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分析

合集下载

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功能。

它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探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效果。

语用分析方法是对语用学理论的应用,以系统分析语言使用的规则、上下文和意图。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一、言语行为分析方法言语行为分析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语用分析方法,它研究语言行为中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分析说话人的话语,可以揭示其真实意图和言外之意。

言语行为分析方法有助于理解对话中的含义,帮助我们正确解读并回应他人的话语。

二、会话分析方法会话分析方法是研究对话结构和交互规则的语用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对话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可以揭示对话中的权力关系和信息传递效果。

会话分析方法不仅关注对话的表面形式,还关注其中隐藏的社会互动和意义。

三、语篇分析方法语篇分析方法是对连续语言文本进行分析的语用分析方法。

它关注语言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和效果。

通过分析语篇结构、话语连贯性和上下文信息,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和目的。

语篇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篇章、文章和广告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文本。

四、语境分析方法语境分析方法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和背景的语用分析方法。

它关注言语行为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效果。

语境包括时间、地点、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通过分析语境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和理解言语行为。

五、语用推理分析方法语用推理分析方法是通过推理和推断来理解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方法。

它关注言语行为中的逻辑推理和信息推断。

通过分析言外之意、暗示和隐含信息,可以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

语用推理分析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复杂的语言使用情境。

六、跨文化语用分析方法跨文化语用分析方法是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语言行为差异和交际风格的语用分析方法。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言语行为的形式和含义。

通过对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差异和误解,并寻找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使用的规则和功能。

语言学概论 语用概述

语言学概论   语用概述

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一、语用概述一、语用与语用分析的意义1.语用:是指人在一定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2.语用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科学。

3.语用分析的意义:能够进一步介绍用现代汉语交流信息的通常规律,能够深刻理解在存有特定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并使骂人者能够精确地传情言之有物、拨号者能够以获取话语原意,以达至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分析的有关要素(一)发话者: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1.重点分析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应承者(包含说者和作者)都就是必须通过讲出某些话以同时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即为语用意图。

例如:想让别人关上门(语用意图)a.请你关上门。

(请求)b.我命令你关上门!(命令)c.你若不关门我就不跑了!(威胁)2.分析应承者同时实现意图的语用策略语用策略:就是应承者用什么方式非政府话语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K568话者认知其语用意图并在拨号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1)从未知信息至未明信息的策略(2)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比如:一部小说中存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至澳门狂打赌,赢得一干二净。

有人不知情,想要恳请他冠名慈善事业,知情者便说道:他刚从澳门回去,缺钱了!(3)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二)受话者: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拨号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所云应承者的语用意图。

比如:a:面条里Though辣油吗?b:我就是地道的四川人。

(三)话语内容:应承者用语言符号抒发的具体内容。

比如:1.这种药对高血压存有好处。

2.你好!(问候语)(四)语境: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两方面构成:1.言内语境:即上下文语境2.言外语境:即为言语抒发时的具体内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如说时代、社会、民族、交际个体等因素。

这两大语境,实际上只是一个潜在的语境。

当我们理解某一话语时,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语境因素起主导作用。

分析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语用学

分析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语用学

分析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语用学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系统,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在语言学中,语音学和语用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本文将分析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语用学,并探讨它们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它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音位、音素、音节、音调等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语音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的发音方式、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长等特征。

语音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语言中声音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语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语言的音系结构、语音变体和语音变化规律。

语音学还为语言教学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语音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1. 语音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音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语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发音差异,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发音。

语音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语音规律,提高语音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语音学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是一种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或命令的技术。

语音学为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语音的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实现对语音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处理。

三、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科学,它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效果。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意义、语境、话语行为和交际目的等问题。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指称、言外之意、语用强调和语用推断等现象。

语用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语用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多义性、歧义性和言外之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四、语用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1. 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语用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帮助学习者正确地运用语言。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解释语言中的歧义和言外之意。

专业的语用分析

专业的语用分析

专业的语用分析语用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背后的意义。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交流中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本文将对专业的语用分析进行探讨。

一、语用分析的定义和背景语用分析是对语言使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句子背后的意义、语境中的信息以及特定情境下的交际需求。

语用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重视,语用学逐渐崭露头角。

二、语用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1. 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每一次语言使用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言语的表达不仅仅是句子的表面意义,而是一种具有特定意图和影响力的行为。

2. 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交流中基于合作和互助的原则,通过推理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来进行交际。

3. 言外之意:语用学强调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隐含的意思。

人们通过推理和语境来理解这些言外之意,这对于准确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非常重要。

三、语用分析的实际应用语用分析不仅仅是一门学术研究,它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跨文化交际:语用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和误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2. 广告和宣传:语用分析可以帮助营销人员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广告语言。

3. 法律和政治:语用分析可以揭示政治演讲、法律文书等背后的言外之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真实含义和影响力。

4. 教育和教学:语用分析可以帮助语言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语用分析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语用分析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语用分析理论,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等。

未来,语用学研究将更加关注数字化时代下的语用现象和问题,并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语用分析作为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学科,在深入理解语言和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语口语中特定语境下语用学分析

汉语口语中特定语境下语用学分析

汉语口语中特定语境下语用学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汉语口语丰富多彩,充满着独特的语境和语言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更好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目的。

这里,我们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待汉语口语中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探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一、谦辞的使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谦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在许多场合下,人们需要使用谦辞来表达自己的委婉和敬重之意。

比如,在对长辈或者上司进行称呼时,我们常常使用“老师”、“阁下”、“尊敬的”等词语来表示尊重;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我们也会使用一些和缓的语言,如“请您考虑一下”、“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可行”等,以避免过于直接和冒犯别人。

另外,谦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谦虚和谨慎。

在遇到成功或者获得别人的赞扬时,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谦虚的语言,如“这没什么了不起的”、“还需多多指教”等,以表达自己的谦虚和谨慎之心。

在这种情况下,谦辞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显得更加有礼貌和谦虚,也能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

二、口语中的反问和修辞问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反问和修辞问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反问是指用疑问句来表达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用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者调侃别人。

比如,在听到别人提出一些不切实际或者错误的想法时,我们可以使用反问来表达自己的质疑和批评。

比如:“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主意很好?”这种形式的反问就是用来表达对别人想法的不满和反对。

修辞问答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表达方式,它通过一系列的问答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达到某种目的。

在修辞问答中,问句和答句通常都有一定的隐喻或者比喻的意味。

比如,当我们想要强调某个人的聪明和智慧时,可以使用修辞问答的形式来进行表达。

比如:“问:什么样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答:那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时间和资源的人。

”这种形式的修辞问答就是通过问答来强调聪明和智慧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中的语用与会话分析

英语语言中的语用与会话分析

英语语言中的语用与会话分析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用学和会话分析是研究语言使用的两个重要分支。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使用规则和意义,而会话分析则关注对话中的交际结构和语言现象。

本文将探讨英语语言中的语用与会话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一部分: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规则和意义。

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子原则: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

这些原则指导着人们在交流中如何使用语言,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第二部分:语用学在英语会话中的应用语用学在英语会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语言使用者在交流中的语言行为和语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他们的意图和目的。

在英语会话中,人们常常使用语用策略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例如,通过使用委婉语和间接语言来表达请求或拒绝,通过使用修饰语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等。

第三部分:会话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会话分析是研究对话中的交际结构和语言现象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对话中的交互动作和语言形式来揭示人们在交流中的行为规律和语言习惯。

会话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对话序列、转移和修正等。

通过分析对话中的这些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交流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会话分析在英语会话中的应用会话分析在英语会话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对话中的交互动作和语言形式,可以揭示人们在交流中的行为规律和语言习惯。

例如,在英语会话中,人们常常使用特定的对话序列来表示礼貌和尊重。

同时,通过分析对话中的转移和修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和目的。

结论:语用学和会话分析是研究语言使用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在英语语言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会话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英语会话中的语言现象和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难以避免。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用学差异对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语用学概述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范的学科,旨在探究语言的真正含义、对话者交流情境、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展现等方面。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不同言语行为的意义、语音、语调、语速、体态语以及面部表情等各个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是指两个或更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习俗、信仰和价值观等,不同语言间的语用学规律也会存在不同。

比如,中国人用“您好”代表敬意,而在欧美国家,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也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方式。

传统的中文交际中常用的“你吃了吗?”,在英语中就具有十分实际的含义,而无需转述“你吃了吗?”中所包含的问候与关切。

三、语用学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用学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细微差别,往往会导致误解和沟通失败。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双方需要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到不同的含义和意图,避免因为语用学差异而导致的沟通困难。

例如,英语中的感谢语「Thank you!」在日语中则是「Arigatou gozaimasu!」在中国人看来,很难理解为什么日语里含有尊敬语的感谢表达要用得如此频繁,而在美国人看来,如果翻译成英文的话,就显得过于严肃。

这种差异如若无法理解,便会让交流双方的态度和情感产生误读,从而影响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四、当心陷入语用学的“语言陷阱”语用学中的错误理解和“文化陷阱”,以及由此产生的误解和偏见,也被称为“语言陷阱”。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中西方公司业务洽谈时,中方谈判人员常能听出对方口中略带兴奋地“我们很有信心且相信自己的实力”。

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西方商人理解为对方“现在还没有办法接受我们的条件,但我们不太害怕”的口语运用符合他们的文化特点,从而误判了中方意图。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PPT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PPT
话语分析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1
Zellig Harris 于1952 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迄今将近六十年。话 语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兴 盛阶段。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2
萌芽阶段: 从 1952 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结束,前后大约20 年时间。 50 年代值得一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从成分分布的角度研究话语结
三是国内培养的硕士和博士。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8
推荐书目:
《廖秋忠文集》(1992) 廖秋忠去世后,由刘坚、卫志强、詹志芳、徐赳赳编辑而 成的,在廖秋忠去世一周年纪念会前出版。
《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1988) 国内最早系统地介绍话语分析理论的一本书。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9话语分析者的研究方法有:源自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3
起步阶段: 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从 20 世纪70 年代起步的,前后大约10
年时间。 人们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 引入了语境、语域 、照应、指示、回指、
替代、衔接、连贯、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从而使语言 研究大大超越了句子的范围。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4
兴盛阶段: 从 20 世纪80 年代起,话语分析进入了它的兴盛阶段,取得了突破性
a.(妻子与乘客同座)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 她。”
→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人家妻。”
b.(丈夫与妻子同座)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她。” →*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人家妻。”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11
四嫂:……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 也不是要开 什么大会,…… 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 换上新鞋新袜子呢…… 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 我老听不懂。 (老舍《龙须沟》)

英语中的语法与语用分析

英语中的语法与语用分析

英语中的语法与语用分析语法和语用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关注语言的结构和使用。

语法研究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而语用则研究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了解语法和语用的关系对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英语中的语法与语用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语法与语用的定义和区别语法是一种描述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它研究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的规则。

语法规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合乎语言规范的句子。

例如,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有一致性,即主语是单数时,谓语动词也要用单数形式。

这种规则属于语法范畴。

与语法不同,语用关注的是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

语用学研究如何根据特定的语境和交际目的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在语用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例如,在英语中,当我们说“Could you pass me the salt?”时,实际上是在请求对方给我们盐。

这种用语的交际功能属于语用范畴。

二、语法与语用的关系语法和语用在语言学研究中相辅相成。

语法提供了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而语用则使语言具有交际功能和意义。

语法与语用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语法为语用提供基础语法规则是语言的基础,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句子。

在学习英语时,我们需要掌握词汇、句法和语义等语法知识,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如果不了解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规则,我们就很难准确地表达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动作。

因此,语法为语用提供了基础。

2. 语用解释语法现象语用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法现象。

有时候,语法规则并不能完全解释某些句子的意义和用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语用分析来理解其交际功能。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Nice weather, isn't it?”并不是在询问天气是否好,而是在用来表达对天气的评价和交流情感。

这种情况下,语法规则不能完全解释其用法,需要借助语用分析。

语用学名词解释

语用学名词解释

语用学名词解释语用学,又称用语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

它旨在揭示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情境依赖性,分析语言的目的、意图和效果,以及语言在不同社交环境中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语用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关注言语行为的真正意义和沟通效果。

语用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语言来执行特定的行为,比如请求、命令、承诺、道歉等。

语用学分析这些行为的语言形式、语义含义和语用后果,揭示言语行为的目的和意图。

2. 言语间接性:言语间接性是指通过暗示、隐晦或非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意思。

语用学研究言语间接性的语言手段和策略,分析背后的意图和效果。

3.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交环境中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语用学分析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境依赖性,探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4. 会话分析:会话分析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对话的录音、录像材料,研究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使用和交际策略。

会话分析揭示言语行为的交互性和动态特征。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驱动的分析、实验设计、社会调查和语料库语言学等。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际语言数据,探索语言与社会、文化、认知等各个层面的关系。

语用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教育、广告、政治演讲、司法审理等。

在教育中,语用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广告中,语用学可以帮助广告商理解消费者的语言需求,设计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广告语言。

在政治演讲和司法审理中,语用学可以帮助分析演讲者或律师的措辞选择和表达方式,揭示其中的意图和效果。

总之,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方面,揭示言语行为的目的、意图和效果,分析语言的适应性和变化性。

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功能和社会意义,也为语言教学、社交交际和语言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境与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境与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境与语用学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和障碍,包括语言、价值观、信仰等等。

其中,语言交流是跨文化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语言交流中,语境与语用学的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境与语用学的概念语境是指一段语言使用时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情景等。

在语境的作用下,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和解释也会不同。

举个例子,一句话“我很想你”在情人之间的交流中,表示的是爱意,而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则可能只是一种友谊的表达。

因此,语境对于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目的非常重要。

语用学则是研究语言在不同语境下使用的规律和特点,包括语言的功能、目的、意义、推理、说服等。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或语言结构,还包括了用语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对受话人的影响。

因此,了解语用学的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语言背景的影响在跨文化沟通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因而对于一些含蓄的语言表达较为敏感,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生硬、直接的表达方式则更为接受。

因此,语境中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语言理解,也会影响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语用学分析语用学的分析涉及到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语本身三个方面。

其中,说话人(或写话人)要考虑听话人的语言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在语境中寻找恰当的话语进行表达。

听话人同样需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在理解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

而话语本身则要合适地体现出说话人的情绪、态度和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语用学的分析不仅仅是在谈话中发现某些表达不当或者产生了误解时去进行的。

更准确的说,这种分析应该是一种针对语言交流过程中各种现象,着眼于提高交流效果和成功率的学科。

专业的语用学分析

专业的语用学分析

专业的语用学分析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语用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们在交流中的语言行为。

本文将对专业的语用学分析进行探讨,以及其在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1. 语用学的概述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与传统的结构语言学不同,语用学没有只关注语言形式的抽象规则,而是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和交际目的。

语用学通过分析话语的语境、语义和语法等要素,揭示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和行为。

2. 语用学的分析方法在进行语用学分析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其中,Grice的合作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合作原则认为交流双方在对话中都遵循合作的原则,即他们会根据对方的话语来推断其意图和目的。

另外,社会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认知语用学等方法也广泛应用于语用学的研究和分析中。

3. 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学不仅仅在学术研究中有重要地位,它也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中。

通过语用学的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用法,教授特定场景下的交际技巧。

此外,语用学的分析也有助于学习者避免语言误解和交际失误。

4.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交际双方往往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语用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5. 语用学在社会语言学中的应用语用学在社会语言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用学的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语言现象,如语言规范、社会身份和权力关系等。

同时,语用学也为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一个分析语言行为的理论基础。

6. 语用学在法律和商务领域中的应用在法律和商务领域,语用学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交流语言。

在各个领域,人们都需要进行英语翻译,以便和各国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但是,英语翻译中存在一些语用学问题,可能导致翻译流畅度和准确度的下降。

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用学概念简介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

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的意义、语境、话语行为、语用规则等等。

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译者和源语言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而进行更准确流畅的翻译。

二、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1. 语境语境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出现的环境。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单词的正确意义,因为可能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英语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源语言中单词、短语、句子的实际语境,避免翻译错误。

同时,也需要在翻译中加入必要的语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内容。

比如,源语言中出现了“sea”的单词,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提示,那么它可能代表海,也可能代表C国的一个购物中心。

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把“sea”翻译成正确的汉语意思。

2. 文化背景在语用学中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和交际方式都有不同的影响。

在英语翻译中,如果不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易给翻译造成影响。

对于某些语言中的成语,语用规则和习惯用法,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例如,在英语中“the elephant in the room”这个短语表示的是一个尽管显而易见但没人想提的问题。

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成语,当然就涉及到翻译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转换句子结构,并用语言文化背景更为熟悉的成语或形容词来替换这句话。

3. 合适的展现方式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还涉及展现方式的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必须结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的理解,采用合适的展现方式。

语用学与语境分析

语用学与语境分析

语用学与语境分析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及其相关的交际行为。

在语用学的研究中,语境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际背景。

本文将探讨语用学与语境分析的关系,并阐述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语用学的基本概念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意义、达到沟通的目的,以及语言的意义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和适应。

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句子、话语、篇章等,涉及到语言的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

二、语境的概念及分类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或环境。

它包括语言文字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语境对于理解和解释句子的意义至关重要。

语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言外之意:即指参与交际的各方能够通过非语言线索(如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推测出的意思。

2. 语篇上的语境:指句子在上下文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的内容。

3. 逻辑语境: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前后因果、条件关系等。

4. 背景语境:指与句子直接相关的背景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

5. 语境外部的社会文化背景:指交际双方的身份、社会地位、关系等因素对交际的影响。

三、语境对意义的影响语境对句子的意义有着显著的影响。

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语境可以补充句子中的信息,使其意义更加明确;也可以改变句子的解释和理解方式。

在语境分析中,需要考虑到言外之意、语篇上的语境、逻辑语境、背景语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四、语用学与语境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语用学与语境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并确定其正确的解释。

通过对语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句子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信息。

其次,语用学和语境分析有助于解释和解决语言使用中的问题。

通过研究语境,可以发现并理解语言使用中的歧义、隐喻、讽刺等现象。

网络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网络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网络语言的语用学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使用便捷,表达灵活,可以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社交。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缺少直接的非语言信息,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手段,这使得网络语言的语用学问题变得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网络语言的语用学进行分析。

一、网络语言的语用学特点1.简洁性由于网络空间的限制,网络语言更加注重简洁和高效。

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倾向于简洁直接,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有效信息,这种语言特点也导致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常常以模糊和隐喻为主。

2. 灵活性网络语言可以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适应于不同人群以及不同沟通需求的表达方式。

同时网络语言的快速地发展,也使得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更加多样化灵活。

3. 多样性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人们发现使用网络语言可以符合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语言交流需求。

在网络空间内,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多种不同地域的文化语言,更容易地体验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语言习惯,这种多样性的特点也使得网络语言的语用学显得更加多样化。

二、1. 社会化因素网络语言的语用学问题首先与社交因素有关。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语言,也使得网络语言的语用学问题更加显著。

人们在网络语境下的社交方式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方式,网络语言工具的使用和语言表达习惯对网络社交的进程起到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些网络聊天和社交平台中的表情符号与emoji这种非语言交流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加智能地表达情感和想法,增进了社交的交流效果和高效性。

2.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也是网络语言的语用学问题。

网络语言涉及到人们各种文化、民族及地域差异,使得网络语言的语用学问题更加复杂。

人们使用网络语言时,往往会左右同意或非同意的人们理解情况,这种情形尤为感受深刻。

比如:“大家都叫我麻辣,其实是一个内向的人。

”这句话在南方可能被当做“内向”的同义词,但是在北方“麻辣”是一个比较“坚强”、“独立”的代指,因此会有一定的误解。

专业的语用学与语篇分析

专业的语用学与语篇分析

专业的语用学与语篇分析专业的语用学与语篇分析是语言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研究分支,它们通过对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语言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语用学的概念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用法和语境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而不仅仅是句法和语义学的范畴。

语用学涉及到话语行为、言语规范、意义推断和交际意图等方面的问题。

它关注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语言形式和其背后的意义。

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语用交际行为、语用推理、语用策略等。

语用交际行为指的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具体行为,如请求、询问、命令等。

语用推理是指人们根据上下文和世界知识推断出话语的含义和意图。

语用策略则涉及到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篇分析的概念语篇分析是研究文本和语言上下文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单位的组织和关系,以及通过语篇结构传达的意义。

语篇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信息组织方式和意义变化。

语篇分析的研究方法包括从微观角度对语篇进行句法分析、词汇分析和语义分析,以及从宏观角度对语篇进行语篇结构分析和话题分析等。

通过对语篇的分析,可以揭示文本内部的逻辑关系、信息重点和隐含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真实含义。

三、语用学与语篇分析的关系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是紧密相关的两个研究领域。

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和意义,而语篇分析则研究语言单位的组织和意义变化。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在实际应用中,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经常被结合起来,用于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语篇分析提供理论基础,而语篇分析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帮助语用学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使用的现象。

四、语用学与语篇分析的应用领域语用学与语篇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教育领域,语用学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领域。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理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跨文化交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语言层面上的交际,即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二是指文化层面上的交际,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是涉及到文化、社会背景、语境等多个方面。

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使用语言,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的充分交流,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语用学的概念和作用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意义和效果的学科。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消除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差异会对语言交际造成困扰。

语用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交际习惯和规范,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准确、顺畅。

2.充分利用语言功能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

语用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语言的社交功能,既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增进人际关系。

3.解决跨文化沟通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语言理解的障碍。

语用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减少语言交流中的误解和偏差,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顺畅。

三、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1. 礼貌原则不同文化间对于礼貌和尊重的理解往往具有巨大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注意礼貌原则的应用。

礼貌原则涵盖语言中的许多方面,如使用敬语、避免语言歧义等。

在与外国人交际时,要避免使用过于亲密的语言或者尖刻的语言,应尽量使用尊重对方的语言,增进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和好感。

2. 语境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不同也会对语言解释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语境的变化。

对于同一句话,应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不同的解释。

如在中国,当问候某人的时候,通常使用“吃饭了吗?”这个句子,而在西方国家则用“how are you”。

语用学分析实例

语用学分析实例

语用学分析实例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以及它们如何用于实际沟通中,影响这种沟通的原因和结果。

语用学分析实例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研究语用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语用学分析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一名叔叔提到了他的家乡。

另一名叔叔问他:“多大了?”第一位叔叔回答:“大约十六万人。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研究叔叔的问答可以发现,当第一位叔叔提到他的家乡时,第二位叔叔未对此做出任何直接的回答,而是问“多大了?”未给出直接回答,这种行为正是语用学中称之为“转换”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位叔叔显然想从第一位叔叔那里得到一个更具体的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家乡的实际状况。

转换的问题的存在,可以使双方的沟通更有效率,这也是语用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案例二:一名女士在咖啡店里下单,她问老板:“您卖什么咖啡?”老板回答:“我们有拿铁,摩卡和卡布奇诺。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研究双方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老板没有直接回答女士的问题,而是列出他们店里出售的咖啡种类,这种行为也是语用学中称之为“推断”的行为。

推断的问题的存在,可以减少双方的沟通时间,从而使得沟通更有效率,也是语用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语用学分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研究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语用学中的问题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使得沟通变得更有效。

回顾前面的例子,第一个例子中,第二位叔叔采用了“转换”的方式,来获得他想要的信息,同样,第二个例子中,老板采用了“推断”的方式来给出双方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是语用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语用学分析,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沟通和行为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信息,并且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不断积累沟通中常见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关系变得更加友好,有利于更好更高效的沟通。

专业的语用与话语分析

专业的语用与话语分析

专业的语用与话语分析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原则,包括说话者意图、信息补充、语境影响等。

而话语分析则是对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本文将介绍专业的语用与话语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1 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则和说话者意图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功能和效果。

1.2 语用学的理论框架常见的语用学理论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理论和言外之意理论。

1.2.1 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最经典的语用学理论之一,它由Austin和Searle提出。

该理论主要关注语言行为的分类和规则,将言语行为分为表示陈述、提问、请求、命令等不同类型。

1.2.2 合作原则理论合作原则理论由Grice提出,主要描述了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合作原则,即说话人有义务根据合作原则以及对方的背景知识和语境信息来进行适当的交际。

合作原则包括尽可能使对方理解、言简意赅、说真话和避免言外之意等。

1.2.3 言外之意理论言外之意理论主要探讨言语中的隐含意义,即与表面意义相悖的信息。

著名的言外之意理论研究者有Grice、Sperber和Wilson等。

二、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实际应用2.1 话语分析的方法话语分析是语用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真实对话或书面文本的细致分析来揭示其中的信息和隐含意义。

2.1.1 对话分析对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常通过收集并详细分析对话录音或转写文本,研究对话参与者之间的语言交流规则和模式,以及沟通中的转向、停顿、修正等现象。

2.1.2 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对书面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它关注语言使用在特定语境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篇章结构、指代、上下文衔接等问题。

2.2 话语分析的实际应用话语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学术研究,还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际应用领域:2.2.1 教育领域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话语行为,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馈。

语用学角度分析习惯用语的多义性

语用学角度分析习惯用语的多义性

语用学角度分析习惯用语的多义性习惯用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它们不仅具有明确的语义,而且常常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这种现象就是习惯用语的多义性。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习惯用语的多义性进行分析。

一、习惯用语的定义习惯用语是指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经常使用的固定搭配。

根据其构成形式,可以分为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多种形式。

习惯用语通常具有简练、生动、具有联想性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语言表达中传递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

二、习惯用语的多义性习惯用语的多义性是指其具有不同的词义,常常存在于不同的语境中。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习惯用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义。

以“披荆斩棘”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在荆棘丛中穿行、战胜困难;但本身具有一定的拟喻性,用来形容战征中的艰难险阻、波折曲折的历程,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

如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也可以用“披荆斩棘”来形容战胜险阻、达到目标的艰辛历程。

在习惯用语的含义显然多种多样,那么如何确定其具体含义呢?这就要涉及到习惯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三、习惯用语的语用学分析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语境的作用,因此习惯用语的含义与其所处的语境密不可分。

(一) 语音语调对习惯用语的影响习惯用语的语音语调同样是影响其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音语调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表现出的声调、语调、韵律等特点。

例如“久仰大名”,在口语中可能会因为语气的不同,转变成一种讽刺的意味,表示主观否定,表达出对对方骄傲自大、虚伪阴险的不满之情。

(二) 语境对习惯用语的影响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习惯用语的使用和理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开门见山”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意义:在讲话中,它强调结论、要害和突破口;而在交际中,则强调直截了当,省去多余的礼节。

(三) 语用准则的作用语用准则是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为表达者、接受者所遵循的规则或门道,能够帮助理解者更准确地理解表达者所表达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in the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we express our thoughts by means of language. However, while we using language, we convey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As for color, it’s a part of language, so it including culture, too.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colors and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bring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ame color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they reveal wide connotation of cultur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bserving not only their basic meanings, but also the deep and broad symbolic meanings.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often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in different language cultures. And some of them even have become taboos and adornments since the meanings of the color words are extended and transferred. Meanwhil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he color views have similar phenomenon and coincidence in the languages.Key Words: Color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symbolic meanings; comparison IntroductionCo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 Color words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like our sense of taste and smell. The basic color words in English such as red, yellow, white, black, not only express the colors of objective things, but also the obstruct things. The color words have specified semant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Without understanding of them, we will probably run into obstacles or make a fun of ourselves in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learning and grasp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are important.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can help us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mo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m.Color and CultureColor words, in whatever languages, are used for describing different things. The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7 million kinds of colors can be recognized in the nature. However, the color names are very limited in the languages because there are only dozens of colors expressed in single-morpheme word. A number of color words are expressed by adding modifiers, for instance, crimson, pale red, apple green, azure, coffee color etc. Color words reflect the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People regard color words with special esteem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e should not only understand their basic meaning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deeply symbolic meanings.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in different cultures.Different Meanings of Same Color in Different CulturesA. Red In Chinese culture, the color of red is popular for special events, holidays and ceremonials. In ancient times, when people got married, the bride always dressed in red, and wore “Hongtouga i(红头盖)”. The bridegroom always tied a red ribbon and wore a red flower in the front. And almost everything in the wedding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red color. Neolithic hunter considered 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lor endowed with life—giving powers and placed red ochre into graves of their deceased. Neolithic cave painters ascribed magic power to the red color. It can be stipulated that they painted animals in red ochre or iron oxide to conjure their fertility. It is usually believed in China that red can against evil influence. Nevertheless, to Westerners, “red” is usually related to danger, war, blood, terror and sensuality.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turn red, it means danger and pause. Red card is widely used to punish players who act badly in sports and games. Scarlet is the color of bright red, yet its connotation meaning is libidinous or flagrant. Up to now, “red light district” in a few Western nations still implies whorehouse.B. White and red are opposite in Chinese culture. White is a basic taboo word that reflects Chinese people abandon and disgust in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White symbolizes the death and ill omen in Chinese culture. The relative must wear mourning for the death of parents and relative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y worn the white mourning dress, and it is called the funeral. The relatives set up the white mourning hall. And they should hit the white long narrow flag while carrying a coffin to the cemetery. In English culture,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white color focus on color itself, such as snow, fresh milk and the color of lily. Westerners think white stands for grace and purity. When a woman wears a white wedding dress, she is a virgin. Sometimes a woman who is getting married for the second time she may not wear pure white. She may wear off-white or even some other color. On Christmas Day white-colored ornaments are seen everywhere in decorating Christmas trees and houses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C. Black. The color of black has seriously mysterious senses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a kind of serious tone. Its symbolic meaning seems comparatively complicated fo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culture. On one hand, it symbolizes serious, justice such as black face Bao Zheng in the popular legend, black types of facial make up of Zhang Fei, li Kui in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etc; On other hand, it symbolizes evilly, reactionary, such as vicious person is a black heart, hidden repulsive inside information is “shady deal”, 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 it shows crime, such as do bandit conduct shout “walk the underworld”, do illegal inn of business named the gangster, the violated goods trade is called the black market. Black is also used to name the dirty money that the money is obtained by illegal means.Black is a basic taboo color in Western culture. Black reflects spiritual abandoning and disgust of Westerner. It symbolizes the death, ill omen, and disaster, for example, Black Mass fits fairy Mass, 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s death, black words are unlucky words, the fierce day is a black letter day; black symbolizes the evilness, crime, such as Blackman, a black deed, blackguard and blackmail; it symbolizes shame, inglorious too, for instances a black eye, a black mark, and black sheep; it symbolizes angry, depressed such as black dog is the depressed mood, the future looks black means prospects are dim, he gave me a black look means he is looking at me in a great rage.D. Yellow. In Chinese culture, “yellow” originally represents the color s of the soil. In book《说文》: “Yellow is the color of the earth.”In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yellow is explained as the colors of gold, butter, and ripe lemon. The Yellow Highlands, lying by the Yellow Riversid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adle la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from Yellow River that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came into be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ainly depended on the land to live and breed from generations to generations. Chinese and English countries use different colors to express “power and honor”.In China, “yellow”is an honorable color. It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honor”and “glory”, and it is the symbol of “power”and “lofty”. There are many words such as “Huangpao(黄袍)”, “Huangbang(黄榜)”, “Huangmen(黄门)”in Chinese language. But in English countries, it is “purple” not “yellow” that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high rank” or “imperial” or “power” in particularly. Meanwhile, many of the roofs such as the Imperial Palace, Shrines and royal buildings choseyellow color for decorations. Yellow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something pornographic in Chinese, such as “黄色电影”, “黄色书刊”, “黄色音乐”and so on. If we translate these phrases into yellow movies, yellow book and yellow music, it will be strange because “yellow”has nothing to do with filthy at all in English culture. We can use pornographic, decadent, trashy, or vulgar for Chinese “黄”. Thereby, “黄色电影”in English we can say pornographic pictures, blue movies; “黄色书刊”filthy books, pornographic books.Conclu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above,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have divergences; both of them have some common features in some aspects. It’s impossible to lis t all the points in color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All we need to do is to learn the knowledge about colors as much as possible.BibliographyPalmer, P.R.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Seidl, J. and McMorde, W. 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安俊丽. 黄色彩对汉语词汇的文化影响[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9)方梦之.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陆国强. 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蒙兴灿,孔令翠.实用汉英翻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