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实验大纲

合集下载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2)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2)

测绘工程专业/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O一二年六月1 前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专科成人教育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一次系统、全面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它既是对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深化和提高,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实现专业基本训练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过程。

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任务(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锻炼,使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系统、全面的训练;(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测绘领域的技术设计、仪器操作、数据处理、项目总结、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4)加强学生的文献检索、项目调研、综合分析、报告编写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应培养学生对论文相关的已有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他人经验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方法和悟性,提高学生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5)使学生严格掌握技术设计及论文撰写的程序、方法、格式要求和技术规范;(6)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勇于探索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3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指导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需要,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函授学生的性质和具体情况由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的教师及所在函授站的测绘教师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指导小组,一般情况下由测绘学院教学院长任组长。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 型或N 型电阻条,接成电桥。

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压力变化。

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引压胶管。

四、实验步骤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图4-1 连接管路和电路(主机箱内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

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1端接地线,2端为U0+,3端接+4V电源,4端为Uo-。

图4-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图2、实验模板上R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W1调节放大器增益。

按图4-1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 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in插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RW1 旋到满度的1/3 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2圈),仔细调节R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5、仔细地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压力在2~18KPa之间变化,每上升1KPa 气压分别读取电压表读数,将数值列于表4-1。

表4-1P(KPa)2345678910Vo(p-p)P(KPa)1112131415161718Vo(p-p)6、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西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西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101课程类别专业课课内学时100适用专业自动化、自控、电力系统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电子学内容简介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的建立、方框图化简、系统性能指标计算及时域、频域、根轨迹分析、非线性系统的两种分析法、采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教材《自动控制原理》,魏泽国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参考书《现代控制工程》,绪方胜彦著,卢伯英等译,科学出版社,1976。

参考书 1.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2.现代控制工程,katsuhiko ogata著3.自动控制原理,吴麒、王诗宓主编一、课程的性质、教育目标及任务本课程的重点是利用传递函数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所以要求学生对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的概念、性质、求取方法以及开闭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它们与静、动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并能熟练的应用于系统分析和设计之中。

同时,为《自动控制系统》等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了解:拉氏变换、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电机的性能。

2.理解: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传递函授的概念、系统性能指标及时域、频域、根轨迹分析的概念。

3.掌握:牢固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的建立、方框图化简、系统性能指标计算、频域分析方法、根轨迹分析法及频域设计法、非线性系统的两种分析法、采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介绍自动控制发展简史、基本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术语、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

基本要求:1.了解自动控制发展简史及基本控制方式;2.了解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术语;3.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术语、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内容:介绍自动控制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建立、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拉普拉斯变化和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其等效变换、信号流图。

实验大纲模板

实验大纲模板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1. 大纲封面格式上边距6cm××××专业(居中, 黑体小1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教学大纲(居中, 黑体初号, 字距加宽1磅)××××××××学院(居中, 仿宋体3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二〇〇四年四月下边距6cm2.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样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技术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学时学分: 总学时24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年级三~五学期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一.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 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 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

前两个层次实验, 只给出实验任务, 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 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三个层次, 由学生自拟题目, 自选器件, 独立设计电路并付诸实现。

实验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EDA技术手段,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经过多层次, 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 查阅手册, 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 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掌握测试原理, 熟练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5.课前做好预习,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二. 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I》是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 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可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关于组织编写实习大纲的通知-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关于组织编写实习大纲的通知-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教务函〔2013〕64号关于组织编写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通知各学院(部):为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实训)工作、课程设计工作的管理,规范本科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本科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学校决定根据“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新一轮的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学院(部)要正确认识本科实习(实训)工作和课程设计工作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对提高本科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和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扎实做好这次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和编写工作。

2.本次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和编写范围涵盖“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的所有实习(实训)(如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践训练、社会调查等)和所有课程设计课程。

3.各学院(部)要认真做好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审核工作,要以系(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讨论、修订、编写,并由各学院(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审定,确保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合理性,达到“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安排合理、考核全面”的要求,使其真正成为规范实习(实训)工作和课程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格式可参考附件。

4.本次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和编写工作要求在11月22日前完成,并以学院(部)为单位将电子版文档发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邮箱:shijianjxk@。

各学院将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电子版文档各保存在一个单独的文件夹中,文件夹分别以“×××学院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命名。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综合实验报告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名称: 自动化0704设计题目: 锅炉液位仪表控制姓名: 王德明陈磊学号:0706050406,0706050407指导老师:王党树宋春峰锅炉液位仪表控制一、设计内容运用厦门宇电808仪表对实验室的锅炉液位进行闭环控制,利用力控组态软件设计上位机界面,在界面上要求显示实时历史曲线,以及实测值,给定值,PID参数,并且可以改变给定值和PID参数值,并能在上下报警限位进行实时的报警。

二、系统功能在硬件上:锅炉的液位通过传感的测量及执行器、调节阀的调节,水位保持在给定值左右,若水位高于给定值,则下位水箱放水,若水位低于给定值,则上位水箱放水。

在软件上:利用力控组态软件的界面,做一个锅炉液位监控系统,通过宇电808仪表可以将锅炉液位的实时状态反映到计算机,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控制来改变锅炉液位的参数,也可用仪表进行参数的设置。

三、系统组成1、硬件部分:宇电808仪表,一套锅炉液位调节系统2、软件部分:力控组态软件、计算机五、系统设计1、硬件部分:建立系统框图和液位控制系统,设计锅炉控制系统a.系统框图如下:控制器执行器锅炉测量变送器2、软件部分:在软件上设计如下图的控制系统界面,包括主界面观测系统,实时和历史曲线,专家报表,报警及参数修改。

软件和仪表建立通信,通过仪表将液位变化实时的反映到操作界面上,同时通过操作界面控制锅炉液位变化。

a. 主界面是将整个硬件系统以图表的形式设计在软件上,它能反映硬件锅炉液位变化的情况,让操作者不用到操作现场就可以直接观测锅炉变化情况。

b.实时曲线可以了解某些数据实时变化的趋势,选定给定值和测量值作为曲线的变量,在软件运行时可看到曲线实时变化,即锅炉液位的动态变化。

历史曲线可以调出曾经的曲线变化。

c.参数设置,一方面通过仪表将锅炉系统的参数反映到界面上,另一方面可以修改界面上参数来控制锅炉历史报表可以将历史的数据显示并可打印下来,查看以前的记录。

实验教学大纲样本

实验教学大纲样本

附1 :(要求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和小标题加黑的格式编写)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实验指导书名称:一、学时、学分总学时:总学分: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实验学分或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大纲依据: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填写课程的总学时、总学分、实验学时和实验学分。

对于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学分;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二、课程简介:要求: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明确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要求:写明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包括:1.实验预习情况2.实验指导人员的讲述内容及采用的实验讲解方式3.实验每组人数五、考核方式与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明实验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操作、实验报告)以及每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和成绩的计算方法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等项内容。

七、实验主要仪器名称要求:写明每个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八、开放实验室的要求:要求:写明开放的实验项目与具体方法。

九、本大纲主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学校《实验教学大纲》示例课程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代码:01234实验指导书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讲课教材)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一、学时、学分总学时:48 总学分:1.5 讲课学时:16实验学时:32实验学分:1.5 大纲依据: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述①实验误差的估算与分析②实验数据的一些通用处理方法③实验设计方法④常用化工物理量压力差、流量、温度的测量方法⑤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等内容。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化工基础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实验,可祢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利用实验的原始数据处理以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文字表达技术报告的能力等。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模电综合设计实验报告题目:直流稳压电源于RC振荡电路的设计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002班学生姓名:戈剑英学号:1007020210设计时间:2012-7-3㈠课程设计目的1、能够全面的巩固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电子设计的全过程。

2、合理利用分立元件或标准集成电路芯片实现规定的电路。

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的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

4、培养独立设计能力,熟悉仿真工具的使用。

5、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㈡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一集成电压在220v交流电源,满足:⑴当输入电压在220v交流电压时,输出直流电压为12v。

⑵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

设计一个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并用设计的电源供电,使输出正弦波电压4v,频率10KHz。

2、设计要求⑴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⑵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及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⑶合理选择集成稳压器。

⑷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绘制电路图。

⑸撰写设计报告。

㈢计原理与原理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边压器T、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⑴电源变压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

⑵整流电路: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直流电压。

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

⑶滤波电路: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2、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⑴RC 桥式振荡电路由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电路组成。

振荡频率:RCπ21;起振幅值条件:3134≥+=R R A v 。

⑵电路参数的确定①确定R 、C 值;②确定R3,R4。

㈣设计步骤1、电路图设计⑴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有哪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⑵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个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实验教学大纲模版

实验教学大纲模版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
【学分数】【适用专业】
【学时数】【编写日期】
一、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重点难点
项目类型分为基础型(包括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操练性实验)、提高型(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研究创新型(开放性实验、学生独立科技立项实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验)三类, 填写时选择括号中的具体项目类型填写;
项目类别分为“选做”、“必做”两类。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主要内容: (必备项)
教学要求: (必备项)
重点、难点(可选项[ 可选项: 即该项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填写。

])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六、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七、考核方式
1.考核办法
2.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括平时作业(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情况;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3.考核标准
大纲撰写人签字: 系(院)盖章
系(院)主管教学领导签字: 年月日
(注:排版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行间距为25磅;一级标题起行不空格, 其它内容起行均空两格, 实验学时在10学时以上, 项目数在4个以上的课程实验需独立编制实验教学大纲, 建议采用此模板编制实验教学大纲)。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813化工原理考纲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813化工原理考纲

813化工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考试涉及两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

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

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30分)1.流体流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简单管路管路计算;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离心泵特性曲线)。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传热概述;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气-液相平衡(亨利定律的应用);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

8.液-液萃取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及多级萃取的区别。

9.干燥(15分)湿空气的性质;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0分)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化工原理课程部分的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及计算题。

填空题约占25%;简答题约占25%;计算题一般3~4题,约占35%。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及实验设计题;约占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

西安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安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安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报书
推荐单位:
学院名称:
中心名称: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
中心通讯地址:
申报日期: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制
填表说明
1.申报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

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2.实验教学
3.实验队伍
4.体制与管理
5.设备与环境
6.特色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8.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
9.审核意见。

西科大化学试验大赛笔试大纲-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西科大化学试验大赛笔试大纲-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第六届化学实验大赛笔试大纲一、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的加热方法,试剂的选择和取用,量筒、台秤、天平、温度计和离心机的使用,试管反应的操作,沉淀的分离和洗涤,试纸的选择和使用,过滤、蒸发、结晶和干燥等基本操作,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选择和使用,特别要熟练掌握天平称量和容量滴定操作。

2、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学习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的技术。

4、能够正确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综合实验结果,正确处理测定数据,并作出正确的实验报告。

5、能正确掌握化学分析中的几种主要方法和最常用的几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对简单实物样品会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方案的设计,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6、明确分析过程中“误差”的来源,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

在实验中能根据准确度的要求,正确的选择合适精度的仪器,并能做到精确与粗略处理得当。

7、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耐心、整洁的良好实验习惯。

二、基础知识:1、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方法、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知识等)2、分析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实验使用纯水、试剂知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基本知识等)3、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提纯4、试管实验与现象观察5、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与标准、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的精密度。

(2)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与减免方法——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3)测量数据的记录与计算——正确记录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4)数据处理——标准偏差、置信度与置信区间、可疑数据的取舍。

(5)误差的总和效应。

(6)分析天平:结构、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称量方法、天平的使用规则。

6、滴定分析方法与技术滴定原理简述,滴定方法比较,滴定方式选择,分析测试条件选择。

滴定管的组装与校正、容量瓶的相对校正与使用、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滴定操作。

7、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基本原理简述,重量分析技术——沉淀操作、沉淀的过滤和洗涤、坩埚的恒重、沉淀的包裹、烘干、炭化和灼烧、干燥器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饱和土调压吸水试验大纲1.试验方案1.1试验目的路基大都属于与非饱和土,土中基质吸力的存在将引起毛细作用,毛细现象的产生对路基土中的水分分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经毛细作用源源不断地浸润路基,改变了路基土中的含水率,尤其是地下水位的上升,将缩短毛细作用路径,加快了毛细作用对路基中水的补给以上论述均是说明毛细水的,而本试验并不单纯的针对毛细水作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试验的精髓!!!!。

路基中含水率的增加将降低路基土强度,给路基稳定性带来危害。

与此同时,土体的冻胀强度与地下水位以上毛细管作用范围内毛细水的上升高度有密切关系。

因为毛细作用将导致土中水分的迁移,从而使路基湿度发生改变,致使路基产生冻害。

同时地下水位的高低是影响冻胀大小和路基破坏程度的重要原因。

因此研究非饱和土毛细水上升规律对于解决季节冻土区的路基冻害、路基稳定性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试验目的并不针对我给你发的那篇文章,重新写!!本次试验主要通过模拟黄土地区在地下水位变化时毛细水上升的规律。

自主研制试验装置,依据相关原理研究原状马兰黄土毛细水上升的规律。

通过试验,拟达到如下具体目的:先论述你的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几个方面,再叙述试验方法,做厚才是试验目的,把以上内容补充全面!!!①控制补水的水头高度与试样底部平行(试样的浸水深度为零),保证水头压力对水分迁移不产生影响,历时5min、10min、15min、25min、35min、45min,观察土柱湿润锋面形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锋面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怎么观测!!想到方法了吗?,测定毛细水上升过程中湿润锋面位移——时间关系,测定毛细水上升过程中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随试样高度的关系,待湿润锋面上升至试样顶部时,测定此时土柱含水率随试样高度的关系。

这句话考虑一下,能不能把试验结束的时间调整?②模拟地下水位的上升情况,对试样底部施加一定的水头压力,控制试样底部水位深度(浸水深度指的是把试样浸水吗?显然不合适,应该是底部加一定水头!!)分别为2cm、4cm,太小!!!历时5min、10min、15min、25min、35min、45min,观察土柱湿润锋面形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锋面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怎么观察!!!测定毛细水上升过程中湿润锋面位移——时间关系,测定毛细水上升过程中不同浸水深度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随试样高度的关系,待湿润锋面上升至试样顶部时,测定此时土柱含水率与试样高度的关系。

③模拟地下水位的下降情况,当试样底部水位深度(浸水深度)分别从2cm、4cm降至试样底部以下时(试样底部与水面脱离接触),观察土柱湿润锋面形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锋面角度对时间的变化情况,此时试验底部没水了,怎么还会吸水呢???历时5min、10min、15min、25min、35min、45min,测定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与试样高度的关系。

1.2试验内容⑴设计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目的应该是试验的原理!!在毛细水上升原理基础上修改试验装置,设计如下图所示;⑵测定马兰黄土的含水率、重度、孔隙度、液限、塑限5个基本参数;⑶完成马兰黄土天然状态下3个试样3种渗流方法的试样!!的渗流试验,测定毛细水上升高度、渗流速度及土柱含水率的大小,具体工作如下:①原状马兰黄土试样在底部水位深度(浸水深度)分别为0cm、2cm、4cm,历时5min、10min、15min、25min、35min、45min条件下,记录毛细水上升过程中湿润锋面位移的大小,测定湿润锋面位移——时间关系;在毛细水上升过程中记录不同浸水深度不同时刻试样不同高度处含水率的大小,测定不同浸水深度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与试样高度的关系;待湿润锋面上升至试样顶部时,测定此时土柱含水率与试样高度的关系。

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同一时刻水头压力(浸水深度)的增大对毛细水上升高度及速度的影响;分析同一时刻水头压力(浸水深度)的增大对试样不同高度处含水率的影响;分析同一浸水深度同一时刻土柱含水率随试样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同一浸水深度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试样高度的;分析湿润锋面上升至试样顶部时土柱含水率随试样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湿润锋面处的含水率随锋面位移的变化情况。

②原状马兰黄土试样在底部水位深度(浸水深度)分别从2cm、4cm降至试样底部以下时(试样底部与水面脱离接触),历时5min、10min、15min、25min、35min、45min,记录试样不同高度处的含水率,测定不同时刻土柱含水率与试样高度的关系。

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同一时刻水头压力(浸水深度)的减小对试样不同高度处含水率的影响;分析同一时刻水头压力(浸水深度)的增大与减小过程中对试样某一高度处含水率的影响。

以上内容均重复,与前年做的试验重复,应重新考虑试样方法,过程及要的到的内容,比如:锋面怎么观测??下部的水压对土柱吸水的影响待敌有多大等方面展开,你呢叙述的内容全部改掉!!!!尽快。

仪器图太简单,参考网上类似的专利重新设计,后面要论述试验要得到的具体结果、结论。

思考一下,水分计是不是可以斜着插进试样!!!试验大纲还差太远,尽快改正,礼拜天,发过来。

!!!抓紧,1.3试验原理毛细水是在土的细小空隙中,由毛细力作用(土粒的分子引力和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共同作用引起)而与土粒结合,存在于地下水面以上的一种过渡型水。

其形成过程可用物理学中的毛细管现象来解释。

水与土粒表面的浸湿力使接近土粒的水上升而使孔隙中的水面形成弯液面,水与空气界面的内聚力则总是企图将液体表面积缩至最小,使弯液面变为水平面。

但当弯液面的中心部分有所升起时,水面与土粒间的浸湿力又立即将弯液面的边缘牵引上去。

这样,浸湿力使毛细水上升,并保持弯液面,直到毛细水柱的重力与弯液面表面引力向上的分力平衡时,水才会停止上升。

这种由弯液面产生的向上拉力称为“毛细力”,由毛细水维持的水柱部分水称为毛细水。

马氏瓶就是凝胶过滤时的恒压洗脱瓶。

将洗脱瓶加塞塞紧,塞中插入玻璃管,使玻璃管下口深入到洗脱液的底部,这样洗脱液的静水压便等于此玻璃管下口的液面高出层析柱出口液面的高度(因为当洗脱瓶液体流出时,瓶顶形成真空,空气只从玻璃管中进入,玻璃管下口即为接触空气点),因此只要溶液不低于玻璃管下口,玻璃管口以上溶液的增减将不影响静水压,从而自动保持了流速的恒定。

因此只需调整马氏瓶的位置或瓶中玻璃管与瓶底的间距便可改变水流速度,从而保持流速的稳定。

水分计的测试原理为通过水分传感器实时对被测试土样的水分进行检测且同时将其检测信号传送至水分采集系统,水分采集系统及时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相应得出被测试土样的内部含水率。

根据试验基本原理,参考有关试验装置及文献,试验仪器如图1图1非饱和土向上渗流试验装置仪器装置及名称:①玻璃导管②供水开关③马氏瓶④橡硅胶筒⑤铁箍⑥铁丝网⑦纱布⑧有机玻璃筒⑨水分计1.4试验步骤1.4.1试样准备马兰黄土试样取自西安白鹿塬黄土塬地区,取样深度为天然地表下4m,土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仪器装置的大小,制备直径×高度为6.0cm×14.0cm的试样3组,共6件进行试验。

1.4.2试样安装1、试验装置如图1,补水装置采用马氏瓶,土柱内部含水率的测试装置采用水分计。

导管一端与马氏瓶底部相连,另一端与试样底部相连,导管中心对准试样放置中心,关闭供水开关。

试样底部水位深度通过马氏瓶进气口来控制,通过调整马氏瓶中玻璃导管与瓶底的间距来控制流速,使水流速度达到设计大小且保持稳定。

马氏瓶瓶中的水位可通过进水口水量的补给来进行调节。

2、试验台架两块铁皮之间放置铁丝网,并用螺丝钉固定,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承受力。

3、将钢尺固定在试验台架上,零刻度与试样底部平行。

4、切削试样筒,底部沿槽印切割,颈口沿颈肩切割,试样顶部及底部用纱布覆盖。

5、用铁箍将铁丝网与橡硅胶筒固定在试样的底部。

6、试样从底部到顶部每隔2cm开一个孔,孔径为6mm,将水分计探针端按要求埋入土中,另一端电缆线部分接入远程监测系统。

1.4.3试验过程1、试验人员就位2、设定试验条件3、架设摄像机4、检查补水装置、试样、量测等方面是否可以进行试验5、开始试验:⑴打开摄像机。

⑵给马氏瓶中进行补水,调整瓶中水位,直到瓶中的水位高于瓶中玻璃导管的底端时打开供水开关,同时持续对马氏瓶进行补水。

调整马氏瓶的位置或瓶中玻璃导管底端与瓶底的间距,直到水流速度及试样底部水位深度达到设计大小。

⑶当试样底部水位深度达到设计大小时,保持水位的稳定,观察记录随时间的推移,毛细水上升过程中湿润锋面形状、角度、位移及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填写记录表格。

1.5试验设备1.5.1取样设备2把铁锹、1把洋镐、6个有机玻璃筒(14.0cm*6.0cm)、凡士林3瓶、石蕊指示剂1瓶、1筒保鲜膜、2圈透明胶带、1袋娇绳、取样刀3把,纱布6个、标签纸1袋、装样箱1个、海绵或谷草、2把钢尺。

1.5.1仪器设备6个水分计、玻璃导管若干、1个马氏瓶、1个橡硅胶筒、1个铁架台、2块铁板、铁丝网、1把钢尺、2个秒表。

1.6取样试验安排本次取样试验拟采用环刀法进行。

1、在有机玻璃筒底部嵌入一直径比玻璃筒稍小的铁皮,铁皮的厚度成刀片状,上部厚底部薄。

2、由于试样筒的尺寸为直径×高度为6.0cm×14.0cm,因此在拟取样地用钢尺测量划分出10.0cm×10.0cm、8.0cm×8.0cm的区域。

3、用铁锹和洋镐沿着所划分区域的四周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为20cm。

4、将试样筒放置在土柱堆上采用下压和旋转的方式进行取样,用取样刀切去试样筒周围的残余土。

5、将取好的试样顶部与底部用纱布密封,装入试样箱。

1.7注意事项1、取样前,需提前切割好试样筒,检查试样装置准备无误,试样筒内壁涂抹凡士林。

2、找好取样路线。

3、取样时随时观察土样是否完整,与筒壁是否接触紧密,若发现试样存在虫孔或其他大孔隙则停止取样,铲去不符合要求的土样。

4、试样密封,装样箱中放置海绵或者谷草,运输过程仔细、认真,保证原状样不受振动破坏,保持完好。

5、开始试验时,保证马氏瓶补水装置水流速度的稳定。

6、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