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湖北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湖北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湖北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湖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茶产业总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3.1%,在全国排名第三。

在种植、加工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湖北省的茶叶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也开始得到较好的改善。

此外,湖北省和常德市被确定为中华茶文化创建县,彰显了湖北茶产业的重要地位。

对策:
1、加强技术改进,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更多茶叶新品类。

积极推动茶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茶叶质量可持续改善。

2、积极推动茶叶行业内部改革和发展。

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创新环境,鼓励茶叶厂商实施科技创新,推动茶叶加工的技术改进,提升茶叶的综合价值。

3、进一步拓展内外销市场,加强贸易活跃度和把握力,加快湖北茶叶的国际知名度。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中国传统茶文化,增强湖北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对茶叶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

对茶叶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

对茶叶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作者:李本银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茶叶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是高风险产业,要承受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就必须面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而商品竞争的核心其实就是人才、技术、资本实力、管理机制等基本要素的竞争,更是一个产业综合实力的竞争。

目前,茶叶经济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茶叶生产以一家一户为主,自主经营,自我加工,自我销售的经营模式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茶叶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经营风险增大;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已呈多元化趋势,而茶叶产业链条短,占年量近60%的大宗茶类销售艰难,再加之分散生产使成本增加,质量难以保证,更缺乏产品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仅仅依靠名优茶生产支撑茶业经济的局面,也是不所长久的。

所有这些已成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使“茶叶”形成“茶业,关键要解决茶业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制度,实现茶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茶业产业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茶业产业化属农业产业化的范畴。

实施茶业产业化就是通过有效地组织方式,把一家一户单个的茶叶生产者联结在一起,依托资源优势,形式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管理规范,规模适度的茶业联合体,在利益共享,资源共有,优势共补的基础上,走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发展路子,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茶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两个对节和一个集中。

两个对接即实现一家一户的家庭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对节和产供销的对节,使农、工、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种植、加工、营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一个集中就是集中一定的资金、技术力量,加强内引外联,致力于产品的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重点是立足茶叶,壮大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强营销和服务业,搞好综合开发。

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打破区域、行业、部门界限,向开放式集团化现代型的现代企业发展,大力倡导茶文化,以文化带品牌,由品牌带产业,树立企业形象,达到相关产业互相渗透的目的,最终建立起大的茶业企业集团。

十堰市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十堰市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增刊244-48.[16]许四新.恩施地区高山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2):74-75.[17]柳文录,李家锦,常宪卫,等.湖北省恩施州蔬菜供给侧改革与发展对策[J ].中国蔬菜,2016(7):10-14.[18]杨瑞铭,谢毅璇,林春煌.菜农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厦门蔬菜种植农户调查[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2):83-88.[19]史德芳,杨洋,孙晓雪,等.硒元素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及富硒功能性食品的开发[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3):134-136.[20]张驰,刘信平.恩施州硒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7):189-190.[21]马友平.恩施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的研究[J ].核农学报,2010,24(3):580-584.[22]李卫东,万海英,朱云芬,等.恩施州天然硒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2017,7(5):545-550.吴伟,张雁飞,余莉,等.十堰市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S2):481-483.收稿日期:2019-03-09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CAAS-XTCX2016015)作者简介:吴伟(1966-),男,湖北竹山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电话)************(电子信箱)691250021@qq.com ;通信作者,张小福(1987-),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加工、茶树栽培等研究,(电话)152****9348(电子信箱)zxf6694221@163.com 。

鄂西北秦巴山区的湖北省十堰市是中国茶叶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生态环境良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产品品质上乘,被列为全国茶叶生产优势产区和湖北省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先后荣获“中国道茶文化之乡”“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等殊荣。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茶叶是中国传统农产品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的茶叶产业,提高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茶企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几点关于做大做强中国茶叶产业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农产品,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茶企应该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茶叶文化,将品牌与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茶叶品牌。

可以通过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展览、文化节等形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提供优质的茶叶产品,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

其次,要加强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

茶叶产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领域,但科技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茶企应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高茶叶的种植、加工和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水平。

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茶叶产品的研发创新,推出更多新品种、新工艺和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要加强茶叶产业的市场开拓。

茶叶是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茶企应该积极寻找市场机会,开拓国内外市场。

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的行业展览、采购会等活动,寻找合作伙伴,并扩大销售网络。

此外,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加强茶叶产业的合作共赢。

茶叶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茶叶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

茶企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盟,共同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茶叶科技创新;与茶农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物流、销售渠道合作,提高茶叶的供应链和销售能力。

第五,要加强茶叶产业的品质管理。

茶叶是一种精细农产品,茶企应该加强对产品产地、品种、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可以建立茶叶品质溯源体系,加强对茶园、茶叶加工厂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茶叶的品质可靠和安全。

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抓好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永久的“绿色银行”,目前湖北省十堰地区部分县市掀起了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高潮。

为做好新一轮茶叶产业规划,笔者围绕“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提出要将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作为提高茶叶产业效益的关键性措施,凡是适合建无性系茶园的地块,尽量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

在实际规划时,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有的主张重点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有的认为要把重点放在低老茶园改造上,先把现有的茶园管好;有的则坚持继续大面积新建点播茶园。

在建设无性系茶园上,之所以思想暂时无法统一,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无性系茶园建设在十堰地区目前仍属“新生事物”,很多人对茶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没有真正了解,对建设无性系茶园的巨大优势还缺乏足够认识,对建成高标准无性系茶园还缺乏足够信心。

一、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是产业发展所需1.单纯依靠改造老茶园难以大幅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通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目前十堰地区茶园面积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但在实地调查时发现,除少量幼龄茶园外,真正高产高效的茶园面积仅占三分之一左右,约三分之二的茶园属于低老茶园。

提高茶叶产业效益,毫无疑问要抓好已建幼龄茶园管护和低老茶园改造,不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甩一个”。

但单纯靠此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老茶园绝大部分建在瘠薄坡地上,立地条件较差;二是老茶园基本上都是采用茶籽直播,品种杂乱、良莠不齐;三是老茶园大部分没有严格按照建园要求实施抽槽、施肥、换土,不少农户直接打窝点播,建园标准太低;四是老茶园多数每穴点播茶籽密度过大,一窝一小碗,每穴几十株,幼苗丛生,茶苗瘦弱,很快早衰。

由于建园时“先天不足”,这部分茶园即使下力气改造,也很难使茶叶品质与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老茶园改造难度大、费工多、成本高,有的低老茶园改造可能得不偿失。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山区人口逐步外迁,过去一些建在偏远地区的低老茶园,改造、管护难度将越来越大。

十堰市茶叶消费市场分析与发展建议

十堰市茶叶消费市场分析与发展建议

十堰市茶叶消费市场分析与发展建议
贾礼桂;苗华英;王小丽;黄进;李评;李靓靓;陈丽潇;陈祥;许杰辉;秦光明
【期刊名称】《中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2(43)6
【摘要】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发展茶叶产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也符合十堰市“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发展主题。

为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开展茶叶消费市场情况调研,回收46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茶叶生产、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现,十堰茶叶消费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明显、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起步晚、电商平台购买频率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有差异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建议,为湖北省茶叶产业体系和十堰市茶叶产业链开展后续服务工作提供参考,着力用茶叶产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贾礼桂;苗华英;王小丽;黄进;李评;李靓靓;陈丽潇;陈祥;许杰辉;秦光明【作者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做大茶叶产业助推东木发展——加快东木镇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十堰市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税收政策的评价及建议--基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农民专
业合作社调研3.十堰市茶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4.2016~2017年美国茶叶消费市场分析与展望5.江西省牛肉消费市场分析与发展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堰山区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十堰山区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十堰山区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徐毅;张莉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07(29)1
【摘要】湖北省十堰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是湖北省重点茶叶
产区。

近几年来,该市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茶叶产业开发在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效益。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徐毅;张莉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442000;湖北省武当山经管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十堰市红豆杉资源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J], 周向宇;毕秀成
2.互联网在山区农村推广现状及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以恩施、十堰山区农村为例 [J], 雷立明;朱德元;盛玉芳;程涛;刘发望
3.十堰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李晓梅
4.十堰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李晓梅
5.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边远山区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基于马边茶产业的实证研究 [J], 毛润锦;陈含韬;谢凯;徐冉;胥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产业的思考

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产业的思考

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产业的思考
李琴
【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我县是一个茶叶生产大县,全县茶叶面积约0.42万hm2,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曾与安溪县齐名,被称为“南有安溪,北有松溪”,所产的茉莉花茶和绿茶闻名遐迩,畅销海内外。

同时,松溪县的光照强、温差大、总体污染程度低等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优质茶叶生产的发展,因此,茶叶产业潜力很大。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李琴
【作者单位】福建省松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353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氮肥企业优化产业链条——由做大做强迈向做优做强 [J], 张涛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锰业——大新县打造现代锰产业体系的思考 [J], 黄巧;
3.好山好水好茶做大做优做强--加快推进江西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J], 程关
怀
4.好山好水好茶做大做优做强——加快推进江西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J], 程关怀
5.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蚕业——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凉山州蚕桑产业的思考 [J], 达久木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茶叶的发展趋势

湖北茶叶的发展趋势

湖北茶叶的发展趋势湖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区之一,茶叶产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年,湖北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未来,湖北茶叶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预测:一、科技创新促进茶叶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湖北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提升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推广应用智能化设备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茶叶价值湖北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中,面临着品牌价值不高的问题。

未来,湖北茶叶产业将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牌,推动湖北茶叶向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迈进。

三、绿色生态茶叶助推发展绿色生态茶叶产业是湖北茶叶发展的重要方向。

湖北省将继续强化茶叶生产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大力推进无公害、有机茶叶的生产和销售。

通过培育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强化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深度开发茶叶旅游产业茶叶旅游是湖北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湖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备发展茶叶旅游产业的优势。

未来,湖北将进一步深化发展茶叶旅游,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茶叶旅游品牌,提升湖北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湖北,促进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五、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贸易便利化湖北茶叶产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湖北省将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茶叶展览和交易活动,提升湖北茶叶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湖北将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茶叶的出口贸易发展。

总体来说,湖北茶叶产业未来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绿色发展、茶叶旅游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努力,湖北茶叶产业有望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做大做强xx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政策支持
1、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控制,建立茶叶保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
2、鼓励面向全球市场进行茶叶产品的开发,支持茶叶社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3、支持和鼓励茶叶企业开展跨界合作与结合,积极推动新型茶叶商业模式;
4、加强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快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品牌建设;
5、激励茶叶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参与社会责任,积极拓展产品国际市场;
6、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促进茶叶产业技术升级和品质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7、支持茶叶行业的拓展,完善行业的产业链机制,建设行业的服务体系,提高茶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市场营销
1、扩大茶叶市场,对各类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各类茶叶产品;
2、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展会,推广企业产品,建立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3、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的推广,开展网上营销,提升企业营销效果;。

茶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茶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茶产业发展思路范文茶产业是我国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茶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要做好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明确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茶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高茶叶加工技术和品质,提升茶叶附加值。

可以加强茶树栽培技术研究,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的新品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茶叶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减少农药使用,推广生态茶园建设。

此外,还可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茶叶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茶叶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和追溯溯源。

其次,要推动茶产业的品牌建设。

茶产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增加茶叶的附加值。

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可以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利用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将一些著名茶叶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茶叶的品牌地位和利益。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品质、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的综合提升,打造茶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要加强茶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茶叶产业涉及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要实现茶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可以推动茶叶产业和旅游、文化、养生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茶旅文化、休闲养生等产品,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茶叶加工工业的发展,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拓展茶叶产品的品类和品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最后,要加强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茶叶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优质的口感。

要充分利用茶叶这一优势,加强茶叶的国际市场开拓,提升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组织茶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茶叶展览,提升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茶叶出口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力培训,提高茶叶的出口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之,茶产业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品牌建设,深度整合产业链,推动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今天,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茶叶产业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在我市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茶叶产业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茶叶产业的规定,确保生产茶叶的企业和经销商遵守行业规范,以确保茶叶质量及安全。

其次,我们要加强技术培训,将新技术引入茶叶产业,引进最新的茶叶检测、生产管理及风险预测技术,以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再次,我们要提升茶叶产业的技术水平,为行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使他们可以掌握最新的技术,并且帮助企业在茶叶产品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营销活动等方面更好地实现创新。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完善的行业市场,推进茶叶产业的市场化,搭建茶叶市场,帮助交易双方实现便捷、安全的交易,同时也让消费者了解到茶叶产业的最新动态和变化,以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产业发展思考

茶产业发展思考

茶产业发展思考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茶叶的生产和消费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消费品。

茶产业在近两年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茶产业的亟待解决问题一、加强品牌意识,加快质量控制茶叶的品牌化是现代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品牌化进程还比较缓慢。

我国茶产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仍存在较多传统的劳动生产模式,无标准化等质量管理系统。

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的茶叶,其市场潜力和市场地位大打折扣,也限制了茶叶的出口和走向世界。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含量茶叶属于农业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

然而,在今天茶叶产业的竞争中,技术含量已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是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扩大营销渠道,增加附加值茶叶消费市场的多样化趋势是越来越明显,茶产业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在市场上更具优势。

在扩大营销渠道的同时,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提升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增加产品的销售率。

二、茶产业的未来展望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茶叶产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转型发展阶段。

目前,市场对茶叶的需求主要聚焦在生产工艺,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和口感上。

而在茶叶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功能上,还有较大的潜力未开发。

因此,茶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产品研发,建立、普及若干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牌及产品系列,并在创新中进行品牌差异化策略的探索。

茶业人士应认真考虑对茶文化的发掘和茶文化的传承。

我们应以茶并行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改变我们的态度。

浅谈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浅谈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浅谈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茶作为传统的中国饮品,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从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发展思路茶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何推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协调运用各种资源,打造行业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对于茶产业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形象茶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产业,讲究的不仅是商品质量和技术研发,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品牌形象和文化传承。

因此,茶企应推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形象,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牌,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新品种与新品牌注册。

2. 建设茶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业旅游业作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加强茶叶产地的形象推广,还可以增加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此,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具有鲜明茶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和茶庄园,让游客了解和体验茶业文化和生产过程。

3. 引导茶企加强合作与联盟茶产业链涵盖了从茶叶基地、茶品深加工、茶具制造、茶道推广等多个环节,范围广泛。

因此,在茶企发展中,应建立完善的产业联盟,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茶企之间应采取合作方式,共享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同时也需要茶企自身的努力。

针对当前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针对不同品类茶叶,应在推广和生产上有所区别对待。

不同的品类和规格的茶叶对于营销、生产和销售都有不同的要求。

为了推进茶产业的稳健发展,应在不同品类的茶叶推广和生产上进行差别化的策略安排。

2.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推进生产方式的改善。

茶产业本质上是传统农业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要逐渐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生产方式,提高茶叶质量与效益。

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必须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必须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必须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熊飞
【期刊名称】《科学种养》
【年(卷),期】2018(0)6
【摘要】为抓好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永久的"绿色银行",目前十堰地区部分县市掀起了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高潮。

为做好新一轮的茶叶产业规划,我们围绕"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提出要将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作为提高茶叶产业效益的关键性措施,凡是适合建无性系茶园的地块,尽量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

【总页数】3页(P5-7)
【作者】熊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竹山县新一轮茶叶基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 熊飞
2.控制发展节奏提高建设标准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对竹山县发展无性系茶叶的调查与思考 [J], 熊飞
3.十堰市茶叶产业机械化的调查与思考 [J], 杜炜;郑荣华;付晓星;李华;王玮举
4.建设生态茶园是实现闽东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虎山茶场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初探 [J], 池玉洲
5.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提高茶叶产业效益r——对十堰地区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 熊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茶叶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饮”,世界上许多健康专家倡议“戒烟、限酒、喝茶”。

进入21世纪,茶叶消费排在三大饮品之首,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之饮”。

十堰具有生产优良绿茶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十堰“一主四大,,产业的绿色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

但是,把十堰茶业真正发展壮大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十堰茶叶产业发展在全国、省内所处地位的比较分析以20XX数据为基准,全国茶园面积为1810.5万亩,位居世界第一;茶叶总产量为76.8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为25.99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创汇额位居第四。

其中,云南省茶园面积240万亩,投产茶园200万亩,两者面积均为全国第一;XX省茶园面积214.2万亩,产茶13.27万吨(占全国的17%),产值36. 5亿元(占全国的32%),出口茶叶13.56万吨(占全国的52.17%),产值名列全国第一。

20XX湖北省茶园面积184.5万亩。

其中,投产茶园面积135万亩,年产量7.2万吨,产值13亿元,出口1488吨,创汇378.8万美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茶叶产值仅次于XX、XX居全国第三位。

湖北省名优茶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9.4亿元,分别占总产量和总产值的40%、7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14个百分点,被农业部誉为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后起之秀,并跨入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大省行列。

据统计,全省达到无公害要求的茶园面积有120万亩,年产量6.1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85%。

目前,全省已有24个县市的50个产茶单位获得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认证数量仅次于XX位居全国第二位。

20XX,十堰市全市茶园面积达26万亩,年产茶1259吨,产值1亿多元,占全国总产量的0.18%,占全省市场的1.88%。

与全省比较,十堰茶叶产业发展位于宜昌、恩施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省茶叶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省茶叶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省茶叶产业的对策与措施一、近几年湖北省茶叶产业发展提升快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茶叶产销两旺,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全省经济作物中的骨干品种和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第一是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增加。

据省统计年报,2008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8.44万hm2,其中采摘面积13.4万hm2,茶叶产量13万t,茶叶农业产值33.1亿元,系列产值达到68亿元,出口2046t,出口额946万美元。

茶园面积和产量在全国20个产茶省中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超过安徽、湖南、四川等产茶大省,规模效益为中部地区第一位。

第二是茶叶板块基地建设大发展。

近几年,全省优质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各地茶产业迈向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品牌化发展之路,一批茶叶大县市、大乡镇和大基地逐步形成。

全省茶园面积0.33万hm2以上的县市(区)有18个,其中12个县市的茶园面积超过0.66万hm2。

形成了“四座茶山”优势产区:即鄂东大别山、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鄂西北秦巴山和鄂南幕阜山,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91%和总产量的94%,这些优势产区已纳入农业部全国茶叶生产优势区域规划。

第三是茶叶产品质量大提高。

近几年来,全省各地都很重视无公害茶叶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源头控管和全过程监管,使全省的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发展很快,茶叶质量的安全水平大提高。

一是全省目前达到无公害茶叶要求的茶园12.87万hm2,占投产茶园面积的96%,其中经省无公害产地认定的面积3.66万hm2。

二是全省已有84家企业获得国内外有机茶认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通过QS认证的企业近200家。

英山、鹤峰和五峰三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三是2008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117万担,产值25.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45%和总产值的77%,被农业部称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后起之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茶叶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饮”,世界上许多健康专家倡议“戒烟、限酒、喝茶”。

进入21世纪,茶叶消费排在三大饮品之首,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之饮”。

十堰具有生产优良绿茶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十堰“一主四大,,产业的绿色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

但是,把十堰茶业真正发展壮大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十堰茶叶产业发展在全国、省内所处地位的比较分析以2003年数据为基准,全国茶园面积为万亩,位居世界第一;茶叶总产量为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为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创汇额位居第四。

其中,云南省茶园面积240万亩,投产茶园200万亩,两者面积均为全国第一;浙江省茶园面积万亩,产茶万吨(占全国的17%),产值亿元(占全国的32%),出口茶叶万吨(占全国的%),产值名列全国第一。

2003年湖北省茶园面积万亩。

其中,投产茶园面积135万亩,年产量万吨,产值13亿元,出口1488吨,创汇万美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居全国第三位。

湖北省名优茶产量达到万吨,产值亿元,分别占总产量和总产值的40%、7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14个百分点,被农业部誉为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后起之秀,并跨入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大省行列。

据统计,全省达到无公害要求的茶园面积有120万亩,年产量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85%。

目前,全省已有24个县市的50个产茶单位获得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认证数量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位。

2003年,十堰市全市茶园面积达26万亩,年产茶1259吨,产值1亿多元,占全国总产量的%,占全省市场的%。

与全省比较,十堰茶叶产业发展位于宜昌、恩施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宜昌茶叶面积35万亩,年产量万吨,产值3亿元。

恩施州茶园面积万亩,良种茶园万亩,投产茶园万亩,全市茶叶年产量3400吨,年产值亿元。

其中,名优茶年产量吨,占总产量的%,年产值万元,占总产值的%,良种普及率%,高于全省水平,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第一市”称号。

再如保康县茶园8万亩,年产茶2000吨;谷城县茶园10万亩,年产茶2 000吨。

由此可见,十堰茶叶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和产值低,规模与效益的比值反差大、效益低,属典型的“大而不强”。

二、十堰茶叶产业的发展潜力和趋势目前,在中国1O大名茶中还没有垄断市场的品牌。

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十堰茶叶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商机和发展空间。

中国绿茶有两个“绿茶金三角”,一个是新安江上游的浙、皖、赣三省相邻的县、市;一个是武陵山区的湘西、鄂西、渝东等23个县所形成的绿茶产业带。

这两条绿茶产业生产的绿茶质量较高,在全国影响较大。

同时,十堰以竹溪、竹山、武当山为核心的绿茶产业带,处于被誉为动植物生命线——北纬32度纬线左右,光热湿适宜,土壤肥沃,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海拔落差和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高质量“中国绿茶”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县、(市)区、乡(镇)政府和广大农民发展“绿茶”的热情高涨,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一)茶叶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全市茶叶基地发展呈加快之势。

截止2003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6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5万亩,种植茶叶面积仅次于宜昌居全省第二位。

从近期竹溪、竹山两县编制的“十一五”规划(草案)看,两县均拟发展15万亩高标准的茶叶基地,加上其他县(市)区已有的茶园和拟发展的茶园,预计“十一五”末全市茶叶基地面积将达到40万亩以上。

2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二)茶叶精品名牌创建初见端倪。

2003年全市名优茶产量占总产量的%,销售额占总额的%。

竹溪县以创“全国绿茶名县”为契机,以开发生态有机茶为取向,打造了“龙峰”、“银桥”和“梅子贡”3大主导品牌,连续捧回了多个国际和国家级大奖。

2004年,丹江口市“凤凰绿羽茶”、竹溪县“巴山箭茶”、茅箭区“赛武当有机茶”、张湾区“枣树垭剑茶”、“白马山茶”共6个品牌获全省名优茶评比鄂茶杯金奖。

2005年,龙王垭、圣水、武当针井3个品牌获湖北省著名商标,并跨入湖北省“十大名茶”行列。

“武当茶”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备了争创“中国名茶”的“中国特质”。

从竹溪、竹山、丹江等地送往国家权威部门的茶叶检测结果来看,全市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抗氧化物等有益人体的物质高于其它产地,具有“中国绿茶”的良好特质。

同时,十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打造出“中国绿茶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茶叶产业化初见雏形。

目前,十堰已被省农业厅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竹溪县龙王垭茶通过了欧盟有机茶质量认证;竹溪、竹山、丹江口等县市茶叶达到国家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

全市有65%的乡镇、57%的村、54%的村民小组种植茶叶,茶农达16万多户,从事茶叶产业人员达30多万人。

全市有20多个茶场的茶园面积均达200多亩,年产量均达l万多斤。

其中,竹溪县龙王垭、竹山县圣水、武当山八仙观等茶场,在湖北省内有较大影响。

全市茶叶产业形成了过亿元的产业链,初步具备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值的关注的几个问题(一)竞争日益加剧。

从国际看,中国茶叶平均出口单价为1公斤/美元,、比斯里兰卡低六成,比印度低四成,比肯尼亚低两成,造成了中国绿茶在国际上低价徘徊。

欧盟及日本设置了绿色壁垒,从2000年7月1日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受检农药品种由6种增加到108种,允许的标准值仅为原来的1/100~1/10,为中国茶叶出口增加了难度。

目前,全国共有21个省(市)区967个县、市生产茶叶,把茶叶作为本地支柱产业的县、市至少有80多个。

从全国看,浙江省杭州市凭借“龙井”大名和绿茶产值龙头老大的地位,被国际茶文化传播组织命名为“中国茶都”;四川省雅安市所属5县、区现有茶园31万亩,采摘园万亩,2003年产茶叶总收入亿元,计划投资5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茶馆;河南省信阳市投资亿元,打造中国生态茶都,正在建设占地1200亩的“茶之韵”广场;福建省安溪已享有“中国乌龙茶都”之美称,省名优茶推广有限公司已与日本藤藏商事株式会社联合投资亿元,对福建茶叶生产、包装、营销进行全程再造;安徽省黄山市计划投资2,6亿元,征地5000亩,建设“中国茶博园”。

从全省看,宜昌市茶业产业位居全省第一,制订了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恩施州拥有中国十大名茶“恩施玉露”,拟借“中国硒都”之盛名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英山县有茶园万亩,茶业总产值亿元,年年举办茶叶节,主推“英山云雾茶,健康新概念”。

从全市看,十堰茶叶产业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开发势头良好,龙王垭茶场被命名为全省30个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十一五”时期的关键在于扩大规模、培植龙头,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二)亟待完善发展机制。

目前,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主要是引导茶叶产业发展的主体错位。

十堰茶叶与黄姜种植比较是“两个二八”,一个是正二八,一个是倒二八,其结果相反。

即黄姜的种植是农民自觉、自愿种植的占80%,基层政府的行政组织行为占20%;在茶叶种植中基层政府安排的占80%,农民自愿种植的占20%。

当姜贱伤农时,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农民的损失,农民的情绪是基本稳定的,农民自我承担了市场的的风险。

同时,目前发展的茶叶基地,基本争取到了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国家每年给予每亩茶园一定的钱粮补助,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五年后到期,茶农最终要靠市场生存。

一旦茶叶市场波动,出现卖茶难和种茶的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时,政府就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3 关于做强做大十堰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三)亟待提高投入产出效能。

2003年,中国茶叶种植的单产水平为亩产50公斤,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1%。

十堰茶叶单产水平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2003年每亩平均单产只有斤,平均产值812元,亩产最高的达5000多元,最低的只有几十元。

其主要原因是品种不优,无性系良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与恩施州相比,恩施芭蕉乡现有茶园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5万亩,无性系良种面积占80%以上,良种茶鲜叶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32元,亩均毛收入达6500元,经济效益很高,成为“金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第一乡”、“湖北省十大名茶乡(镇)”。

(四)亟待拓展市场销售空间。

目前,十堰茶叶销售呈现出“有茶不愁卖”的表象。

其主要原因:一是十堰茶叶现阶段产量较少,仅占全国市场的%,全省市场的%。

但是,全市现有茶叶销售量还比不上鹤峰华龙村一家民营企业的销量(该企业年销量5500吨,相当于十堰全市茶叶总产量1259吨的倍);二是十堰名优茶的大部分是集团以礼品茶、贡品茶的名义购买,真正在商场、超市、专卖店以零售方式销售的比重不大。

“十一五”时期,全市茶叶面积将达到40万亩,若茶叶单产达到全国2003年亩产50公斤的水平,总产将达到2万吨,产量比2003年增加14倍,必须靠开拓新的市场来消化。

否则,将出现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四、几点对策建议要把十堰茶叶培育成为“一主四大”的支柱产业之一,必须大力培植茶叶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力培育茶叶品牌,全力打造“中国绿茶”精品名牌;大力完善茶叶产业链条,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提高茶叶产业的增加值和集约经营度。

(一)大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

一是以大众消费为主,细分目标市场,力争高端产品创市场名优品牌,争高效益;中端产品开拓新市场。

二是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商机,把十堰绿茶作为城市形象特征产品、旅游标志产品、武当汉水文化的典型产品大力推介宣传,拓展沿途40多座城市的茶叶市场,抢占北京市场,力争让十堰绿茶“飘香京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目前,十堰已形成了以龙王垭、圣水、前进、梅子垭、八仙观等为主的茶叶龙头企业,具备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

为此建议:一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鼓励茶叶产业突破性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茶叶龙头企业争创名牌给予政策激励,对获得省级名牌的给予奖励,对荣获中国名牌、国家驰名商标的给予重奖,破除体制障碍,快速做大做强茶业龙头企业。

二是引导茶叶龙头企业在十堰城区建设“武当茶港”,创建集信息网络、科技研发、营销策划、产品集散、茶文化展示、茶道茶艺表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十堰茶叶产业中心,提升十堰茶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集中力量打造十堰茶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十堰茶叶产业。

(三)大力培育茶叶品牌。

目前,十堰茶叶的3个品牌均属于产地品牌,受区域的局限性很大,只在省内有一定名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道路很长。

为此建议:一是注重茶品牌的集中度,集中资源打造一个茶业的中国名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