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培肥与管理.ppt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土壤培肥与改良利用培训课件
土壤肥料学土壤培肥与改良利用培训课件
第二节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问题
一、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1.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良好灌溉条件,热辐射充沛;
2.土壤资源类型丰富,有利于综合利用;
3.耕地面积大,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
4.有历史悠久的有效的管理技术如引水灌溉、修筑梯田及立体开发等。
5.我国劳动人民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及深翻客土的传统。
二、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类土壤资源的利用尚不够平衡,仍存在不合理之处,耕地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不少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负荷过重,灌溉和耕作不合理,忽视了养地和保护性开发,耕地资源严重退化,农田开发失衡;
2.森林乱砍滥伐,草原盲目开发,过度放牧,陡坡开荒种植,工业“三废”污染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3.受自然因素作用和认为经济活动影响,土壤资源利用与破
坏的矛盾日益严重:
1)土壤侵蚀(P151)
2)土壤盐碱化
3)耕地养分亏缺(pl52)
4)土壤污染:(pl53)
①污灌污染
②i。
三废i士污染
③农用化学品污染
5)非农业占地
第四节耕地土壤资源的培肥与改良利用
现状:人多地少(目前土地资源日趋减少),重用轻养,制约因素多,中低产面积大,地力出现或潜伏衰退。
措施:因地制宜,改善耕地条件,克服不利的障碍因素,提高耕地质量,进行中低产土壤改良,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立体农业开发利用,旱地农业综合开发。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2024新版
耕作改良
合理耕作,如深松、深翻等,改善土壤通气性。
工程措施
种植防护林、草被植物等,增加地表覆盖,防止风蚀和水蚀。
生物措施
农业措施
法律措施
01
02
04
03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梯田、水平沟等工程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改坡地为梯田,等高种植,合理轮作和耕作等。
增施有机肥
大量施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
深耕深松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种植绿肥和牧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06
CHAPTER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01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水利改良
选择耐盐作物品种,合理轮作和耕作,增施有机肥等。
农业改良
种植绿肥、牧草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改良
施用石膏、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降低土壤碱性。
化学改良
石灰改良
施用石灰或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中和土壤酸性。
绿肥改良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pH值。
肥料改良
增施碱性肥料,如草木灰、钢渣磷肥等。
避免过量施肥
不同的作物和土壤对肥料的需求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肥料种类。
注意肥料种类选择
掌握正确的施肥技巧,如深施基肥、集中施用种肥、及时追施叶面肥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注意施肥技巧
04
CHAPTER
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23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ppt课件
水、保肥能力。③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 物理性质。④促进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中养分代 谢。⑤其他作用。 ➢管理:增施厩肥、堆肥,种植绿肥,水田放养绿 藻,秸秆还田等。同时结合耕作、排灌等措施,调 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
种植绿肥作物
.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一) 土壤水分 具体内容第4章有详细阐述。
养 分 含 量 低
发小苗不发老苗
.
透气性好
2.壤土 壤土兼有沙土与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良 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较快,供肥性能好; 土温较稳定,耕性良好。 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 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发小苗也发老苗——“壮子送老”。
通气透水性良好
壤土适于种植各种作物
.
3.黏土 黏土的黏粒含量较多,其粒间孔隙小而总孔隙 度大,毛细管作用强烈,透水透气性差,但保水保肥 性强;黏质土矿质养分丰富,加之通气不良,有机质 分解缓慢,肥效稳长后劲足;黏土水多气少,土温升 降速度慢,昼夜温差小,称“冷性土”。
2.土壤肥力: 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 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 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
农业土壤的一般组成
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
壤固相)、土壤水分(液 相)和土壤空气(气相) 三相物质组成。
25% 45%
25% 5%
.
矿物质 有机质 液体 气体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第3章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返回主页面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种植绿肥作物
.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一) 土壤水分 具体内容第4章有详细阐述。
养 分 含 量 低
发小苗不发老苗
.
透气性好
2.壤土 壤土兼有沙土与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良 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较快,供肥性能好; 土温较稳定,耕性良好。 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 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发小苗也发老苗——“壮子送老”。
通气透水性良好
壤土适于种植各种作物
.
3.黏土 黏土的黏粒含量较多,其粒间孔隙小而总孔隙 度大,毛细管作用强烈,透水透气性差,但保水保肥 性强;黏质土矿质养分丰富,加之通气不良,有机质 分解缓慢,肥效稳长后劲足;黏土水多气少,土温升 降速度慢,昼夜温差小,称“冷性土”。
2.土壤肥力: 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 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 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
农业土壤的一般组成
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
壤固相)、土壤水分(液 相)和土壤空气(气相) 三相物质组成。
25% 45%
25% 5%
.
矿物质 有机质 液体 气体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第3章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返回主页面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最新土壤培肥ppt课件
土壤侵蚀:土壤在水和风等外力的作用下,发 生冲刷或吹失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
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壤) 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污染与治理
1、土壤环境背景值
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 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 组成及其含量。它是诸成土因素综合作用 下成土的过程的产物,所以实质上是各自 然成土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的函数。
几个问题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保持方面有哪 些作用?
2、土壤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及农田土壤 养分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3、土壤团粒结构对于土壤肥力保持的意 义?
3、已知一公顷(10000m2)耕层土壤20cm深 度的湿土重为3×109g,测定水分时,称取 湿土15g,得干土重12g,求其容重。
土壤其影响因素 2、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阳离子种类,盐基饱
和(不饱和)土壤 3、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 4、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附中的晶格固定 5、土壤活性酸、潜性酸及其表示方法,潜性
酸的分类 6、土壤缓冲作用的机制
(2)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土壤肥料学通论》 土壤部分应掌握的内容
土壤肥力、土壤质量概念、研究内容,土壤矿 物组成,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组成、转化特点及在土 壤肥力中的作用
土壤水分类型、性质特点,土壤空气和土壤热 特性、土壤孔隙的类型
土壤耕性、土壤胶体的特性与植物的吸收性能
土壤酸、碱性,土壤缓冲性及培育高产土壤的 措施
(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合理的耕作可以调节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增强 土壤通透性。
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料,是增肥改土的一项重要措施。 深耕的作用是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和耕性,降 低土壤容重,使土肥水相融,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改 善作用的环境条件,加速土壤熟化。
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壤) 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污染与治理
1、土壤环境背景值
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 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 组成及其含量。它是诸成土因素综合作用 下成土的过程的产物,所以实质上是各自 然成土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的函数。
几个问题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保持方面有哪 些作用?
2、土壤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及农田土壤 养分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3、土壤团粒结构对于土壤肥力保持的意 义?
3、已知一公顷(10000m2)耕层土壤20cm深 度的湿土重为3×109g,测定水分时,称取 湿土15g,得干土重12g,求其容重。
土壤其影响因素 2、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阳离子种类,盐基饱
和(不饱和)土壤 3、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 4、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附中的晶格固定 5、土壤活性酸、潜性酸及其表示方法,潜性
酸的分类 6、土壤缓冲作用的机制
(2)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土壤肥料学通论》 土壤部分应掌握的内容
土壤肥力、土壤质量概念、研究内容,土壤矿 物组成,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组成、转化特点及在土 壤肥力中的作用
土壤水分类型、性质特点,土壤空气和土壤热 特性、土壤孔隙的类型
土壤耕性、土壤胶体的特性与植物的吸收性能
土壤酸、碱性,土壤缓冲性及培育高产土壤的 措施
(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合理的耕作可以调节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增强 土壤通透性。
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料,是增肥改土的一项重要措施。 深耕的作用是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和耕性,降 低土壤容重,使土肥水相融,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改 善作用的环境条件,加速土壤熟化。
有机农业施肥技术PPT44页
土壤结构---土质
砂土: 砂粒多,土粒中间空隙较多 空气与水流通容易 容易翻动 在春天轻易暖和起来,故宜种早茬作物。亦可
令作物提前成熟。 保水力差,在无雨季节里,容易变得干旱。 保肥力亦差,养分容易被冲走。 在大雨后容易变酸,泥面易形成硬表层,令部
分穿透力弱的幼芽如胡萝卜等,难以穿透表土而死 亡。
堆肥的影响因素
原料配比:C:N=25-40:1 湿度:65%-70% 温度:低温—升温—高温—降温 Ph 值
普通堆肥
高温堆肥
沤肥
沤肥是一种富含有机物和多种营养成分,以迟效为主的 优质有机肥,沤肥的材料与堆肥相似,与堆肥相比,原 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沤制,以嫌气分解为主,发酵温度 低,腐熟时间长,有机质和氮素的损失少,其粗有机物、 全氮、全磷、速效氮的含量均比普通堆肥高。沤制好的 沤肥,表面起蜂窝眼,表层水呈红棕色,肥体颜色黑绿, 肥质松软,有臭气,不粘锄,丢在田里不浑水。
施肥的种类
肥料种类的选择要求:有机化、多元化、无害 化和低成本化
肥料的种类包括:农家肥、矿物肥料、绿肥和 生物菌肥
农家肥
人畜粪尿类 :人粪尿 、猪粪尿 、鸡粪 、马粪 厩肥:动物圈养的粪肥 庭院的废弃物的堆制物。
堆沤类肥料
堆肥 普通堆肥 高温堆肥 活性堆肥
沤肥 田间沤肥 沼气肥
堆肥原理
土壤结构---土质
粘土: 土粒细小,中间只留很小的空间 水和空气都很难通过 湿了,会结成团,难于翻动 干了,会变硬,甚至龟裂。除非以水浸透,
否则很难工作。 通常有大量有机物储藏在其中 保水力强,疏水不易 春天来临时,变暖较慢
如在旱天,形成裂痕过深,会令植物失水,并 弄断根部。
土壤结构---土质
壤土: 有适当比例的各类土粒 保水力,保肥力均适中 空气与水流动适中 适合较多类型的作物生长
土肥水管理.ppt
任务5 土肥水管理
内容 土壤管理 果园施肥 灌水与排水
打好土肥水基础。
要点
深翻扩穴,施有机肥, 进行土壤改良。采用 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 , 废除清耕制,推广果 园覆草、地膜覆盖、 生草制。 合理施肥。 科学浇水,及时排水。
一、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果园土壤改良 果园土壤改良的意义
掏沙石换土。
一、土壤管理
清耕法
清耕管理的果园要经常中耕除草,使土壤 常年保持疏松无杂草的状态。
早春灌水后中耕宜深,约8~10cm。硬核 期宜浅耕,约5cm,尽量少上新根。雨季 前将草除尽,雨季只除草,不松土。采收 后全园进行中耕除草,可稍深5~10cm。 秋季进行全园深耕,深约20~25cm。
树龄 幼树、旺树,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有机肥为
主,施肥量以不刺激旺长为原则,一般新梢生长量 50~60cm,主枝延长枝基部粗度小于2cm为宜。成年 树以产量和长势为主要依据,增加施肥量,且氮、磷、 钾配合,一般新梢生长量30cm以上,延长枝粗度保持在 1~1.5cm为好。
树势 衰老树、弱树增施氮肥,结果多、产量高的树和年
果园土壤改良的意义
我国的果园多数建立在丘陵、山地、沙荒 和滩涂上,一般土层瘠薄、有机质少,团 粒结构差,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因此栽后 对果园土壤进一步改良仍是果园管理的重 要工作。
一、土壤管理
深翻熟化(1)
深翻熟化 翻地深度60~100cm,结合施入有机 肥。
作用 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加深耕作层,促进果树生长。
试验 营养诊断(叶分析) 苹果施肥量 桃施肥 量 4、施肥方式和方法 土壤施肥 根外施肥(叶面 喷肥)
三、灌水与排水
果树
树种
品种 早熟品种前期需要养分较多,尤其对钾肥需要更多,
内容 土壤管理 果园施肥 灌水与排水
打好土肥水基础。
要点
深翻扩穴,施有机肥, 进行土壤改良。采用 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 , 废除清耕制,推广果 园覆草、地膜覆盖、 生草制。 合理施肥。 科学浇水,及时排水。
一、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果园土壤改良 果园土壤改良的意义
掏沙石换土。
一、土壤管理
清耕法
清耕管理的果园要经常中耕除草,使土壤 常年保持疏松无杂草的状态。
早春灌水后中耕宜深,约8~10cm。硬核 期宜浅耕,约5cm,尽量少上新根。雨季 前将草除尽,雨季只除草,不松土。采收 后全园进行中耕除草,可稍深5~10cm。 秋季进行全园深耕,深约20~25cm。
树龄 幼树、旺树,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有机肥为
主,施肥量以不刺激旺长为原则,一般新梢生长量 50~60cm,主枝延长枝基部粗度小于2cm为宜。成年 树以产量和长势为主要依据,增加施肥量,且氮、磷、 钾配合,一般新梢生长量30cm以上,延长枝粗度保持在 1~1.5cm为好。
树势 衰老树、弱树增施氮肥,结果多、产量高的树和年
果园土壤改良的意义
我国的果园多数建立在丘陵、山地、沙荒 和滩涂上,一般土层瘠薄、有机质少,团 粒结构差,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因此栽后 对果园土壤进一步改良仍是果园管理的重 要工作。
一、土壤管理
深翻熟化(1)
深翻熟化 翻地深度60~100cm,结合施入有机 肥。
作用 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加深耕作层,促进果树生长。
试验 营养诊断(叶分析) 苹果施肥量 桃施肥 量 4、施肥方式和方法 土壤施肥 根外施肥(叶面 喷肥)
三、灌水与排水
果树
树种
品种 早熟品种前期需要养分较多,尤其对钾肥需要更多,
农田土壤管理.ppt培训资料
(一) 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燃烧60亿吨 人类释放200亿吨
大气 7000亿吨
岩石 2亿亿吨
植被 1万亿吨
海洋 357亿吨
土壤中CO2
大气CO2
移出
分
(商品)
碳水化合物
解
河泥、野草等
移入
农田土壤 有机质
移出
土壤有机质
碳循环与平衡
总量无限,直接进入食物链,快、均匀、充足, 大气二氧化碳年增1ppm。
(3)综合评价:加拿大莫斯(Moss)等人将气候生产潜力 与土壤生产潜力相结合,进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之后发展 成为将气候、土壤、作物相结合而进行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壤特性指数×作物特性指数
2.适宜性评价
不同的地力条件对作物生产的适宜特性和适宜采 取的培肥措施的技术特性不同。适宜性评价主要是分 析不同地力条件能栽培什么作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 培肥措施等等。此类评价多依据土壤理化、生物状况 分析和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析,为因土种植的制定 提供技术依据。同时,把农田培肥措施协调统一起来, 为作物生产创造良好的地力环境。另外,在较大的地 域内,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宏观的作物布局提供技术依 据。
• 保持农田水分平衡,保证适宜的 水分供应;
1. 保持良好的农田生态环境。
一、农田建设
目的: ➢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力。
➢农田综合生产力 是指农田种植农作物获 得持续高产稳产的能力。 (不是一季、不是 一年,不是一种作物、不是一种种植方式)
高质量农田的标准:
田面平整,方便排灌;土层深厚,旱涝保收;土 壤健康,高产稳产。 1、田面平整、排灌自如
丰富的养分含量
有机质2.5-5.0%, 全氮0.15-0.25%、 全磷0.1-0.2%, 全钾1.0-2.5% 阳离子代换量10-25毫克当量/100克土 盐基饱和度70-80%
《农田培肥》课件
农田培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 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 量和保水能力,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
农田培肥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农产品品质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满 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
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的营 养价值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 农产品的需求。
不同土壤类型的培肥技术
砂质土
砂质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弱,需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选择有机肥或长 效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黏质土
黏质土的通气透水性较差,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排水,避免 土壤过度湿润。
农田培肥的未来发展
01
02
03
精准施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 感、GIS等,实现精准施 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率。
磷肥
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 素,促进根系发育和种子萌发 。
钾肥
如硫酸钾、氯化钾等,能够提 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增 强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 质。
复合肥料
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能 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
养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物肥料培肥
微生物肥料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植物生长。如根瘤菌肥可提 高豆科植物固氮能力。
菌根真菌肥料
利用菌根真菌扩大植物根系吸收 面积,提高植物抗逆性。如AM真 菌可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04
农田培肥的效果评价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土壤有机质增加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有机质 含量得到提高,增强了土壤的保水保 肥能力。
土壤结构改善
农田培肥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农产品品质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满 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
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的营 养价值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 农产品的需求。
不同土壤类型的培肥技术
砂质土
砂质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弱,需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选择有机肥或长 效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黏质土
黏质土的通气透水性较差,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排水,避免 土壤过度湿润。
农田培肥的未来发展
01
02
03
精准施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 感、GIS等,实现精准施 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率。
磷肥
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 素,促进根系发育和种子萌发 。
钾肥
如硫酸钾、氯化钾等,能够提 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增 强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 质。
复合肥料
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能 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
养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物肥料培肥
微生物肥料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植物生长。如根瘤菌肥可提 高豆科植物固氮能力。
菌根真菌肥料
利用菌根真菌扩大植物根系吸收 面积,提高植物抗逆性。如AM真 菌可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04
农田培肥的效果评价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土壤有机质增加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有机质 含量得到提高,增强了土壤的保水保 肥能力。
土壤结构改善
栽培作物的土肥水管理 ppt课件
24
2、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利用有机物 或植物活体覆盖地面
地面覆盖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径流,增加土 壤有机质,调节土温和抑制杂草生长,为作物 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覆盖材料以“就地取材、经济适用”为原则, 如水草、树叶、锯屑等。厚度通常以3-6cm为 宜,鲜草约5-6cm。
覆盖时间一般在生长季节土温较高而较干旱 时进行。
36
肥料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施用措施分为: 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肥。
37
肥料的分类
根据作物对元素的需要量分为:
大量元素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 中量元素肥料:如钙肥、镁肥、硫肥; 微量元素肥料:如锰肥、硼肥、钼肥等。
38
作物施肥原则
(1)根据树种合理施肥。 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与树种及其生长习性有关。
施肥见效快,作物早生快发,但无后劲,往往造成后 期缺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
这类土壤既不保肥,也不耐肥。若一次施肥过多,不 但会造成流失浪费,还会造成作物一时疯长。因此, 在施肥上要注意少量多施,要多施有机肥和泥肥。
13
壤土
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其耕性和肥 力较好。
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之间的矛盾不 那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 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 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
土水多气少,土温变化小,土性偏冷,好气性 分解不旺盛,养分分解转化慢,施肥后见效迟, 肥料有后劲,不发小苗发老苗,若施肥过量会 造成作物后期贪青晚熟。
12
砂土
其土壤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保 水性差。但通透性良好,不耐旱,土壤微生物以好气 性的占优势。
由于其质地疏松,故耕作方便 。砂土的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养分易淋失,致使各种养分都较贫乏。
2、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利用有机物 或植物活体覆盖地面
地面覆盖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径流,增加土 壤有机质,调节土温和抑制杂草生长,为作物 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覆盖材料以“就地取材、经济适用”为原则, 如水草、树叶、锯屑等。厚度通常以3-6cm为 宜,鲜草约5-6cm。
覆盖时间一般在生长季节土温较高而较干旱 时进行。
36
肥料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施用措施分为: 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肥。
37
肥料的分类
根据作物对元素的需要量分为:
大量元素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 中量元素肥料:如钙肥、镁肥、硫肥; 微量元素肥料:如锰肥、硼肥、钼肥等。
38
作物施肥原则
(1)根据树种合理施肥。 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与树种及其生长习性有关。
施肥见效快,作物早生快发,但无后劲,往往造成后 期缺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
这类土壤既不保肥,也不耐肥。若一次施肥过多,不 但会造成流失浪费,还会造成作物一时疯长。因此, 在施肥上要注意少量多施,要多施有机肥和泥肥。
13
壤土
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其耕性和肥 力较好。
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之间的矛盾不 那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 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 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
土水多气少,土温变化小,土性偏冷,好气性 分解不旺盛,养分分解转化慢,施肥后见效迟, 肥料有后劲,不发小苗发老苗,若施肥过量会 造成作物后期贪青晚熟。
12
砂土
其土壤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保 水性差。但通透性良好,不耐旱,土壤微生物以好气 性的占优势。
由于其质地疏松,故耕作方便 。砂土的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养分易淋失,致使各种养分都较贫乏。
《土壤培肥与管理》课件
3
立体种植技术
利用空中、地下和垂直空间,提高土壤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农药使用技术
农药筛选及施用方法
农药使用安全技术
选择适合的农药,掌握正确的施 用方法,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农药的安全使用方法,保护 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了解农药的使用限制和注意事项, 遵循相关法规。
总结
土壤培肥与管理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应用它提高产量和质量,并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
清理杂草,平整土地,为后续种植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土地改良
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保持能力。
土地保持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保护土壤质量。
土壤管理技术
1
随机轮作技术
不同作物轮流种植,减少病虫害发生,保护土壤质量。
2
绿肥种植技术
种植能固氮、改良土壤的绿肥植物,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培肥与管理》PPT 课件
概述
土壤培肥与管理旨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了解它的重要 性和基本步骤。
土壤性质分析
物理性质分析
测定土壤质地、结构、通透性 等,为土壤改良提供基础。
化学性质分析
检测土壤的酸碱性、养分含量, 指导肥料的合理施用。
生物学性质分析
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动 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运作 机制。
肥料应用原理
1 肥料种类及其应用
有机肥、无机肥、微量元 素肥料等不同种类肥料的 特点及合理使用方法。
2 肥料施用时间和方法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生 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施肥 时间和施肥方式。
3 肥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量的计算和
土肥水管理ppt课件
(三)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
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 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但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 范围较小,一般多用于幼树。
这种方法较环状施肥伤根较少,但挖沟时也要少伤 大根,可以隔次更换放射沟位置,扩大施肥面,促进根系吸收。 但施肥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深翻进行。 在果园行、株间或隔行机械开沟施肥,也可结合土壤
量等五大参数构成平衡法计量施肥公式,可告诉人们施用多少肥料。
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农作物的总吸收量-土壤供应量)/肥料中养分当 季利用率 就果树作物而言,若要真正做到准确配方施肥,同样必须掌握目标产量、果
树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等五大参数,
这是平衡法配方施肥的基础。事实表明,五大参数缺一不可。
主要落叶果树叶片分析的正常值范围
树种 苹果 梨 桃 葡萄 樱桃 核桃 山楂 杏 李 柿 草莓 猕猴桃 N
1.8~2.6 2.0~2.4 2.8~4.0
P
0.15~0.23 0.12~0.25 0.2~0.4
% K
0.8~2.0 1.0~2.0 1.5~2.2
Ca
1.0~2.0 1.0~2.5 1.5~2.4
追肥
又叫补肥。基肥发挥肥效平稳缓慢,当果树需肥急迫时期必须及
时补充肥料,才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追肥既是当年壮树,高产、 优质的肥料,又给来年生长结果打下基础,是果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施
肥环节。目前生产上对成年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约2~4次。
花前追肥 花后追肥
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
果实生长后期追肥
4、蔬菜需硼量高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作物硼含量较高特别是根菜类蔬 菜,如萝卜、甜菜等。花椰菜的褐心病,马铃薯的卷叶病都是由于缺硼 所致。 (三) 花卉 1、不同的花卉植物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所不同。 2、不同种类的花卉的矿质养分含量相差较大,如菊花、一品红、天竺葵、 玫瑰等氮钾的含量远高于杜鹃;含钙量以菊花、香石竹为多;镁的含量 以菊花、一品红为多。 3、不同营养元素对植物花色的影响很大。氮素过多会导致红色减退,碳水 化合物过多会使红色变淡等。 4、花卉体内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随着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动 态变化,而这种动态变化在不同的花卉中又有很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特征
土壤培肥与管理
旱地 高产田
(1)适宜的土壤环境:山 区梯田化,平原园田化、方田 化。
(2)协调的土体构型:上 虚下实的剖面构型,耕作层深 厚、疏松、质地较轻。
(3)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 (4) 良好的物理性状, 有
益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大、无 污染。
(1) 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肥:以有机 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无机相配 合。
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质量较差,山地多,平原少;旱地多, 水(浇)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
第3页
教学过程
农业土壤是在自然土壤基础上,通过人类开垦耕种,加入人工肥力演变而成, 主要有旱地农田、水田、果园、菜园等利用形式,它们的土壤特征、培肥与管理 措施见下表。
第4页
教学过程
利用形式
农业土壤特征、培肥与管理措施
沙化耕地型:主要障碍因素为风蚀 沙化
(1)营建防护林网;(2)种植牧草绿肥;(3)平整土地,全部格 田化;(4)发展灌溉,保灌6次;(5)土壤培肥,秸秆还田、增 施有机肥、补施磷钾肥
障碍层次型:如土体过薄,剖面上 有夹沙层、砾石层、铁磐层、沙姜 层、白浆层等采用深松、深翻加深耕层,混合 上下土层,消除障碍层;(3)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平衡施肥, 培肥土壤
(5)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第8页
教课学堂过练程习
1、什么是农业土壤? 2、我国土壤资源有何特点?
第9页
土壤特征
土壤培肥与管理
干旱灌溉型:降雨量不足或季节分 配不合理,缺少必要调蓄工程,或 土壤保蓄能力差
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造耕地,合理灌溉
盐碱耕地型: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 超标,影响植物生长
(1)建设排水工程;(2)井灌井排,深浅井合理分布,咸水、淡 水综合利用;(3)平整土地,防止地表积盐; (4)进行淤灌;(5)旱田改水田;(6)耕作培肥
刘志芳
第1页
教学过目程标
1、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理解自然土壤,农业土壤 3、掌握旱地土壤培肥
第2页
教学过程
1.我国土壤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土壤 类型。
由于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 历史、多种多样的农业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丰富的土地资源 类型,为土地的多种利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2)合理灌排:适时适量地按需供 水、均匀灌水、节约用水。
(3)合理轮作,用养结合:合理搭配耗 地植物、自养植物、养地植物。
(4)深耕改土,加速土壤熟化:深耕结 合施用有机肥料,并与耙耱、施肥、灌溉等 耕作管理措施相结合。
(5)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教学过程
利用形式
旱地中低 产田
旱地土壤培肥与管理
教课学堂过小程结
土壤培肥与管理
(1) 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肥:以有机 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无机相配 合。
(2)合理灌排:适时适量地按需供 水、均匀灌水、节约用水。
(3)合理轮作,用养结合:合理搭配耗 地植物、自养植物、养地植物。
(4)深耕改土,加速土壤熟化:深耕结 合施用有机肥料,并与耙耱、施肥、灌溉等 耕作管理措施相结合。
教学过程
利用 形式
菜园 土壤
土壤特征
(1)熟化层深厚; (2)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 量丰富;(4)土壤物理性状 良好; (4)保肥供肥能力强
土壤培肥与管理
(1)改善灌排条件,防止旱涝危害:采用渗灌、滴灌、雾灌 等节水灌溉技术,高畦深沟种植; (2)深耕改土:施用有机肥基础上,2~3年深翻一次;(3) 合理轮作:改单一品种连作为多种蔬菜轮作;(4)增施有机 肥,减少化肥施用:两者比例以5∶5为宜
坡地梯改型:具有流、旱、瘦、粗、 (1)植树造林;(2)种植绿肥牧草;(3)坡面工程措施:等高沟
薄、酸等特点
埂、梯田、治沟保坡,沟坡兼治等;(4)推广有机旱作种植技术;
(5)发展灌溉农业
渍涝排水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1)建设骨干排水工程(干沟、支沟)进行排水;(2)田间建设
常年或季节性渍涝
沟渠(斗沟、农沟)配套成网
设施 土壤
(1)土壤温度高;(2)土壤水 分相对稳定、散失少;(3)土 壤养分转化快、淋失少;(4) 土壤溶液浓度易偏高; (5)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 (6)营养离子平衡失调;(7) 易产生气体危害和土壤消毒 造成的毒害
(1)施足有机底肥;(2)整地起垄:提早进行灌溉、翻耕、 耙地、镇压,最好进行秋季深翻; (3)适时覆膜 覆膜,提高地温;(4)膜下适量浇水;(5) 控制化肥追施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6) 多年设施栽培连茬种植前最好进行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