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统计学教研室铜陵学院经济学院2015-9-1工作界面简介附图1 工作界面按附图1 从上到下的顺序,工作界面包含如下几项内容:“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工作表标签、滚动条、和“状态”栏。

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

(一)“标题”’栏“标题”栏告诉用户正在运行的程序名称和正在打开的文件的名称。

如图附-1 所示,标题栏显示“1”表示此窗口的应用程序为,在中打开的当前文件的文件名为1。

(二)“菜单”栏“菜单”栏按功能把命令分成不同的菜单组,它们分别是“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帮助”。

当菜单项被选中时,引出一个下拉式菜单,可以从中选取相应的子菜单。

另外,在屏幕的不同地方单击鼠标右键时,“快捷菜单”将出现在鼠标指针处。

选取“快捷菜单”中的命令同从菜单栏的菜单上选取相应命令的效果是一样的,但选取速度明显增快。

(三)“工具”栏可显示几种工具栏,这些工具可控制简化用户的操作。

“工具”栏中的按钮都是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副本,当鼠标指向某一按钮后,稍等片刻在按钮右下方会显示该按扭命令的含意。

用户可以配置“工具”栏的内容,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子菜单来选择显示不同类型的“工具”或全部显示出来。

下面介绍出现在开始屏幕中的两种“工具”栏。

1.“常用”工具栏“常用”工具栏中为用户准备了访问最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如“新建文件”按扭,“打开文件”按扭,“保存文件”按钮等。

2.“格式”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专门放那些和文本外观有关的命令,如字体、字号、对齐方式及其他选项。

(四)“编辑”栏“编辑”栏给用户提供活动单元格的信息。

在“编辑”栏中用户可以输入和编辑公式,“编辑”栏位于图1 中第5 行。

“编辑”栏由“名字”栏和“公式”栏组成。

位于“编辑”栏左侧的“名字”栏中显示的是活动单元格的坐标,也可在“名字”栏中直接输入一个或一块单元格的地址进行单元格的快速选定;位于“编辑”栏右侧的“公式”栏可用于编辑活动单元格的内容,它包含三个按钮和一个编辑区。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经济学院编二○○八年二月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作图,以发现数据中的一些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思路。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EXCEL软件四、实验内容1.数据的预处理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打开EXCEL文件;3.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并把文件用自己学号命名保存供老师检查;4.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要对每个习题的结论与统计学解释写在实验报告上。

七、上机作业演示题:A、B两个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演示”。

①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分组体系编制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绘制复式条形图、环形图、雷达图;③分析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3.01.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15210511797124119108881291141051231161151101151008710711910310313713892118120112951421361461271351171131041251081261521051179712411910888129114105123116115110115100871071191031031371389211812011295142136146127135117113104125108126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01”。

要求:①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

EXCEL实验指导书注意:由于简装版的EXCEL 中没有“数据分析”菜单,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步骤来添加该菜单,前提是计算机中必须有OFFICE2010的原始安装软件,否则下列操作无法完成。

“文件”——“选项”——“加载项”——EXCEL加载项“转到”——“加载宏”——选择“分析工具库”——确定。

完成以上操作后“数据”菜单中出现“数据分析”则操作成功。

实验一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的基本知识2、学会应用Excel创建表格,输入和编辑信息3、熟练运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求各种统计指标4、利用Excel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5、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二、实验要求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2、通过练习,能够独立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3、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组编制的基本操作方法;三、实验内容1、分别用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计算这31 个地区人口的总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

表1-1 2008年全国各地区人口统计2、根据抽样调查,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单位:元):表1-2 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830 880 1230 1100 1180 1580 1210 1460 1170 10801050 1100 1070 1370 1200 1630 1250 1360 1270 14201180 1030 870 1150 1410 1170 1230 1260 1380 15101010 860 810 1130 1140 1190 1260 1350 930 14201080 1010 1050 1250 1160 1320 1380 1310 1270 1250 根据以上数据,以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为组限,对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的累计频数和频率。

统计学实训指导书20101115

统计学实训指导书20101115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统计学》实训指导书管理系2010-11-15一、实训目的《统计学》实训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学》理论课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技能而开设的验证性实训。

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显示和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

开展《统计学》课程实训教学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讲授的统计理论知识;2、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实际工作能力;3、通过严格要求与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技能;4、为后续的其它专业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基本要求(一)对学生实训态度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态度要端正,目的要明确,作风要踏实,操作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

(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1、《统计学》实训主要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

(实训一和实训二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上机实训共计6课时)四、考核方法统计学实训属非独立设课,是统计学课程中的实训环节,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实训成绩在学生统计学期末总评成绩中占10分(即占10%)。

实训成绩的考核以实训小组成绩为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平时表现(态度认真、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爱护实训室用品、保持实训室卫生)及操作结果,占50%;二是实训作业(包括统计调查问卷、数据收集、整理的情况和调查报告)占50%。

五、统计学实训内容操作指导实训一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实训目的培养学生利用调查问卷有效收集数据信息的基本技能。

这是开展统计调查活动的一项必需的基础性工作。

调查问卷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普遍、最有效的工具。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

二、本节相关知识理论简述调查问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调查表,主要用于非政府统计机构或个人的市场调查或社会调查。

统计实验指导书

统计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实验时数18学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目录实验一: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实验二: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实验三:Excel的基本操作和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实验四:计算平均数并分析不同月份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实验五: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和平均数的计算实验六: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和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计算实验七:Excel的基本操作以及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计算的操作实验八:物价指数的计算与分析实验九:Excel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图表功能建立回归直线方程的操作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用EXCEL绘制统计图表二、实验内容搜集现实中的数据,然后编制统计图表某小学学生收压岁钱情况统计:55、100、200、300、450、450、480、500、550、560、600、660、650、670、700、750、780、780、800、800、900、1200、1200、1400、1500、1500、1500、1600、1650、1670、1700、1720、1780、1780、1900、1900、3000、4000、4500、6000三、实验步骤1、建立一个EXCEL文档。

2、根据组距分组方法把资料分组。

3、在EXCEL文档单元区域A3︰B8中输入分组数据。

4、在A2输入按压岁钱分组,在B2输入学生人数,在A9输入合计。

5、选择A2︰B9单元格,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设置边框,6、合并单元格A1︰B1,输入统计表题目。

某小学学生收压岁钱情况统计表7、利用图表向导绘制柱形图,并且输入题目8、利用图表向导绘制饼图,并且输入题目四、实验仪器设备每人一台计算机,具有Excel2000应用软件五、使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二、实验内容实验资料:某车间同工种40名工人完成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99 142 118103 87 113 126 115 114 117 124 129 138100 103 92 95 100 107 108 105 119 127根据上述资料,试编制分配数列,计算频率和累计频率。

统计学实习指导书

统计学实习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实验一用Excel搜集与整理数据实验目的: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实验步骤:一、用Excel搜集数据搜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或抽样调查,以后我国的统计调查将以抽样为主,所以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用Excel 进行抽样。

使用Excel进行抽样,首先要对各个总体单位进行编号,编号可以按随机原则,也可以按有关标志或无关标志,具体可参见本书有关抽样的章节,编号后,将编号输入工作表。

【例13-1】假定有100个总体单位,每个总体单位给一个编号,共有从1到100个编号,输入工作表后如图13-1所示:图:13-1总体各单位编号表输入各总体单位的编号后,可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若无数据分析选项,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库,便可出现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选择抽样。

如图13-2所示:图13-2数据分析对话框第二步:单击抽样选项,弹出抽样对话框。

如图13-3图13-3 抽样对话框第三步: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总体单位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在本例是$A$1:$J$1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至J列。

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为标志项(横行标题或纵列标题),可单击标志复选框。

第四步: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周期”模式即所谓的等距抽样,采用这种抽样方法,需将总体单位数除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的周期间隔。

如我们要在1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12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8。

“随机模式”适用于纯随机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和阶段抽样。

采用纯随机抽样,只需在“样本数”框中输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即可;若采用分类抽样,必须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类编号,然后在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这种抽样方法实际是分组法与随机抽样的结合;整群抽样也要先将总体单位分类编号,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取若干类作为样本,对抽中的类的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前言1.实验目的《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是论述在社会经济范围内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地位——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加强定量分析,更好地解决经济管理各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上机实验的设计上,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较系统的掌握EXCEL在统计的应用,但避免枯燥的操作介绍,而是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有关案例数据,运用EXCEL完成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及其结果的指标解释。

上机按照分班分期集中的形式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学任务,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⒉适用专业统计学实验适用的专业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

⒊先修课程概率与数理统计、统计学⒋实验课时分配⒌实验环境(对实验室、机房、服务器、打印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配置及数量要求)本实验按自然班分组,每次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一个实验小组,为此统计上机实验需设35个座位,实验台上配备Excel统计数据的实际案例,如教科书,教师搜集到的最新的经济管理类相关的统计数据、统计图、统计表并复印给每位学生,教授学生Excel统计功能的幻灯片及实际操作的随堂作业;××统计调查报告的范本等等。

主要统计调查报告的制作流程图要悬挂在实验室墙壁上,便于学生参阅及按步骤有的放矢的完成调查报告,同时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⒍实验总体要求(1)通过统计学上机实验,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中,要将理论课所讲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进行对照,弄清模拟实验资料中全部经济数据的统计处理。

(2)进行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验中,为学生配备了相关的经济管理类数据分析内容,比如:近几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析预测内容,学生要按要求进行图表绘制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的定性分析,提高实际分析能力。

【2018最新】统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版本 (15页)

【2018最新】统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版本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篇一:统计学实验指导书统计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立数据集及数据集的预处理(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建立数据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程序及样本数据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掌握统计数据测量尺度的类型及变量的类型,了解原始样本数据与SPSS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SPSS数据集建立的方法。

通过数据集的预处理实验,使学生了解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意义,学会对数据集进行编辑、整理和初步加工的方法与步骤。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中的问卷确定变量个数,定义变量属性,录入样本数据,建立数据集,转换Excel格式文件,合并数据集,排序,变量间的简单计算,选择观测,清点观测,分类汇总,分组,拆分数据,数据文件的转置。

5. 实验操作指南见教材:统计学实验,冯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X年3月。

6. 实验结果学生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上传给老师。

实验二数据的图表描述(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会针对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进行图表分析,掌握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及数值型数据的图表描述方法。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原始数据,针对品质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条形图,频数分布帕累托图,频数分布饼形图及复式饼图,交叉表;针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及图表展示,制作频数分布表;针对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未分组数据绘制茎叶图和箱线图;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绘制线图;针对双变量数据绘制散点图;针对三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气泡图;针对多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雷达图。

统计学试验课程试验指导书

统计学试验课程试验指导书

《金融统计与软件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统计与软件应用英文名称:Financial Statistics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课程代码:5000577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15 总学分:必开实验个数: 5 选开实验个数:二。

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金融统计与软件应用是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课程,实验教学对于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掌握金融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在训练学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实际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研究常见的金融活动中表现出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经济、金融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本课程阐述国际规范的金融统计知识,分析理论和技术,系统阐述基本原理、知识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我国的实际金融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活动的数量特征和基本的统计体系,掌握常用的金融统计指标,熟练掌握常见的统计软件Excel、Eviews和Spss等.熟练运用Excel、Eviews 和Spss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因素分析、股票Beta计算等基本金融统计分析;初步掌握应用统计软件完成事件研究、单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等金融分析的技巧。

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对金融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的目的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有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常用统计方法。

2、训练学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掌握数据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3、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金融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应用。

五.实验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上机实验,完成实验教程的内容,掌握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步骤。

六.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七.考核与报告考核依据:上机软件操作的熟练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用Excel 搜集与整理数据⋯⋯⋯⋯⋯⋯⋯⋯⋯⋯⋯⋯⋯⋯⋯⋯⋯⋯1实验二用Excel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3实验三用Excel 进行指数分析⋯⋯⋯⋯⋯⋯⋯⋯⋯⋯⋯⋯⋯⋯⋯⋯⋯⋯⋯6实验四用Excel 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8实验五用Excel 进行预测⋯⋯⋯⋯⋯⋯⋯⋯⋯⋯⋯⋯⋯⋯⋯⋯⋯⋯⋯⋯⋯12主要参考文献⋯⋯⋯⋯⋯⋯⋯⋯⋯⋯⋯⋯⋯⋯⋯⋯⋯⋯⋯⋯⋯⋯⋯⋯⋯⋯⋯17实验一 用 Excel 整理数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用 EXCEL 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有一定关系。

为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态,收集数据如下序号温度(℃)降雨量 (mm)产量 (kg/hm2)1 6 25 22502 8 40 34503 10 58 45004 13 68 57505 14 110 58006 16 98 7500 7211208250要求:绘制小麦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的气泡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图1第二步:选中某一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弹出图表向导对话框,再选择气泡图。

如图图2第三步: 单击下一步,再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这里我们选用系统默认的方式。

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实验原理及步骤2:第一步:把数据输入到工作表中,如图 1 所示:开源数据对话框。

再选择系列按钮,在对话框中填入数据 X 、 Y 以及其对应值,如图 3 所示:实验二 用 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四、实验结论 从气泡图上可以看出,也在提高(气泡变大) 。

随着气温的增高, 降雨量也在增加; 随着气温好降雨量的增加, 小麦的产量图3第四步: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得如图 4 所示的气泡图:图4、实验目的和任务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三、实验原理及步骤1、我国1990 年至2004 年人均GDP的情况如下:(2)计算长期趋势2、一家商场2003-2005 年各季度的销售额数据(单位:元万)如下表所示一)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图5第一步:在A列输入年份,在 B 列输入人均GDP。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Excel、SPSS 的应用,理解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基本条件、实现步骤、结果的内涵等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任务和条件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试验内容】一、Excel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各种统计图。

2、计算描述统计量,选择适合的描述统计量反映统计数据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3、利用Excel进行推断统计。

4、利用Excel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试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数据的筛选和排序1、数据的筛选在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时,首先需要进行审核,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对审核中发现的错误应尽可能予以纠正。

如果对发现的错误无法纠正,或者有些数据不符合调查的要求而又无法弥补时,就要对数据进行筛选。

数据筛选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予以剔除;二是将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予以剔除。

数据筛选可借助于计算机自动完成。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的过程。

【例】下表是8名学生4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数据(单位:分)。

试找出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4门课程都高于70分的学生。

8名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首先,选择“工具”菜单,并选择“筛选”命令。

如果要筛选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可使用自动筛选命令。

如图所示。

自动筛选(1)这时会在第一行出现下拉箭头,用鼠标点击箭头会出现下面的结果,如图自动筛选(2)要筛选出统计学成绩为75分的学生,选择75,得到结果:自动筛选(3)要筛选出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可选择“前10个”,并在对话框中输入数据3,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青岛理工大学

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青岛理工大学

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青岛理工大学第一篇: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青岛理工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与要求(一)实习目的统计学科属于经济应用类科学,在培养本专业学生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距离。

在实践中既培养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又使课本上理论滞后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统计学专业《毕业实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增强对社会、国情和所学专业的认识看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实际工作的知识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创业和合作精神,增强劳动观念,使学生尽可能地将本次实习与今后的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毕业后顺利投身工作岗位并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二)实习要求1、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必要的实习方法,按质按量完成实习任务,并认真做好实习日记和实习总结。

2、服从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安排(有能力自己安排实习单位的可自己联系)。

自觉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定、劳动纪律和保密制度。

敬业爱岗,勤学好问,刻苦钻研。

3、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者,要有医院证明和书面陈述报告,向指导教师和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同意以后方可准假。

实习期间请假,应经指导教师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离实习单位,否则按无故缺课处理。

二、实习内容(一)到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熟悉相关科室工作。

首先了解政府统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政府统计的基本职能,熟悉政府部门综合统计的报表体系、抱送程序、指标内容、统计核算方法。

(二)到各企业单位统计部门熟悉企业统计的操作过程。

到各企业单位了解学习基层统计工作的日常工作流程,熟悉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学《数据分析》实操指导书

统计学《数据分析》实操指导书

目录实训项目一......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1)实训项目二......运用EXCEL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并分析 (9)实训项目三......运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14)实训项目四......运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预测 (21)实训项目一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实训目标】在统计整理基本过程的课堂模拟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本项目实训,掌握应用统计软件(EXCEL)对统计调查收集得到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统计整理工作技能。

【课时安排】6学时【实训内容与要求】1、实训要求结合数据整理所学的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应用Excel中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变量数列的编制,并完成下列内容:1.应用Excel中数据分析功能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分组,编制等组距变量分配数列和编制次数分布表和累计次数分布表。

2.用Excel绘制统计图。

3.从得出的数据中进行分析。

2、实训内容经统计调查了解到,某班40名同学身高资料如下:165,167,159,150,175,163,160,149,171,171156,157,161,162 166 153,156,161,164,167158,156,152,152,155,163,181,160,162,151151,158,159,171,166,162,161,159,161,172根据统计整理的要求,利用所提供的素材进行了数据处理,并绘制统了计图。

3、实训步骤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是利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1的内容介绍此功能)。

这种功能需要使用Excel扩展功能,需要安装完全版的Excel,然后安装数据分析。

要安装数据分析功能,步骤依次是“工具”→“加载项”→“分析工具库和分析工具库-VBA函数”。

操作完这3个步骤,再回去点击工具就会有“数据分组”的菜单选项了。

第一步:启动Excel,新建一个工作簿Book1。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2016)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2016)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唐爱莉郭彩云岳志春鲍琳主编河北工程大学前言当今,统计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统计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迅速推广。

统计分析常用的软件有SAS、SPSS和Excel等,其中Excel简单实用。

本实验指导书编写目的就是在学习统计学课程,了解统计思想、方法和基本概念的同时,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是由校级重点课程统计学课题组成员共同编写,主编有唐爱莉、郭彩云、岳志春和鲍琳,参编成员是颜会哲、宋云峰。

基本内容包括:Excel统计分析功能简介、实验大纲、实验范例及其步骤和附录四部分。

指导书的特点是:在介绍Excel统计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范例及其操作步骤且附有图片说明,明确实验目的,提出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短期内学会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本指导书适用于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以及自学者使用。

在指导书的编写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编写组将进一步修改完善。

统计学课题组目录目录第1章 EXCEL统计分析功能简介 (1)1.1 分析工具库 (1)1.2 统计函数 (2)第2章实验范例及步骤 (5)实验一用Excel搜集与整理数据 (5)实验二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15)实验三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17)实验四用EXCEL进行指数分析 (21)实验五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24)实验六用统计软件进行预测 (29)实验七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5)第3章实验大纲 (39)3.1 实验性质、目的和任务 (39)3.2 实验要求 (39)3.3 实验内容 (39)3.4 实验学时分配 (41)3.5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42)3.6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42)3.7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42)附录一关于上机作业和实验报告的书写附录二实验报告格式第1章 EXCEL统计分析功能简介EXCEL是一个快速制表、将数据图表化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工具软件包。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
(1)点击“数据—数据分析”,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如下图 1.5 所示。
(2)选择“描述统计”功能,单击“确定”,系统打开描述统计对话框,如下图 所示。选定数据的输入区域为B2:B32单元格;分组方式选择“逐列”;选定一个
10
输出区域为D9单元格;再选定“汇总统计”复选框,如图1.6。 (3)系统输出 2008 年我国各地区人口描述统计的计算结果如图 1.7 所示。 11

总人
地区
总人口(万
4

口(万人)
北京
1

695

天津
1

176

河北
6989
湖北
山西
3411
湖南
内蒙
2414
广东
辽宁
4315
广西
吉林
2734
海南
黑龙
3825
重庆

上海
1888
四川
江苏
7677
贵州
浙江
5120
云南
安徽
6135
西藏
福建
3604
陕西
青海
554
宁夏
新疆
2131
甘肃
江西
4400
人) 94 17 94 29 5711 6380 9544 4816 854 2839
EXCEL 实验指导书
1
注意:由于简装版的 EXCEL 中没有“数据分析”菜单,因此需要进行以下 操作步骤来添加该菜单,前提是计算机中必须有 OFFICE2010 的原始安装软 件,否则下列操作无法完成。
“文件”——“选项”——“加载项”——EXCEL 加载项“转到”——“加载宏” ——选择“分析工具库”——确定。完成以上操作后“数据”菜单中出现“数据分 析”则操作成功。

统计学第四版学习指导书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版学习指导书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教材各章习题答案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1〔1〕数值型数据;〔2〕分类数据;〔3〕数值型数据;〔4〕顺序数据;〔5〕分类数据。

1.2〔1〕总体是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样本是抽取的2000个职工家庭〞;〔2〕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抽取的“2000b家庭计算出的年人均收入。

1.3〔1〕所有IT从业者;〔2〕数值型变量;〔3〕分类变量;〔4〕观察数据。

1.4〔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分类变量;〔3〕所有的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4〕统计量;〔5〕推断统计方法。

1.5〔略〕。

1.6〔略〕。

第2章数据的图表展示2.1 〔1〕届丁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效劳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效劳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A1414B2121C3232D1818E1515合计100100条形图〔略〕〔4〕帕累托图〔略〕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40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向上累积向下累积企业数频率企业数频率100以下512.5512.540100.0 100〜110922.51435.03587.5 110 〜1201230.02665.02665.0 120 〜130717.53382.51435.0 130 〜140410.03792.5717.5 140以上37.540100.037.5合计40100.0————某管理局下届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先进企业1127.5良好企业1127.5一般企业922.5落后企业922.5合计40100.0频数分布表如下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25 〜30410.030 〜35615.035 〜401537.540 〜45922.545 〜50615.0合计40100.0直方图(略)。

2.4茎叶数据个数18 8 9320 1 1336888999123 1 3 5 6 954 1 2 3 6 6 7650 12 742.5 (1)排序略。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2006/4第一章前言 (3)1.1背景 (3)1.2适用范围 (3)第二章运行环境 (4)2.1硬件环境 (4)2.2软件环境 (4)第三章实验目的和任务 (5)3.1实验的目的 (5)3.2实验的任务 (5)第四章实验内容 (6)4.1实验一E XCEL 基本操作 (6)4.2实验二直方图工具 (10)4.3实验三季节变动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14)4.1实验四利用E XCEL 绘制散点图,分析相关系数 (17)4.1实验五线性回归分析 (19)第一章前言1.1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统计学的发展有三个明显的趋势:第一,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依赖和吸收的数学方法越来越多;第二,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或者说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

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RobertF.Engle)和克莱夫·格兰杰(CliveGranger)。

20 世纪80 年代两位获奖者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许多经济时间数列中两个关键属性:时变性(time-varyingvolatility)和非平稳性(nonstationarity),恩格尔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率、汇率和期权的金融计量分析,提出谱分析回归等创新性统计方法;格兰杰的研究涉及统计和经济计量学,特别是时间序列分析、预测、金融、人口统计学、方法论等领域。

这足以证明统计方法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使统计学成了一门“万能”的方法论学科。

美国SCIENCFY有一篇文章列出近百年来最有用的科学,统计高居前十名。

随着统计学应用日益广泛和深人,由于受计算机和新兴科学的影响,使统计学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技术,成为数量分析的方法论科学。

这一时期统计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比如海洋学中水面的高程,电磁能(特别是无线电波)的流量,工业过程的状态,生物的状态,都能用计算机收集;没有计算机这些是不实际或不可能的。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要点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EXCEL2010)要点

EXCEL实验指导书注意:由于简装版的EXCEL 中没有“数据分析”菜单,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步骤来添加该菜单,前提是计算机中必须有OFFICE2010的原始安装软件,否则下列操作无法完成。

“文件”——“选项”——“加载项”——EXCEL加载项“转到”——“加载宏”——选择“分析工具库”——确定。

完成以上操作后“数据”菜单中出现“数据分析”则操作成功。

实验一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的基本知识2、学会应用Excel创建表格,输入和编辑信息3、熟练运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求各种统计指标4、利用Excel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5、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二、实验要求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2、通过练习,能够独立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3、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组编制的基本操作方法;三、实验内容1、分别用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计算这31 个地区人口的总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

表1-1 2008年全国各地区人口统计2、根据抽样调查,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单位:元):表1-2 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830 880 1230 1100 1180 1580 1210 1460 1170 10801050 1100 1070 1370 1200 1630 1250 1360 1270 14201180 1030 870 1150 1410 1170 1230 1260 1380 15101010 860 810 1130 1140 1190 1260 1350 930 14201080 1010 1050 1250 1160 1320 1380 1310 1270 1250 根据以上数据,以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为组限,对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的累计频数和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实验项目对照表实验一: Excel变量数列编制实验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了解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构成;2、了解等距分组中组距、组数、全距的关系;3、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4、学会应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功能菜单编制变量数列。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1台,带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各组按顺序排列,然后列出各组的单位数。

组距式数列:每一组由变量值的一个变动区间构成。

适用资料:(1)连续型变量或变量值多、变动范围大的离散型变量。

计算各组的频数或频率、累计频数或累计频率,最后形成次数分布表或分布图。

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某月X 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单位:元):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的累计频数和频率。

同时对分组资料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来加以表现。

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变量数列编制的原理及Excel 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1.数据输入。

分别输入“居民消费品支出”和组限(见附图2 )2.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数据分析],调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选项,调出“直方图”对话框。

注意,若“数据分析”命令没有出现在“工具”菜单上,则应先使用[工具]→[加载宏]命令来加载“分析工具库”。

3.在“直方图”对话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见附图1。

输入区域:$A$1:$A$51接收区域:$B$1:$B$9,接收区域的数值应按升序排列 输出区域:$C$1(为输出结果左上角单元格地址) 选中“标志”复选框。

柏拉图: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按降序排列频率数据。

如果此复选框被清除,Excel 将只按升序来排列数据。

累积百分比: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添加一列累积百分比数值,并同时在直方图表中添加累积百分比折线。

如果清除此选项,则会省略累积百分比。

图表输出: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生成一个嵌入式直方图表。

本例中选中“累积百分比”和“图表输出”两个复选框。

附图1 直方图对话框八、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2;附图2 实验结果样本数据在1000~1100,1100~1200,1200~1300 三组中的频率最大,分别为16%、22%、22%(三组合计占60%),从直方图中明显看出分布存在右偏倾向。

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 ):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 ):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 ):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

5、不及格(或E ):态度很不认真实验二: Excel 分布特征值的计算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熟悉分布特征值的概念、种类;2、熟悉分布特征值的计算;3、学会应用Excel 软件“数据分析”菜单计算有关分布特征值;4。

学会阅读显示结果。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 计算机1台,带Windows 操作系统 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 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关分布特征值的计算方法;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数据分布特征包含三个不同的侧面:1、分布的集中趋势,即怎样将一个变量的多个观察值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且使这个数值具有原数据的中心趋势或平均值,以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即怎样汇总变量彼此之间的差别,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用偏度指标和峰度指标反映。

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某月X 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单位:元):表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二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数据分布特征值的计算及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1.数据输入(见附图1)2.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数据分析],调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描述统计”选项,调出“描述统计”对话框。

3.在“描述统计”对话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见附图1:输入区域:A1:A51分组方式:逐列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若分组方式为“逐行”,则为“标志位于第一列”。

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该复选框将被清除,Microsoft Excel将在输出结果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输出区域:C1选中“汇总统计”复选框。

描述统计工具可生成以下统计指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其中包s)、中位数(Medium)、众数(Mode)、样本标准差(S)、样本括样本的平均值、标准误差(n方差(S2)、峰度值、偏度值、极差(Max-Min)、最小值(Min)、最大值(Max)、样本总和、样本个数(n)和一定显著水平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4. “确定”。

八、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2;从输出结果可以知道,该月X 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的平均水平是1 196.2元,众数是1250元;样本最大数据值是1630元,最小值是810元,样本标准差是188.65 元;偏度小于0,说明样本分布呈负(左)偏状态,峰度也小于0,分布是低峰度的。

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

5、不及格(或E):态度很不认真实验三: Excel趋势方程拟合、综合指数计算实验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掌握趋势方程拟合的原理;2、掌握综合指数的计算原理;3、学会应用Excel 软件粘贴函数功能及单元格引用、公式输入等进行趋势方程拟合、综合指数计算。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1台,带Windows 操作系统 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 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 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指数曲线方程的拟合;综合指数的计算;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指数曲线趋势是现象发展的常见趋势,当时间数列的环比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大体相同时,以拟合指数曲线为宜。

指数曲线的方程式为:t c y ab =直接运用最小平方法求指数方程中的参数a 、b 十分复杂,为此可将指数曲线转化为直线的形式,先求出直线方程中的参数,然后再通过变量替换得到指数方程中的参数。

具体做法为:对t y ab =两边取对数,有:lg lg lg ya tb =+令lg y y '=,lg A a =,lgB b = 则上式变形为:y ABt '=+该式为直线方程,应用最小平方法很容易求出式中的A 和B,然后求A 和B 的反对数即得指数方程中的参数a 和b ,从而可确定指数方程。

总指数是反映总体现象中,不能直接加总和不能直接对比的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的总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具体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两种计算方法。

拉氏综合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帕氏综合指数则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实验流程: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流程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已知某地区1981~1995年历年彩色电视机产量资料(见下表)。

1996~1999年产量。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 下表是五种商品的销售资料:要求计算拉氏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三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趋势方程拟合的方法、综合指数的计算及Excel 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指数曲线拟合的步骤和内容1、在A、B、C三列输入原始数据如附图1所示。

附图12、选择E2:F2区域,单击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快捷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中选择“统计”,在“函数名”中选择“LOGEST”函数,则打开LOGEST 对话框,如附图1所示:在Known_y’s、Known_x’s后分别输入C2:C16、B2:B16。

3、按住Ctrl+Shift组合键,再按回车键或“确定”按钮,得到回归统计值计算结果如附图2中E2:F2单元格所示。

附图24、根据单元格E2,F2中的计算结果可以写出如下估计方程:ˆ504.9204 1.168757xy=⨯5、可以根据上面的指数曲线方程计算预测值:在D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2*$E$2^B2”,将D2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D3:D20元格,各年的预测值便一目了然了。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步骤和内容1、输入相关数据,如附图13 所示。

2、在F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2*D2”,在G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2*D2”,在H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E2*B2”。

3、选定F2:H6 单元格,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向下填充],将F2、G2、H2 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它们下面四行的单元格中。

4、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G2:G6)/sum(F2:F6)”,在B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H2:H6)/sum(F2:F6)”。

再将B8、B9单元格的格式设为带有2位小数的百分比数字格式,即可得到如下结果(附图14)。

八、实验结果和总结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14;随着时间的变化,电视机产量呈指数曲线增长,其趋势方程为:ˆ504.9204 1.168757xy=⨯。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结果和总结销售量拉氏指数为113.38%,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五种商品销售量有增有减,平均来讲上升了13.38%;价格的拉氏指数为108.97%,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五种商品价格有增有减,平均来讲上升了8.9%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