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赏析及中考预测

合集下载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最新10篇)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最新10篇)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最新10篇)创作背景篇一
龟虽寿译文篇二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翻译:篇三
(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4)①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神龟寿命再长,腾蛇本事再大,也难免一死,人生也是这样,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②托物起兴,托神龟、腾蛇之物,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

(5)①人生有限,要不停地奋斗拼搏,即使到了晚年,胸中也要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保持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

②寿命长短,不能被动地让天决定;事在人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这种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龟虽寿》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选自《乐府诗集》。

它以物起兴,表达了人应该永远保持壮心,事业的进退、成败并非全由天定,也要看个人的主观努力的主旨。

全诗共十四句,除最后两句是乐府的套语外,正文每四句层。

前四句连用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说明人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终究也免不了死去,极言人的寿命的有限,指出人死是自然不可逃避的规律。

'犹有'、'终为'四个字作为连接之语,显得沉着、苍劲有力,不容丝毫的置疑。

像神龟这样长寿的动物,像腾蛇这样的龙种尚不能逃脱自然规律的限制,何况人呢?这表明了作为军事家、政治家的曹操对生死问题客观豁达的看法。

诗人这样说,并不是对生命短促的悲叹,而是要求人们用短暂的生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不要虚掷一生,是积极的奋发精神的表现。

对于自己的有生之年,诗人的看法依然不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

诗人作此诗时已近暮年,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老则老矣,但诗人仍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志向,这一层把诗人对于人生执著、不懈的进取精神表现得十足。

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为统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之'志', 就是要统一全国。

诗人的人生哲学在前两层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

然而在第三层中,诗人却出乎意料地折进一层,哲学思想又跃上了一个高度。

第一层诗人承认自然界万物都会死去的自然规律,第二层则指出要在有生之年顺应历史规律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三层又翻进了一层,说如果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长生命,充分肯定了在自然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来说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这是诗人对'天命'的否定,这里的'天'自然是指自然规律,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也不能消极地听之任之;虽则客观规律最终要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巨大的作用。

《龟虽寿》赏析

《龟虽寿》赏析

《龟虽寿》赏析摘要:一、全文概述二、诗句赏析三、主题思想四、艺术特点五、总结正文:一、全文概述《龟虽寿》是东汉末年著名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全文通过对龟、鹤、松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寿命长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中以寓意长寿的龟为主线,通过对龟及其他事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诗句赏析1.“神龟虽寿,终阶浮云。

”:诗句以神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寿命长久的热切向往。

同时,通过“终阶浮云”的比喻,传达了人生如梦,光阴似箭的哲理。

2.“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以腾蛇乘雾喻指人生短暂,暗示即使拥有显赫地位和权力,最终也无法逃脱生命的消逝。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借用老骥伏枥的意象,表现了诗人虽年至暮年,但仍怀揣远大志向,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句表达了烈士虽暮年,但仍抱有坚定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

三、主题思想《龟虽寿》一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人生短暂,鼓励人们珍惜时光,追求进步。

诗人通过对龟、蛇、骥等意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和他人人生的深刻感悟,强调了寿命长久和奋发向前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特点1.对比手法: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2.寓意丰富:诗中意象丰富,如神龟、腾蛇、骥等,均具有深厚的寓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3.语言优美:诗篇行文流畅,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准。

五、总结《龟虽寿》是曹操创作的一首寓意深远、艺术价值较高的诗篇。

通过对寿命长久和人生价值的探讨,诗篇传达了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积极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龟虽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龟虽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龟虽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龟虽寿曹操〔两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注释:该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jì):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lì):马槽。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赏析:《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

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

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

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

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

龟虽寿诗歌赏析

龟虽寿诗歌赏析

龟虽寿诗歌赏析一、原文及逐句解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啊,那可是传说中很长寿的家伙,但就算它长寿,也还是有生命终结的时候呢。

这就像在说,再厉害的东西,也逃不过自然规律呀。

曹操一上来就用这个超级长寿的神龟做例子,打破人们对永恒生命的幻想。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呢,能够乘着云雾飞行,多神气呀,可最后还是会化为土灰。

这和前面说神龟是一个道理,不管你现在有多牛,多超凡脱俗,最后都得走向死亡。

曹操这是在感慨生命的有限性,也是在为后面表达自己的壮志做铺垫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里可就精彩了。

年老的千里马趴在马槽边,可是它心里想的却是驰骋千里之外的远方。

曹操这时候就把自己比作这匹老马啦,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心中的志向那可是远大得很呢。

就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虽然身体可能没那么灵活了,但是那颗想打胜仗的心可一点没减弱。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远大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那颗壮志雄心依然不会停止。

曹操这时候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管我现在多大年纪了,我心里的那些伟大计划可不会因为年龄就放弃。

这两句诗特别有力量,能让人感受到曹操那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只要自己调养身心,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就能够延年益寿。

这就像曹操给自己的一个养生小秘方,同时也给后人一种启示,生命虽然有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过得更有质量,更长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乐府诗常见的一种结尾方式,就是说啊,真是太幸运了,能够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这就像是曹操写完这首诗后,长舒一口气,感觉把心里的话都倒出来了,特别畅快。

二、整体赏析。

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这首诗充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曹操当时已经步入晚年,但是他没有一点暮气沉沉的感觉。

他一方面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像神龟和腾蛇那样厉害的角色最后都会消失,这是很现实的。

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不向命运低头,把自己比作老马,虽然老了但志向远大。

这种对生命的思考是很深刻的,既尊重自然规律,又有超越年龄限制的勇气。

龟虽寿

龟虽寿

《龟虽寿》主题内容:全诗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事在人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它激励人们,不要哀叹时光的流逝,丢掉那种人到暮年无所作为的悲观消极思想,要象那匹老马一样,老当益壮,奋斗不息。

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昂扬、进取的精神,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关键句: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1.在这首诗里,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这四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老当益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壮志雄心。

3.请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题要点:写法:①比喻;②比兴;③起兴。

(任意一点给1分)。

内容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

(1分)参考示例1: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分)(共2分)参考示例2: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分)(共2分)4.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2分)答: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

5.“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龟虽寿》为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此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龟虽寿》(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枥(lì):马槽。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

螣音同“腾”5.骥(jì):良马,千里马。

6.已:停止。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9.但:仅,只。

10.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1.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曹操这话说得可真是太实在了。

你想啊,神龟那在古人眼里可是长寿的象征啊,能活老长时间了。

但就算是神龟,它也有个尽头,也不能永远活着。

这就好像我们人,不管你多厉害,多觉得自己能长生不老,那都是不可能的。

曹操说出这话的时候,感觉他就像个看透世事的小老头,虽然他是个大英雄,但在生死这个事儿上,他也很清醒。

这一句诗其实也透着一种无奈。

曹操一生征战,建立了那么多的功绩,他肯定想永远活下去,把他的事业进行到底。

可是他知道,就像神龟都有寿命终结的时候,他自己也不能例外。

这种无奈不是那种哭哭啼啼的,而是一种带着豁达的无奈。

就好比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可是有些东西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像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有限,只能叹口气接受。

而且啊,这也让我觉得曹操很勇敢。

他没有避讳死亡这个话题,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敢谈死,觉得不吉利。

可曹操就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了。

他好像在告诉大家,我知道我不可能永远活着,但我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这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但是在走向终点的路上,要跑得精彩。

从另一个角度看呢,这也有点像曹操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他承认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不管是神龟还是人。

他没有那种过度的贪婪,想要永生。

他就接受这个自然的规律,在有限的生命里,去书写自己无限的传奇。

他的这种态度,其实也能给我们启发。

我们现在很多人,总是在抱怨时间不够,可是曹操告诉我们,时间有限是正常的,我们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像他一样,去努力,去拼搏,去活出自己的价值。

曹操的这句诗啊,虽然就短短几个字,但是包含的情感和哲理可多了去了。

每次读的时候,就感觉能和曹操有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听他讲讲他对生命的感悟,然后自己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呢。

《龟虽寿》全诗赏析

《龟虽寿》全诗赏析

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赏析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宏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假设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目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一样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可以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概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慨浮生假设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大方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慨,继发壮怀剧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龟虽寿》全诗赏析

《龟虽寿》全诗赏析

《龟虽寿》全诗赏析《龟虽寿》全诗赏析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龟虽寿》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赏析【注释】: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赏析

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赏析

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赏析《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之一,描述了一匹寿命虽长但飞奔如白马一般的动物。

本文将对《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进行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细腻意象,表达了人类生命短暂有限的触动。

首句“龟虽寿”暗示了龟的悠久寿命,但却强调了“犹有竟时”的命运,透露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下文“马行软地”的描写,以白马为写作对象,直接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马,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生命易逝的感知。

从诗的结构上看,整篇诗由七言绝句组成,通过意象描写与抒情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杜甫的才华与独特的诗境。

正是这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表达方式,使得《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的意象描写十分生动,杜甫巧妙地运用了“龟”和“马”这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通过与人类经验相联系,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杜甫将“龟”的寿命延长与“白马”的奔驰速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他以“龟”和“马”两个形象,分别象征着生命的静止与动态,使得诗中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延展与引申。

这种细腻而生动的描绘方式,使得诗歌意象鲜活并引人深思。

此外,诗中还充满了杜甫独特的感慨与抒情。

他以“龟虽寿,犹有竟时”一句,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命短暂有限的忧虑之情。

这种忧虑与抒发的方式,让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对时间的珍惜和度过。

通过这种方式,杜甫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关注和对富有情感的思考,这也是《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与关照,将生命寿命与飞跃的白马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凸显生命的脆弱与有限。

通过婉转的意象描写和深沉的抒情,诗歌展示了杜甫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杜甫的作品给人以启示,让人们深刻地思考和珍惜生命的宝贵,使人们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的赏析,我们能深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龟虽寿逐句鉴赏

龟虽寿逐句鉴赏

龟虽寿逐句鉴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咱们先来说说这开头两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这话听着就挺有哲理的,就像是说,那神龟啊,活得再久,也总有它大限将至的一天;腾蛇呢,飞得再高,腾云驾雾的,到头来还是得落到地上,变成一捧土灰。

这告诉我们啥?再厉害的东西,时间一到,都得回归自然,谁也别想逃。

咱们人啊,也得明白这个道理,别老想着长生不老,好好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再瞧瞧下面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这说的不就是老马虽然趴在马槽里,但心里还是想着跑上千里远的地方;那些英雄好汉,就算到了晚年,心里的那股子劲头儿还是足得很,跟年轻时候一样有抱负。

这话说得多提气!咱们不管年纪多大,都不能没了梦想和追求。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老心不老”,只要心里还有那股子热乎劲儿,啥时候都不算晚。

接下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这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短啊,不仅仅是由老天爷决定的。

这话说得在理儿,咱们自己也得努力不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情,这些都能让咱们活得更长久。

别老把命运交给老天爷,自己也得上心才行。

再往后,“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这就是告诉咱们了,要想活得长久啊,就得懂得养生之道。

这养生啊,不光是身体上的保养,更是心灵上的滋养。

多读读书,学学新东西,跟朋友们聊聊天,这些都是养生的好方法。

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这寿命也就跟着长了。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这就是作者自己感慨了,说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真是太幸运了,得唱首歌来抒发抒发自己的志向。

咱们读到这里啊,也能感受到作者那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是啊,人生苦短,能有个好心态比啥都强。

咱们也得学着点儿,不管遇到啥事儿啊,都得乐观点儿看,唱唱歌啊跳跳舞啊啥的,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

曹操《龟虽寿》赏析:展现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曹操《龟虽寿》赏析:展现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曹操《龟虽寿》赏析:展现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感慨的乐府诗,也是《步出豆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激昂的情怀和质朴清新的语言,展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一、作品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2、注释该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jì):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lì):马槽。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三、创作背景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有名的哲理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要求。

自古以来,很多读者都深受其启发,受益匪浅。

在《龟虽寿》中,曹操结合自己经历的历史波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以龟的寿命作为一个象征,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理智的选择与人生的短暂,因此,要慎重选择人生的方向。

诗中展现出的仁者爱民的心态,勇于谋划未来人生的精神,都可以给读者带来生活的启发。

《龟虽寿》的诗情极具感染力,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理智地安排好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把握住时间。

诗人时而讽刺,时而感慨,通过千百年来不变的人生真理,表达自己的生活观念。

作为一首反映了古代文人情怀的诗作,《龟虽寿》中的内容,也可以让当今读者获益,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信心折断,失落时,可以从中认识到信心,希望,以及为自己制定一个令自己自豪的人生轨迹。

除了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龟虽寿》还在隐喻中体现了作者对个人的要求。

诗中的“山水应和折”,强烈地要求人们以真心实意去做事,不逞强,不做作,不追求外在的光荣。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诗中赞美理智的力量,希望人们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事原则,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用理智赢得尊重和尊严。

总之,《龟虽寿》是一首富有哲理意义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
对人生的追求,充分诉说了作者以智慧统治世俗的精神。

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有助于我们在文艺修养的同时,更好的把握人生,从而更好的去实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龟虽寿(神龟虽寿)原文及赏析

龟虽寿(神龟虽寿)原文及赏析

龟虽寿神龟虽寿原文及赏析龟虽寿(神龟虽寿)原文及赏析龟虽寿(神龟虽寿)作者:曹操朝代:魏晋原文:神龟虽寿[1],犹有竟时[2]。

腾蛇乘雾[3],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4],志在千里;烈士暮年[5],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6],不但在天;养怡之福[7],可得永年[8]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té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

6、伏:趴,卧。

7、枥(lì):马槽。

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9、已:停止。

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11、但:仅,只。

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13、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赏析: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龟虽寿曹操原文

龟虽寿曹操原文

龟虽寿曹操原文
【原创版】
目录
1.曹操的《龟虽寿》概述
2.诗中的主题与寓意
3.诗句的赏析与解读
4.诗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正文
一、曹操的《龟虽寿》概述
《龟虽寿》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此诗以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长寿、永生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堪称古代诗歌的佳作。

二、诗中的主题与寓意
诗中的主题是寿命,通过对比龟与蛇、鹰等动物的寿命,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

诗中写道:“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鹰击长空,短羽虽捷,性命难期。

”这些诗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寿命的渴求,也寓意着在短暂的人生中,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三、诗句的赏析与解读
诗中的“龟虽寿,犹有竟时”意味着即使是长寿的龟,也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这句话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蛇乘雾,终为土灰;鹰击长空,短羽虽捷,性命难期”这两句则通过蛇和鹰的形象,表达了在短暂的生命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四、诗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龟虽寿》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寿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操的豪情壮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之,《龟虽寿》这首诗是曹操创作的一首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寿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求。

曹操《龟虽寿》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曹操《龟虽寿》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曹操《龟虽寿》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篇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益人心智的箴言诗。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曹公平定乌桓归来这年五十三岁,在古人已经是感伤老大的年纪。

不免要想到生与死的问题。

古人认为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而腾蛇是一种本领很大的长虫。

《庄子·秋水》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韩非子·难势》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

”此诗开篇四句,是说再长寿、再不凡的生命,都有一个结束。

这是自然规律,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视,伟大如秦皇汉武,不免服食求仙,为人所愚,为药所误。

即使认识了,又未必能正确对待,比如“十九首”作者,在承认“人寿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时,没有说出的话是“生太可悲”。

而曹公则跳过一层,直言人所歆羡的神物,也有化为土灰、归于竟时的一天。

没有说出的话是“死不可怕”——既是规律,就理应视死如归,予以正视和承认。

“老骥伏枥”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叹老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

在古代,马与人特别是与战士的关系十分密切,以“老”譬老英雄,堪称恰切。

面对死亡的态度如何,是考验凡夫与壮士的试金石。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感到无所作为,坐以待死;有的人及时行乐,醉生梦死。

壮士不然,虽然到了垂暮之年,心中依然激荡着豪情,仍不肯守着老本,还想更立新功。

这一层意思极为可贵,可以概括为“死而后己”——而及时建功立业,且不断建立新功,在某种意义上也就超越了死,所以其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以下四句再进一层,是说“养生有道”——人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

曹公不同于庄子,他是肯定寿命长短的差异的,长生是不可能,而长寿却是可能的,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个体生命理当追求的。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1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虽寿》赏析及中考预测
《龟虽寿》赏析及中考预测
《龟虽寿》
【原诗】
神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这首诗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

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的。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
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中考预测】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A、《龟虽寿》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3.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答: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4.《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
答: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