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预防

合集下载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黄其国;黄万光【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4【总页数】2页(P90-91)【作者】黄其国;黄万光【作者单位】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正常母牛分娩后12h之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病因复杂,常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力和产奶量,而且还可以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及其治疗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1 胎衣不下的病因1.1 饲料条件奶牛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或供应不稳定时,胎衣不下发病亦随之增高,如果日粮中有足够的青干草和多汁饲料,每头成年乳牛每天喂给胡萝卜5kg以上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或者不发生。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日粮搭配是预防和降低乳牛胎衣不下的疾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分娩季节根据我场多年的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的病史表明,发现奶牛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平均为19.11%,10~12月份最低,平均为9.1%,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

武威地区7~8月份天气炎热,气温干燥,蚊蝇较多,严重影响着奶牛的食欲及休息,牛群体表散热能力弱,导致奶牛在高温环境中采食量较少,体质虚弱,产前营养不良,致使奶牛气血两亏,而发生胎衣不下。

1.3 胎次关系随着奶牛胎次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与胎次增长呈正相关。

1~3胎发病率为8.3%,6胎以上平均为13.7%,两者差异极显著。

伴随胎次增加,产道损伤或胎衣不下使子宫和阴道的感染机会增多,因此奶牛群中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增加,随着奶牛年龄的偏大,胎次增加和长期泌乳,母牛体质逐渐下降,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弱,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粘连,分娩后引起胎衣不下。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机理及诊治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机理及诊治

有 试 验 证 明 . 小 鼠 子 宫 肥 大 细 胞 的数量在妊娠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 而 在 临 产 前 突 然 升 高 ;小 鼠 子 宫 上 皮 内 淋 巴细 胞 与 子 宫 肥 大 细 胞 的 数 量 变 化 基 本 平 行 。 在 妊 娠 期 子 宫 肥 大 细 胞
之 一 。 由 于 滞 留在 子 宫 内 的 胎 衣 发 生
分 较 多 。2 h后 未 将 胎 衣排 m者 ,胎 衣 4
开 始 腐 败 并 有 恶 臭 味 人 手 检 查 ,产 道 及 子 宫 内环 境 温 度 高 .蓄 积 有 炎 性 产 物 及 发 臭 的 胎 水 ,有 的 如 果 冻 样 。病
牛 弓腰 拘 尾 。 不 断 努 责 做 排 尿 状 。 体
12 遗 传 因 素 . 24 中 兽 医 发 病 机 理 .
中兽 医 有 关 胎 衣 不 下 机 制 的报 道
较 少 。 中 国 传 统 医 学 一 般 认 为 母 畜 胎
衣 不 下 多 因 饲 养 失 调 ,管 理 不 善 .产 后 无 力 , 风 冷 相 干 ,致 使 血 脉 受 寒 , 淤 血 郁 结 所 致 。 由 于母 牛 产 后 出血 过 多 . 常 引 起 津 枯 血 燥 ,产 道 干 涩 . 血
23 胎 衣 不 下 与 免 疫 的 关 系 .
治 疗 本 病 以 促 子 宫 收 缩 促 进 胎 儿
胎 盘 和 母 体 胎 盘 分 离 .预 防 胎 衣 腐 败
和 子 宫感 染 为 主 。
( )垂 体 后 叶 素 6 一 O I 乙烯 雌 1 0 IOU
酚 2m 0 g肌 肉 注射 ,可 使 子 宫 开 放 ,增 加 子 宫 血 液 循 环 ,提 高 子 宫 肌 对 催 产 素 的敏 感 性 , 加 强 子 宫 收 缩 。 对 产 后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葡 萄糖 酸钙 注射液 30 50毫升 。 0~0
产后胎 衣不 下发 病率 为 5% , 白质水 平在 1% ̄ , 0 蛋 5 , - 1
产后胎 衣 不下 的 发病 率 为 2 %。但 干奶 期 如果 能量 0 过 高则会 导致 牛过肥 , 同样 也会 引起 胎衣不 下 。 干 奶期 牛 的 H粮 中硒 、 生素 A、 维 维生 素 E含 量
肉注 射每 隔 1 5天 1 , 产前 1 可 降低 本 病 的发 次 至 月
病率。
是病理 性疾病 , 主要 的是 营养代 谢性疾病 。具体病 更
因分析 如下 。 干 奶后 期 日粮 中钙 和磷 的含 量过 多 。 干奶期 日
分娩 当天 可用 颈部 皮 下 注射 初 乳疗 法 来 缓解 本 病 的发生 , 一般 一 次性 颈部 皮下 注射初 乳 2 O毫升 。 产前 J 期 对 年老 体弱 及 有过 胎 衣 不 下病 史 的 星 牛 , 肉注射 1 肌 次维生 素 D 。
如 用 上 述 药 物仍 不见 效 ,可 试 用 05 . %黄 色 素
5 ~0 0 10毫升 , 糖 盐水 1 0 ~ 0 含 0 20 0毫升 , 脉注射 , 0 静 对产 后子 宫 内膜 炎 、 胎衣不 下有 良效 。 中药 治疗 可 用 “ 灵 汤 ”, 牛胎 衣 不 下有 一定 参 对
3 防治 措 施
土霉 素 2克或 金 霉素 1 , 1%生 理盐 水 5 0 克 用 0 0 毫 升 溶解 , 热 后 注入 子 宫 , 使 胎 儿胎 盘 缩 小 , 温 促 利
于胎 衣排 出 。
不足, 可增 加胎 衣不下 的发 病率 。经 过大 量的饲 养实
验证 明 , 于奶 牛的 日粮 中补充硒 、 在 维生 素 A、 维生 素 E, 大大 降低胎 衣不下 的发 病率 。 可 周产 期 牛血 液激 素 比例 不正 常 ,前 列 腺 素 F a 2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其 粪 便 排 尽 。然 后 用 03 . %高 锰 酸 钾 或
是 碘伏 或新 清尔灭 等消毒外 阴部 ,向 子 宫 内 灌 人 l %氯 化 钠 5 0毫 升 .而 0 0 后 左 手 握 住 外 露 胎 衣 ,右 手 顺 阴 道 伸
预 防 因 为 予 宫 内 膜 炎 引 起 新 生 胎 儿 胎
配 种 前 做 经 产 母 牛 生 殖 系 统 的 检 查 .确 保 奶 牛 在 配 种 前 的 生 殖 系 统 正 常 . 一是 可 以 确 保 奶 牛 的首 次受 胎 率 ; 二 是 奶 牛 在 受 孕 后 不 会 因为 子 宫 炎 症 、
产 道炎症 而引起 流产 ; 是 可 以 有 效
天 舍 外 运 动 不 少 于 4小 时 .一 是 有 利
疾 病 之 一 ,此 病 发 病 原 因 比 较 复 杂 ,
对 病 牛 的 繁 殖 力 和 产 奶 量 均 有 较 大 影 响 。病 牛产 后 长 时 间 ( 3个 月 以后 )不 发 情 或 是 发 情 不 正 常 或 是 看 似 正 常 但 屡 配 不 孕 .或 是 病 牛 产 后 产 奶 量 明 显
于母 体 的营 养 吸 收 ,身体 强 壮 结实 ;
二是 防止 胎 儿 过 大 引 起难 产 。
34 注 射 药 物 预 防 .
次 ,连 用 天 。 21 0 0年 5月 2 O日弥 渡 县 弥 城镇 双
对 有 过 胎 衣 不 下 病 史 的 牛 及 体 质
低 于 正 常 水 平 等 都 是 由 于 胎 衣 不 下 或
资源育 繁
甚 至 引 发 全 身性 感 染 。
2 发 病原 因

4 激 素 疗 法 :用 垂 体 后 叶 素 5 ~ . 2 0 1 0国际 单位 肌 肉注 射 或 下 注射 .2小 0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
11 干 奶 后 期 日粮 中钙 和 磷 的 含 .
量过 多
子宫 持 久扩 张 ,产 后 收 缩无 力 。
也 可 导致 胎 衣 不 下 。 2 预 防 措 施
以 后 人 工 剥 药 主 要 成 分 如 下 :黄 芪 、党 参 、生 薄荷 、五 灵 脂 、 川 芎 、 益母 草 各 3 0 克 ,当归 6 0克 ,研 为 末 ,开 水 冲服 。 手 术 剥 衣 。 采 用 上 述 方 法 无 效 的 病 例 , 可 以 考 虑 进 行 手 术 剥 离 。 但 不 宜 早 期 进 行 , 因 为 剥 衣 容 易 损 伤 或 感 染 子 宫 ,最 好 是 在 用 中 药 治 疗 后 再 剥
围产 期 牛血 液 激 素 比例不 正 常 .
未 全 部 排 出 即 称 为 胎 衣 不 下 。 胎 衣 不
下 不 但 可 引起 奶 牛 产 奶 量 下 降 .还 可 引 起 子 宫 内膜 炎 、 子 宫 复 旧 延 迟 和 子 宫 脱 出 ,从 而 导 致 不 孕 ,致 使 许 多 奶 牛 被 迫 提 前 淘 汰 。 现 将 奶 牛 胎 衣 不 下 的 发 病 原 因 和 防 治 措 施 ,简 单 介 绍 如 下 ,仅 供 广 大 养奶 牛 户 参 考 。
疫病 防治
奶 牛胎衣不 下 的病 因及 防治
切 忠也 海 ( 海省 刚察县 畜牧 兽 医工作 站 82 0 ) 青 13 0
胎 衣 不 下 是 奶 牛 产 后 的 一 种 常 见 病 .一 般 母 牛产 后 经 过 l 2小 时 胎 衣 尚
14 遗 传 因素 .
过 l 2小 时 效 果 不 佳 。 也 可 用 催 产 素 1 0国 际 单 位 , 麦 角 新 碱 6 l 0 一 O毫 克 。 皮 下 或 肌 肉注 射 。 用 1 %氯化 钠 5 0毫 升 ,1 静 脉 0 0 次 注 射 如 用 上 述 药 物 仍 不 见 效 .可 试 用 0 %黄 色 素 5 ~ 0 . 5 0 1 0毫 升 , 含 糖 盐 水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尹文兵㊀朱㊀恒㊀张宜辉(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㊀江苏扬州225008)㊀㊀母牛产后一般4~12h胎衣会自行排出,若12h胎衣未能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又称为胎盘停滞或滞留,是奶牛产后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根据胎衣留在体内的状况,可以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如若治疗不及时,会继发产后其他疾病,如体温升高㊁子宫内膜炎㊁败血症㊁乳腺炎等,给奶牛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㊀胎衣不下的原因㊀㊀由于奶牛子叶状结缔绒毛膜型胎盘的特点,母牛子宫黏膜上的子叶表面与胎盘黏膜黏附非常紧密,不容易分离,加之饲料营养㊁生产管理㊁疾病等方面的因素,是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机理是胎盘分离障碍和子宫阵缩无力造成的.1.1㊀饲料营养㊀㊀饲料在奶牛的健康生长与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营养摄入量是保证奶牛各阶段健康的关键.在妊娠期间奶牛饲料营养忽高忽低,频繁变动饲料配方,矿物质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尤其是缺乏硒㊁V E㊁钙㊁磷等或者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母牛子宫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致使组织角质化,加重黏膜表层的粗糙程度,造成胎儿与母体的胎盘过于紧密.1.2㊀生产管理㊀㊀限于运动场地及管理等因素,如若奶牛妊娠后期运动不足,会导致子宫收缩无力.此外胎儿过大㊁双胎㊁难产㊁助产过早等因素也会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奶牛分娩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分娩过程中受到惊吓㊁刺激造成早产㊁流产㊁分娩异常等,都能导致张力降低,引起胎衣不下.1.3㊀胎龄㊁疾病等奶牛自身因素㊀㊀随着分娩月龄及胎次的增加,胎衣不下发生率会增加.母牛本身患有疾病,如跛行㊁营养代谢病㊁炎症等,尤其是子宫炎,布氏杆菌㊁病毒及霉菌等感染,都会引起子宫内膜及胎盘发炎,进而引起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发生黏连,导致患牛胎衣不下的发生.1.4㊀其他原因㊀㊀气候季节等也是影响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吾布力 沙地克等报道季节是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与秋季相比,春㊁夏㊁冬季奶牛胎衣不下极显著增高,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达40.72%[1].而张翠翠等研究发现夏㊁秋两季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冬㊁春两季,尤以炎热夏季发病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夏季高温影响奶牛的代谢,奶牛体弱易发病[2].此外,双胎导致子宫过度扩张㊁分娩时间延长,在分娩的过程中母牛机体的内分泌机制发生紊乱㊁雌激素分泌不足也是导致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2㊀胎衣不下的危害㊀㊀美国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在7%~8%,以色列在17.8%,而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10%~25%,高者可达50%以上[3G4].滞留体内的胎衣容易腐败分解产生毒素,诱发全身中毒现象,具体表现为精神沉郁㊁体温升高㊁食欲废绝㊁泌乳量下降等,同时或伴有间断性弓腰努责,排出污红色腐臭恶露,其中参杂有白色未腐烂的脉管等,严重者伴发子宫内膜炎㊁产后败血症及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胎衣不下对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有显著影响,而且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不少患病母牛因不育而被淘汰,重度患牛会引发败血症而死亡,造成极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马径军等[5]研究发现奶牛发生胎衣不下会增加配种次数,空怀期延长,繁殖性能下降.3㊀胎衣不下的预防与治疗3.1㊀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3.1.1㊀饲料营养:根据各阶段奶牛饲养标准,合理设计配方,提供全价优质饲料,保障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钙磷比例,尤其注重妊娠期间母牛饲料配比合理与营养均衡.在产前1月内补充适量硒和V E,可有效减少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3.1.2㊀饲养管理:做好奶牛的饲养管理,T M R加工按照操作规范要求,使 纸上配方 和 实际配方 相一致;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和舒适整洁的环境.保证妊娠后期奶牛3~5h的运动时间以增强体质;对有其它疾病的孕牛及时进行治疗,使其康复,尤其注意子宫感染母牛的治疗和康复.产后第一时间肌注100I U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同时使用益母生化散250g加红糖250g,用5000m L温水冲兑,产后第一时间给产牛自由饮服,如有条件可以给产后奶牛罐服产后补汤.对于体质较差的产牛,可在产后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0m L㊁10%氯化钙500m L㊁10%安钠咖20m L.3.2㊀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㊀㊀胎衣不下的治疗原则是要尽快采取中西医结合及手术剥离的方法.胎衣不下的治疗一般采用西医治疗㊁中兽医治疗㊁中西医结合治疗.3.2.1㊀西医治疗:西医药治疗起效快,疗程短,能使奶牛尽快的康复投入生产,降低损失.西医治疗可以分为子宫内投药法和全身治疗法.胎衣不下的母牛一般1~2d内无全身症状,可以让胎衣在子宫内自然腐熟,产后第3天用生理盐水500m L加入5~8g土霉素进行子宫灌注,隔天灌注1次,一般2~3次母牛胎衣会自然脱落(如难产助产,死胎要及时药物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后期胎衣掉落,但子宫仍然有炎症的牛可用东方澳龙土霉素油剂100m L进行子宫灌注治疗,1次/2d,连用3次.对于治疗不及时,出现体温升高㊁呼吸脉膊加快㊁饮食欲减退或废绝㊁反刍停止㊁腹泻等症状的母牛,应立即采取全身治疗.及时用以下配方进行补液㊁补钙和抗菌消炎:20%葡萄糖酸钙500m L,25%糖500m L加V B130m L,5%糖500m L加青霉素钠盐480万单位,0.9%氯化钠500m L加10%V C 50m L.为促进子宫收缩,加快子宫内腐败物排出,可肌注垂体后叶素100I U或麦角新碱20m L.3.2.2㊀手术剥离治疗:治疗时一般不提倡手术剥离法,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操作不当易造成子宫出血;二是增加了子宫的感染;三是情期受胎率会受影响,甚至造成不孕.此种治疗方法宜在产后第2天进行,要做到 适可而止 ,即容易剥就剥,不容易剥不剥,以免损伤母体子叶,致其感染而得不偿失.剥离的方法为:先用消毒药液或肥皂水对母牛的外阴部进行清洗和消毒,术者手臂常规消毒后,再擦涂稀碘酒鞣化后涂上石蜡油.向子宫内灌注10%生理盐水1000~2000m L,一只手拉住垂出的胎衣,另一只手沿着胎衣深入子宫内部,剥离的顺序为从后向前,从左向右逐步进行.当用拇指触及胎儿胎盘边缘后,再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膜,如果黏连较松时即可轻轻将其从母体胎盘上扯下来一部分,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把两者分开至胎儿胎盘超过一半脱离母体胎盘时,即可用拇指㊁食指和中指抓住胎衣轻轻一拉,便可将胎盘上剥离下来.手术完成后,为预防感染,可向子宫内投放土霉素3~5g;为预防败血症,可肌注青霉素320万I U,2次/d,连用3d.3.2.3㊀中兽医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以活血散瘀㊁清热理气止痛为原则.常用的方子有:益母草120g 水煎灌服;车前子加入神圣散(滑石100g㊁山甲珠30g㊁海金沙80g㊁大戟25g)内服,或加党参150g㊁益母草100g㊁蝉蜕30g㊁红糖200g研末服用;红花30g㊁牛膝120g㊁当归60g㊁肉桂25g㊁黄酒250m L 研末混合服用[6].4㊀小结㊀㊀鉴于奶牛特殊的胎盘生理结构和胎衣不下的严重危害性,需要从饲料营养㊁生产管理㊁防疫防控等方面入手,综合防控胎衣不下及相关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参考文献[1]吾布力 沙地克,叶东东,张再国,等.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114G116.[2]张翠翠,段国英,韩开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规律及手术治疗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14(9):56.[3]陈凯,马燕芬,王瑞,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乳业,2005(12):22G25.[4]杨瑞锋.如何减少奶牛胎衣不下? 前瞻性㊁精细化加强怀孕母牛的综合饲养管理[J].中国动物保健,2008(3):43G47.[5]马径军,陆世财,农朝天.奶牛胎衣不下对其繁殖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奶牛,2010(2):59G60.[6]王学明,王维芸.中兽医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方法[J].中兽医学杂志,2015(1):21.。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需要 的 。 若 缺 乏 维 生 素 A,对 繁 殖 的影 响 主 要 为 流 产 、 胎 衣 不 下 发 病 率 升 高 。 产 前 补 喂 维 生 素A会 减 少 胎 衣 不 下 。 ( )维 生 素 D:维 生素 D主 要 是 通 过 影 响 钙 的 吸 收 影 响 胎 5 衣 不 下 。 ( )维 生 素 E 若 缺 乏 维 生 素 E , 造 成 胎 衣 不 6 :  ̄易 J I
下及卵 泡发育 差 。在 日粮 中添加 抗氧化 剂 以满足奶 牛需 要 非常关 键 。( )硒 :是 细胞 抗氧化 系统 中一个重 要组 7 成成份 ,维护 正常 的繁殖 机能 。缺乏 则胎衣 不下 、子 宫 炎升 高。( )碘 :主要 是合成 调节能 量代谢 的 甲状 腺素 8
和 三 碘 甲腺 原 氨 酸 所 必 须 的 物 质 ,促 进 维 生素 A的 合 成 。 缺 乏 易 造 成 胎 儿 发 育 受 阻 及 死 亡 ,胎 衣 不 下升 高 。
提 高胎衣 不下发病 率 。( )干奶后 期 日粮 中钙和 磷 的含 3 量过 多 。干奶 期 E粮 中钙和磷 的含 量过 多 ,会 导致体 内 l 钙磷 代谢 失调 ,从而 影响钙 、磷 的吸收 ,造成 产后 低血 钙 导致胎衣不下 。( )维 生素A:维生素A是动物 正常的 4 生 长发育 、精 子生成 、卵泡 发育 以及上 皮组织 的生 长都
释 放 氧 起 杀 菌 作 用 ; 另 一 方 面 05 . %双 氧 水 的 弱 刺 激 性 和
膘情 过 高 , 极 易造 成 产 前肥 胖 综 合 症 ,产 后 采 食量 下
降 、 难 产 和 胎 衣 不 下 。 产 前 奶 牛 供 给 的 能 量 不 足 , 使 奶
遇有机 物释放 的泡 沫 ,可 促使 患牛子 宫收缩 、机械 地清

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及中西防治

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及中西防治

升, 煮沸 l~0分钟 , 52 去渣 , 候温加入白酒 2 0 5 毫升 ,
1次灌 服 。
龟板 4 O克 , 党参 6 O克 , 当归 3 0克 , 益母草 3 0 克, 红花 3 0克 , 滑石 6 克 , 0 海金砂 4 0克 , 蒲公英 6 0 克, 丁3 地 0克 , 甘草 5 0克 , 红糖 50克为引 , 末 , 0 研 开 水 冲服 。 当归 6 克 , 0 川芎 4 克 , 0 桃仁 3 克 , 0 三棱 3 O克 , 莪术 3 0克 , 黄连 2 5克 , 白术 4 克 , 5 党参 6 克 , 0 山药 6 0克 , 枳壳 3 克 , O 甘草 2 克 , O 共为末 , 开水冲服。 西药 存在 机 体 耐药 性 和药 物 残 留 问题 ,中药 又
水 3 5千克 , 沸去渣 , — 煮 加红糖 5 0 , 皮 1 0 0克 麸 0 5 克 , 牛 自饮 , 预 防本病 。 供 可
因本 病 常 继 发其 他 产 后疾 病 , 响繁 殖机 能 , 影 尤
其是继发子宫 内膜炎 , 可使配种期延 长 , 增加空怀时 间, 缩短使用年限 , 甚至造 终 生不 孕 , 加 淘汰 率 , £ 增 给养牛业造成 巨大经济损 疗。
的适 当运 动 ,分娩 后让 母 牛尽 量舔 干 犊 牛 身上 的粘
2l 临床症状
胎 衣 全 部或 部 分 滞 留于 子 宫 内 ,或 部 分 留于 子 宫、 部分 留于阴道 、 部分垂于阴fY 。悬 吊于阴 门外 -l J-
液, 并尽早让犊牛吮乳或挤乳 。对于产后体质虚弱 的
母 牛 , 当归 或 益 母 草 2 0克 , 水 1 0 用 5 加 0毫 升 煮 沸 5 1 钟, 5分 去渣 后 温灌 服 。或 用 于益母 草 5 0毫克 , 0 常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1 龄 体 弱 .老
1 . 6胎盘 炎症
在怀 孕后 期 发 生 的感 染 ( 布 氏杆 菌 、沙 门 如 经 产母 牛胎 衣 不下 的发 生 率显 著 高 于初 产 母 牛 。奶 牛胎 衣不 下 的发 生 率 随着 胎 次 的增加 而 增 氏杆 菌 、李 氏杆 菌 、胎 儿 弧 菌 、生 殖 道 霉 形 体 、 加 ,可 能 由于 随着 年龄 与胎 次 的增 加 ,奶 牛 的生 霉菌 、毛滴虫 、弓形体或病毒等引起 的感染 )能 殖 机 能逐 渐 减 弱 ,子 宫 弹力 逐 渐减 退 ,产后 子 宫 够 引 起 子 宫 内膜 炎 及 胎 盘 炎 ,导 致 结 缔 组 织 增
13 娠 期 过 长 或 过 短 .妊
期低钙血也容易引起胎衣不下 的机率升高 ,并可 能造 成 产后 瘫 痪 的发 生 ;妊 娠 后 期 运动 和 长期 光
胎盘平均在妊娠期满前 25 ~ d成 熟 ,成 熟 后 照 的不足也 可 以引 起胎 衣不 下 的发生 。 胎 盘 的结缔 组 织胶 原 化 ,变湿 润 ,易受 分 娩 时激 2 奶 牛胎 衣 不下 的 防治 措施
肌 肉收缩减 弱而 造成 胎衣 不下 。
1 . 2单胎 过肥
生 使 胎儿 胎 盘和 母体 胎 盘 发 生粘 连 ,产后 或 流
产 后 易发生 胎衣 不下 。 . 7其他 原 因 犊牛 的初生 重 也会 影 响奶 牛胎 衣 不 下 的发 病 1 酷热 、低 气 压 和 高 温等 气 候 因素 可 以引起 热 率 。初 生重 越 大 。初 生 重越 大 ,发病 率 越 高 。犊 牛初生重过大 的原 因可能与母 牛的个体差异性 、 应 激 .热应 激容 易 增 加胎 衣 不 下 的发 生 率 ;用 外
1 . 5饲料 中营养相 对不 足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至腹 壁 出现水 肿 。母 牛消化 不 良、 能平 卧 , 是 由 给 以营养 丰富 、 不 就 体积较 小 的精料 以及 少饮 水 、 多运 动 子 宫 内胎 水 过多 引起 的 。
4 胎 水过 多会 使 胎 膜 早 破 、 儿 出生后 死 亡 率 ) 胎 提高 , 以早期 预 防很重 要 , 所 一旦 发现 应及 早找 兽 医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上升 ; 具体到某头奶牛来讲 , 的胎衣 附在 子宫上 。四是人 工去 除胎衣 易引起 母牛
胎衣 不下 通常 不是 由营 养 因素 造 成的 。
创伤、 增加局部持续感染的可能性 。五是如果奶牛
发 病 , 其进行 全 身性治 疗就 可 以 , 对 人工 去 除胎 衣反 而可能 使其病 情恶 化 。 1催产药 物治 疗 。病初 可 注射 缩 宫素 8 ~1 0 ) 0 0
经 过 对许 多 胎 衣 不下 的病 例 的观 察 发 现 , 牛 病 子 宫收 缩 的频率 和 幅度 比正常 产 出胎衣 的奶 牛大很
1母 牛早产 ( ) 自发 或 诱 导 ) 的情 况 下 , 与 胎 衣 多 。而有 些 病例 发生 胎衣不 下 与其 子宫 张力下 降有 参 正 常产 出的体 液和 结 构 条件 尚未 成 熟 ( 这种 成 熟 包 关 , 尿囊积 水 、 如 分娩 时 间延长 及低 血钙 病例表 现 出
赵光前. 牦牛种间杂交胎水过多症的病 因分析 和防制 [] 四川 J.
畜 牧兽 医 , 9 64 :3 1 9 ( )4 .
( 责任 编辑 : 刘
娟)

5 .疫病 防控 6
养殖与饲料 2 1 年第 4 02 期
预, 因为这 样做 可能 会 使 奶 牛 子 宫 内 的吞 噬细 胞 减 少 , 而妨 碍其 子 宫 的 自然 防御 机 制 。三是 人 工 无 从

高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分析与治疗

高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分析与治疗
,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避免过度挤奶
确保母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挤奶,以减少胎衣不
下的发生。
选种选配
选择健康优秀的种公牛
选用健康、遗传稳定的种公牛进行配种,以降低后代出现胎衣不 下的风险。
避免近亲交配
避免近亲交配,以减少遗传缺陷和不良后果。
优化配种计划
根据母牛的生理周期和产奶量,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以降低胎 衣不下的发生。
在手动剥离胎衣时,要轻柔操作 ,避免损伤母牛子宫和加重病情 。
术后护理
治疗后要对母牛进行精心护理,包 括监测体温、观察分泌物等,确保 母牛恢复健康。
05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 维生素,以满足母牛的营养需
求。
定期进行营养评估
根据母牛的生理状态和产奶量 ,定期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使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 排出。
手术治疗
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进行手动剥 离胎衣。
补充营养
给予母牛高营养饲料和补充矿物质 、维生素等,提高母牛体质。
预防感染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和治疗继 发感染。
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
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环境卫 生和器械消毒,以减少感染风
险。
动作轻柔
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中的一种 常见问题,不仅会影响母牛的 健康,还会降低其繁殖效率。
胎衣不下的重要性
母牛胎衣不下会导致子宫感染和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影响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 胎衣不下还会导致母牛繁殖周期延长,甚至不育,从而降低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高产奶牛胎衣不下问题的分析与治疗至关重要。
02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 %。 5
发生急性 子宫 内膜炎 。腐败分解产物若被 子宫吸 收 ,可 出现败血 型子宫炎和毒血症 。患 牛表现体 减少等 。
3 防治措施
1 病 因
引起奶牛胎衣不 下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与产 温稍高 ,精神沉郁 ,瘤 胃迟缓 ,食欲减退 ,泌乳
后子宫收缩无力 、怀孕期 问胎盘发生炎症有关 。
以补气益血为主 ,佐 以行滞祛瘀 ,利水消肿 。临 胎 盘被 分 开 , 由近及 远 ,螺旋 前进 ,逐个 逐 圈 床 应 用 中草 药治疗 奶牛胎 衣不下 的方法有 :1 进行 。剥离一半时 ,用拇 、食 、中指握住 胎衣 , ) 益母 草5 0 、车前 子2 0g 白酒 1 0 L 0 g 0 , 0 为引 。 m 轻轻 一拉 ,即可完整地剥离下来 。如黏连 较紧 , 2 )当归5 、川芎4 、炮姜4 、黄芪3 、 尤须 慢慢剥离 。操作 时须 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 , 0g 5 g 5 g 0 g 党参3 、炙 甘草1 , 白酒 10m 为引。3 0 g 5g 0 L )穿 越 靠 近子 宫 角尖 端 ,越 不 易剥 离 ,必 须细 心 , 山甲5 、滑 石5 、海金 沙5 、大戟3 、 0g 0g 0g 0g 力求 完整 取 出胎 衣 。胎 衣 全部 剥 离后 ,用土 霉
奶 牛 胎 衣 不 下 的原 因及 防治 措 施
于 沿 奎
(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 10 0 ) 5 10
中图分 类号 :¥ 5 . 3 8 8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7 9(0 6 0 2 ~ 2 0 5 2 3 2 1 )0 — 0 50 1
胎衣不下 ,也称胎衣滞 留或胎衣停滞 ,是指 易被 觉察 ,有时发现奶 牛有 弓背、举 尾和努责现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防治
5 . 3 . 6 吡 喹 酮
5 . 3 . 1 丙硫苯咪唑 ( 肠 虫 净 、抗 蠕 敏 )
可 驱除 脑 包虫 、绦 虫及 多种 寄 生虫 ,每千 克体 重 4 o ~
为体 内蠕 虫广谱 驱 虫药 ,可 驱 除体 内线虫 、绦虫 、吸
虫 。它 主要用于羊群 的春季驱虫 。成羊 1 0 ~ 1 2片/ 只 ,育 成羊
螨 、痒 螨 等 ,是 目前 最 常 用 的 一 种 驱 虫 药 ,对 孕 羊 比较 安 全
羊 ( 成 年羊 )用麻油 2 5 g 、黍 子 l O O g 、人 工盐 2 0 g 、健 胃散
5 0 g 、大 葱 适量 。 先将 麻 油到 锅 内烧 开 ,放 入 大 葱 ,再 放 入 黍
可靠 ,广泛用 于春 、秋两 季的驱虫 ,每只羊按体重 O . 0 2 m l / k g
及体外 虱 、疥癣 等 ,是最常用 的一种 驱虫药 ,对孕 羊 比较安
盐砖主要成 分为 :氯化钠 、矿 物质和各种微量 元素 ,在
全可靠 。按每只羊每 l O k g体重 0 . 5 ml 皮下注射 。
5 . 3 . 5 硝 氯 酚 主要用于驱 除体 内吸虫 ( 肝片 吸虫 、双 腔吸虫 等 ) ,用

饲养管理 l
奶 牛 胎 衣 不 下 又 称 胎 衣 滞 留 或 胎 盘 停 ( 2 ) 母 牛 在 怀 孕 期 间感 染 了 病 毒 或 细
滞 ,母牛产后 1 2 h胎 衣未排 除仍然滞 留在 子宫 内 ,不 能 自行排 出 ,是奶 牛产 后最常 见的疾病 。最近几年 ,北票地 区奶 牛集约
5 . 3 . 4 碘硝 酚 该药是驱除体 内外寄生虫 的药物 ,可有效驱 除体内线虫
清肺 ,以防止羊群经过 了冬季 密闭圈舍不 洁空气的影 响而易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和防治对策背景奶牛作为养殖动物中的重要品种,其健康状况对牛奶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

奶牛的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乳汁不正常流出、子宫内残留物增多、感染病菌等问题,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影响牧民的收益。

病因分析1.肥胖:过度肥胖的奶牛容易因为胎胞过大而胎衣不下。

2.细胞增生异常:由于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奶牛子宫细胞增生异常,胎衣不能自然脱落。

3.群居环境不佳:奶牛群居的环境差,压力大,往往会导致奶牛生理功能紊乱,包括胎衣不下。

防治对策预防措施1.合理饲养:按照奶牛的品种、年龄、生产阶段等,合理调配饲料;合理分配牛群,避免过度拥挤;通过给奶牛提供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肥胖,减少胎胞过大的情况。

2.定期检查:对牛群定期进行检查,尽早发现细胞增生异常的症状,给予合适的治疗,防止疾病恶化。

3.加强管理:对饮水、通风、卫生等方面都需要加强管理,在保证生活环境干净卫生的基础上,降低奶牛应激反应,减少群居环境对于奶牛生理功能的影响。

治疗措施1.自然排出法:在胎衣不下的轻度症状下,可以采取观察,等待胎衣自然排出。

2.医学施治法:对于胎衣不下的重度症状或病变程度严重的奶牛,需要积极采取医学施治法,例如利用各种药物促进胎衣脱落、温水冲洗等方法。

同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结论奶牛胎衣不下可能由于肥胖、细胞增生异常、群居环境不佳等原因引起。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养、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而治疗措施则可以采用自然排出法和医学施治法。

加强预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科学施治,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这一疾病,保证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23年第03期时间驱虫一次,避免寄生虫大量繁殖引起猪痢疾的发生。

驱虫药物应该选择毒性较小,不会危害其它动植物生长的药物,定期驱虫是为了防止疫病通过害虫传播,对6月龄仔猪在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种母猪在配种前10d 驱虫。

(3)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目前农户小规模的养殖仍占据养殖的大部分比例,环境相对杂乱,这也是引发猪痢疾的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猪痢疾,要将猪的饲养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饲养拥挤而发生交叉感染。

此外猪日粮要做好科学搭配,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抗应激药物添加到猪的饮用水或饲料中,降低猪的应激反应发生率。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猪痢疾的发生频率。

4结语在养猪过程中,提高诊断水平以及准确性,对猪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而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很高,可以快速、确诊有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猪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为了防止该病发生,要加强对新生仔猪的科学喂养管理,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以及保温、防冻措施,对猪实施定期的驱虫、灭菌等。

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需求,提供营养补充,增强猪的抵抗力。

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的治理以及猪舍的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及时的清理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减少猪痢疾的发生。

参考文献[1]唐俊瑜,苏云顺,钟顺平.猪出血性肠炎疑似包内劳森菌感染病例的确诊[J ].中国畜禽种业,2020(7):142-144.[2]王志前,艾彩霞,贾凤菊.猪痢疾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6):127-128.[3]尤秀花,张立平.猪痢疾的实验室诊断与治疗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22(4):88-89.[4]王刚.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4):49-50.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03.030目前,判定奶牛胎衣不下的依据主要是奶牛在生产之后的12h 内没有完全的排出胎衣。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间 的长短 对胎衣 不 下 的影 响也 是显 著 的 。根 据对农 户放 牧饲 养 的干乳 期 奶 牛 调查 , 牧奶 牛 胎 衣 不下 放 的发 生率 显著下 降 。
1 3 遗 传 因素 .
从 预产期前 1d , 5 起 使用预防胎衣滞 留的促衣剂 。
每 日 1 , 次添加 10 , 到分娩 , 果显著 。产 后 次 每 0g 直 效 1 h内 给 母 牛 肌 注 催 产 素 10U, 生 素 A E合 剂 0I 维 D 1mL 0 。母 牛胎衣不下一般认 为是 由于产后子宫平滑肌
常发 生胎 衣不下 。 1 2 2 运 动 情 况 干 乳 期 奶 牛 的 运 动 量 和 运 动 时 ..
大 而母 牛个 体小 引起 的难产 。
2 4 调 整 产 犊 季 节 .
避 免 在低 气 温 与暑 热 季 节 分娩 , 后 及 时按 摩 产 乳房 或让犊 牛 吮吸 乳 头 , 使母 牛 分 泌 大量 的垂 体 促 后 叶素 。如果该 奶 牛 有胎 衣 不 下 病史 , 以在 分 娩 可 后灌 服所 收集 的干净 羊水 。 2 5 做 好药物 预 防 .

1 4 其 它 因素 .
怀孕 母 牛受 应 激 因 素 的影 响 , 如分 娩 时 由于气 候变 化 ( 热或 过冷 ) 饲 养环境 的改 变 、 声干 扰等 过 、 燥 应激 , 都会 导致 母 牛气 血 凝 滞 、 瘀腹 痛 、 血 子宫 收 缩
受抑 制 , 衣无 法排 出 。此外 , 牛 的年龄 、 次 、 胎 母 胎 分
4 2
现 代 化 农 业
21 0 0年 第 4期 ( 总第 3 9 ) 6期
奶 牛胎 衣 不 下 的病 因及 预 防措 施
张 昌斗 。 伟 民 张

高产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

高产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
1 . 4 异 常 分 娩
( 2 )胎 衣 不 下 ,则采 用 土霉 素 2 g或 金霉 素 l g ,用 1 0 %生
理盐水 5 0 0 m l 溶解 ,温 热后 注 入子 宫 ,利于 胎衣 排 出 。对 于 有
全 身症 状 的也 必须 考虑 全身 性用 药 ,减少 炎症 的不 利影 响 。
1 4 1 5 %,此 期 应 停 喂 小苏 打等 瘤 胃缓 冲 剂 ,防止 代 偿 性 碱 中
毒 ;若 高 钙 及 阳离 子 盐 高 可 添 加 阴 离 子 盐 ( 氯 化 铵 、硫 酸 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等) ,降低 血 液 p H值 ( 可检测尿液 p H值以 6 . 2 — 6 . 8为 宜) 。
2 . 2 分 娩 前后 预 防措 施
起 奶 牛 产 奶 量 下 降 。所 以 在 实 际 生 产 中应 该 准 确 地 把 握 胎 衣 不 下 的诊 断 和 防治 , 降低 牛 群 胎 衣 不 下 的 发 病 率 ,提 高 奶 牛
场的经济效益。 1 发病 原 因 1 . 1 干 奶 后 期 日粮 中钙 和磷 不足 或 过 多
带 细菌 进 入 子 宫 。
2 . 2 . 2 产 后 预 防
缺 钙 的 奶 牛 ,常 可 导 致 骨 质 软 化 和 骨 质 疏 松 ,产 后 奶 牛 子 宫 复 旧推 迟 .黄体 小 ,胎 衣 不 下 ,并 可 引 起 产 后 瘫 痪 。 对 高 产 奶 牛来 说 .如果 饲 料 中钙 磷 含 量 不 能 满 足 产 奶 量 增 加 的 需 要 。一 是 产 奶 量 明 显 下 降 ,二是 奶 牛体 质 也 会 明 显 下 降 。 干 奶 期 日粮 中 钙和 磷 的含 量 过 多 。会 导 致体 内钙磷 代 谢 失 调 ,从而 影 响钙 、磷 的吸 收 ,造成 产后 低 血 钙 引起胎 衣 不下 。 1 . 2 干奶 期 奶 牛 的 饲 养 管 理 较 差

母牛胎衣不下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 如何预防

母牛胎衣不下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 如何预防

母牛胎衣不下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何预防母牛分娩后,一般在12小时以内完整、顺利将胎衣排出。

若超过12小时仍不能完整排出胎衣,则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母牛,应及时处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牛胎衣不下怎么办、以及如何预防母牛胎衣不下。

一、母牛胎衣不下怎么处理当出现胎衣不下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人工剥离(产后24小时内)。

但是,由于剥离胎衣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剥离时间较长,加上气味难闻和人工造成的感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

因此,目前都采取保守疗法。

1、土霉素5~10克,利凡诺0.5克,蒸馏水400~500毫升。

用法:子宫内灌注,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4~7次。

第1~2次子宫注入量要达到500毫升,以后逐渐减少。

冬季处理3~5次,夏季处理5~7次。

2、四环素6~15克,50%葡萄糖500毫升,分娩后第1天进行子宫冲洗,第5天如果仍无法用手轻轻拉出胎衣,则重复冲洗1次。

3、10%氯化钠500毫升,子宫灌注。

隔日1次,连用4~5次,让胎衣自行排出。

4、为增强子宫收缩,可用垂体后叶素100单位或新斯的明20~30毫克等药物,肌肉注射,促使排出胎衣。

二、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引发母牛的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细菌和微生物感染,在母牛怀孕生产期间,子宫受到多种细菌感染,引发不同程度的子宫部位的炎症,导致胎盘黏连不脱落。

另外环境因素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在母牛分娩时,受到惊吓或者外界的刺激感染产生应激反应,使子宫的正常收缩受到阻碍,导致子宫颈口过早封闭,而无法使胎衣排出。

还有在母牛怀孕期间饲料过于单一,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三、母牛胎衣不下如何预防1、加强饲养,降低流产、难产、死产的发生率,纠正干奶母牛不平衡的日粮及营养不良。

妊娠后期,注意饲料营养的合理搭配及矿物质的补充,特别是钙与磷的比例要适当。

产前1周内精料不要过多饲喂,并增加光照。

同时,加强产科管理。

2、母牛分娩后,尽早让其舔干犊牛身上的液体;或事先准备一干净盆,待产时胎膜破裂后,将羊水接入盆内,加温到38℃左右,等奶牛分娩后即让其饮用;或饮益母草、当归水、红糖汤、温麸皮盐水等,都可以预防胎衣不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预防专业:畜牧兽医*名:***学号:02指导教师:***2010年11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 (1)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1)1.2胎盘炎症: (1)1.3母畜年龄过大: (1)1.4母畜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严重充血: (1)1.5其他因素: (1)2、奶牛胎衣不下表现的症状 (2)2.1奶牛胎衣不下全部不下的症状 (2)2.2奶牛胎衣部分不下的症状 (2)3 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3)3.1向子宫腔内给药: (3)3.2中医疗法 (3)3.3民间疗法 (4)3.4手术剥离法 (4)4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 (4)4.1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 (4)4.2防治胎盘炎症 (5)4.3做好奶牛产后护理工作 (6)5 总结: (6)参考文献: (8)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预防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倪明明 733006摘要: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养牛场调查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症状诊断要点做了系统的了解和分析,也确定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治疗预防奶牛胎衣不下以称胎衣滞菌,是指母畜分娩出胎儿后,胎衣在12到48小时限内未能排出,奶牛春天到夏天一般8小时限内不下视为胎衣不下,秋天和冬天12小时限内胎衣不下视为胎衣不下,胎衣是胎膜的总称。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尤其在当前人工授精技术如此发达时期,此病影响奶牛产后奶牛配种,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引起慢性、性子宫内膜炎或继发性卵巢等其他生殖器官疾病,轻者响奶牛产奶量和产后受孕,重者严重感染引发奶牛全身性败血症而致奶牛产后死亡。

由于各种原因,使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为此,治疗和预防奶牛胎衣不下是当前奶牛场的重中之中。

1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或是产双胎,胎儿过大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

二是胎盘炎症,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发生隐性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母子胎盘粘连。

此外,流产和早产等原因也能导致胎衣不下。

1.1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奶牛在妊娠后期劳役过渡或后期运动不足、饲料单纯、品质差、缺乏补盐、维生素等。

衰老体弱、过度肥胖或过于瘦弱以及胎水过多、多胎、胎儿过大、难产、早产、均可引起母畜子宫收缩无力引起胎衣不下。

1.2 胎盘炎症: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如布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李氏杆菌、胎儿弧菌、生殖道霉形体、霉菌、毛滴虫、弓形体或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发生轻度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

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流产或产后易发生胎衣不下。

1.3 母畜年龄过大:由于母畜年龄过大使生产后机体虚弱一般不努责也能使胎衣不下发病率升高。

1.4 母畜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严重充血:总共有两方面“一方面腺窝绒和毛发生水肿,另一方面导致绒毛中血液不能排出,而使得腺窝内压不能降低,使胎衣不能脱落。

1.5 其他因素:高温季节可使怀孕期缩短增加了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机体缺乏维生素E、产后子宫收缩过早导致胎衣不能排出,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奶牛的胎衣不可能与遗传有关。

2、奶牛胎衣不下表现的症状胎衣不下分为部分胎衣不下及全部不下。

部分胎衣不下,即一部分从于叶上脱下井断离,其余部分停滞在于宫腔和阴道内,一般不易觉察,有时发现弓背、举尾和努责现象。

全部胎衣不下即全部胎衣停滞在于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垂挂于阴门外,其上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小不同的于叶。

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天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腐败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

2.1 奶牛胎衣不下全部不下的症状奶牛胎衣全部不下是指整个胎衣停滞于子宫内或见阴门外有少量的胎衣,只有通过直肠接检查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胎衣不下病牛出现拱背、频频努责、尾根高举呈排粪状。

时间短时露出的胎衣呈土红色,时间长时因胎衣腐败分解,通过努责从阴门内就会流出浅红色恶臭液体,液体中含有胎衣碎片、脓液、血液等混浊物。

奶牛卧下时通过机体压迫使流出更多,随着时间的沿长会出现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反刍减少、奶量下降等继发前胃疾病,甚至引起后败血症直至死亡。

2.2 奶牛胎衣部分不下的症状奶牛部分胎衣不下即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阴门之外,病牛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有努责现象。

入手检查,可摸到少部分胎衣紧紧扣住母体胎盘子叶上或仅有孕角项端极小部分粘在子宫母体胎盘上。

露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浅灰红色,此后,由于污染而开始腐败,变为松软带有不洁的浅灰色并很快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此时阴道内不断地流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

部分胎衣不下时,也有大部脱落,仅有极小部分残留在子宫角的个别母体胎盘上,这只有在检查脱落是否完整,或经过3--4天后排出的恶露内有灰红色的胎衣块才被发现。

少数胎衣不下的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排出不畅滞留在子宫内,便于细菌生长繁殖,毒素被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显著下降或废绝,甚至可转化为脓毒败血症。

个别母牛胎衣不下时,由于患牛强烈努责,可引起子宫脱出。

当大部分胎衣悬垂于阴门外,仅留孕角顶端部少数母体胎盘上尚附着少量胎儿胎盘时,往往引起子宫全脱。

分娩后,如牛绳过长,牛头部可自由弯向后方,可发生自吃胎衣的现象,这时易误诊为胎衣不下,应做阴道子宫内检查方可确定。

3 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有四大类3.1 向子宫腔内给药:如四环素类、磺胺类或其他抗生素,以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等待胎衣自行排出。

3.1.1往子宫内注入10%的盐水200--300毫升促进胎盘绒毛收缩容易剥离。

3.1.2垂体后激素或催产素,牛40--80万单位,这类添加剂应在分娩后24小时之前使用,其中催产素应在分娩后二小时内肌肉注射。

3.1.3注射雌激素促进子宫收缩,防止子宫颈收缩闭锁。

3.1.4如子宫颈口缩小,可肌注乙烯雌酚,剂量为15--35毫升,使子宫颈口开放排出腐败物。

3.1.5向子宫内注入40的25%硫酸溶液600毫升,隔一天后再注入一次。

3.1.6用1克尿素、1克磺胺增效剂(TMP)、10克磺胺噻唑、1克呋喃西林充分混合装入胶囊,放入子宫。

3.1.7用高锰酸钾或呋喃西林溶进多量的温开水中,再注入子宫,胎衣容易脱落。

3.1.8用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效果较好,用法为250毫升盐水4克土霉素混合均匀后再倒入50毫升的浓盐水,隔一天注入子宫一次,二次即可。

3.2 中医疗法中药治疗中兽医认为奶牛胎衣不下是生产时耗气伤血、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活动力减弱的结果,其治疗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祛瘀、利水消肿。

3.2.1用京三棱35克、桃仁37克、莪术36克、当归65克、龟板63克、红花25克、赤芍64克、雪鱼炭20克共煎汁,加入白酒3两,一次灌服,可散淤下胎衣。

3.2.2用白酒或者75%的酒精400--500毫升,浸湿250--350克车前子,然后点火,边燃边搅拌,待酒燃尽后,冷却研碎,再加入温水一次灌服。

3.2.3用向日葵杆心300克,煎水一次灌服。

3.2.4用淡竹叶300克、荞麦600克、棕榈穗壳250克,煎汁,红糖为引,一次灌服。

3.2.5参汤:黄芪30克、党参30克、生蒲黄30克、五灵脂30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益母草30克研成粉末开水冲,灌服。

3.2.6桃仁四物汤:熟地5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川芎25克、桃仁40克、红花30克,一次灌服。

3.2.7牧场可以用“参灵汤”,中药主要成分如下:黄芪、党参、生薄荷、五灵脂、川芎、益母草各30克,当归60克,研为末,开水冲服;“加味生化汤”:当归90克、川芎69克、益母草150克、党参60克、黄芪60克、桃仁30克、红花25克、白术60克、山楂60克、灸甘草15克,用水煎服。

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牛只具体情况而下药,即使当时胎衣不脱离,但以后人工剥衣,有手到即脱的效果。

3.3 民间疗法给奶牛灌服3升羊水,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于2--6小时可排出胎衣。

3.4 手术剥离法手术剥离法即徒手剥离法,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容易剥离的病牛才剥,并要剥的干净,不能损伤母体的胎盘。

具体的方法是:(1)把病牛站立保定。

(2)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的积粪,并用手掏干净。

(3)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阴。

(4)一只手握住露出的胎衣,另一只手顺着阴道插入子宫内,寻找子叶。

(5)用拇指找到子叶内胎盘的边缘,然后把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慢慢把它们分开。

(6)胎儿和胎盘分离一半时再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胎衣,轻轻一拉就可以完整的剥离下来。

(7)如果粘连较紧必须慢慢剥下,剥离时由近及远,越靠近子宫角尖端的越不易剥离,此时,实施手术的那只手在顺着牵引较紧的方向寻找胎盘,细心操作,力求取出完整的胎衣。

实施胎衣剥离手术时,必须逐渐剥离,不能遗漏。

不可随意乱撕零星取出,那样就剥离不净。

特别是子宫角尖端的胎盘就无法剥离。

同时不要误把母体的胎盘揪下来。

要尽量减少手臂插入阴道的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和对母体胎盘的刺激。

手术后一般不必冲洗子宫,但要在子宫内放入2--3粒金霉素或者土霉素胶囊。

如果胎衣腐败了要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的来苏儿溶液冲洗子宫,再用1%的盐水冲洗,再用直肠刺激使病畜努责,使冲洗液排出来以后再放进抗菌素胶囊。

其实手术剥离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只用于我们农村的奶牛养殖,像现在规模化养殖场不提昌手术剥离法,一般只需给子宫注入药物让自行脱落这样可以使子宫不易损伤和感染。

4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4.1 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4.1.1合理搭配日粮,根据现状看:农户养牛技术差、管理粗放、普遍采用舍饲,粗饲料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主,部分使用青贮料及青干草,饲料单一、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和维生素A,营养缺乏造成怀孕母牛体质较差,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

因此,建议对怀孕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要将粗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秸秆类饲料相互搭配,精料要由玉米、麸皮、饼类、食盐等混合而成。

另外还需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添加剂。

特别在冬季要补饲胡萝卜、鱼肝油胶丸等。

在母牛怀孕初期和中期可适当增加精料量,后期至临产前1--2周减少精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

4.1.2 适当增加活动量:母牛长期舍饲、运动量少,农户不注意驱赶母牛运动,造成母牛早产、难产,导致胎衣不下。

因此要适当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妊娠母牛的健康,减少和预防难产和胎衣不下,同时增加了光照时间,增加了V D3的合成量,促进了钙的吸收,每天舍外活动不少于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