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案例(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PPT课件
25
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
打饭、取钱时不排队、插队 不爱护公共卫生 不尊重他人,特别是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不尊 重老师 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在自习室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上公共厕所不冲水 情侣公共场合过度亲密
4
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多数 网民不同情被打的一方呢?这个 案例说明了什么?
5
一、公共生活 二、公共秩序 三、公共道德
6
一、公共生活
7
1、公共生活含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 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 和生活,它是相对于私 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 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 透明性。
8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6
(3)在实践中增强公共道德意识, 践行公共道德规范 A.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 中培养自己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责任 意识。 B.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 践行公共道德规范。
27
四、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要求
28
1、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主要影响 (A)积极影响:
拓宽知识来源,促进专业学习;信息内 容丰富,开阔学生视野;方便信息交流, 增强思想沟通。
29
(B)消极影响:
伦理规范滞后,道德建设迫切;信息污染 严重,优化环境迫切;价值多元选择,思想 引导迫切。网络不良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随意侵犯知识产权;电子 商务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黑客和病毒 散播攻击网络等等。
30
网络是双刃剑!
2019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道德的起源【案例呈现】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都会被浇得一身湿。
起初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
A 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拿香蕉就会被其他猴痛扁。
本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人的道德与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
通过以上内容说明: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人的道德和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社会性。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
也就是说,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得接受某些道德的约束。
古往今来,人们对道德起源问题进行的长期争论,为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起源提供了借鉴。
【教学建议】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一节第一目“什么是道德”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起源。
第二,在讲述本案例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就“人的道德与动物的本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之后由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一) 婚姻与 家庭的 概念及 其区别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 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 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 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 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1、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战国 ·荀况
礼即理也。
—宋 ·朱熹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2、助人为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春秋·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春秋·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春秋·管仲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爱情与人生
人在年轻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 需要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 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 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 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 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 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链接案例: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5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二节 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奉献社会
“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第二节 职业道德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邻里团结。远亲不如近邻。
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异性之间,有爱情, 也会有友情。
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有情也不能喝水饱。
不要只为了爱把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 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人只有活着, 爱才有所附依。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从中国与日本的班马线的交通情况可以知道: 有序的公共生活让人舒服、让人敬佩!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现场管理6s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积 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有利于个人身 心健康和品德培养的网络交往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 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
保护妇女、儿童和 老人的合法权益
结婚自由 离婚自由
实行计划生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公共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P145※题目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库目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案例 1 请分析下面一段话的意思孔子提出:人应该虚心学习,充实头脑,注重自省自修,使自己不断完善,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仁”人。
他在描述自己一生历程和人生实践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案例2 刚刚步入大学的小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许多方面都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惧。
面对食堂不那么可口的饭菜,吃饭成了一种无奈;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时时感到陌生和孤独。
小王非常想念父母,想念家乡,想念往日的同学,时常辗转反侧,夜深难眠。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小王这种状况的原因,并谈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案例 3 下面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这些被称为“诺贝尔们”的大科学家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首次研讨。
与会期间,有人问一位科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外,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 案例4 张立勇的成长和被关注是一个神话。
清华、农民工、托福、英语、神厨??最吸引人的关键词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考取大学曾是张立勇的最大梦想,然而家境贫困使他不得不高中辍学,大学梦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2015年修订版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五章第三节课件 (1)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误把友谊当爱情(为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错置爱情的位置(没有了爱情,就没有了一切?) 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重过程轻结果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改变恋爱不良认识
慰藉解闷而谈恋爱。 恋爱、婚姻两回事。
出于从众心理谈恋爱。
• 俞敏洪爱情语录 • 3、真正纯粹的爱情只有现在,只有当下, 爱不因过去,不因未来。不因为过去是过去 已成历史,爱历史便失去当下的美好,不因 为未来是未来还没有发生,为未来而爱就多 了一份功利的世俗。爱情也不问因果,一问 因果便落俗套。为什么爱?最好的回答就是 因为爱所以爱。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瞬间 的感觉变成永恒。
案例(二):一位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咨询信 我谈了一个男朋友,他早我一年毕业了。大一、 大二时,他总是陪我上晚自习,周末陪我玩,当时很 开心,学习成绩也好,现在他陪我的机会减少了,所 以心情总不好,总想他能够天天陪我。有时他答应回 来看我,又失约了,我的情绪便又特别低落,甚至想 哭。想到旷野上呐喊几声,每每看到班里的其他同学 一对一对地在一起,我好羡慕,好嫉妒。 您说我是不是有心理障碍,我该怎么办?迫切希望 您早日回信。
婚姻家庭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
家庭美德是维系家庭 关系、保障家庭温馨幸福 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 要条件。是每个公民在家 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 准则。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的学习
感悟亲情,培养责任感
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
Hale Waihona Puke • 失恋不失德:不能因爱生恨
第五章第六章道德部分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更清晰地体 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 一。
(二)道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特点
强调人的“自律”。在公共生活中, 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广泛的,它引 导人们通过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 道德意识,产生自律,自觉把行为保 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 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 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公共生 活的领域越来越扩大。因此,文明的行为 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公共利益 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 良好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 稳定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
文明礼貌是敞开心扉的钥匙,是心灵交流的窗口, 是情感沟通的桥梁。
(二)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在有人遇到困 难的时候给与帮助和关心。
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 助人为乐是基于对他人幸福和个人幸
福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而采取的 理性行为,是人道主义和道德高尚的 重要标志。
(三)爱护公物
珍惜爱护公物、物用所值是人对物的态度, 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这种公德体现一个人对他人的劳动及其劳 动成果的尊重。
对公共场所的设施、花草绿地、车船亭廊、 路灯护栏等保证正常公共生活的设备予以 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私占是每个公 民的职责。
(四)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 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 应尽的责任。
看看我国 人们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活 动的必备条件。
社会关系总是表现为各种制 度,如社会制度、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 人们只有遵守这些制度和 规范,才能使社会生活表现 出一定的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 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 秩序、网络秩序等。 •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 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 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 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 ---------余秋雨
案例:
• 终极对话——两个青年因上网导致抢 劫犯罪……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大 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请比较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送温暖‛、‚志愿保护母亲河‛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3、 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2)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 行为
第三、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共同生活正常进行 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适用于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任何人都应当把社 会公德作为其行为的最低标准,所以,社 会公德从其适用对象上看具有广泛性。
思修第五章 社会公德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适用全院所有专业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 __班级17级新闻、金融;会计1、2、3、4、5班;17级国商1、2班物流1、2、3班;酒管1、2班17级电商1、3、5班、艺术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 ___教案首页重点:1、大学生如何树立合理的就业观;2、大学生如何树立合理的创业观;难点:1、认清就业形势,做好充实准备;2、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思考题:1、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复习导入】复习上堂课重要内容,导入案例:中国----礼仪之邦,导出本堂课内容。
【告知目的】主要内容:一、社会公德;二、职业道德;教学目标:帮助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在社会公德、职业与婚姻家庭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了解职业与婚姻家庭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新授】导入:案例:中国----礼仪之邦第一节社会公德【案例】:高中生接吻镜头被曝光,起诉学校:胜诉还是败诉?2003年某日晚自修,上海复兴中学某班魏杰和小云(化名)在有20多名学生上自修课的情况下,在教室后排发生的亲吻举止被学校监控摄影镜头摄下。
之后,上海复兴中学以《校园不文明现象》为题,集中播放摄录的包括以上行为片段在内的校园不文明现象。
2003年8月,魏杰和小云正式向法院起诉母校,认为上海复兴中学侵犯了其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
学校认为:在校园公共区域(包括教室)安装监控设备,易于及时发现各类情况,解决问题,以履行其教育管理职责。
法院认为:被播放的二原告的亲昵动作,是在教室这一学校的公共场合中,且有20多位学生在场的晚自修时间内,公开和不避忌的情况下而发生的,原告自己已超越个人空间的领域,该行为不具备隐秘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5章 (下)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 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 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 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 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恋爱合作社”
“合同夫妻”
“露水恋人”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年轻人应做到: 失恋不失志, 失恋不失态, 失恋不失学, 失恋不失爱。
恋爱与学 的关系
恋爱与关爱 他人和社会
的关系
恋爱与关 心集体的
关系
3、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五项: 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 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 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 基本要求。
“最美司机”吴斌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 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文明相亲相爱
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 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 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绝 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 方面的粗俗和放纵。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一些同学奉行的是爱情第一,崇尚爱和被 爱是唯一的幸福,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第一 目标,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爱”,终日沉溺 于爱情之中,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五章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法规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2.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3.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权益的保障;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
教学重点:1.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2.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法律知识和法律权益的保障;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
教学内容: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是以保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为宗旨,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法律在社会中起着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源头。
2.法律:是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3.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进行行政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相关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5.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的一种司法行为。
6.国际法:是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交往和互动的一种法律规范体系。
三、法律的具体规定和保障1.民事法律:(1)财产权的保护;(2)人身权利的保护;(3)合同自由和契约精神的保护;(4)知识产权的保护。
2.刑事法律:(1)禁止和惩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2)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行政法律:(1)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四、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1.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使其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2.学习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权益的保障。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法律案例,引起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和认识。
2.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4.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并展开小组活动,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5.总结:由学生进行总结,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
(详细讲稿,附若干案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目的要求】掌握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熟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成长。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社会公德的概念(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2、教学难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大。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公共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日常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案列:案例1:“中国游客不受欢迎”尴尬了谁?我们一直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但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走出去旅游的人士,却因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不排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三大陋习而受到外国人的“歧视”,并被列入不受欢迎的游客。
这种情形让我们每一个国人感到震惊,也让我们尴尬万分。
据统计,2004 年全国出境总人数达到2885 万人次,2006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了3452.36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11.27%。
与前几年相比,出境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除了给国人长见识、阔视野、活跃生活、享受生活情趣等带来了机会之外,更大程度上他们也让外国人更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从此意义上讲,这些人也是中国人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的代表。
因此,中国团队不受欢迎,就不仅仅是游客自身在境外的待遇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国家形象的大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教学案例(朱丽提供)案例1.广告“傍上”快递包裹属于侵权行为11月25日,住在赣州市八一四大道的市民刘先生表示,下午2时许,小区门卫告知他有一个包裹放在小区门卫值班室内。
刘先生发现,这个包裹和以往不同,上面贴有一张某家电商城以旧换新的广告单。
记者在现场发现,值班室其他的快递包裹,只要是当天下午1时30分派送的韵达快递包裹,包裹上都贴有和刘先生所收包裹一样的广告单,而其他快递公司的包裹则没有。
26日、27日记者发现,韵达快递送来的包裹仍贴有类似广告单。
采访中,刘先生表示,虽然在包裹上贴广告单对他购买的商品没有影响,但是快递公司擅自在消费者的包裹上添加广告信息,他觉得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希望相关快递公司能够规范管理。
11月25日下午3时许,韵达快递赣州公司贸易广场分部快递员表示,他承认在派送的包裹上帖有广告单。
“这不是我们贴的,”该快递员称。
当记者追问是不是广告单上的电器公司派人过来贴的时,该快递员则表示不清楚情况。
随后,记者拨打了韵达快递赣州公司投诉热线,对方也表示,不清楚该包裹为何有广告单,并声称广告单不可能是快递员贴的。
按照广告单上的号码,记者电话联系了该电器商城,该商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包裹上贴广告属于该公司广告部和韵达快递的宣传合作方式,对于市民的相关侵权质疑,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还有较多的市民反映侵权,我们将同广告部商量停止这种宣传方式。
”工商部门: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包裹上擅自贴广告单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近日,赣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商品,用于快递商品的包裹所有权属消费者,如果他人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添加广告信息,以获取经济效益,该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要求快递公司或者派送广告单的单位或者公司给予说法,如造成经济损失,可要求赔偿。
教学目的:法律的作用是对人法人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实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规范的作用。
大学生要具备法律基础知识,懂得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在做个合法公民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适用章节:第五章第二节案例来源:/a/20141201/006610.htm(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案例2.消除艾滋病歧视需塑造良好法律环境法制网江苏频道发布时间:2014-12-02 10:15:33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近日,经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人民法院宣判,春秋航空公司方赔偿两名患有艾滋病的河南籍原告各3.6万元。
这一事件发生两起诉讼,共3名原告,3人曾同行乘坐春秋航空航班遭到拒绝,其中有两人为艾滋病患者。
今年7月26日,艾滋病公益人士程帅帅在购买机票时发现春秋航空公司当时的《特殊旅客运输说明》规定,患有艾滋病的患者,航空公司拒绝运输。
几天后,因为已经购票,程帅帅和其他两名艾滋病患者赶到沈阳仙桃机场,准备搭乘春秋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石家庄。
当他们告诉春秋航空公司工作人员,3人中有艾滋病患者后,工作人员拒绝登记。
交涉进行过程中,3人的机票信息也被系统删除。
事后,春秋航空曾向媒体表示,“按照民航局第49号令《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三十四条,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
本公司保留拒绝运输或拒绝续程运输艾滋病患者和同行者的权利”。
其他多家航空公司则表态,“不拒绝艾滋病患者登机”。
“歧视实际上在许多人内心都存在,不仅是对艾滋病人。
过去我认为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就能消除歧视,于是选择了艾滋公寓这种方式。
经过这次和春秋航空打官司之后,我深深感到,法律是消除歧视的很好途径,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法律行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歧视。
”程帅帅说。
教学目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受任何差别对待。
适用章节:第五章第三节案例来源:/content/2014-12/02/content_5869723.htm案例3.通过案例盘点生活中的法治2014-10-24 10:17 来源:东南早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经过四天的会议议程,昨日在北京闭幕。
因为是在中央全会上首次专题研究“依法治国”,此次会议备受各界关注。
新华社在四中全会开幕当天曾发表评论“法治中国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法治建设,人人受益;法如空气,须臾不可离开。
此次会议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我们通过以下案例来感知生活中的“法治”。
■宪法保护受教育权案例:小刚,1984年出生。
1991年9月,小刚已经7岁,同龄的小伙伴早已上学,他也想上学,可父亲觉得上学无用,让他待在家里。
后来,村小学的校长知道了此事,找到小刚的父亲将国家的法律规定讲清楚,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小刚后来顺利地进入校园。
解读: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于2006年进行修订。
该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义务教育法还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要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小刚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是违法的。
实际上,公民有哪些权利,我国的宪法有明确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
■人格尊严受保护案例:1992年10月,小刚已经上小学二年级。
小刚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数学老师几次在课堂上骂小民“闷怂”、“不开窍”;有一次小刚的作业没做完,被数学老师用竹棍打屁股,臀部有多处淤青。
后小刚的妈妈发现后,将此情况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体罚小刚的数学老师被学校处理。
解读: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
旧的观念中,老师打学生是为了孩子好,让其能好好学习,提高成绩。
但像上述案例当中的数学老师已经侵犯了小刚的人格尊严权。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从9月份至今,全国已发生至少6起虐童、体罚学生案例。
究其原因,一是涉事老师师德缺失,不尊重自己的学生;二是法治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体罚学生违法”这一法律红线。
■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案例:2007年,小刚所在的村子被某房地产开发商看中,小刚家的房屋面临被拆。
但房产商提供的拆迁补偿方案中,房屋补偿标准远低于当地规定的标准,补偿款无法让小刚一家完成安置。
由于拒绝搬迁,小刚家遭到开发商威胁恐吓。
2008年,小刚父亲将开发商起诉到法院,法院认定补偿标准过低,要求开发商重新制定补偿标准。
双方之后达成拆迁协议,小刚一家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解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更是把财产权保护提到更高的高度。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这些法律条文,用刚性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
在上述案例中,小刚家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但在实践中,“暴力拆迁”、“征地血案”频频出现,拆迁方与被拆方上演着一幕幕让人揪心的冲突,这背后折射的是一些人对“公民财产权”的漠视,对法律的漠视。
1987年,浙江苍南农民包郑照因不服县有关部门强行拆除其房屋的处罚,一纸诉状将县政府告到了法庭,被舆论称为“民告官第一人”,引发人们对法治进步的思考与憧憬。
1988年8月,温州市中院开审此案,时任苍南县县长出庭应诉,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轰动。
■有权运用法律发出自己的声音案例:2010年,小刚所在的城市地铁准备涨价,在涨价前要听证征求意见。
小刚报名参加了听证会,在此之前,他在新安置的社区向大家征求意见,多数人不同意涨价。
在听证会上,小刚等市民代表对地铁涨价表示不同意,并阐释了自己的理由。
最终,多数人通过,地铁暂不涨价。
解读:我国听证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地铁、出租车、水费、天然气价格都事关民生,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每一次价格调整必然是在各方利益的权衡下做出的。
可以说,“水电涨不涨价,不是管理部门说一句话就能涨”。
在一个法治国家中,市民可以运用法律来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吃的食品更加安全案例:小刚是个足球迷。
2010年7月,世界杯期间,小刚和朋友一行5人在某火锅店吃饭看球。
饭后,有4个人出现腹泻等症状。
怀疑火锅店使用地沟油,小刚向食药监部门进行了举报,后多部门调查,该火锅店涉嫌使用地沟油,而且为了增加口感,在火锅中添加罂粟。
后公安部门将火锅店老板刑事拘留。
解读: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有947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我国刑法、食品安全法都对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
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刑法还有专门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尽管如此,“食品黑作坊”、“毒豆芽”、“毒奶粉”等频频见诸媒体。
针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也将罚款额度大幅提高,将非法添加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罚款额度由现行法律中5倍至10倍罚款提高到15倍至30倍。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相信立法部门会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让普通人吃得更安全;食品生产者也会提高守法意识,保障食品的安全。
■司法更加公平、公正案例:2011年,小刚的叔叔因涉嫌当地的一起杀人案被判死缓,但小刚的叔叔多次否认案件是自己所为,称法院认定的证言是刑讯逼供下招认的。
在律师的参与下,案件被发回重审,2013年年底,当地中院最终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小刚的叔叔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