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组资源建设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科教研组教学资源建设的
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教学资源建设是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为了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发挥校内、校外、乃至地区和国家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各学科教研组要努力构建并逐步完善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并能适应我校实际教学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专业化、信息化、共享化,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二、建设目标
以专业为基础、以名师为引领,进行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构建能够满足学科教师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互利。
三、建设任务
(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建用并举,示范带动”的建设原则,建立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征集优质资源,开发本地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引进特色资源,共享合作资源。
(二)每学期整理一次资源,通过“智慧云平台”资源网等上传,达到和课程进度同步,三年内完成构建涵盖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在完善和更新现有的资源的同时,征集其它学科的优秀资源,构建我校涵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优质教育,努力建成我校具有特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库。
(四)学校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要积极承担本校或本学科资源建设任务,自制、收集、整理,向“陕西省人人通”“智慧云平台”等上传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试题试卷、多媒体素材等资源。
四、教学资源的征集和管理
(一)教学资源库的征集. 教学资源库的征集,必须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少数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时充实和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收集的总思路是把任务分解到各年级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资源的积累,按备课组——教研组——研训处的顺序逐级验收上传,由信息技术组负责技术处理。
1.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征集
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由年级备课组长牵头,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教案电子文档应按照统一格式,并标明作者和提交日期以明确责任。格式按照学校统一的教案格式,特别是应在教案中留有供使用该教案的教师书写修改、补充意见的位置,以突出他们的个性。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应该保留,使今后参考该教案的教师了解实施效果。上传到教研组的教案、课件、练习题必须是经过实施的、备
课组认可的,以确保质量。
2.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征集
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由研训处牵头,按学科、年级建立案例库,按学科建立论文库、教育科研课题库。
上传到案例库的案例,一般是成功的研究课、示范课案例。案例应该有设计思路、反馈信息、教师点评特别是专家点评。研究课案例还应该有研究目的。县、市公开课和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视频案例,都是很好的资源,也要重视收集,以充实我校的案例库。
论文库和课题库的资源,可分为我校教师原创并获奖(发表)的、教师原创而未获奖(发表)的和向教师推荐阅读的三大类。
(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
1.资源库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班子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成员为教务处、研训处、技术负责人,职能是在协调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全局工作的基础上,主要负责资源的审核和上传。
2.资源库管理小组由研训处牵头,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资源的分类管理、电子化转换。
3.开发组由各学科一线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等组成。开发组要通过共同研究,制订资源收集计划,使全校教师参与的资源征集和收集工作有序进行。
五、建立教学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师上传的电子教案、课件、案例、论文等原创性资源都能获得相应加分,被推荐到区、市获奖则获更多,并把成绩纳入教学业务考核内容。同时,学校每学期还举行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单项评比和优秀备课组评比。
学科教研组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全校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