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论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创作论》资料整理
No.22整理
一、还原的三个层次。
1、艺术感觉的还原
2、情感逻辑的还原
3、价值取向的还原
二、什么是想象力。
从认知心理学来说,想象就是外在信息和内在
信息重新组合的过程,症因为重新组合,表象
在处于优势情感诱导下,才发生变异
三、细节的特点,并说明在进度文学诉诸文学的细
节描写中要注重哪些问题。
1、形象,本来是相对于抽象而言,它不同于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概括。科学以排除
感性的具体形态,综合、概括事物的普遍属性
为特点,文学则表现个别的看得见的,摸的着
的,具体可感的事和情。没有特点的细节,是
平庸芜杂的,缺乏意思表现力的。细节末节有
了特点,才又可能进入艺术的境界。它是表现
对象特有的,而不是相邻的、同类对象所共同
的。它是作者在生活中的发现,它是作者从生
活到艺术概括的第一个阶梯,是作者的个性和
生活的特征的第一个契合点。
2、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的表现整体。
细节的功能,并不在于表现细节本身,细节之
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
它能表现出整体、过程、环境等等。
3、构成形象的任务首先是表现实物的主要特
征。主要特征是靠少量有启发性、雄辩性的细
节来显示的,细节就不是整体,但显示注意特
征的细节能更好地表现整体。要用形象来思维
首先就是用那启发性雄辩性的细节来思维。形
象的可感性并不是一切细节可感性的总和,而
是其中表现了主要特征,起着统率作用的那一
部分。正是这样的细节调动了读者的记忆,推
动读者用他的生活补充了作者的描绘,在想象
中形成完整的形象。
4、比较复杂的形象要求它众多的纷纭的细节
统一在一种内在的主要知觉上,正是这种内在
知觉特征选择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而表现事物
的主要特征的细节共同体,应该互相呼应,互
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
的共同体。主要特征同化非主要特征。
四、科学想象与文学想象的区别。
1、抽象思维同样也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同样
不会有抽象思维。作家对于想象没有专利权。
想象甚至也不是科学家和文学家才配有享有。
没有想象便不能超越人的感觉和直接的极限,
便无法进行起码的概括。
2、科学接组想象已经创造出上帝创造不出来
的电器和机械,二文学想象不过是把早已存在
的事物和主观的情感,加以变异,重新组合
而已。
3、想象对于科学和文学同样重要,只是在形
象和抽象、个性化和公式化方面又有各自不可
混同的规律,混淆了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
的不同界限,就混淆看不同的本质。但是,这
种区别也是相对的,科学和文学的想象中间并
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万里长城。
4、但是过分强调科学的想象的作用,甚至用
它来否定文学的想象是幼稚可笑的。
5、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科学和文学都要有创造
性的想象,而在于二者所遵循的特殊规律不
同。科学的想象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推理,文
学的想象则是具体的特殊的又感情上从的臆
测。科学的想象排斥感性的特殊性,追求纯粹
的普遍性。
6、在自然科学中,通过想象去研究的人是纯
粹的人,标准的人。在社会科学中,通过想象
去研究的人是群体的人,类型化的人。而在文
学想象中,这样的人是概念化的,没有艺术生
命的人,在蚊香想象中诞生的常常是特殊的,
乃至有点畸形的、有着不可重复的个性的人。
科学的想象是严密地概念话的,特别是自然科
学的想象,它常常是一种假说,它必须得到证
明才能确立为原理。
7、文学的想象不同于科学的想象之处就在于
它不是类型化的一元化的,它以多元的个性为
其形象的生命。文学想象当然是一种概括,但
是不像科学那样,通过普遍性去概括,而是通
过特殊性去概括。
8、普遍性是不能离开作家的特殊感受的,作
家只能在这样的动态结构中,在特殊性与普遍
性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中进行个性化的、特
殊性的想象,而不是公式化的想象。
9、没有想象的特殊性,只有一种普遍性,那
就不可能又风格化的创造了。想象的特殊性和
主观情感的特殊性的结合,作家的才华就在这
个领域中出奇制胜地施展。
五、西方小说兴起的原因
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对个体生存价
值的关注呼唤着小说的诞生
2、妇女在小说兴起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3、诸多社会公共物质条件的改变,也为小说
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为代表,亚氏的悲
剧情节论,确定了情节在戏剧及叙事学中
的中心地位
2、18、19世纪文学,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
现实主义都关注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
历史,关注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3、文学发展到20世纪,情节逐渐淡化,无
论是“行动”还是“性格”,无论是内容
还是形式都遭到了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
义作家们的冷落和遗弃
七、情节因果链再小说中的作用
1、由于因果链的作用,小说形象的完整性空
前地提高了。小说中形象系列的因果性是
突出形象主要特征的根本手段。一切效果
都集中到原因与结果的逻辑过程中来了。
因果性的优势使时间的延续和空间连接
顺序被瓦解了,生活被重新组合了。在因
果链以外的都为形式的统一性所不容,因
果性是一种自洽的封闭系统,在这链锁以
外,不与链锁发生关系,在情节中都将成
为赘疣,而在因果链以内的任何重复的部
分都因导致注意松懈而被省略
2、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因果性为起
点,开始了形式一体化运动,在因果性的
深度和广度上做正面和反面运动。这就构
成了小说艺术的内部矛盾发展的历史动
力八、理性因果与审美的区别
光就因果关系而言,科学的理性逻辑要求充足的带普遍性的理由,而情感逻辑要求的则
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化的理由。对于
科学来说,任何充足理由都是应该可以重复验
证的,而对于艺术来说,每一个人物都有属于
他自己的不可重复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是可
笑的、不通的。科学的理由,可能是不艺术的,
艺术的理由又可能是不科学的,这是审美价值
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九、作家创造因果链的2个条件
1、完全独立的创造
2、借助旧的因果链作为弹跳点,创造出新的
因果链,新的与旧的本质有不同
十、叙述视点
在叙事作品中,必定存在一个或多个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将故事叙述出来,而在叙述的过程中,无论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如何表现出来,叙述者都一定会经由一个观点将所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来
十一、情节:就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示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冲突的发展过程。
十二、情节和性格之间的关系
1、情节对于性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强化递增;二,深化拓展。
2、性格对情节的积极功能:情节在为性格服
务的过程中,性格并不是完全被动、绝对
消极的。自然,性格对情节的积极功能并
不限于对情节的推动,更主要的是它破坏
了情节的旧规范,推动了新规范的产生。
它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丰富情
节原有的递增极化功能。第二,扩大了情
节的强化功能。第三,迫使情节走向弱化
十三、淡化情节的4种可能
1、总体外在效果的淡化,总体内在效果的强
化;
2、局部内在效果的淡化,总体外在效果的强
化;
3、总体外在淡化和局部的内在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