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第3章 自然资源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源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有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和推进社会进步,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而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也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肉眼可见或者不可见的物质,如矿产、水利、森林、土地、矿泉水、食品等等。
人力资源则是指人们为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的各种智力、知识、技能和劳动力等。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推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创新,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经济实力。
此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二、资源利用的问题和挑战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枯竭,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同时,排放的工业废气、污水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给生态系统和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和挑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有效管理。
首先,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节约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为目标,采取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要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其次,在产品的使用和消费阶段,应注重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推广绿色消费和环保节约意识。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从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森林,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多个方面。
而如何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确保未来世代也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以矿产资源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开采,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动力。
然而,过度的开采和低效的利用,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快速枯竭,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
再看森林资源,滥砍滥伐使得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被打破。
水资源方面,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湖泊干涸,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短视和不合理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再生速度。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的限制和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也是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用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节约原则。
节约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同时,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
其次是综合利用原则。
很多资源都具有多种用途,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潜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第一章:前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打开自然资源的大门,挖掘石油、矿产、森林等资源来满足我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
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速耗尽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重新产生和恢复资源的速度。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当今一个重要的话题。
第二章:为什么需要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过度,自然资源的供应量急剧下降,加上腐败和滥用它们的影响而引发联合国的关注和危机。
在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并确保它们得到有效利用。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保护(一)深度理解生态系统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自然资源是由许多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特性和功能,以更好地认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最基本方法。
任何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人类活动都应该被禁止。
我们需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良好环保行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三)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损害未来几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
我们需要愈来愈多地推广这种理念,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之一。
我们需要保护动植物资源和其多样性,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厉行野生动物保护。
另外,保护世界遗产也是维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手段之一。
第四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一)开发环保型资源环保利用资源指的是那些不应造成环境污染或是能够排放出环保废物的资源。
循环利用和节约能源是环保资源利用的最基本方法,我们需要在资源利用上为之注重。
(二)推广低耗资源开发理念低耗资源开发指的是环境友好型的开发方式。
通过技术改进、管理升级以及权益保护,促进低耗资源开发和高效率利用,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多个方面。
而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是走向繁荣还是陷入困境。
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水和土地等,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保障。
过去,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采取了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
大规模的砍伐森林用于木材和开垦农田,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问题接踵而至。
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不仅造成了资源的迅速枯竭,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甚至出现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危机。
同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许多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恶化,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
在能源领域,长期以来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导致了能源危机和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气候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我们必须加快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和优化。
然而,资源开发利用并非一味地限制和禁止,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合理、高效、科学的开发。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首先,技术创新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在矿产开采中,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开采设备,可以更加精准地找到矿产资源的位置和储量,提高开采的回收率。
在农业领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可以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目录1.自然资源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资源,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备的两个条件:①存在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②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是非可再生资源。
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
利用方式:珍惜和节约使用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5.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1.我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底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读土地资源类型图,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林地,D. 草地。
(2)A、B 两类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填干湿区),两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是秦岭—淮河,该界线与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1 月份0°C 等温线大体一致。
(3)图中 C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的山区,而西北和北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分布。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第3章自然资源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自然资源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人类合理利用的启示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的具体特性。
总体上看,在各种资源之间以及资源总体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共同特点。
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特点对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括来说,自然资源有下列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在生物圈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
因此,当我们在利用和开发某一种资源时,必将引起其他资源的连锁反应。
例如我们采伐山地的森林,不仅直接地改变了林木和植被的状况,同时还引起了土壤和径流的变化,对野生动物,甚至对气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当地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产落后的状态,而且造成了黄河下游的洪涝、风沙、盐碱等灾害。
即使是非再生性资源也总是和周围的条件密切相连的,特别是当它们作为一种资源为人类所利用时,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例如开采铜矿,即便我们所开采的是富矿,其含铜量一般也不过o.?%左右。
这样每开采1吨铜就要消耗355吨矿石。
此外,在冶炼过程中又会出现145吨废渣,即每生产1吨铜要排除废弃的岩石和矿渣达500吨之多。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能源。
据统计,每生产1吨铜约需消耗35吨煤。
这些排出的废物和消耗的能源都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影响。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当生态系统一旦成为人类利用的对象时,人类就已进入资源系统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措施开发和利用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又影响周围的环境。
所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树立整体性的观念,要重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利用,对它进行整体性的管理。
二.有限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
如果说在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由于人口数量少且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得还不明显的话,那么20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对物质需求和消耗的无限增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并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繁荣带来一定的威胁。
自然资源的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自然资源的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策略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
因此,评价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寻找可持续利用策略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首先,评价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
传统的评价方法通常基于经济维度,如市场价格和GDP贡献等。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自然资源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价值,无法真正反映自然资源的全面影响。
因此,综合评价方法应该包含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
例如,可以使用生态足迹评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这将考虑到资源的消耗、流失和环境补偿能力等因素。
其次,可持续利用策略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选择可持续利用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特征和社会经济因素。
一种重要的策略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即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的压力。
例如,提倡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此外,还应注重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另外,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利用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替代。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并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此外,教育与宣传也是推动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通过教育的力量,可以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人们的环境友好意识,从而改变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同时,宣传媒体也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宣传可持续利用的成功案例和价值,激发社会的参与热情,形成利用自然资源的共识。
最后,政府在可持续利用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促进可持续利用的实践。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资源利用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税收政策,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并促进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实践。
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加强自然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采用可持续的开发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地区:山西
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煤炭资源特点:丰富、优质
环境影响:土地塌陷、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
地点:某山区
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
开发方式:生态旅游、木材加工、林下种植
效益: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某市通过土地整理,将废弃土地改造成公园和住宅区,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开发利用方式:地下开采、地面洗选
应对措施:加强环保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实施生态修复
案例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挑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解决方案: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点:四川省
项目:白鹤滩水电站
特点:装机容量大,发电量高
案例三: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的长期供应。
协调发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各种资源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方法
资源调查与评价
评价结果:资源分布、储量、品质、开发潜力等
评价标准:资源丰富度、可利用性、环境影响等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等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已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匮乏等。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首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我们过度开采油气资源,不仅会导致环境破坏,还会造成能源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例如,通过轮作和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的肥力,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
同时,森林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保护森林不仅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保护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例如限制森林砍伐,实施合理的林业管理。
除了保护森林,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水。
然而,全球水资源日益减少,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需要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采用滴灌和雨水收集等技术,来减少浪费和提高用水效率。
在城市中,可以修建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供给喷灌或清洗使用,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最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规范自然资源的利用,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技术和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义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讲义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广袤的土地到丰富的矿产,从奔腾的江河到广袤的森林,无一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然而,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分类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断再生和更新。
以太阳能为例,只要太阳存在,就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能量。
风能也是如此,风的吹拂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现象,通过现代技术,我们能够将其转化为电能。
水能则依靠河流的流动和落差产生,只要水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就能持续地为我们提供动力。
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各种金属矿产,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被开采使用,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几乎无法再生。
这些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随着开采和使用,其储量会逐渐减少。
自然资源还具有地域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等特点。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区矿产丰富,有的地区水资源充足。
同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从地下开采出大量的煤炭和石油,驱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大规模地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然而,这种开发利用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过度开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全球气温升高,引发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无节制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在水资源方面,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一些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等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开发(第三讲)-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分析
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
• 淮河水污染事件 (1994年,停止供水达54天 ,600亿投入, •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2004年,含大量氨氮的工艺
10年治理 ) 冷凝液流入污染,直接经济损失2.19亿 ) 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2004年黄河取水口被污染, 受灾40万) 北江镉污染事故 (2005年,冶炼厂超标排放含镉废水 ,超标 12倍 ) 重庆綦河水污染(硫酸厂 排水污染,受灾3万居民,停水2天)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流 入) 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年,9.6万亩水域污染,鱼类、水草大批 量死亡) 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6年,砷超标10倍,8万人受灾) 太湖水污染事件(2007年,富营养化)
• 1、主要观点 ①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像太空中的一艘飞船。 在这艘飞船里,人类能够使用的物质归根结底仅限于地 球自然资源,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消费 的残留物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与人类一起共存。 ②人类应该有一个适度的规模,致力于维持地球太 空船内尽可能低水平的物质流和能源流,以适应“太空 船”地球的资本储量,并能永续地均衡。 •
• 1929年,埃及与当时统治尼罗河上游东非 国家的英国签订了一项协议,确定了尼罗河水 资源利用的最初框架,并且赋予埃及对上游水 利工程的否决权;1959年埃及与苏丹签订 的补充协议又分给埃及每年550亿立方米河 水的使用权,苏丹则每年得到175亿立方米。 对此,已经获得独立的其余8个尼罗河流域国 家表示不满,认为埃及分到的河水太多,因此 计划签订一份新的河水分配协议。而埃及则始 终坚称历史上确定的份额不可更改。由于各方 分歧较大,这次亚历山大会议没有取得进展, 不过与会国家同意成立一个技术委员会来解决 上下游国家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源。
这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过快,使得许多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首先,应坚持科学开发观,即根据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分布等特点,合理规划资源开发的时间、速度和规模。
其次,需要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例如,在采矿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矿石分选技术减少矿石的损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源的开发进行审批和监管,防止滥用资源、超采超载造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
例如,采用节能灯、开展垃圾分类等行为都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要推广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例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
另外,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研发高效的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退化。
三、资源开发与环保的平衡资源开发与环保之间经常面临着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可以提供原材料,推动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发电和灌溉,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开发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山体塌陷、水体污染等问题;水资源的利用过度会导致水源的枯竭和水生生物的灭绝。
为了协调资源开发和环保之间的矛盾,需要寻求资源开发和环保的平衡点。
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过度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常常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水源、森林、矿产等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当我们过度开采或滥用这些资源时,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保护自然资源,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其次,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制定科学的资源开发和管理计划,可以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高效,同时也会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例如,在森林资源的利用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林业规划、定期的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用水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此外,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也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遵守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并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通过对污染源的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
另外,我们还需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生活方式。
个人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推广低碳生活、资源节约、可再生能源等理念,引导人们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政府在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引导和管理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力度,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税收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做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同时,政府还应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总之,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自然资源管理开发第三讲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 20世纪30年代美国臭名昭著的“尘窝” 位置(图中阴影部分)
• 图 1-1 近千年来湿润指数曲线同沙尘暴发生频率之间的关联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 2010年8月7日夜22点
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 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 石流。目前已有337人
遇难,1148人失踪;舟 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 域被夷为平地。舟曲县 城目前断水、断电、通 讯不畅,急需大量救灾 物资,救援行动已经展 开。
12倍 )
• 重庆綦河水污染(硫酸厂 排水污染,受灾3万居民,停水2天) •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流
入)
• 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年,万亩水域污染,鱼类、水草大批量死
亡)
• 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6年,砷超标10倍,8万人受灾) • 太湖水污染事件(2007年,富营养化)
0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韩国 伊朗
• 2、土地退化:①土地侵蚀(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地盐碱化。④土地次生潜育化。⑤土地污染。
• “土地退化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亦有重要影响, 因为生物质和有机质的丧失向大气释放碳并影 响土壤的质量及其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Parviz Koohafkan(世界粮农 组织土地司)
• 3、水环境与淡水生态系统退化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 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 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据环境部门监测,中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 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 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 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 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 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评课稿1. 引言本文是对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章节进行评课的稿件。
本章节主要探讨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下面将从教材的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2. 教材设计2.1 教学内容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内容丰富全面。
首先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接着,详细介绍了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最后,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2 教学顺序安排教材的教学顺序合理,层次分明。
先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入手,逐步展开对不同自然资源的讲解,最后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把握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2.3 教学材料选择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生活实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能源资源的转化利用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和应用知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应该能够: - 掌握不同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 理解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 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2 能力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 进行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区分; - 分析不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优缺点; - 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 教学方法4.1 情景模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情景模拟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讨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同时又不影响环境和生态。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2 问题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展开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并逐步引导他们明白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丰富但又有限的世界里,如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资源,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森林,到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
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但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已经面临了诸多严峻的挑战。
以矿产资源为例,过度的开采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快速枯竭,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如果未经妥善处理,会污染周边的土壤和水源;而且,一些非法采矿活动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同样,在水资源方面,大规模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导致了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了河流干涸的现象。
在能源领域,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为我们提供巨大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化石能源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泄漏和事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那么,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呢?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要认识到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必须珍惜和节约每一种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从节约用水、用电,到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都是我们可以采取的实际行动。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让节约资源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其次,科技创新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通过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矿产开采中,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可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在能源领域,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可持续发展路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到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自然资源以其多样的形式赋予我们生命的支撑和无尽的可能。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自然资源,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多个方面。
这些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们的形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地质、生态条件。
以矿产资源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然而,它们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过度的开采和使用导致了这些资源的储量急剧减少。
而且,在开采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地塌陷、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
再看看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存在。
但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导致用水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废水的排放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使得可利用的清洁水资源越来越少。
土地资源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加剧。
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不仅导致木材资源的减少,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摒弃那种“资源无限,取之不竭”的错误观念。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其次,加强资源管理和规划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严格控制资源的开采量和使用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5
第三,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将出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2 2004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
17
2、中国能源领域现状
(1)一次能源人均占有率较低
➢ 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1/2。 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69%; 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5%; 人均煤炭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
18
(2)能源消费随经济发展而迅猛增长
2004年,我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 石油消费国。
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22.25亿吨标准煤,成 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在45种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 时将有9种严重短缺(外贸依存度超过70%以上),有 10种短缺(外贸依存度在40%~70%)。
下面是另一组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的数字:
·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 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 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 ·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 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 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一。
第三节 能源与环境
一、能源概述
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能源----是指可能为人类利用以获取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 能源分类:
19
(3)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 占工业总能耗73%的8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资源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人类合理利用的启示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的具体特性。
总体上看,在各种资源之间以及资源总体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共同特点。
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特点对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括来说,自然资源有下列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在生物圈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
因此,当我们在利用和开发某一种资源时,必将引起其他资源的连锁反应。
例如我们采伐山地的森林,不仅直接地改变了林木和植被的状况,同时还引起了土壤和径流的变化,对野生动物,甚至对气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当地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产落后的状态,而且造成了黄河下游的洪涝、风沙、盐碱等灾害。
即使是非再生性资源也总是和周围的条件密切相连的,特别是当它们作为一种资源为人类所利用时,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例如开采铜矿,即便我们所开采的是富矿,其含铜量一般也不过o.?%左右。
这样每开采1吨铜就要消耗355吨矿石。
此外,在冶炼过程中又会出现145吨废渣,即每生产1吨铜要排除废弃的岩石和矿渣达500吨之多。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能源。
据统计,每生产1吨铜约需消耗35吨煤。
这些排出的废物和消耗的能源都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影响。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当生态系统一旦成为人类利用的对象时,人类就已进入资源系统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措施开发和利用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又影响周围的环境。
所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树立整体性的观念,要重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利用,对它进行整体性的管理。
二.有限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
如果说在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由于人口数量少且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得还不明显的话,那么20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对物质需求和消耗的无限增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并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繁荣带来一定的威胁。
目前,世界已有50亿人口,但每年还以2%的速度不断增长。
人类本身的生物量达1亿吨干物质,相当于6X1014千卡(1卡=4.18焦耳)热量。
每人每天要消耗4000千卡能量,约为同等重量哺乳动物消耗能量的2倍以上。
同时,人类对能量的消耗以每年2%的速率不断增长。
为了获得这些能量,人类不仅要消耗现有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正在消耗过去地质年代生态系统中积存的能量,后者甚至占人类消耗能量的90%以上。
人类需要的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采取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态度,从而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危害和灾难。
因此,只有保护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科学地开发和管理资源,讲求资源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才能保证人类可以永续不断地利用资源,才能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三.区域性自然资源依存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分布和组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不同自然资源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有很大差别,甚至同一种资源因受不同属性的地带性规律影响也有很大的区别。
我国的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煤矿则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区,而有色金属中的锡、钨、锑等矿床又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云南、广东、广西、湖南等省。
自然资源的区域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促进区域的发展,也能限制区域的发展。
例如矿产资源的状况(包括矿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等)对采矿业、冶炼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有重大的影响;生物资源的状况(种类、品种、数量、质量等)对种植业、养殖业、纺织、食品、造纸、制糖等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等等。
人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按照其存在的区域特点,与当地的具体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规划和安排各种产业的生产,使之有效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和潜力。
四.多宜性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
例如森林资源,既可以用作燃料、枕木、家具和建筑材料等,又可以用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改善环境,还可以组成供人类观赏的森林景观和旅游场所。
再如一条河流,对于能源部门来说它能提供便宜的电力,对于农业来说它可能是一条经济的灌溉系统,对于交通部门来说它是一条方便的运输干线,对于旅游业来说它可能成为重要的自然景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多用性特点越来越明显,并为人类综合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
然而,自然资源的多用性又往往带来利用上的复杂性。
例如一片土地既宜农宜林,又宜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如果只顾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各搞各的单项开发利用,不仅会造成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调,还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和破坏。
因此,在规划时就需要全面权衡,特别是当我们所研究的资源是综合的资源系统,而人类对资源的要求又是多种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需要借助于系统分析的手段,选择优化方案。
五.变动性和稳定性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资源生态系统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长期自然演化的生态系统在各种成分间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
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状态并对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有一个负反馈机制,使得干扰不至于破坏系统的稳定性。
但当这种干扰超过其所能忍受的阈值时,系统失去稳定性就要崩溃。
不同的资源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不同。
尽管有许多例外,但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种群的数量和食物网的结构有关。
通常种群的数量越丰富,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对外界的干扰也就具有越大的抵抗能力,许多进入成熟阶段的天然生态系统就是明显的例子。
反之,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则较差,如许多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尽管可能获得很高的生产力,但从系统的稳定性来看确是十分脆弱的,稍不精心管理,杂草、病虫害等就会蔓延成灾。
因此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就要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负荷能力,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并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
六.两重性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其发展也与自然息息相关。
有史以来,自然资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的劳动过程就无法进行,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也无法实现。
如农、林、牧、渔等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都离不开土地、森林、草原和水域等自然资源。
但是,对人类来说,各种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又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如果一旦破坏了自然资源,就会既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条件。
自然资源的这一两重性特点,要求人们对之既要重视开发利用,又要重视保护与管理。
七.国际性一般来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由各国自己决定,由各个国家自己来解决。
但是由于当代世界上有些自然资源是国际共同享有的,如公海中的自然资源,只有通过国际行动才能达到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目的。
此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会超出一个国家的国界而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如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可以危害全球的生态环境。
为了协调好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国际间已签订了许多协议和公约。
国际合作包括对资源环境评价的概念和方法的探讨以及有关法律的阐述和宣传。
这些法律提供了一整套国际行为的准则,并为这类准则在更具有约束力的形式中体现出来奠定了基础。
另外,当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逐渐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国际间资源开发的合作、贸易和技术交流愈益广泛。
一个国家的资源政策和贸易价格往往会产生世界性的连锁反应。
因此在研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时,除了要立足于本国外,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了解国际上资源的供需现状和展望,才能作出合理的决策。
第二节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质及原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也是生产力的运动过程。
在实践中,生产力总是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并且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本身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所以,研究自然资源利用的实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了解自然资源利用的实质以前,有必要对自然资源利用加以重新认识。
一.对自然资源利用的重新认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资源从原始的存在状态进入到被利用的状态,人们称之为开发。
广义地讲,自然资源的自然生产过程如被纳入到社会经济生产过程就意味着利用。
由此可见,利用的根本点就在于使自然物运转的经济社会化,而这一点又是以自然物能运转的连续和有效性能够持续为前提的。
就此观点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1.拥有资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利用和合理地利用。
首先,资源能否被利用和利用的程度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这就决定了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自然资源利用的超前与滞后;其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目的是使它的自然力能够提供出较高的社会生产力,也就是使它的生态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因此,单纯自然资源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的优势,更不等于具备了经济优势。
自然资源只有被开发才能显示出优势,而资源优势则只能在适宜的生态机制、市场机制和政策推动下才能转变成经济优势。
2.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应包括有效使用和保护两方面含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应该是单纯的使用,应包含有保护的意思,即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使用,这是一个人与自然进行物能交换的双向协同过程。
实践证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能交换的主要方面,它同时也将影响和改变着生态环境。
如何提高这种影响的正面效益和减少负面效益,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程度。
3.衡量自然资源利用合理化程度的标志衡量自然资源利用合理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在利用自然资源这一生态经济过程中,应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即在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在等流量最大、流速最快的系统中运转,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系统流量的稳定性和持续加快系统的流转速度。
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这无论是从自然资源利用的一般过程来看还是从自然资源利用的具体方式来看都能说明这一点。
1.利用过程是从自然资源利用的一般过程来看,社会生产最终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然后再加工成生产和生活资料。
人类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也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条件。
在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不是单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类在改变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为自己服务时,又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