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及其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极其转变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霍夫兰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斯塔茨夫妇在“态度由于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一文中说:“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例如“学生”一词只表明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是个中性词,但假若它多次与“偏激的”形容词发生联结,其结果就会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如果经历一次事实的印证,这种联结便更加牢固,成为刻板印象或定型。这就成为对学生所持的一种态度。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如厌恶吸烟、早起锻炼等)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或称负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于同伴的赞许(强化)比来自于父母的反对,其力量要大得多。所以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态度,注意培养群体的健康舆论颇为重要。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但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老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人不仅只模仿榜样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而且也吸取着榜样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父母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的儿童可能内化了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甚至父母告诉他们不应这样时也还会如此待人。直到人们掌握了许多社会规范与形成评价系统,这种模仿学习才逐渐让位给鉴别学习。
米德拉斯基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者以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让玩有奖弹子游戏,赢一次得一张代币,积累多了可换一件更好的礼品,并请他们将每次获得的代币放入标有“我的钱”字样的罐内;而同时,在墙上张贴有丹佛儿童基金会为贫苦儿童募捐的招贴画,附近放有一个标有“给穷孩子的钱”字样的罐。在玩游戏前,主试对所有被试说:“让我们使这些穷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们”,控制组面临的情境大致如此。实验组除上述情境外,加上榜样的示范行为,即主试将自己赢得的代币放入“给穷孩子的钱”的罐子内。结果发现,控制组被试捐代币者极少,而实验组的被试大都能照主试的样子去行动,假如示范者对他们的实际行动报之以微笑(强化)或说“你们这样做太好了”,那么被试的捐献就会增多。研究者认为,只是口头上指点“照我说的做”,儿童不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而教会儿童以利他主义的态度对待穷苦儿童,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并给予强化。
凯尔曼曾指出态度形成及变化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
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也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2)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比较主动了。(3)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易改变。以上三个阶段,既可看做是从儿童到青少年态度形成的次序,也可看做是个体形成的态度所处的三种层次或水平。它对我们分析与理解态度形成的性质与机制颇有启发。
二、诱因论
这种理论是把态度的形成看做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比如,一个学生可能感到社交聚会是有乐趣的,令人兴奋的,而且他的朋友们也都喜欢这样做,这种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积极的态度。然而她知道其父母不希望她这时去参加这种聚会,况且这种活动的确干扰她的学习,而她自己正想考大学法律系,这样的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按照诱因理论(incentive theory),这些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她最终的态度。
诱因论中对于态度的一个通俗看法是由格林沃尔德和由佩蒂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这个理论设想,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思想(或说是认知反应),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例如,你听到一个人民代表在电视讲话中建议政府砍去部分对老年人医药费的支付,如果你对自己说:“为什么退休者只有很少养老金?或者人们不能供养自己,又是残疾者或穷困者呢?如果没有人能去支持他们,那么政府的方案是做这件事的唯一途径。”这种消极的认知反应意味着你不喜欢这个讲话所作的劝说。但假如你对自己说:“这是对的,税已经很高,方案已尽可能地为过高的医疗费用作了恰当的支付,人们也无论如何应承担一些他们的医疗费。”这样你很可能出现对讲话者的支持。认知反应论观点的关键设想是,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绝不仅仅是对于他所遇见的任何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另一个诱因论的普通看法是由爱德华在《决策理论》中提出的期望—价值研究。他认为,由于诱因冲突的复杂性,人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而拒绝那些似乎会带来坏效果或未必能带来好效果的立场。而人们进行情况评估时,一般都试图通过预期后果的价值及出现这种后果成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估量,以取得最大的主观效用,其公式为U=V×P。如果一种情况,其后果价值高、成功概率大,则效用亦大,人就会积极对待与参与。反之,如效用较小,人就会消极对待或不参与。如果面临两件事或两种行动,成功概率相同,价值大者所得也大,价值小者所得也小。如果遇到一件事存在着两种成功的可能性,得>失为正值,人就会采取积极态度或行动;得<失为负值,则人会采取消极态度或不去行动。
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它比学习论进了一步,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通过决策造成的。
三、认知相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