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21d44f6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5b.png)
少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设计万里长城《少儿园中班词汇教学设计 _万里长城》是一篇不错的育儿教育文章,好东西应当跟大家分享,从头编写了一下发到育儿天堂,为了快捷大家的阅读。
运动目的:1、理解儿歌内容,也许儿歌显现的长城。
2、引诱少儿冷峻的朗读儿歌,读准“弯、担、关、年”。
3、增强少儿热爱故国的惊慌情绪。
运动预备:1、长城的图片、录像及相关儿歌的片段。
2、少儿领导少儿查阅相关长城资料,富厚其知识。
3、相关长城的汗青故事。
运动历程:1、经由过程图片,引起少儿的深造喜好。
西席出示长城图片,发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那边见过蔚县?”少儿回复,相互富厚相关知识信息。
2、结构婴儿旁观录像“中国长城”,让少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少儿旁观录像,西席经由过程发问进一步转述增添少儿相关长城知识。
⑴“你认为长城像什么?”少儿张开想象。
⑵“你了解为何制作长城吗?”西席适合的报告相关长城的汗青故事,让少儿认识长城的别称及感动。
3、西席有韵律的树模朗读,引起少儿深造儿歌的喜好。
4、少儿手工制作经由过程详尽的发问,资助少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西席:“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竹节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西席凭证少儿回复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地位。
⑵引诱少儿赏析图片,感知大些猴子公的情绪。
“大猴子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5、开导少儿傲慢的朗读儿歌。
⑴发问:你喜好长城吗?为何?雄伟的平型关永远矗立在那处,我们在朗读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整天池雄伟的万里长城。
⑵西席和少儿一路有感情吟诵的朗读儿歌。
西席要点留神“弯、担、关、年”的正确读音运动延伸:1、西席可计划“去旅行”等专栏,网络显现我国有名景点、有名修筑的图片。
2、在游戏中,引诱少儿扮演古代壮士,演出守长城等情节。
3、在户外沙池,引诱小学生玩筑长城的游戏。
儿歌:长城像条长扁担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3bef5c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幼儿园说课稿万里长城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的主题是“万里长城”,教材选取了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符合的儿童读物《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作为教学材料。
该故事以简洁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生动展示了中国的万里长城。
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长城的历史、形态、作用,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长城的基本知识,包括长城的形态、历史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听读故事、观察图片和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长城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长城的概念和历史。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绘画的能力。
3.引导学生表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敬仰。
四、教学准备教具:幼儿读物《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图片、绘画工具、实地参观安排。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展示一幅长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让幼儿自由发言,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长城的基本知识。
2.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朗读《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故事,介绍长城的历史、形态和作用。
教师通过问问题和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增强记忆。
3.绘画活动(2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工具,指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长城的理解,自由绘画长城的样子。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长城的感受,并与幼儿进行讨论。
4.口头表达(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对长城的感受,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实地参观(30分钟)在教学区内设置模拟的长城场景,带领幼儿进行实地参观。
教师逐一解释长城的不同部分,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城的雄伟和历史。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长城的基本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表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敬仰之情。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2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fd09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 (2)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 (2)精选2篇(一)教案:《万里长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了解,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2. 模型或图片展示长城的形状和结构;3. 班级分组。
教学过程:导入:根据学生对长城的认知情况,导入《万里长城》的教学内容。
1. 观看视频:播放《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和作用。
2.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长城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长城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b. 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c. 你对长城有什么了解和认识?你有没有去过长城?有什么感受?3. 模型展示:展示长城的模型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城的形状、结构和功能。
4.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究,例如:长城的保护、长城的传说等。
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结论。
5.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与长城相关的角色,如守卫士兵、修建工人等,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城的历史、建造和保护过程。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长城是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你学到了什么?b. 你对长城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c. 你觉得长城对我们的国家和文化有什么意义?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写一篇关于长城的作文,表达自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长城遗址或长城博物馆,增加学生对长城的实地体验和了解。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302476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中班语言教材《我们的祖国》一章中的“万里长城”为主题,通过讲解长城的历史、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讲解长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歌曲《长城谣》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建造原因和过程。
(2)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宏伟与智慧。
(3)阐述长城的意义,强调长城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4. 随堂练习:(1)填写练习题:请简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提问环节: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意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长城的图片,并简要描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长城,了解长城的风貌,下节课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课堂互动。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长城,深入了解长城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以开展长城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52dc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c.png)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长城》教案篇一内容摘要本课例是在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课。
本课以《万里长城》一文为基点,引发出开展以“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站,通过便捷、资源丰富的网络,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其他主体参与型的社会角色,通过收集阅读有关某一世界名胜的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那里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以求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例属于情境回归性质的拓展阅读学习,包含着课例提出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探究过程五大部分,并后附教学总结反思一则。
一、课例提出背景互联网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我们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龙游西门小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四个多媒体实验教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添设一个计算机教室,全都已加入广电网。
次年学校又建立了局域网,完成完善好学校自己的网页。
今年学校又添置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较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配置。
鉴于此,我们也应时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并取得了些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效。
本课例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
《万里长城》(六年制义教版第9册第11课)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的说明文。
全文按“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长城的三大特点:(1)气魄雄伟。
(2)年代久远。
(3)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最后部分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因此本文是一则进行热爱祖国、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
学生们在学习本篇课文过程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想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名胜古迹的愿望。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课,应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十分有趣的'“世界之旅”。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5267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0.png)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①开火车读。
②小组读。
③齐读。
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①同桌互读课文。
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
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1、交流第一段。
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2、交流第二段。
①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国画万里长城绘画教学设计
![国画万里长城绘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2a705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b.png)
国画万里长城绘画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和意义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学习和绘画万里长城,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因此,设计一节关于国画万里长城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掌握国画基础知识,如笔法、颜色运用等。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4.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15分钟)1.1老师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1.2展示一些万里长城的图片,让学生对其形态和特点有初步了解。
2.国画基础知识讲解(30分钟)2.1介绍国画的特点和基本构图原则。
2.2讲解国画的笔法和颜色运用。
2.3展示一些国画长城作品,并分析其笔法、线条运用和颜色搭配。
3.实践绘画(60分钟)3.1给学生准备好画纸、毛筆和国画颜料。
3.2老师示范绘画万里长城的过程,并注重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3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用毛笔进行绘画。
3.4老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个别的指导和建议。
3.5鼓励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和反思(15分钟)4.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并口头陈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4.2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4.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指出学生们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实践绘画环节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
2.评价学生对万里长城的了解和对国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能力。
4.整体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资源1.万里长城的图片资料。
2.国画长城的参考作品。
3.画纸、毛笔、国画颜料等绘画材料。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尝试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长城》教案优秀6篇
![《长城》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b0a5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f.png)
《长城》教案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世界遗产,走进世界之最“墙”(课件播放“世界遗产”图片,老师配乐简介。
)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了《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共21处,自然遗产共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在这组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文去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个名字被翻译成了英文──thegreatwall。
是的,这就是长城!翻开英语字典,great 的意思是伟大的,那么究竟这令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长城有何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一颗永远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齐读课题。
(长城)观中国长城,荡起中华儿女情1.温暖课题,以情入文同学们,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轴画卷展开了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
那蘸着浓厚香墨的毛笔,仿佛在感怀着古老的中国字源远流长。
今天同学们手里拿着虽然不是毛笔,但不变的是,我们仍是有着悠长文明历史国度下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3页,在课文的空白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下“长城”这两个字。
融情地境以境悟情—《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融情地境以境悟情—《万里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4f2615a76e58fafab003c7.png)
么 的美 丽 动人 。现在 就 让我 们 一起登 上 万里 长 城 ,
去 目睹 万 里 长 城 的 雄 伟 壮 观 , 去 感 受 万 里 长 城 的 美 丽 动人 吧 。
( ) 体 渲 染 。 设 情 景 二 媒 创
2交 流点 引, 解重 点词 句 。 ) 理 a“ 像 一 条 巨龙 横 卧在 我 国北 方 的 崇 山峻 岭 .它 上 , 东头 的鸭 绿江边 到 西头 的嘉峪 关 , 高 低低 , 从 高 蜿 蜒 曲折 , 长 60 全 5 0多 公 里 。 “ 城 ” “ 龙 ” 者 ”长 和 巨 两 有 什 么 相 似 的 地 方 吗 ?为 什 么 可 以这 么 说 ?( 状 相 形 似 ;我 们 都 是 龙 的 传 人 , 而 长 城 和 龙 都 是 祖 国 的 象
小 学 教 学 设 计 ・2 0 1 0 2・ 1
维普资讯
现代化教学应用
长 城 的 形 象 是 怎 样 的 ? 你 能 谈 谈 自 己对 长 城 形 象 的
城 ?请 你 勇 敢 地 站 起 来 , 真 意 切 地 把 它 表 达 出 来 , 情 看 哪 一 位 同 学 表 达 的 最 感 人 。 ( ,长 城 ,我 因 目 睹 啊 你的雄姿 而热 血沸 腾 ; 城 , 是 我们 的骄 傲 , 爱 长 你 我 你 -. ・那 么 , 者 目睹 了雄 伟 壮 观 、 丽 动 人 的 万 . ) … 作 美 里 长城 以后 。 又是 怎么在赞 美 万里 长城 的呢 ? 他 2品 味句子 。 ) a 巍 然 屹 立 的 万 里 长 城 ,是 我 国古 代 劳 动 人 民 . 血 汗和智 慧 的结 晶, 我 们 中华民族 的骄 傲 。 是 “ 晶” 什 么解 ? 从这句 话 中读懂 了什么 ? 结 作 你 你 能 自豪 地 读 读 这 句 话 吗 ? b 长城 是我 国古 代最伟 大 的建筑 物 。 . 你从“ ” 知 道些 什 么? 最 字
【鄂教版】2016-2017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万里长城》课堂实录教案精品
![【鄂教版】2016-2017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万里长城》课堂实录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93f0d2431126edb6f1a1048.png)
《长城万里行》课堂实录一、教学目的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二、课型与课时说读课,一节三、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
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四、教学设计(一)感悟文本,分享“梦”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
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
(课件显示这个句式)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师:是啊,他还要继续读书,继续行走,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体味内涵,研究“梦”师:课文中讲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有了这两个梦,才有去实现这个梦的“长城万里行。
”生: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46ba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了解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万里长城》的歌曲艺术欣赏,学会欣赏音乐、了解歌词。
3.学习运用形容词和动词,表达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
1.2 技能目标1.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2. 教学内容2.1 课前准备教师将大字报或图片贴在教室中央,与幼儿一起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本节课的主题。
2.2 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万里长城》的歌曲,让幼儿听歌,并观看图片展示。
2.教师为幼儿讲解歌曲中一些不懂的生词,如“险峻”、“烽火台”等。
3.教师逐字逐句地向幼儿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
4.教师带领幼儿鼓掌跟唱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3 故事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语言讲解,向幼儿介绍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幼儿交流,帮助幼儿理解万里长城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2.4 形容词和动词训练1.教师向幼儿介绍形容词和动词的概念,例如“高大”、“雄伟”、“飘扬”、“巍峨”等。
2.教师鼓励幼儿用他们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
2.5 创意绘画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他们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可以通过画图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来让幼儿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讲解法:通过言语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课程内容。
3.听音乐法:通过歌曲的欣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4.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1.回答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6f41ed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a.png)
幼儿园说课稿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防线之一。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幼儿园说课稿万里长城”,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这一中华民族的骄傲。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万里长城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意义。
2.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资源:万里长城的照片以及相关图片。
2.故事资源:关于长城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
3.教具:手指剧场道具、毛笔、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段简短的小视频或者幻灯片展示,让幼儿们感受万里长城的壮丽景色,激发他们对于长城的好奇心。
可以询问幼儿们对于长城的了解程度,从中激发他们的思考。
2.探究通过展示图片,向幼儿们介绍长城的起源和历史。
可以利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或童话故事,结合长城的历史背景,让幼儿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知识点。
3.互动利用手指剧场道具,引导幼儿们模拟构建长城的过程。
通过这种互动,让幼儿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长城的特点和构造。
4.创作提供纸张和毛笔,让幼儿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长城。
鼓励他们用图片来表达自己对于长城的理解和想象。
5.总结通过回顾,让幼儿们展示自己创作的长城画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1.户外游戏组织幼儿们进行长城穿越游戏,增强他们对长城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2.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纸板和彩纸制作长城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们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作品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问答环节,检查幼儿们对于长城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长城的认知和兴趣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培养。
然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相关的资源和材料,如长城模型等。
此外,也应注重教学细节的把握,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秩序性。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78063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e.png)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长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
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
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
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
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 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 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0417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c.png)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长城的文化影响3.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三、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学生了解长城的文化影响3.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把握长城的文化影响2.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形象,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15分钟)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长城修建的目的、时期和历史背景,以及长城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特点。
3. 学习长城的文化影响(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文物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长城在文化上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
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学习长城的保护与修复(20分钟)介绍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并讲解长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长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观念。
5. 拓展延伸(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如长城的故事、长城的风景等。
6. 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写一篇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对长城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小组活动中的展示和讨论。
3. 学生的小结或问题回答。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图片、文物和视频素材。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d62c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8.png)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⑴字形:隔砖旋⑵字义:垛口瞭望射口三、练习朗读课文要求:1、准确。
第二课时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老师激导入课题: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气魄雄伟17、长城伟大奇迹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学生提出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9篇)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84ba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5.png)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9 篇)篇 1:《长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克拉玛依市第三小学李秀娟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德育目标: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搜集长城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同学们,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项就是我们中国的长城。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齐读生字词。
指导书写生字。
4.教师介绍有关长城的简介。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自读课文,交流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文的.作者给予了长城最高的评价是哪句话?)三、朗读课文,体会特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长城远景图学生给图起名(长龙、蜿蜒盘旋、气势雄伟……)引导:借图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2.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引导:列数字的准确打比方的形象3.指导朗读生:交流内心升腾的情感4.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数字,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远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感情的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
《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5ff37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e.png)
1、《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
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
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
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
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
(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
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
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4a1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c.png)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 度。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将长城旅游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农业产业等融合发展,丰富旅游 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万里长城》教案
2024/1/24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长城历史与文化 • 长城旅游资源与开发 • 长城民俗风情体验 • 长城传说故事分享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024/1/24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4
3
长城背景及意义
长城的起源和历史
长城的地理和军事意义
简要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 在历史上的作用。
分析长城在地理和军事上的作用,如 防御外敌、控制交通等。
长城的文化价值
阐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以及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
2024/1/24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长城的基本历史、文 化、地理和军事知识,了解长城
的构造和特点。
2024/1/24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饮和导游服务。
主题游线路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可设 计主题游线路,如长城徒步游、 长城摄影游、长城文化游等,提
供专业的指导和装备。
2024/1/24
1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2024/1/24
11《万里长城》_模板
![11《万里长城》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7530e8c28ea81c759f57834.png)
11《万里长城》_模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字形:魄、嘉峪关、御、巍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
”圈出来。
[板: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长、宽、高赞叹] (穿插自己的经验)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
”圈出来。
[板: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板书:19、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19、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