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百度文库 ❖ 仍以水和空气作比较,常温下水的导热系数比 空气高大约二十几倍
❖ 20℃ :水-0.599W/(m.K);空气- 0.0259W/(m.K)
❖ 从体积热容和导热系数二者来看:相同条件下 水的冷却能力必定大大强于空气
❖ 生活和工业中通常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夏天 游泳、冲凉,比较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冷热感觉
然对流现象的发生 ❖ 体积膨胀系数主要影响自然对流传热 ❖ 与水相比,空气更容易发生自然对流
25
3 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 换热面的情况对换热强度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
❖ 分析对流传热问题首先必须先区分对流换热问 题在几何特征方面的类型
作机械功,使管道中流体的动能和静压力提高 ,从而获得宏观速度。这种流动称为强迫对流 (forced convection) ❖ 又称为强制对流、受迫对流
10
❖ 二是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由此产生密度 差异从而导致浮升力引起流体的运动,称为 自然对流(natural convection)
❖ 流动成因不同,流体的速度不同,对流的剧 烈程度不同
❖ 3)本章的目标-如何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3
本章思路
❖ (a)定性介绍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分 类和影响因素
❖ (b)为定量分析,建立描述对流传热问题的数 学模型(类似于导热问题)
❖ (c)数学模型的简化,借助于边界层理论对数 学模型进行简化
❖ (d)如何用实验方法研究对流传热过程 ❖ (e)准则方程式及应用(经验关系式) ❖ (f)自然对流
11
❖ 流速越高,流体的掺混就越强烈,对流传热就 越强
❖ 强迫对流时的速度一般高于自然对流,强迫对 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也多半高于后者
h强制 h自然
❖ 夏天,有风吹着比没风时感觉更凉快。 ❖ 风扇的转速
12
❖ 流态-流动的状态 ❖ 层流(laminar flow) ❖ 湍(紊)流(turbulent flow) ❖ 过渡流(transition region) ❖ 区分流体处于何种流态的特征数为雷诺数,记
热对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物理意义-单位体积流体携带并转移热量的能
力大小 ❖ 体积热容越大,表明单位体积流体携带并转移
热量的能力越强
19
❖ 水和空气冷却能力的对比 ❖ ——常温下:水的体积热容量约等于4175kJ
/(m3·℃),空气仅为1.21 kJ/(m3·℃),两者 差数千倍! ❖ ——一般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7
hA thA twtf
❖ 表面传热系数h与导热系数λ不同,它不是一个 物性参数,而是一个过程量
❖ ——对流传热的类型不同、流体的种类、温度 不同、流速不同、壁面的形状和温度不同,表 面传热系数都是不同的
8
hA thA twtf
❖ 对流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但 确定h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4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 基础与工程计算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的几点说明
❖ 1)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 辐射,而不是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
❖ 2)导热中:涉及到的对流传热作为边界条件 给出的,凡是涉及到表面传热系数h,均是作 为已知值给出的
4
❖ 作业: ❖ 习题4-1、4-9、4-11(6m,润滑油进口温
度改为40℃) ❖ 4-12、4-17、4-25、4-26(站立)
5
4.1 概述
❖ 4.1.1 对流传热的概念与计算
❖ 热对流——流体(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各 部分发生相互混合的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 现象,以流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3
❖ (3)粘度
❖ 流体的粘度是通过流态影响对流换热的强弱
R e ulc
❖ 粘度越大的流体,分子间的约束力就越强,相同流速 下越不容易发展成湍流状态
❖ 高粘度的油类较多地处于层流状态,表面传热系数一 般比较小
24
(4)体积膨胀系数
V
1 v v T
p
1
T
p
❖ 式中,v为流体的比容,密度的倒数 ❖ 正是由于流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才导致了自
16
❖ 注意! ❖ ——不能将流动状态和流动的起因简单地一一
对应 ❖ 事实上,层流和湍流既可能发生在强迫流动中
,也可能发生在自然对流中
17
❖ 传热特点 ❖ 层流-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分子扩散作用 ❖ 湍流—热量传递除了导热外,更多地依靠热对
流作用
h湍流 h层流
18
2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 (1)密度和比热容 ❖ 密度和比热容的乘积称为流体的体积热容,在
为Re
Re ulc ulc
13
❖ 确定流态的实验(雷诺试验)
14
❖ 层流—流体只沿着与流道轴心平行的流线流动 ,或者说在轴线或沿表面方向上作规则的缓慢 分层运动,仅有非常微弱的横向(指和流速垂 直的方向)混合
15
❖ 湍流—流线处于不规则的状态,除了存在纵向 (流动方向)速度外,在流动截面上也存在横 向速度。流体内部存在强烈的涡旋运动,处于 充分的混合状态
❖ 热对流的机理 ❖ ——(1)流体分子间微观的导热作用 ❖ ——(2)流体微团间宏观的对流作用
6
❖ 对流传热——相对运动的流体与其温度不同的 壁面接触时,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 三个要素:流动着的流体、固体壁面、温差 ❖ 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为牛顿冷却定律
hA thA twtf
h A th A tf tw
20
❖ (2)导热系数 ❖ 对流换热过程中也包含有流体导热的作用 ❖ 流体导热系数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流体内部的热
量传递过程和温度分布状态 ❖ 特别是对紧贴固体壁面的那部分流体来说,导
热系数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21
❖ 紧贴固体壁面的流体相对于壁面来说是静止的 ❖ 显然,导热系数越大,对流换热过程越强烈
❖ 形式简单的牛顿冷却定律仅可作为表面传热系 数的定义,它把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一切复杂 因素归结到对流换热系数上
❖ 本章的目标——用理论或实验的方法具体给出 各种场合下h的计算关系式(经验半经验公式)
9
4.1.2 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因素
❖ 1 流动的影响—流动起因和流态 ❖ 使流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 一是通过外界施加强迫力,泵、风机对流体
百度文库 ❖ 仍以水和空气作比较,常温下水的导热系数比 空气高大约二十几倍
❖ 20℃ :水-0.599W/(m.K);空气- 0.0259W/(m.K)
❖ 从体积热容和导热系数二者来看:相同条件下 水的冷却能力必定大大强于空气
❖ 生活和工业中通常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夏天 游泳、冲凉,比较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冷热感觉
然对流现象的发生 ❖ 体积膨胀系数主要影响自然对流传热 ❖ 与水相比,空气更容易发生自然对流
25
3 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 换热面的情况对换热强度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
❖ 分析对流传热问题首先必须先区分对流换热问 题在几何特征方面的类型
作机械功,使管道中流体的动能和静压力提高 ,从而获得宏观速度。这种流动称为强迫对流 (forced convection) ❖ 又称为强制对流、受迫对流
10
❖ 二是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由此产生密度 差异从而导致浮升力引起流体的运动,称为 自然对流(natural convection)
❖ 流动成因不同,流体的速度不同,对流的剧 烈程度不同
❖ 3)本章的目标-如何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3
本章思路
❖ (a)定性介绍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分 类和影响因素
❖ (b)为定量分析,建立描述对流传热问题的数 学模型(类似于导热问题)
❖ (c)数学模型的简化,借助于边界层理论对数 学模型进行简化
❖ (d)如何用实验方法研究对流传热过程 ❖ (e)准则方程式及应用(经验关系式) ❖ (f)自然对流
11
❖ 流速越高,流体的掺混就越强烈,对流传热就 越强
❖ 强迫对流时的速度一般高于自然对流,强迫对 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也多半高于后者
h强制 h自然
❖ 夏天,有风吹着比没风时感觉更凉快。 ❖ 风扇的转速
12
❖ 流态-流动的状态 ❖ 层流(laminar flow) ❖ 湍(紊)流(turbulent flow) ❖ 过渡流(transition region) ❖ 区分流体处于何种流态的特征数为雷诺数,记
热对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物理意义-单位体积流体携带并转移热量的能
力大小 ❖ 体积热容越大,表明单位体积流体携带并转移
热量的能力越强
19
❖ 水和空气冷却能力的对比 ❖ ——常温下:水的体积热容量约等于4175kJ
/(m3·℃),空气仅为1.21 kJ/(m3·℃),两者 差数千倍! ❖ ——一般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7
hA thA twtf
❖ 表面传热系数h与导热系数λ不同,它不是一个 物性参数,而是一个过程量
❖ ——对流传热的类型不同、流体的种类、温度 不同、流速不同、壁面的形状和温度不同,表 面传热系数都是不同的
8
hA thA twtf
❖ 对流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但 确定h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4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 基础与工程计算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的几点说明
❖ 1)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 辐射,而不是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
❖ 2)导热中:涉及到的对流传热作为边界条件 给出的,凡是涉及到表面传热系数h,均是作 为已知值给出的
4
❖ 作业: ❖ 习题4-1、4-9、4-11(6m,润滑油进口温
度改为40℃) ❖ 4-12、4-17、4-25、4-26(站立)
5
4.1 概述
❖ 4.1.1 对流传热的概念与计算
❖ 热对流——流体(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各 部分发生相互混合的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 现象,以流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3
❖ (3)粘度
❖ 流体的粘度是通过流态影响对流换热的强弱
R e ulc
❖ 粘度越大的流体,分子间的约束力就越强,相同流速 下越不容易发展成湍流状态
❖ 高粘度的油类较多地处于层流状态,表面传热系数一 般比较小
24
(4)体积膨胀系数
V
1 v v T
p
1
T
p
❖ 式中,v为流体的比容,密度的倒数 ❖ 正是由于流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才导致了自
16
❖ 注意! ❖ ——不能将流动状态和流动的起因简单地一一
对应 ❖ 事实上,层流和湍流既可能发生在强迫流动中
,也可能发生在自然对流中
17
❖ 传热特点 ❖ 层流-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分子扩散作用 ❖ 湍流—热量传递除了导热外,更多地依靠热对
流作用
h湍流 h层流
18
2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 (1)密度和比热容 ❖ 密度和比热容的乘积称为流体的体积热容,在
为Re
Re ulc ulc
13
❖ 确定流态的实验(雷诺试验)
14
❖ 层流—流体只沿着与流道轴心平行的流线流动 ,或者说在轴线或沿表面方向上作规则的缓慢 分层运动,仅有非常微弱的横向(指和流速垂 直的方向)混合
15
❖ 湍流—流线处于不规则的状态,除了存在纵向 (流动方向)速度外,在流动截面上也存在横 向速度。流体内部存在强烈的涡旋运动,处于 充分的混合状态
❖ 热对流的机理 ❖ ——(1)流体分子间微观的导热作用 ❖ ——(2)流体微团间宏观的对流作用
6
❖ 对流传热——相对运动的流体与其温度不同的 壁面接触时,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 三个要素:流动着的流体、固体壁面、温差 ❖ 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为牛顿冷却定律
hA thA twtf
h A th A tf tw
20
❖ (2)导热系数 ❖ 对流换热过程中也包含有流体导热的作用 ❖ 流体导热系数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流体内部的热
量传递过程和温度分布状态 ❖ 特别是对紧贴固体壁面的那部分流体来说,导
热系数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21
❖ 紧贴固体壁面的流体相对于壁面来说是静止的 ❖ 显然,导热系数越大,对流换热过程越强烈
❖ 形式简单的牛顿冷却定律仅可作为表面传热系 数的定义,它把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一切复杂 因素归结到对流换热系数上
❖ 本章的目标——用理论或实验的方法具体给出 各种场合下h的计算关系式(经验半经验公式)
9
4.1.2 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因素
❖ 1 流动的影响—流动起因和流态 ❖ 使流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 一是通过外界施加强迫力,泵、风机对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