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学位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
绿色壁垒是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进口,最终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本文通过介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背景与成因、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以及分析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层面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分析。

关键词:绿色壁垒,绿色产品,外贸出口,国际认证
Abstract
The green barrier take protec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health as, through formulates a series of complex har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and the standard, to comes from other national and the local product and service obstacles established, the limit import, realizes finally protects local market for the goal new nontariff barri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a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background and origin, the main content and form, analyz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 it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 and from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make timely operational response level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Green barriers, Green products, foreign trade,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关系愈加密切。

同时,各国间的贸易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一些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产业与市场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绿色贸易壁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也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

一、绿色壁垒概述
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已经从最初的关税、配额壁垒,发展到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壁垒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通常亦称环境壁垒,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进口,最终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二)绿色壁垒的背景与成因
绿色壁垒的产生是环境保护的国际需求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大力推行绿色壁垒,既有复杂的社会、政策背景,也有深刻的经济原因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主要有:第一,社会原因。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担忧。

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等,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

第二,政治原因。

在西方环保和政治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民的热情加上政府的决心,使环境问题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政治问题,并波及到经济贸易领域,环保--政治--经济贸易,一环套一环,敏感而复杂,绿色壁垒既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又有来者不善之势。

第三,经济原因。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又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和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的增强,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必须在国际贸易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四,特殊的属性背景。

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要求由全球共同提供,如果仅由几个国家提供的话,其他国家则可能“搭便车”,最终提供公共资源的国家因缺乏激励机制而放弃这种努力。

所以,在没有达到共识之前,首先考虑环境的国家往往采取绿色壁垒,以限制贸易的方法促使达成保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多边协议。

(三)绿色壁垒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1.绿色壁垒的特点
绿色壁垒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名义的合理性。

绿色壁垒以保护资源、环境和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为目标,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正是基于此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有合理根据。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其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可以以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作为其制定实施的依据和基础,形式上具有合法性。

(3)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环境资源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也产生巨大压力。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挑战性。

(4)手段的隐蔽性。

绿色壁垒以环境保护为伪装,以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为手段,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它所内含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通常掩盖在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对所有国家产品一视同仁的名义下,往往使出口围难以应付和适应。

(5)效果的歧视性。

各国在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上主要是根据国内资源技术条件和国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环境意识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成为绿色壁垒的主要牺牲品。

在现阶段以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去要求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极端不合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落后国家贸易上的歧视。

2.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形式:
(1)绿色关税制度。

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胁及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市场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措施。

(3)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

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却很难达到。

(4)绿色环境标志。

即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给那些质量合格且有利于人类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品颁发绿色环境标志。

它是一种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

由于各国环境标志内涵的环境标准、评估方法存在差异,所以环境标志制度
的实施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

(5)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绿色包装制度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广泛流行。

(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有很多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而设置的,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口国政府不惜重力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卫生检疫制度,利用其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条件对进口货物实施检验,使进口货物难以通过,从而在事实上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与环境达到双赢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具有技术含量低,环保水平低、劳动高度密集等特点。

如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成本存在着“成本剪刀差”。

过度的资源消耗和高污染已对我国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而绿色壁垒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生产力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还可以促进我国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商品进口,而且有利于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虽然从短期来看,产品的成本将有所增加,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我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们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国家环保技术标准,切实提高产品的环保科技含量,从而成功突破环境贸易壁垒的制约,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

图1: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人力成本与能源成本对比资料来源:申银万国证劵研究所
2.迫使外贸企业加强企业的环保工作
我国出口产品要通过绿色壁垒进入国外市场,外贸企业就不得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由于环境法规和标准的提高而增加的成本,必须要由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来弥补和抵消,否则企业优势将难以为继,在竞争中被淘汰。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推动下,企业必然会主动采取先进的工艺来降低能耗,在短期内,创新开发资金的投入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减少资源的投入、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还能带来社会效益,降低整个社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缩小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差距,提升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还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因此,绿色壁垒迫使外贸企业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真正花大力气抓好企业的环保工作,开发绿色产品来赢得更多的顾客,占领更大的市场。

3.推动企业推行绿色发展战略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有其合法性的一面,绿色潮流正在世界盛行,因此,它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和推行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战略。

它可以使生产企业抓住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市场发展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有预见地、有目的地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来开拓国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消极的影响
1.限制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当前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发达国家的产品比较容易进入我国市场,而我国产品却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往往被拒之于发达国家的国门之外。

这无疑会给我国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带来很大的障碍。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阻止我国相关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

2.加大我国商品的出口难度
海关卫生检疫制度一直存在,但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

美国除了实行进口卫生许可证制度和良好食品生产规范注册认证制度外,又实行IS0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
控制点认证制度,对所列指标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甚至三位,中国的技术水平难以达到。

在食品方面,日本对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等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农产品方面,日本为限制中国蔬菜进口,其对从中国进口的蔬菜规定“毒死蝉”残留限量不超过0.01PPM,但对本国大量生产的萝卜规定的限量标准却是3PPM,相差300倍之多。

由于日本对我国农产品进口实施苛刻的检疫标准,致使我国农产品很难进入日本市场。

在机电产品认证方面,欧美、日本的环保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其中有许多条款涉及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可回收率等方面,并要求在其国内市场销售必须取得相关的认证,因此,相关产品的质量认证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又一壁垒。

3.提高企业生产成本
绿色壁垒不仅导致我国产品的出口量减少,而且增加了出口企业的出口难度和出口成本。

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的合法外衣,设置了更加苛刻的指标,检验项目繁多,抽查范围广泛,其中许多技术性措施不尽合理,缺乏科学依据。

为了克服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出口企业必然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进行全程无公害化管理。

同时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接受各种检验、测试和认证,并且在包装、标签、广告等方面做出更大的适应性调整,这样,生产费用、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大幅度上升,出口成本势必增加,我国产品原有的成本优势将受到很大削弱,甚至丧失,从而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的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如2010年5月,欧盟连续出台规定,要求我国提升洗衣机和洗碗机的出口标准。

该法规的拟批准日期为2010年9月,并将在公布后12个月实施。

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为产品的能效、性能检测以及生态设计咨询支付高额费用,再加上开展设计改进、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投入,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企业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

4.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我国出口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以纺织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工艺、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具有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由于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

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绿色壁垒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限制我国的出口贸易量,而我国出口贸易依存度偏高,2009年仍为24.5%,因而会影响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受绿色壁垒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势必引发相当一部分人失业,加大我国的就业压力,产生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碳标签、碳关税更是使中国被动接受强制减排义务,削弱了中国廉价能源基础,更使中国长期以来占主导的高碳产品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竞争中受到排挤,而这些后果对于我国本就疲弱的就业市场更将是雪上加霜。


①邹晓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商界,2010,(7):136-137.
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受企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应对绿色壁垒不可能完全依靠企业。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共同应对绿色壁垒。

(一)政府方面
1.积极参与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制定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应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参加国际环保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活动,增强中国在一些国际环保立法和贸易立法的影响,反对任何国家滥用环保权利而是用的单边贸易措施强制多变环境协定的非成员方与该协定保持一致;依据环保公约及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通过磋商、谈判解决;还可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环保标准,或者在一些国际标准中争取附加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保证中国出口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2.建立健全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国际标准组织第207技术委员会1996年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现阶段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该系列标准具有保护环境和消除绿色壁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取得ISO14000环境认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保护环境水平,而且还是我国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还能改善企业形象。

今后我国在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的同时,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应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志管理制度相衔接,并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以便从制度上消除贸易磨擦。

3.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机制
第一,制订和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应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面向国际市场,确立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把绿色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二,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机制,政府应正确发挥其经济职能,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的绿色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创新、推广、应用,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环保高新科技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基地及高新技术孵化、辐射基地,以促进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升
级换代。

制定扶持绿色产品的产业政策,在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等方面对绿色环保技术、产品的创新、开发、生产和使用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倾斜。

第三,建立绿色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先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银行增加贷款、设立开放式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允许绿色企业上市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再合理安排资金投向,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资金投向不同的绿色领域,保证每笔投入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而发展我国的绿色产业,扩大出口,增加就业。

(二)行业协会方面
1.提供信息服务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对国际环境标准及发达国家新出台的一些绿色壁垒信息缺乏了解和掌握,出口产品屡屡受到重创。

在为企业提供绿色壁垒信息服务方面,除了政府应该凭借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外,行业协会也因该负担起这个责任,为该行业企业提供更为完善和全面的绿色壁垒信息服务因此,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上关于绿色壁垒的信息,是有效采取应对措施的必要前提。

行业协会应该通过与其他国家行业协会、标准组织的沟通,及时把握其主导方向,积极收集和整理各国针对该行业产品所设置的绿色壁垒最新信息,根据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并及时向企业和政府进行通报,使企业做好防范措施,政府通过预警机制向社会传递绿色壁垒的最新动态,为国内企业架起外部联系的桥梁,及时畅通信息。

2.开展培训交流服务
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会员之间环保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首先,开展人才与技术培训服务,帮助会员引进符合相应环境标准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加强技术改造,推广产品的深度开发,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跨越绿色壁垒。

其次,组织会员之间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交流,使企业实时掌握绿色壁垒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并通过相互借鉴经验,制定合适的行业应对策略。


3.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业利益代表,它比政府有关部门更具有制定行业规定、技术标准的优势,因为他们更了解本行业中小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情况,更熟悉相关市场的实际情况。

长期以来,标准过低是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标准的建立健全与行业协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民间机构的优势,借鉴国外的经验,一方面协助政府建立健全国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及时把握行业未来发
①陈擘.应对绿色壁垒中的行业协会职能研究——以浙江外贸为视角[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5(12):122-123.
展趋势,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做到国家标准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优势互补。

因此,在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可以推出机制灵活的协会指导性技术文件,使之尽快在全行业内推广应用,规范行业内部中小企业的研发、生产和竞争行为,起到引领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的作用,并在这些技术文件最终成熟以后可以上升为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

(三)企业方面
1.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企业对绿色工艺及绿色生产观念比较淡薄,企业要树立绿色意识,在选择产品和技术的时候,应考虑尽量减少商品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

在把商品及劳务推向市场供给消费者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设法降低污染。

即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应增强绿色意识,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并将绿色意识贯彻到企业的各个环节。

企业也应自觉执行国家环保及其他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积极采用国际技术标准,企业也要每年保持一定的环境投资。

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要注意研究职业卫生和安全国际管理标准,尽可能与之接轨。

2.加大绿色技术投入力度
我国累遭绿色性壁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技术水平含量低,所以对企业来说,要跨越绿色壁垒,提高产品的绿色技术含量是突破绿色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

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适用技术层次,将是毫无竞争力可言的。

所以,必须进行不断淘汰和不断创新。

加强研发工作,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同时,积极推进生产和商品的标准化,努力使自身产品达到国际标准。

在对传统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大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降低能耗,改进技术,从根本上规避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3.积极申请绿色认证
企业应生产“安全、节能、无公害”的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争取绿色认证。

特别要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取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同时,要争取获得贸易对象国的绿色认证。

尽管目前ISO14000标准认证代价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但是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处理费用,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综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企业应该把环境认证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如果企业能够执行环境标准,那么企业在进行出口贸易时,就不会遇到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