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七)一茎灯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一茎灯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2、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4、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结识文中人物。
1、同学们,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经典名著,名著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你们知道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哪部小说吗?这部小说就是——清朝吴敬梓先生花了近20年时间所写的《儒林外史》。
出示《儒林外史》吴敬梓,齐读。
2、儒林是读书人的意思,很多的读书人。
外史从讽刺的角度来写明清两个朝代,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丑恶的样子。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人,板书:严监生。
齐读。
提示:这个“监”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出示:监考、监督、监生。
请你再读一次。
“监生”是什么意思。
(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阅读提示”告诉我,这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师:想不想知道严监生到底有多少钱?(课件出示: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
摘自原著《儒林外史》)齐读。
这么一个有钱的人,在他临死之前会怎么处理他的钱财呢?请同学们想象回答。
他的做法却与众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临死前的严监生。
板书课题:一茎灯草。
(齐读)。
这严监生都是临死的人了,请同学们再稍微慢一点、轻一点齐读一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讲了临死前的严监生的什么事?
2、排除字词障碍。
出示词语诸亲六眷郎中侄子哥子医家穿梭揩揩记念两茎灯草挑掉登时故此一声不倒一声(快速连读)(指名读、齐读)(你读得很准确,你的声音很响亮)
3、刚才我们读了几遍课文,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还念念念不忘两茎灯草。
)
4、其实大家刚才都提到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得断气,念念不忘两茎灯草,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然离去。
板书:两个指头
5、说说你眼中的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6、好,大家通过读书知道了严监生是一个这样的人:一毛不拔、鸡肠小肚、记忆力很好、省钱、爱钱如命、吝啬、守财奴、那到底谁说的最准确呢?作者笔下的严监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咱们先来看看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三、聚集重点,走进人物内心。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呢?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生齐读
(一)、聚焦“两个指头”
1、“两个指头”是严监生的招牌动作,它跨越百年的文学长河,已成为定格在中国、外国许
许多多读者脑海中的一个经典。
能成为经典的文字一定是大有嚼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文字,请同学们结合书上插图再来读读这句话,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奄奄一息)
师:会读书的同学会联系上下文来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想一想,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严监生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奄奄一息?
(1)、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从“医家都不下药了”体会到无药可医,病入膏肓)
你能用朗读来表达吗?
(2)、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你从哪里看出病重)
(从“一连三天”体会到病情的严重)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
(3)、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从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体会病情的严重)从你的朗读中我体会他的病重。
师、这些表明病情非常严重,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的病重吗?
(无药可救、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无力回天、气若游丝)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救了,奄奄一息了,多么难受,多么可怜!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让我们一听就感觉命悬一线啦!齐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严监生已经气若游丝,濒临死亡的边缘了。
可他却——“总不得断气”从这个“总”字,你体会到什么?
2、尽管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没有一点力气,但他还是用尽最后力气,在痛苦中挣扎着伸出两个指头,是严监生还有心事未了,还有放不下的深深的牵挂啊。
这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牵挂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他的牵挂划下来。
指名读,出示: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板书:一茎灯草
3、请同学们想像一茎灯草的价值。
——(点一晚费油约两毛钱。
)
4、按一般人的想法,一个人到了生命的尽头,会牵挂些什么?可是在严监生的眼里,临死前念念不忘的却是两茎灯草,与他的银子相比,一茎灯草烧的油简直是沧海一粟,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他偏偏如此看重,不去一根死不瞑目。
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评价严监生?板书:吝啬鬼、守财奴
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两段话。
(二)、品味“讽刺”手法
1、同学们,读到这儿,回过去想想,我们就是从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手指头和赵氏的揭秘这些文字读懂他的吝啬的。
是不是?
2、既然这样,我把课文改成这样,你们看行不行?(出示改编版的文本)。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这样改写怎么样?为什么?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直接告诉大家谜底就没意思了。
四、回读课文,品味作者语言。
1、让我们重新聚焦临死前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对此,诸亲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面对着两个指头,大侄子猜中了吗?
当大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出示: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1)尽管身体极度的虚弱,尽管呼吸已断断续续,但面对那两茎灯芯,他只能——(摇头),而且——(很慢很慢)。
但他心里很清楚——他在心里会怎么说呢?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失望)
(2)所以他面对大侄子的猜测时——生读
●二侄子猜对了吗?
当二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时——出示: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1)此时此刻严监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焦急、生气、心急火燎)
(2)他急的究竟是什么呀?所以他把两眼……把头……当时他在心里会怎么说呢?
(3)融入这份感受,再来读读这个语句。
●奶妈在他家住了这么多年应该知道他的心事吧?
当奶妈猜想也许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身边故此记念时——出示: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此时严监生心里是怎样的?(失望、绝望)你是怎么知道的?(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2)严监生在心里会怎么说?(3)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读懂他啊,此时的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绝望),难道真要让我死不瞑目吗?生齐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严监生从头到尾一直在干什么?(一直摇头)。
师: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了,他口不能言唯有通过他的动作摇头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了,我们只有通过他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破译他的心灵密码。
他的“招牌”动作就是伸着两根手指一直摇头。
在侄子、奶妈作关于两个手指头之谜的猜测时,严监生都用摇头加以否定,既然都是写摇头,那我这样写好吗?(课件出示对比)
他就摇了摇头。
他又摇了摇头。
他还是摇了摇头。
师:我读三个人的猜测,你们读后面的三个“摇头”,想想这样写好吗?
师:不着急。
回头再来看看作者写的这三个“摇头”,到底妙在哪里?
师: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比较一下,把你感受到的作者写这三处“摇头”的妙处写下来。
就写在句子的旁边。
小组交流:(写得很详细,很生动、细致入微)
师:读着这样生动的描写,你的眼前仿佛……
师: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看法?师:哪些地方看出来?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是把严监生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现在这位同学把他的心情也描写出来,你们说描写得妙不妙?师:谁还有别的想法?把这三句话联系起来,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师:作者不仅写出了心情,还写出了心情的过程。
把严监生绝望的过程写出来。
把他的心路历程给描写出来了。
千言万语尽在摇头中。
再读这三句“摇头”。
出示: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当赵氏走去挑掉一茎灯草时——出示: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师:严监生点点头,这时严监生心里会怎么说?
师:所以,当赵氏终于读懂了他的心思,挑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心事,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3、此时如果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4、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他在临死前,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没有留恋自己的生命,居然为了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
短短三百多个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个吝啬鬼的形象了,这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写。
作者是抓住了严监生的什么描写来体现他内心的感受和变化的呢?板书:动作、神态描写。
仅仅一个“伸着两个指头”的这么小小的细微的动作、神态的变化就让我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严监生的样子、揣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是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
何为细节?出示:细节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
“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李准)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巴尔扎克)
细节描写还包括哪些描写?板书: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描写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全而在细,我们在写写人的文章时并不是非要把动作、神态、语言等一一写全,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抓住其中一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就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读者的心。
练习:这里有一段学生习作,写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
请对它进行修改,把叙述变成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真实。
出示: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提示:我是怎样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或心情?黄老师的目光是怎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样“喊”老师的,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来描绘刻画的。
)
四、多元解读,激发阅读兴趣
1、其实在世界文坛上还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一个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还有法国著作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还有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还有古格里笔下的泼留希金。
(投影出示四大吝啬鬼)
2、严监生临死前,念念不忘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费油,固然可笑,临死前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没有留恋自己的生命,同样也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的严临生,当他的亡妻王氏生病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当他的哥哥犯事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出示:为了治好妻子王氏的病,他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
王氏去世,他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他哥哥犯事逃了,差人来抓,“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
”
——节选自《儒林外史》
3、大家觉得严监生这个人很矛盾吧?我们学习的这部分节选的内容,要想对人物总体形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就请大家走进《儒林外史》这本书。
书中刻画了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种种丑态,饱含辛辣的讽刺。
这本书从我们熟悉的王冕开始写起,讽刺了一群读书人的现象,有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的范进,也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的穷秀才,走进《儒林外史》严监生的形象会丰满起来,其他人的形象也会灵动起来。
板书设计
一茎灯草
细节描写
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动作描写
吝啬鬼守财奴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