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6bcd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3.png)
采用先进的压力控制技术和算法,如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提高压力控 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
压力控制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
油气井压力控制不善可能导致井喷、 管线破裂等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加强压力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制定 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06 油气井压力控制 案例分析
压力传递原理在油气井压力控制中具 有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 层中压力的传递规律,从而更好地进 行压力控制。
压力波动原理
压力波动原理是指油气井中的压力会随着生产的变化而波 动。
压力波动原理在油气井压力控制中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油气井中的压力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 压力控制。
03 油气井压力控制 设备与工具
提高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的压力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增 产措施和修井作业,从而降低生产成 本。
通过合理的压力控制,可以优化采油 采气工艺,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
压力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节流阀控制
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来控制 油气井的压力。
压井作业
通过压井液调整油气井的压力 ,保持压力稳定。
案例一:某油田的压力控制实践
总结词:成功应用
详细描述:某油田通过实施压力控制技术,有效降低了油气井的套压,提高了采 收率和产能。该案例中,油田采用了合适的井口压力控制设备,优化了生产参数 ,确保了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某气田的压力控制优化方案
总结词:技术升级
详细描述:某气田面临压力控制方面的挑战,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进,优化了压力控制方案。该案例中 ,气田采用了先进的压力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压力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气田的产量 和效益。
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249bc160b4e767f5acfce00.png)
Po
2013-8-3
第一节 地层压力体系及其预测
(三)、地层压力 PP 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孔 隙流体(油气水)上的压力, 也叫地层孔隙压力。 地下压力和应力的关系:
P Pp 0
Po
正常地层压力范围:当量泥浆 密度在1-1.07之间 一般分布规律:由上而下逐渐 增大,用当量泥浆密度表示时,为 地层的盐水密度。
Gh
H Ph=Po+Pm
2013-8-3
Gh=P0/H+Gm
第一节 地层压力体系及其预测
三、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方法
(一).地层压力检测 1. 钻前预报:地震过程预测 2. 钻井过程中检测
钻井方法──钻速法、d指数法、正常钻速法 页岩方法──页岩密度、页岩因素、页岩的量、大小、色等 泥浆方法──井温、泥浆含气量、CL含量、泥浆电阻
地层压力不准 油、水、天然气进入泥浆,不能及时 排除,不断增加。
2013-8-3
第三节
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和平衡破坏
(四)井内压力激动--抽汲 压力激动的概念:静止时井 内的泥浆柱压力是一定的,而在 钻井各项作业的操作过程中,某 些外力会引起井内压力变化,即 称压力激动。
2013-8-3
一、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体系 二、失去平衡的原因 三、气侵
2013-8-3
第三节
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和平衡破坏
一、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体系 钻井过程应保持的平衡: Gp<ECD<Gf 或 Pp<Pm<Pf
如果: Pm>Pf 发生井漏 Pm<Pp 地层中的油、 气、水流入井内
2013-8-3
(3) 地下水位很低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课后题答案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d56a94daef5ef7ba0d3c28.png)
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2.简述地层沉积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的机理。
答:异常高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沉积岩地层的异常高压,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成因是由于沉积物快速沉降,压实不均匀造成的。
在稳定沉积过程中,若保持平衡的任意条件受到影响,正常的沉积平衡就破坏。
如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列,孔隙内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
由于上覆岩层继续沉积,负荷增加,而下面基岩的支撑能力没增加,孔隙中的流体必然开始部分地支撑本来应的岩石颗粒所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从而导致了异常高压。
3.简述在正常压实的地层中岩石的密度、强度、孔隙度、声波时差和d c 指数随井深变化的规律。
答:在正常压实的地层中岩石的密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强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声波时差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d c 指数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大。
5.某井井深2000m ,地层压力25MPa ,求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解: ()()0.00981250.009812000 1.276h h P H ρ==⨯=(g/cm 3)答:地层压力当量密度是1.276 g/cm 36.某井垂深2500m ,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18 g/cm 3,若地层压力为27.5MPa ,求井底压差。
解:()27.52500 1.180.0098127.5 1.44b h P P P gh MPa ρ∆=-=-=⨯⨯-=答:井底压差是1.44MPa 。
7.某井井深3200m ,产层压力为23.1MPa ,求产层的地层压力梯度。
解: ()23.132000.0072/h h G P H MPa m ===答:产层的地层压力梯度0.0072MPa/m 。
9.岩石硬度与抗压强度有何区别?答:岩石硬度是岩石表面的局部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抗压强度则是岩石整体抗压的能力。
10.岩石的塑性系数是怎么样定义的吗?简述脆性、塑脆性和塑性岩石在压入破碎时的特性。
钻井工程 6 油气井压力控制共102页PPT
![钻井工程 6 油气井压力控制共10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412793e518964bce847c84.png)
谢谢你的阅读
Hale Waihona Puke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钻井工程 6 油气井压力控制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
![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1fb81b9a58da0116d174932.png)
Pp=Psp+Phi=Psp+0.00981dD (Mpa)
注意: 不能用Pp=Pa+Pha计算地层压力,因环空钻井液受地层流体污 染严重,其密度难以确定。 关井立管压力的求取,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 求准。 根据U形管原理,可以理解关井后的套压Pa比立压Psp要高。
2、地层流体侵入井眼的检测方法 (1)泥浆池液面检测
利用泥浆池液面传感器。 (2)钻井液返出流量检测
利用泥浆出口流量计。
(3)声波气侵早期检测 根据声波在液体、气体和气液两相流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检测 气侵的程度。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低于每秒几十米。
三、地层流体侵入的检测
1、地层流体侵入的征兆 (1)钻速加快、蹩跳钻、钻进放空; (2)泥浆池液面升高; (3)钻井液返出量多于泵排量;
(4)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 密度降低; 粘度上升或下降; 气泡、氯根离子、气测烃类含量增加; 油花增多,油味、天然气味、硫化氢味增浓; 温度升高。
(5)泵压上升或下降,悬重减小或增大; 钻遇高压层时,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悬重减小,泵 压升高;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后,钻井液密度降低,浮力减 小,悬重增大,泵压减小。 (6)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泥浆灌入量少于正常值; (7)停止循环时,井口仍有泥浆外溢。
第二节 地层流体的侵入与检测
溢流: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井内,井口返出的钻井液 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钻井液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
一、地层流体侵入的原因
1、地层压力掌握不准,使设计的钻井液密度偏低; 2、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3、起钻未按规定灌泥浆,或井漏使井内液面降低; 4、起钻抽吸作用使井底压力减小; 5、停止循环时,环空循环压降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144386de518964bcf847cc3.png)
• 一、地层压力的有关概念
(the Concept of Formation Pressure) 1、静液压力:渗透性地层中液体液柱重量引起 的静液柱压力
Ph g H
式中 Ph——深H处的静液压力,Pa; ρ——液体密度,kg/ m3 ; 地层水密度:1.3×103~1.07×103 原油密度:0.88×103 泥浆密度:1.04×103~2.35×103 水泥浆密度:1.8×103~1.9×103 H——液柱垂直高度,m。
(1)地震资料(地震层速度法)
(2)钻井资料 (dc指数法) (3)测井资料 (声波时差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地层破裂压力(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
1、定义:使地层受压破裂的最低压
力(1.6~2.4 07g/cm3 )
•
2、因素:埋藏深度,地质年代,覆 盖压力,地层压力,岩石性质,岩石应 力状态,岩石压实程度
受侵,钻井液静止不流动
P钻=0; P套=0;
P底=P钻静=P环静=9.81Hρ ;
P鞋=9.81H’ρ ;
(2)标准循环状态
—— 未钻入油、气、水高压层,钻 井液未受侵,井口敞开 P钻=P循=P泵=P立管;
P套=0;
P底=P环静+P环循;
P鞋=P鞋静+P鞋循;
(3)大排量循环状态
钻入高压油、气层,环空一段钻井液受侵,
二、失去压力平衡的原因
(一)压力组成
1、洗井液液柱静压力 2、抽吸压力(拔活塞) 影响因素:上提速度 ↑ 、钻井液粘度 和切力↑、钻头泥包↑→抽吸压力↑
3、激动压力
(1)下钻激动压力 因素:下钻速度↑、钻井液粘度和切力↑、 井径↓→激动压力↑ (2)开泵激动压力 因素:钻井液流变性,静止时间,钻具、 井眼几何尺寸,温度、压力。
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c14a189482fb4daa58d4bfd.png)
0.8 d
Q 0.2 1.8
Lp
pv
( dh d p )3 ( dh d p )1.8
Lc ( dh dc )3 ( dh dc )1.8
9.81103 a D
三、钻井工程设计方法-油气井压力控制
5. 波动压力
抽吸压力: Psb 9.81103 sb D,sb 0.036 ~ 0.08g / cm3
(四)重钻井液及加重剂储备
高压井储备的重钻井液密度比在用钻井液高0.2g/cm3以上,重钻井液 储备量不少于井简容积,加重剂储备量应能满足提高在用钻井液密度 0.3g/cm3以上的需要。
三、钻井工程设计方法-油气井压力控制
井控设计
(五)井控设计应用的标准
行业标准《钻井井控技术规程》是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的主体标准,其 支撑标准主要有SY/T5964—2005《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T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等。
行业标准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经近两年的修订,终于在 2005年3月19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发布,本标准推迟发布的原因主要是罗家 16H井灾难性的含硫天然气井喷事故后,涉及油气井钻井井控标准中与井控安全相 关的一些参数和技术措施,经标准起草人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专家反复论证、酌 商、达成较统一的认识后才得以敲定。这些参数和技术措施既关系到井控安全, 也关系到生产成本和责任的落实,因而非常敏感、难以定夺,比如油气井井口距 周边公共设施和人口密集性、高危险性场所的距离、含硫天然气的界定、含硫油 气井应急撤离措施、油气层钻井作业时钻柱中是否安装止回阀等等。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0f59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c.png)
通过地面压力控制,可以防止地层流体过度开采,保持地层压力的平衡,提高油气井的产 量和效率。
基本原理
地面压力控制通过改变地层压力来影响地下流体的流动,从而控制油气井的产量。当地面 压力高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受到压迫,形成向上的流动;反之,当地面压力低于地层 压力时,地层流体受到的压迫减少,形成向下的流动。
持平衡。
节流阀控制法
通过在油管或套管上安 装节流阀来控制油气井 的产液量,从而控制井
底压力。
采油速度控制法
通过控制采油速度,即 单位时间内采出的油量 ,来控制井底压力。
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
早期手动控制
早期油气井压力控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的节流阀和采油速度,难以实现精细控制。
现代电子控制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油气井压力控制更加精确和自动化,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 控制油气井的压力。
地面压力控制方法
压井法
通过向井筒内注入液体,增加地 面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
采油法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采油设备将地层流体采出地 面,降低地面压力,以控制地层
流体的流动。
注水法
通过向地层内注入水,增加地层 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气举法
通过向井筒内注入气体,增加地 面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
地面压力控制设备与工具
测井法
通过测量地层电阻、声波 等参数,结合地层岩性、 物性等资料,估算地层压 力。
地层压力评估流程
01
资料收集
收集油气井的钻井
、测井、试油等资
02
料。
初步判断
根据收集的资料, 对地层压力进行初
步判断。
04
结果校验
油气井压力控制(PPT 66张)
![油气井压力控制(PPT 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826f12e3a1c7aa00b52acb38.png)
pb ph pa p b p h p sb p b p h p sg p b max p h p a p sg p b min p h p sb
p p p b p f
下钻时:
最大井底压力: 最小井底压力: 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
p p p p p
章油气井压力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
井眼与地层压力系统
欠平衡压力钻井
井涌的原因、征兆与检测方法
概述
油气井压力控制——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井控的基本要求: 1、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 2、防止井漏、井塌和缩径等复杂情况的发生 3、有效的保护油气层 井控的技术内容: 1、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
d p
P—安全附加压力;
—安全附加密度;
油井: P = 1.5~3.5 Mpa
= 0.05~ 0.1
= 0.07~0.15
气井:
P
= 3.5~5.0 Mpa
三、平衡与欠平衡压力钻井
1、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有效的控制地层压力和维持井壁稳定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钻井液密度,使钻井液液柱压力刚好等于 或略大于地层压力,达到解放钻速和保护油气层的目 的,这种钻井方法称为平衡压力钻井。 (2)技术关键:
三、气侵的特点
1、气侵的途径与方式 • 岩石孔隙内的气体随钻碎的岩屑进入井内钻井液
• 气层中的气体由于浓度差通过泥饼向井内扩散
•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气层中的气体大量 流入或深入井内 2、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1)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体积逐渐 膨胀,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在地面看起来气 侵很严重的钻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 (2)一般情况下,气体侵入钻井液呈分散状态,井 底泥桨液柱压力的降低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及时有效的 除气,就能有效的避免井喷。
油气井压力预测与控制
![油气井压力预测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1556477a417866fb84a8e7f.png)
马修斯—凯顿法 马修斯 凯顿法 引入了变数基岩应力系数Ki(可变的水平与垂直应力比)。
伊顿法 1969年,伊顿假设地层是弹性体,并用泊松比ν把水平应力σH和垂向应力σz联 系起来,给出了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公式
伊顿认为,上覆岩层压力pob和泊松比ν都随深度而变化,地层破裂压力梯度GDf 也随深度而变化,因而比较接近实际。 应用伊顿法预测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的步骤是: 分析测井资料或用d指数法,确定pp;根据密度测井资料,计算并绘制该 地区pob与D的关系曲线;根据实际压裂资料,挤水泥资料和井漏值,取得地 层破裂压力数据;用已知的pp、pf和pob,计算并绘制ν与D的关系曲线;用 pob,pp和ν的数值,由公式计算任一深度的GDf,得出地区性的破裂压力梯 度预测曲线。 伊顿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预报方法用于连续沉积盆地,是比较准确的。但它 没有考虑井壁应力集中和地质构造应力的影响,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第二节 地层破裂压力及其预测 一、 地层破裂压力及破裂压力梯度
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 在井中一定深度处的地层,其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压力 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压力称为地层的破裂压力pf。 地层破裂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压力、岩性、 地层年代、埋藏深度以及该处岩石的应力状态。 为了衡量某一深度D的破裂压力的大小,引入地层破裂压力梯度GDf的概念。
4. 基岩应力
上覆岩层的重量是由岩石颗粒和孔隙内的流体共同支撑的。没有被孔隙内流体 所承担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称为基岩应力。如果用σ表示基岩应力
在正常的压力环境中(pp=ph),由于颗粒和颗粒间相互接触,岩石基体支撑着上覆 岩层重量,而这个直接的颗粒间应力的减少(σ→0),将导致孔隙内流体支撑起部 分上覆岩层,而形成异常高压(pp>ph)。 异常高压的成因
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a8d2d1240c844769eaeed5.png)
二、失去压力平衡的原因
(一)压力组成
1、洗井液液柱静压力 2、抽吸压力(拔活塞) 影响因素:上提速度↑、钻井液粘度 和切力↑、钻头泥包↑→抽吸压力↑
3、激动压力
(1)下钻激动压力 因素:下钻速度↑、钻井液粘度和切力↑、 井径↓→激动压力↑ (2)开泵激动压力 因素:钻井液流变性,静止时间,钻具、 井眼几何尺寸,温度、压力。
关井时,气侵泥浆对作用在井筒的压力影响
11.3溢流时恢复和重建压力平衡的方法—压井
1、求关井立管压力
P地=P关钻+9.81Hρ P地──MPa H ρ ──Km ──g/cm3
2、判断地层侵入物的性质
P关钻+9.81H=P底=P环静+P关套 P关钻+9.81H=9.81(H-Hi)+9.81Hii+P关套 i=-(P关套-P关钻)/(9.81Hi)
H
T
三、地层坍塌压力
—— 当井眼压力小于某一压力值时,
井壁岩石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破
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坍塌压力
四、压力的表示方法
1、压力值形式表示 公制 Mpa,Kpa,Pa; 英制 psi 1 MPa=103 KPa= 106 Pa; 1 MPa = 145 psi; 2、压力梯度 单位长度(深度)压力增长值。 Gh=Ph/H 3、当量泥浆密度 ——某一点处的压力与某一密度的泥浆在 该深度处的静液压力相等,则称该密度值 为该压力的当量密度。
化规律
三、其它压井方法简介
1、起下钻时的压井方法
2、冲量压井法(空井压井、置换法压井) 3、反循环法压井
4、动力压井法
11.4
套管程序设计
一、套管程序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基础参数 (一)、井身结构内容:
1) 下入套管的层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00369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d.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效地预防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油气田应高度重视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管理勘探局、油气田公司的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单位、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第四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第五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的试油气、射孔、小修、大修、增产增注措施等井下作业施工;第二章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七条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第八条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方案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区域的注水注汽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第九条工程设计中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必要时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压力等级;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一油水井为-0.1g/cm3;气井为-0.15 g/cm3二油水井为-;气井为-MPa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井控装置等;第十条施工单位应依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做出施工设计,必要时应查阅钻井及修井井史等资料和有关技术要求,施工单位要按工程设计提出的压井液、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的储备要求进行选配和储备,并在施工设计中细化各项井控措施;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单位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含硫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km、生产井井口周围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工程设计中标注说明和提出相应的防范要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复核,并制定具体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第十二条新井老井补层、高温高压井、气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大修井、压裂酸化措施井的施工作业必须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其它情况是否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应在各油田实施细则中明确;第十三条设计完毕后,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批同意不准施工;第三章井控装备第十四条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射孔防喷器闸门及防喷管、简易防喷装置、采油气树、内防喷工具、防喷器控制台、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及相匹配的闸门等;第十五条含硫地区井控装置选用材质应符合行业标准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规定;第十六条防喷器的选择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原则上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和所使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者;二防喷器组合的选定应根据各油田的具体情况,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三特殊情况下不装防喷器的井,必须在作业现场配备简易防喷装置和内防喷工具及配件,做到能随时抢装到位,及时控制井口;第十七条压井管汇、节流管汇及阀门等的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要与防喷器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相匹配,其整体配置按各油田的具体情况并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第十八条井控装备在井控车间的试压与检验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井控装备、井控工具要实行专业化管理,由井控车间站负责井控装备和工具的站内检查验、修理、试压,并负责现场技术服务;所有井控装备都要建档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二在井控车间站内,应对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射孔闸门等按标准进行试压检验;三井控车间应取得相应的资质;第十九条现场井控装备的安装、试压和检验按各油田实施细则规定执行;第二十条放喷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下风方向,接出井口30m 以远,高压气井放喷管线接出井口50m以远,通径不小于50mm,放喷闸门距井口3m以远,压力表接在内控管线与放喷闸门之间,放喷管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转弯时,转弯处要用锻造钢制弯头,每隔10m-15m填充式基墩或标准地锚固定;出口及转弯处前后均固定;压井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第二十一条井控装备在使用中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等在使用过程中,井下作业队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与保养并做好记录,保证井控装备处于完好状态;二油管传输射孔、排液、求产等工况,必须安装采油树,严禁将防喷器当作采油树使用;三在不连续作业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四严禁在未打开闸板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五液压防喷器的控制手柄都应标识,不准随意扳动;第二十二条采油树的保养与使用应按以下要求执行:施工时拆卸的采油树部件要清洗、保养完好备用;当油管挂坐入大四通后应将顶丝全部顶紧;双闸门采油树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外闸门,有两个总闸门时先用上闸门,下闸门保持全开状态;对高压油气井和出砂井不得用闸门控制放喷,应采用针型阀或油嘴放喷;第二十三条所有井控装备及配件必须是经集团公司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第四章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第二十四条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使用井控装备和工具,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快速安全控制井口,防止发生井喷、井喷失控、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第二十五条井下作业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对在地质、工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向全队职工进行交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分工,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二对施工现场已安装的井控装备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试压合格,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三施工现场使用的放喷管线、节流及压井管汇必须符合使用规定,并安装固定试压合格;四施工现场应备足满足设计要求的压井液或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五钻台上或井口边应备有能连接井内管柱的旋塞或简易防喷装置作为备用内、外防喷工具;六建立开工前井控验收制度,对于高危地区居民区、市区、工厂、学校、人口稠密区、加油站、江河湖泊等、气井、高温高压井、含有毒有害气体井、射孔补孔井及压裂酸化井等开工前必须经双方有关部门验收,达到井控要求后方可施工;第二十六条现场井控工作要以班组为主,按不同工况进行防喷演习;第二十七条及时发现溢流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井口,以便及时发现溢流;第二十八条发现溢流后要及时发出信号信号统一为:报警信号为一长鸣笛,关井信号为两短鸣笛,解除信号为三短鸣笛,关井时,要按正确的关井方法及时关井或装好井口,其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装备额定工作压力、套管实际允许的抗内压强度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十九条压井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和压井作业标准进行压井施工,压井后如需观察,观察后要用原性能压井液循环一周以上,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第三十条拆井口前要测油管、套管压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压井,确定无异常方可拆井口,并及时安装防喷器;第三十一条射孔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各油田应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射孔方式,即常规电缆射孔、油管传输射孔、过油管射孔;一常规电缆射孔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射孔前应根据设计中提供的压井液及压井方法进行压井,压井后方可进行电缆射孔;2.射孔前要按标准安装防喷器或射孔闸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3.射孔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若液面不在井口,应及时向井筒内灌入同样性能的压井液,保持井筒内静液柱压力不变;4.射孔过程中发生溢流时,应停止射孔,及时起出枪身,来不及起出射孔枪时,应剪断电缆,迅速关闭射孔闸门或防喷器;5.射孔结束后,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确定无异常时,才能卸掉射孔闸门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二油管传输射孔、过油管射孔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采油气树井口压力级别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2.采油气树井口上井安装前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3.采油气树井口现场安装后要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射孔作业;4.射孔后起管柱前应根据测压数据或井口压力情况确定压井液密度和压井方法进行压井,确保起管柱过程中井筒内压力平衡;第三十二条诱喷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在抽汲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抽汲工具,装好防喷管、防喷盒;二发现抽喷预兆后应及时将抽子提出,快速关闭闸门;三预计为气层的井不应进行抽吸作业;四用连续油管进行气举排液、替喷等项目作业时,必须装好连续油管防喷器组;第三十三条起下管柱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二在起管柱过程中,应及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力平衡;三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抢关井;经压井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四起下管柱过程中,要有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以免增加井喷处理难度;第三十四条冲砂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冲砂作业要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压井液进行施工;二冲开被埋的地层时应保持循环正常,当发现出口排量大于进口排量时,及时压井后再进行下步施工;三施工中井口应座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第三十五条钻磨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钻磨水泥塞、桥塞、封隔器等施工作业所用压井液性能要与封闭地层前所用压井液性能相一致;二钻磨完成后要充分循环洗井至~2个循环周,停泵观察至少30分钟,井口无溢流时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作业;三施工中井口应座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第三十六条出现不连续作业、设备熄火或井口无人等情况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或装好井口;第三十七条测试、替喷及压裂酸化后施工作业等的井控要求各油田应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第五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第三十八条井场设备的布局要考虑防火的安全要求,标定井场内的施工区域并严禁烟火;在森林、苇田、草地、采油气场站等地进行井下作业时,应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墙;值班房、发电房、锅炉房等应在井场盛行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若需动火,应执行SY/T 5858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中的安全规定;第三十九条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SY5727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SY5225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和SY/T6023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等标准要求;井场必须按消防规定备齐消防器材并定岗、定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第四十条在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进行井下作业施工时,应严格执行SY/T 6-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和SY/T 6277-2005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标准;第四十一条各单位应根据本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井喷应急预案,对含硫等有毒有害油气井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参考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二条各单位应根据本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井程序和相应的措施;第四十三条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负责现场抢险指挥;同时配合地方政府,紧急疏散井场附近的群众,防止人员伤亡;第六章井控培训第四十四条各油气田应在经集团公司认证的井控培训单位进行相关人员的取证和换证的培训工作;第四十五条各油气田必须对从事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及井控管理、现场施工、现场监督等人员进行井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要求培训岗位如下:一油气田的井下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作业监督人员;二井下作业公司及下属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技术的领导、机关从事一线生产指挥人员、井控车间技术干部;三井下作业队的主要生产骨干副班长以上;第四十六条井控培训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对工人的培训,重点是预防井喷,及时发现溢流,正确快速实施关井操作程序及时关井或抢装井控工具,掌握井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二对井下作业队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正确判断溢流,正确关井,按要求迅速建立井内平衡,能正确判断井控装备故障,及时处理井喷事故;三对井控车间技术人员、现场服务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掌握井控装备的结构、原理,会安装、调试,能正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四对井下作业公司经理、主管领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二、三线从事现场技术管理的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井控工作的全面监督管理,井控各项规定和规章制度的落实,井喷事故的紧急处理与组织协调等;五对预防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培训,按SY/T 6-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的相关内容执行;第四十七条对井控操作持证者,每两年由井控培训中心复培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不发放井控操作证;第七章井控管理第四十八条应建立井控分级责任制度,内容包括:一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应分别成立井控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主管生产和技术工作的局公司领导是井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由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双方领导小组共同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井控规定,制定和修订井控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井控工作;二各采油厂作业区、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施工队、井控车间站应相应成立井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三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配备有专兼职井控技术和管理人员;四各级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恪尽职守,做到职、权、责明确到位;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与市场部和油气田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联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大检查,各油气田每半年联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大检查,各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对本单位下属作业队,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井下作业队每天要进行井控工作检查;第四十九条应持证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第五十条井控装置的安装、检修、现场服务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井控车间站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负责井控装置的建档、配套、维修、试压、回收、检验、巡检服务;2.建立保养维修责任制、巡检回访制、定期回收检验制等各项管理制度;3.在监督、巡检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井控装备存在的问题,确保井控装备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每月的井控装备使用动态、巡检报告等应及时逐级上报井下作业公司主管部门;二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井控装置、工具进行检查、保养,并认真填写运转、保养和检查记录;第五十一条井下作业队必须根据作业内容定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并做好防喷演习讲评和记录工作;演习记录包括:班组、日期和时间、工况、演习速度、参加人员、存在问题、讲评等;第五十二条作业队干部应坚持24小时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值班干部应监督检查各岗位井控措施执行、落实制度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第五十三条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井喷事故分级1. 一级井喷事故Ⅰ级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 二级井喷事故Ⅱ级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造成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3. 三级井喷事故Ⅲ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难以短时间内完成事故处理的井喷事故;4. 四级井喷事故Ⅳ级发生一般性井喷,集团公司直属企业能在24小时内建立井筒压力平衡的井喷事故;••二井喷事故报告要求1. 事故单位发生井喷事故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向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汇报,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接到事故报警后,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级别为Ⅰ级、Ⅱ级井喷事故时,在启动本企业相应应急预案的同时,在2小时内以快报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油气田公司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情况紧急时,发生险情的单位可越级直接向上级单位报告;油气田公司应根据法规和当地政府规定,在第一时间立即向属地政府部门报告;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接收企业Ⅰ级、Ⅱ级井控事故信息,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查后,立即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做出报告;2. 发生Ⅲ级井控事故时,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在接到报警后,在启动本单位相关应急预案的同时,24小时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油气田公司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3. 发生Ⅳ级井喷事故,发生事故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启动本单位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处理;三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后应有专人收集资料,资料要准确; ••四发生井喷后,随时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并有专人值班; ••五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在每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与市场部汇报上一月度井喷事故包括Ⅳ级井喷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报告;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对汇报不及时或隐瞒井喷事故的,将追究责任;六井喷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以附录2内容向集团公司汇报,首先以表一快报内容进行汇报,以便集团公司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现场情况,然后再以表二续报内容进行汇报,使集团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抢险救援情况;第五十四条井控例会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作业队每周召开一次由队长主持的以井控为主的安全会议;每天班前、班后会上,值班干部或班长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评本班组井控工作;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图7 图8 图9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四 通环形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四 通套管头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单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双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套管头环形防喷器套管头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四 通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图10图13图14止回阀远程压井管线远程泵连接处止回阀远程压井管线远程泵连接处附录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快报附录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续报。
油气井压力的控制
![油气井压力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b71e643f78a6529647d53d7.png)
第五章 第一节 地层压力及其预测
因为0.0547vpe/n的值总 是小于1,所以lg (0.0547vpe/n)的绝对 值与vpe成反比。因此, d指数与vpe成反比。
在正常压力条件下,随着深度加大,vpe下降,d指 数增大,且d与D之间呈一条正常趋势线。在压力过渡 带和异常高压地层,由于地层欠压实和井底压差减小, vpe加大,d指数下降,通过其与正常趋势线偏离值的大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钻井施工前的初步预测。
第五章 第一节 地层压力及其预测
(2) 声波测井法
1)
声波传播速度主要是孔隙度和岩性的函数。
如果岩性为泥页岩时,则声波测井主要反映孔隙度的变
化。
在正常压力地层中,
随深度增大,地层压实
程度增强,孔隙度下降,
则声波传播速度加快, 传播时间减少。深度D 与传播时间Δtn的对数 之间呈一条正常趋势线。
正常压力段深度De的 σe易于求出:
第五章 第一节 地层压力及其预测
由于深度Da处的σa=σe,则a点处的地层压力计算式为
Δto,C——正常压实趋势线的截距和斜率 (3)
电阻率测井法的预测原理:在正常压力地层中,随 深度增大,地层压实程度加大,孔隙度减小,导电流体 也减少,页岩电阻率加大。在一定的地区,页岩电阻率 (对数)与井深之间存在一条正常趋势线;在异常压力地 层中,由于地层欠压实,孔隙度增大,地层流体多,地 温高,页岩电阻率向着低于正常电阻率的一侧偏离正常
第五章 第一节 地层压力及其预测
d指数法的前提之一是保持钻井液密度不变,但这 在生产中难以达到,尤其在进入压力过渡带后,为了安 全起见,需增加钻井液密度,这样,d指数便随之升高, 影响了它的正常显示。为了消除此影响,于是提出了修 正的d指数,即dc指数法,表达式为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PPT课件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7cf3f856a561253d36fb3.png)
第一节 井眼—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三、平衡与欠平衡压力钻井
1. 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和维持井壁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钻井液密 度,使钻井液液柱压力刚好平衡或略大于地层压力,达到解放钻速和保护油 气层的目的。这种钻井方法称为平衡压力钻井。 (2)技术关键
1)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 2)合理钻井液密度的确定
★ 产生圈闭压力的原因:停泵前关井或者气体滑脱上升。
★ 释放圈闭压力的方法:每次开启节流阀放出少许钻井液(40~80升), 并观察立管压力变化。若立管压力无变化或略有增高,表明无圈闭压力,此时 记录的立管压力即是关井立管压力。若立管压力下降,则继续释放钻井液,直 到立管压力不再下降。此时圈闭压力已释放掉,所读取的立管压力就是真实的 关井立管压力。
PT Phi Pld Pa Pha Pla Psp PT (Pld Pla ) PT PL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关井与压井
四、压井理论与方法
(一)压井的概念与原则
1. 压井的概念 在发生溢流并关井求得压井钻井液密度后,开泵泵入压井钻井液,同时调 节节流阀控制一定的井口回压,使井底压力等于或稍大于地层压力并保持不变 。通过循环,排除溢流,重建井眼—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关井方式的选择:在溢流速度不高或者井口装置成压能力较高的情况下, 可使用“硬关井”,否则,应选择“软关井”或“半软关井”。推荐采用“半
软关井2.”关。井程序(“四七”操作程 (1)序钻)进中发生溢流
(2)起下钻杆时发生溢流 (3)起下钻铤时发生溢流 (4)空井发生溢流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关井与压井
第一节 井眼—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二、井眼—地层系统压力基本关系
1. 基本关系式
4学时---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
![4学时---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c67ca07eff9aef8941e0654.png)
气体钻井技术优势
——红台215井
国内第一口采用氮气钻井钻过油气层,测试日产天然气6-8万方, 日产油50m3,平均机械钻速13m/h同比提高8倍以上。 红台构造首次发现工业油流,由此打破了吐哈红台区块单井日产 油量不足1吨的沉闷局面,取得了油气当量日产110 方的显著增产 效果。
50
50
常规钻井
25
油井 气井
P 1.5 ~ 3.5MPa P 3.0 ~ 5.0MPa
当量密度 当量密度
0.05 ~ 0.1g / cm3 0.07 ~ 0.15g / cm3
井控——基本概念
• 与压力有关的钻井方式
–欠平衡钻井(Under-Balanced Drilling)
• 在钻井时,井内有效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的钻井技术
气体钻井技术
气体钻井概念
指用纯气体作为循环介质进行钻井的工艺技
术。气体介质种类可能是空气、氮气、天然气柴
油机尾气等。
广义的气体钻井概念还包括雾化钻井、泡沫 钻井和充气泥浆钻井。 a.纯气体钻井:气体体积为混合物体积的100%;
34
气体钻井技术分类
b.雾化钻井
指在空气钻井过程中有地层水进入井眼并影响了空气钻 井携岩,采用加大气体流量和加入化学药剂的方式,将水进 行雾化,实现正常钻进的钻井方式。
30
(一)欠平衡压力钻井方式 1.空气钻井
设备:大功率压缩机,井口防喷器,旋转控
制头及有关仪表 适用:干燥、低渗透地层,硬质胶结长页岩 井段;水敏性低压地层;硬石灰
岩层;
硬石膏层;易漏失层;严重缺水 优点:钻速越快,损害越小,无井漏,保护油气层。 缺点:易着火,携带岩屑困难
2.雾化钻井
水、轻质钻井液+发泡剂 3.泡沫钻井 气相:天然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液相:水基、醇基、烃基 发泡剂 4.充气钻井 钻井液必须易充气,易脱气,气液不分层 5.边喷边钻
第6章油气井压力控制
![第6章油气井压力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14f599d84868762caaed549.png)
1、关井方式
(1)硬关井
发现溢流后,在节流阀未打开的情况下关闭防喷器。 关井时间短,可以尽快阻止地层流体侵入。
易产生水击、易损坏井口装置或压漏薄弱地层;
适用于井涌速度不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高的情况。
16
(2)软关井
发现并涌后,先打开节流阀,再关闭防喷器,然后再关闭 节流阀。 关井时间长,地层流体侵入量多。 适用于井涌速度较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较低、裸眼井段 有薄弱地层的情况。
出后形成雾状流体,冲洗井底和携带岩屑。
主要优点:不易着火和爆炸;有少量地层水进入井眼也能 有效携带岩屑。
(3)泡沫钻井
主要特点:采用稳定泡沫作为循环介质进行钻井。稳定泡
沫由气体(氮气或co2)、液体和表面活性剂配制。
主要优点:密度低,粘度和切力高,携岩能力强。来自8(4)充气钻井
主要特点:在钻井液中掺入气体,从而降低钻井液密度。充气 钻井液密度可控制在0.45 ~1.20g/cm3范围内。 主要优点:密度可调范围大;能消除空气钻井可能引起的井下 爆炸;较一次性的泡沫钻井经济;可用于易出水地层。
23
循环法:
关井后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录下套压pa; 启动泵,以压井泵速泵入钻井液,同时调节节流阀 保持套压不变,记录此时立管压力psp´; 停泵,关闭节流阀;
计算关井立管压力: psp= psp´- pci
适用于已知压井泵速和相应循环压耗pci的情况。
24
3、关井套压的最大允许值
14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压井
控制溢流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阻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眼----关井;
用具有合适密度的钻井液将受污染的钻井液循
环出井眼,重新建立地层与井眼系统的压力平 衡----压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圈闭压力”。
开启节流阀,释放40 ~80升钻井液后,关闭节流阀并观察
立管压力变化。
若立管压力无变化或略有增高,表明无圈闭压力。此时记
录的立管压力即是关井立管压力。
若立管压力下降,则继续释放钻井液,直到立管压力不再
下降。此时圈闭压力已释放掉,所读取的立管压力就是真实
的关井立管压力。
(2)钻柱内装有回压凡尔时关井立管压力的确定
D --井深,m。
(2)地层破裂压力
p f p p ( 12 K ss )( po p p ) S rt
0.00981 f D
f----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
(3)钻井液液柱压力
ph 0.0098 d h1
h1----环空液柱垂直高度,m。
空泥浆液柱压力之和平衡地层压力,阻止地层流体的继续侵入。
1、关井方式
(1)硬关井 发现溢流后,在节流阀未打开的情况下关闭防喷器。关井 时间短,可以尽快阻止地层流体侵入。 易产生水击、易损坏井口装置或压漏薄弱地层; 适用于井涌速度不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高的情况。
(2)软关井
发现并涌后,先打开节流阀,再关闭防喷器,然后再关闭节流阀。 关井时间长,地层流体侵入量多。
使用于井涌速度较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较低、裸眼井段有薄弱
地层的情况。 (3)半软关井
发现井涌后,先适当打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或边开节流阀边
关防喷器。
使用于井涌速度较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较低、裸眼井段有薄弱
地层的情况。
2、关井程序
(1)钻进时发生井涌
(2)起下钻杆时发生井涌 (3)起下钻铤时发生井涌 (4)空井时发生井涌
1、欠平衡压力钻井方式
(1)空气钻井
采用空气作为循环介质; 基本工序:用大功率压风机将压缩空气经钻柱打入井内, 从钻头喷嘴喷出。高速气流冲洗井底并携带岩屑返到井口。井 口配置旋转控制头(旋转防喷器),用以封闭环形空间,携带
岩屑的气流从旋转控制头下面的排放管线排出。
空气钻井的优缺点:
优点:
显著提高机械钻速; 保护油气层; 解决井漏问题。
340m/s,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低于每秒几十米。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压井
控制溢流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阻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眼--关井;
2、用具有合适密度的钻井液将受污染的钻井液循环出井 眼,重新建立地层与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压井。
一、井涌关井
利用井口防喷器将井口关闭,井口防喷器产生的回压与环
关井后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录下套压pa;
启动泵,以压井泵速泵入钻井液,同时调节节流阀保持套
压不变,记录此时立管压力psp´;
停泵,关闭节流阀; 计算关井立管压力: psp= psp´- pci
适用于已知压井泵速和相应循环压耗pci的情况。
第六章
主要了解的内容:
油气井压力控制
研究的主要问题:井眼内的压力平衡问题
1、井眼与地层压力系统 2、地层流体的侵入与检测 3、压井----恢复压力平衡的方法
第一节 井眼与地层压力系统
一、井眼与地层压力体系
1、井眼内的各种压力 (1)地层孔隙压力 pp=0.00981PD (MPa)
P --地层孔隙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g/cm3。
二、平衡压力钻井
1、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关系 pm=pp + p 或 m = p +
p--考虑平衡安全的附加压力,MPa
油井: p =1.5 ~3.5MPa, =0.05 ~0.1 g/cm3;
气井: p =3.0~5.0MPa, =0.07 ~0.15 g/cm3。
井下爆炸;较一次性的泡沫钻井经济;可用于易出水地层。
(5)边喷边钻
主要特点:采用低密度钻井液,控制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地
层孔隙压力。
主要优点:适用于地层压力较高的油气藏。
2、欠平衡压力钻井的技术难点
主要设备----旋转防喷器的质量及可靠性;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的精度; 井底有效压力的计算及检测; 井口压力的控制技术; 井壁稳定性保证; 固井和完井; 起下钻及接单根过程中的欠平衡 欠平衡钻井适用的油气藏 欠平衡钻井液技术。
(5)环空循环压降
0.8 0.2 1.8 pa 0.57503 d pv Q
Lp
3 1.8
( d h d p ) ( d h d p )
(d
Lc
h dc ) 3
( d h d c )1.8
a = pa /(0.00981D)
a --环空压降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 (6)含岩屑钻井液的压力增加值
Pha--环空内静液压力,MPa;
Pp--地层孔隙压力,MPa。 根据“U”形管原理,当井内压力达到平衡时,就可以根据 关井立管压力计算出地层压力和压井所需的钻井液密度。 求取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 Pp=Psp+Phi=Psp+0.00981dD (Mpa)
注意: 不能用Pp=Pa+Pha计算地层压力,因环空钻井液受地层流体污 染严重,其密度难以确定。 关井立管压力的求取,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 求准。 根据U形管原理,可以理解关井后的套压Pa比立压Psp要高。
pr=0.00981 rD
(7)井底有效压力 正常钻进时: phe=ph+ pa+ pr 起钻时:
phe=ph+ pr- psb
下钻时:
phe=ph+ pr+ psg
最大井底压力:phemax=ph + pa + pr+ psg 最小井底压力:phemin=ph +
pr- psb
2、平衡压力钻井的优点
提高钻速; 保护油气层;
能实现安全钻进。
3、平衡压力钻井的技术关键
精确掌握地层压力;
Hale Waihona Puke 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
三、欠平衡压力钻井
地层----井眼系统压力关系: phe pp 适用的地层范围:
低压低渗油气藏; 严重水敏性地层的钻进;
硬石灰岩层;
漏失性地层,如裂缝性地层。
降低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及时有效地除气,就可有效避免井喷。
(3)当井底积聚相当体积的气体形成气柱时,随着气柱的上
升(滑脱上升或循环上升),环境压力降低,体积膨胀变大,替代 的钻井液量越来越多,使井底压力大大降低,更多的气体将以更快
的速度侵入井内,最终导致井喷。
(4)气侵关井后,气体将滑脱上升,在井口积聚。但体积变 化并不大。使气体几乎仍保持原来的井底压力。这个压力与泥浆柱 压力叠加作用于整个井筒,容易导致井漏和地下井喷。
2、井眼与地层压力关系
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pp phe pf 或 p he f phe pp ,地层流体侵入井眼;
phe=pp ,
平衡压力钻井;
phe pf , 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pp phe pf ,过平衡压力钻井; phe pp ,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眼,欠平衡压力钻井。
非循环状态下钻柱内与井底不连通,立压表无显示。
不循环法:
关井后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录下套压pa; 不开节流阀,小排量缓慢启动泵,直到套压开始升高为pa´
时停泵,并记录下此时泵压psp´;
计算关井立压: psp= psp´-( pa´ -pa)
适用于不知道泵速及相应循环压耗的情况。
循环法:
二、气侵
1、气侵的途径与方式
岩石孔隙中的气体随钻碎的岩屑进入井内钻井液;
气层中的气体由于浓度差通过泥饼向井内扩散;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气层中的气体大量流
入或渗入井内。
2、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1)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时,体积逐渐膨胀, 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在地面看起来气侵很严重的钻 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 (2)气体侵入钻井液后呈分散状态,井底泥浆液柱压力的
三、地层流体侵入的检测
1、地层流体侵入的征兆 (1)钻速加快、蹩跳钻、钻进放空;
(2)泥浆池液面升高;
(3)钻井液返出量多于泵排量;
(4)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
密度降低; 粘度上升或下降;
气泡、氯根离子、气测烃类含量增加;
油花增多,油味、天然气味、硫化氢味增浓; 温度升高。
(5)泵压上升或下降,悬重减小或增大; 钻遇高压层时,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悬重减小,泵 压升高;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后,钻井液密度降低,浮力减 小,悬重增大,泵压减小。 (6)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泥浆灌入量少于正常值;
d1 d 0.00981 D
psp
或
d1 d 0.00981 D
psp p
2、关井立管压力psp的确定
(1)钻柱中未装钻具回压凡尔时 对于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关井10 ~15分钟后地层和井眼之 间可以建立起平衡; 对于致密性地层建立起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
缺点:
井内产生碳氢化合物时,易着火、爆炸; 井内进水后携带岩屑困难;
钻头和钻具得不到有效冷却和润滑。
(2)雾化钻井.
主要特点:在空气中掺入水或轻质钻井液,自钻头喷嘴喷出后
形成雾状流体,冲洗井底和携带岩屑。
主要优点:不易着火和爆炸;有少量地层水进入井眼也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