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期末设计作业

物联网概论期末设计作业
物联网概论期末设计作业

物联网概论期末设计作业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含义。(10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请分析物联网、传感网及互联网三者之间的关系。(10分)

答:传感网(sensor network)主要是指由无线传感器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另一类传感器网络是由智能光纤传感器组成的光纤传感器网络。无论是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还是光纤传感器网络,它们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是它不是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的简单扩展。互联网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而物联网更加强调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与深入地应用。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未来将会出现互联网与物联网是并存的局面。

3、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

答:RFID系统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

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4、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5分)

答:1、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2、自组织: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3、动态性: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

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

4、可靠性: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5、以数据为中心:互联网是先有计算机终端系统,然后再互联成为网络,终端系统可以脱离网络独立存在。在互联网中,网络设备用网络中惟一的IP地址标识,资源定位和信息传输依赖于终端、路由器、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的IP地址。如果想访问互联网中的资源,首先要知道存放资源的服务器IP地址。可以说现有的互联网是一个以地址为中心的网络。

6、集成化:传感器节点的功耗低,体积小,价格便宜,实现了集成化。其中,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接点实现上述功能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在未来,类似“灰尘”的传感器节点也将会被研发出来。

5、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或几种技术设计一个你感兴趣的系统,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50分)。

一.设计一个无线葡萄园监控系统。基本原理:传感器节点被分布在葡萄园的每个角落,每隔一分钟检测一次土壤温度、湿度或该区域有害物的数量,以确保葡萄可以健康生长。葡萄园气候的细微变化可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质量,通过长年

的数据记录以及相关分析,便能精确的掌握葡萄酒的质地与葡萄生长过程中的日照、温度、湿度的确切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典型的精准农业、智能耕种的实例。

二.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的小型系统,实现通过手机连网控制家庭空调的运行。基本原理:首先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网页,编写代码使网页中具有空调遥控器的各种功能按键,然后将制作好的网页嵌入到单片机中;其次,将单片机通过DM9000模块与路由器连接,再连接红外发射模块准备与空调无线通信,这样就以单片机作为服务器工作;利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载入单片机,使得当手机登陆该网页并将特定按键按下时单片机运行相应程序驱动红外设备无线发送对应代码信息,空调接收到信息后执行相应操作,从而实现利用手机控制家庭空调的功能。

物联网-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结合,目的是将物体与物体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的技术联系起来,从根本而言都是为了方便人为操作的便利,想象一下,当物联网技术普及之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 样子呢?也许只要躺在床上,你就能获得你所需要的一切,所想要的一切,开门,只需要从手机按一 下,开窗,也只要从手机上按一下,甚至是今天晚上吃什么,都只要在手机上按一下,就能变成热气腾腾的实际饭菜。这些都不是虚幻也不是科幻大片,这是可以触及的未来,时间将证明他的确是可行的,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的生活将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科技化,不仅仅是有钱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一般的普通人,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的福利。这也是我们为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中国,就全世界而言,物联网的产业也智能说是刚刚起步,很多领域还没有人涉足,对于物联网,很多人更多的是质疑。必然现在的日常生活,连水费,电费都需要人来上门查水表,进行家居的智能化有必要吗?对于一个饥饿的人而言,不管是一般的包子馒头,还是山珍海味,都是一样的,因为从目的性来考虑,这两样都对他来说是进行充饥的对象,所以只能说包子馒头和山珍海味是一样的,只是山珍海味更好点,不是吗?我觉得,学习物联网的应用,也就是追求这种“更好点”的效果,有追求,有效果,那么也就有必要了。物联网,也许现在的发展并不理想,但就未来而言,则是有必要去学习的。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是 一、全面感知 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GPS卫星定位等相对成熟技术感知、采集、测量物体信息; 二、可靠传输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实现物体信息的分发和共享; 三、智能处理 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针对具体应用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决策和控制智能。[1]相较于传感网、泛在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包含传感器节点,按计算能力可分为普通节点和汇聚节点等; 传感器节点包含了具有采集环境数据功能的感应器和具有联网功能的电子元件; 节点间能够通过特有无线通信方式互联。 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ing 在现有电子通信范畴内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提出无处不在网络,即,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何种方式实现通信和服务的接入; 泛在网络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区别与联系 泛在网、物联网和传感网是依次包容的关系。 传感器网络专注于物与物之间的末端联系,它专注于物理世界信息的感知和采集,专注于网络的分发和汇聚效率;专注于低速高效,低功低耗。 物联网是面向物与物和人与物的网络,它包含多种感知单元(传感器、RFID等等),同时支持一种或几种网络通信方式,为现实世界提供服务和应用。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设计概论(期末作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0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设计学概论》期末作业任务书 2011.06.07 邢鹏飞制 一、作业形式:调研和论文 二、作业内容:首先自己灵活选择论文主题(本学期所学的主要内 容,选择其一),运用中、西方相关的设计学理论,对自己的选题进行完整的阐释。 三、调研内容:国内设计的类型、设计师和设计批评 四、调研形式: (1)通过与相关行业的公司员工进行采访、对话和记录。 (2)通过网络、报纸等传媒途径去了解行情。 五、调研成果展示:掌握所调研行业的大致行情,能掌握本行业所 需求人才的分类以及需求人才应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三年本科专业学习铺路。 六、论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应结合自己所做调研方向或者自立命 题,查阅图书、期刊、网络等资源,要求有完整的论述和自己的观点,若完全来自网络堆积,如同废纸,将给予零分。七、对自己论文和调研过程在课堂做课业展示。(讲述+电子课件) 时间:18周、19周

调研表 姓名:曾东羽 调研城市:成都 调研途径:网络 调研公司名称和采访对象职务:海之晟展览 本城市所需求的设计专业以及公司所属行业:广告(装潢、包装)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 本城市所存在的设计师类别:视觉设计师、UI设计师、应用设计师、机械设计师、网站架构设计师等。 不同公司设计人员的职位划分:一、广告公司的职能划分:创作部、媒介部,广告创作部门的任务是负责广告的创作、设计和制作。这一部门一般又可具体地细分为创意文稿、美工、摄影和制作合成等二、设计公司的职位:设计部门经理、主管、v6设计师(就是专门负责别墅类型的单子)、首席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设计师等几个职位。 不同公司的设计职位之间所从事的工作:广告公司,大多数都是从事于平面设计工作,很少涉及到立体空间设计。但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现在的广告公司,很多都涉及到地产策划及品牌推广,而平面设计又是产品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在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中,。使自己所做的平面广告在几秒之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对平面设计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公司装饰工程项目的设计、制作;负责制作的质量管理及工艺管理;参加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加工图设计

物联网概论知识要点

物联网知识要点 1、智慧地球:2008 年11 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 年1 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 “智慧地球”思路,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 “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2、感知中国:自2009 年8 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无锡 4、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5、信息传感设备又有哪些?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 6、物联网应用需克服的“三座大山”(微型化、低成本、网络技术,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7、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多样性、时空性、安全性 8 、无线通信技术,影响物联网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因素:节点能量、障碍物、天气;9、传感器的组成元件: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0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作用: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力供应模块。集成了无线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网络传输 11 、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无线传感网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管理、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融合、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技术。 12 、数据管理系统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半分布式、层次式。 13 、ZigBee 堆栈式在IEEE 802.15.4 协议上建立起来的,

14 、Zig Bee 体系结构及每层功能: 1)物理层(PHY ):提供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 2)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为一个节点和它的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通讯,帮助避免碰撞和提高效率。MAC层还负责打包和分解数据包和帧。 3)网络层(NWK):通过在MAC层的调用来处理网络地址和路由。它的任务包括启动网络(协调器)、分配网络地址、添加和删除网络设备、路由信息、请求安全和执行路由发现。 4)应用层(APL):由应用框架层(AF )、Zigbee设备对象层(ZDO )、应用支持子层(APS)组成。 应用框架层(AF):提供了一个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上及案例一个规范的描述。它规定了 规范的一系列的标准数据类型,协助服务发现的描述符,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等等。 Zigbee设备对象层(ZDO ):定义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协调器、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发起或者应答绑定和发现请求,并在网络设备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它同时也提供定 义了Zigbee设备规范里的一套丰富的管理指令。Zigbee设备对象总是为端点0。 应用支持子层(APS):负责提供了一个数据服务给应用和Zigbee设备规范。它也提供一 个管理服务以维护绑定链接和它字节绑定表的存储。 15、MAC层采用的CAMA-CA (碰撞避免机制),避免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 16、ZigBee自组织功能,能够自主感知其它节点,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网络。 17、ZigBee网络结构(网络最大节点数65000、一个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18、ZigBee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物联网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1、为什么物联网被称为具有“智能”? 答:(1)物联网能随时获悉连在网上各种物体的性质、位置和状态,大量的这类信息使它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刻;(2)物联网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资源,能及时地处理动态的信息并针对变化了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应答与反馈,做成更具体智慧的决策。 2、试述如何应用RFID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 答:食品的供应链包含食品生产前期、中期和后期。食品生产前期包括种子、饲料的生产环节,中期是粮食种植生产环节,而后期包括粮食分级、包装、加工、存储与销售等环节。因此,食品安全实际上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中可以从种子或种畜开始,一个一个环节跟踪到餐桌边,进行全程记录在案,以便进行食物来源的追溯。 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传感器(五项以上)。 答: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电视机、音响、DVD、空调遥控器等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及温控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家庭使用的煤气灶、燃气热水器报警所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上网聊天视频所使用的光电传感器; 汽车所使用的传感器就更多,如温度、压力、油量、角度线性位移传感器等。 4、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如下的特征:规模大、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性、可靠性、以数据为中心、与应用密切相关等。 5、简述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列举五项以上) 答: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1、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机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我国物联网拥有强有力的政策发展基础和持久的牵引力 2.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走向融合 3.我国已具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条件,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通信网应用

《设计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威远职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科目:设计概论班级:1018 、1019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1分) 1、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2、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 3、1918年,格罗庇乌斯在魏玛成立了著名的包豪斯学校。 4、从设计角度来讲,功能因素主要有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 5、风格主义起源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创办的《风格》杂志。 6、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 7、新艺术风格究其根源来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8、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实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两个方面。 9,《亚威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代表作。 10、设计的最终实现是以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的。 1、产品的设计可以划分为手工艺设计和( C )两大类型。 A、展示设计 B、平面设计 C、工业设计 D、造型设计 2、被后世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是( B ) A、约翰·拉斯金 B、威廉·莫里斯 C、韦伯 D、福克纳 3、( C )是指以构成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的设计,是对生活和工作环境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规划设计的过程。 A、环境设计 B、平面设计 C、包装设计 D、展示设计 4、设计的组成因素分为功能因素、形式因素、技术因素和( A ) A、经济因素 B、智能因素 C、制度因素 D、观念因素 5、技术因素因其所处的地位和表现形态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 B )。 A、制作技术 B、操作技术 C、检验技术 D、评价技术 6、手工艺设计依据设计风格可分为民间工艺、特种工艺和( B )三种形式 A、金属工艺 B、现代手工艺 C、陶艺工艺 D、刺绣工艺 7、( D )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合目的和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A、生产过程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功能美 8、对设计物进行社会的社会的审美评价,其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个人审美评价,一种是社会舆论评价,一种是( A )。 A、权威性评价 B、集体审美评价 C、综合审美评价 D、合理性评价 9、《割耳朵的自画像》的作者是( C ). A、毕加索 B、高更 C、凡高 D、克里姆特

《创新思维导论》课程设计

期末考试要求:(此页不打印)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收集现有解决方案并进行整理, 分析研究这些方案,寻找创意的切入点,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 服务。 1.不少于10页 2.撰写评语--请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封面空白处用红笔手写 3.学委提交时间11周周四34节课C510办公室

二O一七——二O一八学年第二学期 创新思维导论期末考试课程设计 (适用于2017级本科所有专业) 创新产品设计 分数: 阅卷人: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用户需求,并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目录 一、发现问题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三、相关资料整合分析(现有解决方案优缺点分析) 四、新产品/服务设想 五、产品/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六、产品/服务介绍 ①目标用户 ②技术/服务详细说明 ③创新点与竞争优势说明 七、产品/服务评估 ①可实现性及困难点分析 ②对用户提供的价值分析 ③经济价值分析 八、产品/服务名称(命名) 九、品牌Logo及广告标语创意设计 一、发现问题 在我们对于电子产品依赖度越来越高的同时,相应的许多问题也一一展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续航的问题,往往不能像宣传的那样满足各种人群对于产品的需求;手机电脑等产品伴随下的一条衍生品也让我们出门带的“装备”也越来越多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科技在带给我们更加便利的生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同于一前的

便利生活,出门必须带上手机充电宝数据线在加上相机等到设备,再好的出游心情也被冲散。 我的创新课程设计主要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依旧需要那些繁重的设备,如果需要是否可以让那些配件不再那么呆板可以以一种另外更加能满足消费者的方式来呈现呢?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根据上面对于问题的分析,我通过查找资料也发现了许多便 捷延伸设备; 无线USB插头设计,插进插口的 同时还作为一个USB集线器。这是一 个为只有一个插口电脑而设计的插头 设计这是一个较为好的解决方式,但 是越来越多的转换头也增加了许多不 便。 这种TYPE-C笔记本扩展坞7 合一转换器,是现今较为好的笔记 本扩展设备的解决方式,在现在许 多笔记本品牌为了更加纤薄的的 机身时放弃了笔记本原有的接口 的时候,就增加了相关的配件的市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四班大作业 班级:02121427 姓名:董国庆学号:0121427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 汽车制造业采购物流及无线环境检测的应用 一、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被提出的,它的英文名是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ofThings。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在于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博欣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装置和技术,实时采集所有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和过程,采集其光、声、热、电、力学、生物、化学、位置等各种人们需要的信息,再结合互联网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以实现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物品与网络之间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2、物联网网络结构 目前一般讲物联网网络架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结构如图所示。 物联网网络架构 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的釆集,包括传感器和短距离传输M络两个部分。传感器部分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而短距离传输网络负责将传感器釆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网关。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它是基于现有的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建立的,包括接入单元和接入网络两个组成部分。接入单元负责接收感知层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接入网络。接入网络即为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用户通过接入网络将数据传入互联网。 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并与物联网的各种应用相结合。物联网应用层包括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两个部分。中间件是一个独立的软件或服务程序,用于将一些公用能力统一封装以提高应用的发效率。物联网应用即各种供用户使用的应用,如家庭安防等。 3、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 自物联网的概念问世以来,物联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应用于交通、物流、电力、工业等很多领域。目前美欧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在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

设计概论期末考试内容

P001 艺术设计是设计家有目的地 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通过创意、策划、制作的各个不同的缓解,创作出可供实施的方案或产品样式,具有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 设计的英文是design,原意与艺术形态有关,后来规范为方案性的构思计划,中文的解释有有设想与计划的意思。 设计文化的存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形态。 人类从早期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的产生; 设计家的思想和命运通常是一种悲惨的结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设计活动,仅仅是停留在千篇一律的郑政治化需要方面,扭曲了艺术设计事业的存在特征。 (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P003 宏观的看,在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变化发展中,许多设计的物品器具仍然有着积极地使用价值。往往还是作用大于形式,功能服从于需要。 ↗造物→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设计 ↘工程设计 P009 设计师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设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模仿(是在于人类的需求的产生p053) *在旧石器时期,人类是以采集和狩猎来获得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天然砾石(鹅卵石)是最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生产工具。 *到了新石器时期,时期的进化产生了石刀、石镰、石铲、石斧等石质的工具,尤其是穿孔技术 P015 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先秦、秦汉至隋唐、五代至明清、现代时期1.先秦时期 先秦是泛指从蒙昧的石器时期开始,精力了丰富灿烂的彩陶文化、沉痛狞厉的青铜艺术,进入霸业冲撞的春秋战国。 这段时期是中华民族确立自信,完善自身力量的时期,以豪迈的生活品质激励着社会文明的向上腾飞,最终形成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丰厚基础。 中国境内出图过人类最早的石器,这是原始先民的社会生活写照。在石器的类型中,有斧、铲、锄、刀、矛、凿、锛、杵臼、磨盘、磨棒等。石器的广泛使用,同时在采集、砍伐、狩猎、战争的活动中,石器是人类最直接有效的器具。石器的形式和造型,质朴无华,坚实实用,历经数万年的风霜而从容,是人类设计文化的最出色的体现。 这个石器还有彩陶而年华的出现,以黄河流域的仰韵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委代表。其中西安半坡遗址中类型最为丰富。 彩陶文化中最具有设计思想的是尖底瓶的造型。 这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已经有了因地制宜的南方的栏式,以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为代表;以及北方的地穴式的建筑样式,以半坡文化遗址出土为代表。 青铜时代的到来,使商周社会来时广泛的使用青铜器皿,作为日常生活的物品。中国夏商周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精美的青铜艺术品,同时也是艺术设计的佳作。 对于设计师来说,先秦最重要的设计著作《考工记》的出现,使研究这时期的设计现状有了直接的参照,《考工记》对春秋战国各地诸多设计制造业中的30个品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后人在对先秦时期的设计的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其中“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的思想,对设计家的自觉认识有着重要的启示。

推荐-创新设计作业 精品

创新设计作业 精92 罗还东20XX010512 1、在挖土机工作时,它的装土斗上会不断粘上粘土,装土斗容量使用效率下降,怎样才能使泥土不粘在装土斗上呢?请按照物场分析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解决方案给予必要的描述(要有分析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描述) 答:粘土自身具有较大的黏性,而由于这种黏性的存在,使得挖土机在工作时易粘上粘土。由于挖土过程中包含挖土机和粘土两方面的因素,所以应从这两方面分别入手,对挖土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考虑改善粘土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粘土本身的物、化性质,降低粘土的黏度。但显然这种做法不具有可行性。第一,挖土机所要处理的粘土范围广、深度大,如果试图用某种物理/化学的手段将其黏性全部改变,不仅实施难度大、成本费用高,而且严重影响挖土的进度与效率。第二,即使能够大范围改变粘土的黏性,其对周边环境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考虑如何改善挖土机。改善挖掘机的途径可分为三种: ①改变装土斗的材料,以减小装土斗与粘土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需要保证挖土斗有足够的强度,因此不能改变挖土斗的主体材料。但可以在斗的内表面覆盖一层减摩材料,从而降低粘土与斗的摩擦系数。此外,在减摩材料磨损时,应能实现较为便捷的更换。 ②改变某些关键部位的机械结构; 可以通过改变挖土斗的形状,使得粘土更容易脱离挖土斗。或者可以通过在挖土斗上添加“除土机构”,使得每一次的卸土时不仅靠重力和惯性。 ③改变挖土的运动形式。 例如在卸土后,挖土机司机可通过某种操作,使得挖土斗做“抖土”的动作。如此一来,通过挖土斗的振动,减少粘附的粘土量。 2、以计算机键盘为例,预测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答:可以预测,下一代计算机键盘的产品将具有: ①无线连接的特性。即,键盘不再用数据线与电脑相连,而是通过电信号实现与电脑的连接。 ②柔软、便携的特性。 ③软件化、集成化:通过软件对手指动作、位置的分析,将键盘的功能集成

物联网期末考试

一、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5分)答: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 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二、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含义。(5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 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三、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10分) RFID系统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5分) 大规模: :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自组织::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 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动态性::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 可靠性::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以数据为中心::互联网是先有计算机终端系统,然后再互联成为网络,终端系统

作业创新设计

初中八年级人物描写专题作业 设计意图: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写人的文章,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等,这些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着文章中散发的博大的情怀,更被作者高超的刻画人物的技巧所有吸引。这些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侧重点,学习这几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既要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寄托的情感,更要学习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衬托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训练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鼹.()鼠诘.()问霹雳 ..()()孤孀.() 差.使()簌簌.()颓.唐()凹凼.()箸.() 伛.偻()愧怍.()吊唁.()眼翳.()髭.() 鬈.发()禁锢.()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长髯(覆盖遮住)了两颊,遮住了嘴唇。 (2)、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呈现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3)、那(直僵僵直挺挺)的身体好象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4)、一对灰色的眼睛(射透)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5)、现在,他正(躲住)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 (6)、从她那动作的(板滞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3、分析加点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 ..是鲜红微肿的。

;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疾。 ; (3)、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 ....。在过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 说实了实了 ....。 ; (4)、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 ; (5)、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 ...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 二、语言运用 1、仿照下面已给出的描写“母亲”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假如我是搏击的雄鹰,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 ,; 2、不改变原意,将下面的话换成某种使用修辞格的句子。 我向那边看去,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伸着脖子在看热闹。 。 3、八年级课本中人物描写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你摘录其中一句,填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 并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读书卡片 标题:; 出处:;作者:; 摘录: ; 品味: ;三、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物联网作业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1汽修班—05林武军 1.EPC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EPC即“产品电子代码”,是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起发展起来的一项亲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的唯一有效标识标准。 2.什么事自动识别技术,你能说出哪几种? 答: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火数据采集技术,对字符、影像、条码、声音、信号等记录数据的载体进行机器自动识别,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完成相关的后续处理。 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磁条(卡)识别技术、IC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3.简述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后端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原理: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的数据信息,被读写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4.简述RFID技术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用于哪些领域。 答:分类有:按照频率分类、按照供电方式分类、按照信息存储方式分类、按照耦合方式分类、按照系统档次和工作方式分类等。 分别用于:制造业、物流管理、制药、健康管理、保安、交通、游乐公园、仓储业等。 5.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在物联网中有什么地位与作用。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的软件工具,特别适合对空间要素化存储建库,以及基于位置关系的空间分析与查询。 地位与作用: 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⑵GIS为物联提供空间定位支持 ⑶三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真实的虚拟展示平台 ⑷移动GIS为物联网提供移动计算机平台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大作业

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大作业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年级大一 姓名曾献杰 2017年1月1日 硫的原子经济性利用生产链设计 1.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及意义 1.1原子经济性概念: 原子经济性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M.Trost教授提出,他针对传统上一般仅用经济性来衡量化学工艺是否可行的做法,明确指出应该用一种新的标准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即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考虑的是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这一标准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即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 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 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

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1.2原子经济性的意义 ○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即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 2.提高原子经济性的途径 (1).开发新型催化剂 例如:环氧丙烷的生产 传统方法——氯醇法 ?2CH3-CH=CH2+2HClO→CH3-CHOH-CH2Cl+CH3-CHCl-CH2OH ?CH3-CHOH-CH2CL+CH3-CHCL-CH2OH+Ca(OH)2→ 缺点:原子利用率低,仅为31%;消耗大量的石灰和氯气,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 新型催化剂法: 钛硅分子筛(TS-1)催化氧化法

设计概论试卷及答案

填空10 简答6*5=30 论述15*2=30 设计30 一、填空题 1、设计可分为三大设计领域,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 2、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方式 3、工业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改良设计、创新设计、系统设计 4、工业设计中提出了针对人的设计原则,指实用性,易用性,认知性,社会性,审美性,社会性原则 5、创新思维的三个层次分别指流畅性、变更性、独特性 二、简答题 1、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什么是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从广义上讲,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包括视传、产品和空间。 从狭义上讲,小到纽扣大到宇宙飞船,一切通过工业手段实现的产品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起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3、从职能的角度说明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不同? 工程师职能: 解决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设计师职能: 解决人与机器、环境间的关系 4、举例(5个以上)常见的产品易用性问题? 1诺基亚7500:中间键是滑珠,诺基亚7500的菜单是用摇杆控制的,摇杆很紧,各个方向都很灵敏,但是手上有水或者有汗的时候,摸起来有点滑操作性就下降 红蓝椅:有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深刻的设计理念,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论,但从功能上它是不合理的,坐上去不舒服。 多功能电磁炉: 5、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商务男士和时尚女士,分析其产品设计中的人化原则要点? 大学生:大学生是年轻一代,比较追求时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经济性,审美性 老年人: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为老年人做的设计要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主要考虑实用性,易用性,经济性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艺术设计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黄静怡出题两套

《设计艺术概论》自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A.器 B.石器工具 C.文字 D.饰物 2、( d )是第一个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后成为美国设计界一直以来遵循的基本原则。 A、彼特贝伦斯 B、罗维 C、格罗佩斯 D、沙利文 3、下列属于现代主义大师弗兰克.赖特的代表作品的是(b )。 A、巴塞罗那椅子 B、流水别墅 C、1923年乡村混凝土住宅 D、纽约西格兰姆大厦 4、以下不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特点的是(d )。 A.原发性 B.功利性 C.工艺性 D.经济性 5、软装饰设计属于( )的设计。 A、视觉传达设计 B、环境艺术设计 C、产品设计 D、民间工艺美术设计 6、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的是( ) 的工作。 A、企业主 B、设计师 C、委托方 D、制作者 7、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来传递各种( b )的。 A.语言 B.信息 C.符号 D.图形 8、协调( )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 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A、“信息发送者-符号-信息接受者” B、“人-产品-环境-社会” C、“人―建筑―环境 D、“人―产品―环境 9、被誉为“室设计之父”的设计师是()。 A、梁志天 B、贝聿铭 C、杉浦康平 D、高文安 10、二战期间,在美国兴起了一门重视人的身体适应能力对器械掌握的学科 是()。

A、设计心理学 B、价值工程 C、人体工程学 D、产品语意学 11、波普设计强调了设计的()。 A、科学性 B、大众性 C、功能性 D、经济性 12、设计的最终原则是()。 A、以人为本 B、实用原则 C、经济原则 D、美观原则 13、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工程采用的是( b )的设计作品。 A、斯特林.詹姆斯 B、贝聿铭 C、任佐.皮阿诺 D、尼迈耶尔 14、设计中的图像处理软件是( A )。 A、Photoshop B、Auto CAD C、3D Studio D、Coreldraw 15、创新的根本是( B )。 A、判断方式 B、思维方式 C、理解方式 D、创新思路 16、设计师的核心素质()。 A、知识技能 B、综合素质 C、创新精神 D、自然、社会科学技能 17、1919年,世界上一所专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 ) A、玛工艺美术学校 B、玛艺术学院 C、德意志制造同盟 D、包豪斯 18、纤维艺术属于( B )。 A、视觉传达设计 B、装饰艺术设计 C、环境艺术设计 D、产品设计 19、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即水晶宫博览会,该博览会的举办地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0、()是一切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形式和特征,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 A、色彩 B、文字 C、形态 D、图形

物联网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1 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 数据传输通路 3 一定的存储功能 4 处理运算单元 5 操作系统 6 专门的应用程序 7 数据发送器 8 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卫衣编号 简述15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 15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被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2010年正是物联网的天下。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EPC:产品电子代码 ZigBee: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分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四大部分应用,支撑,传输,感知 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 关键技术: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 应用难点:技术标准难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

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金融与服务业,精细农牧业,医疗健康,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环境与安全检测,国防军事 前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