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记住力的三要素并会作力的示意图;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

1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2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有没有进行过拔河比赛?再邀请学生上前来与老师进行拔河比赛,提问学生是什么东西作用在绳子上?学生回答“力”,从而引出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力的概念:

观看图片,了解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实例:

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人提水桶,人用了力,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人用了力,杠铃受到了力;

推上机推上,推上机对上施力;

磁铁吸引铁定时,磁铁对铁钉施力。

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两一个是受力物体。

教师介绍: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力的符号:F。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学生思考讨论: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学生自主讨论后得到结论,由力的概念可以知道力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并且不相互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产生,例如磁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演示

(1)学生用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2)学生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今化。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拉弹簧时,弹簧的长度伸长;压弹簧时,弹簧的长度缩短。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观看图片,了解生活中实例:

(1)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由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的棒球被接球手接住由运动变为静止

(3)接球手将迎面而来的棒球反击回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都可以认为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让学生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有几个,分别是什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种作用效果,一种是物体发生形变,一种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

(3)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①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②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分别拉、压弹簧,弹簧的形变不同。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位置不同的点

推课本,观察课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生活中我们很难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力的三要素,所以可以利用一种方法简便的表示力,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用一个例题带领学生一起画一个力的示意图,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个,加强巩固。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图示: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

(2)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再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例如划船、跑步、火箭升空等。

三、当堂小结:

学生先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再用一个趣味视频把本节知识点串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达标检测:A组和B组,分层教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做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力的示意图画图时强调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画力的方向、最后标出力的大小,掌握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

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如一般认为:磁铁对铁有吸引力,铁对磁

铁则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逐步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了的苹果要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学会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

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第一节《力》,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建立力的初步概念,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和作用效果。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本章所学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如“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须的预备性知识。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从“知识与技能”层面上来说,学生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其要点是引导学生用身边物体多作些小实验,去亲自体验,去感受“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相互性;

(3)认识力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对各种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关性和共性进行科学概括、归纳的基本方法;

(2)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四、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

五、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感知力、描述力、分析力三个过程来认识力。

六、教法分析:

课本提供了多种与力相关的图景。从表象看,这些图景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涉及有生命的人、动物;有的涉及无生命的磁铁、推土机;有的发生力作用是在相互接触,有的则不接触;作用方式则有举、推、拉、吸引、排斥……在这些不同情景的背后,又隐含着共同点――都与力有关。科学归纳就是要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中间的相关性、共性以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力概念的形成正是科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作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前先作一些铺垫或搭桥。比如,启发学生观察这些与力相关的现象必然涉及到几个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不可以发生力作用等等。然后,利用“加油站”关于“作用”的定义,概括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注意,作用就是力,不要造成“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个错误)。并进一步强调力的作用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一个是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我们通常都是说某某物体受了什么力,而不刻意指出是哪个物体在施加这个力。但要让学生明白,“不指出”是一种叙述的方便,但施力物的存在是实在的、

必然的,没有施力物的力是决不存在的。当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个概念,只要教师在总结时给学生点明即可。教学的重点不是去死背力的概念,更不要去背施力物、受力物这一大堆名词。教学的重点是要学生支经历、去体验从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力概念的过程,领会这种方法。要让学生在书上的6幅图之外,再多举一些身边的力现象,巩固所形成的力概念。

关于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同样不应要求学生去背结论,特别是去背课本上“加油站”里的“运动状态变化”的结论。课本介绍这部分内容是通过一些人人都可做的小实验或大家都很熟悉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得到结论的。老师们还可补充些直观简易又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见实验指导),并通过交流与讨论多举一些事例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两类主要的作用效果。关于力作用的相互性,要让学生体会到出现力的作用时一定会同时出现两个力,而且这两个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对力作用的相互性讨论到这个程度就够了,切记不要再去向学生介绍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老师们应当注意到这仅仅是第一堂力学课,学生才刚刚接触到力的知识,在这里展开无必要,也会无谓的增加教学难度。到第二节讨论过力的三要素之后则可考虑启发一部分学生思考和探究一下诸如想到作用的两个力方向怎样、作用点怎样、大小怎样等问题,既可巩固对“三要素”的认识,也可加深对力作用相互性的理解。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补充点简易微小形变实验,说明力的作用的确会引起物体产生形变,哪怕我们“看不见”这种形变,它

也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科学仪器的重要作用)。关于力的作用会改变运动状态,也是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去让学生感受、概括出来的。当然,老师们可有意提出力的效果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让学生去思考、辩论,为第八章埋下伏笔。

【任务练习】

任务一:力的概念、作用效果

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分别是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任务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会影响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表示:用一条带_________的_________表示力,在____________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末端画一个_________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________或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______。

任务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_______物体又是________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达标检测】

A组:

1、人推车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车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物体是 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托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_____。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____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地能产生作用力.

B组:

5、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__________。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___________。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

(2)用50N沿水平方向向右推桌子的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力的示意图画图时要强调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画力的方向、最后标出力的大小,掌握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

一、本节课实验丰富,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抽象的力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继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在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习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分组活动、参与式交流等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手、眼、脑全方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是较难深刻理解的,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启蒙阶段,切不可包办代替。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实验。本节课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验丰富,设计巧妙到位,使课堂丰满紧凑,兴趣盎然。

课标分析

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本章所学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如“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须的预备性知识。

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本节课涉及如下条目: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3)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认识”水平。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要通过事例和实验,知道人施出力时,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不仅人能施出力,其它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施出力。通过事例和实验,知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压、举、抬、吸引、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知道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通过事例和实验,知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知道有些力需要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等;有些力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如重力、磁铁吸引铁块的力。力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事例和实验,认识到对于力,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两种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分为改变运动的方向和改变运动的快慢两种情况。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这些都是运动快慢的变化。当我们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认识”水平。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运动知识,了解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既有静止也有运动,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既有匀速直线运动也有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才是运动状态不变,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改变就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具体情形包括物体转弯、物体做加速运动或做减速运动等。要通过实验,对物体受力前和受力后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说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这个物体必然受到了力的作用。反过来,如果认为物体收到了力,它的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这些力的作用效果会相互抵消,就相当于物体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认识”水平。通过参与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用力可以使弹簧伸长,也可以使弹簧缩短。用力可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这些事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于弹簧,用力越大,弹簧被拉或压的越长,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用力越大物体形状的改变越明显。对于一些微小的形变,知道利用放大的方法可以帮助观察,如借助放在桌面上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可以显示当力作用在桌面上时,桌面发生形状的改变。

《课标》要求重视体验性活动的设计,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与结果相比,它更注重行为过程。本章设计了一系列体验性活动。例如,如何让学生感知1N力的大小?教科书以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生活实例,说明牛顿这个力的单位的大小。

再如,为说明力的作用点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教科书设计了在不同的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的“想想做做”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