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完成材料中诗句的填写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梅:耐寒、高洁,也用梅花的五瓣来比喻福、寿、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 松:耐寒、常青。传统文化认为松柏有坚强不屈的精神。《论语·子罕》云:岁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是长生的象征,帝王公卿目前常植松柏。 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其形象秀逸而有神的,其品格虚心而能自持, 故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同时因为它生而有节,又被古人视为气节的 象征。《礼记·礼器》云:“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兰: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 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 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对于中国人来 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 孤独、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 族的内敛风华。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 直是人 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过去地理大发现曾被认为是缘于欧洲科技的瞬间跃进,或者少数航海先驱的 英雄行径。当代史家则逐渐倾向认为,这是从十一世纪以来,欧洲内部经济、文 化与科技逐渐成熟的结果。
地理大发现对全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它让地中海 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起初,地中海的权利和财富掌握 在位于意大利语希腊人手里;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阿拉伯人开始显赫于地中 海;后来,葡萄牙与西班牙进行了收复失地运动,发现了新航路并进行了环球航 行,意大利城邦失去了他们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欧洲的重心转移到伊比利亚半岛 上。19 世纪,北欧的法、英、荷三国开始活跃,他们主导了大西洋的经济活动,
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错误的原因在于母语的负迁移。美国留学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母语达到“My gir1 friendis very beautiful”对目的语的负迁移。这说明在我们学习第二
言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母语与目的语一致的地方将有助于二语的习得,不同
的地方将产生负迁移。改为:我的女朋友很漂亮
菊: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之花、君子之花、隐逸之花,寄寓着古代文人 安于贫穷、不慕荣利、独具风骨的人格理想。菊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色泽,
也在于它的实用价值,更在于菊花不随众俗,独立寒秋的品德和恬淡自居的节操。
3.请谈谈你对中国画和文人画的看法。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高。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 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 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 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 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
三、请根据下面一段对话写份教案。 教学示例(教案,具体内容结合课文及知识点填入,注意详略得当和知识点准确 性)
教学对象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
描述语法知识 课堂操练语法项目
巩固与总结 布置课外作业
教学总结:
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 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开始,与其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行的过 程,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 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 行的;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的注意力主要集中 在语言的形式方面;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 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环境中进行;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学习相对花的时间少一些,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
叁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基础
填空题
1.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认识法,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3.任务型,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二、简答题
1.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 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障、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 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 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 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 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文人画 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 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 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 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 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 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 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 所突破和发展。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 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 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开花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 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 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 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 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 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式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 寺长明灯下苫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 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 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 勋的品格。
2018 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壹中国文化知识
一.填空题 1.仰韶村
2.中医 3.周杰伦、王羲之 4.《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 5.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材料分析 5.赏析《墨梅》
贰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知识
填空题 1.米开朗琪罗 2.佛罗伦萨
3.苏格拉底 4.萨缪尔·亨廷顿
5.摇滚 6.利玛窦
7.毛利人 8.摩门教
9.大卫星wenku.baidu.com
二、简述题
1.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
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 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文化移情是路文化交 际能力的核心。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方法: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集合在一起进行 多种文化的培训,提高每个人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加强合作意识联系。 2 地理大发现时代结束于 17 世纪末,在 15 世纪中叶,人类知识总合已知的陆地 而积只占全体陆地的 2/5,航海区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 1/10;但到了 17 世纪末, 人类知识总和中已知的陆地和海域都已达到全体的 9/10。当然,远洋探索依然 继续着,直到 19 世纪,欧洲人才开始探索北冰洋和南冰洋。
四艺之一。 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
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 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 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 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
其中一部分国家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随着远洋探索的展开,跨洋的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积累德财
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 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此外,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 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土,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 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