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雷 军

合集下载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培军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培军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培军李培军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评语研究生导师介绍给研究生导师发邮件研究生导师库导师对研究生的评语研究生导师自荐信研究生论文导师评语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பைடு நூலகம்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科研成果与主要论著 国内外学术刊物(2003 年以来): HuiranJin,PeijunLi,TaoChengandBenqinSong,2012,LandcoverclassificationusingCHRIS/PROBAi magesandmultitemporaltextur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33(1),101–119. Jin,H.,Mountrakis,G.andLi,P.,2012,Asuper-resolutionmappingmethodusinglocalindicatorvariogra ms.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33(24),7747–7773. PeijunLi,HaiqingXu,BenqinSong,2011,Anovelmethodofurbanroaddamagedetectionusingveryhighr esolutionsatelliteimageryandroadmap,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andRemoteSensing.77(10),105 7-1066. PeijunLi,JiancongGuo,BenqinSongandXiaobaiXiao,2011,Amultilevelhierarchicalimagesegmentati onmethodforurbanimpervioussurfacemappingusingveryhighresolutionimagery.IEEEJournalofSele ctedTopicsinAppliedEarthObservationsandRemoteSensing,4(1),103-116. Sánchez-Azofeifa,Arturo;Rivard,Benoit;Wright,Joseph;Feng,Ji-Lu;Li,Peijun;Chong,MeiMei;Bohl man,StephanieA.,2011.EstimationoftheDistributionofTabebuiaguayacan(Bignoniaceae)UsingHigh -ResolutionRemoteSensingImagery.Sensors,11(4),3831-3851. HaiqingXuandPeijunLi,2010,Urbanlandcoverclassificationfromveryhighresolutionimageryusingsp ectralandinvariantmomentshapeinformation.CanadianJournalofRemoteSensing,36(3),248-260. PeijunLi,HaiqingXuandJiancongGuo,2010,Urbanbuildingdamagedetectionfromveryhighresolution imageryusingOne-ClassSVMandspatialfeatures.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31(13),339 3-3409. PeijunLiandHaiqingXu,2010,Land-CoverChangeDetectionUsingOne-ClassSupportVectorMachine, 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andRemoteSensing,76(3),255-263. PeijunLi,TaoCheng,andJiancongGuo,2009,Multivariateimagetexturebymultivariatevariogramform ultispectralimageclassification.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andRemoteSensing,75(2),147-157. PeijunLiandHaikuoYuandTaoCheng,2009,LithologicmappingusingASTERimageryandmultivariate texture.CanadianJournalofRemoteSensing,V.35,Suppl.1(SupplementS1),S117-S125. PeijunLi,XiaobaiXiao,2007,Multispectralimagesegmentationbyamultichannelwatershed-basedappr 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8(19),4429-4452. PeijunLi,YingduanHuang,2005,Landcoverclassificationofremotelysensedimagewithhierarchicalite rativemethod.ProgressinNaturalScience.15(5),442-447. PeijunLiandWooilM.Moon,2004,LandcoverclassificationusingMODIS/ASTERairbornesimulator( MASTER)dataandNDVI:acasestudyoftheKochangarea,Korea.CanadianJournalofRemoteSensing , 30(2),123-136. PeijunLi,XiaobaiXiao,2004,Anunsupervisedmarkerimagegenerationmethodforwatershedsegmenta tionofmultispectralimagery.GeosciencesJournal,8(3),325-331. PeijunLi,ZhengwuZhou,JinaghaiLi,ChenZhang,WenyuanHeandMancheolSuh,2003,Structuralfram eworkanditsformationoftheKalpinthrustbelt,TarimBasin,NorthwestChina,fromLandsatTMdata.Inte 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4(18),3535-3546. 张西雅、徐海卿、李培军,2012,运用 EO-1Hyperion 数据和单类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取岩性 信息,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3),411-418。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目录与导师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目录与导师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目录与导师育明教育【喜报】38人考研状元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

【喜报】36人考研冲刺集训营,16人考上北大、清华。

【喜报】“三跨”学员隋JiaLun(378分)36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378分)、城环(409分)、政管(402分)共11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外汉教、翻硕、法语等6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共有126人考上北大、人大、中财、贸大、五道口经济金融类研究生,众多学员成绩400+,最高分464分。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402分)、人大(396分)、北师大(378分)等6大名校行政管理状元。

【喜报】“三跨”学员马Lin(402分)以第一名考上对外经贸大学翻译硕士国际会议传译。

【育明小陈提醒大家】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

复习要有针对性,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研信息的收集很重要,信息是第一位的:你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充分,你的认识就会越全面、正确。

要尽全力收集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笔记、课件、讲义、历年真题等资料。

特别是历年真题要认真研究几遍,因为历年真题考查的重合率是很高的。

往往一道题目三四年前考过,现在又会以其它形式变相的来考查!将历年真题与笔记、课件、讲义等结合学习,这样才能够做到更有重点的复习。

最后,要有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

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的!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仕勇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仕勇

[3]Liang,X.,S.Zhou,Y.J.Chen,G.Jin,L.Xiao,P.Liu,Y.Fu,Y.Tang,X.Lou,andJ.Ning(2008),Earthquake
distributioninsouthernTibetanditstectonicimplications,J.Geophys.Res.,113,B12409,doi:10.1029/20
modelanditsimplicationontheestimationoftheregionalseismichazardatFriuli,Italy,Researchvisitingre
portofICTP,Italy,in2007
[7]ZhouSY,JohnstonS,RobinsonR&Vere-JonesD(2006).TestsoftheprecursoryAMRusingasynthetic
pus,Jan.9—13,2006(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10]RussellRobinsonandShiyongZhou(2005),StressInteractionswithintheTangshan,China,Earthqua
keSequenceof1976,Bull.Seis.Soc.Amer.,Vol.95,No.6,pp.2501

takingChiChiearthquakeasanexample,GeophysicalJournalInternational,157,1217--1232
[16]ZhoushiyongandChenXiaofei

2002

Studyonseismogenesisofthe1997Jiashiearthquakeswarm,westernChina,ProgressinNaturalScience ,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朝东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朝东

吴朝东,郭召杰,方世虎,张志诚,2006,准噶尔盆地南缘中生代充填层序及其控制因素,中国
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郭召杰等著, ,80-93
吴朝东,全书进,郭召杰,邱荣华,李永林,王琪琪,冯雪,2004,新疆侏罗纪原型盆地类型,
新疆地质,22(1),56-63
吴朝东,李忠,刘建民,王军,2003,河流沉积构成单元分析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地质科学,38
展,11(5),507-513
吴朝东,2000,湘西震旦-寒武纪交替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地学前缘,7,45-57
吴朝东,陈其英,1999,湘西磷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地质科学,34(2),213-222
吴朝东,陈其英,雷家锦,1999,湘西震旦-寒武纪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学,18(6),813-818 申延平,吴朝东,岳来群,谢小建,2005,库车坳陷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地球学 报,26(3),235-240 王琪琪,吴朝东,2005,新疆库车坳陷侏罗系碎屑岩中粘土矿物粒径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24 (6),648-652 李传新,郭召杰,孟自芳,李海燕,张志诚,吴朝东,2006,天山北缘新近系沉积物岩石磁学 研究,中国科学:D 辑,36(11),988-997 郭召杰,方世虎,张锐,张志诚,吴朝东,邵奎政,2006,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 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7(4),475-481 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方世虎,2006,乌鲁木齐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剥露 过程及中新生代盆山关系讨论,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 成矿作用,郭召杰等著, ,136-145 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方世虎,2005,乌鲁木齐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剥露 过程及中新生代盆山关系讨论,高校地质学报,11(4),558-567 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方世虎,张锐,2006,中、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及其与准噶尔、阿 尔泰山比较研究,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郭 召杰等著, ,146-162 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方世虎,2005,天山北缘新生代冲断构造定量分析与天山陆内造山作用, 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李双应;李忠;王忠诚;刘建民;吴朝东;李翔,2001,胜利油区孤岛油田馆上段沉积模式研究,沉积 学报,19(3),386-393 李阳;李双应;岳书仓;王忠诚;李忠;吴朝东;李翔,2002,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 单元,地质科学,37(2),219-230 方世虎,郭召杰,宋岩,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范瑞东,2005,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 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古地理学报,7(3),347-356 方世虎,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2006,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 格局,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郭召杰等 著, ,94-105 方世虎,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袁庆东,2006,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碎屑成分 特征及其对构造属性、盆山格局的指示意义,地质学报,80(2),196-209 方世虎,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王美娜,袁庆东,张锐,2004,天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 时间的地层学证据,新疆地质,22(1),24-28 杨承运;卢晓东;刘雨;吴朝东,2000,国外地学教育概况和一些启示,中国地质教育,33,68-76 杨建国,黄清华,吴朝东,吴河勇,2004,黑龙江汤原断陷第三纪地层层序及时代,地层学杂 志,28(2),168-172 袁庆东,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方世虎,2006,天山北缘河流阶地形成及构造变形定量分 析,地质学报,80(2),210-216 袁庆东,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张锐,方世虎,王美娜,2004,天山北麓塔西河河流阶地 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新疆地质,22(1),83-86 袁庆东,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方世虎,2006,天山北缘河流阶地形成及构造变形定量分 析,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郭召杰等 著, ,185-193 曾凡刚;王铁冠;吴朝东,2000,广西钦州稔子坪矿褐煤地球化学特征──芳烃馏分的生物标志

2015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地球化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2015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地球化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4 点半-5 点:英语自述,提问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基础知识 地球化学专业: 时间:2015 年 3 月 24 日下午 3 点 地点:逸夫二楼 3225 室 方式:笔试+面试 内容:专业英语(笔试);考生自我介绍;地球化学专业知识
8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古生物专业: 时间:2015 年 3 月 21 日上午 8 点半 地点:逸夫二楼 3424 室 方式:笔试+面试 内容:1. 8:30-9:30,笔试内容为地史学;
38
0011
巍 固体地球物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 60 英语一 68 数学(一)
141 普通物理
113 2

10001501512 敬
应用地球物340源自08悦 固体地球物理学思想政治理论 59 英语一 71 数学(一)
122 理
92
4

10001501512 奇
37
0078
智 空间物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 69 英语一 64 数学(一)
英语一 56 英语一 65
高等数学
88
高等数学
78
高等数学与地质
学基础
114
高等数学与地质
学基础
116
高等数学与地质
学基础
134
高等数学与地质
学基础
133
地理信息系

106
地理信息系

94
矿物学
140
矿物学
122
矿物学
116
石油地质学 131
32 强军 9 计划 28 强军 7 计划 37 9
36 8
1. 考生须携带报名 登记表 (从北大研究生院招生网下载打印《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zsxx/sszs/shuofsxx/13948.htm)、个人陈述(/zsxx/sszs/shuofsxx/ )、正式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张立飞Email:lfzhang(at)联系电话:62754162个人主页:/persons/zhanglifei.htm办公室:逸夫二楼3216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副院长张立飞,男,1963年生,1984年本科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0年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MSA,Fellow)。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系(10/92-01/93;11/04-2/05),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系(03/00-03/01;12/04-1/05)和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01/95-07/95年)等做访问研究。

2001年10月-现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1月-现在: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的学术兼职有:《科学通报》、《岩石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和《地学前缘》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和《GeoscienceFrontier》副主编等。

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成员,国际地科联固体地球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SECE)等。

主要从事与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有关的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曾主讲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普通岩石学》、《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生的《高等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等。

张立飞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并确定了新疆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壳超高压变质带,提出了其形成演化的双变质带构造模式;在柴北缘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中识别出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片,提出了柴北缘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的演化模式。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关 平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关 平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关平关平Email:联系电话:个人主页:办公室: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经历1982年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及地球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85年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岩石学专业沉积学方向获理学硕士1996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地球化学专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向获理学博士工作经历1985年8月~1987年8月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助教1987年9月~1992年8月任北京大学地质系讲师1992年9月~2001年8月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其中96年至99年挂职)1992年4月~199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客座研究员1996年10月~1999年12月任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2001年9月~2002年8月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2002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2006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总地质师研究方向与社会任职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关平教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领域,主要表现在对于贯穿于整个沉积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并将所获得的有关粘土矿物学和低温地球化学方面的成果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储集、环境变迁、以及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由于是边缘学科的综合交叉和结合,往往具有独到之处。

将这些研究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在风化作用的研究上,重点研究了南极地区中国长城站附近的一个出露于地表的火山岩剖面和邻近的“西湖”里的沉积物。

在对比了该区火山岩岩石与“西湖”沉积物的元素含量后,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分异作用。

这些结果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寒冻地区缺乏化学风化作用的观念。

在随后的工作中,关平将岩石在风化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与其岩土力学性质结合起来,首次探讨了风化壳的地球化学性质对其工程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为在岩土工程学领域里运用地球化学手段对施工对象的风化程度及其力学性质的定量评价和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 善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 善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介-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善
秦善
Email:sqin(at)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 办公室: 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 研究领域: 矿物学和晶体化学 钙钛矿型结构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相变及其应用 矿物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 宝石学 学历学位: 博士 1997 北京大学 硕士 198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士 198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和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岩石矿物学杂志编委 工作经历: 2005.7-9:德国 Bayreuth 大学,VisitingProfessor 2003.7-9:德国 Bayreuth 大学,VisitingScientist 1998.10-1999.10:德国 Bayreuth 大学,ResearchScientist 200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1996-2003: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 1989-1996: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讲师 1987-1989: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助教 讲授课程: 结晶学与矿物学 晶体测量和微形貌学 晶体化学 结构矿物学 固态材料合成与分析 论文论著: 教材专著: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晶体学基础》(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矿物学基础》(秦善,王长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研究论文: 26.秦善,鲁安怀,王长秋.人体中的矿物.地学前缘,2008,15(6),32-39 25. 秦 善 , 刘 景 , 李 海 建 , 祝 向 平 , 李 晓 东 . 绿 柱 石 的 原 位 高 压 X 射 线 研 究 . 高 压 物 理 学 报,2008,22(1),1-5 24.LiY,QinS,SeifertF.PhasetransitionsinA-sitesubstitutedperovskitecompounds:The(Ca1-2xNaxLa x)TiO3(0≤x≤0.5)solidsolution.JournalofSolidStateChemistry,2007,180,824-833 23. 刘 钊 , 秦 善 . 三 维 晶 体 形 态 绘 制 软 件 - xPlane.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2006,42(6),735-739 22. 李 玉 娟 , 巫 翔 , 秦 善 , 吴 自 玉 . β -MnO2 高 压 相 的 从 头 计 算 模 拟 . 高 压 物 理 学 报,2006,20(3),285-290 21.祝向平,秦善,刘景,巫翔,李晓东,吴忠华.榍石的高压结构研究.矿物岩石,2006,26(3),6-11 20. 李 海 建 , 秦 善 , 刘 景 , 李 晓 东 , 巫 翔 . 方 钠 石 的 原 位 高 压 X 射 线 研 究 .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2006,25(4),323-326 19.隋兴伟,秦善,李海建,李玉娟,刘景,李晓东,李辉.锡石的原位高压 X 射线衍射研究.矿物岩 石,2006,26(2),10-15 18.LiuR,LuAH,QinS.SynthesisofPb-feldsparbyionexchangereactionanditsimplications.ActaGeolo gicaSinica-EnglishEdition,2006,80(2),175-179 17.WuX,QinS,WuZY.First-principlesstudyofstructuralstabilities,andelectronicandopticalproperties ofCaF2underhighpressure.PhysicalReviewB,2006,73,134103~1-8 16.WuX,QinS,WuZY.Generalizedgradientapproximationcalculationsofthepressure-inducedphasetr ansitionofYAlO3perovskite.JournalofPhysics:CondensedMatter,2006,18,3907-3916 15.WuX,DongYH,QinS,AbbasM,WuZY.First-principlesstudyofthepressure-inducedphasetransitio ninCaTiO3.SolidStateCommunications,2005,136,416-420 14.巫翔,秦善,吴自玉.从头计算在矿物压致相变研究中的应用.地质科技情报,2005,24(3),25-30 13.秦善,刘景,祝向平,巫翔,李晓东.同步辐射与高压矿物学研究.地学前缘,2005,12(1),115-122 12.刘瑞,秦善,鲁安怀,王长秋,郑喜坤,王丽娟,赵东军.磷酸盐矿物的孔道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 义.地球科学进展,2004,19(supp),550-556 11. 巫 翔 , 秦 善 , 李 晓 东 , 刘 景 , 吴 自 玉 . 天 然 矿 物 硬 玉 (NaAlSi2O6) 的 压 致 相 变 研 究 . 核 技 术,2004,27(12),923-925 10.李海建,秦善,祝向平,刘景,李晓东,巫翔,吴自玉.电气石的原位高压 X 射线衍射研究.核技 术,2004,27(12),919-922 9. 刘 迎 新 , 秦 善 , 刘 瑞 , 鲁 安 怀 . 孔 道 结 构 矿 物 及 其 晶 体 结 构 特 征 .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2004,40(6),993-1000 8.祝向平,秦善,韩宝福,刘景,李晓东,巫翔,吴忠华.钛闪石的高压结构及其地质意义.岩石学 报,2004,20(6),1456-1460 7.秦善,王汝成.钙钛矿(ABX3)型结构畸变的几何描述及其应用.地质学报,2004,78(3),345-351 6. 巫 翔 , 秦 善 , 吴 自 玉 , 董 宇 辉 , 刘 景 , 李 晓 东 . 钙 钛 矿 CaTiO3 的 超 高 压 结 构 研 究 . 物 理 学 报,2004,53(6),1967-1971 5. 祝 向 平 , 秦 善 . 同 步 辐 射 在 矿 物 高 压 结 构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 矿 物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通 报,2004,23(1),74-78 4.QinS,WuX,LiuJ,LiuJ,WuZY,LiXD,pressibilityofepidoteupto20GPaat298K.ChinPhys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名单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名单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京大学2014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名单
各专业复试名单如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杨帅伟、曹鹏、王欢欢
固体地球物理专业:金欣、梁作奎、周亚亚
空间物理学:陈哲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王双月、张世伟、强静雅、庞大卫、孔韩东
地球化学专业:药瑛、杨娟、高展
古生物专业:秦敏、杨凡、李鹤、许耀中
构造地质学专业:卞青、杨志强、张立杨、孔令杰、周庭红、王辉、吕建晴、曹海波
张志强、张红伟、曹醒春、聂晓芹、杨阳、钟定鼎、刘灏、李伟、梁耀欢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姜璐璐、贺丽琴、黄江辉。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盖增喜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盖增喜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ninaVerticalFluid-FilledBoreholewithIrregular-Shape,AppliedGeophysics,Vol.4,NO.3,1-9 5..GeZ.X.andChenX.F.,2007,WavePropagationinIrregularlyLayeredElasticModels:ABoundaryEle mentApproachwithaGlobalReflection/TransmissionMatrixPropagator,Bull.Seism.Soc.Am.,97(3):1 025-1031 6.盖增喜,陈晓非,2007,利用点源叠加合成有限尺度运动源的理论地震图,北京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44(3):407-412 7.GeZ.XandChenX.F.,2008,AnEfficientApproachforSimulatingWavePropagationwiththeBoundary ElementMethodinMultilayeredMediawithIrregularInterfaces,Bull.Seism.Soc.Am.98(6),3007-3016 8.GeZX,2010,SimulationoftheSeismicResponseofSedimentaryBasinswithConstant-gradientVelocit yalongArbitraryDirectionUsingBoundaryElementMethod:SHcase,EarthquakeScience,149-155 9.ZhangHandGeZX,2010,TrackingtheRuptureofthe2008WenchuanEarthquakebyUsingtheRelative Back-ProjectionMethod,Bull.Seism.Soc.Am.(Inpress)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考研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考研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考研
本校考研专业介绍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立的研究生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涵盖了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内开展原始研究,并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了一系列的课程和实践机会。

学生需要修习相关科目,如地球与空间物理、大气与环境科学、地球与空间系统建模等,以掌握基础理论和研究技能。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和研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实验,与教师一起进行科研探索和创新。

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许多知名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

在专业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考研专业是一个重视科研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的专业。

学生在获得系统地地学和空间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雷军雷军Email:leij(at)联系电话:62765850个人主页:/itag/staff/homepage.php?name=%C0%D7%BE%FC办公室: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高职称个人简历出生时间、出生地:1960西藏拉萨市教育背景:1995-199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地质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三分量地震矢量波场的分离与重建》;1978-198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0-2002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后1992-地震各向异性理论研究和天然地震横波的观测解释;1997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颁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个人甲级上岗证书;1997-1998为完成相关的国家基金项目组织对京西北延庆怀来地区地震活动的野外监测;1998.1.11组织自愿工作组在零下36℃条件下对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余震的野外地震观测;1987-1992重大工程地震地震安全性研究。

主要参加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秦山核电站、辽河石油勘探局、山西大同铁路分局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城市的抗震减灾工作,合作完成理论和工程专著3部;1992.4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一起徒步翻越海拔4500米的锦屏山;1983-1987从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主要参加浙江湖南镇、贵州乌江渡、湖南东江水库的诱发地震研究及近场地震监测。

科研项目:2004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本东北部岛弧不同深度横波偏振各向异性与板块俯冲的关系》(40374008);2001-2002主持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地震波震相矢量的分离》;1999-200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西北地区横波分裂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49874011);1997-1998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工程与断裂活动的对比研究》(49604053);1995-1996主持完成地震联合基金项目《云南剑川地震横波分裂研究》。

教学:2006-2007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主讲本科课程《地球物理学基础》和研究生课程《城市工程地震学》;2002-2005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主讲授本科生《地球物理观测实验》课程和研究生《城市工程地震学》课程;1996-2002作为外聘教师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为研究生讲授《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城市地震灾害预测》课程;学术或社会职务: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2002.12-2003.2日本爱媛大学地球动力学实验室访学;2004.09-10美国Reftek公司(地震仪)工作访问;2005.01-10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交换访学。

参与项目评审:国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完善国家热、力计量标准体系”项目验收;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立项评审;“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科学流动台阵系统观测设备采购项目”项目招标;2004-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书面评议。

荣誉、获奖情况:2009北京大学2008-2009年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4北京大学2003-2004年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2001《近场爆炸地震优化定位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排名第2;2001北京大学2000-2001年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1999《三分量地震矢量波场的分离与重建》获1999年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别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不同地区地方震横波分裂理论研究和观测解释》(1998)获中国地震局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1993《设计人工时程曲线的试验研究》获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排名第5;1987《浙江湖南镇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获国家地震局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排名第13。

工作情况及研究方向在研课题:1.“973”项目“非均质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研究”,骨干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参加研究方向:地震各向异性与横波分裂;三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分析;城市环境振动观测与理论研究;城市工程地震学主要论著:1.JunLei,Astudyonmitigatingenvironmentvibrationhazardsinmetropolis,5thAP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组织)ResearchSymposiumMulti-HazardsaroundthePacificRim-Earthquake,Tsunami,VolcanicandGeo logicalHazardsandApproachesforMitigation,2009.8-17-23,中国台北何向东,雷军,赵长海,陈祺福,王力伟,谭毅培,刘锡达,梁海华,盖增喜,安金珍,陈锋,第四纪土层中的地铁振动衰减研究,2009.10,中国地球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p4982.赵长海,雷军,何向东,陈祺福,王力伟,谭毅培,刘锡达,梁海华,盖增喜,安金珍,陈锋,北京市地铁四号线振动传播对环境影响的测定与分析,2009.10,中国地球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p5133.雷军、王彦宾、胡龙、侯贵廷、梁海华、盖增喜。

现代精密仪器设备密集区地球物理环境若干问题,中国地球物理,23,73,2007,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4.LeiJun,2005.Amethodfornon-orthogonalseismicpolarization-vectorseparation,Geophys.J.Int.162,965–9745.雷军,李学政,冯永革,2004.从20年国际地学计划中看地震观测台网与现代数字地震仪的发展,地球物理学进展.19,819-827.6.LeiJun,LiXuezhengandZhaoDapeng,2003.AnewMeasuringTechniqueofTimeDelayofShearWave sanditsApplicationinNortheasternJapan,AGU2003fallmeeting,Poster,(PaperNumber:S11C-0305).7.李学政,王海军,雷军,2003.近场震级起算函数预爆破余震震级计算,中国地震,19,117-124.8.赖晓玲,张先康,李松林,雷军,2002,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357-361.9.LeiJun,LiXuezhengandZhaoDapeng,2003.AnewMeasuringTechniqueofTimeDelayofShearWave sanditsApplicationinNortheasternJapan,AGU2003fallmeeting,Poster,(PaperNumber:S11C-0305). 10.LeiJunandYaoChen,NumericsimulationofshearwavesplittingonaMultilayercrackmodel,1996,30t hinternationalgeologicalcongress,Beijing.11.李学政,雷军,2001,近场爆炸地震优化定位研究,地震学报,23,3,326-333.12.李学政,杨选辉,胡毓良,雷军,2001,噪音水平上的爆炸余震信号提取,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2,1,9-17.13.李学政雷军,2001,近场爆炸地震优化定位方法研究,中国地震学报,23,314-321(英文:LiXue-zhengandLeiJun,2001,Studyonthemethodofoptimallocationonexplosioneventsatnear-source site,ACTASEISMOLOGICASINICA,14.349-355).14.YaoChen,ChenXiangguo,LeiJun,2000,Seismicsyntheticsstudyof4componentsforseafloorreflection,SEG2000ExpandedAbstracts. 15.LeiJun,WangPei-de,YaoChenandChenYun-tai,1997,Characteristicsofnear-fieldshearwaveandthe relationtostructuresinJianchuan,YunnanProvience.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Vol.40,No.4,551-5 63.16.姚陈,雷军,熊杨武,弱裂隙各向异性对地震体波的效应,中国地震,1997,13,3.17.YaoChen,LeiJun,andXiongYangwu,1997.Theeffectsofweakcrack-inducedanisotropyonseismicb odywaves,EarthquakeresearchinChina,13,232-240.(inChinese).18.徐锡伟,钱瑞华,高振寰,王辉,雷军等,1994,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及其发生的三维构造,地震地质,Vol.16,No.4.19.蒋溥,梁小华,雷军,1994,秦山核电工程地震动时程合成试验研究,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地震出版社.20.LeiJun,1993,Seismichazardinthegroundfissurezoneanditsreductionmeasures,Continentalearthqu akes(Selectedpaperof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tinentalearthquakes),IASPEIpublicati onseriesfortheIDNDR.Vol.3,508~517,Seismologicalpress.21.雷军等,1993,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震危险性平价(工程报告).22.胡毓良,刘祖源,杨清源,陈献程,胡平,马文涛,雷军,1997,中国乌江渡水库的诱发地震活动--卡斯特地区的诱发地震(英文),PAGEOPH.23.雷军等,1992,大同地裂缝带地质灾害调查(工程报告).24.蒋溥,梁小华,雷军,1991,工程地震动时程合成与模拟(工程专著),地震出版社.25.蒋溥,王启鸣,钱瑞华,梁小华,高清山,戴丽斯,雷军,1990,地震小区划概论(理论专著),地震出版社26.蒋溥,钱瑞华,雷军等,1989,辽河石油勘探局综合地震小区划(工程专著),地震出版社.27.雷军,1988,湖南东江水库蓄水前后震情监测报告(工程报告).28.胡毓良,陈献程,张忠连,马文涛,刘祖源,雷军,1986,浙江湖南镇水库的诱发地震活动(中、英文),地震地质,Vol.8,No.4近期工程报告:1.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地铁10号沿线环境振动观测报告,2008.122.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北京大学东门理科试验室环境振动背景报告,200963.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北京大学东门北京4号地铁线重载试环境振动报告,2009.94.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北京大学东门北京4号地铁线通车后环境振动报告,2009.11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矢量信号处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矢量信号处理系统》(申请号:2007100803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