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行动
专注
效率
作业:对应《分层练习》
兴趣
自律
ENDUNG!!
谢谢观看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新课导入1
欧姆定律2
欧姆定律的应 用3
欧姆定律
4.公式辨析:
I U R
①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②每个物理量的值对应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值。
RU I
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不能。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
新课导入1 欧姆定律2
巩固练习
3.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东
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
,R1大于
R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欧姆定律的U-I图象
欧姆定律的 应用3
直线是定值电阻,曲线是可变的电阻 在同一图象中,越靠近U轴,阻值越大
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 移到b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下列四种判断中正 确的是( D )
A.电源电压为10V B.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C.R1的阻值是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4 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新课导入1
旧知回顾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思考一:实验中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
电阻
欧姆定律2
欧姆定律的应 用3
实验电路
思考二: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保护电路

人教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PPT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PPT课件完美版
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题规则:
(1)据题意画图. (2)在图上标出相关的物理量. (3)答题时写出已知、求解过程和结果(其中非国际单位要先化为国际单位).
【例1】试电笔内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该电阻的阻值大概是880 kΩ,比氖管和人体的电阻大得多,后两者的电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请计算,使用试电笔的时候,流过人体的电流大概是多少呢?
欧姆定律的应用:
提问:
这道题可以直接用欧姆定律来解题吗?
不能
如果不能,要怎样将欧姆定律变形呢?
R=U/I
U=IR
欧姆定律的应用:
从公式R=U/I可以看出,想要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导体的阻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
“伏安法”
成正比
成反比
1.5 A
巩固练习:
3.一个导体的电阻增加3 Ω,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4/5,则此导体原来的电阻是 . 4.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5 A,灯丝电阻是5 Ω,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
12 Ω
欧姆定律的应用:
阅读题目并思考:
1.要求的物理量是什么? 2.已经知道哪些物理量? 3.已知量够吗? 4.如果不够要怎样获取?
电流的大小
电阻值
电压值
提示:
欧姆定律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只有知道其中两个,才能求出第三个.
【例2】 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4.8 V,通过它的电流是320 mA,求该电阻的阻值.
扩展问题:
同样地,对于式子U=IR,应该怎样理解?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精品课件
A.RA>RB
B.RA<RB
C.RA=RB
I
A
B
D.无法确定
O
U
课堂练习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
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4A。
(1)已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2)若电源电压为10V,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解:(1)由欧姆定律得 = = 0.4A × 20Ω = 8V
,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10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
电压不能大于(C
A.5V
B. 15V

C.30V
D.36V
3.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
是2∶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是
(
A.1∶1
B.2∶1
C.4∶3
D.3∶1
D
)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为A、B 两个导体的I -U 图线,由图线可知( B )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课堂练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
课堂探究
例题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
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R=30Ω
解:由欧姆定律得
12V
= =
= 0.4A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作 :
R 比。(决定式)



老 河
意义:电压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中的

市 洪 山
U = IR 电流跟导体的电阻的乘积。
嘴 中
(计算式)


振 亚
R=U
意义: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 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
I (计算式)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制作章:湖北欧省姆老河定口市律洪山嘴第中学2节詹振欧亚姆定律
3、关于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①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制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 湖 北
的单位: A


河 口
②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

洪 山
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詹 振
③ 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



老 河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嘴 中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振 亚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制作章:湖北欧省姆老河定口市律洪山嘴第中学2节詹振欧亚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变形得到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40张PPT)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40张PPT)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如图所示,电灯与电阻并联。计算通过电灯
的电流时,以电灯为研究对象,用该灯两端的电
压U灯除以该灯电阻R灯的大小:
I灯 =
U灯 R灯
___Leabharlann 一、欧姆定律欧姆 物理学家
人物介绍
欧姆(1789-1854),德国物理学家。1787年3月16日 出生于德国埃尔兰根。欧姆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长子, 他的父亲是一位熟练的锁匠,爱好哲学和数学。欧姆 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数学,这对欧姆以后的发 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电灯发光时,电流在电路中静 静地“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 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第2节 欧姆定律
学习内容导览
01. 欧姆定律 02.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不会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此选项错误;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但导体电阻不为0.此选项错误;
C.导体中电流越大,说明两端电压越大,但电阻不变.此选项错误;
主要成就
➢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的欧姆定律。 ➢1827年欧姆出版了他的著作《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第2节 欧姆定律
二 、 欧 姆 定 律 的 应 用
本节课学习流程
一、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课堂总结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堂练习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利用欧姆定律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可采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压表去掉,将 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进行判断。判断出电路的 连接方式后,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明确各测量 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13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13张PPT)
第十七章 第2节
欧姆定律
将数据采用图像法直观地表示出两个量的变化关系
实验次序
(1) (2) (3)
电阻R1=5_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0.2
1.5
0.3
2
0.4
实验次序
(1)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电阻R2=1_0 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0.1
1.5
0.15
2
0.2
. R1=5Ω
.
R2=10Ω
.. .
.
.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当电阻R一定时,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2.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二、应用欧姆定律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 量的符号; (4)统一单位 (5)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例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 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值。
V A
解:由 I =
U R
得:
U R=
I
=
220V 0.18A
=1222Ω

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计 算 电 流
三、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电源 两端,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 流。
解:根据欧姆定律得
Ⅰ= _U_ = 1_2_V_ = 0.4A R 30 Ω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4A。
I U 及串联电流规律的综合应用 R
【例题2】
如图,已知L1 的电阻为20 Ω, L2的电阻为30Ω, 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通过L2的电流。

公式的变形


I
=
_U__ R

•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 电阻求电压. 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R
=
U__ I
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 电流求电阻.
拓展: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呢?
例5:定值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
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
判定( B ) 提问:1、两条过原点倾斜直线反应
规律性结论,即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式中的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I U R
由此式可得, 导体中电流
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其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表达式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一、温故知新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 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电阻 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解:(1)由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量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
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U1=U2=U=9V;
则电流表A1的示数:
I1
U1 R1
9V 10
0.9A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解:(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I-I1=1.2A-0.9A=0.3A,
解:U=220V,R=880kΩ=8.8×105Ω,
I=
U R
=
220V 8.8×105
Ω
=
0.00025
A
探究新知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U=
I
R
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 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 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___5___Ω,若电压为0,则 它的阻值为___5___Ω。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两个定值电阻,阻值之比R1:R2=2:3,将它们串联
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2_:__3__;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通
I= U = 12 V = 0.4 A R 30 Ω
探究新知
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01 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02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03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 欧姆定律)(共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 欧姆定律)(共43张PPT)
a.公式中一定要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
统一)电压U、电流 I、电阻R的单位:V 、
A 、Ω
b、对公式R=U/ I的理解:
电阻与电压不成正比,与电流不成反比。电阻 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
c.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 U、R
之间的关系。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 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 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 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大于 R2。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U/V
R1
3
R2
2
1
0 0.2 0.4 0.6 I/A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 如果两个电阻R1、R2串联或并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 源中。若用一个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并使电路 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则这个电阻叫做另两个电阻 的等效电阻,或叫总电阻。
A
R1
R2
A R
R1
A
R2
A R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R1
R2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 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R1
并联:
R2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所以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
①I=I1=I2 ② U = U1 + U2 ③ U=IR,U1= I1 R1,U2= I2 R2 ③ 代入② ,得:IR = I1R1 + I2R2 由①得:R = R1 + R2
这表明: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 的电阻之和。即R总=R1+R2+R3+…+Rn

17.2 欧姆定律 课件(共19张PPT)(2024)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7.2 欧姆定律 课件(共19张PPT)(2024)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4.如图甲是某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
定值电阻,R2为酒精气体敏感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
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一定值时,检测仪发出
报警信号。闭合开关,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酒精浓度越大( C )
A.R2的阻值越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路电流变大
D.电压表与电路电流的比值变小
R
I
(2)由
I=
U
R
2V

10
0.2A
得,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20Ω=4V
所以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_________。
成反比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
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
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发
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
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了欧
姆定律.
点击播放视频
欧姆(1787-1854年)
=
0.18A
=1222Ω
科 学 世 界
酒精浓度检测仪
气敏电阻:阻值随
酒精气体浓度的变
化而变化
自主阅读课本P79页
S
A
R
酒精气体传感器
酒精测试仪
V
R'
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气敏电阻阻值
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比.


I 表示电流,单位是A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R1=10Ω,R2=5Ω,闭合开关S,此时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欧姆定律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欧姆定律课件

0.06
k1
I= R
k
I=
R
初中物理
k2
I= R
恰好和R两端的电压U相等
I= k∙ U (k=1/R)
k

I=
R
初中物理
( k =U)
U
I=
R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0.6
R= 10 Ω 1/R= 0.1 Ω-1
初中物理
I=(0.1A/V)∙U
U/V
1.0
1.8
2.6
3.4
4.6
5.0
I/A
0.1
0.18
0.26
0.34
0.46
0.5
I= k1 ∙ U
I= k ∙ U
初中物理
恰好和
1/R相等
I= k2 ∙ U
U
?
I=
R
在第一节中我们学到: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
二、应用欧姆定律
问题3 如图所示是小辉自制的一个柠檬电
池。当他把一只小电阻接入电路中时,测
得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2A,电阻两端的电
压为0.6V。小辉由此可得出小电阻的阻值
为多少欧姆?
初中物理
二、应用欧姆定律
问题3 如图所示是小辉自制的一个柠檬电
池。当他把一只小电阻接入电路中时,测
得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2A,电阻两端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初中物理
2.4A·Ω
U= 2.4 V I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课件PPT

探究
课堂小结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结论
谢谢观看!
3、应用欧姆定律要特别注意 :
a.公式中一定要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电流 I、电阻R的单位:V 、A 、Ω
b、对公式R=U/I的理解:
电阻与电压不成正比,与电流不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
U/V
归纳结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如何改变研究对象的电阻?怎么操作?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C.酒精浓度越高,电源电压与
电流表示数的乘积越小
D.酒精浓度越低,电压表与
电流表示数比值越小
如图1所示是气体酒精浓度测试仪原理图,用于现场测试司机是否酒后
驾车。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R′为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
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气体酒精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若某次测试中电
流表示数较大,则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练一练
3. 如图为“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 __电__阻两_端__的__电__压____不变; (2)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5 V,电流表的读数是0.5A,现在 将阻值为5Ω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 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调___节__滑__动__变___阻__器__, 使___电__压__表__的___示__数__保__持__ 为___2_.5__V_不___变_.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共22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共22张PPT)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灯丝的电流:
I=
U R
= 220 V =0.5A
440 Ω
电学计算题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出相关的物理量(已知
量、未知量); 3、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
数据代入过程、结果(各物理量要统一用国 际单位)。
例题2: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变形公式:
U=IR R=U/I
3.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具有同一性,公式
中的I、U、R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电流、电
压、电阻。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 电阻就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反比; 3、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材料、长度、横
截面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讨论:
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 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跟电流、电压无关。
解:依题意和根据 I=
U R
得:
U=IR=10 A×22 Ω =220 V
例题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 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求电阻R的阻值。 解:已知电阻两端电压U=6V,通过电阻R的电流0.3A。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课件

3.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
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 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 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大于 R2 .(选填 “大于”、“等于” 或“小于”)
U/V
R1
3
R2
2
1
0 0.2 0.4 0.6 I/A
4.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4安.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10 伏时,能不 能用量程为0.6安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导体的电 流?(计算后回答)
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那么,对 R = U 能否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
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分析: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 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的还与温度有关。电阻的大 小不会随着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只跟本身的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适用于电源两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
解: 答案: 不能 理由:已知U=6V,I=0.4A, 根据变形公式可求出导线的电阻 R=U/I=6V/0.4A=15Ω,
当U=10V时,此时的电流 I2=U/R=10V/15Ω=2/3A≈0.7A>0.6A 故不能用0.6安量程.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
发光时的电流是0.18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 的电压是220 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解: 已知U=220V, I=0.18A
V A
RU I
220V 0.18 A
=1222Ω
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
1222Ω.
课堂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24张ppt)
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D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课后作业
教材7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根据
U I=R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
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1)画电路图; 解题步骤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解: I= U = 12 V = 0.4 A R 30 Ω
R=30 Ω I
U=12 V
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根据U=IR
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
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L
A RL=20 Ω R' I=0.6 A
解: 根据 I =
U R
可得:
U=IR =0.6A×20Ω =12V
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答案:6 0.75
3.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
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
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于”)
大于 R2。(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
U/VLeabharlann 3R1 R22
1
0 0.2 0.4 0.6 I/A
4.(多选)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变形公式: U=IR R=U/I
.
3、应用欧姆定律要特别注意 :
a.公式中一定要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
一)电压U、电流 I、电阻R的单位:V 、
A 、Ω
b、对公式R=U/ I的理解:
电阻与电压不成正比,与电流不成反比。电阻 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
c.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 U、R
这表明: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 的电阻之和。即R总=R1+R2+R3+…+Rn
.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并联电路中:
① I = I1 + I2 ② U = U1 = U2
③ IU R
I1 U 1 R1U2
R R1 R2
由②得:
1 1 1
R
R1
之间的关系。
.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 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 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 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
二、欧姆定律应用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可导出
关于此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
3.一条镍铬合金线的两端加上4 V电压 时,通过的电流是0.2 A,则它的电阻是 20 Ω。若合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16 V时,它的 电阻是 20 Ω,这时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它的 电流,应选用量程为 0~3 A的电流表。
U/V
R1
3
R2
2
1
0 0.2 0.4 0.6 I/A
.
6.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 220V 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7.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 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是多大?
.
8.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V,用 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mA,此灯泡工作 时的电阻是多少?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解:由题意
I=
U R
=
12 V 30Ω
= 0.4 A
R=30 Ω I
U=12 V
.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R=
U。 I
例2 如图,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求电阻R的阻值。
解:由题意
R=
U I
=
6V 0.3A
= 20 Ω
.
4.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 D)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 比 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 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
5.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 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 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 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大于 R2。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欧姆定律
.
复习
在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 关系中我们学到: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 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R2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
电阻的倒数之和。 11. 1 1
R R1 R2
Rn
.
练一练
解:(1) 因为R1与R2串联 所以U2=U-U1=10V-6V=4V
(2) I2=I1=0.4A R1=U1/I1=6V/0.4A=15Ω R2=U2/I2=4V/0.4A=10Ω
(3) R=R1+R2=15Ω+10Ω. =25Ω
三、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比值)
.
1、串联分压问题
U1
U2
欧姆定律:I1=U1 / R1 I2= U2 / R2
R1
R2 I 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
得:
U
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
U1
R1
U2
R2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若R1 > R2, 若R1 = R2, 若R1 < R2,
则U1 > U2 则U1 = U2 则U1 < U.2
.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 如果两个电阻R1、R2串联或并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 源中。若用一个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并使电路中 的电流保持不变,则这个电阻叫做另两个电阻的等 效电阻,或叫总电阻。
A
R1
R2
A R
R1
A
A R
R2
.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R1
R2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 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 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 完整,规范)。
.
2.例题分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
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R=? I2=0.3A U=6 V
.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U/R
变形公式 : U=I R R=U/ I
.
练习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也越大 D.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 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R1
并联:
R2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所以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
①I=I1=I2 ② U = U1 + U2 ③ U=IR,U1= I1 R1,U2= I2 R2
③ 代入② ,得:IR = I1R1 + I2R2 由①得:R = R1 + R2
2、并联分流问题
I1
R1
I
I2 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