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概论》复习大纲
一、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专业最基本的基础课程之一,为进一步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国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较
全面地理解国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学习国学的各种知识,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课程要求学生正确的认识国学,理解国学的基本精神。
三、课程考核方式和题型设置:
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五种,即填空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各种题型的分值为:填空题10分,包括10个小题;不定项选择题20分,包括20个小题;判断题10分,包括10个小题;名词解释题30分,包括5个小题;简答题30分,包括3个小题。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四、课程知识要点:
绪言
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的基本意思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我国的国学是指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
(二)“国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万世太平。西方文化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无休止的发展科技与经济。中西文化是互补的。
(三)学习国学的目的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2、建设新的精神家园。
3、提升精神境界
4、修复中华民族对自己未来的筹划、构想能力
5、为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观做准备
(四)国学的基本分类
传统上分为四部:经、史、子、集,我了便于讲述,我们分为五类:
小学、经、史、子、集。
(五)国学的学习方法
建立国学的观念,由小学通经学,由经学通文史,然后出入诸子百家。
第一章小学
第一节文字学
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
古代的小学生习六书,发展到今天我们称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学。
(二)文字学
1.小学的内涵:“文”指象形字,“错画”而成;字是合体字,“孳乳”而成。二者混言文字。
2.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汉字的原义;一是古今字形的变化。
(三)汉字与中国文化
1.汉字形义中蕴藏着一个世界
2.汉字所记载的传统文化典籍,其丰富性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一种文字。
3.汉字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4.汉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以及博大的文化思想,也是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
(四)六书
1.“六书”是后人研究古人造字规律时归纳总结出来的条例,包括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说文解字》是今存最早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它是东汉许慎所撰。
3.所谓“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来表事,有可能是最早产生的一类文字。
4.象形字指纯用点划描摹物体的字。
5.形声字是由形、声两部分组成的文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大。
6.会意字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
7.转注不是造字法,是读音相近、意义相联的字,可以相互解释其意义。
8.假借与转注一样,都不是造字法。转注是解释文字的既定意义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训诂学
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训诂学
训诂就是疏通文义,用语言来解释语言。
(二)学习训诂学的意义
1.明训诂能够使我们正确的理解古籍的意义。
2.明训诂可以自觉发现古籍诠释中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
3.明训诂可以使我们对汉语言文字的意义作根本性的了解,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训诂学的方法与实践
训诂的方法有四种:即形索义(形训)、因声求义(声训)、据文考义(义训)、援事解义。
第二章经学
第一节五经
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经学
经学以儒家经典研究为对象。经学是一个价值系统,它所承载的是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价值核心。就中国文化、学术而言,经学是源,史学、子学、文学都是出自源的河流。
(二)“五经”
“五经”最终在汉代确立。五经便成了中国人的治国大法、行为纲纪、一切立论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五者之中,简单的说,《易》是天地之大道,《书》是先王行事的记录,《诗》是民众及贵族情怀的表达,《礼》是人的行为规则,《春秋》是人间是非价值的判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与价值系统,确立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
(三)《易经》
1.《易经》的功用:《易》是五经的本源,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法理所在。
2.《周易》的构成:整部《周易》由经、传两部分构成,
3.周易的性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义理之书。一种认为是占卜之书。
4.《周易》的三个理论:阴阳论、则天论、变通论
(四)《尚书》
1.《尚书》的性质
《易》主言理,《尚书》主言事。《尚书》是帝王学习的书,可以说是“王者之范”。
从内容上讲,它是上古“中央政府”文件的汇编。它本来是史书,到汉代上升为“经”。
2.《尚书》的内容
《尚书》凡五十八篇,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是由六类构成:典、谟、训、诰、誓、命。
3.《尚书》的文化意义
《尚书》确立了圣王系统与王道政治典范,它是供帝王学习治国之道的一部书。《尚书》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尚书》展示了圣王的忧患意识。《尚书》树立了天下观念和世界精神。
4.《尚书》中治道与中国古代政治:《尚书》是供中国古代帝王学习的一部书,里面所写圣王是此后历代皇帝的榜样。中国讲究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讲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