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口部字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口部字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摘要:许慎历时二十二年作《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本文对口部字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中承载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字进行剖析,分析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说文解字》;口部字;文化内涵

一、有关“口”部字的研究现状综述

对《说文》进行分部研究的学者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口”部字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有一些。傅华辰发表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的《偏旁“口”字的构形功能》从特殊和一般两方面分析了口部字的构形功能;刘炯炯发表于文教资料的《《〈说文〉同文》口部字辨析》,文章对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进行研究,分析了口部字同文现象;马瑞在发表于青年文学家上的《《说文解字?口部》字字形及义类分析》中对口部字进行字形和义类上的分析;杨丹发表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的《《说文解字?口部》小议》对口部字进行了意义归类,分析了其列字规律,还与言部字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其联系;陈辉发表于安康学院学报的《《说文解字》口部饮食动作词语认知研究》以义界的方式描写口部饮食动作词语。纵观这些研究,发现对口部字文化内涵探析的暂时空缺,所以本文对口部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浅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以进一步丰富《说文解字》的研究。

二、口部字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说文》作为文字的一块瑰宝,每一个汉字多少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现从部分口部字分析其主要文化内涵。

⑴从进食动作类口部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烹调的方式、烹调的食材以及进食的方式十分多样。中国人对吃特别讲究,“名以食为天”一句反映了“吃”对华夏儿女的重大意义。

①从“?、哜、啐、啜、?”看中国酒文化

《说文?口部》:“?,口有所衔也。”①?指用嘴取物。《晏子春秋?外篇上一》②:“?酒尝膳,再拜,告餍而出。”这句讲的是晏子论礼,“品酒尝菜,再次行礼,告诉饱了再离开”。我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更是如此,喝酒前需要拜,酒后同样需要拜。《礼记?杂记下》:“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郑玄注曰:“哜、啐、皆尝也。哜,至齿;啐,入口。”酢指客人用酒回敬主人,这种情况主人只需“哜”,即浅尝,不用喝下去;客人则要“啐”,即喝下去。古代饮酒的礼仪有四部: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到处一点儿在地上,感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赏令主人高兴;最后一饮而尽。韩愈在《送穷文》中说道“子饭一盂,子啜一觞。”“啜”字此处指饮酒的动作,也可用于食用液体或带汁的食物。如《史记?张仪列传》③:“进热啜。”司马贞索隐:“谓热而啜之,是羹也。”羹指带汁的肉。至于酒的味道,古人用“甘而不?,酸而不?”(出自《酉阳杂俎?酒食》)?形容,“?”表味美,《说文》不收;“?”表味道?烈。

②从“咀、叽、味”看先民对五味的探索

先民喜欢不断尝试食物以获得味觉的享受。《管子?水地》:“三月如咀,

咀者何?曰五味。”《说文?口部》:“咀,含味也。”先民用“咀”的方式?探求五味。“五味”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与“五行”相对立;“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土,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或用“叽”,《说文?口部》:“叽:小食也。从口几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兮?叽琼华。”或直接用“味”一字?表示尝试辨?味道,如《淮南子?本经训》:“及至建律历,别五色,异清浊,味甘苦,则朴散而为器矣。”《说文?口部》:“哜:尝也。从口齐声。”《周书》曰:“大保受同祭哜。”亦表示稍微吃一点。《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彰,柔得中而上行。”与“鼎”、“颐”有关者为嗑噬卦。此卦震下离上,象征刚硬的牙齿嚼破事物、柔软的舌头去含咀滋味,两相配合,故噬嗑即是咀嚼。

⑵口部字中蕴含的其他文化

①从“唁、含”看古代丧葬文化

《说文?口部》:“唁:吊生也。从口言声。《诗?墉风?载驰》中记载:“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孔颖达疏:“此据失国言之,若对吊死曰吊,则吊生曰唁。”这里指对遭遇变故者进行慰问。后来在唐代特指对丧者家属进行慰问。《新唐书?李甘传》④:“如此,未闻执事门唁而书显之,岂树风扶教意耶?”至此与“吊”没有区别了。葬礼流程分四阶段:初丧礼仪、治丧礼仪、出丧礼仪、终丧礼仪。吊唁是在治丧礼仪阶段的吊唁仪式上。古代葬礼中,吊唁有“吊、奠、付”三种形式:“奠”用香烛、酒果;“付”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

②从“名”字看古代的名字文

《说文?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指“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先民取名来互相称呼,与动物靠气味或舞蹈识别比起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古代的人有“名”又有“字”,取字始于商朝,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的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名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孔颖达疏:“诸侯相见,祗可称爵,不可称名。”

汉语名字主要由姓加上名组合,也可中间加上与辈分相对的谱名,和“姓”比起来,名字更多样更能代表个性,最早的名字多以天干为名,如“太乙、武丁、盘庚”等,胜于商代。周以后古人取名讲究颇多,具有“五则”标准,即“信、义、象、假、类”,也就是根据其出身特点、褒扬德行或托物喻志等取名,贵族还结合占卜。

③从“售”看古代售卖市场文化

《说文?口部》:“售:卖去手也。从口,?省声。《诗》曰:“贾用不售。”郑玄笺:“如卖物之不售。”“售”意为:卖出,卖。后来又可表示“买”,如“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售是一种商业活动,从口,体现了自古以来销售货物都得靠口头吆喝和议价。销售需要口头广告,据传早在公元前1156年的姜太公在四里做屠夫时就“鼓刀扬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