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瑜伽系列之针灸前行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横指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培肾固本,调气回阳,补益下焦
虚胖浮肿、月经不调、肠胃疾病 不孕不育等
第六阶段第二组穴位
3寸
第六阶段第三组穴位
大椎穴(督脉穴之一)别称百劳穴 部位:在项背部脊柱区,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后正中线上 取穴: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清热解表,截疟止痫
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等
第一阶段:足三里和气海
气海(任脉经穴之一)盲之原穴 部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人体的
下腹部,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定出关元穴, 关元穴和肚脐中心联线的中点即是该穴 功效: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 操作:直刺1-1.5寸 主治:培补元气,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虚脱,厥逆,腹痛,泄泻等
第四阶段三组穴位
第一组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 足少阳胆经足临泣穴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
位 组
第二组 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

第三组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 足阳明胃经冲阳穴
注:手足同名阳经穴位,调理阳经
第四阶段第一组穴位
外关穴(手少阳三焦经穴之一)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部位:在前臂外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 间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腹胀、口眼歪斜、牙痛等
第三阶段第三组穴位
京骨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之一)原穴 部位:在足背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沿小趾长骨往后推,可摸到一凸起,下方皮肤颜色深浅
交界处即是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清热止痉,明目舒筋
头痛、眩晕、鼻塞等
第三阶段三大功效
1 第一大功效:能够让我们的观想能力更强 2 第二大功效:能迅速地调整能量来调整气 3 第三大功效:能够迅速地激活休眠的能量
腰胯疼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下肢痿痹
第二阶段第三组穴位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穴之一)原穴、输(土)穴 部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足背,沿第一、二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
感觉有个凹陷处即是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
失眠、腰痛、头痛、肝炎、全身胀痛等
第一阶段操作流程
依次针刺左右侧足三里:直刺2-2.5寸 直刺气海穴:1-1.5寸 顺序:先阳经后阴经 针灸:顺序如图 捻针:每次顺时针一圈
足三里:每5分钟一次 (40min) 气海:每10分钟一次(30min) 出针:①长吸一口气
②快速出针 ③干棉球或者棉签按压针眼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二阶段四大功效




第一大功效:
能够使我们身心 状态继续改善, 达到身轻安 心轻安的境界
第二大功效:
针灸太白穴,能够 治疗一切脾脏的疾 病 能够补脾,无需吃 药
第三大功效:
针灸肾经上的原 穴太溪穴 能够让先天之本 的肾强大起来
第四大功效:
能够使人记忆力超 群,修行会很精进, 很有大雄力,迅速 地增长智慧
内观瑜伽系列
广西天柱慈善志愿者协会 黄剑平医生
针灸前行禅原理和方法
针灸前行禅
针灸前行禅是《内观瑜伽》五大窍诀法之一,是实修者迅速扫除禅修路上的 拦路虎,成就身心清净的殊胜方便,亦是药师法门众多实修窍诀法之点滴。它立 足于当下身心,顺应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以善巧方便提升我们调动法界之能量, 达到身心清净,从而解脱,是针灸前行禅的本质。
阴经的能量通畅
第一大好处: 能量不流失
第二大好处: 妄念不起
第六阶段三组穴位
第一组
督脉风府穴 任脉中极穴

督脉风府穴
பைடு நூலகம்位 组
第二组 任脉关元穴

第三组
督脉大椎穴 任脉气海穴
注:疏通任督二脉,使人体的周天运行更顺畅
第六阶段第一组穴位
风府穴(督脉穴之一) 部位:在颈后区,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散风息风,通关开窍
第五阶段第二组穴位
郄门穴(手厥阴心包经穴之一)郄穴 部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 寸 取穴:微屈腕握拳,曲池与大陵连线中点下1横指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宁心安神,清营止血
心胸部疼痛、心悸、消化道出血等
第五阶段第二组穴位
通里穴(手少阴心经穴之一)络穴 部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
足外踝的前下方凹陷处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健脾利湿,泄热退黄,舒筋活络
胸肋痛、髋关节疼痛、下肢酸痛等
第三阶段第二组穴位
冲阳穴(足阳明胃经穴之一)原穴 部位:在足背,第二跖骨基地部与中间楔形状骨关节处
足背动脉搏动处 取穴:在足背最高处,两条肌腱之间
按之有动脉搏动感处即是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和胃化痰,通络宁神
感冒发热、手足怕冷、颈椎病等
总结针灸前行禅五大功效
第一 功效
疏通人体十四经脉
第二 功效
迅速地突破拦路虎
第三 功效
迅速地提升能量级
第四 功效
迅速地开启智慧
第五 功效
获得世出世间的成就
谢谢
针刺气海穴
第三步
五条操作注意事项
第一条:穴位一定要选准,穴位在空隙处; 在穴位上画十字, 让气血分开,让筋、肉分开;
第二条:时间要求:11:00—21:00(21:30);
第三条:针灸时避风(避免恶劣天气);
第四条:针灸后15分钟之内不可接触冷水, 宜喝热饮,禁吹冷气;


第五条:注意禁针禁灸部位 (头部可针不可灸, 肚脐、乳头可灸不可针) 针腹部和背部,不可太深触及脏腑。
实修原理:能量的畅顺和强大 实修方法:针灸特定穴位,使体内气机顺畅地流动起来
如何修学禅针:
根据大愿法师开示进行学修 扎实的针灸基础进行操作
针灸前行禅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第四 阶段
第五 阶段
第六 阶段
针灸穴位: 足三里 气海
依次针灸: 髀关和太白 秩边和太溪 环跳和太冲
依次针灸: 丘墟和太冲 冲阳和太白 京骨和太溪
第一阶段三大功效
• 第一、能够延长打坐时间 • 第二、能够治愈多种慢性疾病 • 第三、配合禅修出现丹田呼吸
第二阶段三组穴位
第一组
足阳明胃经髀关穴 足太阴脾经太白穴

足太阳膀胱经秩边穴
位 组
第二组 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第三组
足少阳胆经环跳穴 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注:足部表里经配对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穴之一) 部位: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
太溪穴(足少阴肾经穴之一)原穴、输(土)穴 部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坐位垂足,内踝尖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失眠等
第二阶段第三组穴位
环跳穴(足少阳胆穴之一) 部位:在臀去,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 上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操作:直刺2-3寸 主治:祛风化湿,强健腰膝
第四阶段第二组穴位
后溪穴(手太阳小肠经穴之一)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输(土) 穴 部位: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
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取穴: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 其尖端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清心安神,通血活络
落枕、网球肘、颈肩痛等
第四阶段第二组穴位
申脉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之一)八脉交会穴,通阳蹻 部位:在踝部,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取穴:正坐垂足着地,外踝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
牙痛、便秘、三叉神经痛、中风等
第四阶段四大功效
第一大功效
使阳经全部 疏通复原 阳气更为充沛
第二大功效
针灸外关穴 使阳气贯通到脚 沿阳维脉上升到头 使大脑思维 更清晰 更敏捷 更清醒
第三大功效
针灸后溪穴 通调全身阳气 清心宁神
第四大功效
针灸合谷穴 振奋全身阳气
第五阶段三组穴位
第一组
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手太阴肺经孔最穴
后下方掌背交界凹陷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
第二阶段第二组穴位
秩边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之一) 部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操作:直刺1.5-3寸 主治: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
腰骶痛、下肢痿痹、痔疮等
第二阶段第二组穴位
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镇惊安神,止痫宁心
失眠、癫狂、中风等
第四阶段第三组穴位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穴之一)原穴 部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
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 取穴:大腿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
和会阴水平线交点即是 操作:直刺1—2寸 主治:强腰膝,通经络
下肢痿痹,腰膝冷痛等腰及下肢病症
第二阶段第一组穴位
第二阶段第一组穴位
太白穴(足太阴脾经穴之一)原穴、输(土)穴 部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
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
上1寸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 取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尺侧肌腱内侧的凹陷
从腕横纹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清热安神,通经活络
肘臂肿痛、心病,舌强不语等
第五阶段两大功效
第一 功效
第二 功效
在前面的阳经畅顺 以后,阳气充足的 同时,我们通过第 五个阶段的针灸, 能够让阴经也畅通
感冒、头痛、落枕等
第四阶段第一组穴位
足临泣穴(足少阳胆经穴之一)俞穴、输(土)穴、八脉交会穴 部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
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取穴:坐位,小趾向上翘起,小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舒肝息风,化痰消肿
牙疼、头痛、胁肋痛等

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位 组
第二组 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

第三组
足太阴脾经太白穴 手少阴心经通里穴
注:手足同名阴经穴位,疏通阴经
第五阶段第一组穴位
孔最穴(手太阴肺经穴之一)郄穴 部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气管炎、咳嗽、肘臂痛等
第三阶段三组穴位
第一组
足少阳胆经丘墟穴 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足阳明胃经冲阳穴
位 组
第二组 足太阴脾经太白穴

第三组
足太阳膀胱经京骨穴 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注:足部三阴、三阳表里穴位
第三阶段第一组穴位
丘墟穴(足少阳胆经穴之一)原穴 部位:在踝部,足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取穴:脚掌用力背伸,足背可见明显趾长伸肌健,其外侧
依次针灸: 外关和足临泣 后溪和申脉 合谷和冲阳
依次针灸: 太冲和孔最 太溪和郄门 太白和通里
依次针灸: 风府和中极 风府和关元 大椎和气海
第一阶段:足三里和气海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之一)(下)合穴 特定穴: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部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主治:健脾和胃,通经活络
感冒、颈项强痛、中风等
中极穴(任脉穴之一)募穴 部位:在下腹部,脐下4寸,前正中线上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
1横指处即是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益肾通经
遗精、尿频、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等
第六阶段第一组穴位
3寸 1寸
关元穴(任脉穴之一)募穴 部位:在下腹部,脐下3寸,前正中线上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