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设计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家具发展历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二十世纪初中国家具发展 • 二十世纪中期中国家具发展 •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中
国家具发展 • 二十一世纪中国家具发展现状
及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
背景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著称。二十世纪是中国 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和文化运动,家具风格和工艺也发 生了巨大变化。
汇报范围
时间范围
本报告主要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家 具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 发展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内容范围
报告将从文化、艺术、技术等多 个角度,分析二十世纪中国家具 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变、制作工 艺、代表人物及作品等。
02
二十世纪初中国家具发展
传统家具向现代家具的转变
传统家具的延续
尽管受到西方现代家具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仍然在二十 世纪初得到延续,尤其在农村地区和传统家庭中。
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居装修的兴起,家具市场需求 不断扩大,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企业数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家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 促进了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04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中 国家具发展
家具材质和工艺的现代化
新型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如塑 料、玻璃钢、铝合金等逐渐被应 用于家具制造,使家具更加轻便
随着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提高,家具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包括现代简约、中式、欧式、美式等,以满足不同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定制服务
中国的设计史
• 著名的明清私家园林主要有苏州拙政园, 留园,网师园,怡园,无锡寄畅园,上海 的豫园。
苏 州 拙 政 园
留 园
无锡寄畅园
家具设计
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家具设计主要是随人们的生活方 式、起居习惯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商、周至三国时期,跪坐是人们主 要的起居方式,因而相应形成了矮型的家具设计,席与床(塌)是当时室内 陈设的最主要家具。汉代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增加。中国家具形式大 变革的时期是唐到五代。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存在, 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总的趋势是由上层阶级带动民间向垂足而坐 和高型家具过渡。这一时期的高型家具有各类桌、案、凳、椅和床。后世所 用家具类型已基本具备。家具的造型简洁实用、朴素大方,结构趋于合理的 简化,嵌细及各种装饰工艺被进一步应用到家具上。高型家具经五代至宋代 己日趋定型化,并且衍化出了高几、琴桌和床上小炕桌等新的家具式样。宋 代家具的结构与造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清朝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中国陶瓷生产达到 了历史的顶峰,景德镇仍为全国瓷器的中心。康熙时盛 行五彩瓷彩,对比强烈,又称硬彩。雍正时五彩逐渐被 线条柔婉,色彩淡雅的粉彩取代,粉彩又叫软彩。康熙 朝还创造了极为名贵的珐琅彩瓷器,后人称“古月轩”。
清瓷在制作水平上远远超越了前代,而在设计意匠上, 清瓷欠缺较高的美学境界。 中国古代瓷器设计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 饰和缤纷的色彩,在世界古代设计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 的重要位置。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在造型与结构上仍然继承了明代的传统, 但同时又存在繁琐堆砌,格调低下的情况。木家具 的装饰和雕刻大量增多,并利用玉石、陶瓷等做成 镶嵌,破坏了家具的整体美感,背离了家具设计简 练实用的原则。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设计史讲义摘要外国现代设计部分第一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明时代,即导致整个封建体系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工业革命”。
以前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基本被机器代替,个体经济形态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现代设计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得以产生(分工、利益之上、新技术及材料)。
•一、产生: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在伦敦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本意为了检阅英国产业革命的成果,鼓励工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成果。
•会上展出产品(包括手工业产品)一万多件,主要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工匠们尝试用一些装饰来加以弥补,结果杂乱无章,更加令人不舒服。
•在这次博览会持怀疑的两位最有影响的人是拉斯金和莫里斯•约翰·拉斯金是当时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认为这次展览毫无可取之处,认为这些产品艺术低下,号召艺术家参及工艺设计。
•他猛烈抨击艺术家孤芳自赏、脱离大众的作风。
•拉斯金的论点:——艺术为人民大众——艺术及工业结合•二、莫里斯及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在参观水晶宫时只有十七岁,不愿看下去。
•他牛津大学毕业后准备从事建筑设计(在斯特里特事务所),但认识画家罗西提后,想投身绘画。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决心从事设计事业。
及朋友韦柏共同设计了自己的新婚房屋及装饰,之后组织设计事务所。
1861年,他单独建立了“莫里斯设计事务所”,从事室内用品的设计。
其主要设计原则仍是继承拉斯金的“艺术及技术统一”,以及“艺术家向自然学习”。
•莫里斯在大学学习过建筑,很迷恋哥特式华丽的建筑和装饰,所以他在设计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的纹样中汲取素材及营养。
••同时,主张统一设计,由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只有手工才能创造美的产品。
•三、总结•成功及缺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术及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等,在现代设计史上意义重大。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史pdf
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史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史可分为多个阶段,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再到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都有着独特的造物设计特点。
以下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1. 旧石器时期旧石器时期的工具设计特点主要表现为就地取材,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
这一时期的石器设计简单,功能明确,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初步体现。
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石器制作方法逐渐改进,出现了一些固定的石器制造场。
2. 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设计特点是陶器的出现和应用。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陶器制作涉及到成型、装饰、烧制等多个环节,展现了人类对材料、工艺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此外,新石器时期还出现了其他生活用品,如玉器、瓷器等,设计上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3.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
青铜器设计讲究对称、平衡,纹饰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宗教、礼仪、政治等方面的社会风貌。
同时,这一时期的漆器、玉器、金器等也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4.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建筑设计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兵马俑、长城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和水平。
此外,家具、漆器、铜器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也日臻成熟,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5.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造物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瓷器、丝绸、漆器等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商品,设计上讲究意境、形式美,充分展现了唐代的繁荣气象。
同时,宋代家具、建筑等设计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简约、典雅的风格深受后人推崇。
6.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造物设计继续发展。
瓷器、玉器、金银器等工艺品设计讲究精湛技艺,形式多样。
明清家具以其优美的造型、严谨的结构、考究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巅峰之作。
此外,园林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设计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总之,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史册。
从石器时期的简单实用,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再到唐宋时期的意境之美,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精湛技艺,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与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
明代家具-灯挂椅
灯挂椅,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 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 也可以说是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我们看《韩熙载 夜宴图》中的灯挂椅,白沙宋墓中赵大翁夫妇所坐的灯挂 椅,河北钜鹿出土的灯挂椅,其造型大同小异。 灯挂椅的木质,民间多用据木和榆木,高级家具多用 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
元代统治者尚武,习惯于游牧生活,他们勇猛善战,追求豪 华享受,崇尚的是游牧文化中豪放无羁、雄壮华美的审美趣 味。反映在家具制作上一改宋代家具简洁俊秀的风格,形成 了元代家具造型上厚重粗大、装饰上繁复而而华美的艺水风 格。
高束腰圆形家具的使用和罗锅帐、霸王帐的出现也是当时家 具的特征之一。
家具的装饰图案多用如意云纹。
《维摩诘像》中的坐榻
凳
月牙凳是唐代的新兴家具,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凳面为 半圆形,四条雕花腿,腿间还坠以彩穗装饰。与身着华丽 服饰的丰满仕女形象协调一致。 《捣练图》中的月牙凳。只是腿部未作更多的雕饰; 但两腿之间,也有彩绘装饰。其座面明显为竹藤类的编织 座面。
《捣练图》中的月牙凳
五、宋(辽、金)时期的家具
床
床在文献记载中虽然很久,但是古代床的形状如何,却一 直不得而知。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首次出土了一件大的 彩绘漆木床,为我们提供了真实而又具体的床形象。信阳 长台关战国墓的这件雕刻彩绘漆木床,可说是至今发现最 早的床的实物。
河南出土的彩绘漆木床
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士的彩绘衣箱。箱体是长方形, 箱盖隆起,箱盖与箱身的四角均有把手,能合在一处。箱 身黑漆为地,上绘红彩几何形花纹,十分精美。
先民在筑巢而居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 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最古老 的家具--席。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 谓床榻之始祖。
室内设计发展史
室内设计发展史1、中国原始社会的西安半坡人的室内空间已经有了科学的功能划分,且对装饰有了最初的运用。
根据西安半坡遗址资料显示,原始人已经意识到对室内空间的空间分隔和装饰美化。
夏商周时期的宫殿建筑比较突出。
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整,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等。
2、春秋战国时期砖瓦及木结构装修上有新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铺地的花纹砖。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室内空间设计中“有”与“无”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3、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建筑规模体现出宏大的气势。
壁画在此时已成为室内装修的一部分。
而丝织品以帷幔、帘幕的形式参与空间的分隔与遮蔽,增加了室内环境的装饰性,而此时的家具也丰富起来,有床榻、几案、茵席、箱柜、屏风等几大类。
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室内空间设计开始进入以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阶段,家具形式普遍采用垂足坐的习惯,室内家具设计极为多样化。
建筑结构和装饰结合完美,风格沉稳大方,色彩丰富,装修精美,体现出一种厚实的艺术风格。
5、宋朝是文人的时代,当时的室内设计气质秀雅,装饰风格简练、生动、严谨、秀丽。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最后的辉煌,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室内空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
室内陈设更加丰富和艺术化,室内隔断形式在空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期的家具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7、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用以科学地、探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在室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使用性质室内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
中国家具发展史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现装 瑙装
强饰 、饰
烈纹 玳特
的样 瑁色
——
时以 、
代 特 征 。 广 泛 运
云 气 纹 为 主 , 流
饰 鎏 金 铜 饰 。
云 母 等 嵌 饰 、 还
出 现 了 堆 漆 、
用云 有金
动飞 贴银
ppt课件
34
ppt课件
35
传统家具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部分家具设 计师思想活跃,事业开阔,特别本身就是 高素质设计师,长期从事家具设计工作, 并且有自己的家具工厂,他们的意志和诉 求较其他驻厂设计师更易实现。浙江温州 “澳泊”家具公司总经理朱小杰就是这样 一位设计师,他不愿“追风”,也不想随 大流。其目标是创造一种新的时尚、一种 高附加值的产品。他首先从家具材料入手, 选择了一种国内未曾开发的非洲材——乌 金木,木材纹理金黄色与褐色相间,有如 斑马纹一样醒目。他用这样一种文理色彩 十分独特的木材与金属、有机聚酯版材以 及玻璃等工业材料结合,开发了一系列的 餐台,椅、茶等新潮家具。
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型的桌案。
ppt课件
明鸡翅夹头榫直棂式平头案 9
唐代家具造 型圆润丰满, 宽大厚重,凳 腿部大量运用 大弧度外向曲 线,显示出宏 大的气势,再 配以精细的花 纹,与当代贵 妇的体态浑然 一体。
胡床
ppt课件
10
此时的家具还是低矮型家具,由于佛教的影响, 这种或方或圆的禅椅较为常见。
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青铜家具——一改商周青铜家具的原始古拙、神秘威严,体现出轻巧灵秀、浪漫神奇的特征。 漆木家具——髹漆工艺高度发达,漆彩丰富。以黑色为底,配以红、绿、金、银等多种颜料,配 饰浮雕或透雕的四方连续图案,简单朴素又不失华美。家具上还配有青铜器制作的扣件,或嵌有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公元前四千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家具主要是用竹子、木材和石头制作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技术逐渐发展并得到改进。
在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类型的家具,如床、桌、椅和柜子等。
从商代(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开始,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重大发展。
商代的家具多采用木材制作,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同时,家具开始出现一些基本元素,如螺旋纹样、缠绕图案和鸟兽纹等。
家具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常常使用多层结构和雕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在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周朝的家具通常是由稀有的木材制作而成,如紫檀木和花梨木。
这些家具通常具有复杂的雕刻和装饰,反映出周朝时期的高度文明水平。
到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家具设计变得更加精致,而且多样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设计趋向简约,更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同时,一些新的家具类型也开始出现,如斗座、案几和书台等。
到了唐朝(618年-907年),家具的设计更加多样化。
唐朝的家具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造型和雕刻方面。
家具采用了新的材料,如象牙、玉石和漆器,使得家具更加华丽和豪华。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设计非常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并且简洁大方。
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使用更多的对角平行线条和简洁的刻画方式,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特点。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采用名贵的木材制作,如紫檀木和鸡翅木。
家具的设计非常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通常具有精致的雕刻和装饰。
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具也开始出现,如屏风、榻榻米、书架和棋盘等。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家具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朝代中不断演变。
这些经典的家具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还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工艺技艺。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原始的木质家具。
这些最早的家具采用简单的自然形式,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家具逐渐从原始朴素的状态中演变出更加精致和华丽的形式。
从商代到战国时期,由于冶铜和石雕技术的进步,家具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在贵族阶层中流行起来。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设计逐渐多样化,例如象脚桌、八仙桌等经典款式应运而生。
二、鼎盛与全盛时期中国家具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这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
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家具的制作和设计非常重视,许多皇家宫殿和贵族府邸中的家具制作技术和材料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宋代,家具以实用性和装饰性兼具而闻名。
家具开始出现华丽的彩绘和雕刻工艺,例如著名的榫卯技术就广泛应用于家具的组装中。
家具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细节和人体工程学,家具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三、明清时期的演变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家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明清家具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独特的造型和细致的手工艺。
清代的家具多采用红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经过精细雕饰和油漆处理,制作出了许多优雅华丽的家具作品。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出现了更多的专用家具,如屏风、榻榻米等。
同时,一些杰出的家具制作工匠也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称为经典。
四、当代与传承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具在20世纪经历了一段低谷。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家具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并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代家具设计师通过创新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适应现代生活的传统家具作品。
第二章中国陶瓷设计简史家具设计简史
第二章中国陶瓷设计简史家具设计简史中国陶瓷设计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
本章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述中国陶瓷设计的历史演进。
1.古代陶瓷设计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经出现了精美的彩陶,如仰韶、马家窑等。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陶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
到了东周时期,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技法不断创新,如青铜器纹饰的运用等,形成了特有的周代陶瓷风格。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陶瓷逐渐形成了各地的独特风格。
在唐代,景德镇窑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瓷器生产中心,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中国高温瓷的发源地”。
宋代的汝窑、钧窑、定窑、官窑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中国陶瓷制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近现代陶瓷设计进入近现代,中国陶瓷设计逐渐与西方陶瓷设计相融合,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吸收日本陶瓷设计的中国瓷器开始兴起,并被称为“新中国瓷”。
在20世纪初,中国陶艺家齐白石、郭沫若等人对陶瓷艺术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引入绘画、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赋予陶瓷作品以更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陶艺家开始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推崇“复古”和“创新”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造型和装饰技法与现代的审美观念相结合,使中国陶瓷设计更具时代感和个性。
3.当代陶瓷设计进入21世纪,中国陶瓷设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陶瓷设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同时,中国陶瓷设计也面临着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陶瓷设计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使中国陶瓷设计更具时尚感和艺术价值。
总结起来,中国陶瓷设计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的演变和发展。
不论是古代的造型和装饰技法,还是近现代的艺术创新和复古风潮,中国陶瓷设计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貌。
最新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史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魏晋
• 在西汉末到东汉初这一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大地,初 期影响不大,到
• 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止,一时间,崇 信佛教之风盛起,兴建佛寺,建造佛教艺术的石窟、壁画, 中外高僧的译经、讲法等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虽然 处于动乱年代,但是中外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却是十 分活跃,可谓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各民族文化的大融汇时期。 这次大融汇,又给我们汉民族的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大冲 击。从敦煌、龙门等石窟的造像和壁画中,可以见到一种新
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矮型家具时期
家具的主要特点是: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2)始见 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3)出现软垫。 (4)制作家 具的材料较为广泛。具体来说,秦汉时期室内陈设格局 风格和家具的设计,制作,用材的特点有:
1、 以床塌为中心的起居形式 其住宅建筑规模大小、 格局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一定的模式 2、低型家具的兴起与发展,高型的雏形 家具形体变化 主要围绕着低矮家具和高型家具两大系列 3、髹漆技术和其它木器 以髹漆木质家具为主要特征, 几乎每件家具都以髹漆彩绘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 、玻璃、玉石等 5、家具设计风格 实用和美观相统一
至五代时,家具风格改为崇尚简洁,为宋代家具风格打 下基础。 • 隋唐五代的家具有两个变化:一是坐具类具的品种增 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几、案的高 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 家具的发展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 产生影响。二是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 。如坐卧类家具有凳、椅、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 家具有几、案、桌等;贮藏类家具有柜、箱、笥等,架 具类家具有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 • 唐代漆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特征,造型华美,宽大舒展 ,许多家具仍喜用壶门式结构; 装饰常采用螺钿、金 银平脱、金银绘、木雕、雕漆等高档装饰工艺。唐代家 具对日本家具产生过重要影响。唐代家具用材讲究,家 具上的漆饰光亮滑润。 • 五代时,家具造型向简练方向发展,许多家具在结构 上借鉴了中国建筑大木构架的做法,形成框架式结构; 构件采用圆形断面,线条流畅明快;腿与面之间加有牙 子和牙头。这种法式在日后成为中国家具的传统结构形 式。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家具设计室内设计
魏晋南北朝隋唐家具陈设
地墙面:以木质朱红为主,白 色、原木色较为普遍;民居中 常见砖墙。
屏风 :多以山水画为主 家具:木制 陈设:简单,整齐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室内
*天花 *平棊 一种比较讲究的室内 吊顶,由方木相交构成正方形、 长方形或多边性的格子,覆盖 有天花板,绘有彩画 *人字坡 *覆斗型藻井
出现重要变革——由低 型向高型发展,并出现 了新的家具样式——胡 床(座具)、凭几 、 椅、凳等等。
1)绳床——椅子
敦煌285窟西 魏壁画中的扶
手椅Βιβλιοθήκη 敦煌莫高 窟二八五 窟的西魏
壁画
敦煌莫高窟二 八五窟四魏壁
画上的椅子
新疆的民丰尼雅曾出土了一件晋代坐 椅残骸
2)佛座——墩
白石女像 的四开光
佛墩
北齐石室墓 石刻画像中
的圆墩
大同云冈石 窟第九窟菩
萨的佛座
北齐南响堂山第七窟菩萨的莲花座
3)胡床
北齐《校 书图》的 胡床
胡床
敦煌莫高 窟二五七 窟的北魏 壁画
东魏时期的河南 石刻中,我们见 到了单人胡床形 象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4)方凳
敦煌257窟 北魏壁画中
的方凳
东晋吴道子绘《释迦降生图卷》中 的方凳
图书名称
作者
《魏晋南北朝室 赵琳 内环境研究》
《中国室内设计 霍维国 霍光 史》
《室内设计的风 张绮曼 格样式与流派》
《中国家具》 张晓明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7年2月1日 2006年9月1日 2008年12月1日
中国古代经典家具设计
2.装饰上趋于朴素 五代十国时的家具,不大追求花饰, 趋于朴素无华。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可略见一斑. 3.在五代十国时,创出了圈椅这一新形式。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五代十国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床,三面 围素屏。前面两侧各有一块护板,此
护板只有围屏一半的高度,中间留口 以便上下,床上形成一个较严密的空 间。床的四腿下部有枨,并有牙板装 饰。
下 榻
2.屏与榻的结合
屏风榻的出现,宣告了屏与榻相结合的新品种
问世,新兴家具的诞生。其艺术上的特色,令人一 目了然。
矮型家具时期——秦汉
矮型家具时期——秦汉
案足很矮,似托盘,案边有拦水线。是典型的汉代案。
东汉时期胡床进入中原,给中国传统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一次冲击. 在西汉末到东汉初这一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大地,民族大 融汇,又给我们汉民族的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大冲击。
家居设计师兼建筑设计师,出身木匠的托马斯· 里特维尔德
2 德国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在1919年由魏 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 并而成,目的是培养新型 设计人才。它在设计上提 出了基本观点:①艺术与 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 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 的法则来进行。 马歇尔布鲁耶是现代家 具设计发展历程中最具突 破性的一位大师。
矮型家具时期——春秋战国
1. 绘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这时 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图案,朴素而又华 美,是汉代家具的序幕。 2.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一特点。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和观
椅子、凳子、墩 等
清乾隆年间制的紫檀 五屏式靠背太师椅。 两侧背板及扶手,都是透 雕拐子纹,线条粗壮。 座面宽大,下有束腰,束 腰上有炮仗洞的绦环 板。腿下有四面低枨,四 只方墩形足。
家具发展史(详细版)
B 仿罗马风格(Romanesque)
仿罗马风格起源于古代罗马,在公元5世纪后期形成于意大利和欧 洲西部,英国则称为诺曼样式。
德意志椅子
斯堪的纳维亚椅子
C 哥特风格(Gothic)
哥特风格13世纪时创始于 德意志东部,后盛行于法国, 至14世纪中叶普及于整个欧洲 大陆。 15世纪初期随着后期哥特 式风格的发展,家具的结构和 外形引起强烈的改变,家具设 计类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 初期的坐椅并不是用腿柱来支 持,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箱子的 形式。
二、中国传统家具
1. 商、周、三国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280年)
商、周、战国时期家具是中国低型家具形成时期,其特点是造型 古朴,用料粗壮,造型简洁。
铜俎
彩绘书案
漆几
汉代家具在低型家具大发展条件下,出现了坐榻、坐凳、框架式 柜等一些新的类型,高型家具出现萌芽,漆饰继承了商周,同时又有 很大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工艺、新做法。
坐榻
几
翘头案
2. 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
两晋和南北朝是中 国历史上一次民族 大融合时期,加上 佛教育的流行,对 家具影响很大。
3.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当时经济发展,社会财力 雄厚,建造了许多华丽宅第和园林。人们生活上席地而坐与使用床榻的 习惯仍然广泛存在, 但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从上层阶级起逐步普及全 国。
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 部,建筑设计最大特点是单纯、 典雅和优美。历史学家屠西底得 曾经说过:“我们爱美,但我们 所追求的是单纯。”这句名言可 以说最能表示出希腊艺术的特质。
C 罗马式(Roma)
公元前4世纪左右到公元1世 纪之间,罗马人由共和政体到帝 政形成了独裁的政体。经济的发 展促使建筑从木材过渡到使用水 泥,在构造上做成圆塔及拱形屋 顶,在处理手法上留出广大的空 间,通过雄浑的圆拱和圆顶的组 织,表现出一种颇为稳健宏伟的 气度。
第六课 明清家具的设计
1.席 我国最早成形的坐具
最早席可能是原始人类铺于地上的树叶、树皮、 草垫或兽皮等。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加工工 具与编制技术的改善,席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从 《周礼》、《仪礼》、《礼记》中得知,在以宗 法制为核心的奴隶社会,根据席的质地、装饰, 大小、数量、摆放的方位等差异而制定了一系列 围绕“席”而生的起居习俗和礼仪制度。汉语中 的“占有一席之地”、“主席”映射了中国人早 期的等级观。
先秦时代,主要是靠礼制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在这 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家具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器具,同时也成为一种等级、名分、地位及权力的 象征与标志。如坐卧类家具的“席”,早期席的形状、大 小、规格、种类、布置及使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 而规范的仪礼规定,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皇权地位不可侵犯 的手段。
元代的抽屉桌是一种新兴家具,抽屉位于桌的上部,占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左右,容积大,体量感强.
元代家具出现的家具新结构是罗锅帐和霸王帐,它们既能承重,又能加强 形体的牢固,兼有结构功能和装饰美化功能.
罗锅帐
霸王帐
第二节明清时期的家具设计
明清家具包括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一般来讲,“明式家具”是指 从明中后期(嘉靖、万历),至清初(康熙)之前生产的以黄花梨 、紫檀木等硬木材料制作的,还包括楠木、榉木、榆木、等柴木制 作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强调的是一段历史时期,自成体系的家具 样式风格,时间上跨越明清两朝。有三处主要产地:北京皇家的“御 用监”,民间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但主要产地是在苏南,所以有 人称明式家具为“苏式”家具。它们都以优质木材为主要用材,改 变了传统家具中长期使用漆饰加工的制作方法,代表了我国古典家 具发展的高峰。
胡床等高型家具在中国生根,并 开始在民间出现。并与中原家具相 融合,使得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 高于传统铺地家具的新型家具,如 矮椅子、矮方凳、矮圆凳等,以前 坐卧之用的床榻等也在逐渐增高。 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是我们见 到的最早的胡床形象,后来也称为 “交床”、“交椅”、“绳床”。
秦代室内家具设计风格
秦代室内家具设计风格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家具设计风格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秦代,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
一、秦代家具的材料与工艺秦代家具的材料主要有木材、竹子、石头、铜和玉石等,其中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秦代家具的工艺也较为精湛,采用的是传统的木工技艺。
家具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锯、刨、雕、磨、涂等多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处理。
二、秦代家具的设计特点1. 实用性秦代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家具的制作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例如,桌子、床和椅子等家具的设计都考虑到了人们的舒适性和使用便利性,使得家具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2. 简约风格秦代家具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不失美感,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协调统一。
家具的造型简单、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刻画,更加强调整体的和谐美感。
3. 形式多样秦代家具的形式多样,不仅有床、椅、桌等基本的家具,还有屏风、柜子、凳子等家具。
这些家具的设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又能够起到装饰作用。
三、秦代家具的文化背景秦代是一个强盛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发达。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设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例如,秦代家具的造型大方简约,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追求简约、实用的生活方式。
此外,秦代家具也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经常在家具上雕刻诗词、图案等,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
四、秦代家具的现存情况目前,秦代家具的现存情况比较有限,大多数家具都已经失传。
但是,在秦始皇陵和其他一些墓葬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精美的家具,这些家具不仅展示了秦代家具的设计风格,也为我们研究秦代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秦代家具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不失美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在当时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家具的设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
虽然现存的秦代家具比较有限,但是这些家具仍然为我们研究秦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的硬木家具很注重雕刻装饰,常用厚料制成高浮雕植物和动物图案, 再嵌入预设的框架之间,刀法有力,构图饱满,有强烈的动感。
明 明代,手工业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总结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门书籍 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专业家具设计制造的行业组织,对家具的发展起了推动 作用。 明式家具,是在继承宋元家具传统样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优
莞席
独坐方席
椅:
扶手椅
带脚踏的扶手椅
墩:
腰鼓形圆墩
藤环墩
此墩是龙门莲花洞北魏菩 萨所坐的竹编(或藤编)墩。 该菩萨垂足坐在墩上,此墩也 是我国家具史上最早的坐墩。
北周佛像所坐的藤墩。此墩较 高,分三层,上层和底部都是莲花 瓣图案,中部为环形图案。这种高 墩不太合乎人体比例,所以后世比 较少见。
凳:
床:
彩绘漆木床
该床长2.12米,四周镶有围栏,前后 两边都留有一个可以上下的缺口,床面是 活动屉板,有六只雕刻的床足,通体髹漆 彩绘。
禁:
青铜虎禁
禁是承尊之器,如同箱 形方案。此禁是河南淅川县 出土的春秋青铜禁。其设计 独特,工艺复杂。禁面中心 素净无饰,禁面四周边缘及 侧面;铸成相互缠绕的蟠螭, 下铸十只虎形足,禁的四周 铸成十二只虎昂首直立。从 此禁中得知,这种家具已经 摆脱了实用的单一功能。兼 有装饰作用。也可以说,此 禁是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品。
商代饕餮蝉纹俎
商代的青铜器俎
周朝在公元前11世纪灭商而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社会经济比商 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手工业种类更多,分工也更细 了,因而号称"百工"。周朝天子以及其所分封的各国诸侯,都拥有铜 器作坊,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商代。
周朝的漆器手工业也有发展,长安张家坡曾出土一件漆俎,上面 就镶嵌着蚌壳组成的图案。
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 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胡床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
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 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佛教日益
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 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也都 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 《列女仁智图》(宋摹 本)局部。此榻为无足 落地式,三面围屏上绘 有山水图,很是讲究。
床榻·东晋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 之的《女史箴图》 中的床体很大,四 面设屏,前面留有 活屏可供上下出口。 上为幔帐、下为箱 体,四周封闭,比 前代的床榻有了很 大发展。
黄花梨家具-宋
元 元代立国时间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
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 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抽屉桌,抽屉作为储 物之匣方便开取,是一大发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家具的使用效果,而 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归功于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和观赏 功能,春秋战国家具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如四龙四凤案,它 的长和宽都是48厘米,高仅37.4厘米,可见,它虽然名为案,但只是 一件供人观赏的小型家具。再如战国的彩漆透雕座屏,它的长是51.8 厘米,高仅15厘米,也是一件小型家具。我们由此可以领略到,战国 时代已经存在着以装饰或观赏为目的的精美华丽的家具小摆设了。这 些家具,不再是单纯为了实用这一古老而朴素的功能;同时,随着社 会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开始具备欣赏价值。战国时代, 已经出现点缀起居生活的家具工艺品了。
屏:
漆座屏
湖北望山战国墓出土的漆 座屏。此座屏极为精巧,长 51.8厘米,高只有15厘米,是 典型的装饰用屏,是放在床上 或案上的工艺座屏。
柜:
绿釉柜
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 土的绿釉柜。这是陶制模型, 柜身长方形,下有四足,柜顶 中部有盖,并有暗锁,柜身饰 以乳钉,这种柜子造型,后世 延用很久。
席:
唐 隋朝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
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贞观之治” 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显现出浑厚、丰满、宽大、稳重的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 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 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 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几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 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至今未见商周时几的实物, 《三礼图》中的几形象。
禁--箱柜之始
禁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 品和器具的台子。
宝鸡出土的青铜禁
扆--屏风之始
扆,斧扆,或写作"黼依",是古时天子 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汉 汉代以席地而坐为主,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
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 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 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 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
质硬木为主要材料的日用居室家具。这种细木家具具有经久耐用的实用性和 隽永高远的审美趣味,它以一种出类拔萃的艺术风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 中一颗艺术明珠。这种家具产生于明代,时代特色鲜明,故称其为“明式”。
明末从形制、工艺、装饰、用材等各方面都日趋成熟。在装饰上有浮雕
镂雕以及各种曲线线形,既丰富又有节制,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刚柔相济, 洗练中显出精致;白铜合页、把手、紧固件或其它配件恰到好处地为家具增 添了有效的装饰作用,在色彩上也相得益彰。
橱类家具相结合的产物,美观实用,沿用至今。这种家具在官僚大户或乡镇居民 家中都有使用,只是选材做工上有粗精之分。
中国家具设计简史
………………………………………………….
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一、家具的起源
(一)萌芽发生时 期
史前、夏商、西周。 该时期家具的特点:
神秘威严(商周)
商朝青铜工艺技术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地步,创造了闻名于世的 青铜文化。现在从大量的出土青铜器中,看到商周时的青铜礼 器,如青铜俎、青铜几等,以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后世家具相 对照,可以看出,这些俎和几等,实在是后世桌、案、箱、柜 的雏形。这些青铜礼器可谓家具之始祖。
从魏晋六朝至宋辽金元这千余年间,中国王朝不断更替,其中发生过
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社会取向一直沿着封建儒家的统治路线运行。 元代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世俗,更多样化的新时代。
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 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比 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 愈细。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 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 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
胡床:
单人胡床
双人胡床
2.主要装饰和特点
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 首要特色。在我国,种植漆树的历史虽然很久,但是 漆家具的兴起,无疑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彩漆家具, 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图案,朴素而又 华美,是漆家具的全盛时代--汉代家具的序幕。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一特 点。信阳长台关的雕花木案,湖北望山的透雕漆座屏等等,足以 证明战国时代雕刻技艺之精湛,并开创了雕花家具的历史新篇。
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如俎、禁,以及生活用具的几和席等等,在 周朝,除其实用价值之外,还体现着周朝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的家 具,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具在此时具有特殊的意 义。
四足俎(上部的俎面为倒置梯形,上宽下窄,四壁斜收)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
长安出土的漆俎
• 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漆家具,使我们见到了自商 以来的漆木家具实物。该俎的周身,装饰以彩色蚌泡, 色彩斑烂,很是奇美,可谓我国螺钿家具的始祖。
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承袭五代风
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画龙 点睛的效果。宋代家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造就了完美、精湛的明式家 具发展。
围屏榻、条 几、靠背椅、 鼓架
《韩熙载夜 宴图》的另 一个局部, 可以看出此 时的家具造 型与装饰和 唐代家具有 明显不同, 为宋代家具 的简练质朴 的风格的前 奏。
(二)成长壮大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 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 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 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 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 方面,出现了像鲁班这样的技术 高超的工匠
1、家具演变过程-品种
案: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湖南楚墓 出土的漆 食案
高矮足案
湖北出土 的漆案
四龙四凤铜方案
河南信阳出 土的雕花大 木案
战国涡纹案
漆衣箱·战 国
1977年湖北随 州出土,现藏 于湖北省博物 馆。此箱为长 方形,箱盖隆 起,箱盖箱底 四周有把手, 可合在一起。 箱身黑漆红纹, 非常精美。
俎:
十字纹俎 扁足木俎 彩绘漆俎 二足漆俎
宋代家具在制作上也不有少变化。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
兴足、莲花托等各种装饰形式;同时使用了牙板、罗锅枨、矮佬、霸王 枨、托泥等各式结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