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及其神经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排斥及其神经机制

蔡强吴寅刘金婷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96)

摘要:社会排斥是一种漠视,忽略或者拒绝他人的行为。大量研究发现,被社会排斥会导致人们归属感,存在感,控制感和自尊的降低。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以及被排斥后的心理变化;其次,总结了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社会排斥的神经机制并将其视作一种‘社会疼痛’。最后,我们对今后社会排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排斥;归属感;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社会疼痛

尽管当前社会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排斥:当你走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周围人也许不知道如何与你相处,而冷落了你;当你惹伴侣生气的时候,你可能打无数电话恳求他/她的原谅,但是都得不到回复;当你申请出国留学的时候,向一个心仪的教授发了好几封邮件,却没有一封回信。Twenge 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处于被排挤、被孤立的状态,有时会伴随着明确的不被别人接纳的信号[1]。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会对人的心理状态,社会需要,人际关系造成影响。本文从自我报告,行为和神经三个方面对被社会排斥以后人们的心理感受进行了研究。

1.研究社会排斥的范式

针对如何诱发被社会排斥感,不同研究者发明了不同的范式。我们这里重点介绍网络掷小球游戏,终身孤独范式,手机短信范式和回忆范式。

1.1 网络掷小球游戏(Cyberball game)

Williams在1997年发明了一个产生社会排斥感的范式,主试安排被试与另外两个假被1通讯作者:刘金婷,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试进行接触,并让三个人在一个房间中进行一个传球游戏[2]。在控制条件下,两个假被试不做任何事情,只坐在房间里安静地看报纸,5分钟后主试到来。在社会接纳条件下,两个假被试微笑着和真正的被试进行5分钟的传球游戏,在此过程中,他们每个人接到小球的次数大致相同;而社会排斥条件不同于社会接纳条件的地方是,传球游戏进行到1分钟后,两个假被试之间突然开始相互传球,没有任何外显原因地将真被试排斥在外。后来,Williams 改进了他的范式,把传球游戏搬到了电脑上,告诉被试他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上的两个人进行传球游戏,按键可控制传球方向。在社会接纳条件下,被试差不多接到1/3的传球次数;而在社会排斥条件下,被试在最开始时只接到2次传球,其余时间只是在看着屏幕上的两个人相互传球[3-4]。很多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使被试产生强烈的、短暂的、被社会排斥的感受,甚至在被告知与他做游戏的是电脑的时候都足以产生被会排斥感[5]。

1.2 终身孤独(Life alone)

与Williams不同,Twenge和Baumeister采用人格问卷诱发了被试的社会排斥感[1, 6]。实验开始时,他们先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如实测量被试是外向或者内向的,使被试认为实验问卷是可靠的。在社会接纳条件下,告诉被试以往研究发现他的性格(内向/外向)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交到不少好朋友;在社会排斥的条件下,告诉被试以往研究发现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无法交到朋友,将终身孤独;由于社会排斥条件带来的是负性情绪,为了平衡其情绪效价与唤醒程度,在负性情绪控制组,被试会被告知其一生将充满不幸并容易受到伤害。结果发现,相比社会接纳组和控制组而言,社会排斥组的被试产生了明显的被社会排斥的感受。这说明仅仅唤醒被试的负性情绪,不足以让其产生社会排斥感。需要指出的是,终身孤独范式与掷小球游戏不同,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长期而非短暂的被排斥感[7]。

1.3 手机短信范式(Cell phone text messaging)

随着通讯的发展,有研究者开始尝试是否采用手机短信就可以诱发被试的社会排斥感[8]。被试与另一个假被试来到实验室后,被告知研究者想做一个人们如何运用短信进行交流的研究。在社会接纳组,被试与假被试利用手机进行8分钟的短信交流;而在社会排斥组,8分钟内尽管被试向对方发出短信,却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信息。这种非面对面两个人的相互交流同样能诱发被试的被排斥感。

1.4 回忆范式(Recall)

这种范式应该是最简捷的诱发社会排斥的方法。在社会排斥组中,被试只需回想自己被他人拒绝、歧视或者忽略的场景,就会明显地产生被排斥的感觉[9-11]。但是这种范式只是让被试进行假想,并不能保证每个被试都切身融入场景中;同时由于直接让被试回忆被社会排斥的经历,很有可能会产生期望效应,即被试会很容易猜测出主试的意图。

1.5 其他范式(Other paradigms)

还有很多范式也是用来研究社会排斥的,比如相互认识范式(Get acquianted)[12],面对面交流范式(face-to-face conversation)[13],填词组句范式[14],也有人采用经济学游戏带来社会排斥感[15]。我们这里只是对如何诱发社会排斥感做些介绍,其他范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2.被社会排斥后个体的心理变化

这里我们主要把讨论焦点集中在各种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心理及情绪变化,至于社会排斥感与人类基本认知所需的执行控制功能间的关系[6, 16]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以内。

2.1 Williams的社会排斥模型(A Temporal Need-Threaten Model)

Williams的模型其核心是社会排斥降低了个体的四种需要:归属感(belongingness),控制感(control),自尊(self-esteem)和存在感(meaningful existence)[17]。在实证研究中,尽管采用不同范式去产生个体被排斥的感觉,但是它们几乎都降低了被试的这四种需要[8, 11, 18-20]。由于这四种需要的缺失,被社会排斥的个体会做出一些应对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重新获得这四种需要[7, 21]。

另外在这个模型中,Williams将社会排斥对人们后续的行为及反应的影响按时间分为了三个阶段[17]:第一个阶段为即时反应阶段,即人们刚被社会排斥时,会感到痛苦和受到伤害,并且这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不受其他因素调节。第二个阶段为短期排斥阶段,被试由于归属感的下降并且为了减轻痛苦而积极去寻求社会关系重构。在这个阶段被试的各种认知或行为将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第三个阶段为长期排斥阶段,人们如果长期遭受排斥,其应对策略和资源都耗竭了,因此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多地选择回避。

Leary认为自尊是影响社会排斥后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个体的后续行为都是为了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