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4·全国大纲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
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
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
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时期的 西、葡两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在王室 大力支持下开辟西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 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的,故A项正 确;西、葡两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大都位于 大西洋沿岸,并没有比欧洲其他国家“地 理位置优越”,故B项错误;当时西、葡 两国相对西欧其他国家而言,商品经济并 不发达,因此“商业资本发达”和“金银 需求量大”不符史实,故C、D项错误。 【答案】A
对欧美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世界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对亚非拉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近代化)。
内外迁移: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
近代工业:
开始 向西方学习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洋务企业 林则徐、魏源
民族资本主义 洋务派: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差距加 大) 【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 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 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 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 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 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 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 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 故C项错误;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 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 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后果(消极):
• 加快了殖民扩展和争夺的步伐(频繁发动 侵略战争);
•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 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1一个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两大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3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 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 展的影响。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扩大资本积累。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电的广泛 德国 西门子
使用
美国 爱迪生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 早期殖民扩张的小结:
地理优越 较早扩张
地理优越 经济发达 政治独立 经商传统
地理优越、经济 雄厚、制度先 进、军事后盾
15世纪末—16世纪
17世纪被称为 18世纪下半叶 “海上马车夫” 至19世纪
以美洲 非洲和 为主 亚洲
以亚洲 为主
全球范围
成为当时欧洲最富 国,掠夺的财富未 转化为资本,很快 衰落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
一 新航路的开辟
时空定位
生产力:
14、15世纪
16--18世纪
1765--1870 1870—20世纪初
生产关系
新航路开辟
开始
殖民扩张
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步
第二次工业 革命------
完全形成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一个中心
17世纪的商 业殖民帝国
18世纪中期确立 了世界殖民霸权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三)扩张的原因、方式和影响: 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方式:①野蛮的掠夺财富;
②贩卖黑奴;
③种族屠杀; ④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
3、影响:
①对西欧殖民国: 为其提供了资本、市场、原料,促进了
,故出现材料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三.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
概念: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标志: 珍妮机的问世。
过程: 棉纺
织业
范围: 英国
其他 行业
机器 动力
交通 运输
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第9讲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与发展
(15世纪前后—20世纪初)
重要概念: 世界市场
指人力、资金、商品等在世界范围的流动 和配置,是世界范围内通过贸易联系起来 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பைடு நூலகம் 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 附庸国。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 业革命
【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 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 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 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 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 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 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
高考展望:本单元是近年来高考的命题热 点。
复习时,要联系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来复 习和分析,重点把握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及其 影响、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与世界市场的联 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
世界市场形成
一、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西
两个
方向
欧洲

西欧-美洲-亚-西欧 两条航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哥、麦
四个 迪、达 人物
1、一个中心: 欧洲 2、两条航线: ①由欧洲到非洲(好望角)----亚洲(印度); ② 从欧洲到美洲----亚洲、欧洲。 3、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4、四点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 ②对贵重金属、商品的渴望; ③商业危机; ④传播宗教 5、三个条件: ①西、葡王室的支持; ②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③地圆说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3世纪后 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 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 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 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重工业为主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成为主要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和资本集中,垄断组织 产生(大企业到来)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
两次工业革命
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
劳动力:圈地运动
资金: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
资金:殖民掠夺
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市场: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科技: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 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 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 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荷兰人得 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 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2、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一个前提 四项条件
必要性
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资金 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自然科技的发展
原料 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最大殖民帝国的形成 (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
工业革命的影响:
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作用(积极): ①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社会关系: 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发电机
人类进入电 气时代
德国
内燃机柴油机 推动石油开
德国 卡尔·本茨
采和石油化
美国 莱特兄弟
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
美国 贝尔 瑞典人诺贝尔
无线电报 炸药
世界各地的联 系进一步加强
丰富了生产 和生活
钢铁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生产力:
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带来哪 些重大影响?
【考点】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 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 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 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 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 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 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 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 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 误。 【答案】A
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
动力 发明者
科技 含量
资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义制度在欧美的确立
蒸汽 工匠
电力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 合(经验型)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发生 国家
首发英国,向其他国家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
拓展(拓展型)
主义国家(个别交叉进行)
工业结构 轻工业为主
经济 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巨大发展
对 内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者
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影 响
对 外
殖民 扩张
国际 格局
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 本主义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政 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重新瓜分世 界的矛盾加剧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对亚非拉殖民地:双重性。 ③对世界: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引发殖民战争。
•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17世 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 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 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新航路的开辟影响 1、总体:
(1)标志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人类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全球史观
2、欧洲: 1)崛起; 2)商路转移; 3)资本原始积累 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非洲、美洲: 1)传统社会 文明史观
亚洲: 1)遭到侵略;2)美洲白银流入亚洲促 进了亚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
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 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 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 ,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 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 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③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 生活方式:开始城市化进程; • 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 •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比重渐增。
④世界格局: 欧美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其统
治,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
出现
中体西用(学科技)
战争:甲 八午 国战 联争军侵华
维新思潮 学 政
瓜分狂潮 义和团
三民主义 治
救亡图存: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学思想)
社会性质:完全沦为两半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 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 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 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 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 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 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