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全瓷冠修复的研究进展
使用e.max全瓷冠进行前牙修复临床分析

使用e.max全瓷冠进行前牙修复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e.max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牙科美学特征。
方法:对基牙进行常规的全瓷冠牙体预备,使用瑞士康特公司生产的硫化硅橡胶取印模、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在自然光线下使用vita3d比色板比色、选色,用e.max系列瓷粉制作修复体,临床试戴、调改、树脂粘结剂粘结。
结果:94%的病人对e.max全瓷冠修复非常满意,6%满意。
结论:e.max全瓷冠修复前牙无论从临床牙科美学还是从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的角度都是一种令人满意的修复方式。
【关键词】e.max全瓷冠;前牙美学【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8-02医用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性能,即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耐磨损性,尤其是良好的光传播和光反射特性。
它能够再现天然牙齿的半透明度.而这是金属材料和烤瓷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近5年来我科将e.max全瓷冠技术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自2005年至2009年我科完成的35例前牙缺损缺失的全瓷冠修复病例,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20~55岁,其中全冠19颗, 桩核冠7颗,三单位的固定桥3个,共9个牙单位。
选择修复的前牙为:(1)变色牙及四环素牙;(2)上前牙切角缺损、外伤冠折;(3)上颌前牙区间隙;(4)经彻底根管治疗后的上前牙残冠、残根;(5)个别上前牙错位、扭转;(6)单颗前牙缺失、两端基牙情况良好,牙周健康。
1.2 修复方法:牙体预备: 唇面: 用深度指示车针先磨出1.2~1.5mm深的深度指示沟槽,再将沟槽间的牙体磨除。
切缘:先磨出两个深度指示沟槽,再将沟槽间的牙体磨除,磨除量为1.8~2.0mm 。
舌面及邻面:磨除量0.8~1.0mm。
颈部制备成1.0mm宽度的圆钝直角肩台,颈缘肩台位置在龈下约0.5mm或齐龈。
前牙全瓷冠修复临床疗效分析

风团。该 药安全性高 , 适用范 围广 , 药 物之间相互 作用少 , 对
人体心脏产生 的毒性低 , 是治疗荨麻疹 的有效药物 。
[ 3 ] 叶伟 , 叶圣章 , 聂金汉. 依匹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 慢 性荨 麻疹 的疗效观察 [ J ] . 中国当代医药 , 2 0 1 1 , 1 8 ( 1 6 ) : 7 0 - 7 1 . [ 4 ] 刘 兆林 . 依 匹斯 汀治疗慢性 荨麻疹 疗效观 察 [ J ] . 皮肤病 与性
依匹斯汀具有抗变态反应 的作用 , 是一 种抗过 敏性非常 强的药物 。口服吸 收迅速 , 不 良反应 少 , 可有 效抑 制患 者 的
[ 2 ] 邹循 辉 , 宗国勇 , 石丽君. 咪唑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
疹的临床研究 [ J ] . 海南医学 , 2 0 0 8 , 1 9 ( 4) : 7 4 - 7 5 .
病, 2 0 1 1 , 3 3 ( 5 ) : 2 8 0 - 2 8 1 . ( 2 0 1 3 - 0 2 - 2 3收稿 2 0 1 3 - 0 4 - 2 6修 回) 孙双 田)
在本研究 中, 对 照组 单纯 使用依 匹斯 汀 片治疗 , 总有效
率为 8 7 . 0 %, 对患者治 疗 1 d后 , 患者 的体 征和症 状开 始好 转, 治疗 3 d后 , 8 0 % 以上 的体 征和症状得到好转 。最先得到 改善 的是瘙 痒 , 患 者的 不 良反应 主要 表现 为头 晕 、 嗜睡、 乏
3 讨 论
总之 , 采用依 匹斯汀联合 曲尼 司特治疗慢性 荨麻疹疗效 好, 复发率低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 参考文献】
[ 1 ] 王乔新. 地氯 雷他定治疗慢 性荨麻 疹临 床观察 [ J ] . 中国卫 生
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4 0 N, 多研 究 均表 明 , 10 许 氧化 锆 比氧化 铝 以及 二矽
酸锂有 更 高的 断裂载 荷 ’ 。
1 氧化锆 的基本特性
1 1 理 化特性 .
2 氧化锆修 复体 的精度
氧化锆 基础 的修 复体 的精 度 取 决 于 多 种 因素 , 比如制作 系 统 中 的差 异 , 复 体 个 体 的差 异 ( 如 修 例 桥 体 的跨 度 等 ) 饰 面 瓷 的影 响 以及 老 化 。在 单 冠 , 方面, 氧化锆 修 复体表 现 出 了 良好 的边缘 密合 度 , 从
以及 良好 的美 学 表现 受 到越来 越 多人 的关 注 。
1 2 氧化锆 的机械性 能 .
通过 大量 对 于 单 冠 及 多 单 位 桥 的实 验 研 究 发 现 , 化锆 陶瓷 材料 的机 械 性 能要 强 于所 有 其 他应 氧
用于 口腔 的陶瓷 材料 , 裂韧 性 为 6~1MP I , 断 0 a・I l 抗 弯强 度达 9 0~10 M a抗 压强 度达 2 0MP 。 0 20 P , 00 a
一
在 对 于 氧 化 锆 固定 桥 所 作 的 大 量
研究 中 , 缘 的 密 合 度 从 9 ~18 m, 均 值 为 边 4I 平 x 7 . I 更 大 的差 异 出 现在 内部 适 应 性 上 ( 复 体 38 m, x 修
与基 牙 之 间距 离 ) 在 猞 向 为 6 . , 8 8~2 5x 在轴 向 1I m, 为5. 2 3~12x _。有 研 究 表 明 , 化 锆 全 瓷 桥 的 91 m_ 氧 跨 度 越大 , 检测 出的边 缘 适 应 性 越 差 J 被 。疲 劳 载 荷模 拟表 明 , 热刺 激 和 咀 嚼不 影 响 氧 化 锆冠 桥 的边 缘适 合性 。同时 , 老化 几 乎 没 有 影 响 到 氧化 锆 长 期 的边 缘适 应性 稳定 ¨ 。
CEREC 3后牙全瓷冠1年临床观察

粘 接剂 层厚 约 9 t 时 , 瓷冠 所 受 的应 力值 最 小 , 0x m 全
当粘 接 剂厚 度增 至 1 0 m 时 , 瓷 冠所 受 的应 力值 51 x 全 约 增加 1 % [ 。本研 究 在 临床操 作 中 , 削 瓷块 前 0 3 j 切
现 全冠 粘接 后未 出现 折 裂 , 有 1例 修 复 体 在 试 戴 但
时 由于承 受 不 均 匀 咬 合 力 致 瓷 碎 裂 。 陈 悦 等 的
研 究 中有 2例 磨 牙 全 瓷 冠 在 试 戴 时 折 裂 而 重 新 制
区 1年 内 的高折 断 率 , 明该 材料 应 慎 用 于 后 牙 磨 说
牙 体预 备时 要尽 量按 照标 准瓷 全冠 的牙 体 预备
者取 了硅 橡 胶 咬合 记 录 , 使 用 A tgns 功 能 按 并 naoi t
要求 预备 , 轴 面和肩 台的厚度 达 到要求 , 面光 滑 各 表 圆钝 。G oar odce等 在分 析 了 近 5 0年 的 临 床 数 据 后, 推荐 最 理想 的单 冠 聚 合 度 为 1 。 O 。加 载 侧 0 ~2 。 牙 颈部 是 咬合力 的应 力 集 中 区 , 台 的 预备 对 全 瓷 肩 冠 的抗 折性 有至 关重 要 的影 响 。普 遍认 为铸 瓷类 全 瓷 修复 体应 使用 平 面 圆 角肩 台 , 以尽量 减 少 对 瓷 修
参 考 文 献
1 刘伟才 , 张志 升 , 黄承敏 , 牙 科 Vt r 1可切削 陶瓷赫 缘 等. i Mak I a 触压循环疲劳研究 . 华西 口腔医学杂志 ,0 6 2 4)3 63 8 2 0 ,4( :0 .0 .
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45例临床观察

者备牙进行 比色、 选色。 首先对个别牙选色参照邻牙
色泽 ,对多个牙选色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师和
敏, 带牙后症状加重或发生牙髓炎、 根尖周炎。 5颜 () 色匹配 : 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协调 ; a b颜色 、 亮度或透
患者共同商定 。 用排龈线排龈 以保护牙周组织 , 基牙 预备方法与金属烤瓷牙预备方法相似 。 殆面磨 除量 为 1 m 2m 轴面磨 除量为 1 m 1 m, . m ~ m, 5 . m . m 各 0 5
修复体 5 件 , 中单冠 4 件 k 2 其 8 前牙 3 颗 , 1 后牙 1 颗 。3 7 单位 固定桥 4 件。单冠 4 件 中, 1 8 有 例后 牙全 冠戴 牙后 6
个月牙合面出现崩瓷 ,予其拆除后重做 。6个月 1 例全冠卡探针 ;2 1 个月 时 1 例患者 1 颗后牙龈轻微 炎症 治疗 后好
1 方法 . 2 采 用 VT 6色 比色 板在 自然 光下 对 患 IA1
康; b有轻微牙龈炎症 , 探诊 时有少量 出血及轻度牙
龈萎缩 ; 牙龈明显红肿 、 c 出血 、 牙周袋加深 。( ) 4 牙 敏感症状 : a无明显牙本质过敏 ; 有轻微牙本质过 b
敏 , 牙后 症状 可 以减 轻 或 消失 ; 明显牙 本 质过 戴 C有
泽美观 、 不易腐蚀和不影响核磁共振检查 。 具有优异 力学性能 、 抗折力强阁使得全瓷修复不再局 限于前 ,
牙, 后牙也可广泛使用。我科 20 年 1 08 月一2 0 年 o9 1 月对 4 例患者的 5 颗牙齿制作氧化锆全瓷冠, 2 5 2
度及邻接关系。 调整咬骀关系 , 医师与患者均满意后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31.
有 1 例后牙全冠戴牙后 6 个月牙合 面出现崩瓷 , 予 其拆除后重做 , 其余均完整。6 个月时仅 1 例全冠卡
金属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金属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作者:刘益兵罗瑜彭赠妍何丽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比较金属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80例患者(共9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n=40,患牙46颗)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n=40,患牙44颗)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时间、修复前与修复6个月后种植体牙周指标,以及周围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表达水平,对比随访12个月的远期效果。
结果:观察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牙周探诊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两组GCF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GCF中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牙周炎、牙龈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体外形、颜色匹配、牙龈适应性及牙敏感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相比,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可明显改善种植体牙周指标及GCF中SOD、IFN-γ、MMP-2、GP-x表达水平,且远期效果也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钴铬合金烤瓷全冠;氧化锆全瓷冠;种植体;牙周指标;龈沟液[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7-0133-04Aesthetic Effects of Metal-baked Porcelain Crown and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s: in Repairing Tooth Defect and Influence on Periodontal HealthLIU Yibing, LUO Yu, PENG Zengyan, HE L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Jiulongp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aesthetic effects and periodontal health of porcelain crown and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90 teeth) who underwent dental implant restora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and Januar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46 teeth, repaired with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and control group (n=40, 44 teeth, repaired with Co-Cr PFM). Clinical treatments, periodontal indicators, 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interferon-γ (IFN-γ),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MMP-2)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ong-term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6 months after repair, plaque index (PLI) and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robing depth (P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restoration, all GCF indicators changed significantly. 6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the levels of SOD and GP-x in GC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s of IFN -γ and MMP-2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During the 12-month follow-up,the incidence rates of periodontitis and gingiv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fication rates of restoration appearance, color matching,gingival adaptability and tooth sensitiv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Cr PFM restoration,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eriodontal indicator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OD, IFN-γ, MMP-2 and GP-x in GCF, with good long-term effect.Key words: Co-Cr PFM;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implant; periodontal indicator;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种植牙为拔完牙齿后待伤口完全愈合且牙槽骨愈合完好情况下,于缺牙区切龈的牙槽骨上用牙钻打一个钉道,然后埋入钛钉,待其自然愈合后予以种植牙修复改善牙周情况[1]。
IPSe.max Press全瓷冠的临床研究

的美 学 效 果l 公 司 最 新 P . X Pes vca r
一
边缘线位 于龈下 0 5m 舌腭侧肩 台位于龈上或平龈齐 。最 . m, 后用细砂粒车针对 肩 台进行精 细修 整 , 光预 备体表 面 , 磨 使
预备体转角 圆钝 。排龈 取模 用排 龈线 排龈 , 橡胶 取 印模 , 硅
Thes u fci c le e t n I e m a Pr s l —c r m i r wns Z t dy o l a f cs o PS ni x e s a l e a cc o HANGXi o—h a.WANG Da—p n , S e y n a u eg h n a g Me ia le e, h n a g 1 0 03,C i a d c lCo l g S ey n 0 1 hn
【 e od 】 I m r s Al c a i c w K y rs P e a Pe ; l— e mc r n w S.x s r o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达龈下1~3mm的疗效观察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达龈下1~3mm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对牙体龈下缺损的纤维桩桩核树脂粘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6例因龋或牙折导致龈下缺损但未超过龈下3mm的患者,直接采用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粘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1~3年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经1~3年随访,成功率达95.3%,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论: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修复,牙体预备时的注意精细操作,以保持良好的边缘封闭性;加之氧化锆全瓷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使龈下缺损深达3mm,也能保持良好固位和龈组织的健康。
标签:龈下缺损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是口腔临床常见的治疗病例,如果因根折,严重龋损或医源性损伤等不同原因导致牙体缺损至牙龈或牙槽骨内时,修复往往难以进行。
目前临床中常采用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来暴露牙体缺损断缘,重建患牙的生物学宽度,之后再择期进行修复。
这两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且修复时间较长,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残根的即刻修复较为困难;倘若残根位于前牙区,则会影响美观,有些患者不易接受。
将龈下残根拔除后行固定桥修复或种植修复,如果龈下残根尚有足够的根长,则有悖于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原则,同时也会使简单的设计复杂化;而且这两种修复方法需要患者满足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拔除残根后需要有2-3个月等待修复的时间。
近年来,玻璃纤维桩桩核修复技术已在临床上普遍使用,本课题组将玻璃纤维桩桩核技术运用到龈下残根,利用光固化桩核树脂的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获得理想的边缘封闭和和固位,具有简单、方便、省时的特点,再加上氧化锆全瓷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2009年6月~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患者缺损达龈下的烤瓷牙修复后做回顾性调查分析,因冠折,严重龋损等不同原因导致牙体缺损至牙龈,共78例患者,86颗患牙。
全瓷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ns t ao g soi o 0 0 T i atl t d cs lkn s lcrmc 。m n fc r tos m jr ocrso eeSo t o A sca ni 2 0 . h i ei r u e l i a -e i m ly i t n s rc no a d o l a s auat eme d 。 ao nen n f u h c
到很大 的提 高 , 陆续 出现 了许多 全瓷 系列 j 。具代 表 位 固定桥 。全 瓷桥 的适 应证 为少 数 牙 的间隔 缺失 。 . 复 在 性 的有 :0年代 的 H.ea VtdrN,0年代 的 Mg 13 瓷 贴 面修 复 体 采 用 酸蚀 . 合树 脂 粘 结技 术 , 7 i rm、 i u 8 C a o 少磨除牙体组织的条件下 , 用瓷材料 间 C rmis Ope ・ P、 c r C rsoe I S E rs I, ea c 、 tc HS Dio 、 ee tr 、 P mpe s 保存牙髓活力 、
[ e ot】 D n l e mc; lcr i r tao; vl tnct a Ky r w  ̄ et r i A1 e mc e o tn Ea ao e aca s . a sr i ui r r ii
牙科 陶瓷 具有 生物相 容性 好 、 美观 、 色泽 稳定 、 斑 冠颈缘有美观高要求的患者。制作方法为渗透陶瓷冠 、 菌 积 聚少 、 热传 导率 、 低 耐磨 损等 特性 , 是其 它 修复 材料 如 热压铸瓷冠 、 机加工陶瓷冠以及复合机加工渗透涂塑或 。 目 金属 和塑 料材 料无 法替代 的。但 是 陶瓷 的脆 性 、 抗 张 复合 机 加 工 涂 塑 J 铸 造 玻 璃 陶瓷 冠 由 于 强 度 低 , 低 强 度和高 收缩 率 又 限制其 在 临床 的广 泛 应 用 。 目前 全 前 已无 人使 用 。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从古至今,牙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面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疾病、事故等,可能会导致牙齿损坏或缺失。
为了满足人们对完美笑容的需求,牙科修复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
近年来,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一、仿生陶瓷材料的特点仿生陶瓷材料,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进行牙齿修复的技术。
它具有多种特点,首先是高度仿真。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材料,仿生陶瓷材料质感更加接近自然牙齿,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
其次,仿生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修复牙齿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仿生陶瓷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等优点,对人体无害,可以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
二、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1. 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在全瓷冠的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瓷冠是一种通过覆盖牙齿表面来恢复牙齿外观和功能的修复技术。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瓷冠,全瓷冠更加逼真,可以更好地达到修复牙齿的目的。
而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下,全瓷冠的美观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美容修复除了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容修复领域。
牙齿美容修复是一种通过牙齿修复技术来改善牙齿外观,提高患者自信心的方法。
在过去,牙齿美容修复主要使用的是树脂材料,而现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使得美容修复效果更加理想。
仿生陶瓷材料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牙齿的颜色和形状,使修复后的牙齿更加自然,并且耐磨性更好,更能保持修复效果的长久稳定。
三、仿生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科修复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仿生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未来的仿生陶瓷材料有望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能够释放药物,抗菌等。
这将使得修复过程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龋齿等口腔问题的发生。
2. 数字化定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对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研究中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边缘着色A级者占96.66%,龈缘密合度A级者占93.09%,修复体颜色A级者占94.91%,修复体周围龋A级者占100%,修复体折裂A级者占96.73%,基牙松动100%;评分较低的为龈缘密合度和牙龈颜色不协调。
结论:为了减少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失败原因,减少修复体失败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标签:金属烤瓷;原因分析回顾全瓷的发展,其修复效果美观逼真,早已被广大医患认可,而其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全瓷材料的种类较多,其强度也越来越高,修复适应证也越来越广,但在所有全瓷修复材料中,以CAD/CAM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强度最高,它是对缺损或缺失牙,达到与真牙的颜色和功能相仿的修复方法[1]。
其特点是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抗折力强、耐磨性强、不变形、色泽稳定、耐酸碱。
其美观性、生物相容性是其它修复体无法取代的,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修复体[2]。
所以笔者总结了这种全瓷修复的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以及修复效果,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5岁;牙位:中切牙130颗,侧切牙122颗,尖牙32颗,磨牙25颗。
1.2 纳入标准:①牙齿变色:如前牙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釉质发育不全等;②龋洞或牙体缺损较大:充填后易裂开,脱落变色或不美观者。
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对 比研 究 了氧 化锆 和钛 种植 体植 入迷 你 猪下颌 骨 一 定 时 间后 的成 骨率 ¨ 。研 究证 明 , 于氧化 锆 种植 对 体 , 一 植体 接 触 率 ( I 可 以 达 到 5 % 左 右 , 骨 种 BC) 3 种
植 体 周 围新生 骨密 度 可 以达 到 宿 主骨 密 度 的 8 % , 0 而钛 种植 体周 围骨 密 度为 7 % 。 4
许 多研 究 已经 证 实 , 化 锆 陶瓷 材料 具 有 良好 氧
的生 物 学性 能 。H Fra bibliotekrA e e H等 于 1 6 最 早 提 出 9 9年
睐 , 目前 牙 齿 美 容 修 复 中 的热 点 。。全 瓷 修 复 是 J 系统 种类 繁多 , 据 材料 的 不 同 可 以分 为 氧化 铝 陶 根 瓷 、 化硅 陶瓷 、 氧 氧化 锆 陶瓷 等 , 中氧 化 锆 陶瓷 在 其
的研 究进 展综 述 如下 。
的体内实验研究 , 均证实 了氧化锆 陶瓷材料 良好 的
生 物学 性 能 , 。 u “ B kt u a A等人 于 19 9 0年 率 先 开 展 了氧 化 锆
1 氧化 锆 修 复 材 料 的种 类
含 氧化锆 的全 瓷材 料 主要 有 : 氧化 钇 稳 定 氧化 锆 ( Y T P 、 化镁 稳 定 氧 化 锆 ( -S 、 3 .Z ) 氧 MgP Z) 氧化 锆 增韧 氧化 铝 ( Z A) J (T 。牙科 用氧 化锆 一般 加 工成
口腔 材 料 器 械 2 1 0 1年 第 2 O卷 第 3期
・
1 5・ 4
氧 化 锆 全 瓷 修 复 材 料 研 究 进 展
De eo v l pm e fz r o a a lc r m i e t r tv a e i l nto i c ni l- e a c r so a i e m t r a s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前牙修复患者100例(235颗)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106颗)和对照组(50例,129颗)。
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率79.1%。
观察组患者牙龈未出现变灰、变黑情况,对照组色泽变化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炎症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4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修复体与基牙间不存在间隙,边缘密合度均处于A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zirconia crown on the anterior tooth. Methods 100 cases (235 anterior teeth)of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materials,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106 anterior teeth)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129 anterior teeth).The control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nickel-chromium alloy-porcelain crow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zirconia single crowns,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irconia all-ceramic anterior crowns with nickel chromium alloy porcelain crow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front teeth.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and control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79.1%.The observation group not change of color,the control group color change incidence rate was 23.3%,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gingivitis incidence rate was 18.9%,the control group was 45.0%,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There is no gap betwee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butment teeth,the edge of the edge is in a level,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or (P<0.05). Conclusion Porcelain-veneered zirconia single crown contribute to the aesthetic of the anterior teeth.[Key words]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Nickel-chromium alloy all-ceramic crowns近年来,随着全瓷系统的推出,为口腔医学修复前牙区的美容修复、牙体缺损以及牙列缺损固定修复方面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美学效果[1-2]。
全瓷修复体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料 由玻 璃 料 、 核 剂 、 色 剂 和荧 光 剂 构 成 , 化 机 理 为 结 晶 成 着 强 增 强 ] 。虽 然 D er的 抗 压 强 度 和 抗 弯 强 度 已 经 比 常 规 陶 io
瓷 有 大 幅 度 的提 高 , 抗 弯 强 度 仍 然 处 于 较 低 水 平 , 被 弃 但 已
时 间确 定 , 序 少 且 精 度 高 。 主要 的 瓷 沉 积 材 料 是 氧 化 铝 和 工
5 Al 。的 高 铝 瓷 制 成 , 度 较 瓷 甲冠 提 高 了 近 5 , O O 强 o 从
而 推 出 了 铝 瓷 甲冠 技 术 。 18 9 3年 S z oi 发 明 了 C rsoe o等 eetr 铝 瓷 冠 , 用 一 种 收 缩 性 极 小 的 铝 瓷 材 料 ( 8 AIO。 , 采 含 5 。 ) 用失蜡注塑法形 成铸 腔 , 铝瓷 坯料 软 化 , 塑形 成 内冠 。 将 铸 经 高 温 烧 烤 , 后 表 面 常 规 上 瓷 而 成 。 18 然 9 6年 由 义 获 嘉 公 司 (v c r 与 苏 黎 世 大 学 冠 桥 系 共 同 研 制 的 ISE rs Io l ) a P - mpes 可 铸玻 璃 陶 瓷 问 世 , 陶 瓷 采 用 失 蜡 注 塑 法 , 高 温 高 压 条 该 在 件 下将 白榴 石增 强 的 玻 璃 陶 瓷 软 化 注 入 型 腔 , 成 雏 冠 , 形 表 面 再 上釉 着 色 而 成 。I SE rs 铸 瓷 具 有 美 观 、 好 的半 P - mpes 良 透 明性 、 牙 釉 质 近 似 的 折 光 性 、 与 良好 的边 缘 密 合 性 及 抗 折
代, 口腔 修 复 领 域 爆 发 了 美 学 革 命 , 瓷 修 复 体 由 于 其 表 面 全
26例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26例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二氧化锆瓷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
[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月~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26例,女性18人,男性8人,其中前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10例,后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4例,前牙缺失1颗者8例,后牙缺失1颗者4例,其中远中游离缺失者有2例。
牙体缺损及缺失牙两侧的基牙牙周组织较好,无松动,口内卫生较好,有3例患者有深覆牙合,其中1例为远中游离缺失者。
2 牙体制备及全瓷冠桥的粘接固定全瓷冠修复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全瓷材料强度及要求与制作特点作出不同的预备量,本文按Vita All-Ceramics的要求制备基牙:(1)切端或牙合面预备:选择合适的金刚砂车针,将切端或牙合面制备出1.5~2mm的间隙。
(2)唇颊面预备: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若唇面弧形明显时,则将唇面分成切(牙合)1/2与颈1/2两个面预备,颈缘先终止于龈上。
(3)邻面预备:切开邻面时注意避免伤及邻牙,消除倒凹,近远中面平行或内聚6°,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
(4)舌面预备:上前牙舌面分成两个面预备:舌窝与隆突下轴壁。
要求预备出在ICP位与前伸牙合时均有足够的间隙;而下前牙不必分成两个面。
舌窝处按舌窝的外形均匀磨除,舌隆突下,需要作出与唇面颈1/3平行的轴壁。
后牙舌面的磨除量需参考颊、邻面。
舌面磨除量≧1.0mm的牙体组织。
(5)颈缘预备:颈缘预备是牙体预备最关键的内容。
颈缘处是修复体与预备体对接的部位,易致龋,要求越密合越好。
全瓷冠基牙肩台的基本形态为直角肩台或大的浅凹形,其宽度根据情况可有不同:肩台的宽度约为1mm,肩台的位置可置于龈上或龈沟内:龈上适合于后牙,前牙的邻面及舌面;龈沟内适用于有美观要求的部位。
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体会

[ ] 刘一涵 , 1 张少锋 , 邵龙 泉 , .n—C r 与 Cro 瓷 等 I ea m e n全 c 底材料饰瓷后透射率的测定 [ ] 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O 6 2O ,
o a d l y, d e W e l g, ee Wa o n c ic l rt n a d gn ia n a rw s f ei e g a s ai t r s n e k ds oo ai n i gv lif mmai n p r ea n wa lo l s. n so l i t s n h o l t , o c li s as e s Co du i n A l—c ・ o e rmi r w n e irt eh rso ai n wi a sa tr l i a f ci o t rmo n e tlp o t ei tr l. a e c n o a tr e t e tr t t s i feo y c n c le e tsw r p o t g d n a rsh t maei s o f o o h l i h i c a Ke o d : A l e a c c o n ; e tlmae as De tlc s t e t rt n yW rs l —c rmi r w s D na tr l ; n a o me c r so i i i a o
度 与邻 牙一致 ; : 色 明暗及 透光度 与邻 牙不 完全 一致 , B级 颜
但其 明暗变化 程度在正常范围之内。 牙龈炎性 反 应 : A级 : 复体 颈部 牙龈 无 可见 的黑 线 ; 修 B 级: 修复体颈部有明显黑线。瓷裂 : A级 : 牙龈无 炎性反 应 , 元 红肿及 出血症状 ; B级 : 龈有 炎性 反应 , 红肿 , 之 出血。 牙 有 触
牙科瓷修复体边缘设计的研究进展

牙科瓷修复体边缘设计的研究进展
吴菡秋;骆小平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5)004
【摘要】陶瓷材料具有脆性大,易折裂等缺点.基牙设计的改良有助于降低修复体的瓷层应力分布,提高临床成功率.本文就近年来金瓷冠,瓷贴面,瓷嵌体以及全瓷冠的边缘设计及其对于瓷层应力分布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对瓷修复的临床操作有所指导.【总页数】4页(P295-298)
【作者】吴菡秋;骆小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金瓷修复体瓷层失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张钊;陈树国
2.金-瓷修复体瓷边缘的制作技术 [J], 张艺权;邓振华;王宝成;邓再喜;张春宝;越野;卢芳丽
3.新型牙科铝瓷全冠修复体的制作工艺 [J], 万乾炳;游伦
4.核瓷和饰瓷厚度变化对全瓷修复体抗弯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靳志亨;李清
5.机加工瓷修复体系统的洞型设计与边缘适合性的关系 [J], 徐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分析

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分析近年来,即刻修复在临床牙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对即刻修复的定义、适应症、研究进展以及优势和限制进行探讨分析。
一、定义和适应症即刻修复是一种牙齿修复技术,它通过将牙冠或者假牙固定在自然牙或者种植体上,以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单个牙齿缺失或者不适合种植体植入的患者。
相比于传统的修复方法,即刻修复具有简单、快速和可逆的优势。
二、研究进展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效果、生物学特性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在临床效果方面,研究发现即刻修复可以有效地恢复缺失牙齿的外观和功能。
多项研究显示,即刻修复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
此外,即刻修复还可以在一次治疗中完成,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经济负担。
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发现即刻修复与天然牙齿组织之间的适应性良好。
通过合理设计修复体的形态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少对患者组织的侵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即刻修复的外观和功能表现满意。
即刻修复可以实现良好的牙齿美学效果,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然而,即刻修复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即刻修复需要在一次治疗中完成,对牙医的技术要求较高。
其次,即刻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修复体的牙齿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此外,由于即刻修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牙齿状态和组织健康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适应症时,牙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牙齿状态和个体差异。
三、优势和展望即刻修复作为一种牙齿修复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即刻修复可以在一次治疗中完成,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经济负担。
其次,即刻修复可以有效地恢复缺失牙齿的外观和功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此外,即刻修复还可以减少对患者牙齿组织的侵害,从而降低了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
展望未来,即刻修复的研究应继续深入。
首先,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索即刻修复在不同适应症下的临床疗效和生物学特性。
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打印研究进展

第42卷第6期2023年6月硅㊀酸㊀盐㊀通㊀报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42㊀No.6June,2023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研究进展周远恒,陈才俊,葛军显,王佳新,魏瑞勇,邢占文(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苏州㊀215131)摘要:由龋病㊁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的牙齿缺失在我国十分常见,临床上主要采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㊂氧化锆凭借优异的力学性能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好的美学表现成为齿科修复领域的理想修复材料㊂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减材制造虽然加工精度高,边缘适合性好,但是存在材料浪费㊁刀具磨损和咬合面窝沟处制作精度不足等缺点㊂增材制造(3D 打印)作为快速成型技术的典型代表,满足构建精准㊁个性化和复杂结构全瓷冠的基本要求,有望成为全瓷冠制备的潜在候选技术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研究团队在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及应用的进展,对陶瓷浆料组成㊁打印过程支撑结构设计㊁打印参数优化㊁后处理工艺路线以及打印后产品性能的评价进行综述与分析,并辅以大量实例进行说明;最后指出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领域未来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一定指导意见㊂关键词:口腔修复;全瓷冠;氧化锆;增材制造(3D 打印);光固化;浆料;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174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1-1625(2023)06-2150-11Research Progress of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s via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ZHOU Yuanheng ,CHEN Caijun ,GE Junxian ,WANG Jiaxin ,WEI Ruiyong ,XING Zhanwe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31,China)Abstract :Dental diseases such as 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itis often lead to tooth loss,which is common in China.Clinically,oral restoration is mainly used for treatment.Zirconia,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etter aesthetic performance,has become an ideal restorative material in the field of dental restoration.Traditional computer aided design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D /CAM)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 has the high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good marginal adaptation,but it has shortcomings such as material waste,tool wear and insufficient accuracy in the production of occlusal grooves.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additive manufacturing (3D printing)meets basic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precision,personalization 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 all-ceramic crowns,and is expected to be a potential techn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l-ceramic crowns.The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ea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s using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were reviewed.The ceramic slurry composition,design of printing process support structure,optimization of printing parameters,post treatment process rout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inted product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ccompanying by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for explanation.Finally,the challenges that will be faced in the future in the field of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s via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have been pointed out,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vided.Key words :oral restoration;all-ceramic crown;zirconia;additive manufacturing (3D printing);stereolithography;slurry;mechanical property 收稿日期:2023-02-27;修订日期:2023-03-24基金项目: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SYG202040)作者简介:周远恒(2003 ),男㊂主要从事陶瓷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的研究㊂E-mail:3228507672@通信作者:邢占文,博士,副教授㊂E-mail:xingzhanwen@0㊀引㊀言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统计数据,近年来龋齿㊁牙列缺损/缺失㊁牙列畸为常第6期周远恒等: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研究进展2151㊀见的口腔疾病,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义齿修复已成为我国口腔修复领域关注的重点㊂基于减材制造原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已经促使口腔种植修复学的重大改进[2],上述方法可以生产可靠且具有精确尺寸的义齿修复体,并显著缩短生产周期㊂然而,CAD /CAM 在制造过程中材料浪费严重,所用切削刀具易被高硬度的陶瓷材料磨损,并且在铣削过程中极易在冠表面引入微裂纹,这种裂纹在降低修复体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影响了其美学表现㊂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 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累加材料来制造零部件的先进制造方法,与减材制造相比,3D 打印不受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几乎可以构建任意几何特征零件,尤其适用于个性化医疗产品的制造㊂目前,聚合物和金属3D 打印已成功应用于种植导板㊁金属基底冠㊁活动义齿支架㊁种植体和隐形矫治等口腔修复领域,成为3D 打印技术快速拓展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㊂图1㊀采用S65医疗CeraFab 系统制造的3D 打印牙科医疗构件:(a)牙科植入物;(b)氧化锆牙桥;(c)着色的臼齿冠;(d)未着色的臼齿冠;(e)氧化锆植入物和基台[8]Fig.1㊀3D-printed dental medical devices made on a CeraFab system S65medical:(a)dental implants;(b)zirconia bridge;(c)molar crown precolored;(d)molar crown uncolored;(e)zirconia implant and abutment [8]基于患者对无金属义齿修复体需求的不断增长,氧化锆凭借优越的抗弯强度㊁断裂韧性㊁生物相容性㊁化学稳定性和适中的价格,逐渐取代了玻璃陶瓷㊁金属和复合树脂等材料,成为备受患者欢迎的牙科修复材料[3-4],同时也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对象㊂研究[5-6]表明,与金属修复材料相比,氧化锆全瓷冠可调节口腔修复患者的牙体修复效果,改善龈沟出血状态,安全性更高㊂与其他全瓷修复材料相比,氧化锆强度高,可以很好地保护剩余牙体,适合构建仿生牙冠㊁牙桥[7]㊂尤为重要的是,氧化锆对光线有良好的通透性,能通过牙白色的基底冠,与人体的真牙存在高度的相似性[5],满足了广大患者对真实性㊁美观性的要求㊂全瓷冠是一种型面复杂且对精度要求极高的不规则曲面拟合体,光固化3D 打印技术可满足其精准㊁个性化和复杂结构构建的基本要求,有望成为氧化锆全瓷冠制备的潜在候选技术,基于此技术打印的典型牙科产品如图1[8]所示㊂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基于光固化原理的3D 打印技术,并从陶瓷粉体和分散介质的角度分析了氧化锆陶瓷浆料构成,总结了现阶段后处理工艺路线㊁支撑策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并针对基于光固化3D 制备氧化锆全瓷冠给出一定指导意见㊂1㊀基于光固化原理的陶瓷3D 打印技术陶瓷光固化3D 打印均起源于光敏树脂的各类光固化成型技术[9],常见的种类包括立体光固化(stereolithography,SL)㊁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on,DLP)和双光子聚合(two-photon polymerization,TPP)等㊂以上技术通常是利用陶瓷粉体与光敏树脂㊁分散剂㊁引发剂等混合制备具有较高固含量㊁高分散㊁低黏度的陶瓷浆料,经特定波长的紫外光辐照,通过光敏树脂的固化将陶瓷颗粒黏结成所需的复杂形状,再经高温排胶㊁烧结处理后得到最终的陶瓷构件[10]㊂图2为光固化3D 打印技术原理图㊂SL 是一项起源较早㊁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3D 打印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2(a)所示㊂通过控制355nm 紫外线光束选择性辐照陶瓷浆料表面,引发光敏树脂发生光聚合反应,将陶瓷粉体黏结在一起,固化完一层后,打印平台降低一个层厚,再重复之前操作,层层叠加便可得到陶瓷零件生坯[9],而后再对生坯进行脱脂和烧结便可得到致密㊁具有复杂结构的陶瓷部件[11]㊂DLP 与SL 具有一定相似性,本质均是基于SL 的掩模技术,不同之处在于DLP 采用面曝光的方式[12],主要成型波段为405nm 的紫外光,其工作原理如图2(b)所示㊂DLP 技术的核心器件是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利用DMD 一次性将图像投射到整个陶瓷浆料表面进行面曝光,实现浆料整层固化,每曝光一层后打印平台上升一个层厚的高度,刮刀进行一次刮平,而后打印下一层,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实物成型[13]㊂TPP2152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是新兴的微纳3D 打印技术,该技术用高强度激光聚焦照射浆料,使浆料发生双光子吸收从而实现高精度3D 打印,其工作原理如图2(c)所示㊂近期已有研究[14]证实了按照经典粉末加工路线将TPP 应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先进陶瓷结构的可行性㊂图2㊀光固化3D 打印技术原理图Fig.2㊀Schematic diagram of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technology 2㊀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2.1㊀氧化锆打印浆料浆料的组成对最终打印产品的性能具有决定作用,优良的陶瓷浆料应具有黏度低㊁固含量高㊁稳定性好㊁均匀分散等特点㊂目前,用于光固化3D 打印的氧化锆陶瓷浆料体系主要由陶瓷粉体和分散介质组成㊂2.1.1㊀陶瓷粉体陶瓷粉体作为光固化浆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物理特性如比表面积㊁粒径大小与分布㊁颗粒形貌等对浆料的流变性能㊁固化性能以及烧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Li 等[15]使用9种不同的氧化锆粉体制备光固化树脂基浆料,发现选择低比表面积㊁形貌接近球形的粉体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间的摩擦,继而降低浆料的黏度㊂此外,粒径也是陶瓷粉体的重要性能指标㊂研究[16]表明,粉体的粒径越小,其所含的表面能就越高,陶瓷晶粒尺寸随着粒径减小而逐渐增大,在烧结过程中获得的驱动力也变大㊂因此,小粒径粉体更具烧结活性,有助于提高最终打印件的力学性能[17-18]㊂然而,粒径的变化对光动力学也会产生影响,在固含量一定的条件下,陶瓷颗粒粒径的减小意味着颗粒数量的增多,这使得散射中心增加,从而降低了陶瓷浆料的反应性,最终影响坯体强度和尺寸精度[19-20]㊂值得注意的是,单一粒径的离散颗粒密堆积时会存在较大的空隙率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粒径级配,在大粒径颗粒空隙间分级填充细小颗粒,则可改善浆料的稳定性㊁降低黏度和提升固含量等㊂例如,Xing 等[21]研究双峰粒径分布对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时,采用70%(体积分数)Al 2O 3粗粉(粒径为1μm)㊁15%(体积分数)Al 2O 3细粉(粒径为200nm)和15%(体积分数)ZrO 2粉(粒径为200nm)的多级配复合粉体配制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um,ZTA)陶瓷浆料,经成型㊁脱脂烧结处理后获得致密度为99.4%的ZTA 陶瓷,其硬度可达(19.20ʃ0.89)GPa㊂氧化锆㊁氧化铝等粉体呈亲水性,与树脂相容性差,不利于颗粒在光敏树脂中均匀分散[22]㊂因此,通常在粉末预处理阶段使用表面改性剂来调节陶瓷颗粒与光敏树脂之间的相容性㊂表面改性剂可与陶瓷粉体颗粒表面羟基发生反应,使表面改性剂的分子基团外附于陶瓷颗粒表面,从而使其呈亲油性㊂同时,利用基团的空间位阻或静电斥力作用,可改善陶瓷粉体在光敏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稳定性和降低浆料黏度㊂Sun 等[23]研究了硬脂酸㊁油酸㊁硅烷偶联剂(KH560)及Variquat CC 四种改性剂对ZrO 2浆料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3%(质量分数)的BYK 作为表面改性剂时所配制的ZrO 2浆料黏度最低㊂2.1.2㊀分散介质分散介质主要由单体㊁稀释剂㊁分散剂和光引发剂组成,在浆料体系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㊂单体作为陶瓷浆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固化后坯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24]㊂单体可分为第6期周远恒等: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 打印研究进展2153㊀单官能团单体和多官能团单体,后者凭借更多的官能团使其在聚合反应中交联密度更高,打印的生坯具有更高的强度与硬度[25-26],但黏度也更高㊂稀释剂不直接参与光固化交联反应,但却能通过嵌入聚合物来减小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摩擦力,通过降低交联密度来调控素坯的内应力[27],对坯体的后处理环节影响重大[28]㊂分散剂在一定浓度下可改善陶瓷颗粒与陶瓷颗粒㊁陶瓷颗粒与介质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此来降低黏度[17],提高固含量上限㊂然而当固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絮凝,使浆料黏度迅速上升㊂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来看,主要有空间位阻稳定和静电稳定[25]㊂由于陶瓷浆料体系是非极性的,单凭静电稳定难以起到良好的分散效果,因此空间位阻稳定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含锚定基团的高分子分散剂通过离子键㊁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吸附在粉体表面上,利用分子自身主链及分子上与水相互作用的溶剂化链段形成较厚水化层[29],使粉体相互靠近时会由于溶剂化链的空间障碍而相互弹开,以实现浆料稳定悬浮和固含量的提升㊂Li 等[30]㊁韩卓群等[31]对分散剂的种类及配比展开研究,成功制备了固含量高㊁黏度低㊁稳定性好的陶瓷光固化浆料㊂2.1.3㊀氧化锆陶瓷浆料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科研团队对氧化锆陶瓷浆料的制备展开研究,本文对一些较有影响力团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具体如表1所示㊂表1㊀光固化3D 打印氧化锆陶瓷浆料配方Table 1㊀Paste formulation of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zirconia ceramicNo.Particle size D 50/nm Solid loading (volume fraction)/%Monomer type Dispersant Photoinitiator Reference 130055HDDA,TMPTA,DPHA TEGO685819[32]220040HDDA,TMPTA Hypermer KD1TPO [33]320042HDDA Solsperse 41000TPO [34]420083∗HDDA,PEGDA (molar ratio is 7ʒ3)DISPERBYK TPO [13]59039HDDA,PPTTA (molar ratio is 7ʒ1)ANTI-TERRA-U100Irgacure 184[35]663042ACMO,TMPTA,EA DISPERBYK-103 [30]738540ACMO,TMPTA,EA Variquat CC-42NS 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oxide [36]820040HDDA,PPTTA,PPG [37]920040HDDA,TMPTA (molar ratio is 4ʒ1)KOS110TPO [17]㊀㊀注: ∗ 表质量分数;HDDA 为1,6-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MPTA 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PPTTA 为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DPHA 为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PEGDA 为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ACMO 为4-丙烯酰吗啉;EA 为丙烯酸乙酯;PPG 为聚丙二醇;TPO 为TPO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㊂单体是浆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样,但纵观各浆料配方,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广泛应用于各浆料配方中,被证实是一种黏度低㊁稀释性较强的单体,同时提供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良好的固化性能;Irgacure 184和TPO 作为常见的光引发剂,通过吸收辐射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交联固化;在分散剂的选用方面,各团队各不相同,但有研究[15,30]表明,含锚定基团的高分子分散剂在陶瓷浆料体系中较其他分散剂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㊂因此,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尝试新的单体组合并使用含锚定基团的高分子分散剂可能是未来该领域发展的关键㊂2.2㊀成型和后处理工艺对于氧化锆全瓷冠成型而言,SL 与DLP 是两种最常见的光固化打印工艺,打印时需根据实际浆料优化调整打印工艺参数㊂2.2.1㊀打印工艺参数打印工艺参数的调节通常是为了提高打印过程中的能量密度,使光固化过程进行得更完整,以得到更好质量的素坯㊂能量密度的大小主要由激光功率㊁扫描速度㊁分层厚度和曝光时间等决定㊂研究表明,SL 打印时固化深度应足够大,以确保零件各层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力,从而具备更优的性能[23]㊂对陶瓷颗粒体系而2154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言,固化深度C d 与能量密度E i 的关系可以用Jacobs 方程[38]来描述,具体如式(1)所示㊂C d =D P lnE i E c ()(1)式中:D p 为浆料灵敏度;E c 为临界能量㊂由式(1)可知,合理控制E c 和D p 有助于增加C d ㊂Tomeckova 等[39-40]研究了陶瓷浆料光固化E c 和光引发剂㊁惰性染料㊁抑制剂浓度的关系,发现E c 与光引发剂浓度成反比,与惰性染料浓度成正比,与抑制剂浓度成正比;Gentry 等[41]对陶瓷浆料光固化时的C d 和固化宽度D b 进行了研究,发现固化宽度E c 远大于固化深度C d ,且E c 随粉末与单体溶液折射率之比对数的增加而减小,粉末和单体溶液的折射率之比(Δn /n 0)与D b 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41]㊂通常,分层厚度越小,固化过程越充分,打印精度越高㊂但过小的分层厚度会在X 和Y 方向引起过固化,使打印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实际尺寸大于设计尺寸,影响打印精度㊂杨建明等[42]在每层37s 曝光时间时改变层厚,发现在层厚为0.20mm 时相对误差最小㊂聂文忠等[43]就分层厚度对打印精度的影响展开了研究,通过对空心椭圆柱体的打印时不断改变分层厚度,测量打印精度得出图4所示的关系曲线[43]㊂图3㊀粉末和单体溶液的折射率之比(Δn /n 0)与D b 的关系曲线[41]Fig.3㊀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refractive index contrast (Δn /n 0)and D b[41]图4㊀不同分层厚度下表面粗糙度均值[43]Fig.4㊀Mean surface roughness under different layer thicknesses [43]㊀㊀同时,上述几种工艺参数时间也相互影响㊂分层厚度越小,固化一层所需的E i 也越小,在激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曝光时间可以相应缩短,但产品所需的生产周期会变长㊂因此,根据浆料特性确定合理的打印参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2.2.2㊀脱脂工艺和烧结制度脱脂是陶瓷光固化3D 打印过程中最难控制㊁耗能最大且耗时最久的工序,奥地利Lithoz 公司建议的氧化锆脱脂烧结时间长达120h,这让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义齿加工行业难以接受㊂脱脂工艺的制定严重依赖素坯中有机组分以及光交联体系分解的难易,升温速度过快极易出现微观和宏观缺陷,且这种缺陷难以通过烧结过程弥补㊂因此,针对全瓷冠的尺寸特点,结合浆料组成研究更高效的脱脂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Sun 等[23]制备的固含量为42%(体积分数)的氧化锆陶瓷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但其在后处理方面出现收缩率过高的问题㊂为此,王亚宁等[32]对基于混杂体系树脂制备氧化锆陶瓷素坯的脱脂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在0~500ħ通入氮气气氛,减少该温度区间内C㊁H 元素的氧化排气过程,有效地避免了开裂现象,同时获得了更高的脱脂效率;Zhang 等[44]研究了陶瓷粉末的素坯在空气㊁真空㊁氮气三种不同环境下的脱脂过程,发现在真空中脱脂效果比在氮气中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热解和有机物的汽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氮气气氛下不能迅速从坯体中散出,从而引发坯体产生裂纹与分层㊂此外,还有科研团队[45-46]采用分步脱脂的方式,先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完成碳化处理,而后再转入空气气氛中脱脂,这样既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的大量气体,产生的残碳也可以在后续空气气氛脱脂中烧除,从而有效降低坯体损坏率㊂陶瓷的烧结通常安排在脱脂工艺之后,常见的方式有热压烧结和常压烧结㊂根据不同的浆料体系制定第6期周远恒等:氧化锆全瓷冠光固化3D打印研究进展2155 合理的烧结工艺是获得致密陶瓷构件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骆小平);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赵云凤)·综述·牙科全瓷冠修复的研究进展骆小平 赵云凤 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尤其是其独特的美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1]。
然而,由于牙科陶瓷的脆性大、强度差,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1962年,Weinstein 等[2]发明了瓷附熔金属技术,将金属基底结构的强度和瓷的美学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一定美学效果的金瓷冠桥修复体。
这一技术目前已成熟且在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瓷附熔金属修复体的基底结构是金属,光线不能在基底结构中传导,直接影响了修复体的透光性,使其缺乏自然牙的活力。
同时,烤瓷合金中的金属离子不仅能使瓷修复体发生褪色,而且部分患者对金属有过敏反应[1]。
这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不需金属基底结构的全瓷冠系统的研制。
近十年来,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完善牙科用陶瓷材料,使其强度和韧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目前的牙科陶瓷材料不仅可以制作嵌体、贴面,而且可制作色泽类似于天然牙的全瓷冠。
这些制作全瓷冠的陶瓷材料,按制作技术不同可分为:①常规粉浆瓷(conventionalpowder2slurryceramics),②铸造陶瓷(castableceramics),③可切削陶瓷(machinableceramics),④热压陶瓷(hot pressableceramics),⑤渗透陶瓷(infiltrated ceramics)。
一、临床常用的全瓷冠修复材料及其制作技术11常规粉浆涂塑技术:它是采用一定量的白榴石晶体粉末和长石瓷粉末混合在一起,用蒸馏水调拌成粉浆,涂塑在特种耐火代型材料上,经过高温烧结制成全瓷冠的技术。
由于它具有长石瓷的色泽和透光性,因而,一次成型就能完成全瓷冠制作[3]。
常用的粉浆涂塑瓷有OptecHSP和DuceramLFC。
21铸造玻璃陶瓷技术:1972年,Grossman[4]报道了用可切削玻璃陶瓷经熔化、铸造制作牙科嵌体、贴面和人造牙冠的修复技术。
80年代中期,登士柏公司和康宁公司合作开发出离心铸造机和瓷化炉。
玻璃陶瓷修复体制作工艺是在高温(1350℃~1400℃)下将富含SiO2和K2O的玻璃进行熔化,通过失蜡技术进行玻璃的铸造成型,制成修复体的坯体。
再经过650℃的热处理成核并在1075℃高温下控制晶核生长,形成四硅氟云母晶体,提高玻璃陶瓷的强度和韧性。
由于这种陶瓷的透光性好并能混合来源于自然牙和周围软组织的颜色,产生变色龙作用(chameleoneffect),因而,修复体的表面仅需着色处理即可满足一般临床要求。
80年代末期,临床医生开始利用铸造Dicor陶瓷制作基底冠,其表面用美学性能好的长石瓷作饰瓷处理,制作出一种新型的陶瓷全冠(Willisglasscrown)[5]。
常用的铸造陶瓷有Dicor,CeraPearl和OlympusCastableCeramic。
31热压铸陶瓷技术:热压铸陶瓷制作技术首先由瑞士苏黎世大学口腔修复材料系于1983年研制成功。
1986年他们与列支登士敦牙科公司合作开发研制出IPS2Empress陶瓷块和EmpressEP500热压炉。
热压陶瓷制作工艺是将修复体蜡型放置在一个特殊设计的圆柱型炉模上,用磷酸盐包埋料包埋。
当模型加热到850℃时,打开上盖放入瓷块并盖上氧化铝推进棒,按下自控按钮。
炉内即按给定程序自动加热到1150℃并维持20min,粘滞的玻璃陶瓷材料在013~014MPa压力下注入腔型,完成瓷修复体的成型。
在随后的瓷表面处理上有两种方法可获得满意的色泽。
一是用与基体材料成份相似的表面釉瓷进行着色处理,得到相应的颜色,釉瓷厚度一般为50~60μm;二是表面饰瓷,在制作外形完整的蜡型后,去除将成为透明牙釉质部分的蜡,仅保留牙本质部分进行包埋,常规热压成型。
然后,在表面用常规长石瓷进行饰瓷[6]。
热压铸技术不仅可使全瓷修复体成型,而且可提高瓷的致密度和白榴石晶体的含量,从而改善瓷的强度。
这一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用的热压瓷有IPS2Empress。
41In2Ceram技术:In2Ceram技术是法国人Tyszblat[7]于1987年发明的制作高强度、低收缩全瓷冠的技术,也是牙科陶瓷全冠制作中唯一使用其专利技术命名的制作技术。
其方法是将高纯度细颗粒的Al2O3粉末制成高体积分数(>65vol%)的注浆,涂塑在In2Ceram专用石膏代型上,通过石膏的毛细管作用吸收水份。
然后将模型放在In2Ceram炉内在1100℃温度下烧结2h,形成多孔的Al2O3骨架。
在Al2O3骨架上,采用特殊的镧硼硅玻璃,在1150℃高温下进行渗透,玻璃基质通过毛细管作用逐渐渗入到多孔的氧化铝核中。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陶瓷强度是常规玻璃陶瓷强度的2~3倍[8]。
经过玻璃渗透后的氧化铝核,再用Vitaalpha瓷进行表面饰瓷,即可得到理想的类似于自然牙的修复体。
常用的In2ceram瓷有VitaIn2ceramalumina和VitaIn2ceramspinal。
51CAM加工成型技术:1986年西门子公司率先将牙科CAD/CAM商品化,生产出CerecⅠ型牙科CAD/CAM系统。
但它仅能完成简单的嵌体和前牙贴面的制作,不能制作全冠和后牙嵌体的咬合·85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3月第35卷第2期 ChinJStomatol,March2000,Vol35,No.2面。
1994年西门子公司又推出CerecⅡ型牙科CAD/CIM系统,不仅能完成嵌体、高嵌体及前牙贴面的制作,而且能制作全瓷基底冠和咬合面形态完整的全瓷冠。
它是通过光学摄像系统采集印模,在计算机上进行修复体设计并将图形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传入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进行修复体的加工。
1992年瑞士推出CelayCopy2milling系统,它的制作原理如同配钥匙一样,首先制出一个暂时性的树脂修复体轮廓,并以此作为模坯,用一机械式描绘系统描记模坯形状并使其同步传到加工系统,进行修复体的制作。
这些CAD/CAM系统的研制成功为牙科全瓷修复技术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它们均是采用工业预成瓷块,经过机械加工方法得到形状复杂的牙科修复体。
常用的切削瓷有VitaMarkⅠ、Vita MarkⅡ、DicorMGC、DicorMGC2F、VitaIn2 Ceramaluminablock、VitaIn2Ceramspinal block。
未来的牙科CAD/CAM系统发展趋势是:①操作将更简单,成本更低;②能够稳定地从口腔内或模型上获取牙体预备情况;③制作inlay、onlay和全冠完全自动化;④快速完成修复体不超过10分钟;⑤易于更新并力求准确地获取龈下边缘情况[9]。
二、常用牙科全瓷冠修复材料的比较[1,10,11]从表1中列出的5类临床常用全瓷冠制作材料的特性可以看出,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的是In2Ceram渗透瓷,最低的是VitaMarkⅡ透长石瓷。
透光率最大的是Dicor铸造陶瓷和DicorMGC切削瓷;透光率最小的是In2Ceram渗透瓷。
从临床制作工艺比较,制作最简单的是VitaMarkⅡ、DicorMGC切削瓷和OptecHSP粉浆瓷,操作工艺最复杂的是In2Ceram渗透瓷。
对于上述5种全瓷修复系统来说,每种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临床选用材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加以采用。
如,前牙冠可选择透光性较好的Dicor瓷,后牙冠应选择强度高、韧性好的In2ceram渗透陶瓷。
三、牙科全瓷修复技术的临床评价高强度、良好的适合性与可以接受的美学效果,是固定修复体所必须的。
尽管牙科陶瓷在测试时有很高的强度,但在受到拉应力时由于其表面的裂纹和微裂使之易于折裂。
Thompson等[12]用定量断口组织分析测定临床失败玻璃陶瓷冠的折裂应力为45~95MPa,仅为Dicor材料本身强度的50%。
这是由于Dicor材料断裂韧性低,制作过程中在Dicor玻璃陶瓷表面引发的裂纹降低了实际强度的缘故。
1988年Moffa等[13]报道Dicor全瓷冠使用3年的临床效果,用于前牙修复失败率为315%,后牙全冠修复的失败率为3513%。
尽管目前很多研究已采用ZrO2和Al2O3颗粒来增韧可铸造玻璃陶强度,但临床应用效果尚未见报道。
1994年Hankinson和Cappetta等[14]报道了使用白榴石加强的OptecHSP全瓷系统,制作159个全瓷冠(25个磨牙,88个前磨牙,46个前牙)观察5年的临床结果。
前牙、前磨牙、磨牙修复失败率分别为0、213%、24%。
1995年Sorensen等[15]报道了75个IPS2Empress全瓷冠使用1~30个月后,无1例临床失败。
1996年,Pr¨o bster[16]对95个In2Ceram全瓷冠(其中后牙68个,前牙28个)修复体追踪观察4年后,未见1例失败。
适合性的各种测量值的差别很大,且与测量方法密切相关。
但明确冠边缘粘固剂厚度是有实用意义的。
尽管美国牙医协会认为理想的粘固层厚度为25~40μm,但实际临床冠桥边缘粘固层厚度远超了这个标准。
最早使用的牙科CAD/CAM系统制作的修复体,在戴入基牙后粘固层厚度约为60~150μm[1],而目前的设备制作的修复体粘固层厚度仅为56μm[17]。
Dicor全冠在使用最新研制的Dicorplusceramics饰瓷后,制作的Willis玻璃陶瓷冠边缘粘固层厚度为30~60μm[1]。
Shearer等[18]的研究表明,常规In2Ceram技术制作的全瓷冠的边缘粘固层厚度为19μm。
综上所述,每一种全瓷修复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非尽善尽美,使用者必须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牙科陶瓷材料以及简单的工业预成瓷块方式经CAD/CAM加表1 临床常用牙科全瓷冠修复材料的比较材料商品名分类晶体成分晶体大小(μm)弯曲强度(MPa)断裂韧性(MPam1/2)弹性模量(GPa)透光率(%)其他特征所需的 特殊器材 Optec HSP 粉浆瓷白榴石10~151051129641927~35对自然牙磨损大,一次成形易酸蚀特殊代型材料IPS Empress 热压瓷白榴石10~151271129681922~32表面需着色或饰瓷,易酸蚀特殊包埋料及热压炉In2Ceram 渗透瓷氧化铝1~544641612851~3表面需饰瓷但不易酸蚀特殊代型材料及高温炉Dicor 铸造瓷云母5~71251131731548表面需着色,易磨损,DicorPlus易作核冠特殊包埋料、铸造及瓷化设备Dicor MGC 切削瓷云母1~51841156832硬度接近牙釉质,易酸蚀CAD/CAMVita MarkⅡ切削瓷透长石5781186325~35硬度接近牙釉质,易酸蚀,有数种颜色CAD/CAM·95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3月第35卷第2期 ChinJStomatol,March2000,Vol35,No.2工制作的全瓷冠桥,将是21世纪牙科陶瓷修复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