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临床护士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常容易发生各种错误,既有患者的原因,也有护理人员自身的原因,这包括止血带压扎时间不当、标签填写或粘贴错误、选错采血管、抗凝剂比例错误、采血操作不规范、不注意无菌操作等。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亲切,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注意询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及时送检血标本,利用条形码系统减少标签填写的差错。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标本检验相关知识的培训。

【关键词】护士;血标本;采血;检验;穿刺

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的检验项目占有重要的比重。随着临床分工的细化,护理人员对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系日益密切,只有规范护士的血标本采集方法,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本研究对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常见差错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住院部共采集血标本25200份,男性586例,女性542例,年龄13-86岁,平均年龄(49.1±20.5)岁。

2结果

共发生标本凝血48份,溶血8份。自从采用条形码系统管理血标本以后,因填写标签错误所致的护理差错仅发生2例。护理人员的采血效率得到提高。

3 讨论

3.1 血标本采集的常见差错

3.1.1 患者自身原因有的患者体型肥胖,采血时不容易发现静脉,年轻护士对其采血的穿刺成功率较低。有的患者担心采血时疼痛,惧怕采血,对护理人员采血操作不愿意配合,这也给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较大压力。如果穿刺不成功,患者就容易动怒,不愿意再接受采血,影响到正常的实验室检查和疾病诊断。有的患者在采血前剧烈运动,过于紧张或激动,导致血管收缩,同时会使ALT、AST等测定值高于正常值[2]。

3.1.2护理人员的原因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较大,长期护理工作可能会对护士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采血的质量。尤其在双休日或节假日,患者较多,护理人员长时间采血造成过度劳累,容易引发穿刺差错。

3.1.3其它原因采血试管等耗材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血液样本质量降低。比如采用自动定量采血器采血,对试管的负压有一定要求。若负压过低,会使血

液流速减慢,血液间断进入负压管,中间夹有气泡,从而造成凝血。若负压过高,则使得血液流速增快,造成溶血。

3.2对策分析患者自身因素是影响血标本采集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谈吐亲切,面带微笑,消除患者的紧张害怕心理,避免患者因精神紧张造成不易采血。采血前应询问患者是否进食、是否服药等,对采血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患者,可安排其休息半小时后再采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采血时先亲切与患者交流,可让患者下垂放松手臂,然后用力捏紧拳头几次,护理人员轻拍穿刺部位,寻找充盈的血管采血,从而避免因患者过度紧张造成的穿刺困难。如采血确有困难者,还可以通过颈外静脉采血。

应加强血标本采集流程的管理,规划化血标本的采集流程,防止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发生,从而帮助疾病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来讲,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标本时应仔细理解检验申请单的意思,根据检验项目选择恰当的采血管和采血量,避免重复采血而引起患者的不满,产生护患纠纷。某些检测项目对所需的血液标本有一定要求,比如要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需要用在试管中加入肝素抗凝,并充分混匀。比如在血细胞凝集检测中,抗凝剂应按9比1的比例加入。混匀血样和抗凝剂时不要过于用力,避免发生溶血。血液标本送检时间应及时,避免因存放的时间过长引起血钾升高或血糖浓度降低。有的护理人员对血标本检验知识不熟悉,对标本保存运输知识不重视,影响了血标本的采集质量。护理人员应加强采血技术的训练,采血时不应选择过细的经脉,以保证血液量,提高血液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因注射器连接问题而混入空气,或止血带压扎时间过长而引起溶血。护理人员应与检验室人员多沟通交流,熟悉血液标本的常规检验方法及要求。护理管理人员应多组织血液标本采集和检验相关的培训讲座,使临床护理人员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并加以注意。

条形码系统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一项进展,可以提高标本运送的准确性,缩短检验时间,减少医患纠纷,避免医护人员出现标签填写的差错。针对病人血样本较多时护士容易贴错标签的情况,参考国内其它医院的经验,我们引入条形码系统用于血标本的管理,通过条形码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病床号、检验项目等,每个采血管对应唯一的一个条形码。结果表明因填写标签错误所致的护理差错得到了明显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有效的避免了因填错标签而导致的错采、漏采血,检验室工作人员也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血液标本采集时引入条形码系统,可以减少检验所需的时间,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涉及到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检验室人员因素,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把握和处理好,护理人员与检验室人员应加强交流,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红贤.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确保检验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24-525.

[2]张运斌.采血因素导致错误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l(10):4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