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象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传达出的英雄失路之悲哀,李商隐”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出的忠贞执着的情感,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千百年来,诗歌凭着浓浓的情味,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以说,情味是最主要的诗味,他给与其它诗味以重大影响。“以情动人”毕竟是诗歌最擅长、最独到、最重要的特征。品味“情味”,也便成了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领悟意味
恩格斯曾言:“同诗的艺术一起而来的还有思想。”诗是最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学样式。古代文论家刘==也曾说:“诗言志。”诗歌在浓郁的感情中往往有理想信念、人世经验、生活智慧、人生智慧的闪光。而这些闪光的,便是诗的“意味”。所以,读诗赏诗,要善于在体会情味的前提下去体会意味,体察诗人的深意,去获取诗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例如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完这首有景、有人、有情的词作,我们不仅为其中表现的美好的田园生活所陶醉。辛弃疾在词中选取一些平凡有动人的情景,用灵活轻快的手法,表现了特定的人物和心境,传达了自己的情趣和思想感情。秉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在经受挫折和打击之后,爱读庄子的文章和陶渊明的诗,赞赏那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孤高傲世的道德风范。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里作者把农家生活的悠然伿适浓缩在一个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中,浓缩在一个农家的生活里劳动场景上,熔铸了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的生活感受。通过着墨不多的画面和人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农家那充实、乐观、自得其乐的意趣,给人以丰富健康的美的享受。
三、欣赏韵味
诗不但是目会与心的艺术,就形式而言,应当说,它是更重听觉的艺术。比如对人来说,是“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对诗可以夸张地说是“三分诗歌,七分朗诵”。诗是情、景、音的交融。一首诗的意境,总是在对诗的反复吟诵中才会最好地浮现出来;一首诗的诗味,总是在反复吟诵中才会变得更加浓烈和丰富。这就要求,诗必须具备足够的韵味。
诗的音乐美,它的节奏、它的音韵,构成了诗的韵味。诗歌鉴赏中,韵味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年人总爱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诵诗歌的缘故。偶句的押韵,上下句平仄的协调,每句中节奏的顿挫等,可以说,在韵味这一点,唐诗宋词此时最讲究的,也是成就最高的。当然,现代诗中也有很多诗作极富音韵美。所以,鉴赏诗一定要诵读。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而不去吟咏,那简直是对这一精湛语言艺术的浪费。随便举个例子吧,如陆游的《釵头凤》,你读读试试?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熼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把。莫!莫!莫!”
再如徐志摩的《在比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一读,那韵味、那情致、那告别康桥时轻轻的不舍的情感,会一下子充盈胸中,说不定,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四、揣摩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