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钨矿选矿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小柳沟风化型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改进报告

小柳沟风化型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改进报告

小柳沟风化型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改进报告小柳沟白钨矿是一种风化型白钨矿,其主要矿物为石英和白钨矿。

针对该矿石在选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一、现有问题1.低品位问题:小柳沟白钨矿石的品位普遍较低,平均为0.25%~0.4%。

2.难以选别问题:由于石英和白钨矿的密度相近,且存在细小颗粒,难以用传统物理选别方法有效地进行选别。

3.基础设施不完善:选矿车间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过于落后,严重影响了品位的提高和矿石的选别效率。

二、改进方法1.利用化学浸出:可采用某些化学试剂使石英和白钨矿之间的接触界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选别作用。

如采用氢氟酸、氢氧化钠等试剂,降解石英,提高白钨矿的品位。

2.采用重介质选别:用氯化锂或磷酸三钠等浮淡介质制成重介质,在一定比重范围内,利用不同矿物对重介质的沉浮差异进行选别。

3.改善基础设施:更新选矿车间设备,应用先进的物理化学选矿技术,提高选别效率,降低成本。

三、改进效果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小柳沟白钨矿的品位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达到0.5%~0.8%以上。

特别是采用重介质选别方法,在有效提高品位的同时,也避免了化学浸出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此外,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将显著提高选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打造出更为优质的白钨矿产品。

总之,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及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我们有信心克服各类技术难题,让小柳沟白钨矿在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实现突破性的提升。

作为一种风化型白钨矿,小柳沟白钨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白钨矿。

对于该矿石的性质和品位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矿石的特点和优化选矿工艺。

1.品位数据分析小柳沟白钨矿的品位普遍较低,平均为0.25%~0.4%。

这一数据与其风化型白钨矿的特点相关,因为风化白钨矿的含钨量一般都不高。

此外,小柳沟白钨矿的钨矿石颗粒相对较小,因此也导致其品位偏低。

钨矿储量、成本等都与品位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小柳沟白钨矿的整体品位,应该采用化学浸出、重介质选别等现代选矿方法,从而实现对矿石的高效选别和品位提升。

白钨矿选矿工艺

白钨矿选矿工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白钨矿选矿工艺
钨矿可以被分为白钨矿和黑钨矿,其选矿方法有一定的差异,白钨矿选矿工艺主要是浮选生产线,黑钨矿选矿生产线主要是重选生产线,但由于矿石性质不同,对于粗粒嵌布的白钨矿选矿,重选生产线也完全可行,本文我们就主要来了解一下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

一、白钨矿介绍
白钨矿是一种矿石,外形为粒状石块,白色带黄,有脂肪光泽。

橙色,双锥状晶体,晶体硕大,且尖端呈透明深橙色。

与方解石白云母和黑色锡石共生,其中白钨矿和方解石具有萤光性。

加热或经紫外线照射,略呈紫色。

是炼钨的主要原料。

二、白钨矿选矿常用方法白钨矿的选别可以采用重选法、磁选法、浮选法。

矿石的类型和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

但基于白钨矿有很好的可浮性,在矿石中多因存在与其性质类似的含钙脉石矿物,而导致浮选的复杂性。

白钨矿浮选工艺可适用于矿石中含有多种其他金属矿物及非金属矿物,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结构复杂的白钨矿。

三、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钨矿原矿品位高的话,可以用浮选。

白钨矿一般伴有多种硫化矿,其中辉钼矿较常见,选矿过程中一般是先浮硫化矿再浮白钨矿。

白钨矿的浮选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用碳酸钠、氢氧化钠调整矿浆PH 值9-10。

常用抑制剂:水玻璃(模数2。

2-3),白雀树皮汁、丹宁及各种磷酸盐。

常用捕收剂:油酸,油酸钠,塔尔油,氧化石蜡皂等。

白钨矿选矿工艺

白钨矿选矿工艺

白钨矿选矿工艺介绍如下:
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矿石,其含钨量较高,但是其硬度和脆性较大,因此选矿工艺的设计十分关键。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种常见的白钨矿选矿工艺。

首先,对于矿石的初步处理,需要进行破碎和筛分。

白钨矿石一般较硬,需要采用较强的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或冲击式破碎机。

经过初步破碎后,通过振动筛对矿石进行筛分,将小于等于10毫米的矿石送入磨机进行细磨。

接下来,需要对磨后的矿石进行重选。

由于白钨矿的比重较大,一般采用重选设备进行选别。

重选设备有多种类型,如螺旋分选机、离心分选机、浮选机等。

在重选过程中,需要根据矿石的比重、粒度、形状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重选设备和操作参数。

通过重选,可以提高白钨矿的品位,减少矿石中的杂质和废石。

最后,对于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需要进行细化处理。

一般采用浮选或重选的方式,将废渣中的有用矿物分离出来,以提高选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需要注意对废渣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达到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白钨矿选矿工艺需要综合考虑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品位、减少废渣和环保的目的。

钨矿选矿工艺

钨矿选矿工艺

钨矿选矿工艺介绍了黑、白钨矿的选矿技术的现状,对其浮选的捕收剂、调整剂及选矿工艺的现状和进展进展了详细的评述,并对黑、白钨矿选矿的研究方向进展了展望。

应开发高效黑、白钨矿的捕收剂和抑制剂;采用选冶联合流程;对药剂组合的规律性、组合药剂间的协同效应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需进展深入研究;开发微细粒级钨高效回收的浮选设备,并解决黑、白钨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流程长的现状。

关键词:黑钨矿;白钨矿;选矿药剂;选矿工艺;现状及展望自然界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 余种,但其中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只有黑钨矿(钨锰铁矿)和白钨矿(钙钨矿)。

黑钨矿(Fe、Mn) WO4,含WO3 76%;白钨矿CaWO4,含WO3 80.6%。

其他诸如钨华WO3·H2O、铜钨华CuWO4·H2O、钨铅矿PbWO4 和钨钼铅矿(Pb,Mo) WO4 等并没有太大工业价值。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中国钨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为国外30 多个国家总储量的3 倍多。

我国钨矿储量虽大,但品位低,难选矿石占相当比重。

其中白钨矿和黑、白钨混合矿大局部为组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的矿石,分选难度大,加之其与其他金属共伴生,更不易开发利用。

1 黑、白钨矿选矿药剂的研究现状1.1 黑、白钨矿捕收剂研究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的矿物如方解石和萤石矿物等的别离难度也很大,因此白钨矿浮选药剂和浮选设备的研究至关重要。

白钨矿捕收剂可以分为4 类: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两性捕收剂以及非极性捕收剂,其中最常用的为阴离子捕收剂。

另外,捕收剂的组合使用也是研究的热点。

阴离子捕收剂主要包括脂肪酸类、磺酸类、膦酸类、羟肟酸以及螯合类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主要是指胺类捕收剂,两性捕收剂即氨基酸类捕收剂。

程新朝用螯合捕收剂和水玻璃为主的组合抑制剂的药剂制度,最终得到含WO3 71.83%、回收率56.23% 的白钨精矿和含WO3 66.61%、回收率27.30%的黑钨精矿,总钨回收率达83.53 %。

白钨矿的选矿

白钨矿的选矿
白钨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在矿石中多因存在与其性质相类似的含钙脉石矿物,如方解石、萤石、磷灰石等而导致浮选过程的复杂化。为改善浮选过程的选择性,将多价金属盐(如硫酸亚铁)加到水玻璃中,能显著提高白钨矿的浮选效果。
提高矿浆温度也是改善白钨浮选的一项重要措施,彼得洛夫法即是利用矿浆加温到70~90℃,加入大量水玻璃,使方解石表面上的捕收剂被解吸,白钨矿获得选择性地上浮。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L.A.瓦奎兹(Vazquez)等人制定的一种“石灰法”浮选,能在萤石存在下使白钨矿有极好的选择性,与通常的理论相反,在浮选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石灰是有益的,认为在浮选体系中添加石灰,其钙离子吸附于萤石、方解石和石英表面上,随之引起表面电荷变化,从负变到正,而白钨矿仍保持负电荷。继而加入碳酸钠与矿浆搅拌时,在石英、萤石和方解石的表面上产生碳酸钙沉淀,而白钨矿仍带负电,表面没有沉淀。经加入水玻璃后,增强了对方解石的抑制,从而改善了白钨矿同方解石、萤石浮选的选择性。
我国白钨浮选厂不多,约
占钨选厂处理能力的5%。荡坪宝山白钨浮选厂原来用油酸作捕收剂,用彼得洛夫法加温精选,后将捕收剂油酸改为“731”氧化石蜡皂代替,后者是石油工业副产,来源广,价格低,浮选时矿浆不需加温,在常温下精选取得了较高的选别指标,得到了推广应用。
白钨矿床常伴有多种硫化矿,其中辉钼矿尤为常见,在选矿过程中一般先浮硫化矿,后浮白钨矿。白钨矿的浮选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用碳酸钠、氢氧化钠调整矿浆pH到9~10.5,常用的抑制剂有水玻璃(模数为2.2~3),白雀树皮汁、丹宁及各种磷酸盐。捕收剂常用的有油酸、油酸钠、塔尔油、氧化石蜡皂等,这些捕收剂都具有起泡性能,一般不另加起泡剂。
剪切絮凝浮选已首次在瑞典伊克斯约贝格(Yxioberg)白钨选矿厂获得成功。这是改善细粒白钨矿浮选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其作法是在白钨浮选前的搅拌桶中,加入适量的浮选药剂,控制好矿浆pH和浓度,在强烈搅拌下疏水性的矿粒互相碰撞,减薄水膜,使形成含有数百颗粒的白钨矿絮团,增大了细粒的有效尺寸,更易粘附气泡迅速上浮。近来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半工业试验表明,当原矿品位0.83%WO3的白钨矿石,磨细到40~70%-15微米时,用常规浮选法回收率约74%,当矿浆经剪切絮凝预先处理后再浮选时,回收率则提高到83%,粗精矿品位也从5%WO3提高到6%WO3,多回收的钨其价值为剪切絮凝工艺增耗费用的四倍。

探究白钨矿选矿工艺技术

探究白钨矿选矿工艺技术

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技术1262017年8月上 第15期 总第267期尽管我国的钨资源存储较为可观,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钨资源的消耗情况也非常严重,已经面临钨矿资源紧缺的窘境。

黑钨矿和白钨矿是两种获取钨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黑钨矿的开采较为容易,因此我国早年获取钨资源主要是通过对黑钨矿的开采。

目前由于黑钨矿的开采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白钨矿成为我国钨资源的主要来源。

白钨矿的开采具备一定的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白钨矿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选矿工艺,对于提高钨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1 白钨矿浮选工艺由于白钨矿具有天然可浮性的重要特点,因此浮选工艺仍在在白钨矿的选矿中占有重要地位。

粗选段和精选段是浮选工艺的两大流程,淘汰大部分脉石矿物同时保证白钨矿的回收率是粗选段的目的,通过相关工艺的不断改进,在当前的工业加工中,粗选段已经不断提高了白钨矿的回收效率。

精选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白钨矿的最终品位。

通常需要5次以上的精选过程,才能满足工业需要。

加温浮选和常温浮选是白钨精选中常用的两种手段。

顾名思义,加温浮选是在加温的矿浆中对白钨进行浮选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流程中可以通过加入相应调整剂的方式,保证白钨矿的回收率同时提高品位。

加温浮选对于提高白钨矿的品位缺失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方式造价较高,在生产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应用难度。

相比于加温浮选方式,常温 浮选在经济成本和环保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因此如何使用常温浮选对白钨矿进行一定的加工,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通过研究实践表明,使用常温浮选的方式,也可以较好的保持钨的品位以及白钨矿的回收率。

2 白钨矿磁选工艺磁选工艺也是白钨矿的一种重要选矿工艺,白钨矿本身不具备任何磁性,但在矿中通常会含有一定的磁性物质,这些磁性物质对于白钨矿的选矿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可以利用磁选工艺对白钨矿中的黑钨矿、磁黄铁矿等磁性矿物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从而在保证白钨矿品位的同时,加强对其他用价值金属矿物的获取和利用。

白钨浮选

白钨浮选

白钨浮选
白钨的可浮性较好,常用重选——浮选联合法处理。

白钨矿浮选,主要解决与硫化矿及非金属矿的分离问题,具体有:1.白钨与硫化矿分离。

浮选白钨矿以前先用黄药捕获硫化矿物。

浮白钨时,加少量氧化物、硫化钠,抑制少量未被浮出的硫化物。

2.白钨与方解石、萤石分离。

常用浓浆高温法。

先把矿浆浓缩至浓度为60~70%,然后加入水玻璃,将矿浆升温至80°C以上,搅拌30-60分钟,再用清水稀释,在室温下浮选白钨矿,槽中产物是萤石和方解石。

3.白钨与石英类硅酸盐分离。

用油酸作捕收剂,水玻璃作抑制剂,就可抑制石英和硅酸盐类脉石,浮出白钨矿。

4.白钨与重晶石分离。

因水玻璃对白钨和重晶石的抑制作用相近,单用水玻璃难以实现分离,还需用烷基硫酸盐或磺酸盐作捕收剂在PH=1.5-3.0条件下反浮选重晶石,在槽内得出白钨矿。

5.钨锡分离。

可用电选,也可以用浮选。

浮选分离时,用脂肪酸捕收白钨矿,用水玻璃抑制锡石。

6.钨钼分离。

先浮选钼,再用油酸浮出白钨矿,浮白钨矿时采用大量水玻璃加温精选法。

白钨常用的捕收剂是油酸、油酸皂液和731氧化石腊皂等。

曾有选矿厂用高温精选法选白钨,生产技术指标:白钨精矿品位
67.03%,尾矿0.095%,回收率80.17%。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矿石,常用浮选工艺进行提炼。

浮选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通过对矿石的浮力、湿性和其他特性进行调控,使其与泡沫脱附,从而实现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分离和提纯。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破碎和磨矿:首先将原矿进行破碎和磨矿,以便将矿石粒度降至适合浮选的范围。

破碎后的矿石经过细磨,得到较为细微的矿石粉末。

2. 磨选分离:经过初步破碎和磨矿后的矿石,进入磨选分离阶段,通过在磨矿机中进行进一步的碎磨,将矿石中的矿物和杂质进行分离。

得到含钨的粗粒矿石浆。

3. 粗浮选:将粗粒矿石浆与药剂混合,并通入浮选机槽中,通过气泡的作用,使含钨矿物与泡沫一起上浮,而非有用矿物则下降到底部。

泡沫浮选后,得到含钨较高的精矿。

4. 精矿反浮选:将粗浮选得到的精矿再进行反浮选处理,以提高钨的回收率。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增加一些特定的药剂,以增强泡沫的浮选选择性,从而得到更纯净的钨精矿。

5. 脱泡和脱水:经过反浮选后的钨精矿经过脱泡处理,将泡沫
从矿浆中分离出来。

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得到最终的钨精矿产品。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白钨矿中的有用矿物可以得到有效分离和提纯,从而实现了对白钨矿的有效提纯和回收。

这一工艺流程在白钨矿的开采和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湖南柿竹园柴山井下复杂低品位多金属原矿白钨矿选矿工艺研究

湖南柿竹园柴山井下复杂低品位多金属原矿白钨矿选矿工艺研究

湖南柿竹园柴山井下复杂低品位多金属原矿白钨矿选矿工艺研究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意义和价值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二、选矿原理和流程分析2.1 原矿性质分析2.2 原矿中矿物分析2.3 预处理工艺研究2.4 氧化反浮选工艺研究2.5 反浮选工艺研究2.6 选前浸取工艺研究三、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3.1 实验设计和方法3.2 预处理实验结果分析3.3 氧化反浮选实验结果分析3.4 反浮选实验结果分析3.5 选前浸取实验结果分析四、选矿工艺流程优化4.1 工艺流程的分析与研究4.2 实验结果的优化分析4.3 选矿流程的优化设计五、结论和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存在问题与不足5.3 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意义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实际研究论文的章节数量和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

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湖南柿竹园柴山井下复杂低品位多金属原矿是中国含钨矿中的重要产区之一,其中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物资源。

但是,该矿床存在原矿中多种矿物、低品位、复杂性和矿物浮选难度大等问题,导致选矿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低品位多金属原矿中白钨矿的选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针对湖南柿竹园柴山井下复杂低品位多金属原矿白钨矿选矿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于优化该矿床的选矿工艺,提高白钨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白钨矿是一种工业矿物,广泛应用于钨粉、涂料、焊接等行业,具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随着矿床的深入开发,低品位、复杂多金属原矿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钨矿开采的重要趋势。

本次研究即是为了针对该矿床的复杂性和选矿难度,通过矿物学特征和浮选试验,探索出一种高效可行的选矿工艺,为钨矿的开采、利用和提高我国钨矿产业的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钨矿选矿工艺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例如,周日东等人在南岭某钨矿对矿石进行浮选,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白钨矿选矿工艺技术
白钨粗选通常采用常温浮选,主要是采用碱性介质-脂肪酸法,在白钨粗选中采用最多的调整剂和抑制剂组合为碳酸钠-水玻璃,其次为氢氧化钠-水玻璃以及碳酸钠-氢氧化钠-水玻璃等。

以上组合中水玻璃在多种情况下单独使用,有时也与多价金属离子合用,强化抑制效果。

如湖南柿竹园选厂中白钨粗选多采用氢氧化钠和水玻璃作调整剂;江西修水香炉山钨矿、甘肃小柳沟白钨矿,钨粗选采用碳酸钠和水玻璃作调整剂。

有研究认为,采用碳酸钠作调整剂可以消除矿浆中金属离子的影响,又可调节矿浆pH 值,对于含可溶性或微溶性矿物较多的矿石,用碳酸钠作调整剂最佳。

白钨粗精矿的精选工艺目前主要有常温法和加温法。

粗选得到低品位粗精矿后,用浓浆高温法得到较高品位的白钨精矿。

加温浮选对矿石的适应性较强、选别指标稳定,在白钨-方解石-萤石型矿山得到广泛应用。

常温浮选在白钨-石英型矿山得到广泛利用。

A.白钨加温浮选工艺
传统的加温浮选技术彼德洛夫法系对白钨粗精矿单一添加大量水玻璃,在高浓度下加温搅拌后,利用矿物间表面吸附的捕收剂膜解析速度的不同,提高抑制的选择性,然后稀释精选。

在此条件下,带正电的方解石等矿物表面所吸附的捕收剂由于高浓度脱药剂的强烈竞争吸附而充分解析并因而引起抑制作用,而表面带负电荷的白钨矿则受脱药剂的影响较小,仍可继续保持与捕收剂的化学吸附作用,故仍可保持较好的可浮性,从而达到白钨矿与脉石分离的目的。

传统彼德洛夫法需多次稀释脱药再进行白钨浮选,对钨粗精矿品位高、矿物组成简单的白钨粗精矿进行精选效果很好,但对钨品位较低,含钙脉石、硫化矿含量高的粗精矿却难以奏效。

近年来,多家研究单位和企业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开发出捕收剂预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