电子邮件)推荐获奖者。
第八条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推荐人资格: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第九条评选程序(一)每年五月一日前,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将推荐表寄送至具有推荐资格的推荐者(推荐表由泌尿外科学会网上下载)。
(二)由三名推荐者联合推荐一名候选人,每名推荐者只限推荐1名,于七月一日前将推荐材料以信涵或电子邮件寄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
(三)每年六月一日至六月三十一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对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四)每年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将推荐材料审查合格的候选人,按被提名人次排列顺序,选取前10名(出现并列名次时,按10名人次计算,末位并列者全部入选)。
(五)评审委员在八月三十一日前向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提出五名获奖人建议名单。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办公室按被提名人次排列顺序,选取前5名(出现并列名次时,按5名人次计算,末位并列者全部入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版第一卷主编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那彦群副主编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孙则禹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叶章群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孙颖浩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主编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主编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编辑委员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高居忠北京西山医院贺大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翼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米振国山西省肿瘤医院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宋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王晓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行环广东省人民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目录序前言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致谢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我国泌尿外科领域各项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患者带来了众多的利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泌尿外科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规范和统一。
为了不断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全国泌尿外科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
经过前期准备,反复研讨及以循证医学原理为基础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与评价,指南编辑委员会分别制定了膀胱过度活动症、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指南,在征求国内知名老专家的意见后,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
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泌尿外科其它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南。
这些指南是由泌尿外科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希望尽快在全国泌尿外科学界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之。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

Parkinson’s disease PD 帕金森病
Sacral anterior root stimulation SARS 骶神经前根刺激术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格林-巴利综合征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ICI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ty ICS 国际尿控协会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C 间歇导尿
Intravesic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VS 膀胱腔内电刺激
Multipl性膀胱涵盖因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各种类型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有鉴于此,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参照Oxford循证医学系统确定文献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标准,将本指南推荐等级确定为高度推荐、推荐、可选、不推荐四个级别。利用Pubmed和Cnki检索近10年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参考EAU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治指南、美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管理指南、ICI指南中关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部分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本指南,所应用名词术语遵循ICS出版的名词标准[6][7]。鉴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复杂性,随着对其基础研究与诊断治疗的不断深入,本指南将在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
5. Paralyzed Veterans of America. Bladder management for adul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J Spinal Cord Med,2006,29(5):527-573
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以上人员

副主任委员 王宇明 男 1951.11 教授 感染病学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委员 侯金林 男 1962.06 教授 感染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
李太生
男
1963.08
主任医 师
感染病学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 成 军 男 1963.08 教授 感染病学 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委员 陈可冀 男 1930.10 教授 老年医学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副主任委员 陈生弟 男 1955.09 教授 神经病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主任委员 胡学强 男 1955.10 教授 神经病学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副主任委员 蒲传强 男 1958.03 教授 神经病学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 谢 鹏 男 1958.03 教授 神经病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 陈仲强 男 1958.03 教授 脊柱外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主任委员 金大地 男 1952.10 教授 骨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
主任委员 刘又宁 男 1945.07 教授 呼吸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
前任主任委员 钟南山 男 1936.10 教授 呼吸内科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候任主任委员 王 辰 男 1962.08 教授 呼吸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副主任委员 田玉科 女 1953.07 教授 麻醉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
主任委员 邱贵兴 男 1942.03 教授
骨科 北京协和医院
候任主任委员 王 岩 男 1961.02 教授
骨科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副主任委员 曾炳芳 男 1946.08 教授
骨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来源:赛柏蓝作者:克立兹鸠2015年,中华医学会迎来百年圣诞。
可以说,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百年来都离不开学会的作用。
目前,中华医学会共设有88个分会,每一个分会的主任委员及其领导班子,总体上都可以称为该领域的精英分子,他们为我国的医学进展和百姓健康无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医疗器械怀着敬意整理出学会88个分会的现任主任委员名单,本数据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数据信息发布于2015年3月23日。
或有一些主委已有变动,以最新变动的为准;个别主委在今年3月后已被纪委查处,但分会官网的相关资料显示仍然在岗,我们在整理资料时,仍予以保留。
序号专科分会名称主任委员1医史学分会梁永宣2内科学分会厉有名3外科学分会赵玉沛4妇产科学分会郎景和5儿科学分会桂永浩6皮肤性病学分会张学军7眼科学分会王宁利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韩德民9结核病学分会高文10放射学分会徐克11公共卫生学分会冯子健12神经病学分会蒲传强13精神病学分会赵靖平14病理学分会卞修武15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励建安16科学普及分会郑静晨17肿瘤学分会樊嘉18心血管病学分会胡大一19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尹红章20麻醉学分会于布为21检验分会潘柏申22骨科学分会田伟23核医学分会李亚明24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苏旭25呼吸病学分会王辰26消化病学分会杨云生27血液学分会黄晓军28内分泌学分会宁光29肾脏病学分会余学清30感染病学分会侯金林31老年医学分会李小鹰32泌尿外科学分会孙颖浩33医学教育分会王镭34计划生育学分会熊承良35风湿病学分会曾小峰36整形外科学分会祁佐良37医学病毒学分会袁正宏38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胡盛寿39神经外科学分会张建宁40烧伤外科学分会胡大海41超声医学分会张运42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郎锦义43医学遗传学分会张学44小儿外科学分会王维林45急诊医学分会于学忠46航空航天医学分会罗永昌47地方病学分会孙贵范48高原医学分会吴天一49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方伟岗会50围产医学分会段涛51器官移植学分会刘永峰52航海医学分会褚新奇53医学伦理学分会马强54显微外科学分会裴国献55创伤学分会姜保国56教育技术分会郭光友57行为医学分会杨志寅58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刘洪臣59消化内镜学分会李兆申60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61激光医学分会顾瑛62高压氧医学分会高春锦63疼痛学分会于生元64肝病学分会魏来65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王吉耀66医学信息学分会代涛67心身医学分会吴爱勤68影像技术分会王鸣鹏69医学工程学分会周丹70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陈誉华71全科医学分会曾益新72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成军73手外科学分会劳杰74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黄从新75男科学分会姜辉76变态反应学分会尹佳77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徐苓分会78生殖医学分会乔杰79重症医学分会于凯江80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于健春81妇科肿瘤学分会曹泽毅82运动医疗分会敖英芳83健康管理学分会武留信84灾难医学分会刘中民85数字医学分会张绍祥86临床药学分会阚全程87临床输血学分会刘景汉88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付小兵。
第十四期《走遍中国前列县(腺)》通知公函

关于“走遍中国前列县(腺)—诊疗泌尿疾病,关爱老年健康”“走遍中国前列县(腺)——诊疗泌尿疾病,关爱老年健康”公益行动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院士倡议发起,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一项大型公益行动。
目前老龄人口迅速增加,老龄社会对于健康和公益活动的需要也不断增加。
而当前中国,不仅面对医疗资源整体短缺的现实问题,还面对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困境。
孙颖浩院士等自2016 年初开始策划、准备该项活动,通过组建“扁鹊医师团”这样一个泌尿外科医师团队,从泌尿外科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疾病开始,开展这项公益慈善项目。
活动遵从务实、精简、公益的原则,通过义诊、讲座、帮带、手术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旨在用高超的技术回报社会,用高尚的医德温暖社会。
自2016 年 4 月9 日第一期活动在福建龙岩站首发以来已成功举办13 期,已有316 位牵头专家共组织了987 站活动,来自2975 家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为全国超过100000 余名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开展了2514 场学术讲座,共实施了5029 台公益手术,足迹遍布全国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非洲莫桑比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他们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基层医院,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第十四期活动即将于2019年10月27 日开展,相信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的组织下,在全国泌尿外科医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公益之路必将越走越精彩,让“仁心、仁术”惠及更多患者。
感谢支持和参与,预祝此次公益活动圆满成功!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2019。
2020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0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0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背景和意义2.指南的内容和更新3.指南的特点和亮点4.指南的推广和应用5.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治疗趋势正文2020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的。
这份指南的发布对于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清晰、更规范的诊疗方法和流程。
指南的内容涵盖了泌尿系统肿瘤、结石、下尿路及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先天性及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男科疾病、肾移植管理、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等常见泌尿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和方法。
2020 版的指南在 2019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疗的新进展和新需求。
2020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其全面性和实用性。
指南的内容全面涵盖了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各种类型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同时,指南还注重实用性,不仅提供了诊疗技术和方法,还对诊疗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为了推广和应用 2020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相关部门和组织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指南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此外,指南的更新和完善也将持续进行,以适应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疗的新进展和新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治疗趋势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江医一附院专家学会任职情况-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知识分享

江医一附院专家学会任职情况-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级学会专家任职情况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达颖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红艳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吕农华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吕农华中华医学会整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刘伟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郭光华委员曾元临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务委员张剑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张学学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廖立新中华医学会整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李文芳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委员曾元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刘季春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喻本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全国委员张剑全国中青年委员江红群中华医学会青年放射学会委员曾献军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刘丽忠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联络委员武彪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外科学组联络委员武彪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内镜外科学组委员武彪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刘伟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学组委员陈世彪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陈国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陈钦开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会血液净化专家组成员陈钦开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黄亮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青年委员曹春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青年委员马龙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委员王共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王共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委员张伦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张伦理青年委员邬小萍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委员张伦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刘建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会1型糖尿病学组成员刘建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甘华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成员李雯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赵为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陈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皮肤遗传学组成员陈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陈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委员曹先伟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曹先伟中华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梅同华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钱克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全国青年委员陈晓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会护理专业学组成员麻安秀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刘明珪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皮肤遗传学组委员陈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刘建英青年委员甘华侠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成员张荣艳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全国委员谢勇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学组成员谢勇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秘书谢勇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全国青年委员舒徐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学组成员舒徐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吕农华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成员祝荫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李俊明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免疫学组委员李俊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关晏星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曾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头颈外科学组成员余济春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嗓音学组委员龙平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詹剑华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陈晓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洪涛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洪涛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洪涛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关晏星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学组副组长关晏星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会第五届委员会临床研究管理学组委员易应萍中华医学会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委会创伤学组委员:邵益森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会妇产超声学组委员陈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傅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徐仁伵,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朱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肝胆疾病学组成员朱萱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张焜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徐仁伵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朱萱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郭光华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瘢痕专业委员会常委刘德伍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刘伟委员李文芳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陈丽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分会常务委员张伦理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王共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王共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兼常委赵为禄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张达颖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张达颖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刘季春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理事江红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洪涛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洪涛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冯珍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陈国安中华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龚洪翰中国医院协会医学情报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龚洪翰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黄亮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委员刘建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熊建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温桂兰中国医师协会法制与维权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李建林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黄绍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陈丽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乐爱平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关晏星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晓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早产儿专家委员委员陈晓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液净化通路学组成员鄢艳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周爱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黄绍烈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委员会委员郭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陈丽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揭志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许飞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辉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容学组成员陈丽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委员陈丽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黄经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廖立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黄建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吴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锐中国康复医学会股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锐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锐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学会常委赵凤达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黄绍烈中国女医师协会皮肤病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丽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周琼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梅金红黄松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陈干中国老年学会肿瘤分会委员熊建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周爱云中国超声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委员周爱云中国超声工程学会妇产委员会委员周爱云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专业委员委员周爱云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器官移植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爱云中华放射学会委员龚洪翰北美放射学会会员龚洪翰欧洲放射学会会员龚洪翰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龚洪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龚洪翰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泌尿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王共先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共先卫生部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委员王共先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余济春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刘丽忠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委员刘伟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理事金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理事黄亮中国抗癌协会姑息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熊建萍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熊建萍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熊建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熊建萍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国安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洪涛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钟陆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廖立新欧洲肝病学会(EASL) 委员张伦理全国糖尿病病足学组成员委员刘建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周爱云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爱云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邓林云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常务理事邓林云中华口腔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马龙先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吴裕臣皮肤性病科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陈丽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曹先伟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务委员梅金红中国医院协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伟青年委员金国强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伍姗姗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会理事罗时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常务委员罗时文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曾元临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理事冯珍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冯珍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冯珍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冯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全国理事冯珍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冯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周爱云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建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学会专家学会任职情况江西省医学会副会长:魏云峰、易为民江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魏云峰、易为民、吕农华、王共先、龚洪翰、洪涛、张达颖江西省医学会理事:魏云峰、易为民、吕农华、王共先、龚洪翰、张剑、刘季春、曾元临、易应萍、洪涛、张达颖、刘伟、陈国安、赵为禄、周琼、钱克俭、黄亮、张伦理、陈幼祥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云峰副主任委员胡伟常委兼秘书张伟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勇常务委员李学明揭志刚江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梦洪常务委员魏云峰郑泽琪彭景添江西省医学会消化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王崇文主任委员吕农华常务委员朱萱陈幼祥江西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农华副主任委员陈幼祥常务委员朱萱江西省医学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萱江西省医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琼副主任委员陈蔷娟常委兼秘书曾莉江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熊礼生主任委员王共先常务委员:孙庭常务委员:傅斌江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伦理常委邬小萍常委兼秘书张一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赵为禄副主任委员马龙先江西省医学会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辉副主任委员:曾元临郭光华常委兼秘书:詹剑华江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文三立主任委员张剑副主任委员江红群常委余济春江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丝荪江西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亮常委兼秘书张慧俐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徐庚生主任委员洪涛常委兼秘书李美华江西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季春常委喻本桐、吴起才江西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韩智敏江西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丽常委曹先伟江西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林江西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宗世璋副主委舒勇江西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张青常委关晏星常委刘建英郭贵海江西省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国安副主委张荣艳常务委员兼秘书黄瑞滨江西省医学会第六届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爱云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肛肠外科学组副组长李太原江西省医学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邵益森黄辉理事曹钟义江西省医学会口腔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辉江西省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益森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达颖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张学学江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玉发常务委员:蔡丽萍江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钦开江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伟副主委李文芳江西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万志刚江西省医学会检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腊根常委蔡恒江西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周琼常委裴重刚、付新元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星恒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儿科呼吸学组副组长孙萍江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勇常委冯亮、崔苏萍江西省医学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沈韵芸江西省医学会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杜力群江西省医学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建萍常务委员揭志刚、罗时文江西省医学会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建萍副主任委员陈丽常委邱峰张凌江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罗霄钟陆行江西省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桂兰江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英常委昌玉兰江西省医学会呼吸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张伟段德卿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营养学会理事吴星恒江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陈明花江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裕臣常委万慧江西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钱克俭常务委员曾振国江西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龚洪翰副主任委员肖香佐常务委员兼秘书曾献军江西省医学会遗传学会常务委员栾树清江西省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文冰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影像学会副主任委员曾献军江西省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也丰江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也丰江西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香生江西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筱金常务委员金萱江西省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梅金红常委余克涵江西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珍江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光江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文冰江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晓希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绍烈常务委员王云开、章杨龙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邬小萍常务委员胡国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萱、常务委员张成康、李弼民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揭志刚常务委员武彪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凤达常务委员吴锐金国强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太原常委端木尽忠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英常委徐积兄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虹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丽常务委员曹先伟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彪常务委员罗霄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飞常务委员曾清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慧常务委员李辉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林常务委员周从阳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一常务委员黄建生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戴闽常务委员张达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济春江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刘丽忠、廖立新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莉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张萍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方承康江西省中西医耳鼻咽喉学会:副主任委员余济春江西省中西医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周从阳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周爱云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陈莉江西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熊建萍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陈丽邱峰陈莉江西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陈丽江西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红李勇江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陆行江西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霄中国抗癌协会江西省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剑汪小浪江西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小东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陈国安江西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熊建萍江西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汪小浪应学明江西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国安常委张荣艳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梅金红江西省抗癌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梅金红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红江西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张焜和江西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谢勇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罗时文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罗时文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春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春江西省预防医学会理事刘季春江西省医院协会急诊中心(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亮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郭光华江西省生物医学工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共先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郑晓丰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生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晓丰江西省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晓丰程学会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光华常委刘德伍江西超声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周爱云理事邓林云陈莉江西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黄经纬常务理事章素芳徐文苑江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聘专家陈钦开江西省老龄协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刘建英华东地区儿科影像学协作组常委何来昌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委员会顾问匡萃璋江西省中医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方承康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杨香生中华中医药学会江西省中医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健江西省输血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吕农华江西省输血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乐爱平江西省输血协会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乐爱平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西省分会传染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国强江西省医保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金国强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张焜和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江西片副组长吴星恒江西省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吴星恒江西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梅金红江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谢勇江西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谢勇江西遗传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刘明珪副主任委员栾树清江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曾莉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珍江西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武彪江西省药学会药物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员胡锦芳江西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人):刘炎玲副理事长(1人):王霞常务理事(2人):王霞、王建宁理事(5人):王霞、王建宁、万伟英、曹建萍、齐爱娇江西省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
第9届泌尿外科学会主委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于2010年12月完成了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成立了第九届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委员会的领导班子。
名单如下:
现任主任委员:叶章群
前任主任委员:那彦群
候任主任委员:孙颖浩
副主任委员:孔垂泽、黄健、王建业、孙光
常务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山丁强贺大林黄健黄翼然孔垂泽李虹
李汉忠马潞林那彦群潘铁军宋波孙光孙颖浩
王东文王建业王晓峰夏术阶谢立平叶章群张炜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岑松陈方陈山陈福宝程跃邓耀良丁强
丁国富杜广辉范治璐高新贺大林侯建全黄健
黄翔黄翼然靳风烁孔垂泽孔祥波黎玮李虹
李逊李传洪李汉忠李炯明李黎明梁朝朝刘修恒
马洪顺马潞林那彦群倪少滨潘铁军齐琳任来成
宋波孙光孙颖浩孙兆林田野王健王春喜
王东文王共先王建业王晓峰王行环王玉杰王志平
王子明魏强吴小候夏海波夏术阶谢立平邢金春
徐勇徐祗顺叶章群殷长军袁建林张炜张旭赵晓昆郑军华
秘书长:
陈山
副秘书长:
谢立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
第四章治疗
第一节治疗原则
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
Ⅰ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伴尿潴留者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Ⅱ型: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药物,治疗至少维持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
对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
该型前列腺炎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
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
III型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ⅢA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
该型前列腺炎推荐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也可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
ⅢB型:可选择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Ⅳ型:一般无需治疗,如合并血清PSA升高或不育症者,可参照IIIA型试行抗生素治疗。
第二节治疗方法
一、Ⅰ型
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
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
开始时可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等。
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改用口服药物(如氟喹诺酮),疗程至少4周。
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口服抗生素2~4周[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避免经尿道导尿引流,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
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2]。
二、Ⅱ型、Ⅲ型
(一)一般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热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3]。
(二)药物治疗
治疗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最常用的三种药物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前列腺炎的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1.抗生素
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1,4~6],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Ⅱ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包膜的能力来选择抗生素。
药物穿透前列腺
包膜的能力取决于其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率、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等。
常用的抗生素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5~6]。
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至少维持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1]。
对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
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7]。
ⅢA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对其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
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
只有当患者的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
推荐的总疗程为4 ~6周[1]。
部分此型患者可能存在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可以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8]。
ⅢB型: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2.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
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α-受体阻滞剂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阿夫唑嗪、萘哌地尔和坦索罗辛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其对患者的排尿症状、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13]。
α受体阻滞剂的疗程至少应在12周以上[9,11,12,14]。
IIIA型前列腺炎单一使用抗生素或α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时,可二者联合使用[15]。
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
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
迄今为止,只有数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此类药物的疗效[16~17]。
临床对照研究证实塞来昔布对改善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有效[17]。
4.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在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可选择性的辅助治疗方法。
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18-22]。
常用的植物制剂有:舍尼通、槲皮素、沙巴棕及其浸膏等。
由于品种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
不良反应较小[18-22]。
最近完成的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舍尼通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优于左氧氟沙星单一治疗。
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舍尼通长期(6个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在缓解症状方面优于安慰剂[22]。
5.M-受体阻滞剂
对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非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治疗[23]。
6.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对合并抑郁、焦虑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病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这些药物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身体的不适与疼痛。
临床应用时必须重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等[24-28]。
7.别嘌呤醇
小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别嘌呤醇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疗效。
别嘌呤醇为可选择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药物[29-30]。
8.中医中药
前列腺炎的中医中药治疗,推荐按照中医药学会或中西医结合学会有关规范进行,采取
辨证论治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排尿通淋等方法。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汤剂或中成药如翁沥通[31]、前列安栓[32,33]、泽桂癃爽胶囊[34]、龙金通淋胶囊[35]或针灸治疗[36]等。
(三)其他治疗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III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
联合其他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
推荐疗程为4~6周,每周2~3次。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禁用[37-39]。
2.生物反馈治疗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
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以使盆底肌疲劳性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
生物反馈治疗要求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主动参与治疗。
该疗法无创伤性,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法[40-42]。
3.热疗
主要是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力作用,增加慢性前列腺炎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
有经尿道、经直肠及会阴途径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手段进行热疗的报告。
短期内虽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但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43-54]。
4.前列腺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疗
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7]。
5.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起到治疗作用,只在合并前列腺相关疾病有手术适应证时选择上述手术[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