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文学作品阅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清情节,归纳事件
【考点综述】
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考查是要求“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重点评价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等。其中“梳理情节,归纳事件”是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是感知形象,鉴赏艺术特色的前提,是叙事类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在考查的题型方面,通常以简答、填空等常规题型为主,涉及顺序、概括事件、简述情节等具体内容,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笔者在洞悉了今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之后,相信这类考题将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金题回放】
一、简答题:
示例一:(2011年福建南平《爱输给爱》)本文记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整体感知文意和概括文意的能力。题干中虽没有明确限定答题字数,但从题干中“用简洁的话概括”的提示中,应能明白本题答案应从简,一两句话即可。归纳记叙文的事件,要首先考虑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其次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本文主要人物是姐弟俩,主要事件是他们相互帮助。只要围绕这些内容组织语言即可。
参考答案: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示例二:(2011年广东茂名《窗外》)请简要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梳理小说的情节及归纳情节内容。首先搞清楚文章的叙述顺序,然后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归纳每个阶段的事件即可。
参考答案:老师上阅读课,给学生讲岳飞的故事(开端);学生报告发现教室的窗外站着一位听课的小女孩,王老师劝走了窗外听课的小女孩(发展);学生对岳飞可以被破格读书,而窗外的女生不允许走进教室学习提出了疑问(高潮);王老师走向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报告和交涉(结局)。
示例三:(2011年江苏泰州《拥你入睡》)阅读全文,说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围绕中心人物归纳事件。首先在文中找出有关叙述描写儿子的段落,然后按照归纳事件的一般方法“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来简洁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1)(儿子)躲着换内裤,洗澡时不让父母帮着搓洗;(2)(儿子)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3)(儿子)与父母欲近还远的青春期心理。
二、填空题:
示例一:(2011年湖北孝感《拉亮了灯等你》)
12.依据地点的转换,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约定送行→→→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按照地点顺序梳理情节,归纳事件。首先在文中找出表示地点转换的标示词语,然后进行归纳事件,要做到地点与事件一致,和例子的字数一致。
参考答案:拉亮了灯等待学生师生团聚。
示例二:(2011年南京《雪地烤红薯》)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
手忙脚乱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记叙文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不仅要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所叙事件,还要能够精准地把握具体情节。文章叙述了一个父亲雪地里在中学门口第一次卖红薯的经过,以他的行动来展开情节,层次清晰:开端(手忙脚乱烤红薯)—→发展(打起精神称红薯)—→高潮(高声吆喝送红薯)—→结局(不声不响吃红薯)。而练习采用了填空的方式,并且是按示例补填其中两项,所以难度不大。答题时,由题目本身可知需填的词应是与题中提供的“称红薯”、“吃红薯”相对应的动词,这时再结合文章梳理情节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烤、送。
【提问方式】
学生:面对记叙文,如何归纳文章的事件?能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来阐述吗?
师:首先明确记叙的六要素,一般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来概括。如《藤野先生》的主要事件是“藤野先生对我无私关爱真诚鼓励”,另外可以根据概括时的特别要求增加“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等要素,有时还要考虑概括时的字数要求。
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呢?
师:首先明确小说的叙述顺序,然后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归纳即可。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端(1—4):盼于勒。发展(5—19):夸(赞)于勒。高潮(20—47):遇(见)于勒(买牡蛎)。结局:(48—49):躲于勒。
其次,可以按照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变化来概括小说情节。如《故乡》的情节可以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在故乡”部分又可以按照闰土和杨二嫂分别进行情节的概括,如“回忆少年闰土”、“杨二嫂的变化”、“中年闰土的变化”。
【答题方法】
一、整体感知,捕捉文意。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如看材料是以记事为主,还是以写人为主,看材料是否明确地体现出了记叙的要素,看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故事大致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叙述顺序,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看文章中有没有表现其结构顺序(时间、地点)的语言标志等。
二、明确要求,组织归纳。题目要求是归纳全文的事件还是某一段的事件,是围绕那个人物来归纳事件等要区分清楚。然后按照归纳事件的要求“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来归纳,填空题要力求字数一致,语言要简洁舒畅。
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容。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
(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
(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
(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
(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
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局部概括,指针对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答题指导】
一、静心读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主旨
1.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及段落间的关系(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顺承式),利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2.圈点勾画,并理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倾向等。
二、辨明文体,根据文体特点,有所侧重
记叙文段:要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时、地、人,事件的因、过、果)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