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刘太恒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坚持群体为本位,突出主体地位等特征。“公”、“忠”、“义”、“仁爱”、“中和”、“孝慈”、“廉洁”、“勤俭”等德目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对这些反映社会运行一般规律,具有一般理论意义和超时代价值的内容应当进行发掘、梳理,以充实和丰富当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传统道德社会主义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认清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我们研究的目

的所在。本文试图结合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及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略作分析。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与社会政治

正《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奠定强大的物质文明基础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并勇敢的迎接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挑战,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从而奠定强大的精神文明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杜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完善,因此全社会应承担起促进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层面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因此,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干的传统伦理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的现代意义上。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

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意在此;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阶级社会整体道德水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道德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家庭暴力、离婚率上升、虐待老人儿童、重婚现象增多等等。这些不道德行为破坏了家庭婚姻关系,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对公民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丰富的。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当今社会,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康德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电视等传媒抑或现实中看到、碰到

这样的事情:有人发生危难,人们可以“视而不见”;有人大喊救助,人

们可以“充耳不闻”,悠悠然做自己的事。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麻木曾让多少人心冷至极。笔者就曾亲历被抢的遭遇,在你求助的眼

眸里,看到的却是麻木与无谓,在你对财务的损失感到痛心时,却也为

许多人灵魂的凋敝感到悲哀。也曾看过这样的报道,有人在车上当众受

辱,虽然车上看客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听着那撕心裂肺的

救命声渐行渐弱……是啊,面对恶行,三个人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勇敢,

胜过一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三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胜

过一个人用生命表现出来的勇敢──有些悲剧的深刻意义,不在于一个

勇敢者的生命死了,而在于更多人的灵魂死了。

就中国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某些人道德感的麻木,固然有着当代社会

正处于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但从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到表现形式,都是

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弃绝。拔一毫利于天下而不为,见危不救,

见困不扶,这样的表现,即使有千万个理由,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人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我们难以苛责面对危险的普通人;但是,我们

同样难以容忍个体完全非道德化的“趋避”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破坏,因为:每一次这样的选择不是没有结果的,这结果就是──对内,麻木

了自己的道德感;对外,纵容了邪恶势力。

我们知道,道德控制与法律控制是社会控制两个基本的子系统,二者在

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然而,自步入转型时期以来,随着各类新矛盾和纠纷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频繁出现,传统的单纯道德控制与单纯法律控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道德控制与法律控制结合起来,为增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已经成为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的立法工作在大众的关注和广大法律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经逐步完善起来;而“道德控制”却首先需要一个归纳完整的体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2001 年10 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社会必须建立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人们应该用信念将整个社会维系起来,而作为我们的精神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得到发展。”第三代儒学研究学术代表人物之一汤一介教授掷地有声地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诞生以及它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处于某种“信仰真空”时期的国人,正在成为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 3 年来,社会风气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净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真在悄然成为评价一个公民、职员和家庭成员品德修行的试金石。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如何真正让广大公民切实履行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其所提倡的道德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以下三点,并认真思考和实践。

首先,应该紧抓“诚信”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应该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诚信,诚实守信的缩略语。“信”,信用之谓也。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地对待工作、家人和社会公众,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得到继承,道德社会才能真正建立。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诚信危机”,这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构社会诚信体系,并通过具体的规则,形成制度对行为的强约束,进而有效维护各种信用关系和机制。同时要全面启动其他影响主体诚信行为的方式和机制;依法惩罚各种失信行为,使之产生足够的警示和防范作用。

其次是一个人荣辱观的建立。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荣辱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子。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自觉地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才能把公共道德夯实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可原谅可指责的时候,人们选择原谅。在我看来,原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大家都发现,因“无礼”而得到的畅快舒适便宜不会受到指责不用支付任何代价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