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合集下载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时代背景
(一)历史背景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也称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确 立。即:以马克思在发达国家基础上设想的社会主 义原则为理论根据,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巩固 为前提,追求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 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靠剥夺农民和 牺牲农业发展来实现工业化,并以排斥商品经济属 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保障。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迅速地帮助苏联实现 工业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到20世 纪50年代初,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苏联共产党 面对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2. (P541第2段到P542第1段)阐述了科学规律 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明确人们没有创造新的科 学规律,而是通过认识研究,使科学规律有利 于社会。 P541-2“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无论指自 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了 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 人们能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研究它们, 在自己的行动中考虑到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 社会,但是人们不能改变或废除这些规律,尤 其不能制定或创造新的科学规律 。”
批判了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种种错误观点阐述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批判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可以消灭现存经济规律和创造新的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有人援引苏维埃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方?p5433至p5442有人援引苏维埃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特殊作用仿佛这种作用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去消灭现存的经济发展规律并制定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5.阐述了年轻一代新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P545-4“······每年有成千的年轻的新干部靠近我们 领导核心,他们抱着热烈的愿望要帮助我 们,· · · · · · 但是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 育,不知道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真理,而不得不在黑 暗中摸索。· · · · ·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同志呢?应该 怎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去教育它们呢 ?我认 为,有系统地重复所谓‘众所周知’的真理,耐心 地解释这些真理,是对这些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 育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的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的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的历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源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

在经过了一段战争和内战的时期之后,苏联开始了一个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篇章。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经济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联试图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国家所有制、计划经济、集体农庄等。

这些措施在当时的苏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苏联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然而,苏联的经济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市场的作用,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也限制了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苏联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制度也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不佳。

此外,苏联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这也对经济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旨在推动苏联经济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中最著名的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如震撼性的“改革大纲”,试图推动苏联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市场化进程。

然而,苏联的经济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

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改革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而且还受到了一些强大的利益集团的反对。

此外,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苏联很快就陷入了政治和经济的危机之中。

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也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启示。

这些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改革时,不仅需要考虑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问题,还需要注意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对于苏联的失败,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以避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的历程是一个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过程。

尽管苏联最终没有成功实现经济改革,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同时,从苏联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和社会变革相互配合,否则就难以取得成功。

制度变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制度变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制度变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孟 捷内容提要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一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著作。

今天看来,斯大林的这部著作一方面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也制造了一种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最大功绩,是将生产关系界定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联系生产力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

然而,斯大林的失误也存于此。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虽然试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却回避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的内部矛盾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述成与生产关系(所有关系)变革无关的,单纯表达手段(生产力)与目的(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间联系的抽象规律。

毛泽东等人对斯大林的批判性反思,一方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超越,另一方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声。

关键词 生产关系 斯大林 毛泽东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制度变迁〔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6-0022-06 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著作里,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并结合生产力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

斯大林在书中还批评以雅罗申科为代表的苏联经济学家,指责他们错误地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作研究生产力组织和国民经济计划化的科学,忽视了生产关系研究之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①然而,尽管斯大林作出了上述贡献,他的论述却同时包含着深刻的矛盾,这体现在:第一,斯大林主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并对生产关系作了著名的界定,但他的这一界定,一方面试图用生产资料所有权代替所有关系,另一方面将所有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相割裂,从而阻碍了对生产关系的考察;第二,斯大林主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他通过否定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实际上解构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此处指所有关系)的分析,最终回到了他所批评的雅罗申科的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国家理论研究”(19ZDA056)①斯大林指出,雅罗申科事实上沿袭了布哈林的观点,后者在《过渡时期经济学》等论著里主张,由于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生产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商品拜物教,人与人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将变得简单明了,政治经济学自此将不复存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简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简表
2与美国军事竞赛的加剧消耗严重
1偏重重工业,使得经济结构失调
2宏观决策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
3背离马克思主义
4政策没有真正实行



侧重农业
侧重重工业
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
取得了一定成效,失败原因皆是未改变原有体制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根本性变革却背离马克思主义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运用价值规律,扩大经营自主权


作用
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一定成效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局限
失败原因
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局部改革
1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计划经济失活,改革停滞
特点:高度集中。
表现: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1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2都是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3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改革
4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直接: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4思想: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
5主观: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及理论错误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
对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经济方面,30年代是苏联经济迅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时期。

在工业方面,苏联实施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通过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建设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如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苏联在此期间发展了重型工业、机械制造、冶金和化学工业等关键产业。

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国家的军事实力提供了强大支持。

在农业方面,苏联实行了集体化农业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标是将小农经济转变为集体化农业经济,通过集体农庄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虽然集体化农业政策在初期面临一些困难和抵制,但在30年代后期,随着政府的改革和技术的进步,集体农庄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使得苏联能够保证食品供应,并解决了农村地区的大规模贫困问题。

政治方面,苏联在30年代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36年通过的新宪法,该宪法将苏联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承诺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苏联还实施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打击了反对派和政治异议人士,巩固了政府的权威。

这些政治改革加强了国家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在文化方面,苏联在30年代兴起了许多重要的文化运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认为文学和艺术应该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级的生活。

因此,许多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开始创作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作品,如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小说和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电影。

这些作品宣传了社会主义的理念,并成为苏联人民的精神慰藉。

教育方面,苏联在3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

苏联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学校和大学,并提供普及的教育机会。

此外,苏联还注重培养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训练等方式,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进程,伴随着众多的成就和挑战。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做出了巨大努力,塑造了全新的国家形象。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探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在20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处于严重的落后状态,1917年革命后,苏联开始进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行国家有计划的经济。

这一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五年计划,通过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控制和调度,大力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然而,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五年计划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均衡、效率低下和环境破坏等。

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通过建立强大的政党和国家机构,确保了政权的巩固。

布尔什维克党成为唯一的合法政党,通过集权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资源和人力,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然而,苏联政治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党和政府官僚主义、腐败以及意识形态的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也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通过普及教育、鼓励科学技术进步和强调劳动者的价值等方式,试图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苏联的文化建设注重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弘扬,强调个人对国家的奉献和社会的利益至上。

苏联创造了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壮丽的社会主义雕塑和建筑等,展现了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理想面貌。

然而,由于政治环境的限制,苏联文化建设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它过于政治化,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除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涵盖了贫困问题、社会保障和公平正义等方面。

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初期,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和财产公有化,消除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苏联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苏联经济改革的起源、目标和实施方式入手,探讨它在苏联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深远变化。

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内战,苏联逐渐稳定下来,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国家计划经济为核心的。

这种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控,包括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产目标等等。

这使得苏联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苏联经济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二是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集体化运动。

在苏联农村地区,农民被鼓励加入集体农庄,实现土地和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这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产品。

其次是工业化的推进。

苏联在1920年代末开始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这个计划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工业基础。

此外,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改革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苏联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计划经济需要国家对资源的控制和调控,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当、效率低下等。

其次是人为因素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权力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腐败和浪费。

此外,苏联的经济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过程较长、较为复杂的过程。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苏联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如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面临外部压力等。

总体来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在苏联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苏联提供了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基础,为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持。

然而,苏联的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变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存在四大问题: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③伤农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⑤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遭受不 同程度的损失,成为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从苏联在探究中不断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我国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吸取这些经验教 训?
①从国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水平; ③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 ④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
是否有利于: A
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 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 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 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与他的斯大林模式?
提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要运用辨证的观点,分 清主次,要看到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 作用
第聂伯河发电站
农业集体化宣传画 工业化宣传画
斯大林经济体制下的成就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
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 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 在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 的高速度发展。例如,法 国、英国、德国、美国的 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 年分别增长1%、10.4%、 19.4%、54.3%,而苏联 同期工业增长7.5倍,到 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 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 业产量超过德、英、法, 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600%
243%
100% 13%
1913年 1920年
75% 1925年
1932年
1937年
系列1
1913年与1937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较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就1951年11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讨论会发表的若干书面意见的汇编。

斯大林在这本最后著作中对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本重要著作。

主要内容其他信息社会意义主要内容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斯大林批评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创造经济规律的观点,指出经济规律反映客观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制定、创造、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但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并利用它为社会服务,可以限制某些规律破坏作用的范围。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

斯大林指出: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条件下,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

但斯大林否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商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所以不存在商品生产。

③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问题。

斯大林指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

但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价值规律只对流通起调节作用,而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只有影响作用。

④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斯大林批判了雅罗申科“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指出跟满足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退和灭亡的。

⑤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

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批评了L.D.雅罗申科用生产力组织学来代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斯大林认为,生产关系包括3个方面内容: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说的,“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完全以上面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几点看法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全是按照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编造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建立和发展的。

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垮台,共产党失败以后,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进行反思我认为是必要的。

1、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法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的。

”既然如此,那么存在商品生产,就存在商品交换。

存在商品交换,就存在用钱赚钱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商品交换中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

因此,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实质上就是存在资本。

2、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下存在商品生产,是列宁“策划的”。

斯大林说:列宁“为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以全力展开苏维埃贸易,即国营贸易和合作社--集体农庄贸易,把所有一切资本家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

”事实是,列宁在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遇到了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前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种条件下消灭商品生产进入社会主义生产,占人口大多数的小农不答应,因此行不通。

怎么办呢?列宁确实认为要通过商品交换解决工人阶级政府和农民的关系问题。

如果仅仅抓住这一点就断定列宁“策划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这是对列宁的诬陷。

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和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制订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不仅仅要进行商品生产,进行商品交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这种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有什么不同呢?首先,这种资本主义生产仅仅是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不得已采用的后退的改良的临时办法。

决不是为了私人发财致富。

其次,这种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为无产阶级国家服务的,也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此,这种资本主义是受到无产阶级国家领导的,受到限制的,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实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以下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进行讨论。

1.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20世纪初期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苏联建立了重工业基地,发展了军事工业和科技工业。

这使得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在航天、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公有制经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倡公有制经济,通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这种经济体制使得苏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公有制经济也使得苏联能够实施计划经济,并在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实现了规模化的优势。

3.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施了农业集体化政策,将农民组织成集体农庄和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这使得苏联的农业生产从传统农民经济向现代化大规模农业转变。

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解决了农产品供应的问题。

4.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施了以科学为导向的计划经济。

苏联在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

例如,苏联科学家们发明了核能、电子计算机、太空船等重要的技术和工具,对人类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抗击纳粹侵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二战期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联在战争中丧失了近3000万人的生命,但他们坚决抵抗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并最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苏联军队的抗战精神和战斗力对于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独立和自主。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 • • •
(2)相同点: 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 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都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易混易错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 “新”
的表现:从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 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手段方面来看: 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 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美国: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社会生产力
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 他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 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
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 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 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 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 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和生产和 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 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 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 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高中历史课程必修内容专题解析》 材料说明什么本质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第20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第20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单元概述,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确立斯大林体制)的成就的不足列改革致苏联的解体单元复习策略1.第一条线索即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

注意三个重点:一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以及评价,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

2.第二条线索包括罗斯福新政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后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 20 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课程标准1、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评价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与结果),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根本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重点),①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重点是在农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重点是在工业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说明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2.(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22题)“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

”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3.(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1题)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C.重视消费品生产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4.(2009年高考广东高考)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14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4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9、(2002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 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 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0、( 2002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 的是( B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调整:经济危机之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的局部调整
导入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 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 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 呼。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立起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这 个问题上,苏俄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进行了艰苦 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背景
经济困难(战争、违背规律、国家无力领导企业) 政治危机:农民暴动
2、内容:
私有、自由贸易 3、拓展:①“新”在哪里?
②实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
③目的?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奠定
“社”的经济基础,巩固政权。 ④影响?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对比: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思想 觉悟极高。在此基础之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 济、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
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 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 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 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苏联是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和失败。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起源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当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目标,苏联政府坚决执行国有化政策,将土地、工厂、银行等重要生产要素纳入国家所有,并制定了五年计划,以加强经济的中央计划和国家调控。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出任苏联总书记,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斯大林提出了“一国之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强调了工业化进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实行了集体化农业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通过国家计划来组织和调配资源,以满足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过度强调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成为苏联经济的薄弱环节,经济发展不平衡。

同时,中央计划经济的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资源的浪费、计划执行不力等。

这些问题使得苏联的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

三、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功与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使得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其次,在科学技术和军事工业方面,苏联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如太空探索和核武器研发等。

这些成就使得苏联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竞争力。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存在着许多失败和问题。

首先,在经济管理方面,中央计划经济的体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其次,在供给体制中,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和竞争,苏联出现了需求过剩和缺乏消费品的现象。

另外,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央集权和个人崇拜导致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的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是斯大林经济思想的代表作。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斯大林就很重视苏联科学院开始着手改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事。

1951年,在斯大林倡议和指导下,联共(布)中央评定书稿,于11月召开经济问题讨论会,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针对不同意见的一些观点特别是流行的错误观点,斯大林于1952年2至9月间,写了《对于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和《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关于尔·德·雅罗申柯同志的错误》、《答阿·荷·萨宁和荷·格·温什尔两同志》三封信,发表之后结集出版,定名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

这部著作是斯大林对苏联3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斯大林的这部著作,1953年中文版一出版,毛泽东就很快地通读了一遍,并在封面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圈,表示他已经读过一遍。

1957年,本书又出了第二版,毛泽东又多次阅读,一边读,一边批画。

我们从存书中看到,他批注、批画过的就有4个本子,书上留下了不同颜色的批注文字和批画符号。

由此可见,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毛泽东很想从马列的这些书中找到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所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的办法,及时纠正当时“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中人们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种种错误。

毛泽东在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对书中论述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法则的性质问题很重视。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法则的性质问题”一节,他在“经济法则的性质”下用铅笔画了三条着重线,对这一章的内容,三本书中都密密麻麻地画着着重线和圈,在重要的段落下画着两个圈、三个圈,有的天头上还画着三个圈。

并批注:“这是完全的重要的一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66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
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

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

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

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内容提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斯大林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10点意见和与此有关的论文、书信。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1)经济规律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只要
这一客观经济条件存在,在这一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

只有当旧的经济条件已不存在,原有的旧的经济规律才退出历史舞台,失去效力,而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则会产生新的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是客观的。

每一经济规律都有其科学的内涵,都有其特点和要求,人们可以认识和研
究它们,但不能随心所欲改变它们。

(3)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后果是客观的。

人们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使社会经济遭受损失。

2、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不同,它不是长久存在的。

在阶级社会里,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

3.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批评了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思想。

批评了某些人认为苏维埃政权可以“创造”、“改造”和“废除”规律的唯心主义认识。

4.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意义
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实质上就是否认科学,而否认科学,也就是否认任何预见的可能性,因而就是否认领导经济生活的可能性。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命运。

2.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3.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特点。

斯大林指出:“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

”商晶生产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一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

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的。

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范围大大缩小了,“它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雇佣劳动制度的消灭和剥削制度的消灭这样一些决定性的经济条件而受到严格的限制。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造成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三)关予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存在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斯大林批评了两种倾向:
一是批评了“对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知道的很差,不研究这种作用,不善于在自己的核算中考虑这种作用”(第359页)的倾向;
二是批评了认为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生产调节者的倾向。

斯大林用较大篇幅,说明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不起调节作用。

(四)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
斯大林第一次明确地论述了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

1.基本经济规律的性质和特点。

①基本经济规律是特有的经济规律,而不是共有的经济规律。

就是说,它是在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下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②每一个社会形态,只能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斯大林指出,如果说某个社会形态有几个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和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本身相矛盾的。

”②(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5页。


③基本经济规律揭示了某个社会形态生产的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生产目的和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的统一。

因而,基本经济规律规定了某个社会形态生产的直接目的和主要任务。

④基本经济规律不是决定某个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个别方面和个别过程,而是决定这个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⑤基本经济规律决定某个社会形态生产的实质,反映了这个社会形态生产的基本特点。

2.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
用剥削本国大多数居民并使他们破产和贫困的办法,用奴役和不断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特别是落后国家人民的办法,以及用旨在保证最高利润的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的资本主义利润。

”(第365页)
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论述,对于认识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①回答满足谁的需要。

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就是说,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不是满足少数剥削者的需要。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

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这样的生产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②回答满足什么样的需要。

斯大林指出,要满足劳动者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即不仅要满足劳动者一时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常增长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需要.而且要满足文化需要。

就是说,要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全面需要,要不断地全面地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③回答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

斯大林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所谓“最大限度”,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劳动群众的需要。

“最大限度”不是无限度,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即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尽可能地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斯大林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也作出了科学规定:
①社会主义生产必须建立在“高度技术基础上”。

就是说,生产力要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群众的需要。

②要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完善。

所谓“不断完善”,包含很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产业结构合理,部门齐全,产品供给丰富,流通渠道畅通,而且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③要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所谓不断增长就是持续、稳定地增长,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被周期性地经济危机所中断。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

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导作用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它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决定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在内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全过程。

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根本方向和主要任务。

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根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五、把握重点
(一)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二)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
理论。

(三)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