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臭氧层 关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淘汰进程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及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PPT文档24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及清洗行业ODS 整体淘汰计划
36、如果我们国家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介绍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介紹什麼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
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名称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气候增暖。
但是,臭氧与其它温室气体不同,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光化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并不是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
臭氧除了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外,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
由实验及实际观测推论会造成以下的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现在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
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
(二)对生态影响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
估计臭氧减少1%,大豆减产1%。
2〃减少渔业产量。
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影響地球氣候,破壞生態環境。
pfc气体管控公约

pfc气体管控公约PFC气体管控公约,全称为《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是一项国际协议,旨在逐步限制和淘汰使用具有消耗臭氧层性质(即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物质,以保护地球的臭氧层。
以下是该公约的详细介绍:目标:PFC气体管控公约的目标是逐步减少和淘汰ODS的使用,以减缓臭氧层破坏的速度,从而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管控范围:该公约管控的ODS主要包括氯氟烃(CFCs)、哈龙(Halons)、四氯化碳(CCl4)等物质。
这些物质被广泛用于制冷、发泡、电子设备、溶剂等领域。
管控措施:PFC气体管控公约采取了以下措施来限制ODS的使用和生产:a. 冻结ODS的生产和消费量;b. 逐步减少ODS的生产和消费量;c. 限制ODS的用途,例如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制冷和发泡行业)禁止使用ODS;d. 推广替代品,鼓励开发和使用不具有ODS性质的新型制冷剂、发泡剂等。
国际合作:PFC气体管控公约是一项国际协议,需要各国共同遵守和执行。
该公约设立了臭氧层秘书处(Ozone Secretariat),负责监督和管理公约的实施。
同时,还定期召开缔约方会议(Meeting of the Parties, MOP),讨论和决定公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影响和成果:PFC气体管控公约的实施对全球环境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1989年公约通过以来,ODS的使用量已经大幅减少,全球臭氧层开始逐渐恢复。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预计到2070年左右,臭氧层空洞可能会得到完全修复。
总之,《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协议,旨在保护地球臭氧层免受ODS破坏。
通过限制ODS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推广替代品,该公约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控制ODS物质的行动。
我国与1991年5月1日加入《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并于1992年8月10日正式生效。
我国政府于1992年编制《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并在1993年初得到国务院和多变基金执委会的批准,正式成为中国政府为保护臭氧层和履行国际条约的基本文件。
CFCs和HCFCs制冷剂淘汰时间表截止到目前为止,得到大部分缔约国认可的是《议定书》及其伦敦修正案和哥本哈根修正案。
其中详细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淘汰期限。
在《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又根据本国特点,规定了本国的淘汰时间表,特别是欧洲国家均有所提前。
现分述如下:(1)对于CFCs制冷剂:发达国家已从1996年1月1日起100%禁止生产和使用。
发展中国家将要求:1)1999年7月1日起冻结在1995~1997年的平均水平;2)2005年1月1日起从1995~1997年的平均水平削减50%:3)2007年1月1日起削减85%:到2010年1月1日,削减100%。
(2)对于HCFCs制冷剂:(国际情况)《议定书》及其修正案对HCFCs物质的要求和趋势一直在作调整。
《议定书》及《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主要规定了逐步削减与禁用CFCs 和哈龙类物质的要求和时间表,对HCFCs物质没有提出相应的限制要求。
《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第一次将HCFCs物质纳入受控物质清单,并规定了相应的逐步削减与禁用时间表。
对于发展中国家规定2016年1月1日将HCFCs冻结在2015年的消费水平上,于2040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与使用。
《议定书》蒙特利尔修正案则进一步将原定的HCFCs最后禁用时间从2030年提前到2020年(发达国家),并把“基准”从原来1989年CFCs 消费量的3.1%改为2.8%。
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规定2016年1月1日冻结在2015年的消费水平上,并于2030年1月1日期禁止生产与使用《议定书》北京修正案规定发展中国家于2016年将其HCFCs物质生产冻结在其2015年生产和消费水平上,并在其后可以生产不超过其冻结水平的15%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
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我国政策法规体系.

淘汰时间表
全氯氟烃(CFC): 2010年100%淘汰 哈龙(Halon1211和1301):2010年100%淘汰 四氯化碳(CTC): 2010年100%淘汰 甲基氯仿(TCA ) : 2005年削减30%,2010年削减 70%,2015年100%淘汰(2010年已提前淘汰) 溴甲烷(MBr):2002年冻结,2005年削减20%, 2015 年100%淘汰 含氢氯氟烃( HCFCs ): 2013年冻结,2015年削减 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 2030年削减97.5%,2040年100%淘汰
12
(一)新改扩建项目管理政策(2)
发文名称 发布时间 主要要求 关于严格控制新、扩建或改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不得新改扩建1,1, 建1,1,1-三氯乙烷和甲基溴 1-三氯乙烷和甲基溴生产装置;各级环保部门 2003.7.10 生产项目的通知环办 不得批准涉及这两种物质的生产(线)建设项 [2003]60号 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关于禁止新建使用消耗臭氧 层物质作为加工助剂生产设 施的公告环函[2004]410号 2004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 各地不得批准新改扩建以ODS控制物质作加 工助剂的生产装置、生产线
3
《蒙特利尔议定书》
1、规定受控物质种类: —CFC,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甲基溴,HCFC 2、规定受控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基准数量 3、规定受控物质的淘汰时间表 4、要求建立进出口许可证系统 5、要求各缔约方报告年度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数据 6、建立公约运行机制和资金支持机制 7、建立定期评估机制
家用电器
粮食仓储
自2011年1月1日起,除用于原料用 关于严格限制四氯化碳生产、采购 途或特殊用途外,禁止任何单位使 四氯化碳使用 和使用的公告 用四氯化碳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及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

1、公约、议定书与中国
1)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
1985年 <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1987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主要内容:缔约方按照按照既定时间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1、公约、议定书与中国
2)中国加入公约和议定书的时间
1989年9月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91年6月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 敦修正案; 2003年4月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哥 本哈根修正案
4、国内履约管理机构
中国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1991年成立) 由十八个部委组成,国家环保总局为组长单位
多边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PMO,1992年成立) 由SEPA和有关部委联合成立了行业工作组
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联合成立
5、政策法规体系
6、履约进展
中国自加入议定书以来,履约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大力 支持,取得了重大进展。
1)从1992年开始,截至2007年6月,共有381个单个项目、16个行业整体 淘汰计划获得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累计曾款金额约8亿美元。
2)到2006年底,与基线水平相比,中国ODS生产和消费总体水平下降了 85%,其中,CFC生产和消费下降了72%和78%,TCA下降了31%和 72%。
在《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的指导下,中 国逐步形成了对ODS生产、消费、进出口等环节的一系列管 理政策,制定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法规:《国家消耗臭氧层管理条例》(正在报批中) 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 生产管理:生产配额许可证制度、生产禁令 消费管理:使用配额管理、消费禁令 销售管理:销售登记管理 进出口管理: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禁令 技术标准:各类相关产品标准 替代品管理:《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目录》 回收管理:对含ODS产品报废、维修的规定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及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 共23页PPT资料

1. 清洗行业计划背景与目标
2)《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
由于清洗行业企业数量多、种类多,我国于2019年开始制 定《中国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用于清洗行业 ODS整体淘汰计划的实施 目标: 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禁止使用CTC清洗剂 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禁止使用CFC-113溶剂 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禁止使用TCA溶剂 执行机构 – 国际执行机构:UNDP – 国内执行机构: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
6、履约进展
中国自加入议定书以来,履约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大力 支持,取得了重大进展。
1)从1992年开始,截至2019年6月,共有381个单个项目、16个行业整体 淘汰计划获得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累计曾款金额约8亿美元。
2)到2019年底,与基线水平相比,中国ODS生产和消费总体水平下降了 85%,其中,CFC生产和消费下降了72%和78%,TCA下降了31%和 72%。
1、公约、议定书与中国
1)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
1985年 <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1987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主要内容:缔约方按照按照既定时间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1、公约、议定书与中国
2)中国加入公约和议定书的时间
1989年9月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91年6月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 敦修正案; 2019年4月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哥 本哈根修正案
1. 清洗行业计划背景与目标
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气体减少目标和计划.

201510-12
人 力 资 源 部
制表/日期:
审
核/日期:
老旧的机台,更
换更好的机台。
3.经常检查机器
利刃部份,确保
锯片锋利。
3. 每季度由保养每
2015-
司机对公 季度
05-15
司内部汽 100%执
车进行保 行
养,如是
SO 汽车 HC 2 尾汽 NOX
CO
1. 没有对 汽车进 行定期 的维护 保养, 尾气未 达标排 放;
2. 没有对 汽车的 使用量 进行控
序 排放 危害成 号源 分
现状说明
消减计划
目标
责任 完成日 部门 期
1.定期对设备进 逐步淘
2015-
行保养检查,确 汰落后
12-26
保设备正常运 的老机
行,减少机器因 台,至
保养不良所造成 2015年
1 开料
SO2 CO2
开料时据片所 产生的废气
的机器运转热能 底合部
的产生。
更换
2.逐步淘汰落后
生产 部
否需要更 换机油, 清洗滑油 槽等。 4. 按照汽车 的里程, 达到里程 即时更换 机油。 5. 对汽车使 用量进行 管控,出 入进行里
人力 资源 部
空 制冷 3调 剂
制;
程登记, 避免车辆 无限制的 随意使 用。
1. 没有 定期 对公 司所 有的 空调 进行 保 养, 造成 制冷 剂泄 漏, 维修 频率 高
2. 现使 用的 空调 仍是 使用 含氟 制冷 剂的 类 型。
3. 目前 使用 的个
1.由维修部联 仅保 系供应商每季 养每 度对空调进行 季度 保养,如清洗 100% 过滤网,检查 执行 制冷剂是否泄 漏,电路系 统,清理压缩 机等。 2.寻找选择不 含氟空调,根 据成本价格评 估选反。 3.逐步淘汰高 耗的空调,后 续新购买力买 的选择低能耗 环保标志为1级 的。
《国家逐步淘汰ODS计划》简介.doc

《国家逐步淘汰ODS方案》简介-中国政府于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后,于1992年编《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的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1993年初得到国务院与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批准。
《国家方案》统计分析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现状,科学评估了其发展趋势,评估了中国和国际上ODS 替以及替代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在ODS淘汰行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了中国逐步淘汰ODS的行动计划,提出了一套中国的保护臭氧层政策及其配套的机构框架。
《国家方案》提出了多边基金应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基本框架,按优先顺序分批列出了申请多边基金援助的具体项目,并初步评估了每一个项目可向多边基金申请援助的增加费用。
中国在《国家方案》的指导下,保护臭氧层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随着国际ODS淘汰形势、国内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为了更好的吸收国际和国内0DS淘汰行动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会同中国政府于1996年5月向多边基金执委会提出了修订国家方案的申请,并获得批准。
《国家方案》修订工作将着重在淘汰ODS阶段控制目标和相应的淘汰步骤、行业的替代技术、淘汰战略、核算中国今后ODS生产和消费淘汰费用、确保ODS淘汰实现的政策法规体系、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
《国家方案》及其修订是中国政府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切实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决心和信心的体现。
《海底世界》网络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材简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科书第9课《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
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等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对象简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求知欲强的学生对这课《海底世界》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通过国际互联网让学生扩展延伸到课本外的一些海底生物知识并让他们自己交流、表演,并下载资料制作电子作品,扩展、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1999年修订稿)

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1999年修订稿)一.导言中国政府1993年1月批准实施《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同年3月得到多边基金第九次执委会认可。
通过实施《国家方案》,有效地控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以下简称ODS)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势头,建立了实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多边基金项目管理体制,并实现了在气雾剂行业(尚无替代技术的产品除外)禁止使用氯氟化碳类物质(亦称全氯氟烃类物质,以下简称CFCs),为中国进一步的履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方案》的修订基于原《国家方案》的总体框架及多边基金执委会对于《国家方案》修订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考虑多边基金执委会关于增加费用计算的最新指南、关于行业整体淘汰机制的运行、替代技术路线选择及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重新调查、核实了ODS 的生产、使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淘汰战略和行业淘汰计划,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方案》的修订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完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由30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包括化工生产、泡沫、哈龙、工商制冷、家用冰箱、汽车空调、气雾剂、烟草、清洗及回收利用等专家工作组提交了研究报告(包括《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中国化工行业CFCs生产整体淘汰计划》、《中国汽车空调行业CFCs整体淘汰计划》)。
修订工作同时得到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外交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公安部、国家机械局、信息产业部、国家石油和化工局、国家内贸局、农业部、海关总署、国家轻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署为国家方案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得到多边基金的经费支持以及其它国际组织的支持。
臭氧层物质管理程序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浮游生物减少,使鱼、虾、蟹、两栖动物繁殖力下降,幼体发育不全;
4)对材料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
5)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5、运作流程
5.1识别本厂是否有使用释放ODS的程序和设备,如有,应该研究并且建立替代方案,逐步退出使用ODS的设备和程序。
ODS: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上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和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组成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具体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管控的ODS种类及要求。
5.1.1建立全厂空调机清单,包括机型、安装位置、是否会产生ODS等。
5.2如果现场有ODS使用的流程或设备,必须监测ODS的使用,检查是否泄露,记录结果。
5.3建立ODS排放源的清单,登记ODS排放的源头(不论大小),相关类型和名称作用,排放数量,检查防止泄露的频率。
5.4对含有ODS的设备定期维护:
5.4.1对空调等设备定期保养、检查和泄露监控,保留记录;
5.4.2外部的有关ODS设备服务商的资质文件(如需要)。
5.5 所有灭火器统一使用干粉灭火器,禁止使用1211灭火器。
6、相关支持文件
<ODS排放源清单>
7、相关环境记录表格
<ODS设备识别排查表>
4.定义
氢氟碳化物

氢氟碳化物本期嘉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温室气体业务首席、《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履约专家组成员姚波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简菊芳本期观点:首次发现中国4 种主要氢氯氟碳化物的排放量均在2015 年前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从大气高精度观测角度验证了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减排力度和效果。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论文表明,中国淘汰HCFC(氢氯氟碳化物,当前处于淘汰阶段的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成效已显现,也从大气观测角度验证了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减排力度和效果。
研究还比较了HCFC排放量最大的物种——HCFC-22(多用于制冷和发泡剂行业)的全球排放量以及欧洲、美国、中国的排放量,发现中、美、欧的排放量之和只占全球排放量的一半左右。
“这意味着大量的HCFC-22来自全球其他区域,因此,在这些研究空白地区建立监测体系开展大气观测,对于更好地评估《蒙特利尔议定书》在这些区域乃至全球的执行情况非常重要。
”姚波表示。
保护臭氧层,逐步淘汰ODS一百多年来,随着空调、冰箱等设备的逐步普及,制冷剂的使用释放氯氟碳化物(CFC,商品名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
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对全球各国主要生产和消费氟氯碳化物等进行严格管控,并逐步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淘汰和替代。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的第一代消耗臭氧层物质包括氟利昂、甲基氯仿、四氯化碳等。
由于技术相对而言还不是那么成熟,我国和国际上多用HCFC替代CFC。
HCF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作为氟利昂的替代物而广泛用于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产业。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淘汰计划,随着CFC等第一代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和HCFC的大量使用,HCFC的重要性凸显。
中国作为最大的HCFC生产国和消费国,其淘汰效果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
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政策法规体系

产业链调整压力大
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将导 致产业链发生重大调整, 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国际合作需求迫切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应对经济挑战,分享技术 和市场资源。
政策法规完善建议
强化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采用替代技 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推动ODS淘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 态环境。
目的和意义
减少ODS的使用和排放,保护 臭氧层,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的危害。
促进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各国共 同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
展。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各 界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02
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政策法规的发展
历程
初始阶段
01
1985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
02
1987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生效
03
04
1990年
中国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2年
中国发布《中国消耗臭氧层物 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
发展阶段
1995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 通过,将氢氟碳化物纳
入管制范围
2000年
中国发布《中国逐步淘 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行动
05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技术挑战
替代技术研发滞后
当前替代技术研发进程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淘汰消耗臭氧层 物质的需求。
设备更新改造难度大
由于现有设备多采用已被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更新改造难度较 大,成本较高。
技术标准不统一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对本条例立法目的的规定。
(一)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臭氧层是分布在大气平流层中距地面15至25公里左右富含臭氧的部分,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有害的中短波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消耗臭氧层物质是多种耗损臭氧层的化学品的统称,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附件所列举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为例,主要ODS 物质包括:全氯氟烃(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哈龙(哈龙1211、哈龙1301、哈龙2402)、其他全氯氟烃(包含CFC-13等10种CFCs)、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1,1,1-三氯乙烷)、含氢氯氟烃、含氢溴氟烃、溴氯甲烷、甲基溴等。
这些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后,通过不断损耗臭氧层,导致大量对人体及其他地表生物有害的太阳光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不但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率,还对植物、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70年底开始,臭氧层破坏问题就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控制、减少并最终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消耗臭氧层物质涉及物质种类较多,在我国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家用制冷、工商制冷、泡沫保温、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烟草、农业、制药、检疫、消防等十多个行业。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控制和削减ODS的基本制度和行为规范,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系统地加强了对ODS的管理。
(二)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为保护臭氧层,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
中国ODS淘汰与管理现状简介(培训)

淘汰的ODS物质种类
哈龙 全氯氟烃 甲基氯仿 甲基溴 四氯化碳 氢氯氟烃 (Halon) ) (CFCs) ) (TCA) ) (MeBr) ) (CTC) ) (HCFC)
我国ODS淘汰进展概况 淘汰进展概况 我国
调查说明-四氯化碳
ODP(消耗臭氧层潜值):1.1 淘汰时间:2010年1月1日 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中-副产品 副产品 副产量大、处置费用高 基本掌握所有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
调查说明-四氯化碳
主要用途:
CFC原料:已基本淘汰 化工助剂:正在实施淘汰,2009年底前完成 年底前完成 正在实施淘汰, 清洗剂:已基本淘汰 实验室试剂:暂不受控(2012年12月31日) 暂不受控( 年 月 日 其它(非ODS)原料:非ODS物质,不在淘汰范围 物质, 物质
生产组:王开祥 Tel: 010-8857 5768 Fax: 8857 7042 Email: wang.kaixiang@ 消费组:杨礼荣 Tel: 010-8857 7266 Fax: 8857 7148 Email: yang.lirong@ 政策组:周晓芳 Tel: 010-8857 7175 Fax: 8857 7142 Email: zhou.xiaofang@
调查说明-HCFC生产
主要品种:6种(全部24种) 企业数量:20家(已有清单) 企业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 总产量:2006年,约46万吨 出口量:约10万吨
调查说明-HCFC使用
制冷剂用途: 制冷剂用途: 行业:家用空调、工业制冷、空调制造 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种类:HCFC-22 HCFC-123 HCFC-124(混合制冷剂) 用量:15万吨
破坏臭氧层物质(ODS)管理控制程序

EMS程序文件
NO.编号: KM-EMS-20
VER.版号: A
PAGE:共3页
破坏臭氧层物质(ODS)管理控制程序
发放编号
本版修改记录
修改状态
日期
修改原因及内容摘要
修改人
审批人
备注
编制:批准:
日期:日期:
日期:日期:
1. 目的
遵守国家法律, 减少ODS排放, 保护臭氧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使用ODS的工艺, 设备或辅料的识别管理。
3.职责:
3. 1总经理负责关于保护臭氧层行动的各项资源。
3.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有建立替代方案。
4. 定义
臭氧层: 在平流层中距地表10—50KM高度的臭氧圈层;比重小于大气的十万分之一;能吸收中短波长的紫外线辐射。
臭氧层空洞:1985年, 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 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就会减少约30%, 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观测, 高空的臭氧去已极其稀薄, 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 直径达上千公里, “臭氧层空洞”由此得名。
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影响——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
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层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有害的紫外线。臭氧层像是一层保护屏, 完全挡住了致命的uv-c射线。正如我们所知, 臭氧层对所有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故有“臭氧层—地球之肤”之称。臭氧层呵护了人类文明, 所以地球才有美的生命;少了臭氧层, 阳光带来的不是生机而是伤痕。
ODS:许多科学研究证明, 工业上上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 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 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 分解出Cl.自由基Br.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很快地和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 因其英文组成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 简称:ODS。具体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管控的ODS种类及要求。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介绍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介紹什麼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
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名称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气候增暖。
但是,臭氧与其它温室气体不同,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光化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并不是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
臭氧除了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外,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
由实验及实际观测推论会造成以下的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现在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
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
(二)对生态影响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
估计臭氧减少1%,大豆减产1%。
2〃减少渔业产量。
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影響地球氣候,破壞生態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臭氧层关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淘汰进程一. 全球关注:保护臭氧层联合国秘书长Kofi A·Annan在2002年9月一次报告中讲到:“在我们的地球上,正因为大气同温层中臭氧层的存在,为我们大大过滤了阳光中的有害成分,生命才得以长足的发展。
而修缮这一维持生命系统的战斗远未结束。
即使所有国家都恪守《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所阐述的原则和要求,控制并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使用,科学家们仍然认为在今后大约十年的时间臭氧层仍将遭到侵蚀和破坏。
但假如协议得不到切实的遵守和执行,将拖延甚至阻止臭氧层将来的恢复过程……让我们在保护臭氧层的行动中,始终保持着清醒。
”1.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是分布在平流层中距离地面15至252.臭氧层的损耗大气平流层中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位于这一高度的臭氧能够吸收大部分对地球生物健康有害的UV-B段紫外线。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并推断臭氧的减少主要在臭氧层。
南极科学考察表明从1977年开始,南极上空的臭氧总量迅速减少,形成一个“臭氧空洞”。
随后的科学观测表明,臭氧空洞的面积正在不断的扩大,臭氧浓度的下降还在加快。
我国臭氧的总量也已经在减少。
据我国科学家观测到,我国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这在北半球是非常异常的现象。
3.臭氧层损耗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的影响臭氧层变薄会导致大量对人体及其他地表生物有害的UV-B段太阳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臭氧层损耗会造成以下严重危害:损伤眼角膜和晶状体,引起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生;明显诱发皮肤癌与皮肤疾病并且使人体免疫能力降低;豆类瓜果类作物会因过多UV-B类紫外线的辐射而大量减产;使浅海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因而将直接导致鱼类及贝类的产量减少,从而损害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导致对流层大气化学反应更为活跃,增加大量有害气体的产生使得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使许多的人工合成材料加速老化,致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增加。
4.什么是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两位科学家首次注意到人类制造的氟氯化碳类物质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
冰箱、空调、电子产品、灭火器材、烟草、泡沫塑料、发胶、杀虫剂等产品的生产过程或使用过程中,人们大量使用的人造化学物质很多都具有破坏臭氧层的能力。
科学家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化学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简称ODS。
目前认为ODS包括以下物质:CFC、Halon、CCL4、甲基氯仿、CHBr、HCFC和HBFC等。
其中和制冷空调工业密切相关的是广泛用于制冷循环中的氯氟烃CFC和氢氯氟烃HCFC类制冷剂。
二. 全球逐步淘汰CFC和HCFC类物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年组织召开了“保护臭氧层公约关于含氯氟烃议定书全体代表大会”,并形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24个国家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日后,为了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联合国将9月16日命名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各种保护臭氧层宣传活动。
《蒙特利尔议定书》从1989年1月1日开始生效。
截止到2005年3月16日,加入《议定书》的国家有189个。
《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逐步淘汰对臭氧层耗损的物质,这是一项国际性的必须执行的规定。
对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具体的CFC和HCFC物质的淘汰进程表。
发达国家已完全停止CFC的生产和消费,在2030年完全停止HCFC的生产和消费。
在发展中国家,CFC将在2010年被完全淘汰,对HCFC 的冻结控制将在2016年开始,最终在2040年完全淘汰HCFC。
欧盟制定了更加快的淘汰进程,此外还存在多项法则限制HCFC在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应用。
《美国清洁空气条约》对维修过程制冷剂的回收利用,减少泄漏,维修技术人员的认证等制定了严格的规范。
发达国家CFCs淘汰进程:生产量和消费量1989年冻结在基准水平1994年削减75%1996年削减100%发达国家HCFC淘汰进程:1996年冻结在*CAP基准数量上2004年降低35%2010年降低65%2015年降低90%2020年降低99.5%,只用在维修上*CAP = HCFC1989 + 2.8% of CFC1989发展中国家CFCs淘汰进程:1999年冻结在冻结在1995-1997平均水平上2003年削减20%2005年削减50%2007年削减85%2010年完全淘汰CFC发展中国家HCFC 淘汰进程:2016年 HCFC 使用量冻结在2015年水平 2040年 完全淘汰 HCFCCAP = HCFC 1989 + 2.0% of CFC 1989 2002年 比CAP 降低15% 2003年 比CAP 降低55% 2004年 比CAP 降低70% 2008年 比CAP 降低75% 2010年 比CAP 降低100%美国清洁空气法案1996 所有HCFCs以1996年生产和使用量为基准数量(CAP) 2003 HCFC 141b禁止生产和使用 2010 HCFC 22/142b冻结生产和使用,在2010年1月1日后生产的设备中禁止使用新生产的该类化合物2015 其他HCFCs (HCFC-123)冻结生产和使用,在2020年1月1日后生产的设备中禁止使用新生产的该类化合物2020 HCFC 22/142b 禁止生产和使用2030 所有HCFCs (HCFC-123)禁止生产和使用三. 中国ODS 淘汰计划及其进展1、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义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承诺并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各受控制物质的控制时间表如下:适用范围 起始及后续年份控制措施消费 生产1999附件A 所列CFCs 冻结在1995-1997平均水平上3 2003 附件B 所列CFCs 削减1998-2000年平均水平的20%3 2005 CFCs 削减1995-1997年平均水平的50%32007 附件A 所列CFCs 削减1995-1997年平均水平的85%3 附件B 所列CFCs 削减1998-2000年平均水平的85%32010 CFCs 淘汰2,42016HCFCs 消费冻结在2015年的平均水平上HCFCs 生产冻结在2015年的平均水平上3 2040 HCFCs 消费淘汰HCFCs 只是过渡性替代品,其最终亦将在2040年淘汰,因此,在淘汰CFCs 的过程中,应鼓励企业选择有效性更长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如HFC-134a 或一些混合工质的技术。
2、行业计划的目标根据《中国工商制冷行业CFCs 整体淘汰计划》批准文件的要求,中国政府将利用多边基金赠款尽快完成24家企业的生产线改造,同时确保其他生产线在2005年底之前不再生产以CFCs 为制冷工质的制冷压缩机。
3、新型替代制冷剂新型的替代制冷剂主要包括人工合成型和天然型两大类,有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两个方面,混合工质又可分为共沸混和物、近共沸混和物和非共沸混和物三种。
目前合成制冷剂方面主要包括:HFC-134a ,HFC-410A ,HFC-407C 等。
四. 环境冷媒研究和HFC 的前景自从发现CFC 、HCFC 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来,科学家对可能的制冷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综合考虑能效、安全和成本,HFC 始终是替代冷媒的首选。
HFCs(包括HCFC-134a/ HCFC-407C/ HCFC-410a)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具有低毒性、不可燃烧;虽然HFCs 是温室效应气体,但是使用在紧闭无泄漏、高能效的设备中可以使得影响最小化。
总结来说,制冷剂的选择应用必须对以下方面作整体的综合评估,包括环境保护,健康、安全,能源效率,运行寿命周期成本以及各国的法规。
HFCs (包括HCFC-134a/ HCFC-407C/ HCFC-410a)具有许多长远优点,深刻认识臭氧层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全面客观分析HFC 的温室效应问题,不断降低设备的泄漏率,提高机组效率从而降低能耗,负责任使用HFC 制冷剂。
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目前HFCs 正在被更广泛应用于各领域:1) 部分欧洲国家已于1998年1月1日起禁止新设备使用HCFCs ,使得HFCs空调设备明显增加占有比例。
一些主要制造商已正式宣布选用HFC-134a 与R-407C 作为新产品的冷媒。
根据IIR 的调查结果,欧洲已有超过50家以上的公司可提供技术纯熟的HFCs 系统,特别是HFC-134a 与HFC-407C 冷媒系统。
2) 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所有汽车空调全部采用HFC -134a 3) HFC-410A 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中小型空调设备。
HFC-134a 和HCFC-123是目前应用于离心机组的两种制冷剂,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和发展,HFC-134a 作为完全无氯冷媒,得到广泛一致的认可,成为离心机组冷媒选择的方向,今天世界主要离心机组制造商都生产HFC-134a 离心机组。
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HCFC-123作为氢氯氟烃制冷剂,其产量和应用都将面临快速下降的风险。
五. 关于HFC-134a 与HCFC-123的比较1.HFC-134a将不会被淘汰HFC-134a在全世界任何区域没有逐步淘汰的日程安排。
在可预知的未来,能够向用户保证HFC-134a的充足供应。
反之,HCFC正在并将要被完全淘汰。
¾1992 哥本哈根修正案——1996年以前逐步淘汰CFC;2030年以前逐步淘汰HCFC。
¾1995 维也纳、蒙特利尔协议会议 — HCFC总量从3%减少到2.8%。
¾大约每两年,蒙特利尔协议就会推进CFC的淘汰,现在则是HCFC制冷剂。
¾2000年欧洲禁止生产制冷量大于150kW的HCFC产品。
¾1995年以后,每隔几年将会减少HCFC123的生产量。
z HFC-134a位于制冷剂三角形的底部,表示它不含氯z HFC-134a能够成功地被生物分解,所以可以安全清除。
Michigan 大学的研究表明细菌可使HFC-134a分解为基本元素z HCFC-123位于制冷剂三角形的中部 — 毒性物质的边界区域z美国暖通工程师协会ASHARE_34标准及最新制定的国家标准GB7778-2001均确认HCFC123为B1类毒性制冷剂ANSI/ASHRAE Standard 34-2001, Designation and Safety Classification of Refrigerants)最新制定的国家标准GB/T7778-2001《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高可燃性A3PropaneB3低可燃性A2R-142b, 152aB2Ammonia非可燃性A1R-11 , 12 , 22 , 134aB1R-123 , S O长期以来,HCFC123一直受到毒性问题的困扰,上述两项重要的标准都将HCFC123划入B1类高毒性制冷剂,也是对其毒性问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