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高一上·淄博期中)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 蔗糖溶液B . 盐酸C . 氯化钠溶液D . Fe(OH)3胶体2. (2分) (2017高一上·临沂期末)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l mol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B . 2L0.5 mol•L﹣1Na2SO4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0.2NAC .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2NAD . 14 g由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3. (2分) (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B . 硝基的结构简式-O2NC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 . 乙炔的结构式H-C≡C-H4. (2分)某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则下列关于该元素的描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 . 第ⅦA族的卤素B . 主族元素C . 副族元素D . 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5. (2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及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 Cl2与FeI2溶液反应,当n(C12):n(FeI2)=1:1时,2Fe2++2I-+2C12 2Fe3++I2 +4C1-B . 向Ba(NO3)2溶液中通人S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Ba2++SO2+H2O BaSO3↓+2H+C . 向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少量H2O2溶液,KMnO4溶液褪色:2MnO4-+7H2O2+6H+ 2Mn2++6O2↑+10 H2OD .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混合:Ba2++SO +H++OH-BaSO4↓+H2O6. (2分) (2018高一上·江苏开学考)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上海市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上海市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金山中学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l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经过特殊改造的塑料也能导电B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 .SO 2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 .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常温下,氯化氢(HCl )最容易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 .化合B .分解C .加成D .取代3.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的事实是①共价键的极性:H -Cl > H -Br ②酸性:HClO 4 > HBrO 4③热稳定性:HCl > HBr ④酸性:HCl <HBrA .②③B . ①②③C .②③④ D.①②④4.在氯化钠晶体中,若1个Na +周围平均分布着1.5个37Cl -,则平均分布着的35Cl -数为A .1个B . 4个C . 4.5个D .10.5个5.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 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2N 、2H 的转化率B .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 3转化为H 2SO 4时放出的热量C .炼铁是铁矿石在高温下被氧化的过程D .钴的制备:3Co 3O 4+8Al −−→−高温9Co +4Al 2O 3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D.离子晶体不一定能溶于水,但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7.某同学向一支空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 (一种物质只加一次):①KI溶液②淀粉溶液③NaOH溶液④新制氯水。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考试卷1.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1、2、3…,一、二、三…。

其中“一、二、三…”指的是()A. 碳原子数B. 氢原子数C. 碳链位置编号D. 某种基团的数目【答案】D【解析】【详解】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是主链碳原子数;1、2、3…,是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一、二、三…,为取代基的数目,故选D。

2.下列物质变化中,只克服一种作用力的是()A. NaHSO4受热熔化B. NaHCO3受热分解C. 干冰溶于水D.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答案】A【解析】【详解】A.NaHSO4受热熔化只克服离子键,故A选;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克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选;C.干冰溶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克服了共价键,碳酸发生部分电离,需克服范德华力,共价键,故C不选D.石墨变为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克服了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D不选;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干冰和石墨中均存在范德华力,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需要破坏化学键。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l B. 氯化钠的电子式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 苯甲酸的结构简式:D. CH4的比例模型【答案】D【解析】Cl,故A错误;【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故表示为3517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苯甲酸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D.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的相对体积较大,其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D。

4.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5×75.77%+37×24.23%=35.48中()A. 35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35.48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D. 24.23%表示35Cl的丰度【答案】C【解析】【详解】A、35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A错误;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计算得到的结果,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数×原子百分比,35.5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24.23%表示37Cl的丰度,故D错误;故选C。

2019—2020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高中化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生活中遇到以下咨询题,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臭氧用于饮水的消毒,医用酒精用于皮肤消毒B.蜂、蚁蛰咬处涂抹稀氨水可止痒解痛C.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D.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锥型瓶B.坩埚钳C.硬酯酸D.石碳酸3.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移动C.都有丁达尔现象D.都比较稳固4.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依照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B.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依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洁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5.当压力达到2.2×107Pa.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现在水可将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确实是〝水热反应〞,当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

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火力发电厂能够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二、选择题〔此题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以下各组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 .SiO 2和生石灰的熔化B .钠和铁的熔化C .碘和NH 4Cl 的气化D .晶体硅和晶体硫的熔化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28 g 乙烯和28g 丙烯中均含有6N A 对共用电子对B .在熔融状态下,l mol NaHSO 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 AC .7.8 g Na 2O 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 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所含的电子数目为74N A8.以下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氯气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讲明氯气的电解质B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 .氯气能够使潮湿的有色布条退色,但实际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 .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讲明BaC12溶液具有酸性9.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 〔g 〕+Y 〔g 〕2Z 〔g 〕,假设要使平稳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 、Y 作反应物,那么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畴应满足:A .1<y x <3B .41<y x <32 C .32<y x <4 D .41<y x <23 10.13.8g 63%的HNO 3溶液密度为1.38g•cm -3和100mL 13.8 mol/L 的HNO 3溶液相比,正确的选项是:A .都应用棕色广口瓶储备B .浓度不同的两种HNO 3〔aq 〕C .溶液的体积不同但浓度相同D .均可与Au 反应而发生钝化现象11.短周期元素中,假设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那么它们A .一定是同族元素B .周期数一定相差1C .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D .只能形成1: 2型化合物12.:SO 32-+I 2+H 2O=SO 42-+2H ++2I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 -、NH 4+、Cu 2+、SO 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那么以下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定不正确的选项是:A .确信不含I -B .确信不含Cu 2+C .一定含有SO 32-D .可能含有I -13.以下图是电解饱和NaCl 溶液的实验装置, X 、Y 差不多上惰性电极, a 是饱和NaCl 溶液,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以下有关该实验正确的讲法是:A .X 电极为阳极,Y 电极为阴极B .X 电极邻近溶液变红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 .假设将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X 电极得到的气体与Y 电极得到的气体之比略大于1:1D .电解后,将溶液混匀,电解前后溶液的pH 未发生变化14.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2020-2019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20-2019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20-2019学年度上海交大属中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臭氧用于饮水的消毒,医用酒精用于皮肤消毒B.蜂、蚁蛰咬处涂抹稀氨水可止痒解痛C.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D.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锥型瓶B.坩埚钳C.硬酯酸D.石碳酸3.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移动C.都有丁达尔现象D.都比较稳定4.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B.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5.当压力达到2.2×107Pa.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就是“水热反应”,当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 .SiO 2和生石灰的熔化B .钠和铁的熔化C .碘和NH 4Cl 的气化D .晶体硅和晶体硫的熔化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8 g 乙烯和28g 丙烯中均含有6N A 对共用电子对B .在熔融状态下,l mol NaHSO 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 AC .7.8 g Na 2O 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 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所含的电子数目为74N A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的电解质B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但实际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 .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说明BaC12溶液具有酸性9.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 (g )+Y (g )2Z (g ),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 、Y 作反应物,则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A .1<y x <3B .41<y x <32 C .32<y x <4 D .41<y x <23 10.13.8g 63%的HNO 3溶液密度为1.38g•cm -3和100mL 13.8 mol/L 的HNO 3溶液相比,正确的是:A .都应用棕色广口瓶存储B .浓度不同的两种HNO 3(aq )C .溶液的体积不同但浓度相同D .均可与Au 反应而发生钝化现象11.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A .一定是同族元素B .周期数一定相差1C .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D .只能形成1: 2型化合物12.已知:SO 32-+I 2+H 2O=SO 42-+2H ++2I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 -、NH 4+、Cu 2+、SO 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肯定不含I -B .肯定不含Cu 2+C .一定含有SO 32-D .可能含有I -13.下图是电解饱和NaCl 溶液的实验装置, X 、Y 都是惰性电极, a 是饱和NaCl 溶液,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下列有关该实验正确的说法是:A .X 电极为阳极,Y 电极为阴极B .X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 .若将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X 电极得到的气体与Y 电极得到的气体之比略大于1:1D .电解后,将溶液混匀,电解前后溶液的pH 未发生变化14.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英语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英语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英语试题一、听力选择题1.A.$30.B.$27.C.$20.D.$10.2.A.He may feel better soon.B.He doesn’t like to take pills.C.He may not be able to wake up on time.D.He may want to take the pills without food. 3.A.Post her the paper after the deadline.B.Hand in a handwritten draft of the paper.C.Attend a conference with her two weeks later.D.Complete the course without handing in the paper.4.A.Lose some weight.B.Shop for new clothes.C.Have his jeans altered.D.Wear clothes that fit better.5.A.Sharpen the man’s pencil.B.Ask the model to move his arm.C.Give the man a new sheet of paper.D.Show the man a drawing technique.6.A.Disappointed.B.Curious.C.Satisfied.D.Casual.7.A.He’d like some help at the baggage counter.B.He doesn’t know the woman ahead of him.C.He was permitted to carry one extra bag.D.He is carrying someone else’s suitcase.8.A.Some of her colleagues may not take part in the program.B.A few of them are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C.All her colleagues have agreed to go for the program.D.Employees are all required to receive the training.9.A.She would rather take a direct train.B.It doesn’t take long to get to Chongqing.C.She doesn’t care how long the trip takes.D.Taking an airplane might be more practical.10.A.If he has more than a dollar.B.If he makes a phone call first.C.If he finds the change machine.D.If he buys something from her.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以下小题。

2020届上海市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a—40 Cl—35.5 Na—23 K—39 Mg—24 Al—27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错误的是A. 原子一定重新组合B. 一定有电子转移C. 有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原子一定重新组合,A项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B项错误;C、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C项正确;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化学反应的认识2.化学式为N2H6SO4的某晶体,其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中不存在A. 离子键B. 共价键C. 分子间作用力D. 阳离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式为N2H6SO4的晶体,其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应该是离子晶体,硫酸铵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及阴、阳离子,故N2H6SO4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选项C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及作用力。

3. 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前者比后者小的是A. 氯水与氨水中微粒种类B. 乙烷与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C. 氯化铯与氯化钠的熔点D. Al2O3与AlCl3的熔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氨水中含有的微粒:氨气分子、水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共5种,氯水的成分:水分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共7种,故A错误;B.乙烷中碳碳键长比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长,故B错误;C.因铯的离子半径比钠离子大,氯化铯与氯化钠的熔点低,故C正确;D.Al2O3是离子晶体,高熔点,AlCl3是分子晶体,熔点低,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不同物质性质的比较,涉及微粒数、化学键参数及熔点比较。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表所示()从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制()A . 导线B . 门窗框C . 炉具D . 飞机外壳2. (2分)下列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 硫酸和硝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B . 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 . 因为氨易液化,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作制冷剂D . 测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3. (2分) (2019高三上·浠水月考)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B . 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0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C . 8.7g二氧化锰与含有0.4molHCl的浓盐酸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D . 12g金刚石中C-C键的数目为4NA4.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B .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 .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 . 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5. (2分)(2015·龙岩模拟) 已知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 . ①可能为CH4+Cl2 CH3Cl+HClB . ①可能为Fe+2Fe3+═3Fe2+C . ②可能为2NO+O2═2NO2D . ②可能为CO +H2O+CO2═2HCO6. (2分)(2018·宿迁模拟) 在好氧菌和厌氧菌作用下,废液中NH4+能转化为N2(g)和H2O(l),示意图如下:反应I反应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两池发生的反应中,氮元素只被氧化B . 两池中投放的废液体积相等时,NH4+能完全转化为N2C . 常温常压下,反应Ⅱ中生成22.4L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6 02×1023D .7. (2分) (2018高一下·平遥期末) 标准状况下两种等物质的量的可燃气体共1.68L,其中一种是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20┄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20┄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交大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①CH3COONa、BaSO4都是强电解质②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③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④装强碱的试剂瓶需用橡胶塞,装溴水的试剂瓶需用玻璃塞⑤浓硫酸为强氧化剂,二氧化硫为强还原剂,所以不能用前者干燥后者⑥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①④⑤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⑥2.反应2SO 2+O2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 0.1 s B. 2.5 s C. 5 s D. 10 s3.今有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按下图方式进行转化:选项甲乙丙丁戊A NH3O2NO H2O NO2B Mg CO2C MgO COC C H2O CO H2HCOOHD FeBr2Cl2FeCl2Br2FeCl34. 用质量均为100g的铜片作电极,电解Ag N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质量相差28g,此时阳极质量为A.121.6g B.93.6g C.89.6g D.88.2g5.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ΔH1 2C(s)+O2(g)=2CO(g)ΔH2 则ΔH1>ΔH2C .同温同压下,反应H 2(g )+Cl 2(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D .已知H +(aq )+OH —(aq )=H 2O (1) △H=—57.4 kJ·mo1—1,,20g 氢氧化钠固6.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7.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精,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每次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铂丝都要用试剂洗涤,这种试剂是()A . 稀盐酸B . 碳酸钠溶液C . 硫酸D . 氢氧化钾溶液2. (2分) (2016高一下·华亭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HCl的电子式B . Cl﹣的结构示意图C . CO2的电子式D .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37Cl3. (2分) (2015高三上·博兴开学考)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常温下,MgO(s)+C(s)=Mg(s)+CO(g)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B . 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C . 加热0.1 mol•L﹣1Al2(SO4)3溶液,Al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D . 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4. (2分)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某研究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装置A中碳棒为阴极B . 装置B中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C . 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既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又可增强凝聚净化的效果D . 标准状况下,若A装置中产生44.8L气体,则理论上B装置中要消耗CH4 11.2L5.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B . 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C . 洪灾区民众用明矾净水并用漂白粉消毒,二者化学原理相同D . 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不可将“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6. (2分) (2016高二下·正定期中)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丙烯分子有7个σ键,1个π键B . 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NAC . 0.1mol SiO2晶体中所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2NAD . 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个7. (2分) (2018高二上·陆川期末) 25 ℃时,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关系正确的是()A . V(碱)=102V(酸)B . V(碱)=2 V(酸)C . V(酸)=102V(碱)D . V(酸)=2 V(碱)8. (2分) (2017高一上·上海期末)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 NaOH溶于水B . 蜡烛燃烧C . 干冰气化D . 碘升华9. (2分)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 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中的硫酸钙水垢:CaSO4(s)+ (aq) CaCO3(s)+ (aq)B . 用加热的方法降低自来水中钙离子浓度:Ca2++2H CaCO3 ↓+H2O+CO2↑C . 用醋酸清洗热水壶中的碳酸钙水垢:2H++CaCO3= Ca2++H2O+CO2↑D . 用肥皂(主要成分C17H35COONa)检验含有较多钙离子的硬水:2C17H35COO-+Ca2+ = (C17H35COO)2Ca↓10. (2分) (2016高二上·武汉期末) 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g)⇌cZ(g)△H的影响,以A 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达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B .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增大C . △H>0,m+n>cD . 温度不变,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比原平衡减小11. (2分) (2016高三上·山西期中)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B . 2C(s)+O2(g)═2CO(g)△H=﹣2(b﹣a) kJ/molC . 2CO2(s)═2CO(g)+O2(g)△H=+a kJ/molD . C(s)+O2(g)═CO2(g)△H<﹣b kJ/mol12. (2分)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A . 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B . 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C .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D .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13. (2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密闭容器中,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其过程包含以下反应:i.CO(g)+2H2(g) CH3OH(g) ∆H1=−90.1kJ·mol−1ii.2CH3OH(g) CH3OCH3(g)+H2O(g) ∆H2=−24.5kJ·mol−1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中,CO平衡转化率随条件X 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2020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2019年11月1.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1、2、3…,一、二、三…。

其中“一、二、三…”指的是()A. 碳原子数B. 氢原子数C. 碳链位置编号D. 某种基团的数目【答案】D【解析】【详解】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是主链碳原子数;1、2、3…,是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一、二、三…,为取代基的数目,故选D。

2.下列物质变化中,只克服一种作用力的是()A. NaHSO4受热熔化 B. NaHCO3受热分解C. 干冰溶于水D.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答案】A【解析】【详解】A.NaHSO4受热熔化只克服离子键,故A选;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克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选;C.干冰溶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克服了共价键,碳酸发生部分电离,需克服范德华力,共价键,故C不选D.石墨变为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克服了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D不选;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干冰和石墨中均存在范德华力,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需要破坏化学键。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l B. 氯化钠的电子式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的比例模型C. 苯甲酸的结构简式:D. CH4【答案】D【解析】【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故表Cl,故A错误;示为3517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苯甲酸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的相对体积较大,其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D.CH4故选D。

4.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5×75.77%+37×24.23%=35.48中()A. 35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35.48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D. 24.23%表示35Cl的丰度【答案】C【解析】【详解】A、35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A错误;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计算得到的结果,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数×原子百分比,35.5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24.23%表示37Cl的丰度,故D错误;。

小专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的答案

小专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的答案

B.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不反应,故 B 错误;
C. Fe(OH)2 比 NH3·H2O 更难电离,(NH4)2Fe(SO4)2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先发生 Fe2++2OH-=Fe(OH)2↓, 故 C 错误;
D. 用 CuCl2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物质组成比相符。 (2)“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 是可变的。 3.B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中 2019-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 【分析】 还原性 SO32->I-,滴加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向 Na2SO3、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只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可以为:SO32-+Cl2+H2O═SO42-+2H++2Cl-,故 A 不选; B.向 Na2SO3、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不可能只发生 2I-+C12=2Cl-+I2,故 B 错误; C.向 Na2SO3、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亚硫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后,氯气剩 余,可以再氧化碘离子,可能发生 2Cl2+2I-+SO32-+H2O=4Cl-+SO42-+2H++I2,故 C 不选; D.向 Na2SO3、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反应后 Na2SO3 过量,则可能发生 Cl2+3SO32-+H2O=2Cl-+SO42-+2HSO3-,故 D 不选; 故选 B。 4.C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 【详解】 A、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分,所以氯气溶于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 错误;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向稀 HNO3 中滴加 Na2SO3 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32-+2H++ 2NO3-=3SO42-+2NO↑+H2O,B 错误; C、酸性溶液中 KIO3 与 KI 反应生成 I2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C 正确; D、向 NaHCO3 溶液中加少量 Ba(OH)2 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 CO32-,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当离子反应方程式涉及过量和少量时,假设少量的为 1mol,再根据具体反应添加。如 D 选项:Ba(OH)2 溶液少 量,则假设 Ba(OH)2 为 1mol,则含有 2mol OH-和 1mol Ba2+,2mol OH-能与 2mol HCO3-完全反应同时生成 2molH2O

上海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月考)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SO2的排放B . “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D .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2. (2分) (2016高一下·铜陵期中) 将0.15mol的MnO2与过量的12mol/L的浓盐酸反应,与50mL12mol/L 的浓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它反应条件相同)()A . 一样多B . 后者较前者多C . 前者较后者多D . 无法比较3.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 任何条件下,等质量的一氧化二氮(N2O)和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 1L一氧化碳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质量小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CH3COOH)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4.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 .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D .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5.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A . 氯化物B . 硫酸盐C . 硝酸盐D . 碳酸盐6. (2分) (2018高一下·平遥期末) 标准状况下两种等物质的量的可燃气体共1.68L,其中一种是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1、2、3…,一、二、三…。

其中“一、二、三…”指的是()A. 碳原子数B. 氢原子数C. 碳链位置编号D. 某种基团的数目『答案』D【详解】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是主链碳原子数;1、2、3…,是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一、二、三…,为取代基的数目,故选D。

2.下列物质变化中,只克服一种作用力的是()A. NaHSO4受热熔化B. NaHCO3受热分解C. 干冰溶于水D.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答案』A【详解】A.NaHSO4受热熔化只克服离子键,故A选;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克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选;C.干冰溶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克服了共价键,碳酸发生部分电离,需克服范德华力,共价键,故C不选D.石墨变为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克服了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D不选;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干冰和石墨中均存在范德华力,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需要破坏化学键。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l B. 氯化钠的电子式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 苯甲酸的结构简式:D. CH4的比例模型『答案』DCl,【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故表示为3517故A错误;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苯甲酸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D.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的相对体积较大,其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D。

4.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5×75.77%+37×24.23%=35.48中()A. 35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35.48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D. 24.23%表示35Cl的丰度『答案』C【详解】A、35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A错误;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计算得到的结果,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数×原子百分比,35.5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24.23%表示37Cl的丰度,故D错误;故选C。

5.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可能产生两种沉淀B. 不可能立即出现沉淀C. 不可能只有一种沉淀D. 有可能变为澄清溶液『答案』A【详解】向KAl(SO4)2中逐滴滴加Ba(OH)2:先生成BaSO4和Al(OH)3,当铝离子完全沉淀,溶液中还存在没有沉淀的硫酸根离子,再加入Ba(OH)2生成BaSO4的同时Al(OH)3溶解,最后Al(OH)3溶解完,只剩余BaSO4沉淀。

反应的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2Al(OH)3+SO42-+Ba2++2OH-═BaSO4↓+2AlO2-+4H2O,因此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两种沉淀氢氧化铝和硫酸钡沉淀,也可能生成一种沉淀,故选A。

【点睛】明确物质性质及物质之间反应是解本题关键。

解答本题要注意氢氧化铝能够被过量的氢氧化钡溶解。

6.在如图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NO 2(g)N 2O 4(g)+Q(Q>0),改变下列条件,达到新平衡后,224c(NO )c(N O )的比值不发生改变的是( )A. 升温B. 向容器中通入Ar 气C. 向内推活塞D. 加入一定量N 2O 4『答案』D【详解】A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移动,224c(NO )c(N O )一定变化,故A 不选;B .向容器中通入Ar 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224c(NO )c(N O )一定增大,故B 不选;C .向内推活塞,压强增大,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2422c(N O )c (NO )不变,浓度的增大幅度不同,因此242c(N O )c(NO )一定变化,则224c(NO )c(N O )一定变化,故C 不选;D .加入一定量N 2O 4,容器的体积增大,平衡时与原平衡完全相同,224c(NO )c(N O )一定不变,故D 选; 故选D 。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 ,要注意242c(N O )c(NO )不是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7.不可用于比较F 和Cl 非金属性的是( ) A. 溶液pH 值:NaF>NaCl B. 共价键极性:C-F>C-ClC. 单质氧化性:F2>Cl2D. 氢化物稳定性:HF>HCl『答案』A【详解】A.NaF>NaCl对应的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通过比较NaF、NaCl溶液pH值比较F和Cl非金属性强弱,故A选;B.共价键极性:C-F>C-Cl,说明氟原子吸引电子的能量大于Cl原子,说明非金属性F>Cl,故B不选;C.单质氧化性:F2>Cl2,说明非金属性F>Cl,故C不选;D.氢化物稳定性:HF>HCl,说明非金属性F>Cl,故D不选;故选A。

8.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详解】A.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为+6价,所以H2S表现还原性,O2F2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且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D.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SF6,还原产物为O2,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4:1,故D错误;故选A。

【点晴】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SF6,还原产物为O2,以此解答该题。

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足量MnO2和100mL6mol/L浓盐酸反应产生Cl2的分子数为0.15N AB. 100mL1mol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碳碳单键的数目为3N AD. 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详解】A.100mL 6mol•L-1浓盐酸中含有氯化氢0.1L×6mol•L-1=0.6mol,MnO2+4HCl MnCl2+Cl2↑+2H2O,完全反应0.6mol氯化氢可以生成0.15mol氯气,由于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所以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产生的氯气分子数小于0.15N A,故A错误;B.Fe3+为弱碱阳离子,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故100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数目小于0.1N A,故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碳碳单键均为3条,所以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即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8g10g58g/mol=1mol,所以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碳碳单键数目为3N A,故C正确;D.SO2和O2的催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则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mol,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 A,故D错误;故选C。

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2O2露置在空气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淡黄色固体最终变为白色固体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答案』C【详解】A .Na 2O 2露置在空气中,会与CO 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最终变成碳酸钠白色固体,O 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B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lO 的漂白性有关,体现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 .Na 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是AgCl 生成Ag 2S 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涉及NO 转化为NO 2,N 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 故选C 。

11.关于合成氨工业:N 2(g)+3H 2(g)2NH 3(g)+QkJ(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N 2和3molH 2的总键能大于2molNH 3的总键能B. 使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对Q 值的大小无影响C. 用水吸收NH 3后,剩余N 2和H 2循环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D. 反应采用高温条件,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答案』BC【详解】A .N 2(g)+3H 2(g)2NH 3(g)+QkJ(Q>0)为放热反应,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高于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即1mol N 2(g)和3 mol H 2(g)的总键能小于2 mol NH 3(g)的总键能,故A 错误;B .使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热,对Q 值的大小无影响,故B 正确;C .用水吸收NH 3后,氨气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剩余N 2和H 2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故C 正确;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氨气的合成,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 错误; 故选BC 。

12.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 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 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分析】根据实验所给条件可知,本题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据此解题;【详解】A.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铁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A错误;B.铁的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C.活性炭与铁混合,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速了铁的腐蚀,故C正确;D.以水代替氯化钠溶液,水也呈中性,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铁的腐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