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ab8f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4.png)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七篇)通过《航拍中国》,大家可以看到风姿绚丽的海南、历史厚重的陕西、天高云阔的新疆,和物产丰富的黑龙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七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精选篇1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
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
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
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
2-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观后感优秀9篇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观后感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23c1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3.png)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观后感优秀9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篇一你也许已经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不少美景,但这次《航拍中国》以全新的视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绝美风光,有的你可能早已去过,却会让你欣赏到它不同角度的美,那些原本熟悉的景致,竟有这般令你意料之外的想象;有的你还未踏足,甚至未曾听说,它一定会让你忍不住惊叹,原来这个地方还有如此美到令人一下子呼吸舒畅的风景。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少如BBC、NHK、美国国家地理、Discovery介绍中国美景的纪录片里,《航拍中国》确实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刷新了我对孕育中华文明这块土地的认识,那些人文地理就像是第一次看见,让我看得心潮澎湃,每一帧都是最美的壁纸,每一幅如画的风景都想珍藏。
同时,我边看心中边弥漫着略微悲伤的情绪,脑袋胀得难受,内心想要呐喊,这么多美妙的地方,我却还不曾身体力行地去丈量它,亲身感受它对我身心的冲击。
第一季总共6集,每一集50分钟的震撼,我几乎一口气就想把它看完海南比我想象的还要美;陕西比我想象的还要雄奇;新疆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彩;黑龙江比我想象的还要富饶;江西比我想象的还要秀美;上海比我所见的还要丰富;“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 300 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
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幅模样。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 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这是每一集片头的解说词,听一听,都能让人热血沸腾,该系列片共34集,每集50分钟,覆盖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分五季制作播出,每年推出一季,每季6到7集,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3,看过的人都惊呼:再次爱上这片土地。
中国这么大,我真的很想去看看。
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10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85a1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6.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10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篇一《航拍中国》用大量长镜头去纪实一个活力中国,人文中国,美丽中国。
反手,讲解词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十分出彩。
它串联、递进、深化内容,在这样的片子里,画面再美,没有讲解就是半个哑巴,所以本片除了长镜头,讲解是本片最大的助推剂。
自然孕育了文化,文化丰富了自然,欢声笑语在自然与人文的编织中熠熠生辉,留下的光绵长深厚而又令人向往。
纪录片《航拍中国。
江西》以其细腻优美的风格触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成功地做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向观众再现了江西那典雅与韵味并存的美。
即使你不是特别偏爱美景,也绝对会因此而发出赞叹。
富有韵味的构图,点缀上灵性的色彩,配以美妙的音乐,以导演余乐的手细细研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属于视觉的饕餮盛宴。
构图塑造美的框架。
影片在对画面进展展现时,各种构图混合运用,营造独特的中国式意境。
当镜头在河流与公路进展俯拍时,曲线构图与斜线构图带来的流动感有一种特别的韵律,使画面的空间更具深度。
而在对于各种建筑进展展现时,对称构图所带来的平稳那么充分为观众展示了古建筑的古朴美。
吸引眼球的是,导演在这里巧妙的将画面快速转场,使画面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同时,完美的保存了对称构图本身的平衡美感。
鸟瞰镜头下,古朴的乡村交织在绿色的丛林之中,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影响,相互递进,共同在阳光下跳动着唯美的华尔兹,以此塑造出美的框架。
色彩点缀美的本质。
在航拍之旅中,眼睛好比音锤,色彩宛如键盘,它们的每次接触都会激起心灵的震动。
影片中,绿色作为主色调贯穿全片,无论是壮丽的庐山还是偏爱江西的竹林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画面,它完美的诠释了江西的活力与生机。
而在对于小镇生活与民俗进展讲述时,那么以为暖色调的红色与黄色为主。
其中最惊艳的'是客家人的烧瓦塔,当暖暖的红色映衬到人们的脸庞,那抹浓浓的幸福隔着屏幕传递到了观众心中。
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欢乐。
应该说,这份民俗的开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其本质无疑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交集而产生的美,而这份美,将随着时间继续延续下去。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1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37ad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b.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1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1篇)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观后感1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__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
终于,在20__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
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
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
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
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10篇)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76532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5.png)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10篇)“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篇1那是梦里的老家……今生无悔,不懂的人不会了解,午夜梦回,梦回午夜,山水里放歌纵酒;今生无悔,那么美,没得让人很心碎,那是山的眼泪是树的血脉。
寻梦?带一包零食,挂上MP4的耳机?玩着手机游戏?不,这不是真正的游山戏水,这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这不是真正的放松心灵。
之所以去,是因为要寄情于此,要忘却凡世俗尘。
让叶间穿梭的清风,同样也穿透我们的心灵,让其在我们的心田荡漾。
让由高处倾泻下来的潺潺流水,将疲惫的身体与灵魂慢慢渗透,蔓延开来。
看见那复古似的牌坊,就如同一滴水,滴在我眼中,泛起了圈圈涟漪,把厚重的烟尘一点一点撇开。
渐渐地,就像如同初见光明一般,感觉四周顿时都亮堂了许多。
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不觉隐去。
折一条可做琴弦的细枝,掬一捧可为号角的清风,沏一壶可当清泉的绿茶,听听天籁的呼声。
伫立在小溪边,把脸靠近车水,感觉水轻轻溅在面孔上,凉凉的,好爽好爽。
“看,那有花”。
菲姐一转眼就不见了,只有这一句话,伴风传到了我耳边。
沟畦旁的那些草儿的嫩芽经纯水温柔地一抚摸,显得更加青葱可爱了,就连那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桃枝也经不起春风的诱惑,挺露了尖尖小角,在春风里东张西望。
在那短暂的快乐时光里,我们没有品茗论道,没有好友小酌,只是谈天说地罢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如处子般的凝视着某一事物,可如老僧一般,尽情在里呼吸,涤尘荡垢,洗练灵魂。
经受了那么多的寒冷和凄苦,为的只是想有一个灿烂窈窕的属于自己的山水罢了。
可最终却不得不重归寂寥了,最终也可能感春,惜春而至伤春了。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呵,这梦里的老家,这让人魂牵梦萦的车溪……“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篇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的山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它浓烈的香气从古弥漫至今。
追随着这余留的馨香,我了脚下土地的沧海桑田,万道沟壑,汹涌狂澜,我了头顶蓝天的明暗更替,日月交叠,望见了桃花源的落英满地,叮咚泉水连着的小桥流水人家,望见了来一个的精气神。
《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3d1d3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7.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篇1】《航拍中国》观后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人意料地激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这些热议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个方向迅速发散……一部纪录片掀起千层浪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
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
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
”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
《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也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写道:“有无数好心人友情提醒,千万别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观赏此片。
可纵使饱腹,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徘徊他乡,逗留异国的游子们,不可避免地被一种乡愁击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不少人自然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摄应运而生。
美食背后是文化传承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航拍中国》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7cff4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a.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15篇《航拍中国》观后感1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0a39a3fc4ffe473268ab1b.png)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航拍中国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很喜欢《航拍中国》的这段开篇语,正如这段话所概括的,看《航拍中国》,看到的结果超乎自己的想象,中国大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用脚掌丈量和高空俯瞰,看到的天差地别。
海南,我还没有去过,这是一个我今年打算去逛一逛的地方,天涯海角,蓝天绿水,海南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军事地位等等都想去了解,去亲眼看一看。
在西安上了四年的大学,算是对陕西有比较多的了解和亲密接触,但是看完《航拍中国》陕西篇,才发现对陕西的了解少得可怕,秦岭、汉中平原、湿地公园、秦始皇陵、华山、已经慢慢绿化的黄土高坡、壶口瀑布,很多很多,未曾亲临,也不曾了解。
新_,除了高原、吐鲁番葡萄,还有更多迷人的风光和山水地貌,看了真的很想去游一游新_,原来担心的高原反应,也祈祷自己能够适应,这样才能够去这些美丽的地方游历一番。
黑龙江冬夏两季变化分明的景象,让人非常有亲临其境的欲望。
东北虎追赶无人机,并把无人机拍下的一幕非常有意思。
有大片森林和大粮仓的黑龙江,冬天是滑雪胜地,人造的冰雪大世界也常常让人惊叹不已。
对江西的了解止于同事和朋友的老家,止于婺源的油菜花,航拍中国让人看到这些之外更多的江西。
滕王阁,景德镇瓷器,美庐别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等,一个别样的江西展现在眼前。
去年刚去了上海,看视频就像重回了现场一般,到过白渡桥,可是看了视频才留意到白渡桥是在苏州河上,上游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坝,当时去游览时完全没有留意到。
上海少了些天然景观,多了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建设面貌,这是一个吸引很多人向往的国际大都会。
《航拍中国》,让人从更高的角度去看我们脚下这片陌生的大地,期待第二期的播出,想看更多其它地区的航拍,去不了,看一看航拍也算长长见识,多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壮丽河山。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篇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7fba4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篇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观后感的机会,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篇好的观后感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电影中的主题和寓意,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篇1儿时,总是幻想着自己有一双翅膀,带着自己翱翔在祖国的上空,看遍人间美景。
长大后,没想到在《航拍中国》中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航拍中国》,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中国,感受极致之美。
从春节开始,央视新推出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在网络走红,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作品,以全新视角让人体会中国之美。
这部34集的纪录片将分五季,是近年国内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
现在第一季正在更新中,我们已经欣赏了丰美多姿的新疆、蓝色的海南、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历史悠久的陕西、古朴的江西等。
虽然第一季只有六集,每一集只有短短五十分钟,却囊括了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民风民俗。
让我们不出家门便能近距离游览中国。
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疆,从未想过新疆是如此的新疆,丰富的物产,湛蓝的天空,广阔的沙漠,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冰川雪山、草原牛羊、广袤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水域。
所有的这些,都被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未被“化妆”的画面,就这样素面朝天展现在观众面前,却震撼人心,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我们总是被国外的美景照片所惊艳而马不停蹄,可是几乎忽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航拍中国》每个镜头和解说词都隐藏着对这片大地的爱,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传递着爱的主题,对祖国的山河,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航拍中国》更像是为国人制作的一个走心的旅游宣传片,褪去浮夸,返璞归真,这不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生活态度么?几年前被《舌尖上的中国》惊艳了双眼,许下心愿要吃遍舌尖上的美食,如今,《航拍中国》让我们带着爱和感动,去探访航拍下的中国的美景。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篇2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0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fcab0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1.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0篇)航拍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6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
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
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
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
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
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关于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关于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948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f.png)
关于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
空中旅程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片头一出来,大气磅礴,内心隐隐感动。
看到有人开玩笑地感谢节目组:《航拍中国》让大家看到了陕西不只是有黄土高坡,新疆不只是草原毡房。
我是偶然在电视上被新疆篇的美丽街景吸引看的,觉得画面特别精致,每一帧都可以作屏保,仔细看节目名称才知道是全程航拍的。
看科普《航拍中国》全部拍摄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祖国真是有颜又有钱!这部纪录片很让我喜欢的是不局限拍一两个大众熟知的景点,观众跟着节目地图的节奏走,配着旁白的解说,好像真的在这个城市生活过一样。
祖国一直在发展且发展很快,《航拍中国》很好地让我对其他省市更新了印象。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二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
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
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
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
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
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
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
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
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
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
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祖国纪录片《航拍中国》精选观后感5篇
![祖国纪录片《航拍中国》精选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6b455e0740be1e650e9ac3.png)
祖国纪录片《航拍中国》精选观后感5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关于观看《航拍中国》的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观后感【1】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
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
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
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
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
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
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
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18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9b760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9.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18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1《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
确实,美到让人窒息。
黑龙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世界的创造,让我们和这大自然奇迹相遇,这是恩赐,亦是缘分。
雪花飞飞扬扬,飞扬到北方的衣兜,我双手合十,祝福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思念的人。
或许这些记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年老时,在某个有着点点暖阳的午后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乡村小院,摇着摇椅微笑着静静回忆,有风微微的拂过,所有的记忆是甜的。
好吧,美丽的黑龙江,我等到什么时候一定再来看看你。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2央视纪录频道从1月28号开始推出《航拍中国》大型纪录片,至今为止已经播出四集,分别是海南篇,陕西篇,篇,黑龙江篇。
第一季总共六集,接下来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
看完四集,忍不住兴奋激动,我海南风姿绚丽,我陕西历史厚重,我天高云阔,我黑龙江物产丰富,关掉电脑屏幕竟然不自觉的哼唱起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抵制台游,抵制韩游,抵制日游,从此再也不要去刷标语喊口号了,建议从上到下直接普及这部纪录片,那绝对立马凝聚人心,赞美祖国,蔑视周边。
关键是这个不让人反感啊,没有那些说教,没有那些激进,我们所有人被激发出来的热烈激情,都源于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那深沉的爱。
航拍中国的观后感(10篇)
![航拍中国的观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82eb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c.png)
航拍中国的观后感(10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篇一《航拍中国》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拍摄难度最大、单集投资最高的纪录片。
1月28日那天是大年初一,央视《航拍中国》节目第一季第一集聚焦大美海南。
以空中视角俯瞰美丽海南,立体化的展示了海南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海南、生态海南、文明海南。
海南省位于我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又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在蔚蓝的天空下我看到了:琼州海峡: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我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
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
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
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透过电视屏幕我仿佛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
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
我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我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题记生动精彩的解说,搭配着轻松的音乐,在短短50分钟的时间内,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愉悦的感受。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展示中国风景:我们看到的,是海南的海滨风光,是新疆的异域风情;感叹的,是黑龙江的沃野千里,是江西的一江碧水;陶醉的,是上海的历史底蕴,是陕西的奔放豪情。
六集300多分钟的航程,这些地方跨越祖国的东南西北,随着镜头缓缓进入众人的视野,向世界阐释着东方大国的独特神韵。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95e3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d.png)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航拍中国》是中国人的当代地理教科书,将在介绍中国地理和民俗的纪录片中拥有“正史”般的地位。
同时,《航拍中国》也是一部当代中国旅游指南。
从一开始,要拍的就是各地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提到某地你就会想起来的景点,代表着中国人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它承载了中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烈赞美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百味书屋精心整理了“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精选范文!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一】去国博参观“伟大的变革”展览时,在央视融媒体互动区瞥见了这部纪录片,当时播放的场景是江西的晒秋,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立刻打开豆瓣搜索并收藏。
说实话,前两集(海南和陕西)看着觉得有点一般,景色是美丽且独特的,但我并没有特别被吸引或者戳到。
看到第三集,真的很美很有特色,观看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智慧,并且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虽然去过,但是游玩得很不深入,希望有机会再去~如果冬天有故乡,那么它回家的路,一定会经过黑龙江!黑龙江这集真的很好看,银装素裹太有童话的感觉。
追无人机的小老虎好萌。
这一集拍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人气儿也更足了。
江西的晒秋、熊猫鸟、过年都很有特色,婺源的油菜花很美。
夜幕下的南昌有一番现代大都市的格调,令人想去了解。
对于上海,我一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所以在看上海那集时也格外认真。
亲切的是,很多景都是我亲眼见过的,外滩、浦东数条站起来的金融街、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迪士尼等,但也有朱家角、人民公园相亲角、野生动物园在等待着我。
白渡桥这个典故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是首次看到白云漂浮在上海中心大厦身旁的画面。
弹幕里有说把上海拍美了,其实我想说,亲眼见到的上海更美更具魅力。
航拍这个视角不错,就像每一集片头所说的那样: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
50分钟的空中旅程不足够游玩整个省份,所以片子展现得比较泛泛,只能说大致有个印象。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085b5b482fb4daa58d4bce.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航拍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一)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五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218e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f.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
第一篇:壮美山河
航拍中国,我被它那壮美的山河所震撼。
在航拍中,我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山水之间,从高空俯瞰,山脉连绵起伏,河流蜿蜒曲折,宛如巨龙盘卧在大地之上。
每一帧画面都展现出中国独特的自然风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第二篇:古今交融
航拍中国,我看到了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古城墙在现代高楼大厦的掩映下苍凉而又雄壮,古寺古镇在现代都市的包围中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韵味。
这种古今交融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中国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并存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民俗风情
航拍中国,我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每个省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俗,从航拍的视角看,不同地方的民风民俗别有韵味,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广袤地域的多样风情,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四篇:现代繁华
航拍中国,我看到了现代城市的繁华景象。
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繁忙的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凑。
从空中俯瞰,航拍记录下了现代城市的繁华与灯火辉煌,展现出中国现代文明的美丽容颜。
第五篇:自然风光
航拍中国,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奇妙。
无论是雄伟的山川河流,还是绿草如茵的田野河谷,航拍记录下了自然风光之美,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限魅力。
每一帧画面都好似一幅绝美的风景画,让人流连忘返。
以上是我航拍中国的观后感,每一个画面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对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愿我能继续保持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探寻更多中国之美。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8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6691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7.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8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4篇,欢迎大家分享。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1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qiang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航拍中国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dfe9f0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4b.png)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通⽤21篇) 当品味完⼀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通⽤21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1 央视纪录频道从1⽉28号开始推出《航拍中国》⼤型纪录⽚,⾄今为⽌已经播出四集,分别是海南篇,陕西篇,篇,⿊龙江篇。
第⼀季总共六集,接下来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
看完四集,忍不住兴奋激动,我海南风姿绚丽,我陕西历史厚重,我天⾼云阔,我⿊龙江物产丰富,关掉电脑屏幕竟然不⾃觉的哼唱起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抵制台游,抵制韩游,抵制⽇游,从此再也不要去刷标语喊⼝号了,建议从上到下直接普及这部纪录⽚,那绝对⽴马凝聚⼈⼼,赞美祖国,蔑视周边。
关键是这个不让⼈反感啊,没有那些说教,没有那些激进,我们所有⼈被激发出来的热烈激情,都源于我们对脚下这⽚⼟地那深沉的爱。
就是因为这些美景,就是因为这些物产,惶惶华夏绝对值得我们每⼀个炎黄⼦孙去捍卫。
这个系列纪录⽚完全⽤俯瞰的⾓度拍,让⼈于上空观沧桑之全貌,宏⼤完整,所有的⼭川河流的真⾯⽬都赫然眼前,再也不⽤埋怨只缘⾝在此⼭中了。
还有它拍的每个省,基本上是把那⾥的地理⼈⽂风俗历史⼀起拿来介绍,让⼈尤其的涨知识。
⼀起看⽚⼦时,很多弹幕都强烈建议让中⼩学的地理课上多放这个系列的⽚⼦。
我也感觉这个建议好,这部⽚⼦涵盖了很多东西,把中国的地理结构以震撼的影像呈现出来,从视觉上绝对能激发他们对我们祖国⼭⽔的兴趣,还有从此以后学⽣们都会爱上地理⽼师的,地理⽼师会更加拼命的讲我们祖国的博⼤浩瀚,这⽐什么爱国教育都简单凑效。
看这部⽚⼦⾥的天蓝蓝⽔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静之前的《穹顶之下》。
难道我们所处的不是⼀个中国?年前⼤家都还在关注环境污染,⼤⽓雾霾,怎么过了⼀个年⼤家都惊叹我们中国的⼲净美丽了呢?这估计要归功于主席说的正能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航拍中国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
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
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
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
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
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
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
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
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
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
就
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
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
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
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
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
悠悠古国,万里河山。
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2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
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
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
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
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
”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
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
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
”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
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
”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
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
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
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
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
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见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见了紫色的新疆。
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4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__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
终于,在20__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
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
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
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
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
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了陕西人,我一直是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