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和谐之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绽放和谐之花

摘要:和谐社会呼唤和谐课堂,本文从语文角度阐述了和谐课堂提出的背景、

和谐课堂的特点,以及构建和谐课堂的一些设想,旨在唤起对和谐课堂的研究。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289-

0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旨在能使社会和谐发展。课堂如社会,世态万象,一应俱全,特别是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语文课堂,“和谐”更是显得尤为必要,因而构建语文“和谐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和谐课堂的定义

所谓“和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给“和谐课堂”下一定义,即“和谐课堂是指教学中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的课堂”。

二、语文和谐课堂的提出

(一)市场经济给语文带来冲击

市场经济给社会、文化带来了繁荣,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商业文化、休

闲文化、速食文化等泛滥成灾,而传统文化和纯文学等几乎无人问津。充斥中小

学日常生活的是:网络、卡通、游戏、娱乐、名星、名牌、礼物、聚会等。在这

种社会氛围下,学生们难以静下心来读好书,读长书,人文精神在喧嚣与浮躁中

流失。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进行正面引导,从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

高度,把学生引导到传统主流文化上来,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和谐。

(二)语文教学偏离主心骨。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历史课、自然课等,这明显是语文课堂配合得不适当、不匀称的表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

要是没有把握语文的本质,忽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主心骨。

(三)新课改呼唤和谐课堂。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们需要的是民主平等、鼓励肯定,而“师道尊严”将成为学生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因而改善师生关系,构

建和谐课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三、语文和谐课堂的特点

“和谐课堂”,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追求配合平衡的课堂,以“适当”和“匀称”

为衡量的“度”,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师中有生,生中有师,师生互动,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互相探究,甚至互相肯定与批评等,这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动态多变的教学情境: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实际、课堂氛围、文本拓展等情况,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使教学既有资

源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积极投入的学习心态:声情并茂地朗读,身临其境地背诵,心无旁骛地书写,落落大方地交流,沸沸扬扬地讨论,安安静静地看书,这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文道统一的教学思想:既不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肢解文本,也不因注重人

文熏陶而虚化语言训练,把语言和精神合二为一,这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四、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

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

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

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

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

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

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和谐师

生关系,实现师生间人际交往呢?

1.思想观念的转变。

21世纪的青少年身处的社会具有高度的信息化、国际化和变革性。他们接受

的是进一步改革开放下市场经济的浪潮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他们在鄙视落后

和保守,追求新异的同时,也较老一代的人富有现实感和理性精神。他们讨厌一

切虚假和不切实际的说教。他们崇尚个性,具有很强的民主和平等意识,希望老

师是他们真诚的朋友。从青少年的这些特性出发,教师要做好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以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的身份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情绪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

精神,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保持无处不在的亲和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们常说,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些话本身没错,但历

来许多教师曲解了他们的含义,在学生面前过分强调自己教师的身份,甚至不敢

不苟言笑,让学生敬而远之。有的教师甚至将这种气氛带进课堂。讲台上的教师

被笼上一层神秘的光环,而这光环则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试想,学生在这样的

气氛中噤若寒蝉,又谈什么和谐师生关系呢?又哪里来的师生交往呢?

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

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

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

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当然,这种亲和力不单单包括对学生的微笑,同时包括对自身形象的重视。

试想,一位不修边幅的教师再怎么微笑也难以让学生接受。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

毕竟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审美观也许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3.改变以往的评价原则,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美国学者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形

成往往在自由而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形成,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少年来,“一卷定终身”的考试评价模式根深蒂固,深深的影响着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学生们也怕自己的答案教师的不符合而遭到

别人的嘲笑,因此,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课堂上一

片沉默,交流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谈不上。所以对学生的回答不批评不指责,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而是加以引导,使学生敢想会想,使学生的创

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4.正确对待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